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美洲最長的河流是什麼
南美洲最長的河流是亞馬遜河, 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約6400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河。
❷ 南美洲第一長河是什麼河
南美洲第一長河是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全長6440公里,該河流共有一萬五千條支流,流域面積達691多萬平方公里,比兩個印度還大。它的河流量達每秒21.9萬立方米,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是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被稱為「河流之王」。
簡介
亞馬遜河流經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玻利維亞、巴西8個國家,最後在巴西流入大西洋。亞馬遜河可以說是拉美人民的驕傲,被他們公認為「南美的母親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水量終年充沛,每秒鍾把11萬多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比尼羅河多60倍。據估計,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大概為6.6萬億立方米,使距岸邊百多公里內的海水變淡。
❸ 南美洲的第二大河是
巴拉那河(Parana
River)
南美洲第二大河。起源於巴西中部東南高原,流經巴拉圭、烏拉圭和阿根廷,上游連接巴拉圭河,下游匯合烏拉圭河和拉普拉塔河,然後出海。
巴拉那河分為上、下兩段。上段自格蘭德河與巴拉那伊巴河匯合點至阿根廷的科連特斯,長2800千米。有著名的伊瓜蘇瀑布。下巴拉那河段長1200千米,自北向南流貫拉普拉塔平原,河谷寬坦。
流域內降水豐富,主流水量充沛,
河口年平均流量達1.74萬立方米/秒,但季節變化幅度較大,洪水期(10月至翌年2月)流量可達4.5萬立方米/秒,枯水期(8~9月)僅6200立方米/秒。
❹ 南美洲有哪些大的河流
亞馬孫河
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發源於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科迪勒拉山系的東坡,有兩支河源:一支為馬拉尼翁河(Maranon,通常以該河作為亞馬孫河的正源),發源於秘魯境內安第斯山高山區;另一支為烏卡亞利(Ucayali)河,該河源頭名叫阿普里馬克(Apunmac)河。馬拉尼翁河及烏卡亞利河穿過崇山峻嶺後在秘魯的瑙塔(Nauta)附近匯合。亞馬孫河干支流蜿蜓流經南美洲7個國家。亞馬孫河從秘魯的伊基托斯(Iquitos)至巴西的馬瑙斯(Manaus)叫索利默伊斯(Solimoes)河,內格羅河河口至大西洋段才稱亞馬孫河。亞馬孫河向東奔流橫穿巴西的北部,於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
亞馬孫河流域北起巴西布朗庫(Branco)河河源(北緯5°),南至玻利維亞南部的馬代拉(Madeira)河河源(南緯約20°),西起厄瓜多昆卡(Cuenca)的保特(Paute)河河源(西經79°31′),東至巴西的馬拉若灣(西經約48°),整個流域跨緯度25°、經度31°30′,流域面積達691.5萬km2,約占整個南美洲面積的39%,其中幹流穿越的亞馬孫平原面積達560萬km2,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若以馬拉尼翁河為源,全長6299km,若以烏卡亞利河為源,全長6436km,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7.5萬m3/s,年均徑流量69300億m3,年平均徑流深度1200mm,懸移質含沙量為0.22kg/m3,輸沙量為9億t。豐水年時,中游馬瑙斯附近河寬5km,下游寬20km,河口段寬80km,河口呈喇叭型海灣,寬240km。下遊河槽平均深為20~50m,最大水深100m,水位年變幅為9m。上游伊基托斯年均流量20420~28200m3/s,從伊基托斯至入海口,亞馬孫河的平均坡度為0.035m/km。
拉普拉塔河
