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快速投降,它到底怎麼了
二戰爆發前的法國,擁有現代化技術和理念的320萬軍隊,超過整個德國國防軍的320萬人的軍隊,號稱世界第一陸軍,但是就是一個這么強悍的國家,德國法西斯還沒發力高盧雄雞就倒下了,其中的原因你很難想像的到。
對於迅速戰敗亡國的原因,有人可能會說,這是法國戰略上的失誤,他們死守馬奇諾防線,等著德國人來打,而德國的裝甲坦克出其不意的走了號稱魔鬼森林的阿登山區,打了個法國措手不及。還有人會說,法國不比蘇聯國土面積大,有著戰略縱深,有大後方。德法戰爭中,德國只要越過馬奇諾進入法國後就是一望無際的西歐平原,這簡直就是德國閃電戰的演練場,德國坦克僅需半天就可以到達巴黎。
但是盡管這樣也不至於一個多月就亡國投降了,說好的世界第一陸軍強國呢,真是令人恨鐵不成鋼!但是從結果推原因,法國人在二戰中早就默默的下著一盤大棋。不信,請您往下面看。
這里是二戰主要國家人員傷亡情況:
蘇聯2700萬(傷亡累計6000萬)
中國1800萬(傷亡累計3500萬)
德國680萬(軍人470萬,其中在蘇德戰場死亡350萬)
日本234萬(軍人185萬,其中在中國戰場死亡45萬,在太平洋戰場死亡129萬,另有8.3萬被蘇聯紅軍擊斃)
英國及其他不列顛國家45萬
美國40萬(全部是軍人)
波蘭630萬(基本上都是平民,其中300萬是猶太人)
南斯拉夫,170萬
法國81萬(36萬平民)
義大利16萬
看了這個你是不是有點明白了呢?法國迅速投降減少了國內戰亂,減少了人員傷亡和經濟破壞,在幾個大國中,法國的傷亡都可以說是最小的。法國的投降既保存自己的實力,也徹底的拉英國下水了,讓英國直面德國的攻擊。投降、反法西斯兩邊下注了,不管誰贏了,反正法蘭西立於不敗之地。最終法國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了最豐碩的果實,雖然投降亡國但是戰後就立刻復國並且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戰後法國經濟復甦也較快,因為戰爭破壞小,延續著戰前的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少有的工業體系完備的國家,同時又徹底反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五經濟強國。
試想,如果法國硬拼到底是不是另外一種局面呢?是非對錯,留與後人評說。
B. 二次大戰中法國投降了嗎怎樣的結果
1940年6月22日法國宣布投降,同時成立以貝當元帥為首的親納粹「維希法國」。由於英國擔心法國艦隊為德國所索俘虜,英國派艦隊擊沉了法國艦隊,由此造成了維希法國和盟國的敵對關系!!
