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殲十和F22實力對比
在第46屆巴黎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發生的兩起事件引起了西方情報部門的興趣,頭一件是負責與俄羅斯宇航部門進行技術談判的SAFRAN集團屬下薩熱姆防務安全公司(Sagem Defense Securite)的負責人Alfonso Paredes告訴我(譯者註:本文作者),俄國的技術人員和機師近來一直對搜集幻影戰機的某些戰術技能和結構工藝非常感興趣。在與法方商談利用法國先進電子技術改進俄制米格-29/29K和蘇-27/30戰斗機的過程中,俄國人一直有意無意地將話題轉移到他們感興趣的范圍,並多次試圖利用其他方式從私人處獲得這些資源
Alfonso Paredes告訴我說,法方是以相當開誠布公的態度來處理這一事件的,法國人提出以透明公開的方式來解決雙方感興趣的問題是最為符合雙方利益的。然而出乎法方意料的是,俄方承認他們之所以對幻影2000戰斗機的某些戰術技術問題發生興趣並不是出於他們自身的原因。主要是負責生產蘇-27(該機被稱為殲-11)的中國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在最近頻頻向蘇霍伊設計局抱怨說,由他們生產的蘇-27戰斗機在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生產的「龍」式戰斗機的對抗演習中接連敗北,尤其是在04年於中國西北地區的「空中大比武」中,「龍」式戰斗機向中國空軍引以為傲的蘇-30MKK和沈陽殲-11發起了攻擊並取得了壓倒性勝利!這使原本准備大量裝備殲-11的中國軍方轉變了采購意向
考慮到「龍」式戰斗機本身是在法國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在法國航空工業界內部該機有「推力增強版的幻影2000-5」之說,因此俄方才如此迫不及待地搜集有關幻影戰機的資料和情報。當然這一事件本身對法俄兩國在軍機改裝方面的合作並未產生任何不良影響
另外在這次航展中,來自留里卡-薩圖恩(Salyut)的代表葉甫蓋尼•馬爾秋科夫對商業日報的記者表示,除了最新簽署的向中國出口價值3億美金的100台AL-31FN合同之外,Salyut最終還將獲得中國空軍另外150台改進型AL-31的合同。葉甫蓋尼•馬爾秋科夫表示,這些AL-31FN都將裝置在中國自製的殲-10「龍」式戰斗機上,而不是引進的俄制蘇-27和30戰斗機。葉甫蓋尼•馬爾秋科夫還進一步表示,為中國生產的AL-31FN將是採用最新技術的推力增強型。
從後來暴露出的氣動布局上的問題來看,以色列的設計並沒有真正吃透和掌握近距耦合鴨(抬)式布局,他們將鴨翼的布局和機翼根部重合一半,這樣可以產生最佳的近耦增升效果。但他們沒有注意到這樣設計的一些弊端,原型機暴露出飛機的操作有問題,不靈活,阻力大,航程遠遠達不到要求等等,需要對氣動布局進行很大的修改才能滿足要求,這無異於重新設計一款新飛機。很難相信這樣一款極不成熟的飛機設計,可以作為技術輸出而銷售
從中國自己公開的航空工業史資料來看,中國最早在一些未成功的型號上就開始接觸鴨式設計,比如殲-9。有限的資料顯示,殲-9計劃早在1964年10月就開始策劃了,當時中國沈陽飛機製造廠(現沈陽飛機工業公司)正在仿製從米高揚設計局引入的米格-21飛機。與此同時,在沈陽,當時中國唯一的戰斗機設計研究所(第601所)已經開始計劃中國的下一代戰斗機了。為了穩妥起見,提出一個雙發和一個單發的設計方案。它們都是在米格-21的基礎上進行放大的型號。看來中國當時並不滿足於米格-21這種在那個時代表現極其傑出的前線戰斗機,希望擁有航程較遠的遠程截擊機,滿足其廣大的邊界上的國土防空的問題。裝兩台發動機的型號被命名為殲-8,而裝一台發動機的戰斗機被命名為殲-9。這兩個計劃中,殲-8被優先考慮,並堅持發展下來,最後演變成為類似於蘇-15那樣的防空高速截擊機。而殲-9計劃一直隱藏在神秘的幕後,從誕生到終結,很少有什麼資料被公開
1965年4月,中國軍方要求在新飛機的研製中把作戰對象設定為當時美軍投入越南戰爭的主力戰機F-4B,這是未來15年到20年內美國乃至西方世界的主力戰機,實際上一直到40年後的今天,F-4戰斗機都仍然在西方國家使用,這個戰術目標的制定是相當合適的。受到第二代戰斗機學術思潮的影響,高空高速能力需求被特別放大,新飛機要求有比米格-21更大的航程和續航時間。殲-9和殲-8計劃走了不同的路子,它不同於殲-8隻是簡單的將米格-21放大並採用兩台耗油率較高的R-11發動機,殲-9打算採用當時非常先進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由中國沈陽發動機研究所(第606所)負責研製推力為8500kg的新型發動機為其配套。1965年1到4月間,中國空軍經過思考後,提出第一次對殲-9計劃的戰術要求:
1. 突出殲擊性能,兼顧截擊性能。飛機的機動性在高空要比米格-21(中國稱為殲-7)好,在低空要比米格-19(中國稱為殲-6)好。殲擊作戰時,最大速度不小於馬赫2.3,最大高度為18000到20000米。作戰半徑不小於450公里
2. 突出截擊性能,兼顧殲擊性能。這是所謂的雙25指標,指飛機的最大速度要達到馬赫2.5,最大飛行高度要達到25000米。作戰半徑為350公里;
3. 飛機總重量控制在14噸左右
1和2的要求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條件,空軍希望研究單位可以選擇達到其中的一個要求
