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講玫瑰和信差的法國電影
《玫瑰人生》吧
② 法蘭西的玫瑰的成名經歷
蘇菲·瑪索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就讀高中時因為尋找打工的機會,而被一家廣告商看中,因此幸運地從七百名應征者當中脫穎而出,被選為【初吻】的女主角。這部描述少女懷春情懷的電影於1980年在法國上映,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在其它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及台灣上映時也是盛況空前,蘇菲·瑪索的少女魅力也因而風靡了全世界。兩年之後,蘇菲·瑪索乘勝追擊,又主演了續集【初吻2】,推出後依然轟動,並為她贏得一座凱撒獎。
16歲時,她與法國影帝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及法國影後凱瑟琳丹妮芙合演【沙崗堡】,第二年又與傑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檔合演【警察】。1984年,蘇菲瑪索和波蘭導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合作【狂野的愛】,為她的演藝生涯以及個人生活帶來大轉變,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
接下來的幾年,蘇菲瑪索一直企圖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作品包括【雪琳娘】、【來自巴黎的女孩】、【心動的感覺】、【情書戰場】、【留住有情人】、【豪情玫瑰】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藍色樂章】以及最近的【情慾寫真】。
1995年,蘇菲瑪索開始將演藝觸角擴展到美國,在梅爾·吉布森的力邀之下,蘇菲瑪索在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電影【勇敢的心】里飾演與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發生一段情的法國公主。接著,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擔任女主角。之後,又接演了【Firelight】和【失去與得到】兩部美國片。除此之外,她的近作有【仲夏夜之夢】。當然最受矚目的還是她加入007系列影片【黑日危機】的演員陣容。
蘇菲瑪索在【黑日危機】的片中,我們看到的已經是一個全然成熟形象的蘇菲瑪索。除了演戲之外,蘇菲瑪索也嘗試多方位發展,她所執導的短片【L』 Aube a l』 Envers】曾經獲選參加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而在1996年她也在法國出版了一本自己寫的書《La Menteuse》。
蘇菲瑪索在影壇可以說是資歷頗深的老演員了。說起她走上銀幕的經歷還是頗具戲劇色彩的。1982年,14歲的蘇菲瑪索就開始拍電影,在這之前她是在遠離攝影棚現場和對電影完全陌生的環境下成長的。她一直住在巴黎市郊,而她的父親是一個卡車司機。她在一次外出尋找工作時,從一個朋友處得知法國導演 Claude Pinoteau(克勞德·皮諾蒂奧)正在為他的一部電影《初吻》尋找一個新人,結果她竟一試成功。她的這部處女作推出後獲得了巨大成功,該片在巴黎上映間,觀眾蜂擁而至,在歐洲各地亦所向披靡。不久《初吻》續集的推出,這部影片則為她獲得了「凱撒最有希望女演員獎」,從此步入法國影壇。