二戰中,有不抵抗的法國和抵抗的法國。
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法國即將戰敗時,一戰英雄貝當任副總理,要挾總理雷諾讓位,向德國投降,其本土被分裂為佔領區和自治區。1940 年6月22日法國同德國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後,「政府」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7月10日脅迫國民議會通過廢黜第三共和國、成立「法蘭西國家」,貝當出任國家元首,標榜「勞動、家庭、祖國」,進行「民族革命」。 海軍拒絕往第三國拘禁或加入英國皇家海軍,被英國襲擊,殘存艦隊基本返回本土土倫港,保持中立,同時與英國斷交(但與美國有外交關系)。其非洲殖民地也大部保留。
維希政府先後由賴伐爾、弗朗丹、.達爾朗執政。在約佔法國1/3領土的統治區內設立特別部和特別法庭,鎮壓一切愛國運動,取消選舉、言論和出版自由。取締工會,模仿建立墨索里尼的總體國家,實行法西斯專政。對外完全投靠納粹德國,和西班牙佛朗哥保持密切關系,支持希特勒在歐洲建立的「新秩序」,派「志願軍」對蘇聯作戰。當時除英國之外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政府為代表法國的政府。
1942年7月,英美決定實施進攻北非的「火炬」行動計劃,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盟國遠征軍總司令。兩國軍隊於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和卡薩布蘭卡實施登陸,佔領沿海主要港口,然後由阿爾及爾登陸部隊向東搶占突尼西亞。此時盟國爭取了維希政府的總督達爾朗的不抵抗,希特勒實施佔領全法國的行動,維希政府將其全部統治區交由德軍佔領,海軍為維持名譽全部自沉於土倫港。
1944年8月盟軍(含自由法國第7集團軍)從法國南部登陸法國後,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的希格馬林根,次年垮台。不少的維希政府官員與成員在戰後受到法國政府的通緝與囚禁,賴伐爾戰後被處死刑,貝當原本判處死刑,後因為一戰戰功之故被戴高樂特赦,改判無期徒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島嶼的一個要塞中至病故。
戴高樂則成為法國抵抗運動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戴高樂在法國第5軍任坦克旅旅長,1940年5月任第4裝甲師准將,他提出了針對德國閃電戰戰術建設機械化部隊的建議,但沒有受到重視。在法國淪陷時,戴高樂堅決要求抵抗德國侵略者,但在當時的法國政府中,他孤立無援。同年6月6日任國防部副國務秘書,主張抵抗納粹德國的進攻,後拒絕在德法停戰協定上簽字。德軍佔領巴黎後出走英國。貝當政府對戴高樂將軍「叛國」進行缺席審判,徒刑從4年直至死刑。
1940年6月18日戴高樂第一次在倫敦向法國發表廣播演說,呼籲同胞在他的領導下繼續抗戰。6月25日,創建並領導法蘭西民族委員會(後改稱自由法國政府,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7月14日法國的國慶節,戴高樂將軍檢閱了首批「自由法國」的戰士。一周以後,首批「自由法國」飛行員參加了對魯爾區的轟炸。1943年自由法國總部從倫敦移到阿爾及爾,就任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1943年5月,共產黨等16個政黨團體在法國國內共同組建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戴高樂派往國內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到44年3月,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戴高樂的海外軍團主要由從敦克爾刻撤退英國的軍隊和愛國人士、北非反正軍隊組成,隨盟軍和德軍進行戰斗,軍隊編制組成達到集團軍級。很多戰士遠赴蘇聯,支持抗德,如大名鼎鼎的「諾曼底」飛行團等。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後3天回到巴黎,任臨時政府主席兼國防部長。1945年5月,德國投降,戴高樂以法國臨時政府的名義,和盟軍一起接受德國投降,並擁有對德佔領區。
法國本土傀儡政權:
維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下的法國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以貝當為首的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Vichy),故名。正式國號為法蘭西國。統治大約五分之三的法國領土。二戰法國即將戰敗時,一戰英雄貝當任副總理,他要挾總理讓位給他,向德國投降。隨後在維希舉行國會投票,利用他的崇高威望,使國會選舉他為元首,改國號,實行法西斯獨裁。國會成為咨詢機構。當時除英國之外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政府為代表法國的政府.在1944年盟軍登陸法國後,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的希格馬林根,次年垮台。
從敦刻爾克撤退的法軍,從德國佔領區逃離出來的法國人組成了自由法國運動,繼續抗爭德國法西斯.
