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猶太人怎麼看待巴西

猶太人怎麼看待巴西

發布時間:2022-04-11 02:13:47

『壹』 猶太人到底是種民族還是種宗教信仰

猶太人是原指猶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猶大王國(以色列國分裂後與北方10支派所成立的以色列王國對立)的人民。全體猶太人本來統稱希伯來人,自進占巴勒斯坦起至舉族被擄往巴比倫為止,又稱以色列人。經過流亡生活,只有原屬猶大王國的人仍然保持民族特徵,其他10個支派於公元前721年亞述滅亡北方王國後四散而同化於其他民族。因此,猶太人一詞僅指原屬猶大王國之人。
各派猶太人都承認由猶太婦女所生者即為猶太人,而改革派則認為,雙親中有一人是猶太人者即為猶太人。一般地講,從純粹宗教的角度看,世代生活在非猶太人環境中而保留猶太教許多基本教義的社團,作為整體被認為真正猶太人,但作為個人,這種人不能任意同猶太人結婚。
猶太人遍布全世界,美國有580萬,以色列442萬,法國60萬,俄羅斯60萬,烏克蘭44.6萬,加拿大36萬,英國30萬,阿根廷25萬,南非11.4萬,澳大利亞10萬,巴西10萬。

猶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猶太教的主要誡命與教義,來自托辣,即聖經的前五卷書。

猶太教最重要的教義,在於只有一位神,即無形並且永恆的上帝。他願所有的人,行公義,好憐憫,因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應該有尊嚴且受到尊敬地對待。

猶太人以學習及祈禱來侍奉上帝,同時遵行摩西五經上所指引的誡命。對於聖約的堅信,猶太人認為這就是上帝對他們的呼召,也是他們對世人的見證、他們的使命。但猶太教並不主張其他民族為了被救贖而必須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這世界會因為它所行的而受審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條而受審判;所有公義的民族皆分享將要到來的和平世界。因此,猶太教並不是一個積極傳教的宗教。猶太教堂所接受的改信者,必須遵照猶太教當局的規定,因為一個人改信猶太教並不只是簡單的自我認定的事情。

重要的猶太教經典就是聖經,由托辣(Torah)、先知書(Prophets)和聖著(Writings)三部分構成。

西元70年,耶路撒冷的聖殿被羅馬帝國燒毀,猶太人被趕出猶大地,當時在以色列土地的猶太教學者開始編輯6卷名為米市納(Mishnah,重述)的經典,保存了猶太教的典章、戒命和習俗等一序列的經書。隨後在五世紀中革瑪辣(Gemara解釋)做了一些補充,收錄了在以色列地和巴比倫時期的注釋與討論,以及猶太教師之間的辯論,這二部分內容構成了塔耳慕得(Talumd,猶太口傳經文),它確立了猶太人在學習信仰、思想、典章生活規范上的遵行准則。

『貳』 猶太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

根據有關猶太人組織的統計,200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約在1600萬人左右,其中54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530萬人居住在美國,其餘則散居在世界各地。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猶太人(希伯來語:יְהוּדִים‎, Jews,Yhudim),又稱猶太民族,閃米特人的一支,和阿拉伯人同源,人種為歐羅巴人種閃米特-含米特亞種,是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國的一個民族。

猶太人通常有兩種情況,廣義上來講,根據猶太教(Judaism)律法《哈拉卡》的定義,一切皈依猶太教的人(宗教意義)以及由猶太母親所生的人(民族意義)都屬於猶太人。

猶太人發源於西亞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狹義上來講則要追溯到在「種族"范疇上的歷史。

(2)猶太人怎麼看待巴西擴展閱讀:

一、種族來源

古希伯來人屬於閃族的一種,它在公元前十三世紀時游牧於幼發拉底河流域的草原,公元前十二世紀中葉,進入迦南,就是後來稱為巴勒斯坦的地區,當時的迦南人把外來的人叫做「希伯來人」,意思是「從河那邊來的人」(「河」是指幼發拉底河)。

根據《聖經·舊約》的歷史記載,他們的遠祖亞伯拉罕(阿拉伯語發音為易卜拉辛)原來居住在蘇美爾人的烏爾帝國附近,後來遷移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帶)。

他有兩子,嫡幼子以撒成為猶太人祖先,根據《聖經》和《古蘭經》的記載,亞伯拉罕與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長子以實瑪利(阿拉伯發音易斯瑪儀)的後代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在原始血緣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很近。

二、名稱及語源

中文中的「猶太人」,起源於希伯來語中的「יְהוּדִי」,古時亦稱「術忽」、「斡脫」等。而其宗教猶太教(Judaism)音譯為中文的「一賜樂業教」(音近「以色列」),另由於其獨特的宗教習俗,又被古代中國人稱為「藍帽回回」、「挑筋教」等。

英語中的「Jew」一詞起源於中古英語的「Gyw, Iewe」,後者來自古法語中的「giu」以及更早的「juieu」,最初則可以追溯至拉丁語的「Iudaeum」。

其他語言中,猶太人分別表示為:「Jude」(德語)、「juif」(法語)、「jøde」(丹麥語)、「judío」(西班牙語),但有些語言中也以「希伯來」的音譯來指稱猶太人,如「Ebreo」(義大利語)和「俄語:Еврей」(俄語)。

