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盧梭教育怎麼樣

法國盧梭教育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09 15:26:45

⑴ 如何看待盧梭的職業教育觀

盧梭的職業教育觀挺好的。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盧梭之前的近代哲學家大多相信人類在進入社會之前有一個自然狀態,並把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的過渡當作歷史的進步。盧梭也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自然狀態和社會狀態,並把自然狀態作為社會政治學說的出發點。

自然主義教育理論是盧梭教育思想的主體。1762年出版的《愛彌兒》集中闡述了這一思想。歌德稱這本書是教育的自然福利,康德因閱讀《愛彌兒》而忘記了十幾年定時散步的習慣,席勒則稱盧梭為新的蘇格拉底,是耶穌擬造的人。盧梭認為,人的教育的來源有三種。

⑵ 試析盧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盧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點:

①提出獨特的自然教育理念。盧梭所主張的自然教育有兩層含義:一是「歸於自然」,主張遠離喧囂的城市社會的教育,回歸於保持完整的大自然,才有利於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歲之前的教育必須在遠離城市的農村中進行;二是「消極教育」,主張教育應遵循自然天性,順應兒童身心的發展秩序,也就是要求兒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長中取得主動地位,無須成人的灌輸、壓制、強迫,教師只需創造學習的環境、防範不良的影響。

②提出與公民教育對立的「自然人」的目標。「自然人」是能獨立自主的人,平等的、自由的、自食其力的、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極高的人。

③提出別具一格的分階段教育。將自然人的成長劃分為四個階段,按照年齡劃分,針對每一階段提出培養的目標和方法,採用具體的內容,滲透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此外還著重提倡女子教育。


盧梭教育思想特點的形成原因:

①封建專制思想束縛。盧梭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相聯系的。18世紀的歐洲還處於封建制度的統治下,大多數國家仍然因循守舊,利用封建專制制度進行殘酷統治,用封建思想來束縛人們的思想,扼殺人性以阻止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

②宗教思想的壓制。自由、民主的資產階級思想被斥為異端,往往剛剛出現就被壓制、消滅。此外,宗教思想也居於統治地位,不容其他學術的傳播,實施宗教教育殘酷的壓制兒童的身心發展,不利於兒童的成長。

③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對人們的思想起了啟蒙的作用,對社會的主流思想起了挑戰作用,也使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在這種情形下,盧梭對當時法國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別是教育進行了猛烈抨擊。他對摧殘兒童身心的封建主義教育、疾之如仇,無情地揭露了其壓抑兒童個性的種種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進。

⑶ 盧梭的教育思想,對當時社會產生了怎樣的意義

盧梭的教育思想,對於當時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見是強有力的批判,對於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斗爭,具有鼓舞作用。他按著兒童年齡特點分段進行教育的提法,在教育史上也是重大的進步。但他的教育、改造貴族的計劃只是一個天真的幻想。至於他對婦女的教育,仍未擺脫封建偏見。

⑷ 盧梭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對後世的影響是怎樣的

盧梭是十八世紀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士分重

要的地位。盧梭的《愛彌兒》出世之後,他的教

育思想被更多的人關注和學習,對當時的兒童教

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此之後,兒童的教育逐

漸被人們所重視,兒童的地位逐漸提升。盧梭認

為教育就應該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主體,遵循

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兒童獲得白然的發展.

而當代我國的學前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當代中國家庭教育的問

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等,希望通過研究盧

梭的學前教育思想可以找到一些解決辦法。這篇

文章主要是通過研究盧梭的學前教育思想,分析

他的學前教育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和對

現實教育的啟示。

⑸ 盧梭的自然教育的含義、培養目標和原則方法是什麼自然主義教育如何實施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激進的偉大的思想家,他被認為是法國大革命的導師和棋手。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是「回歸自然」,即教育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順應兒童的天性的發展的進展。一方面,他認為善良的人性存在於純潔的自然狀態之中,另一方面盧梭從兒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響來論證教育必須回歸自然,他說每個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的教育三者培養起來的,三者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教育「回歸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為基準,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那麼自然主義教育如何實施呢?盧梭將教育分為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嬰兒時期的教育(0~2歲),這個時期主要發展身體和體育。第二個是兒童期的時期,在兩歲到12歲這一時期,主要發展的是感覺教育,盧梭重視這一時期的感官訓練和身體發育,他為此還提出了詳細的訓練原則和方法。第三個階段是青年期的教育,年齡在12歲到15歲,這個時期是發展智育和勞動教育。第四個階段是青春期的教育,年齡在15~20歲,這一時期主要發展的是道德教育。