-----------------------------------------------------------
自由法國運動:
月29日,有200多名步、炮兵向戴高樂將軍報到,從敦刻爾克撤退的200多人投入「自由法國」的運動……到月底時,海軍中將米塞利埃,也來到倫敦,支持戴高樂將軍。到7月底時,有7000多人志願拿起武器為「自由法國」而戰,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的從法國繞道西班牙逃到英國,有的從北非經直布羅陀海峽投奔而來……「自由法國」總部設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廈里。戴高樂將軍籌建了法國民族委員會和
武裝力量,在簡陋的辦公室里他接待從各地來的關心「自由法國」的人們。
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節,清晨,戴高樂將軍檢閱了首批「自由法國」的戰士。一周以後,首批「自由法國」飛行員參加了對魯爾區的轟炸,戴高樂將軍組織了這次行
動並發表了有關這次轟炸取得勝利的消息。
1940年8月,戴高樂將軍率領一支英、法聯合艦隊向法國進攻,不幸失敗,但戴高樂將軍並不屈服,他以頑強的精神繼續戰斗。之後,戴高樂將軍又在非洲建立了一個可靠的作戰基地和精乾的行政機構,並出版了「自由法國」的報紙……
1943年5月,共產黨等16個政黨團體在法國國內共同組建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戴高樂派往國內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
到1944年3月,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戴高樂將軍的將士們和德軍進行著英勇的戰斗。
1944年6月,蘇聯紅軍解放了波蘭,盟軍從諾曼底登陸後向法國挺進。
8月20日,戴高樂將軍率領「自由法國」的部隊隨同盟軍向巴黎挺進。他的軍隊受到了法國人民熱烈的歡迎。戴高樂將軍和千百萬法國人民一起奮起戰斗,武裝起義解放了巴黎。
1945年5月,德國投降,戴高樂以法國臨時政府的名義,和盟軍一起接受德國投降。
-------------------------------------------------------
法國的非洲殖民地.
1944年,盟軍需要兵源來解放歐洲大陸。逃出本土而加入法蘭西第一軍團的法國人僅3萬。講法語的北非法屬殖民地的阿拉伯人和黑人這時便成為惟一的兵源。招兵者對從未踏上法國土地的「土著」們說:祖國法國需要你們。天真的土著人感動了,於是便高唱著馬賽曲,踏上了戰爭之路———一場其實與他們並不直接相乾的戰爭。共有13萬土著加入了法國第一軍團,成為這支20萬人的部隊的主力。他們即所謂的「黑腳」。這支法國第一軍團參加了解放義大利的戰斗,並從普羅旺斯攻入法國,一直打到法國北部與德國接壤的阿爾薩斯地區。
C. 在1871年,是法國還是德國被打敗了那場戰役叫啥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
普法戰爭是1870~1871年普魯士王國同法蘭西第二帝國之間的戰爭。因長期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和德意志統一問題,普魯士和法國之間關系長期緊張。1870年7月14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表了挑釁性的「埃姆斯電報」,觸怒了法國政府。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敗北。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請求停戰。2月26日,雙方在法國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次戰爭使普魯士完成德國的統一,結束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
D. 兩次世界大戰在法國發生的戰役是什麼
1940年6月22日法國宣布投降,同時成立以貝當元帥為首的親納粹「維希法國」。由於英國擔心法國艦隊為德國所索俘虜,英國派艦隊擊沉了法國艦隊,由此造成了維希法國和盟國的敵對關系!! 二戰中,有不抵抗的法國和抵抗的法國。 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法國即將戰敗時,一戰英雄貝當任副總理,要挾總理雷諾讓位,向德國投降,其本土被分裂為佔領區和自治區。1940 年6月22日法國同德國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後,「政府」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7月10日脅迫國民議會通過廢黜第三共和國、成立「法蘭西國家」,貝當出任國家元首,標榜「勞動、家庭、祖國」,進行「民族革命」。 