『叄』 猶太人是否是純正的歐羅巴人種(白人)地中海類型

原始的猶太人確實是地中海類型!但是後來逐漸混雜.
猶太人起源於中東兩河流域一帶,在埃及發展壯大,公元前2000年在迦南(現在的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王國。曾經數次被滅亡,
最終在公元前2世紀被羅馬帝國滅亡。整個民族遷移到世界各地,19世紀又回到巴勒斯坦祖居地建立以色列國。
猶太人跟阿拉伯人的血統最近,屬於閃-含語系閃語族。他們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是諾亞的大兒子閃的後代。
猶太人有白黑黃棕四種膚色,
白色猶太人是西方國家的白種猶太人,多數跟當地的白人混血,因而相貌特徵差不多。但是猶太人都有個默認的相貌特徵:黑卷發、鷹鉤鼻、長下巴、黑眼珠等
黃黑色猶太人主要是是衣索比亞的法拉沙人,傳說是所羅門和示巴女王的後代。現在多數都移民到以色列了.以色列政府通過"所羅門行動"把5萬多法拉沙黑猶太人空運到以色列.
而黃種猶太人主要是中國、泰國等東亞、東南亞國家,比如中國開封的數千黃猶太人,近年來有很多中國的黃猶太人不斷移民到以色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有很多數代來次經商的黃猶太人後裔。
另外,印度孟買等地有數萬介於白黑黃之間的棕色猶太人,多數從商,比較富足。中東的阿拉伯國家伊朗中亞等還有跟阿拉伯人一樣的東方猶太人,相貌特徵跟阿拉伯人完全一致。
這些猶太人雖然語言相貌膚色眼色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的信仰都非常虔誠統一。他們都認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是大衛、所羅門的後代。
猶太人的認定標準是:母親是猶太人。
猶太教是一神教的起源,如基督教 伊斯蘭教都是在猶太教的啟發下先後創立的,因而猶太人的文化影響的全世界。
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的風俗習慣很多都學自猶太人
如:穆斯林的不吃豬肉、行割禮,見面說的「色藍(或薩拉母,SALAM,意思是平安)」就是學自猶太人的「沙勒姆(shalem,意思是和平、平安JERUSALEM,耶路撒冷,猶太語就是和平之城,阿拉伯語就是darusalam)」
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在祈禱時說的「阿門(誠如所願)」也是學自猶太人

『肆』 歷史上的猶太人如何看待其他民族的產生、如何處理與其他民族關系

第一
答:該隱不是有一個弟弟嗎
挪亞有三個兒子 分別是閃 含 雅弗
閃是閃米特人祖先 閃米特人即猶太人和阿拉伯人
含是含米特人祖先 含米特人即迦南人和埃及人
雅弗是印歐人祖先
聖經的邏輯還是很強的 沒有硬傷


答:猶太民族是一個極度排外的民族 及其注重本民族的血統純正性
而且主張對其他民族進行民族滅絕
其實希特勒的民族滅絕政策就是從猶太人那裡學的,不過居然應驗在猶太人身上 這世界就是這么可笑

『伍』 什麼是猶太人

http://www.cjss.org.cn/newwangwen2.htm

猶太人
猶太人是原指猶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猶大王國(以色列國分裂後與北方10支派所成立的以色列王國對立)的人民。全體猶太人本來統稱希伯來人,自進占巴勒斯坦起至舉族被擄往巴比倫為止,又稱以色列人。經過流亡生活,只有原屬猶大王國的人仍然保持民族特徵,其他10個支派於公元前721年亞述滅亡北方王國後四散而同化於其他民族。因此,猶太人一詞僅指原屬猶大王國之人。
各派猶太人都承認由猶太婦女所生者即為猶太人,而改革派則認為,雙親中有一人是猶太人者即為猶太人。一般地講,從純粹宗教的角度看,世代生活在非猶太人環境中而保留猶太教許多基本教義的社團,作為整體被認為真正猶太人,但作為個人,這種人不能任意同猶太人結婚。
猶太人遍布全世界,美國有580萬,以色列442萬,法國60萬,俄羅斯60萬,烏克蘭44.6萬,加拿大36萬,英國30萬,阿根廷25萬,南非11.4萬,澳大利亞10萬,巴西10萬。

聖經時代 猶太人歷史始於公元前第二個一千年的頭五百年,始祖是亞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孫雅各。一場遍及全國的飢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兒子們,即以色列十二個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裡他們的後代淪為奴隸。幾個世紀之後,摩西率眾人出埃及,擺脫奴役,奔向自由,最終返回以色列故土。他們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裡形成了一個民族,並接受了包括十誡在內的摩西律法,他們的始祖們所創立的一神教從此初具規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約書亞的指揮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並定居下來,但它們往往只是在受到外來威脅時,才在被稱為「士師」的領袖的統領下聯合起來。公元前1028年,掃羅建立了君主國;他的繼承者大衛於公元前1000年統一了各部落並建都於耶路撒冷。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把王國發展成為繁榮的商業強國並在耶路撒冷興建了以色列一神教聖殿。考古發掘證實,在所羅門統治時期,曾在一些設防城鎮,如夏瑣、美吉多和基色設立了重要的城市貿易中心。所羅門去逝後,國家分裂成兩個王國:一個是以色列王國,首都設在撒馬利亞;一個是猶太王國,首都設在耶路撒冷。兩個王國並存兩個世紀之久,由猶太諸王統治,並由先知告誡人們主持社會正義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遭亞述人侵佔,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稱「失掉的十個部落」)。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被巴比倫人征服,入侵者搗毀了耶路撒冷的聖殿,並將大部分猶太人放逐到巴比倫。

猶太人自治時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帝國被波斯人征服,之後,許多猶太人返回猶大(以色列故土),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猶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復。此後四個世紀,猶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臘人的統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由於敘利亞塞琉孤王朝強制實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猶太人的宗教信仰,導致爆發了公元前168年由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領導的起義,隨後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猶太諸王統治、歷時約80年的獨立猶太王國。

異族統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從公元前60年起,國家因內亂而削弱,日益為羅馬所控制。為了擺脫羅馬統治,猶太人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其中最大的一次爆發於公元66年。經過4年的戰斗,羅馬人於公元70年征服了猶地亞(猶大),焚毀丁第二聖殿,並將國內的眾多猶太人放逐。猶太人對羅馬進行的最後一次反抗是千餘人固守在馬撒達山頂城堡中。這次反抗於公元73年以守衛者集體自殺而告終。它成為猶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爭取自由的象徵。

在羅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統治下,猶太人社會在故土上繼續保持和發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紀,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猶太律法被編集成口傳律法《密西拿經》,後於公元3-5世紀,又擴編成《塔木德經》。這些律法有些後來根據情況而變化作了修改,至今仍為恪守教規的猶太人所遵守。