成名後的她開始不僅僅滿足於青春野少女之類的形象,嘗試著其它性格角色,然而這一切並不是電影公司所需要的,他們不希望這棵搖錢樹過早因轉型而夭折。索菲瑪索16歲時,她做出令全世界震驚的事:用壹百萬法郎買回了與高蒙電影公司的合約。她說:「這樣做當然使我不得不借錢,我沒有那麼多錢。可人們為了不讓我與安德澤祖拉伍斯奇拍《偷情者》做了各種各樣的事。這是暴力的、幾乎是種族主義的。我屬於高蒙電影公司,我是他們的小寵物,我不得不聽從他們。但這使我無法忍受,可我又很害怕因為違約而進監獄。」也正因為如此,她獨立的個性卻使她成為法國一位最受歡迎和尊敬的女演員,並且走紅於世界影壇。
八十年代末期與九十年代初期索菲瑪索的成績平平,近十年間只有一部《芳芳》(即留住有情人)表現出色,為了打開市場,她接下了好萊塢影片《勇敢的心》的邀請。《勇敢的心》是她飾演的第一個英文片角色,當問及為什麼請蘇菲瑪索飾演女主角伊薩貝爾時,導演兼男主角梅爾·吉布森回答說:「因為她很漂亮,她是法國人而且她是個好的女演員。這個角色需要至少兩種以上的因素。」一位給她拍過多次照片的攝影師稱她是「最漂亮和最感性的女演員」。
蘇菲.瑪索對法國電影的批判性看法是:「美國電影造成如此大的威脅。在法國我們有許多冒充有個性的電影導演,而實際上他們腦子里沒有一點新思想。」她有一位好萊塢的代理人,但卻沒有興趣移居洛杉磯。
蘇菲.瑪索曾經參加以抗議在吉爾若德射殺鴿子和在普羅旺斯的鬥牛遊行。「我憎恨任何形式的暴力。對我來說,折磨公牛的鬥牛士失去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任何人都應尊重生命,不能批准這種死亡游戲。」她曾經擁有過一個古老的農舍,但是在她的貓被獵人和他的狗捕殺以及她的11歲大的西班牙長耳獵犬被偷之後,她離開了那裡。 她除了為動物謀福利之外,還是Arc-en-Ciel彩虹福利基金會的資助人,這是一個幫助患病的兒童實現夢想的組織。
1995年春,蘇菲瑪索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以她在拍攝《勇敢的心》時寫的電影劇本為基礎的8分鍾短片。這部短片受到戛納電影節的充分認可。
1999年是蘇菲瑪索電影豐收的一年,首先是她的電影《心火》在全球發行,而她的另兩部英語影片分別是與戴維.斯帕德主演的《失去與得到》以及和凱文.克萊恩、米雪爾.菲佛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都獲得較好的口碑。
1999年,由她參加的007系列影片第19集《危機世界》,這部電影在一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一億美元,並將有可能成為最賣座的007影片,而索菲瑪索則再次讓全世界影迷欣賞到迷人的外貌與精湛的演技。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01年的《盧浮魅影》,這部電影是利用了古代埃及法老王的超度,體現人對生命的渴望。從女主人翁祖母的去世到和男主人翁的相遇,無疑都體現了,人作為活著的靈魂,必須承擔起對生死理解的超度。而蘇菲瑪索的演技再次讓我們看到了這部驚悚電影背後對於生命的真諦.
③ La Vie En Rose在哪幾本電影里出現過
法國 《兩小無猜》 《玫瑰人生》
美國 《拯救大兵瑞恩》 《機器人總動員》
中國 《天下無賊》
④ 《玫瑰人生》:可愛的法國電影你看得懂嗎
酒精與嗎啡,為所欲為而桀驁好強,神經質與偏執症,身高不過1米47,脾氣卻和她的聲音一樣大,種種標簽,將琵雅芙冠上了不可復制的人生經歷,將她的個性鎖定並貫穿在影片中。然而琵雅芙對神靈的信仰,此生一直點燃著微薄卻不可熄滅的火光。童年時期的艾迪特曾經染過一場嚴重的眼病,差點失明,妓女們湊錢將她送到聖女德蘭處朝聖之後,她奇跡般恢復了視力,自此養成了虔誠禱告的終生信仰。初識樂佩雷時,艾迪特在小酒館祈禱「成大事」,在拳擊場下祈禱愛人勝利,心願紛紛地應驗。直到最後,虛弱無力的琵雅芙,硬撐著也要開巡迴演唱,卻因為沒有十字架毅然拒絕登台,再次向她的庇佑者禱告,「別拋棄我,我還想活下去」,只因為她還想繼續唱下去,歌唱是她唯一的生命源泉。臨終前,她最後一次禱告,回到了父親身上。回憶像過眼雲煙,琵雅芙是否會想起,她在父親的馬戲團里看到那噴火的藝人,朝空中噴吐的火星化成了璀璨的聖女德蘭的模樣,奇幻的一幕,彷彿提前預示著艾迪特是被神靈選中的人,她未來的喜和悲,早已被上蒼欽定。