上述要求於1965年4月12日下達。601所面對繁多的型號設計任務,於同年5月起,抽出約10%的設計力量對殲-9展開初始設計。考慮到在同一時期前蘇聯本身正在進行米格-23/25和蘇-15飛機的研製,可以想像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而言,研製這樣一種全新的高性能戰斗機是多麼的艱難。正是因為如此,在此之前601研究所對全國的技術實力進行了摸底,同時派遣專家仔細研究了在越南戰場上獲得的美國F-4殘骸。經過一年的調查研究,601所於1965年4月向上級部門提出殲-9的4個氣動布局設計方案。這些方案都選擇了兩側進氣的正常布局。結構設計的經驗則來自米格-21
Ⅰ.前緣後掠角為50度的後掠翼
Ⅱ.前緣後掠角為55度的後掠翼
Ⅲ.前緣後掠角為57度的三角翼
Ⅳ.雙後掠角的雙三角翼
根據早在米格-19時期的研究經驗表明,速度如果要達到馬赫2.0以上,後掠翼的前緣後掠角最好大於60度,這樣大角度的後掠翼低速時的性能惡化劇烈,很大的氣動彈性發散造成的扭動對結構強度上提出很大的難題。如同米高揚設計局在設計米格-21時所遇到的問題一樣,Ⅲ號方案的三角翼看上去性能最好,既能確保高速性能,又有較長的翼弦和機體連接,強度處理較為容易,後來又因為機動性方面的要求,將機翼後掠角改為55度,重新命名為Ⅳ-Ⅰ。
非常有趣的是,這個設計方案和20年後中國提出的超七計劃的布局幾乎一模一樣。當時認為這種方案的布局是在米格-21上進行一定的放大而成,結構和氣動上把握比較大,不存在特別的難點,可行度非常高。於是決定以這個型號作為發展,從1966年9月到1967年2月,大量的風洞數據顯示,殲-9Ⅳ的性能也不夠理想,尤其是機動性較差,不能符合要求,沈陽飛機設計所在風洞的資料研究中,提出了新的大無尾三角翼設計的Ⅴ號方案,Ⅴ號方案採用前緣後掠角為60度的無尾三角翼,翼面積高達62平米,使翼載荷極低,提高了機動性,同時代剛剛出現的法國的幻影Ⅲ/Ⅴ都是機動性較好的無尾三角翼的成功範例,算是當時非常先進的布局方案,超音速性能和機動性結合相當不錯。
不過這個布局方案比法國的幻影Ⅲ/Ⅴ大很多,對設計和製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是零升力矩的操作性問題,而後發現升降副翼的剛性和控制功率都是當時工業製造很難克服的技術難題。這種情況下在1968年4月,中國還是正式下達了批准殲-9總體設計方案的通知,要求正式按照Ⅴ號方案展開全面的研製。當時正處於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令人迷惑的時期——文化大革命,盛行獻禮活動,有關部門甚至打算讓殲-9計劃全面提速,爭取在1969年10月前就首飛上天,趕上對建國20周年的紀念。在前社會主義國家中,這一舉動並非是什麼新鮮事。但這在科技發展史上是一個不可能的速度——一個研究所僅僅分出10%的技術力量就想完成這樣難度的工作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Ⅴ號方案所面對的技術難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而當時的中國人正處於歇斯底里的政治狂熱中,正常的科研和生產完全混亂了,理所當然地,V號計劃根本無法進行,甚至在1968年7月就已經停止了對殲-9的研製。作為官方口吻,將責任推卸到一段不能明了的歷史當中,顯然是不理智的,考慮到當時同一研究所的另一個平行項目殲-8進行得非常順利,在1968年中就完成總裝,1969年中完成首飛,可以這樣認為,當時中國的航空科研實力並不強大,即使以前蘇聯的標准去看都是非常幼稚的,很難想像一個小規模的研究所里同時可以完成兩個完全不同的飛機設計任務。作為設計所,殲-8系列顯而易見的是主力發展型號,在資源和技術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停下一個確保主力發展,是理智的選擇。
② 印度班加羅爾航展在空軍基地舉行,這次航展有哪些亮點
印度班加羅爾,班加羅爾航展開幕。此次航展印度將展出首架國產隱形無人機的全尺寸模型。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抵達開幕式現場。此次活動引發了當地民眾和大家的廣泛關注,印度新德里電視台網站報道,在班加羅爾航展上,印度將展出首架國產隱形無人機的全尺寸模型。這次航展有哪些亮點,下面具體介紹:
三、該航展由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主辦。此次展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首展於2020年9 月25 日舉辦,2020年的第8 屆航展之後改為逢雙年舉行,2019年開始改為逢單年舉行。與巴黎航展齊名的歐洲航展包括創辦於 2020 年的英國范保羅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和創辦於2020 年的德國柏林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創辦於2020年的印度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是印度舉行的知名國際性航展,以展出印度及獨聯體國家航空工業產品為主。這次航展對印度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希望他能取得成功。