猶太人重獲國家主權的另一次嘗試是公元132年的巴爾·科赫巴起義,其結果是在猶地亞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猶太飛地,以耶路撒冷為都城。但是,三年之後,羅馬人打敗了了巴爾·科赫巴,並且為了斷絕猶太人與故土的聯系,把耶路撒冷改名為埃利亞卡皮托利納,把國家更名為巴勒斯梯那。

從公元7世紀始,國家先後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爾柱克人(1091—1099)、十字軍(1099—1291)、馬穆魯克人(1291-1516)、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國人(1918—1948)所統治。不同時期的統治者任意變動疆界,更改國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宮殿宇是他們統治這片故土的歷史見證。

盡管千百年來的異族統治使猶太人越來越少,但在這片故土上猶太人一直保持著他們的存在,而且隨著散居各國的猶太人返回故鄉,猶太人口也不斷增加。到了19世紀中葉,稀少的猶太人口出現了猛增的勢頭。

猶太復國主義 多少世紀以來,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錫安(錫安,傳統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義詞),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紀末,由於東歐的猶太人不斷遭到壓迫和迫害,而西歐的猶太人對既未結束種族歧視也未使猶太人與所在國家的社會融為一體的那種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滅,猶太復國主義作為一種民族解放運動而出現。1897年,西奧多·赫茨爾在瑞士的巴塞爾召開了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大會。在會上,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成為一個正式的政治組織,它號召猶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園復興猶太民族生活。

在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開始返回故土,當時這片故土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人煙稀少,為世人所忽視。早期的開拓者在這里排干沼澤,開墾荒地,在禿山上植樹造林,興辦工業,建設城市和鄉村。他們建立了社區機構和服務設施,並使長期以來僅用於禮拜儀式和文學的希伯來語在日常生活中恢復使用。

一塊土地,兩個民族 國際聯盟基於承認「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著歷史的聯系」和「在那個國家重建猶太民族家園」的考慮,於1922年委託英國統治這片故土,並特別責成英國「為這個國家創造各種確保建立猶太民族家園的政治、行政和經濟環境。」

同年,英國在這塊託管地境內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約旦酋長國(即今日的哈希姆約旦王國),只把約旦河以西的地方留作發展猶太民族家園之用。阿拉伯極端領導人就連在這樣小的區域建立猶太民族家園也要反對,他們煽動襲擊猶太社區,甚至打擊主張阿拉伯一猶太人共處的阿拉伯人。英國對猶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並沒有使阿拉伯好戰分子善罷甘休,暴力事件屢屢發生,持續不斷,直到二次大戰爆發為止。

二戰期間,納粹殺害了約600萬歐洲猶太人,其中包括150萬兒童。戰後,盡管迫切需要為在納粹大屠殺中倖免於難的猶太人尋找避難所,但英國並未取消猶太移民的限額。為了郵票說明:安娜·富蘭克及家人在這所房子里躲避納粹迫害達兩年之久對付英國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猶太社團與世界各地猶太人一起,動員一切人力物力,組織了一場「非法」移民運動先後把85,000難民從歐洲轉送到故土上。

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猶太人則堅持要求解除對猶太移民的限制,英國在無法調解的情況下,遂將問題移交給聯合國。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29日表決在約旦河以西地區建立兩個國家: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猶太人接受丁這個分治計劃而阿拉伯

人則予以拒絕。

國家地位 1948年5月14日英國託管結束,猶太人隨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國。此後不到24小時,五個阿拉伯國家的軍隊入侵了這個新國家。這場以色列獨立戰爭斷斷續續打了一年多,於1949年7月以停火線為基礎分別與接壤的阿拉伯國家簽定了停戰協議。
參考資料: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club=0&groupid=100:11035&st=&sc=&messageid=3573&titlepage=1&gpc=0&ggpc=0

『陸』 世界上有多少猶太人,他們的分布是怎樣

世界各地都有,主要在以色列
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亦稱「以色列人」。以色列國的民族。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猶太人那樣分布得如此廣泛。早在公元前1世紀,就有人曾這樣描述猶太人:「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島上,到處都有你的足跡或身影。」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也曾說,一個沒有猶太人涉足的地方,在世界上很難找到。這些說法雖然有些誇張,卻反映了猶太人分布廣泛的特點。

猶太人為什麼會遍布全世界的呢?讓我們先從他們曲折的歷史看一下。

公元70年,猶太人反抗羅馬統治的大起義失敗,首都耶路撒冷失陷後被夷為平地。大部分起義者英勇犧牲,被俘的人則遭到殘酷殺害,被釘在十字架上處死,被釘死的人多得竟然使「再也沒有地方可以立十字架,再也沒有十字架可以釘人」。其餘猶太人大都被趕出家園或被賣為奴。從此,猶太人失國,並開始在世界各地流徙。

百餘年之後,倖存的猶太人再次發動起義,但仍失敗,又有無數猶太人慘遭殺戮或被掠為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政府曾將60萬猶太人從立陶宛、波蘭和拉脫維亞遷往俄國內地。1881年,俄國發生大規模屠殺猶太人事件,大批猶太人逃離俄國,遷往美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600萬歐洲的猶太人慘遭法西斯殺害,許多倖存者再次流徙世界各地。1948年,以色列建國,許多猶太人輾轉回到故土。

猶太人遍布世界各地的另一原因,與這個民族從事的主要經濟活動有關。在歷史上猶太人特別善於經商。早在公元前3世紀,像埃及這樣比較繁榮的國家就吸引了大批猶太人前往經商。到了羅馬統治時期,整個埃及,從北面的亞歷山大港直至南面的大多數城市,都有他們的影子。

從公元6世紀起,猶太人更加熱心世界貿易。至10世紀和11世紀,在萊茵河畔,已建立起以猶太商人為主的移民點。後來,他們向東擴散,13、14世紀到達波蘭。

1654年,23名猶太人首次從巴西乘船到達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又掀起了猶太人向美國移民的高峰。現在全世界1/3以上的猶太人集中在美國。他們對美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活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有的學者認為,2000多年來猶太人的歷史是向外擴散和向內聚合的歷史。雖然他們散布在世界各地,但仍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