被譽為詩人導演的達昂,其電影語言如意識流小說般「隨意」地漂流著。他偏愛陰沉黑暗的畫面氣氛和非線性的敘述脈絡。《玫瑰人生》中,達昂沒有選擇平鋪直敘,而是將不同時空場景進行亂序,與琵雅芙本身混亂的人生風格相輔相成,一幕幕片段,均是琵雅芙在彌留之際所進行的散亂回憶,拼湊起來完整地再現了琵雅芙「妓院成長,街頭賣唱,一炮成名,因愛而頹」的人生。場景的切換凌亂有力,幾處走馬觀花的長鏡頭使用和復雜的長短鏡交接,伴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色彩運用,使電影呈現精美考究的視覺效果。觀者從琵雅芙那斷斷續續的回憶中,重新連接起她的人生軌跡和重要節點,回視起一代歌後那傳奇的人生全貌。少女與老嫗,悲傷與欣喜、靈動與遲緩交替著出現,既是殘酷的再現,又是合理的註解。 《玫瑰人生》中回盪著琵雅芙演唱生涯中一首首經典歌曲,歌聲慵懶酣暢,卻難掩其中的憂傷,她的大部分歌曲都吻合著當時的情感,真實反映著她命運多舛的一生。將「玫瑰人生」置於與馬塞爾的愛情戲中,完美地表達了琵雅芙躍入愛情、痴心不改的態度。她對愛的滿腔熱忱,對愛的執念永不放棄,令她曾經活得像一株艷麗奪目的玫瑰,卻也逃不脫無聲凋零的命運,詮釋了玫瑰人生的意義。電影中觀者偶爾會聽到歌迪亞的歌聲,但大部分歌曲仍是由當年琵雅芙的原聲帶經過數碼修復後的音樂,景樂結合,借曲抒情,不同時期的歌曲,串聯起琵雅芙從法國到美國的人生軌跡。《玫瑰人生》的製作團隊非常強大,電影被國際影壇視為繼《羅丹的情人》、《天使愛美麗》之後最重要的法國作品。前法國國寶級演員「大鼻子」傑拉爾•德帕迪約,扮演片中琵雅芙的伯樂樂佩雷;主角瑪麗昂•歌迪亞再次貢獻出驚人演技,從內到外詮釋出琵雅芙的生命精髓,細挑的眉毛和抬頭紋、蒼白的面孔和鮮艷的紅唇,神奇的化妝效果令歌迪亞極似琵雅芙的真實相貌。她完整甚至完美地重現了琵雅芙大半個世紀的傳奇人生,年輕時代的歡騰與輕狂、眼神中的靈動與怯懦,面對愛情的渴望與急躁,痛失所愛的歇斯底里和衰敗。跨越幾十年的年齡演繹,將復雜又單純的琵雅芙再現於世。
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巴黎美麗城街72號的一個牌子上看到這樣的銘文:「艾迪特•琵雅芙就是在這座建築物的台階上,第一次看到了這個世界」。從低賤的小麻雀到高貴的香頌女王,這朵苦酒澆灌的嬌艷之花,在每個讓人狂喜或心碎的時刻,都盡情綻放著自己的生命,並且無怨無憾。
⑤ 蘇菲·瑪索為什麼被稱為法蘭西玫瑰
1980年,14歲的蘇菲·瑪索出演了法國經典影片《初吻》。在影片《初吻》中,憑借獨特地青春氣息,成為令法國為之驕傲的「法蘭西玫瑰"。
這位年輕的畫家歷時20年之久完成了一部盛傳不衰的圖冊,這就是著名的《玫瑰聖經》。時光荏苒,美人、名花和畫家都已隨風而去,只有美麗的圖冊還流傳人世。雷杜德纖細明麗的獨特畫風,似乎永遠歌頌著皇後約瑟芬未完的夢,歌頌著玫瑰的優雅,以及它那永恆的美麗。所以,以法國皇後約瑟芬的優雅、美麗,以此用「法蘭西玫瑰"的稱謂來贊美和形容蘇菲·瑪索在法國民眾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⑥ 蘇菲瑪索被稱為法蘭西玫瑰,她到底有多優秀
蘇菲瑪索被全球男性公認為夢中情人,只因他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法蘭西之吻,在80年代,蘇菲瑪索出演的初吻這個電影當中,他作為一名兒童演員,憑借著這個影視劇奠定了他在法國娛樂圈當中的一個地位,同時也擁有了法蘭西之吻的一個稱號。