③ 中國民航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的交通工程哪個好
中國民航大學已成為目前我國唯一一所民航學科專業門類齊全、將航空科學技術與交通運輸工程兩大學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學府,被譽為中國民航人才的搖籃,科學技術研究的中心,國際文化交流的窗口。
學校在注重發揮傳統優勢學科的同時,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和民航有較大影響的優勢學科。目前,學校學科專業涉及工、管、理、文、法5個學科門類,有通信與信息系統、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和工商管理學等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學校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民航運輸協會、歐盟工業委員會、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歐洲聯合航空局(JAA)等民航組織和機構;與波音公司、空客公司、羅•羅公司等知名航空製造企業;與美聯航等航空運輸企業;與美國普渡大學、法國國立民航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關系。與法國國立民航大學、法國航空工業大學合作培養了3期「航空安全管理碩士」,成為中歐航空合作項目的典範;與澳大利亞合作培養了5期「航空工商管理碩士(AMBA)」;與法國4所航空大學簽署了建立「中法航空工程師學院」的協議;與歐盟合作進行了航空人為因素、航空規章一體化體系等項目的研究。學校另建有中英羅•羅培訓中心、中新航空培訓有限公司,設有美聯航辦事處,擁有波音公司、空客公司、法國賽峰集團航空資料特藏室以及波音公司在全球唯一的一個非客戶單位網站。學校在選派教師出國做訪問學者、攻讀學位和培訓進修的同時,也先後為新加坡、韓國等十幾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培訓了多批民航專業人才。
學校發起成立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航空維修協會、通用航空協會等組織,在民航專業協會自律性組織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④ 法國航空發展情況
法國航空(Air France)是一家法國的航空公司,同時也是法國國營航空公司。
1933年10月7日法國航空於法國成立。1948年,法國航空成為法國國營航空公司。1970年,始用波音747型飛機服務長程航線。1983年,法國航空名列世界第四大客運航空公司,也是世界第二大貨運航空公司。1999年2月22日,法國航空股票正式上市。2000年6月22日,法國航空與達美航空、墨西哥航空及大韓航空,共同成立「天合聯盟」,之後捷克航空以及義大利航空陸續加入。目前,法國航空為世界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這也是全球除了英國航空之外,第二家擁有協和號客機的航空公司。
代號
ICAO代號:AFR
IATA代號:AF
呼號:Air France
意外事件
○1994年12月24日,一架從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飛往巴黎的法國航空公司8969號班機被劫持。共有3名乘客在此次事件中被殺害,其餘乘客和機組人員在馬賽國際機場被法國特種部隊GIGN成功解救。
○2002年7月25日,法國航空4590號協和客機在巴黎起飛後不久便墜毀,機上共有100名乘客,9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飛機墜毀時還造成旅館中4人死亡。
○2005年8月2日,法國航空358號班機在雷電交加中降落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時無法停止,滑出跑道200多米,沖入401高速公路旁的溝中;飛機上309名乘客和機務人員在飛機爆炸著火前全部及時疏散,奇跡般無人死亡。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六十七。
⑤ 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展是哪一個
巴黎航展的正式名稱為「巴黎—布爾歇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巴黎航展的組織者是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1985年第36屆航展以前稱為法國航空工業企業聯合會),通常是兩年舉辦一次,在單數年的初夏(6、7月份)舉行,展覽會場設在巴黎東北的布爾歇機場。
⑥ 航空工業的地位
