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出名的小鎮你知道哪些呢
中世紀村莊Moncontour保留了13世紀和14世紀的雄偉城牆,保護著彭埃弗爾地區的首府Lamballe。就像它在Finsitere的鄰居Locronan一樣,Moncontour在工業革命之前以生產帆布而聞名。從這個繁榮時期至今仍保留著富麗堂皇的房屋、市政廳和教堂。
La Roque-sur-Ceze / Gard
塞澤河畔的拉羅克建在一座岩石山頂上,俯瞰著塞澤河,這座橋橫跨著一座有12座拱門的老橋。這個村莊有傾斜的鵝卵石街道和用奶油色的石頭建造的房屋,還有彎曲的瓷磚飛檐,這里是前城堡和教堂的遺址,提供了一個令人驚嘆的風景——蘇塔代瀑布,一個特殊的自然景點。
詩人拉瓦爾/德羅姆
Le Poet-Laval坐落在雅博隆山谷薰衣草和麥田之中。這個村莊曾是聖殿騎士團(order of The Knights Templar)的指揮官,從那時起,它保留了城堡、聖讓·德·指揮官(Saint Jean des Commandeurs)的羅馬教堂遺址和城牆。
鍾表/杜省
Lods是一個村莊,長期以來,鐵匠和葡萄園控制著居民的生活節奏,盧河(River Loue)從這里傾瀉而下。這個村莊保留了過去的葡萄酒種植者的房子,並設立了一個葡萄酒和葡萄園博物館(Musee de la Vigne et Vin),還有一個人種博物館,講述了以前的鐵匠和葡萄酒種植者的歷史。
諾亞/ Yonne
諾耶斯蜷曲在瑟萊因河蜿蜒的山谷中,在中世紀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Petite-Etape-aux-Vins廣場、Marche-au-Ble廣場或Grenier-a-Sel廣場(葡萄酒、玉米市場和鹽倉庫廣場)都讓人想起了這個村莊繁榮的農業和貿易時期,就像那些精美的半木質的15美分房子的正面一樣。
Oingt /羅納
坐落在小山上,被博若萊葡萄園環繞,Oingt是「Pays des pierre dorees」的一顆寶石。在中世紀的歷史中,這個村莊一直保留著城堡的古老教堂、尼茲的堅固大門和一個地牢,從那裡你可以看到艾澤格河谷的壯麗景色。在村莊的中心,赭黃色的房屋是工匠和藝術家的家。
Perouges /西班牙
在俯瞰羅納平原的山頂上,這個昔日的織工定居點在其雙層圍牆內保存著中世紀歷史的證據:古老的售價15美分和16美分的房屋、鋪得不平整的街道和堡壘教堂,僅舉幾例。當代照明增強了建築的獨特性。
Pesmes / Haute-Saone
佩姆斯曾經是一個從格雷到多爾的戰略要地,在1678年成為法國之前,它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職業,因此有著動盪的歷史。盡管如此,這個村莊還是保留了大量的遺產:城堡的遺跡,聖希萊爾教堂的遺跡,可以追溯到13美分和大門。沿著令人愉快的奧格農河,16美分的住宅,過去屬於領先的公民和葡萄酒種植者的房子是村莊的葡萄酒生產過去的提醒。
Saint-Antoine-l 'Abbaye / Isere
在起伏的風景中心,聖安東尼修道院俯瞰著村莊。接近雄偉壯麗的紀念碑,被認為是最漂亮的哥特式傳統的地區,這個中世紀的網站顯示不同的方面:適度的半木質結構房屋的郊區,覆蓋市場的購物季,小胡同導致村莊的頂部和富人住宅的直欞窗……
Sainte-Croix-en-Jarez /盧瓦爾
一個Carthusian修道院成為了位於「Parc natural Regional Pilat」的起伏風景中心的一個村莊。雖然今天這里的大部分宗教建築都是房屋,但十七美分修道院教堂及其著名的傢具、修道院廚房、迴廊和一個修復後的小房間都對公眾開放,這都要感謝Carthusian修道院和場地保護協會的工作。
⑵ 求歐洲小鎮的名稱,最好有三十個以上
Top10:希臘福萊甘茲羅斯小鎮(Folgandros)
轉自:西藏林芝旅遊網(www.lintour.net)
愛琴海懸崖上的浪漫
獨一無二的Folgandros,這個位於希臘基克拉迪群島上的恬靜所在與相鄰的其他小鎮毫無共同之處,這里沒有兩層樓以上的建築,沒有躲在港灣碼頭的遊艇,更沒有精品店或花哨的餐館。在Folgandros這個愛琴海偏遠的島嶼上,你所能看到的只是波濤拍打著卵石海灘,山羊在山坡上互相追逐,一架古老的木製風車在海風的吹拂下兀自旋轉著。
推薦理由