南美洲東南海岸的河口灣。介於阿根廷和烏拉圭兩國之間,由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匯注而成,向東南流入大西洋。自兩河匯流點至聖安東尼奧角和埃斯特角之間的河口線,全長(直線距離)290千米。因近代下沉作用,河口呈世型喇叭狀三角港。水面寬廣,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河口線處寬223千米,為世界上最寬的河口之一。流域面積13.56萬平方千米,實際流域面積(包括兩大源流)為323萬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35萬立方米/秒。
由於兩大源流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水量充沛,富含泥沙,使拉普拉塔河泥沙淤積量每年可達600萬立方米,形成眾多沙洲和淺灘。河床較淺,至河口線附近漸加深至18米。水位變化受支流的影響較小,受海潮和風向較大。海潮可沿河上溯至兩大源流下游;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平均潮差0.79米,最大潮差可達5.24米。每刮西南風時,南岸河水低落,北岸水位上升;而刮東南風時,南岸低窪處常遭淹沒。河岸較為曲折,多港灣和岬角。北岸地勢高。
奧里諾科河
南美洲重要河流。發源於委內瑞拉與巴西交界的帕里馬山脈德爾加多查爾包德山西坡。呈弧形繞行於蓋亞那高原西、北部邊緣,最後向東注入大西洋。全長2060千米,流域面積88萬平方千米,其中64萬平方千米在委內瑞拉境內,其餘在哥倫比亞境內。
上游(聖費爾南多以上)呈東南-西北流向,水流湍急,沿途接納眾多支流,主要有本圖阿里河、瓜維亞雷河等。中游(聖費爾南多-阿亞庫喬港)主流在聖費爾南多折向北行,形成長達420千米的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的界河,主要支流有比查達河和托莫河等。下游(阿亞庫喬港以下)自帕埃斯港起折向東北,流經奧里諾科平原,地勢低平,河面展寬,主要支流有梅塔河、阿普雷河和卡羅尼河。
奧里諾科河流域年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上,河口平均流量達1.4萬立方米/秒。4~10月為汛期,玻利瓦爾城站最大流量3萬立方米/秒;11月至翌年3月為枯水期,流量減至8000立方米/秒。
全河通航里程1000千米以上,海輪可上溯至玻利瓦爾城,河輪可通至阿亞庫喬港。流域內富有石油、鐵、鋁土等礦藏
巴拉那河
南美洲第二大河。發源於巴西高原東南緣的曼蒂凱拉山脈北坡,主源格蘭德河,匯合巴拉那伊巴河後,始稱巴拉那河。自東北向西南,先後流經巴西南部、巴拉圭和巴西、阿根廷兩國的國界,進入阿根廷東北部,至巴拉那折向東南,注入拉普拉塔河。全長5290千米。流域面積280萬平方千米。格蘭德河長1290千米,自海拔1500米的源地奔騰而下,穿越巴西高原的桌狀砂岩山地,形成一系列急流、瀑布。巴拉那河分為上、下兩段。上段自格蘭德河與巴拉那伊巴河匯合點至阿根廷的科連特斯,長2800千米。有著名的伊瓜蘇瀑布和瓜伊拉瀑布。下巴拉那河段長1200千米,自北向南流貫拉普拉塔平原,河谷寬坦。
流域內降水豐富,主流水量充沛, 河口年平均流量達1.74萬立方米/秒,但季節變化幅度較大,洪水期(10月至翌年2月)流量可達4.5萬立方米/秒,枯水期(8~9月)僅6200立方米/秒。
巴拉圭河
南美洲巴拉那河重要支流。發源於巴西馬托格羅索高原帕雷西斯山東麓,流經巴西西南部和巴拉圭,在阿根廷的科連特斯附近注入巴拉那河。全長2550千米,流域面積 110萬平方千米。上游(饒魯河河口以上)流經山地峽谷,形成一系列急流瀑布;中游(阿帕河河口以上)流經沼澤平原,水流平緩,比降僅0.03‰;下游縱貫巴拉圭中部,為巴拉圭東部濕潤平原與西部大查科的分界線。流域處於熱帶草原氣候帶,10月至翌年3月為雨季,6~7 月為乾季;科倫巴以上的中、上游,1~2月為汛期,8月為枯水期,年平均流量 2000立方米/秒;科倫巴以下由於大沼澤調節,汛期推遲至6~8月。除上游外全程皆可通航,亞松森以下可通大型河輪。重要港口和城市有科倫巴、亞松森、福莫薩等。
托坎廷斯河
巴西北部大河。上源為發源於戈亞斯州南部高原的阿爾馬斯河。向北流經戈亞斯州,在聖若昂附近接納阿拉瓜亞河,至貝倫西南80千米處注入帕拉河 。全長2750千米,流域面積83.6萬平方千米,河口流量8630立方米/秒 。海輪可從貝倫上溯320千米通至圖庫魯伊 ;中游可通小船1000千米以上;上游巴西利亞之北辟有國家公園 。
聖弗朗西斯科河
巴西東部的大河。發源於米納斯吉拉斯州西南部卡納斯特拉山東坡,向北流經巴西高原東部,在雷曼蘇附近折向東北,至卡布魯博附近又折向東南,最後在皮亞卡布蘇以南注入大西洋。全長2900千米。流域面積63.1萬平方千米。