世界主要國家都將航空工業定義為國家戰略性產業,既是一個國家國防安全的重要基礎,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程度,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國內外的發展經驗綜合體現了航空工業的國家戰略地位。
首先,航空工業是建設獨立自主鞏固國防的重要基礎。
現代局部戰爭的實踐表明,航空武器裝備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都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世界軍事大國把航空武器的發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爭奪新世紀軍事斗爭的「制高點」。在美國的國防預算(裝備采購)中,1/3以上的投資是用於飛機項目的。
第二,航空工業是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航空工業是尖端技術發展的引擎。現代航空產品是尖端技術的集成,先進航空產品的研製生產必然帶動尖端技術的發展。歷史已經表明,先進航空產品的研製生產有力地促進了冶金、化工、材料、電子和機械加工等領域的技術進步,從而在技術層面上提升了國民經濟。
航空技術用途廣泛。航空高技術可以轉移應用於廣闊的非航空領域,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日本曾作過一次500餘項技術擴散案例分析,發現60%的技術源於航空工業。
航空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日益增大。交通運輸是世界經濟和旅遊業發展的基礎。隨著世界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航空運輸在整個運輸結構中的比例在不斷提高。
航空工業是國家重要的出口創匯產業。2000年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出口額達546.79億美元,外貿順差267.34億美元。2000年法國航空航天工業營業額1627億法郎(248億歐元),其中出口佔75%,外貿順差達640億法郎(97.5億歐元)。
航空工業帶來可觀的高技術水平就業機會。2001年歐盟航空航天工業直接從業人員有43.6萬人,而由航空航天工業帶來的歐洲就業人數達到120萬人。 航空工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世界各個大國無一不高度重視國內航空工業的發展。各國紛紛在財政預算、政府政策方面向航空工業傾斜,大力支持航空工業的發展。
美國美國政府歷來重視和扶持航空航天工業的發展。2002年,國家成立了「美國航空航天產業未來委員會」,該委員會向美國總統和國會提交了《美國航空航天產業未來委員會最終報告》。該報告要求「現在就要採取行動,促使政府、行業、勞工和研究機構的領導人採取行動,確保航空航天工業繼續保持傑出地位」,強調「強大的航空航天工業是美國必須具備的」。
該報告指出:「航空航天工業是美國經濟領域內一支強大的力量,是在全球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部門之一。航空航天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並提供1500萬個以上高質量的就業崗位。航空航天產品提供比其他任何生產部門都高的貿易盈餘。」「航空航天技術是構成美國軍事能力的戰略戰術的骨幹技術,它可提供全球機動、空間通信和情報、抵禦空降威脅、制海和制空權、遠距離精確打擊以及為地面部隊提供保護和戰術機動。」發展航空航天技術「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國家安全戰略的重點。」歐盟歐盟認為,航空航天工業在確保歐洲的安全和繁榮方面有著關鍵的戰略作用,是提升歐洲民用和國防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基礎,也是歐洲獨立和安全的重要保證。2002年3月,歐洲各國的高層政府官員提出了將歐盟15個成員國的總研究投資從以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9%增加到3%的計劃。提出這項計劃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滿足未來航空運輸安全的發展需求和解決環境問題。2003年,歐洲航空研究咨詢委員會(ACARE)向歐盟遞交了一份「歐盟航空工業研究發展戰略」報告,再次強調歐洲需要進一步加大航空科研投入力度。
