❶ 觀察如圖,陰影部分表示圖中四種植物的共同特徵,這一特徵是() A.都有種子 B.都能進行光合
衣藻是藻類植物屬於綠色植物,它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苔蘚植物屬於綠色植物,有了莖和葉的分化,沒有真正根; 松樹屬於裸子植物屬於綠色植物,有發達的根、莖、葉,適宜生活在乾旱的環境中,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 玉米是綠色植物的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A、苔蘚和衣藻是孢子植物,不能產生種子.A錯誤; B、四種植物都含有葉綠體,都能進行光合作用.B正確; C、衣藻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有莖葉,沒有根.C錯誤; D、只有玉米有花、果實和種子.D錯誤. 故選:D. |
❷ 巴西熱帶雨林生活的動植物有那些
處拉丁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的茂密叢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至少已經存在了1億年之久。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總面積為750萬平方公里,佔全世界熱帶雨林的1/3,主要分布在巴西和秘魯。在巴西的熱帶雨林中,分布著大約1000多條河流,生活著1500種魚類,而歐洲境內的河裡大約只有150種。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一些原來在海洋里生活的魚類和動物,如鯊魚和海豚等,現在也改換「門庭」,到雨林的河流里「安家落戶」了。在茫茫雨林里,樹木品種多達1萬多種,這個龐大的森林王國佔了全世界森林資源的40%。亞馬孫熱帶雨林蘊藏著全球一半以上的動植物種類,釋放的氧氣約佔世界總量的1/3,被稱為「地球之肺」。幾百年來,亞馬孫熱帶雨林一直是探險者心馳神往之地。
上世紀80年代初,多數遊客到巴西來,主要是為了享受這個國家迷人的海灘。然而進入90年代以來,「綠色浪潮」在全球風起雲涌。以森林自然環境為依託的生態旅遊悄然興起。森林,這個被譽為孕育人類誕生和促進文明發展的「大搖籃」,這個與世界萬物休戚與共的「大寶庫」,正敞開它那博大的胸懷去迎接四方遊客。
近年來,巴西政府採取了諸多措施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同時,大力開發熱帶雨林的生態旅遊資源。作為森林旅遊管理部門,他們一方面著力加大森林旅遊的宣傳力度,在旅遊區設置標牌,用來解釋熱帶雨林的奧秘,呼籲保護大自然;另一方面精心組織安排遊客參加喜聞樂見的活動,在愉悅中使保護森林的觀念得到增強,把森林旅遊變成提高生態意識的大課堂。每天,大批的森林旅遊者來到貝倫和瑪瑙斯這兩個門戶城市,然後再乘船或者坐車進入亞馬孫熱帶雨林。在這個最原始的生態天堂里,人們返璞歸真,與大自然進行真正的親密接觸。
在廣袤的林區,最早僅有十分原始簡陋的「叢林小舍」。然而隨著森林旅遊業的飛速發展,如今旅館的條件有所改善。它們建在大樹或者高高的木樁上,背靠森林,面向河水,雨季時就像水榭樓台。進入旱季後猶如空中樓閣,遊客住在裡面會感到十分愜意。以亞馬孫州為例,這樣的森林旅館就有30多家。雨林深處巴塞洛斯的一家旅館離瑪瑙斯最近,但距離也達500多公里,遊客需乘船溯河而上,或搭乘小型飛機前往。居住條件的改善並沒有沖淡原始探險的氣氛,而是將浪漫同舒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阿里奧·亞馬孫」森林旅社,堪稱地球上佔地面積最大的旅館。它由建築在36米高的栗樹上的4座高塔組成,有住房、娛樂和自助餐廳,相互之間用8公里長的木橋連接。據說,這種樹上旅館的創意是為了避免大興土木,讓人們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又將對自然景觀的破壞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小的程度。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森林旅館不僅提供食宿服務,還為遊客提供一日游或多日游的森林旅遊項目,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遊客們有的背著背簍,漫步於深山老林之中,觀賞王蓮,參觀「河邊人」家庭和林中漁村,領略原始森林的粗獷風貌。有的乘坐一葉扁舟順流漂泊,穿行在峽谷綠水上,飽覽兩岸參天大樹的巍巍風姿。有的則住進雨林深處奇特的森林旅館里,抬頭可眺望莽林大河,側耳可聞鳥鳴猿啼。對於想冒險的遊客來說,去釣「食人魚」、夜捉鱷魚和餵食河豚等是最令人刺激心動的活動。在亞馬孫熱帶雨林旅遊,遊客出行時都有導游陪同講解,交通工具只有船。
❸ 巴西這個國家主要的動植物是什麼
1、Brazil nut 巴西堅果,也叫鮑魚果。產於巴西的熱帶雨林中,營養豐富,國際貿易量相當大,據介紹確實被稱為「堅果之王」。 2、Red-ear slider,Pond Slider。巴西紅耳龜。紅耳龜在市面上更經常被叫做巴西龜,大多數種類產於巴西,個別種產於美國的密西西比河。
❹ 世界八大植被類型各有什麼特點
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區所覆蓋的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類型劃分,可分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它與氣候、土壤、地形、動物界及水狀況等自然環境要素密切相關。從全球范圍可區分為海洋植被和陸地植被兩大類。但由於陸地環境差異大,因而形成了多種植被類型,可將其劃分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叢等多級分類系列。還可分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包括農田、果園、草場、人造林和城市綠地等。自然植被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等。