盧梭的教育思想是高度尊重兒童的天性,倡導自然教育和兒童本位的教育觀。

⑹ 盧梭對兒童的教育分為哪幾個階段

法國盧梭從自然教育的理論出發,依據兒童的發展,將其發展劃分為四個年齡階段:

1、嬰兒期(0-2)

盧梭將從出生到2歲劃為嬰兒期,他認為應以體育保健為主。因為健康的身體是智慧的工具。體育乃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這時的體育主要是以身體的養護和鍛煉為主。其關鍵是「多給孩子們以真正的自由」。

他反對捆綁嬰兒的四肢,要求衣服寬松肥大,使嬰兒的肢體可以充分自由活動,而且衣服不宜穿得太多,應該養成他們適應各種天氣變化的能力。

盧梭還主張嬰兒應該由母親哺乳,由父母親自養育。兒童還應該培養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賴醫葯的治療。不能溺愛兒童,不強迫或加速兒童語言的發展,應該順其自然。



2、童年期(2-12)

2歲至12歲為童年期,盧梭稱這一時期是理智睡眠時期。童年期的孩子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缺乏理性的力量。所以這個時期不要直接對兒童進行智育,教育的任務是發展兒童的外部感覺器官。因為外部感覺器官是智力教育的前提。

為了發展外部感覺器官,應該盡量給孩子提供各種活動的機會;為了觸覺,應該讓孩子親自去摸去抓每件東西,多在黑暗中做游戲,由此使兒童了解感覺與引起感覺的事物之間的關系;為了發展視覺,要讓兒童盡早地學習寫生畫和制圖;為了發展聽覺,盧梭主張應使兒童練習唱歌,注意發音純正、清晰,並習慣聽有節奏、有旋律的聲音。

對於兒童的味覺和嗅覺,盧梭認為不應該竭力加強發展,兒童的食物應該是自然的,簡單的。盧梭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詳細地研究幼兒外部感覺器官的教育問題的人,這對後來學前教育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3、少年期(12-15)

12至15歲為少年期,盧梭認為這時是「勞動、教育、學習的時期」。因為兒童到12歲時已經有了強健的身體,有發育良好的感官,有了獨立工作的能力和習慣,「可以進行智育和勞動教育。」這時期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研究科學的方法。在教學內容方面,盧梭認為應該以有益的、必需的、正確的和符合兒童理解能力的知識為主。

他尤其重視有實用價值的學科如天文、地理、物理、幾何以及讀、寫、算等學科的學習。他完全排斥神學,但也排除人文學科,認為這些學科要到15歲以後才能學習。除智育以外,盧梭對勞動教育也非常重視。他認為「勞動是社會的人不可減免的責任,任何一個公民,無論他是貧或者是富,是強或是弱,只要他不幹活,就是一個流氓。」

只有勞動才使人「過著自由、健康、誠實、勤勞和正直的生活。」盧梭要求愛彌爾首先學習農業勞動,因為農業是最誠實、最有益於人類的。但他又讓愛彌爾看到農業勞動者被束縛在土地上,是不自由的。所以愛彌爾還要再學習一種勞動技能。

他認為,在人類一切可以謀生的職業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狀態的職業是手工勞動,而手工勞動中最有益、最適合學生興趣的是木工。木工可使人靈巧、機敏,能發展人的優美典雅感,他要求愛彌爾每周要有二天的時間到木匠的工場里學習木工技術。這時期的教育使愛彌爾既有工匠的雙手,還有哲學家的頭腦。