演繹和歌唱事業能夠兼顧。不管是在哪一國,很少有人能夠將演戲和歌唱一起結合的,因為眾所周知,唱一首歌要去磨練自己的唱腔,要去鍛煉,要去領悟這首歌,要表達的靈魂,而演戲當然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研磨這個角色,去鑽研這個劇本才能夠更好的向觀眾呈現出聚原本的一個角色特點,所以法蘭西玫瑰能夠做到這一點,也是能讓人非常佩服的。我認為他是非常的優秀的,也時十分值得的人去學習的,一個很優秀的人。
⑦ 法國電影玫瑰人生的故事梗概
這是一部描寫法國著名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傳記片。由法國導演奧利維埃·達昂執導,由馬麗昂·歌迪亞飾演這位命運多舛的女歌手。
琵雅芙,出生於1915年,本名為埃迪特·嘉斯森,她是一名雜技演員和一名街道歌手的女兒,童年家境貧寒,由街頭賣唱起家,最終登上紐約卡耐基音樂廳,成為一代香頌女王——法國最著名的流行歌手。夜總會老闆從道街角落裡發現了這名音樂奇才,並為其改名為拉·莫姆·琵雅芙(意為小雲雀),琵雅芙是將多愁善感、幽默和嚴酷的現實主義極好地結合起來,她是法國傳統歌曲的化身。
影片再現昔日巴黎對手風琴的痴迷和當時杯盤狼藉的夜總會情景。但是,琵雅芙自身故事的力量佔主導地位。她的生活中充滿浪漫和悲情,既有巴黎和紐約火爆狂歡的音樂會,也有一系列喧囂騷動的感情故事,以及遭遇死去孩子和愛人拳師邁克爾·希丹的飛機失事的巨大痛楚。
歌壇雙棲明星馬麗昂·歌迪亞飾演從20歲到47歲(去世)的琵雅芙,在影片《玫瑰人生》你中偶爾會聽到歌迪亞的歌聲,但是,大部分歌曲仍是琵雅芙的唱片演繹,或者由吉爾·艾格洛特(因為她們的聲音極為相似)演唱。
⑧ 蘇菲·瑪索為什麼被稱為法蘭西玫瑰
在影片《初吻》中,憑借獨特地青春氣息,成為令法國為之驕傲的法蘭西玫瑰。
《初吻》續集《青春的疑惑》使蘇菲獲得法國影壇最高獎項愷撒獎最佳新人獎,以及法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隨即,她加盟了法國著名的高蒙電影公司,年薪100萬法郎。在後來的《女大學生》、《薩卡納要塞》中,她繼續天真無邪,甜美多情。從此Sophie Marceau蘇菲·瑪索成為法國的「小甜心」。
「那些老傢伙有錢、有權、有名、有勢,在我16歲時,他們是絕對強勢的人。那時候,我沒有今天的自信」。蘇菲·瑪索回憶起自己的少年時代,並不滿意。「過去,他們想讓我用3天時間拍一部他們想要的可怕電影,而不是重要的獨立電影,我可能不得不按照他們說的去做。這不公平,現在我已經過了40歲,[2]我現在會毫不客氣地說不。」
16歲時,她與法國影帝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和法國影後凱瑟·琳丹妮芙合演《沙崗堡》,第二年又與傑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檔合演《警察》。1984年,蘇菲瑪索和波蘭導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合作《狂野的愛》,為她的演藝生涯以及個人生活帶來大轉變,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
其實,早在18歲,她就學會了說「不」。那時,她四處借錢,籌集100 萬法郎贖回與高蒙電影公司的合約,甚至鬧上了法庭。導致沖突的原因很簡單,她愛上44歲的波蘭籍導演安德烈·祖勞斯基。但公司認為和擅長拍攝性心理的導演合作,會有損蘇菲玉女形象,試圖阻止她出演新片《狂野的愛》。
在安德烈的《狂野的愛》中,她身穿比基尼,濕著頭發,衣服滴著水,躺在沙灘上,手放在腋下,微張著嘴。這部電影徹底終結了蘇菲的玉女形象,她變身為法國人心中的性感女神,也開始了長達18年的愛情長跑。
早熟的蘇菲·瑪索星途一路暢通,浪漫喜劇《芳芳》成為法國當年最賣座的影片。此後,她還出演了《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路易十四的情婦》、《心火》等多部影片。