對於那些早已經厭倦充滿束縛旅遊方式的人來說,Folgandros這個希臘少有的最原生態的小島,是一處絕好的寧靜避風港。小鎮的中心位於一個200米高的懸崖上。
Top9:瑞典阿里爾德小鎮(Arild)
藝術天才的夢幻勝地
1980年,瑞典藝術家Lars Vilks開始在一座山坡下將從海灣里收集起來的浮木釘在一起,搭建了一座非常奇怪的建築,在完工後他甚至宣布這塊地區為獨立王國,並為其取名為Ladonia。在警察試圖拆掉這些建築時,藝術家Christo和Joseph Beuys出面干涉,將其保護了下來。今天這個公共藝術展示品已被官方命名為Nimis,這個迷宮由100米長的地面隧道和十多米高的攀援塔所組成,靜候著無畏探險者前來挑戰。
推薦理由
Arild從20世紀初一直到現在都是著名的度假勝地,並一直非常受畫家和其他藝術家們的歡迎。藝術家Lars Vilks用心血壘起的Nimis,雖然看上去有些不堪一擊,獨特的造型使得他成為洛杉磯華茲塔的瑞典版本。
Top8:西班牙格塔里亞鎮Getaria
西班牙的海鮮廚房
這里是距聖塞巴斯蒂安24公里的一個巴斯克海港小鎮,這里也許會成為西班牙下一個旅遊勝地,這就是Getaria。它以其豐富的海產品而聞名於世,比斯開灣出產的小魷魚和大比目魚數量驚人,燒烤類的海產品品種繁多。
推薦理由
來Getaria旅遊,是你盡情享受美食的好機會,你可以像本地人一樣穿著奶油色的羊絨裝,擠進牛排店大口的嚼著牛排,沉湎在極具西班牙特色的狂歡之中。一頓從容的大餐輔以一瓶里奧哈白葡萄酒,還有比Getaria更好的去處嗎?
Top7:荷蘭泰爾斯海靈島(Terschelling)
藍色大海的親密接觸
Terschelling有19世紀修建的帶人字形屋頂的別墅和帶隔板的房屋,這些建築都能被Brandaris燈塔所照亮,這座燈塔建於1549年,是荷蘭僅存的最古老的燈塔。盛夏的幾個月里,從夜幕降臨一直到深更半夜,當地人都喜歡坐在海港邊的小餐館中,一邊啜飲著Jupiler啤酒,一邊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推薦理由
如果您希望前往一個氣氛輕松的地域,那麼這里將是您的理想選擇。這里全年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最有名的是每年6月舉行的Oerol 街頭戲劇節("島上舞台")和從哈靈根(Harlingen)到泰爾斯海靈島的帆船賽。另外,遊客還可在West Terschelling 的遊艇港,駕駛遊艇出海。
Top6:蘇格蘭亞伯多爾鎮(Aberdour)
歷史時空的輕松漫步
亞伯多爾是曾被題名為「最佳海濱度假勝地」。每年的8月份,Aberdour都要迎來參加愛丁堡國際旅遊節的眾多遊客,但在其他時節,Aberdour只是一個繁忙的小城鎮,這里還有保護得很好的擁有幾百年歷史的步行街,中世紀的教堂和城堡,當然也有綜合超市,以及適合你消磨下午時光的舒適的酒館。
推薦理由
Aberdour有太多值得慢慢品味的地方:十三世紀的古老城堡——Aberdour城堡,它是蘇格蘭保存下來的最老的城堡。聖菲倫教堂St Fillan's Church,是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蘇格蘭教堂。Aberdour的維多利亞火車站,這個非常美麗的車站還保存了蘇格蘭最傳統火車站的原貌。
Top5:義大利諾爾恰小鎮(Norcia)
難以抗拒的美食誘惑
在這個義大利翁布里亞的東部中心,手工烹調的傳統依然代代相傳。在這里,佩科里諾乾酪要陳化兩年的時間,受過訓練的狗能夠在林地中嗅出黑松露的氣味,蜂蜜則來源於在平原上怒放的紅色野花。諾爾恰人最負盛名的飲食莫過於cinghiale了,這種腌制野豬肉的濃烈香氣會從熟食店中飄出來,縈繞在鎮子的大街小巷。
推薦理由
義大利的美食世界聞名,諾爾恰被稱為義大利的肉製品之都,義大利賣豬肉製品的商店叫Norcineria,它就來源於諾爾恰(Norcia)這個名字,由此可見Norcia在義大利的名氣了。當然諾爾恰還有其他著名的美食,如一種用奶油、火腿、蘑菇和香腸做的醬,搭配義大利面,別有風味。
Top4:法國沙西尼奧勒(Chassignolles)
睡夢里的溫柔故鄉
幾年前,當Harry Lester在游覽過法國奧弗涅區的風光後,旋即出手在小鎮Chassignolles買下了一家三十年代開張的石砌小旅館。其實,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時,Chassignolles的美就廣受馬賽精英人士的歡迎,這里有長眠的綠色火山和綿延不息的彎曲河流,而且據說河水對療傷有奇異功效。