海軍拒絕往第三國拘禁或加入英國皇家海軍,被英國襲擊,殘存艦隊基本返回本土土倫港,保持中立,同時與英國斷交(但與美國有外交關系)。其非洲殖民地也大部保留。 維希政府先後由賴伐爾、弗朗丹、.達爾朗執政。在約佔法國1/3領土的統治區內設立特別部和特別法庭,鎮壓一切愛國運動,取消選舉、言論和出版自由。取締工會,模仿建立墨索里尼的總體國家,實行法西斯專政。對外完全投靠納粹德國,和西班牙佛朗哥保持密切關系,支持希特勒在歐洲建立的「新秩序」,派「志願軍」對蘇聯作戰。當時除英國之外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政府為代表法國的政府。 1942年7月,英美決定實施進攻北非的「火炬」行動計劃,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盟國遠征軍總司令。兩國軍隊於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和卡薩布蘭卡實施登陸,佔領沿海主要港口,然後由阿爾及爾登陸部隊向東搶占突尼西亞。此時盟國爭取了維希政府的總督達爾朗的不抵抗,希特勒實施佔領全法國的行動,維希政府將其全部統治區交由德軍佔領,海軍為維持名譽全部自沉於土倫港。 1944年8月盟軍(含自由法國第7集團軍)從法國南部登陸法國後,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的希格馬林根,次年垮台。不少的維希政府官員與成員在戰後受到法國政府的通緝與囚禁,賴伐爾戰後被處刑,貝當原本判處刑,後因為一戰戰功之故被戴高樂特赦,改判無期徒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島嶼的一個要塞中至病故。 戴高樂則成為法國抵抗運動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戴高樂在法國第5軍任坦克旅旅長,1940年5月任第4裝甲師准將,他提出了針對德國閃電戰戰術建設機械化部隊的建議,但沒有受到重視。在法國淪陷時,戴高樂堅決要求抵抗德國侵略者,但在當時的法國政府中,他孤立無援。同年6月6日任國防部副國務秘書,主張抵抗納粹德國的進攻,後拒絕在德法停戰協定上簽字。德軍佔領巴黎後出走英國。貝當政府對戴高樂將軍「叛國」進行缺席審判,徒刑從4年直至刑。 1940年6月18日戴高樂第一次在倫敦向法國發表廣播演說,呼籲同胞在他的領導下繼續抗戰。6月25日,創建並領導法蘭西民族委員會(後改稱自由法國政府,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7月14日法國的國慶節,戴高樂將軍檢閱了首批「自由法國」的戰士。一周以後,首批「自由法國」飛行員參加了對魯爾區的轟炸。1943年自由法國總部從倫敦移到阿爾及爾,就任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1943年5月,共產黨等16個政黨團體在法國國內共同組建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戴高樂派往國內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到44年3月,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戴高樂的海外軍團主要由從敦克爾刻撤退英國的軍隊和愛國人士、北非反正軍隊組成,隨盟軍和德軍進行戰斗,軍隊編制組成達到集團軍級。很多戰士遠赴蘇聯,支持抗德,如大名鼎鼎的「諾曼底」飛行團等。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後3天回到巴黎,任臨時政府主席兼國防部長。1945年5月,德國投降,戴高樂以法國臨時政府的名義,和盟軍一起接受德國投降,並擁有對德佔領區。
補充:
法國本土傀儡政權: 維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下的法國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以貝當為首的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Vichy),故名。正式國號為法蘭西國。統治大約五分之三的法國領土。二戰法國即將戰敗時,一戰英雄貝當任副總理,他要挾總理讓位給他,向德國投降。隨後在維希舉行國會投票,利用他的崇高威望,使國會選舉他為元首,改國號,實行法西斯獨裁。國會成為咨詢機構。當時除英國之外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政府為代表法國的政府.在1944年盟軍登陸法國後,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的希格馬林根,次年垮台。 從敦刻爾克撤退的法軍,從德國佔領區逃離出來的法國人組成了自由法國運動,繼續抗爭德國法西斯. ----------------------------------------------------------- 自由法國運動: 月29日,有200多名步、炮兵向戴高樂將軍報到,從敦刻爾克撤退的200多人投入「自由法國」的運動……到月底時,海軍中將米塞利埃,也來到倫敦,支持戴高樂將軍。到7月底時,有7000多人志願拿起武器為「自由法國」而戰,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的從法國繞道西班牙逃到英國,有的從北非經直布羅陀海峽投奔而來……「自由法國」總部設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廈里。戴高樂將軍籌建了法國民族委員會和
