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大都是北富南窮的情況,中國為啥是北窮南富呢
放眼世界,普遍是北富南窮。
在美洲,美國、加拿大等北美洲國家更富裕,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等南美洲國家更貧窮;在歐洲,丹麥、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更富裕,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南歐國家更貧窮。
具體到國家內部,也大體遵循這一規則。
以美國而言,在東北方,分布著緬因州、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等工業商業基地,以及美國第一大都會紐約市,美國工商業最發達、都市化程度最高、富人最集中的區域。而在南方,分布著田納西州、喬治亞州等農業大州,種植業、畜牧業很發達,環境非常優美,但富裕程度遠遠無法與東北方各州相比。
不過,到了宋朝時期,南方的逐步得到了開發,日漸發展起來。尤其是南宋小朝廷偏安於南方後,帶來了大量的人才和資源,在南方悉心經營,使得南方的開發程度越來越高,逐漸繁榮、富裕起來。南宋文人范成大在《吳郡志》中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表示蘇杭一帶的富庶程度,足可以與天堂媲美了。
相比之下,北方由於連年戰亂,以及災荒頻發,經濟發展逐漸落伍於南方。從那以後,直至今日,從整體上來說,北方的經濟發展就再也沒有趕上南方了。
㈡ 巴西政府將首都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的原因是什麼
1、加強對內地的開發。
2、加強對內地的管理。
3、避免出現城市環境問題。
巴西南富北窮,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的一片荒原上選中了新都的地址,決定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這里,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完成遷都工作。
巴西中部地區土地貧瘠,雨量不均,歷史上又未進行過開發,經濟十分落後。遷都後,巴西以新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發展科技的新路子,改變了國內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促進了全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巴西利亞由當年十幾萬人口的小城,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2)巴西南富北窮是為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的建都歷史: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134年後的1956年,總統庫比契克確認巴西利亞為國家中心並作為首都,做出遷都巴西利亞的決定以加快內地開發,從26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盧西奧·科斯塔教授的飛機型平面布局為藍圖。
1956年11月動工興建,由建築師奧斯卡·尼米葉爾的設計建造。終於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里就建設起一個嶄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遷都巴西利亞,起初人口不足20萬,隨後大量外州移民湧入,人口急劇增加,成為全國最大城市之一。在開城儀式上,庫比契克總統激動地落淚。
㈢ 為什麼南方富北方窮
你這個問題其實比較復雜~
中國的經濟中心其實一開始並不在南方,唐代以前,中國的經濟中心都在北方,因為華夏文明的緣起就在北方黃河流域,那個時候黃河流域還不像現在這樣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肥沃,氣候宜人,非常適合農業生產,所以人口非常稠密,但是,唐末和北宋末年的多場戰亂讓北方屢遭兵火,大批的人口為逃難而南下,南方的氣候更適合農業生產,但是那裡疫病叢生,毒蛇餓狼彌密布,所以並不適合人類生存,南下的流民帶去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與當地人一起開發,從南宋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轉移到了南方,南方的水稻產量明顯超過了北方的小麥等作物,明清兩代,中央政府的大部分漕米和稅收都來自於南方各省。南方經濟的繁榮促進了南方的商業發展,那時候中國名揚世界的物產絲綢茶葉瓷器等多出於南方,貿易非常繁盛。所以南方人的經商意識遠遠超過北方,而北方由於一直處於國家政治統治的中心地區,所以從政意識就更強。
到了近代,西方列強的侵略也是從南方開始,上海、廣州等城市,都是中國對外交往的窗口,所以,南方人又比我們先走一步,走上了近代化。解放以後,經歷了短暫的封閉,改革開放以後,南方人又得到了政策的優先待遇,珠三角等地區依靠毗鄰台灣和港澳,率先走上了經商之路,而北方則明顯慢了一步。
如今,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依然大體在長三角、珠三角還有京津唐三個地方,北方一個,南方是兩個,可以說,南方依然是我國財政稅收的主要來源,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要高於北方,所以南方整體上要有錢,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上千年的時間,各種因素交互的結果。
㈣ 南富北窮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
這個轉變應該是在兩宋時期才真正形成,也就是在南宋時期。
㈤ 窮不走南,富不走北什麼意思求解!