俄羅斯2001年10月,俄羅斯政府作出關於「俄羅斯2002年-2010年以及到2015年民用航空技術裝備發展」聯邦專項綱要的決議。綱要提出取消購買外國航空技術產品來更新俄羅斯民航機隊,從而防止約500億美元的可自由兌換外匯流到國外;保住俄羅斯國家安全保障所必須的航空工業的戰略潛力。綱要規定了航空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發展目標及優先項目,強調:「俄羅斯航空工業是國內主要科學技術密集型行業之一,航空工業的運轉保證為本身及相關行業創造大量的工作崗位,並且對保障國防能力具有重大意義。機械製造、設備製造、無線電技術及其他行業的近1500個企業參與航空技術裝備的製造。發展該國的航空工業是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巴西70年代,為發展該國航空工業,巴西政府制訂了武器裝備更新計劃,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獲得大量飛機訂單。80年代以後,巴西航空工業加強了國際合作,並成為世界生產支線客機、通用航空飛機和初級教練機的主要供應國之一,產品已銷往美、英、法等航空工業發達國家,航空工業已成為巴西較為突出和成功的高技術產業。進入90年代以來,私有化後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致力於研製新型支線飛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已經成為全世界第四大民用飛機製造者。 首先,中國政府從戰略高度確立了航空工業在國防、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確立了快速推動航空產業發展的新思路。
第二,政府進一步推動航空工業投資體制和發展體制變革,改變效率低下的政府主導投資方式,引入非公資本進入航空工業,並適當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參與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第三,將大飛機發展戰略列入未來15年的發展專項中。在2013年2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基本批准大型飛機的研製項目立項,並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進行運作,由國防科工委的一位副部長牽頭協調運行當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估計政府隨後將通過立法的方式確立大飛機戰略的各項事宜
⑦ 法國目前的航空工業體系怎麼樣
法國目前的航空工業體系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法國有扎實的航空工業基礎,尤其是達索公司是世界范圍內著名的航空工業公司,曾經製造過幻影系列的戰斗機,它的作戰能力還是非常強的,直到如今還被法國以及其他國家用於軍事中。
以上就是我要說的關於法國目前的航空工業體系的一些個人看法啦,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⑧ 英國航空工業與法國航空工業誰更好
法國,應當說強大很多,首先,世界第二大航空企業防務航天公司(EADS)和世界第10塔萊斯(Thales)14斯奈克瑪(SNECMA)20達索飛機製造公司等航空巨頭都在法國,更不用說空客的法國政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法國奉行國家獨立自主政策,非常重視發展本國的國防科研力量,到50年代末,已建成了多層次、多學科和較完整的國防科研與試驗體系,特別是航空科研體系。所以相對於英國,它的科研力量更加獨立和完善。但值得一提得是,英國擁有世界頂尖的發動機技術:羅羅公司與美國GE公司和普惠公司同屬世界航空發動機三大公司之列。
並且英國生產的飛機起落架、起落架、空空加油設備、燃油系統和彈射座椅都是世界最高水平,這些產品被正在研製的F-35和歐洲戰斗機所採用。
還有BAE系統公司是英國最大的航空航天企業,2001年營業額達131.28英鎊,位居世界100強的第四名。
具體的說,英國的航空工業更加多的參與國際合作,在某些方面非常強悍,像發動機(中國的大扳腳)..法國的航空工業非常的全面,比較像中國,獨立自主,所以,單從更好的角度,我認為全面更加好——戰時。^_^
⑨ 法國強大嗎
法國是強國那是肯定的,也算是標准國際大國,所以總結法國是強大
第一,法國人自尊心強絕不會讓別人束縛
第二,二戰後法國海外軍事基地殖民地僅次於美國
第三,法國僅次於美國 擁有全球軍事打擊能力
第四,法國核武力量公認僅次於美俄排名第三
第五,法國在國際上於中 俄 美,一樣政治獨行
第六,法國在歐洲於英國實力各有長短歐洲領頭羊
第七,法國國防工業完善度僅此於美國
第八,法國農業 金融經濟 教育資源 醫療 福利 旅遊業 科研 民企 科技 民用科技技術也非常發達
第九,法國航空航天領域獨立自主也僅此於美國
第十,法國目前綜合軍力也僅次於美俄中,中國數量較多
第十一,法國政權 聯合國五常之一(美俄中法英)
經濟排名,美國 中國 日本 德國 法國
人均排名,美國 德國 法國 日本 中國
陸軍排名,中國 美國 俄國 法國 印度
空軍排名,美國 法國 俄國 中國 印度(空軍以海外突擊能力)
海軍排名,美國 法國 英國 印度 中國(中國以現代軍備估計排名)未進入實戰缺乏海戰經驗以及相關技術
空投排名,美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印度(中國大鵬運輸機已服役但缺乏數量)
武器數量,美國 中國 俄國 印度 法國
武器質量,美國 法國 日本 英國 俄國
國土防守,美國 中國 俄國 印度 法國
綜合軍力,美國 法國 俄國 中國 英國(具備遠洋軍事突擊打擊)
綜合國力,美國 中國 俄國 法國 英國
請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