1995年,她自編自導了一部15分鍾的短片《黎明之顛倒》。
最接近真實的蘇菲·瑪索的是1996年在法國出版《說謊的女人》。她花了4年時間,寫了一部100多頁的半自傳體小說。她狡猾地把現實和虛構編織在一起,主人公是位居住在巴黎去過好萊塢的法國女星,她肆無忌憚地表示最討厭諂媚、自負、愚蠢的電影導演;又經常忍不住,會去勾引各種男人。「我寫的時候,不管是真實的還是不真實的,這是我最私人的事情,也是最真誠、最赤裸的東西。書里的故事,可能或多或少是說我,也可能不是說我。」蘇菲說。「一誤再誤,那是我想裝成另一人,結果反而露出本性。我在揭示虛假做作的同時,在不經意間,在一秒鍾里,倒回復了自我,更深層次的自我。」在《說謊的女人》里,她這么寫道。
接下來的幾年,蘇菲瑪索一直企圖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作品包括《雪琳娘》、《來自巴黎的女孩》、《心動的感覺》、《情書戰場》、《留住有情人》、《豪情玫瑰》、《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藍色樂章》、《情慾寫真》等。
1995年,蘇菲瑪索開始將演藝觸角擴展到美國,在梅爾·吉布森的力邀之下,蘇菲瑪索在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電影《勇敢的心》里飾演與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發生一段情的法國公主。接著,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擔任女主角。之後,又接演了《Firelight》和《失去與得到》兩部美國片。除此之外,她的近作有《仲夏夜之夢》。當然最受矚目的還是她加入007系列影片《黑日危機》的演員陣容,成為新一位邦女郎。
蘇菲瑪索在《黑日危機》的片中,我們看到的已經是一個全然成熟形象的蘇菲瑪索,正因為有了她的加入,《黑日危機》被譽為最好看的007影片。除了演戲之外,蘇菲瑪索也嘗試多方位發展,她所執導的短片《L』 Aube a l』 Envers》曾經獲選參加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而在1996年她也在法國出版了一本自己寫的書《La Menteuse》。
1995年春,蘇菲瑪索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以她在拍攝《勇敢的心》時寫的電影劇本為基礎的8分鍾短片。這部短片受到戛納電影節的充分認可。
1999年是蘇菲瑪索電影豐收的一年,首先是她的電影《心火》在全球發行,而她的另兩部英語影片分別是與戴維·斯帕德主演的《失去與得到》以及和凱文·克萊恩、米雪爾·菲佛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都獲得較好的口碑。
1999年,由她參加的007系列影片第19集《黑日危機》,這部電影在一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一億美元,並將有可能成為最賣座的007影片,而索菲瑪索則再次讓全世界影迷欣賞到迷人的外貌與精湛的演技。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01年的《盧浮魅影》,這部電影是利用了古代埃及法老王的超度,體現人對生命的渴望。從女主人翁祖母的去世到和男主人翁的相遇,無疑都體現了,人作為活著的靈魂,必須承擔起對生死理解的超度。而蘇菲·瑪索一人分飾兩角的演技再次讓人們看到了這部驚悚電影背後對於生命的真諦。