區域劃分:
1、熱帶雨林:
巴拿馬的熱帶雨林多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南北緯約10度之間,如南美洲、非洲和東南亞附近的熱帶雨林。雨量充足,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無明顯干濕季之分;溫差小,平均溫約攝氏25—27度。以常綠闊葉樹為主。森林層次復雜,可以分成地被層、草本層、灌木層、亞喬木層、喬木層和樹冠層等。為爭取陽光,有些樹種可以長到80米以上。
2、熱帶旱林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熱帶旱林位於緯度約10—25度之間,主要分布於熱帶雨林南北兩側,如非洲、南美洲雨林的南北兩側及印度的森林。和熱帶雨林比較,熱帶旱林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隨著季節變化,林相會做出不同的改變。乾季時,樹木的大部分樹葉會掉光,以減少水分散失;當雨季來臨時,充沛的雨量會迅速將森林重新綠化起來。
3、熱帶草原
坦尚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分布緯度與熱帶旱林相似,但較熱帶旱林更為乾燥,如非洲的疏林草原。由於雨季短、乾季長,使得森林不易生長,而形成草原的自然景觀。雨季多在夏季,其餘時間通常久旱無雨。時常發生的火災使得該區沒有茂密的森林,草地在火災過後很快生成,留存下來的樹木通常有著相當程度的防火能力。
4、荒漠
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主要分布於大陸內陸區或背風的山區,雨量在300毫米以下,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日夜溫差大,如撒哈拉沙漠、戈壁沙漠等。隨著地點的不同,降雨量和氣溫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位於熱帶,且幾乎全年無雨,北美的索諾蘭沙漠卻有每年近300毫米的雨量,而蒙古的戈壁沙漠冬季均溫則可降至攝氏零下20度。主要植物為仙人掌、矮灌木及草本植物等耐旱植物。
5、地中海灌木林
科西嘉的硬葉灌木地分布於南北緯30—40度左右的地區,夏干冬雨,全年氣候溫和,如地中海地區、美國加州、南非開普敦地區等。主要植物以硬葉灌木植物為主。夏季的旱季時常發生火災,因此此區的樹木都有相當的防火能力;灌木則生長周期短暫,在濕季迅速生長,旱季死亡,以避開旱災和火災。
6、溫帶草原
美國堪薩斯州的溫帶草原分布緯度與溫帶森林相似,但年雨量較少,約300—1,000毫米,如美國中西部、阿根廷及東歐、中亞至蒙古的大草原。降雨量不足以使樹林生長,但也不至於形成沙漠,主要植物以禾本科及菊科等草本植物為主。
7、溫帶森林
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溫帶森林主要分布於中緯度溫帶地區,年雨量約650—3,000毫米以上,如東亞、西歐及美國東部的溫帶闊葉林。以闊葉樹為主,如楓、橡、榆等。樹葉在秋、冬季時會凋落,以減少水分及能量喪失,因此被稱為落葉樹。
這個地區是受到人類影響最大的地方。數千年來,人類砍伐樹木,發展農業。現在,世界大部分的溫帶原始森林均已消失;在北美西部,只有1—2%的溫帶原始森林仍然留存。
8、針葉林
挪威的針葉林分布於高緯度地區,如歐亞大陸北部及加拿大、阿拉斯加的針葉林。冬季長而嚴寒、生長季短。年雨量約200—600毫米。以裸子植物為主,如松、柏、杉等。終年常綠。樹葉呈針狀,可以減少水分散失。
9、苔原
弗蘭格爾島的苔原又稱為寒原或凍原。分布於極地高緯度地區。降水量低、生長季短。主要植物為苔蘚、地衣及矮小灌木等。夏季短,植物在短暫的生長季節迅速開花結果。
10、山地
日本涸沢岳附近的高山植物山地的環境和植被隨著海拔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海拔越高,氣溫也越低。一些低緯度地區的高山上,常可以見到類似高緯度地區的植被。在年平均溫度低於10℃的高山地帶,樹木不易生長,在森林所能到達的最高海拔,稱為林線。高山地區由於常年低溫、地形陡峭、表面土壤稀少、強風吹襲、烈日照射等自然環境因素,不適合樹木生長,因此高山植物大多為矮小的灌木或草本植物。由於生長季節短、動物媒介少,高山寒原的植物大多具有鮮艷的花朵或果實,以吸引動物媒介傳播花粉、種子。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讀「巴西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陰影是人口_____地區,主要集中在_____(
(1)稠密;東部沿海;北;西;中 (2)東南沿海;海上交通便利,歐洲殖民者和他們從非洲擄掠來的黑人,首先到達這一帶,種植甘蔗、咖啡,開礦,並且雜居通婚,人口大增 (3)稀少;這里氣候濕熱,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環境險惡,不適於人類居住 (4)3/4 |
❻ 具有圖①陰影所在區域氣候類型的國家是()A.中國B.新加坡C.埃及D.巴
中國的氣候類型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新加坡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埃及包括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巴西主要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故選:D.