『柒』 有一個人 猶太人 在巴西自殺 被譽為文學和思想上的國王 巴西給了他國王般的葬禮 是誰來著

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生於維也納一個猶太資產階級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游歷,結識羅曼·羅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1940年到巴西,時值法西斯勢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鄉歐洲」的沉淪而感到絕望,遂於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麗莎白·奧特曼(33歲)在里約熱內盧近郊的佩特羅波利斯小鎮的寓所內雙雙服毒自殺。病理學家認定他們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點鍾之間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發現時,茨威格與妻子擁躺在床上,一瓶礦泉水放在床邊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茨威格去世後,巴西總統下令為這位文學大師舉行國葬。成千上萬的民眾,不久前曾踴躍參加這位作家的朗誦會,這時懷著悲痛的心情跟在靈車後面為他送葬。巴西政府決定把茨威格生前最後幾天住過的那幢坐落在彼特羅波利斯的別墅買下來,作為博物館供人參觀。

『捌』 猶太人是如何在美國鍍金時期幫助美國移民者改善他們的生活的

1654年夏,一批猶太人從巴西東北部港口雷西菲伯爾南布科北上逃亡,在加勒比海熬過驚濤駭浪,又遭海盜搶劫一空。幸而他們被法國船「聖凱瑟琳號」發現遇救,把他們帶到紐約,當時叫新阿姆斯特丹。這批筋疲力盡的猶太人何時上岸的准確日期已無從考證,只找到一則荷蘭文記載,總共一行「老少23人」5個字,日期是1654年9月7日。這天成為猶太人踏上北美大陸,揭開猶太歷史新一頁的重要日子。
當時新阿姆斯特丹的荷蘭總督斯圖凡山特是新派人物,但深受歐洲反猶主義影響,他不希望讓猶太人來「騷擾新殖民地」,擔心其他路德教、天主教等教徒會效仿跟來。他出於人道不得不許可23人上岸,但嚴令他們須得老老實實,生老病死,一切自理,政府一概不管。他們中的一位猶太屠夫列維,敢說敢為,成為實際上的領袖,保護著這小小猶太社團的男女老少。
最初,他們只許從事小本買賣和手工糊口,不得建辦事處和祈禱場所,只能在私人宅地舉行猶太教儀式,直至1730年才在曼哈頓一個舊磨坊地基上建起北美第一個猶太教堂。
向美國的4次大移民
新大陸畢竟不同於老歐洲,隨著自由民主思潮,猶太人在新大陸逐步實現了宗教自由和政治理想。1740年英國國會立法許可北美殖民地猶太人成為英國臣民。美國獨立運動領導人都拒絕反猶,華盛頓曾致函猶太社團說,「不贊許偏執行為,也不幫助迫害者」。1776年美國獨立時猶太移民已有2500人。
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美國出現第二次歐洲移民潮,多為德國猶太人,他們較適應美國環境,積極宣傳歐洲啟蒙思想,很快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向中產階級發展。猶太人1841年進入美國國會。南北戰爭時有15萬猶太人,1880年猶太人達25萬人。
1881年俄沙皇遭刺殺,加上內戰殃及,大批猶太人遭屠殺迫害。至20世紀初,約300萬猶太人湧入美國,成為美國最大規模的第三次猶太移民浪潮。新移民重視教育,人口質量迅速提升,在各行業施展才幹。
納粹反猶狂潮帶來美國第4次猶太移民潮,1933-1945年20多萬歐洲猶太難民到美國,其中許多是各行業精英,美國得益匪淺。
美國國內的2次反猶浪潮
面對猶太人的崛起以及俄十月革命,美國許多新教富人把反猶與反共劃等號,上世紀初美國出現第一次反猶浪潮。三K黨宣稱要把猶太人、黑人等少數族裔趕出美國。反猶者甚至把1929年經濟大危機也歸於猶太人,還偽造猶太人密謀統治世界的《錫安賢達議事錄》。猶太人團結一致,在國會、媒體等反對歧視,維護權益,曾迫使汽車大王福特等公開道歉。

『玖』 猶太人為什麼被歐洲各國所屠殺

在多少個世紀里,猶太人周期性地遭到迫害、屠殺或大批地從歐洲各國被驅趕出境。在這些歷史慘劇的間歇期里,猶太人就委曲求全。設法在不同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夾縫里尋求生存的機會。猶太人若想用武力來反抗,那無異於自取滅亡,因為在任何地方,他們在人數上都絕對寡不敵眾。
本文摘自《美國種族簡史》,[美] 托馬斯·索威爾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文史頻道轉載本文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猶太人不是來自哪一個國家或屬於哪一種文化,而是來自許多的國家並屬於不同的文化。到達北美殖民地的首批猶太人,是所謂的瑟法底猶太人,他們此前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寄居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所處狀況與後世美籍猶太人所來自的德國、俄國或東歐地區的狀況比起來,是大不相同的。不管外人怎樣把他們混為一談,這些猶太人實際上是屬於不同的群落。他們至今也沒有完全融為一體。
今天,絕大多數的美國猶太人,都是1880~1920年間從俄國、波蘭以及其他東歐國家移美猶太人的後代。在那40年當中,曾有1/3的東歐猶太人遷到了美國。
盡管因寄居的國家不同而產生了文化上的斷裂。甚至內部在宗教理論和實踐上也存在著分歧,但是猶太人不僅供奉古代以色列的同一始祖,分享宗教信仰和歷史傳統的共同內核,而且作為少數種族,不管旅居何處,都曾有在不同程度上長期遭到異族敵視的悲慘經歷。其他種族是到美國才變成「少數」的,而猶太人在歐洲各國早就作為「少數」生活過幾百年了。
故土
在公元70年,當羅馬帝國的軍隊佔領了巴勒斯坦時,古代猶太人就從自己的故土上被驅逐出來。從此開始流落異國他鄉,多少世紀以來一直散居歐洲各地,乃至遍及全球。