補充:
武裝力量,在簡陋的辦公室里他接待從各地來的關心「自由法國」的人們。 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節,清晨,戴高樂將軍檢閱了首批「自由法國」的戰士。一周以後,首批「自由法國」飛行員參加了對魯爾區的轟炸,戴高樂將軍組織了這次行 動並發表了有關這次轟炸取得勝利的消息。 1940年8月,戴高樂將軍率領一支英、法聯合艦隊向法國進攻,不幸失敗,但戴高樂將軍並不屈服,他以頑強的精神繼續戰斗。之後,戴高樂將軍又在非洲建立了一個可靠的作戰基地和精乾的行政機構,並出版了「自由法國」的報紙…… 1943年5月,共產黨等16個政黨團體在法國國內共同組建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戴高樂派往國內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 到1944年3月,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戴高樂將軍的將士們和德軍進行著英勇的戰斗。 1944年6月,蘇聯紅軍解放了波蘭,盟軍從諾曼底登陸後向法國挺進。 8月20日,戴高樂將軍率領「自由法國」的部隊隨同盟軍向巴黎挺進。他的軍隊受到了法國人民熱烈的歡迎。戴高樂將軍和千百萬法國人民一起奮起戰斗,武裝起義解放了巴黎。 1945年5月,德國投降,戴高樂以法國臨時政府的名義,和盟軍一起接受德國投降。 法國的非洲殖民地. 1944年,盟軍需要兵源來解放歐洲大陸。逃出本土而加入法蘭西第一軍團的法國人僅3萬。講法語的北非法屬殖民地的阿拉伯人和黑人這時便成為惟一的兵源。招兵者對從未踏上法國土地的「土著」們說:祖國法國需要你們。天真的土著人感動了,於是便高唱著馬賽曲,踏上了戰爭之路———一場其實與他們並不直接相乾的戰爭。共有13萬土著加入了法國第一軍團,成為這支20萬人的部隊的主力。他們即所謂的「黑腳」。這支法國第一軍團參加了解放義大利的戰斗,並從普羅旺斯攻入法國,一直打到法國北部與德國接壤的阿爾薩斯地區。
E. 法國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時候結束 詳細一點
1939年9月3日開始,1944年8月25日結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5)法國哪個戰爭投降了擴展閱讀: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
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政府旋即垮台並且分裂,主要是繼續留在法國本土由菲利普·貝當元帥所組成的和平派政府,和在英國由夏爾·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當時全世界除了英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支持戴高樂。
1940年6月21日,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此役盟軍共傷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軍共傷亡155000人,其中陣亡45000人,受傷110000人。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被分為「佔領區」和「自由區」兩部分。
佔領區佔全國領土60%,由德國直接佔領,但是巨額的佔領費則由法國支付,保留法國在佔領區的一切行政機構,管理權仍屬於法國。
自由區佔全國領土40%,德國無權干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F. 有人說二戰時法國擁有強大陸軍,卻為何迅速投降呢
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德國對波蘭發發動了閃電戰,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由於英法是波蘭的同盟國,因此德國進攻波蘭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對英法宣戰,英法也正式加入到了戰爭之中。當時德軍主力在東線猛攻波蘭,在西線來說德軍只有43個師,其中的32個師還是預備隊,並且整個西線的德軍沒有一輛坦克。