❼ 在巴西北部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什麼植被
在巴西北部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熱帶雨林植被。
熱帶雨林地區常年高溫,常年類似於我們的夏季,蚊蟲滋生,容易傳染疾病,從氣溫或潮濕或衛生角度看,不適宜人類居住生活熱帶雨林降水過於豐富,幾乎天天降水,雖然土壤不缺墒,但是過猶不及。
嚴重過多的雨水對土壤的沖刷效果太好了,土壤中可以溶解於水的礦物質幾乎流失殆盡,適宜莊稼吸收的營養礦物質自然很少,土壤非常貧瘠,難以進行種植業生產,即無法大規模生產糧食,自然就沒有多少人口。
因此,熱帶雨林區域是巴西人口最稀少的區域,是巴西的綠色沙漠,其人口密度甚至比沙漠區域的人口密度還要小。
(7)巴西陰影區域有什麼樣的植物類型擴展閱讀:
亞馬孫雨林是一個熱帶的奇跡,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原始、最大、最好的熱帶雨林。它覆蓋了南美洲約32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積,佔去了巴西大片土地的同時還將厄瓜多、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幾個國家的部分領土納入了自己的"懷抱"。它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熱帶雨林的特點:
1、熱帶雨林是樹木的王國,種類極其豐富。
2、在此水熱條件適宜的環境中,爭奪光照和生存空間的競爭異常強烈。
3、藤本和附生植物的特別繁盛,是特殊的爭奪空間的適應方式,對森林結構影響甚大。
4、動物種類在此同樣豐富多樣。
❽ 巴西的植被是什麼
巴西植被分不同地域,北部亞馬孫平原以及東南部沿海平原是以熱帶雨林為主的,中西部的巴西高原則是以熱帶草原和稀樹草原為主!
1、巴西的國花「毛蟹爪蘭」
它是原產於巴西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附生植物,體色鮮綠、莖多分枝,常常成簇而懸垂。一根枝條由若干節組成,每節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數節連貫,似蟹爪因而得名。它的根緊緊攀附在巨樹高枝或懸崖峭壁上,不為風雨所動搖,象徵著巴西人民的堅毅剛強。
2、國樹「巴西木」
這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硬木,樹干含有豐富的天然水溶性紅色染料,是製作小提琴琴弓的頂級木材。據介紹,25年樹齡以上的巴西木,需要8到10噸才能加工出一個上乘的七八十克的琴弓。
全球樹木多達6萬多種,其中巴西境內樹木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至於接近北極的北美一帶則是樹木種類最少的地區。
巴西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綠色能源研發,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範。巴西不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國范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於全球13%的平均水平。
❾ 巴西主要位於什麼溫度帶,區大力呀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什麼氣候
巴西主要位於熱帶,巴西的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大部分分布於亞馬孫平原——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小部分分布於東南沿海——沿岸巴西暖流增溫增濕,位於東南信風迎風坡,降水豐富。
2、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於巴西高原,受赤道低壓與低緯信風的交替控制,干濕季分明。
3、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分布於巴西東南部,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雨熱同期。
(9)巴西陰影區域有什麼樣的植物類型擴展閱讀
在南美洲巴西境內,有塊面積占巴西國土一半以上的大高原,叫巴西高原。巴西高原的面積有500多萬平方千米,除了南極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和寒冷的西藏高原不同。它的地勢南高北低,山丘、土崗、高台地之間起伏平緩,大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間,稱為「桌狀高地」。在南緯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地面上覆蓋著大面積熔岩。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雨季,草原上一片蔥綠,雜草叢生,是良好的天然牧場。
一年中有四五個月是旱季。在乾旱較嚴重的地方,生長著一種南美洲特有的植物——巴薩爾木。這種樹中間粗、兩頭細,像紡錘一樣,因此叫「紡錘樹」。它特別輕,有抗乾旱的本領,一棵10米高的紡錘樹只要一個人就能舉起來。
❿ 巴西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巴西的地理位置及鄰國
(1)地理位置: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大西洋西岸,大部分國土位於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是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廣的國家,也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還是領土和人口皆居世界第五位的著名大國。
(2)鄰國:巴西的鄰國眾多,主要有北部的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以及西部的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烏拉圭等,可以說,南美洲大部分國家是它的鄰國。
巴西的自然環境特徵
(1)地形: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北部為亞馬孫平原,占國土面積1/3,南部為巴西高原,占國土面積2/3。