***在整個歐洲取代了多神信仰之後,猶太人變為歐洲大陸唯一不信奉***的民族,故所到之處皆成「局外人」。這就使猶太人在***狂熱時期(比如十字軍東征)或宗教大恐怖時期(比如中世紀不時發生毀壞整個地區的災禍)處於自身難保的境地。十字軍穿過歐洲,向東討伐穆斯林人,沿途時常停下來屠殺所在地區的猶太人,當地的暴徒也趁火打劫。當毀滅性的災禍降臨歐洲時,好多人認為那是上帝發怒的徵兆,祈望通過把他們當中的猶太人趕盡殺絕來求得上帝息怒。除了這些多少是直接偏見和恐懼所引發的動機外,當時也還有許多居心不良的人,企圖藉助消滅猶太民族以撈取物質利益,因為猶太人被視為經濟上和宗教上的競爭對手或者是債主,殺死債主及其合法繼承人,這樣就用不著還債了。在那個時代,極端無知的平民百姓容易被老奸巨猾的政界、經濟界或宗教界的領導人所操縱,反猶太情緒就是這些領導人挑起的。在多少個世紀里,猶太人周期性地遭到迫害、屠殺或大批地從歐洲各國被驅趕出境。
在這些歷史慘劇的間歇期里,猶太人就委曲求全。設法在不同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夾縫里尋求生存的機會。猶太人若想用武力來反抗,那無異於自取滅亡,因為在任何地方,他們在人數上都絕對寡不敵眾。受外族欺壓的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在其各自的國度里畢竟是人多勢眾,可以組織零星的暴動或進行地下恐怖活動,以對付征服者。外侮造就了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的斗爭精神,但對於處境截然不同的猶太人來說,外侮卻養成了他們逆來順受的心理,強調訴諸武力和暴行是徒勞的,認為在逆境中應當依靠自己的智慧、策略和韌性。當年猶太民族住在自己的祖國巴勒斯坦時,也曾經是個勇武善戰的民族,正如現代的以色列人民再次表現出來的那樣。但在他們散居異國他鄉的那些漫長的年代裡,情況並非如此。
從許多方面來看,猶太人的地位在羅馬帝國早期的幾百年裡,要比在帝國晚期衰落及中世紀歐洲興起的時候還要好些。早期羅馬帝國是個多神論和多元化的龐然大物,在相對寬容的帝國內部,各種各樣的種族和宗教群體能夠相安共處,猶太人只是其中一分子而已。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給羅馬帝國乃至整個西方文明注入一個重大褊狹因素的,正是猶太–***的神學思想。在古羅馬,許多宗教派別為表示相互敬重而舉行儀式或紀念活動是常見的事,但猶太人和基督徒誰也不參加這類活動。對他們來說,這樣做就意味著「偶像崇拜」。二者也都曾因政治上的分裂態度和行為而遭到羅馬帝國當局的懲罰,但這種懲罰並非後來盛行於中世紀和現代歐洲的那種意義上的宗教迫害。
***最終大獲全勝,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隨之而來的宗教偏執就表現為強迫人們皈依***,懲罰異端分子和不承認***為唯一正確信仰的懷疑分子。在羅馬帝國後期的宗教爭議中,基督徒之間相互殘殺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大大超過了帝國前期多神論時代因信仰而被處死的人數。猶太人也在這種宗教斗爭的大批受害者之列。隨著統一的***義—羅馬天主教—在西方牢固地確立起來,猶太人在信仰上作為僅存的主要少數派,已經備受孤立了。有關「偶像崇拜」的神學觀念,使基督徒不願和多神論者妥協。這同一觀念也使猶太人不願和基督徒妥協,反之亦然。
猶太人在宗教上持不同見解,而且態度之嚴肅在那個時代實在是罕見的。問題還不單如此。因為他們是在自己的祖國被侵佔之後而淪落他鄉的,到哪個國家他們都是異族,帶著自己的文化,講不同的語言,穿不同的衣服,而且一般都住在單獨的村社或城鎮的一角。一言以蔽之,他們是身上貼了標簽的人,周圍那些無知而迷信的居民無論捲入什麼樣的激情或恐懼之中,一遇風吹草動,便自然而然地把猶太人當成攻擊的靶子。更有甚者,通常被剝奪了擁有土地和進行其他許多經濟活動權利的猶太人,往往以充當中間人為業,譬如小商人和放債者,而從事這種行業的人,幾乎在普天下到處都是不受歡迎的人。在中間人行當比較突出的少數種族的地方—比如中國人在東南亞,東印度人在烏干達,或伊博人在奈及利亞。這個少數種族就會招致與之打交道的當地民眾的痛恨。猶太人就是從事這種行業的少數種族的典型例子。
在多少個世紀里,猶太人周期性地遭到迫害、屠殺或大批地從歐洲各國被驅趕出境。在這些歷史慘劇的間歇期里,猶太人就委曲求全。設法在不同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夾縫里尋求生存的機會。猶太人若想用武力來反抗,那無異於自取滅亡,因為在任何地方,他們在人數上都絕對寡不敵眾。