法國政府撤出巴黎後便搬到了波爾多,其實這個時候法國還是有些本錢跟德國人繼續打的,首先在馬奇諾防線哪裡還有幾十萬的精銳,其次英國在這個時候還是法國的盟友,也會全力支持法國繼續跟德國人干。當然,能繼續打下去的前提是法國要能把全國動員起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再動員似乎為時已晚了,高層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投降。
其實當時法國宣布投降也是正常,因為法國要繼續跟德國打下去,前提是全國要能組織動員起來,在當時來說已經是來不及了,並且在西方文化中投降並不丟臉,打不過了可以體面地投降,要是繼續跟德國打下去,全國都得打成一片廢墟,還不如把這個包扔給英國和蘇聯,讓他們去跟德國人死磕,自己也能保存實力。
G. 二戰時法國有強大的陸軍,怎麼就迅速投降了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在1940年開始對法國開始全面的進攻,但是到了一個多月之後法國就宣布向德國投降。在外界看來,法國這突如其來的投降讓他們很不理解,因為對於當時的法國來說,可是擁有著被稱為“世界最強陸軍”的,但在短短的時間里法國就被擊敗,雖然這和德國強大的實力有關,但這和法國內部的原因也有很大的關系。下面本人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關於法國向德國投降的一些原因。
第三個原因就是當時法國的軍事思想是比較落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法國的軍人還保留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想法和經驗,忽略了在部隊上的建設,雖然相比於德國落後很多。
H. 二戰中,法國投降了嗎
是的。當時的法國政府宣布投降。在法國宣布投降後,戴高樂號召法國人民繼續戰斗,發起「自由法國」(後改為「戰鬥法國」)運動,組建並領導「自由法國」武裝力量轉戰近東、非洲、巴爾干,參加諾曼底登陸和解放法國本土的作戰行動,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I. 二戰中法國從戰爭開始到投降多長時間
10個月。二戰中法國從1939年9月對德國宣戰,1940年6月22日法國向德國投降,共10個月。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後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
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0年6月22日,法國在貢比涅森林中的雷通簽署了向德國投降書。
(9)法國哪個戰爭投降了擴展閱讀
根據停戰協定的條款,德國將佔領法國北半部以及法國的大西洋沿岸地區。法國軍隊將被解除武裝並予以遣散。法國將支付德國佔領軍的費用,所有的德國政治難民將交還給德國。法國新總理菲利浦·貝當元帥接受了這些條款。許多法國人立刻指責說這些條款太刻苛。
法國作家安德魯·蓋德寫道:「昨天當我們聽到貝當在電台的講話時,我們幾乎完全處於一種麻木狀態。這是一場骯臟的詭計。把半個法國拱手讓給德國人之後,怎麼能說法國未受損害呢?」
貝當任新政府總理不到一周。保羅·雷諾因拒絕與希特勒簽定停戰協定而辭職之後,由貝當組成了新的內閣。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他雄辯的講演中,呼籲法國堅持抗擊希特勒的戰斗。但貝當對此毫不理會。
丘吉爾在對議會發表的演講中說:「如果我們勇敢地抵禦希特勒,整個歐洲就會解放,全世界便可走上陽光燦爛的廣闊原野。但是如果我們失敗了,整個世界包括美國在內,包括我們所熟悉所關切的各國,將陷入一個新黑暗時代的深淵。」
丘吉爾意識到他的講演不能阻止德國人的侵略。因為他也承認,法國戰役已經結束,英國戰役即將開始,西方文明的存亡在此一戰。
J. 奇恥大辱,300萬軍隊僅抵抗38天就投降,女人為敵生了20萬混血兒,這是說的哪個戰役
所指的是二戰德軍對法戰爭,僅僅38天,法國全線潰敗,被迫投降。
法國在二戰前一直是絕對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但最讓人大跌眼鏡的莫過於僅僅開戰38天,便向德國投降。
法國在坦克上的確可以構成部分優勢,飛機就算了。而且法國不是過於依賴馬奇諾防線,而是沒想到德國會中路突破,英法聯軍主力全在比利時被合圍,後方又沒有預備隊,就只能玩完了
法國陷落後,德國執掌政權,大批女性淪為戰爭的犧牲品,拒不完全統計,大約有20萬的德法混血兒降生在戰爭期間,而受害的女性的數量則更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