(2)氣候:主要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其氣候特點是濕熱。巴西是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l/3為亞馬孫平原,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降水豐富;2/3為巴西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旱季和雨季分明。
(3)河流:巴西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所有河流全部注入大西洋。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長度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二。亞馬孫河流域覆蓋有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之肺」。
(4)資源:①巴西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區和巴西高原的熱帶草原上動植物種類繁多,生物資源豐富。亞馬孫平原內森林茂密,人煙稀少,動植物種類繁多,被稱為「世界動植物王國」。
②巴西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鐵的儲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錳的儲量也很大,是世界四大產錳國之一。但是煤、石油資源短缺。
③巴西是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水力發電佔全國發電總量的90%以上。
民族大熔爐的縮影
(1)人口:巴西人口數量大約1億7千萬,是世界人口數量第五大國,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這裏海上交通便利;氣候溫暖濕潤,適於人們居住;開發較早,經濟發達。
(2)人種:巴西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黃種人,隨著黑人奴隸被販賣到拉丁美洲。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間通婚普遍,形成特殊的混血人種。在巴西,以自種人為主,占總人口一半以上;混血人種其次,約佔40%;黑種人佔6%;印第安人不到l%;黃種人最少,主要包括印第安人、日本人和華人。印第安人創造了燦爛的瑪雅文明以及獨特的藝術文化。
在巴西這個民族的大熔爐里,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熱情的桑巴舞、盛大的狂歡節以及世界一流的足球運動,無不透射著這個民族的活力與激情。
(3)居民語壽:通用葡萄牙語。
(4)居民宗教:多信奉天主教。
(1)二戰以前,由於受殖民地主義的長期統治,巴西經濟落後,以單一出口農礦產品經濟為主,殖民初期出口木材,l6世紀種植甘蔗,17世紀出口礦石,l9世紀種植、出口咖啡等。成為世界上的「咖啡王國」。
二戰結束後,巴西發展了多種經濟結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同時,農業仍是巴西重要的基礎部門。
(2)工業發展的優勢條件:巴西鐵礦儲存量大,質地優,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國土的東南部,巴西主要的礦產資源是鐵、錳、金、鎢等;巴西水力資源豐富,能源礦短缺,為彌補煤和石油的不足,巴西和巴拉圭合作,在西南邊境的巴拉那河上修建了著名的伊泰普水電站,年發電量達800億千瓦時。
巴西的主要工業部門有汽車製造、紡織、鋼鐵、造船、石油、化工等。其中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之列,重要的工業中心有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它們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鄰近鐵礦區的地區。
(3)巴西的農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咖啡、甘蔗、劍麻、香蕉、大豆等。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為巴西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熱帶雨林的危機
(1)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濕熱
(2)亞馬孫河流域——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60%在巴西境內。
熱帶雨林的作用
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調節全球氣候;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環境問題:森林遭受破壞,水土嚴重流失,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保護熱帶雨林:可持續發展——《21世紀議程》
巴西政府已經制定了《我們的大自然計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城市化問題
(1)分布:巴西的人口90%以上集中在東部沿海,巴西高原和亞馬孫平原人口稀少。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2)城市:人口超過l 000萬的特大城市有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聖保羅是巴西最大城市和工業中。里約熱內盧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新建首部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上。
(3)城市化問題:巴西城市人口占人口總數的3/4。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化速度過快,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污染嚴重等。
(4)解決措施:巴西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來解決城市化問題,如把首都遷到巴西利亞,一方面加強了對內地的開發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城市規模過大所造成的城市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