猶太人得到的些許保護,實際上是上流人士(貴族、國王和教皇)賦予的。他們這樣做,與其說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或正義感,不如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因為猶太人身懷有用的技藝,而且時常也很富有。在許多地方,他們乾脆用金錢在當權人物的領地之內買下居住的特權。在統治集團內部,政治氣候一有變化,或遇上某個反復無常的當權者,猶太人花血本買來的安寧隨時都可能結束。即使他們在某個地方生活了好幾代人的時間,甚至幾個世紀的時間,猶太人也很少是當地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和當地人通婚的情形也非常罕見。
猶太人通常住在一起,但是在幾個世紀內,隨著***的興起,他們是被迫這樣做的。1266年波蘭頒布一項詔書,規定猶太人「不得寓居基督徒之中,而需將其房舍建在州或鎮之隔離一隅,互為毗鄰」,而且這種隔離的角落「需以樹籬、圍牆或溝渠與基督徒的共同住地分割開來」。在不少國家裡都有諸如此類的規定,從而逐漸演化出傳統的猶太人「集聚區」。這種集聚區四周建起高牆,大門晚間上鎖,這種情況延續了大約400年之久。
在歐洲的許多地方,猶太人離開其集聚區就無安全可言。根據各地存在的具體情況。他們也有可能在日間到集聚區之外謀生,有時會找到很賺錢的工作,偶爾也能遇到挺榮耀的差事,但他們的個人生活和社會交往卻都局限在集聚區之內。猶太人的社區是與世隔離並自理其政的實體,有自己的文化、法律和稅收。猶太人的文化及價值觀念滲透到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不管是住在義大利、波蘭或法國,猶太人的身份永遠是猶太人。在這些同種繁殖的小天地里,遺傳上的惡果之一,就是在身心方面具有先天性缺陷的人特別多。
集聚區的生活方式排除了歐洲猶太人從事農業的可能性。他們在到達紐約及美國其他城市之前的好幾百年裡,就已經都市化了。猶太人在屬他們最孤立的歐洲地區,基本上沒有受到文藝復興後現代思想潮流的熏陶,所以他們的文化依然是古老的鄉土文化。從東歐大批移居美國的猶太人,就具有這樣一種鄉土文化背景。
猶太人在歐洲各地的孤島上,相互之間也間或有聯絡。各家都竭力保持著猶太傳統,但基本上互不相擾。這就不可避免地使緩慢發生變化的猶太教和猶太文化在形式上因地而異,從而為後來各個不同的猶太部族來美後產生內部宗教歧見和糾紛埋下了種子。各式各樣的迫害所造成的難民,使歐洲各地的猶太人建立了國際聯系,由此形成了意第緒語,即一種夾雜著希伯來語和波蘭語的德國方言。
歐洲猶太文化的典型特徵之一,就是對知識的尊重和景仰。這里指的主要是宗教知識,有關猶太教法典的知識,以及對其意義和內涵的周密而細致的分析。母親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給有學問的人,窮點也沒有關系。大多數移居美國的猶太人沒受過多少教育,許多人甚至是文盲,但他們卻和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猶太人還是熟練工人,也有很多是小商人、放債者,還有少數是大商人和銀行家。在某些國家裡,猶太人當上了稅務員或其他政府官員和顧問。和政府掌權人物結成的聯盟,給某些猶太個別人士或團體提供了保護,但同時也招致政府的敵人對他們的怨恨,一旦當權政府被推翻,猶太人更易成為攻擊的對象。
歐洲猶太人的風尚,有好多後來在美國變成了傳家寶,其中包括清潔整齊、樂善好施以及極低的酗酒率。在私家室內安裝自來水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時代,公共澡堂是猶太人設立的一項設施。慈善事業是歐洲猶太人歷史悠久的宗教傳統,甚至身處貧困時期也是如此。所以,在美國那種富裕的境況中,大規模的慈善事業勢必成了猶太人的一個傳統。說來也怪,世人還總是認為猶太人個個都是吝嗇鬼和守財奴!在歐洲多數地區,在歷史上多數的時間里,周圍民眾對猶太人的怨恨,使他們一直處在危險的境地,所以,炫耀財富,甚或顯露出發家的跡象,對他們來說,都是十分愚蠢的行為。又因為要隨時准備好,一旦出事必須馬上逃跑,所以猶太人如果用平時的積蓄來購置衣服和傢具擺設之類不宜隨身攜帶的大件物品,那是不明智的,明智的辦法是將財富變換為金銀首飾。和義大利人一樣,猶太人吃飯時也喝酒,但很少喝得醉醺醺的。喝得爛醉如泥,引起大聲喧嘩或魯莽行為,對於朝不保夕的歐洲猶太人來說,容易招致滔天大禍。
滄海桑田,時移俗易。世界跨入近代史後,對猶太人的諸多限制,有些就開始放鬆或被取消了。更加發達的商貿、工業和金融使得猶太人不再像在封建社會那樣落伍於時代了,同時也使他們在這些領域里所具備的技術和經驗顯得更加寶貴。英國、法國和荷蘭在18世紀先後賦予猶太人以政治權力。19世紀初,其他歐洲國家也開始取消對猶太人的法律歧視。法國對猶太人的政策,隨著拿破崙的征服而擴散開來,解放了歐洲各地的猶太民族,但拿破崙最終被擊敗,不少地方的猶太人又恢復到原來的處境,屠殺和驅趕再度發生。不過,猶太人的政治解放在歐洲各國的進展是不平衡的。1858年,一位猶太人破天荒地當選為英國議會的議員,但是直到1885年,義大利的最後一個猶太人集聚區才拆除。
凡對猶太人的限制有所放鬆的地方,比如西歐,文化和血統方面就呈現同化的趨勢,衣飾和發型上的區別也逐漸消失。猶太人開始使用所在國家的語言,並通曉其文學和哲學。猶太教本身更多地採納了***的表面儀式,諸如在祈禱的地方放置風琴,有唱詩班,窗戶上裝彩色玻璃,做禮拜由星期六改為星期天等。
此種改革的猶太教發端於德國,該國在對待猶太人方面,當時算是較為開明的一個國家。正統猶太教一直盛行於俄國和東歐,那裡的猶太人仍處在與外界隔離並備受限制的地位。
在西方,明顯具有猶太血統的個別人士,也可以以非猶太教徒的身份生活在***徒之間。這在19世紀有3個著名的例子,他們是本傑明·迪斯雷利、大衛·李嘉圖和卡爾·馬克思。前文提到過第一位猶太教徒成為英國議會下院議員是在1858年,而李嘉圖早在1819年就進入議會了,迪斯雷利成為議員是在1837年。其實,李嘉圖和迪斯雷利根本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以「矇混過關」,而是早就改信了***,是以***徒的身份參政的。同樣,馬克思也是一位皈依***的猶太人之子,受過路德派的洗禮,盡管他父母雙方的家庭都是猶太教教士出身。馬克思從不認為自己是猶太人,在談到猶太人時總是用第三人稱。