上游(皮拉波拉以上)流經群山峽谷,水流湍急,主要支流有帕拉河、帛琉佩巴河等;中游(皮拉波拉-保羅·阿方索瀑布)水流平緩,河床比降僅0.38‰;下游(保羅·阿方索瀑布以下)流經沿海低地,河面展寬,水流漸趨平緩。流域內大部分地區氣候炎熱乾燥,降水少而變率大。降水一般集中在9月至翌年3月,往往以暴雨形式下降,其條各月乾燥無雨。
水力資源豐富,建有多個電站。河輪可從中游的茹阿澤魯上溯至皮拉波拉,航程1600千米,流域內礦產有金、鐵、金剛石等。
❺ 南美洲主要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河流:亞馬遜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內格羅河、烏拉圭河,拉普拉塔河
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奧里諾科平原、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 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山脈:安第斯山脈
❻ 巴西,以及南美最大的河流是什麼
主要河流有:奧里諾科河,亞馬孫河,拉普拉塔河。 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大,流量最豐富的河流是南美洲的亞馬孫河。
❼ 南美洲最大的河流是什麼河
南美洲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長度最長,支流最多,水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
❽ 巴西有條河流叫聖佛朗西斯科河,美國有條河叫哥倫比亞河,有誰知道這兩條河名字的來歷嗎
聖弗朗西斯科、哥倫比亞在國外是個很常用的名字,就像中國的 人名 什麼建國啊~為國啊~建軍啊!之類的。聖弗朗西斯科河屬於南美大河之一,是巴西的第三大河,亦是巴西河流中全流域在境內的第一大河,南美洲第4大水系,位於西經36°14′~47°20′,南緯7°32′~20°48′之間。聖弗朗西斯科河發源於米納斯吉拉斯州西南卡納斯特拉(Canastra)山脈東坡。河源海拔約750m。從河源向北穿越巴伊亞州,約2000km到達茄瓦澤羅和隔岸相對的彼得羅利納。從彼得羅利納市上游約160.9km開始的大彎道向東北為長約480km的急流和瀑布河段。急流河段的上段,只在豐水期可以通航,但彼得羅利納市至保羅阿方索瀑布之間不能通航。該瀑布頂點,聖弗朗西斯科河被花崗岩分割成連貫的三個瀑布,總跌水高度80m。過瀑布峽谷後,流經210km,在阿拉卡茹(Aracalu)以北約96.5km處注入大西洋。上游流經群山峽谷,水勢湍急;中遊河面展寬,水流平緩,但在佩特羅利納附近河面緊縮,形成一段長約500公里的急流和瀑布。水力資源豐富,在保羅阿方索瀑布建有大型水電站(144萬千瓦)。瀑布以上可通航至皮拉波拉,航程約1,600公里,下游只能通航吃水淺的輪船,航程300公里。中游乾燥地區的重要灌溉水源,築有多座大水庫。 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 北美洲西部大河之一。源出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脈,西南流經美國,注入太平洋。長2,044公里,流域面積415,211平方公里。最大支流斯內克河。河口平均流量7,400米3/秒。春夏高山冰雪融解時水量最大,冬季最小。干、支流可通航約1,000公里,大洋海輪可直達河口以上150公里的波特蘭。哥倫比亞河為北美洲注入太平洋的第一大河,排水量僅次於密西西比河、聖羅倫斯河和馬更些河。哥倫比亞河為世界最大水電資源之一,連同其支流佔美國水力資源1/3。此外,其河口處有舊金山以北第一大深水港。全長2,000公里(1,240哩),2/5的河段(自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河源至美、加邊界)約800公里(500哩)在加拿大境內。
❾ 南美洲的河流特徵
亞馬孫河:注入大西洋,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流經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區,
流域面積和流量居世界首位。補給: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
湖泊水。
巴拉那河:伊泰普水電站【巴拉圭,巴西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