4、青春期(15-青春期)

15歲到成年為青春期。盧梭稱這個階段為「激動和熱情」時期,應該進行道德教育。

盧梭從資產階級人道主義觀點出發來看待道德和道德教育,他認為人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慾,即「自愛」,「擴張自愛而愛他人,這就變成為道德」。基於這一認識,他把道德教育的任務歸為:培養善良的情感,正確的判斷和良好的意志。為了培養青年善良的情感,應當讓青年去觀察人類的苦難、貧困和悲傷的情景,以培養同情他人的感情。

為了培養正確的判斷,他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學習歷史和偉人傳記。而培養良好的意志則需要實際的練習,即社會道德的實踐。總之,他認為在道德教育方面「一定要少說多做」,「要善於選擇地點、時間和人物,以實例教育學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⑺ 盧梭在教育史上的地位貢獻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盧梭是教育學部分考察的一個較重點人物。此部分關於該人物知識點較繁瑣,所以導致部分考生對該人物的知識點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人物與觀點匹配錯誤的情況。本文在此對其在整個教育學部分中的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一、簡介:

盧梭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以思想鬥士的形象在政治學、哲學和教育領域同一切舊觀念進行了不屈的斗爭。他提出的「社會契約論」、「自然狀態說」、「人性本善論」等思想,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佔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教育史上,盧梭也是一位劃時代的思想家,他對封建教育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並創造性地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論」。

二、人物思想:

1.《社會契約論》:此著作所表達的主要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用來統治人民的工具,因此國家主要功能是保證人民的自由與平等,維護全體人民的福利。如果人民的自由被國家強力剝奪,那麼國家就違背了人民的初衷,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有革命的權利,可以通過暴力奪回自己的自由。

2.《愛彌兒》:此著作的出版則是盧梭遭受迫害的開始,在此著作中,盧梭否定了基督教的原罪觀念,贊揚人性的善良和美好,痛斥教會的荒誕愚昧,宣揚自然神論,因此遭到了教會的迫害。

3.人性本善論:盧梭在《愛彌兒》開篇就說「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接著又說「偏見、權威、需要、先例以及壓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講扼殺他的天性,而不會給它添加任何東西」。也就是說盧梭認為由造物主所造的人本性都是好的,在人所創造的社會制度中,在人的干預下遭到了破壞,從而扼殺了這種善良的本性。

4.自然教育理論:盧梭在《愛彌兒》中以小說的形式闡述了自然教育理論。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體現在培養目標上,便是要求教育培養自然人,這個教育目標的提出是有它的針對性的,當時封建教育所培養的主要目標是一些王孫公子和達官顯貴,滿足於讓他們獲得裝飾性的知識。盧梭認為這種培養目標無利於社會的改良和人性的完善,因此在《愛彌兒》中大力倡導自然人的教育目標。

自然人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自然人是獨立自主的人;第二,自然人彼此之間是平等的,他們自食其力;第三,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不固定於某一特定的地位、階級或職業。盧梭自己的一段話很好的闡述了他的自然人所具備的特徵:「別人要我的學生做軍人,做教士,或者律師,我沒有什麼意見。在從事他父母的職業以前,大自然就已經教他認識人生了。生活,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一個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要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命運無法改變他的地位,他始終處在他的地位上。」

三、記憶口訣:「盧的愛爾很自然」。

以上便是有關盧梭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結合以上的邏輯梳理和記憶口訣來對其知識點進行熟練地把握。