甚至對那些堅守猶太教信仰的人來說,在較為開明的西歐,這樣做也並不意味著與周圍的人有什麼隔膜或就失去了國籍。他們可以被認為是具有猶太教信仰的法國人、德國人或荷蘭人。在東歐,堅持做一個猶太教徒,簡直就成了一個完全別具身份的人,具有不同形式的崇拜和衣飾。簡言之,西歐的猶太人和東歐的猶太人在19世紀大規模向美國移民時,二者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社會分歧,甚至存在著宗教分歧。
在多少個世紀里,猶太人周期性地遭到迫害、屠殺或大批地從歐洲各國被驅趕出境。在這些歷史慘劇的間歇期里,猶太人就委曲求全。設法在不同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夾縫里尋求生存的機會。猶太人若想用武力來反抗,那無異於自取滅亡,因為在任何地方,他們在人數上都絕對寡不敵眾。

瑟法底猶太人
第一批抵達北美殖民地的猶太人是所謂的瑟法底猶太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宗教儀式(和歐洲其他地方的阿什卡納茲猶太人的儀式有別)和在西班牙及葡萄牙長期生活的社會經歷,這兩個國家對待猶太人比起別的地方,一般來說要友好些。在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猶太人並未被禁閉在集聚區,有的甚至是大地主、達官顯要、銀行家和工業家。猶太人主宰著自由職業,雖然多屬工匠、小店主、放債者之流。然而,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歷史上也並未完全免遭其他地方發生的那種迫害和零星屠殺。在6世紀到8世紀西哥特人統治時期,猶太人的地位在幾任國王統治下,曾翻來覆去地變化過好幾次—有時被奉為上賓,在政府最高層左輔右擁;有時則被攆下台,甚至被迫逃離國境。但是,後來的西班牙各王朝就願意為猶太人提供保護,同時也利用他們管理政府機構的本領,並從他們的一般經濟活動中受益。
第一批前來美洲殖民地的猶太人之所以要到美洲來,是由哥倫布發現西半球那一年所引發的一系列事件導致的結果。比起歐洲其他地方的同胞來,散居西班牙的猶太人多個世紀以來一直生活在相當寬容和興旺的環境里,但是在1492年,王室的一紙詔書突然將他們逐出國門。在這次大驅趕的背後,有著復雜的政治內幕。離開的猶太人各奔東西。有的人登上了賽維利亞港口邊的船,當時哥倫布率領他的船隊從他們身邊揚帆而過,去尋找通向印度的航線。那些為了逃脫迫害而皈依***的人,有的就充當了哥倫布的船員。資助哥倫布探險的基金,有一部分確實就是政府從被趕走的猶太人那裡沒收得來的。既然當初曾經被迫拿錢出來幫助支付發現美洲的經費,日後猶太人在美國定居比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甚至超過以色列,這恐怕是理所當然的了!
許多被驅逐的猶太人首先在鄰近的葡萄牙安頓下來,但另一些人卻去了荷蘭或其他安全地區。阿姆斯特丹的瑟法底猶太社區,曾助小小的荷蘭以一臂之力,使之成為國際商業和金融的一強。葡萄牙在耍盡各種手段把猶太人的錢財榨乾之後,最終也把他們許多人一腳踢開。其他地方政治力量的變化,例如巴西從荷蘭殖民地變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也迫使瑟法底猶太人繼續遷移。

到17世紀,英國在北美殖民地的政策給猶太人提供的自由,超過了世界其他多數地方。北美的第一座猶太教堂於1695年在紐約建立起來。盡管瑟法底猶太人的錢財常常在他們抵達北美殖民地之際已經耗盡(或被沒收),但他們那種賺錢的本領還在,到了美國照樣能再富起來。在美國革命時,13個殖民地的猶太人通通加起來,共約2 000人。其中多屬瑟法底教派,他們現在已很闊綽了,常常對美國的阿什卡納茲猶太人擺出一副「排斥和傲慢的態度」。一個瑟法底猶太人與一個阿什卡納茲猶太人結婚,往往要冒著被趕出家門的危險。雖然這兩部分猶太人的宗教儀式只在細枝末節上有所差別,但他們在荷蘭和英國是涇渭分明的,盡管都是同一宗教的信徒,但千百年來因居住在不同國度而形成了社會差異。在當代,不管是在美國還在以色列,瑟法底猶太人的平均智商都不如阿什卡納茲猶太人。從歷史上看,瑟法底猶太人從來不像其他猶太人那樣擅長學術,但經商卻是拿手好戲。比起當代其他國家的猶太人來,瑟法底猶太人在這個賦予他們更多機會的世界上,是更講實惠的。
德國猶太人
在瑟法底猶太人進入美洲殖民地之後不久,德國猶太人也來了。開始時他們只是零星陸續到達的,像一股涓涓小溪流入了現有的猶太人社區,並學會了瑟法底猶太人的祈禱儀式。隨著他們移美人數不斷增多,這批德國猶太人就另起爐灶,形成自己的社區,建立起行阿什卡納茲禮儀—尤其是改革的猶太教禮儀的教堂。
後來(特別是19世紀時)到達的這批德國猶太人,不僅人地生疏,而且更貧困,更缺乏文化上的適應能力,且又來自德意志鄉下的小城鎮,沒見過世面。他們與老一輩的瑟法底猶太人有很大的社會差別,那時後者在美國已站穩腳跟,日子也蒸蒸日上。
來自德國的猶太移民,極大地擴充了美國的猶太人社區,也改變了它的內部構成。1776年,北美殖民地的猶太人不到3 000人,但到1820年,這個數字就增加了4~5倍,到1850年,更增加到10倍,而到1880年,猶太人口又在1850年的基礎上增加了10倍,超過50萬之眾。其中大多是來自德國的猶太移民。
德國猶太人並不集中住在少數社區,這既不同於比他們早來的瑟法底猶太人,亦不同於比他們晚來的東歐猶太人。他們散居在美國各地,作為零售商和專業人員分布在他們的服務對象—非猶太人顧客之間。有些人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德裔農場主當中安家落戶,有的人在中西部定居下來,常常也住在德裔社區,另外一些人則跟著大篷車向西部邊疆迸發。這批德國猶太人當中,有個貨郎名叫李維?斯特勞斯,那粗笨的李維斯斜紋牛仔褲,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農村和邊疆地區,人們寂寞得發慌,來個串鄉的猶太貨郎那是大受歡迎的。這種體驗和猶太人在歐洲的經歷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前也曾有美國佬當貨郎的,所以美國人習慣於向那些走街串巷送貨上門的小商販買些針線、梳子剪刀一類的日用雜品。
德裔猶太人貨郎開始時一般都是背著個大貨包徒步而行,後來才有買賣做得不錯的人駕起了馬車。有些貨郎最後定居下來,在當地開店。許多猶太豪門巨富都是在美國當貨郎發家的,例如古根海姆家族、金貝爾家族和阿爾特曼家族等。
到19世紀中期,猶太人已被接納為美國社會的一部分,而且多屬德國猶太人。到美國南北戰爭時,僅紐約一地就有50多座猶太教堂,還有不勝枚舉的猶太人市民團體和慈善組織。德國猶太人不僅在自己的社區里表現積極,而且作為商人和銀行家,也活躍於美國社會各界。著名的R?G?鄧氏信貸評價機構在1860年發現有374家猶太人的公司具有商業信譽,到1870年,這樣的猶太人公司則有1 714家。許多猶太人後來果然大顯身手,創辦出像梅西百貨公司和西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這樣一些價值連城的美國聯號百貨公司,以及像《紐約時報》這樣龐大的新聞機構。1840年有40%的德國猶太人家庭至少雇一個傭人。猶太戶主仍然當貨郎的只佔1%,而干體力活和做家佣的連1%都不到。
從某種意義上說,猶太人已在此時「到達」美國。從另外一種意義上說,即從數量上來看,他們尚未開始「到達」,因為真正大規模的來自東歐的猶太人移民到19世紀80年代才開始。他們才是今天多數美國猶太人的祖先。
在多少個世紀里,猶太人周期性地遭到迫害、屠殺或大批地從歐洲各國被驅趕出境。在這些歷史慘劇的間歇期里,猶太人就委曲求全。設法在不同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夾縫里尋求生存的機會。猶太人若想用武力來反抗,那無異於自取滅亡,因為在任何地方,他們在人數上都絕對寡不敵眾。
東歐猶太人