北京有東富西貴南貧北賤之說,其中東富指的是崇文門瓷器口一帶,西貴宣武門菜市口一帶。因為滿清入城後,漢人都被驅逐到南城,有錢人都住在東邊,因為這里商業氣憤濃厚,如哈德門,又叫稅門,是各地稅金入皇城的通道。而西邊多時達官顯貴居住的地方,如今紀曉嵐故居還在虎坊橋一帶。各地會館也多立與此。廣安門外甚至有一地名約:「達官營」。清朝殺人為什麼在菜市口,就是為了要讓犯人路過漢人官員家門,給漢人官員以震懾,說白了就是殺雞給猴看。滿清入城後,東西城住的全市滿人,八旗子弟分別駐守皇城周圍,難道在東邊的正黃旗就富,北邊的鑲白旗就賤嘛?實際上漢人為了貶低滿人,才說北賤的,這個北就是指現在的東西城一帶。而男窮,則是說北京南部靠近城牆的地區,富人,官員多住在天壇以北的地區,往南則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地。所以稱之為南貧。
㈥ 為什麼中國南方富北方窮
這裡面有很多、很復雜的原因,比如歷史積淀(江浙滬),比如政策傾斜(深圳)以及其他種種因素。在財商和賺錢意識上,北方人在對財富的認知上,和南方人是有差距的,核心差距在觀念。北方人,尤其是我們父輩,只知道努力工作存錢,卻沒有現代金融的概念,沒有利率意識以及錢要流動起來的想法,沒有捕捉信息分享賺錢機會的意識,沒有湊錢給一個人讓他去做一個項目的信任……南方人都喜歡借錢做事。很可能房子不是你的,但你在住;車不是你的,但你在開。要讓錢滾起來,而不是停滯在銀行里。
㈦ 巴西首都遷移的原因。
前首都里約熱內盧海拔較低,相對較熱,不太適宜人口居住,當地人口又太多
所以特意把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分開
這樣而這可以獨立的發展,互不影響
還能在巴西高原上崛起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
㈧ 巴西為什麼要遷都
1.避免里約熱內盧出現過度的城市化現象
2.開發巴西內陸,推動巴西高原地區的發展
3.里約熱內盧氣候濕熱,巴西利亞氣候涼爽
巴西:從里約熱內盧到巴西利亞
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東南一隅。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http://news.163.com/40707/5/0QLPVEU300011211.html
1956年上台的庫比契克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大計」,以盡快克服容易引起國家分裂的嚴重失衡狀態。在不到4 年的時間內,克服重重困難和多方壓力,在人跡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新都,1960年4 月21日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遷都大典。隨後幾十年間,巨大的區域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弱。僅巴西利亞至貝倫的公路開通以後,沿線即由10萬人猛增至200 萬人,巴西政府從1940年就倡導的「西進」運動,直到實施遷都戰略後才真正發生了效應。遷都後,原首都里約熱內盧「文化之都」的形象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加強了。現在,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三地分別承擔巴西政治、文化、經濟方面的中心職能,各司其職,各具特色。
㈨ 巴西為什麼要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
巴西遷都的主要原因是:
1、1891年巴西憲 法就確定要遷都內陸。起初 提交議 會的遷 都 建 議主要是闡述遷都可以避 免 來 自 海 上 入 侵,保 衛 領 土 安全。
2、20世紀40年代開始,發展主義占據了經濟理論的支配地位。 巴西 南 富 北 窮,經 濟 發 展 極 不 平 衡, 為平衡地區經濟、促進全國協調發展,「向西部進軍」即是為開發落後地區而進行的一種長期努力。
3、緩 解 里約的大城市病。里約熱內盧因為 過 度 城 市 化導致的環 境 問 題 嚴 重、貧 富 差 距 懸 殊而被詬 病。
4、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海拔2400左右,同緯度比較涼爽, 遷都也是為了避開里約炎熱的氣候。
但實際上,由於規劃的問題,巴西利亞生活的不便利導致無論是貧 民還是低收入者,都不願意生活在市中心,寧願住在城市邊緣。城中心開始支 離破 碎,郊區化現象嚴重。加之設計時對人口增長預計不足,巴西利亞周圍形成十數個衛星城,僅超過10萬人口的就有5個。貧 民 窟導致的沖突也伴隨而來。
㈩ 巴西為什麼要換首都
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東南一隅。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