最後,再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⑻ 盧梭的教育原則及教育方法是什麼

盧梭的教育原則是:盧梭教育理論體系中的一個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兒童當作兒童來看待,把兒童看作教育中的一個積極因素;教育要適合兒童天性的發展,保持兒童的天性。因此盧梭強調指出,幼兒教育應當遵循自然的原則。具體來說那就是:(I)必須讓兒童充分使用大自然賦予他們的一切力量,相信他們也不會隨便濫用這些力量;(2)考慮到兒童的一切身體的需要,包括智慧方面和體力方面的需要,對他們進行幫助,使這些方面的需要得到滿足;(3)只有當兒童真正需要的時候,才去幫助他們,也不能依從他們胡亂的想法和沒有道理的慾望;(4)應當仔細研究兒童的語言和動作,真正地辨別他們的慾望究竟是直接由自然產生的,還是從心裡想出來的。盧梭的教育方法是:(1)給予行動的自由。為了使兒童的身體能夠得到自然的發展,從兒童一出生就要給予他們充分的活動自由。但是在給兒童的身體以絕對自由的同時,必須小心地照顧他們、觀察他們、跟隨他們,以防出現意外。(2)合理的養護和鍛煉。對兒童的養護與鍛煉也應該遵循自然規律。在飲食上要合乎自然;衣著要以便於兒童活動為原則;睡眠要充足。在養護的同時還要讓兒童進行鍛煉,使他們可以生活在一切的環境中,經受自然的考驗;也包括在品質上的鍛煉,使他們養成忍受痛苦的本領,具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3)注意語言的發展。盧梭認為,人的教育是同人的生命一起開始的。嬰兒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受到自然的教育。他們一生下來就聽到人們在說話,因此,為了使兒童的語言得到更好的發展,成人要發一些使兒童聽得懂的聲音;此外,成人在兒童面前說話應當是正確的,使他們覺得跟成人談話很高興,不要孩子一出現錯誤就出面糾正。(4)感覺教育。在人的自然發展中最先成熟的就是感覺器官,因此首先要對感官進行訓練。在感覺教育中,應當同時發展兒童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器官。(5)模仿。盧梭認為這是人的一種本能,教育者應該利用這一點,使兒童在各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6)自然後果法。盧梭說過:「我們不能為了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應該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正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後果。」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食其果的道理。

⑼ 盧梭的教育思想評價

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涉及某些教育家的教育理論,考生在這方面的備考常常是零碎不成系統,或者是對其理論只知皮毛沒有深入理解。今天就由中公講師為大家介紹教師招聘考試中相關名人名家的教育理論知識點。今天介紹的是盧梭,其教育思想是教師招聘考試的涉及考點,希望今天的講解有助於您對其有更清晰而深入的認識,幫您准確拿分。

一、人物介紹

讓-雅克·盧梭,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

盧梭的早期經歷可謂艱辛坎坷,母親在其出生十天時,因病去世,父親在他十歲時因為黨派紛爭選擇了逃離,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盧梭。因為家境貧寒,盧梭從小未受過系統的教育。但他熱愛讀書,一生筆耕不輟。留下了許多宏偉巨著。

二、教育思想

盧梭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也沒有值得誇耀的求學經歷,其著作和思想也是在其去世後才被後人所推崇。

盧梭不僅是著名的哲學家,其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仍然閃爍熠熠光輝。從少年期起,盧梭便酷愛自然。這種熱忱,他曾不厭其煩的摹寫、表現於他的著作中。自然,滲透了他整個生命。盧梭認為:「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同時,他認為順應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盧梭聲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我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

其教育著作《愛彌兒》一經問世,便引發了很大的轟動,此書還曾一度被列為禁書。但其中所蘊含的教育思想,隨時間的流逝,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在哲學上,盧梭強調人性本善,信仰高於理性;在社會觀上,盧梭堅持社會契約論;在教育觀上,他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

三、考題鏈接

1.自然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盧梭 B.陶行知 C.洛克 D.杜威

1.【答案】A。

2.( )在《愛彌兒》一書中明確的闡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

A.洛克 B.盧梭 C.誇美紐斯 D.裴斯泰洛齊

2.【答案】B。

3.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教育思想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一書中。

3.【答案】《愛彌兒》。

考試題庫:[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高頻知識點] [每日一練]

更多山西教師考試信息請關注山西教師招聘網

⑽ 盧梭的 教育思想有什麼現實意義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也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家.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不僅是對封建教育制度的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觀念.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具有積極進步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法國盧梭教育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