在13世紀和14世紀,波蘭王室鼓勵猶太人在其國土上定居,並頒發保護他們的特許狀。猶太人成了歐洲先進地區的技術和知識傳入波蘭的載體。和當時處在其他地方的同胞相比,波蘭的猶太人被賦予了更多的自由和社區自治權利,未被禁閉在集聚區,盡管他們根據猶太教法典的教導,通常仍住在一起。然而經過幾個世紀之後,猶太工匠和商人的家業逐漸壯大起來,這就招致周圍貧窮而不識字的波蘭農民及其教會頭目的憎惡和仇恨。猶太人充當政府的稅務員或給地主收租,這更使他們成為當地民眾的眼中釘。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化,猶太人時而受到當局的保護,時而遭到當局的迫害。
在18世紀,有猶太人居住的歐洲地區大部分被俄國人所佔領,在此之前,俄國的猶太人寥寥無幾,於是俄國人就在剛從波蘭手裡奪取過來的那些地方,把猶太人禁錮在他們原來的居住區。葉卡列琳娜二世在1791年確立了一個名為「猶太人集居隔離區」的地帶,周圍豎起柵欄。幾乎沒有什麼猶太人能獲准走出「隔離區」之外。猶太人先前在波蘭享受的許多權利,都被俄國人取消了。後來的歷代沙皇,對猶太人的政策皆屬變化無常,有的沙皇感到猶太人的技術是可貴的,有的沙皇則擔心猶太人在宗教和社會兩方面與其他俄國人存在著差別。19世紀還曾有過藉助野蠻而殘忍的辦法來使猶太人「俄國化」的嘗試—將12歲(或更幼小的)猶太男孩強行送到希臘東正教的學校里接受為期6年的訓練,然後再把他們送到軍隊里服役25年(所有的俄國男性都必須這樣做)。猶太人想盡一切辦法逃避這種災殃,甚至包括把自己的孩子弄成殘廢。為了對付猶太人的逃避,俄國人也使用同樣嚴酷的手段,包括派出綁架者四處搜尋,隨時捉拿碰見的猶太人子弟。此項法律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時最終被廢除。亞歷山大二世還解放了奴隸。但由於這位沙皇在1881年遇刺,他的兒子又頒布了新的一套激烈反對猶太人的法律。
給這位新沙皇的反猶太主義政策火上加油的是,隔離區內各地又普遍發生騷亂,當地農民殺害了大批猶太人。其後40年內有200萬猶太人—占東歐猶太人的1/3—移居美國。在這40年裡離俄赴美的人當中,有75%是猶太人,而到達美國的猶太人當中,正好也有75%的人是來自俄國。除去俄國直接去美國的人之外,還有不少猶太人為了逃難,首先在歐洲找個安全之地然後再赴美的,一般都得到美國猶太人慈善機構或在美親人的幫忙。
這批猶太移民絕大部分都在美國留下來了。猶太移民返回故土的比例較之其他任何一個大的移民集體都要低。19世紀俄國猶太人約有一半的男子和1/3的女子是識字的,這大大高出俄國總人口的平均識字率。猶太人的都市化程度也相當高,從事農業的人不到3%,而經商的人佔30%,從事采礦和製造業的佔40%,專業人員佔5%。幾乎有半數俄國猶太人乾的工作,與服裝生產的某個環節有關。
東歐猶太人大批來美始於19世紀80年代。在這10年之內,20多萬猶太人移居美國,19世紀90年代又有30萬抵美,而從世紀之交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十幾年內,則大約有150萬左右的猶太人蜂擁而來。

閱讀全文

與猶太人怎麼看待巴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