菲·瑪索曾經於2001年出版過一本半自傳體小說《謊言》,並同時開始嘗試做導演。她執導的電影處女作《當愛變成習慣(英語:Speak to Me of Love)》獲得2002年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該片的主演是朱迪·高德萊施(英語:Judith Godrèche)。
由意、法兩大女星莫妮卡·貝魯奇和蘇菲·瑪索首次合作主演的新片《不要回頭》,此前曾曝光兩款正式海報、一張劇照和先行版預告片,現又曝出首張現場工作照、第二版先行預告片及多張劇照——昏黃懷舊的色調中,驚悚、懸疑與情色場面交相融合。
2002年,她執導了第一部電影《對我說愛》。在她看來,演員的生活沒有自主權。年輕時,她常常坐在沙發上等電話,因為沒有電話而焦慮;電話多了,她也焦慮,「生活彷彿就是被電話線操縱的」。
處女作《對我說愛》具有半自傳性質。這年,她和安德烈的愛情也走到了頭。電影是她和安德烈愛情的寫照:一對老夫少妻從冷戰到離婚,離婚又互相思念,但最終不再見面。法國媒體描繪安德烈像佔有欲極強的暴君;蘇菲出演過安德烈執導的5部電影,但票房都以失敗告終。但在安德魯的教導下,蘇菲開始寫作、執導了第一部短片。這年,該片獲得了第26 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4年,蘇菲·瑪索登上201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搭檔中國歌手劉歡,一起演唱法國的民謠《玫瑰人生》。
⑨ 蘇菲瑪索有哪些經典必看的電影
蘇菲瑪索是法蘭西玫瑰。法國演員,最喜歡的就是她和伊莎貝爾·於佩爾,男的自然是讓雷諾大叔。蘇菲瑪索作為國際頂級女演員,絕不僅僅是「女神」2字可以概括的。她是活在自己的原則里的一個女性,在任何時候,都遠離「花瓶」。當然為了擺脫花瓶這兩個字,也做了很多的犧牲和突破。曾偶爾聽過蘇菲瑪索的一次訪談,感覺她對於角色的評價似乎剛好是對她自身性格最好的註解。安娜卡列尼娜和電影忠貞的女主角其實是相同的兩個角色,卻各自代表了一黑一白兩種立場,幾乎涵蓋了她自身性格矛盾的全部,就好似蘇菲性格中積極和消極的兩面
1《心動的感覺》
這是一部由蘇菲瑪索和雲遜連頓主演的電影,1988年。很奇怪,在蘇菲瑪索的電影中毫不出眾。我想是因為那一年她的另一部電影《芳芳》更為知名,遮蓋了這一部的光華。 這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在我已經淘汰了絕大多數VCD之後,仍保留著這一部。 這是一部我不怎麼敢看的電影,會觸痛我的敏感神經。時隔七年,重看這部電影,我依然分成兩次看完。有的人會幸運地一帆風順,但大多數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是經歷風雨後才能見彩虹。你,成長的傷痛痊癒了嗎?那麼,我們一起來看吧。
2《情書戰場》
時代背景設在以、阿六日戰爭期間,年輕的沙夏和羅拉放棄他們既有的一切,前往以色列加入集體農場,他們在法的三位好友麥可、西蒙、保羅,加入了他們,為的是慶祝羅拉二十歲生日,就在四男一女之間的情感糾葛,戰爭爆發了。六日戰爭前夕,沙夏赴戰場,每天即以書信表達對羅拉愛的真誠及報平安…估計看過這部戲的人不是很多,在影片中段,蘇菲脫掉所有的衣服,側身對岸上的三個男孩說,願不願意和我一起裸泳,然後給了一個胸部特寫鏡頭,蘇菲就跳到河中快樂地戲水了。意境和芳芳差不多。
3《最後一次接觸》
蘇菲瑪索的經典片子之一,感覺還是很不錯。說一句慌言很可能要說另一個更大的謊言來圓謊。我想片中所探索的不單單是誠實的問題吧。片中的蘇菲真的很美。還有這部電影叫緣來復活節更合適,有兩次上身裸露,有人評論,這兩段鏡頭完全沒有必要,我也覺得沒什麼意義,一部純喜劇片,從這個角度看這部戲是有意義的。片中的很多幽默橋段現在看來,堪稱經典哦。
⑩ 主演過《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等影片,被稱為「法蘭西玫瑰」的是哪位女演員
蘇菲瑪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