推薦理由
如果Chassignolles不是人間天堂,那麼哪裡會是呢?這個位於法國最大的國家公園中的海拔1000米高的村莊,就是為你來懶洋洋地打發時光而建造的。奶牛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農庄旁的乾草堆成各種造型,像一件件天然的藝術品,路邊飄香的野花競相盛放。坐在修繕一新的小客棧中,窗外是12世紀修建的羅馬式教堂……
Top3:德國施陶芬小鎮(Staufen im Breisgau)
葡萄美酒的浪漫遐想
這處封閉的小鎮位於德國南部黑森林的邊緣,如果你想度過一個充滿酒香的假期,此地是再理想不過的目的地了。從斯特拉斯堡出發,穿過滿是葡萄園的群山,當看到一尊憨態可掬的裸露酒神巴克斯的雕像向你招手時,城鎮小小的鬧市區就到了。通向商業市場的大街兩側都是粉色的房屋,市場的中心是城鎮大廳,大廳建築物的正面鐫刻著公元770年就題下的哥特式銘文。大街兩旁到處都有露天的酒吧。
推薦理由
你可以在這里隨便找一家戶外的酒吧坐下,和當地人聊天,並盡情享受這里的美酒。傳說浮士德當年就是在這里的一家旅店把靈魂賣給了魔鬼。
Top2:英國拉文納姆小鎮(Lavenham)
中世紀時光中的穿梭
拉文納姆Lavenham可能是英國最小的小鎮了。小鎮上有令當地人引以為傲的300多所古老房屋以及排滿各色飾品的商店和茶社(供應烤餅和濃奶油),可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店,它們可都是上了英格蘭鄉村瀕危景點名單的。義大利翁布里亞著名酒店Palazzo Terranova的前任主人Sarah Townsend就對此地深深著迷,她甚至在Lavenham附近的Buxhall開了一家小酒館。
推薦理由
對於喜愛歷史的遊客來說,薩福克郡的眾多古鎮古村無疑會令你興致盎然。Lavenham 就是英國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村莊,其中有約320座木構建築被列入遺產。這個獨特的鄉村是亨利三世於750年前創造的,到1524年,Lavenhami就已經成為英國最富裕的14大村莊之一。
Top1:義大利保格利小鎮(Bolgheri)
睡在葡萄園中的庄園
從Viale dei Cipressi出發,有一條3英里長的公路,路兩側栽種了2540棵柏樹,這條路直通Bolgheri,一個被包圍在托斯卡納南部瑪利瑪葡萄園之中的小城鎮。除了極富戲劇性的路途外,位於當地中央廣場的della Posta咖啡館,是一家非常特別的紅葡萄酒吧,這些葡萄酒始釀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從Bolgheri向東南8公里的Bibbona有家名為Sant』Elena的酒店,有15間可供住宿的客房,提供帶天蓬的床,石壁爐以及一流的義大利麵食。在Magona飯店,大廚Omar Barsacchi和Gionata d』Alessi將為你奉上傳統的托斯卡納-瑪利瑪式美食。
推薦理由
轉自:西藏林芝旅遊網(www.lintour.net)
除了紅葡萄酒,這里還被稱為義大利最美麗的地方。
⑶ 歐洲有哪些值得去的中世紀小鎮
1、西班牙龍達小鎮:
三千多年前,一批旅人風塵僕僕地爬上這座七百五十公尺的峭壁,在這里安營紮寨,造出了第一座房子,這白色的房子如同一顆白色的種子,隨後,劇院、教堂、街道依次蔓延整個山坡,最終長為一座至今繁榮的小鎮。
2、西班牙中世紀古城托萊多:
穆德哈爾藝術、西班牙黃金時代的建築都在這里得到發展,對哥特藝術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發展也產生重大影響。它的大街小巷、廣場空地,都保留著數世紀的秘密。
3、葡萄牙童話小鎮辛特拉:
13世紀後半期,辛特拉成為寺院和皇家休夏勝地。18世紀末開始,富商貴族也紛紛在這里建造別墅。西班牙統治時期,朝廷遺棄了辛特拉。19世紀,攝政王費爾南多二世改造了當地最大的修道院,並在山上建造了佩拉宮(Pena Palace)。0王室回遷,使辛特拉再次興旺。優越的地理條件吸引著投資和移居,尤其是富人和藝術家們,這里成為第一塊雲集歐洲浪漫主義建築的土地,當代美侖美奐的浪漫小城辛特拉開始形成。
4、荷蘭桑斯安斯風車村:
桑斯安斯風車村是一座秀美的古老村莊,風車和各式手工藝品作坊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鄉村風景。村子中共有5座風車,分別用於鋸木、榨油料、磨染料、磨芥末粉和提水,還有木鞋工廠、乳酪作坊、船塢和白蠟商店等。每天這里都有傳統的手工技藝表演,全面展現了荷蘭人的傳統生活方式
5、荷蘭羊角村:
這里沒有汽車、沒有公路,只有縱橫密布的河網,和176座連接各戶人家的小木橋。小橋、流水、人家,聽到最大的聲音可能是鳥鳴,可以大口呼吸清爽綠意的空氣,猶如行走在美不勝收的畫卷中。
6、法國吉維尼小鎮:
吉維尼小鎮坐落於上諾曼底大區的厄爾省,因法國畫家莫奈的花園而知名,是法國最受喜愛的小鎮之一。
7、德國科赫姆:
以葡萄酒聞名的小鎮,到處可以看到鬱郁蔥蔥的葡萄藤和百年酒窖,約上三五好友在摩澤爾河畔抿一口當地的葡萄酒,景不醉人人自醉。
8、法國安納西:
「阿爾卑斯山的陽台」小鎮背靠阿爾卑斯山,南臨歐洲最純凈的湖泊——安納西湖。穿城而過的運河,青黛色的遠山和近處的綠樹繁花,構成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曾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幸福浪漫的時光。
9、瑞士因特拉肯:
一個因「歐洲脊樑」少女峰而聞名遐邇的小鎮,位於圖恩湖和布里恩湖之間,又稱「湖間鎮」。雪山腳下一排排紅磚小屋精緻可愛,面朝翠綠的湖水,讓人沉醉。手工彩陶圖案獨特又富有現代感,是不可多得的民間藝術珍品。
10、比利時的布魯日:
位於比利時西北部的布魯日是一座以中世紀風格聞名的旅遊小鎮。被譽為"比利時的威尼斯"。因城市的運河水系,這里曾在歐洲歷史上有過輝煌的歷史。城市建築風格還是主體保留了中世紀哥特式風格,形成了一種稱為Brugeoise的建築風格,雖然現在很多城市建築是後期修建的,但是仍然不減其影響力。2000年被列為UNESCO世界遺產。
這些都是很適合小眾的海外旅行景點,祝你有個愉快的旅行吧~
⑷ 法國科瑪小鎮在塞納河邊嗎
不在
科瑪(Colmar)位於法國東北部與德國接壤的地方,是法國著名小鎮,德法的交相統治豐富了科瑪市容風格,不同的傳統文化在此融合,創造出迥異於德國和法國的亞爾薩斯傳統。
科瑪被譽為小威尼斯,小河蜿蜒,柳蔭深處保存完好的半木造房子,家家庭院花木扶疏,處處充滿小橋流水人家的悠閑氣氛。以美麗的半木造屋建築獲得「街道藝術學會獎」的殊榮。在16世紀時期,曾是阿爾薩斯的葡萄酒貿易中心,市內的運河當時的作用便是運載葡萄酒。小鎮處於運河交錯的地區,也是許多花匠聚集的地方,小鎮稱得上是水上花城。
自由女神像的創作者巴特勒迪就是科瑪鎮人,他是當地人的一大驕傲,為此,政府還專門設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小鎮的人口不多,大約65000。
建於1609年的人頭屋,基於17世紀中產階級的住宅形式加以文藝復興風的裝飾而設計,它由105個賣藝人物的臉譜面具所裝飾的人頭屋,其立面的多角窗戶高達兩層樓,窗戶頂部就是陽台,在屋頂的青銅雕像,則出自自由女神像設計者巴特勒迪(Bartholdi)之手。人頭屋所在的人頭街(Rue des Têtes)是14世紀就存在的古街道,以前這棟房屋也是葡萄酒的交易中心。
科瑪主要以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及相關產業為經濟的主要支柱,因此又被稱作是葡萄產業驅動的世界旅遊小鎮。
在一戰至二戰期間,法國為防止德國進攻而修建的著名的馬其諾防線就在這一帶,即法國的東北部的色當——梅茨——斯特拉斯堡——科瑪一線。
馬奇諾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此工程耗時11年,造價50億法郎,全長約390公里,土方工程量達1200萬立方米,耗混凝土約150萬立方米,耗鋼鐵量達15萬噸。在二戰期間,馬奇諾防線其實遠沒有完工。同時沒想到馬奇諾防線表面看起來堅固無比實際上沒有多大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不僅表面堅如磐石,就連地下都固若金湯,就好比一個小型的地下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忌憚馬奇諾防線的威力,轉而從比利時與法國的交界處尋找突破口,繞過馬奇諾防線。因此馬奇諾防線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長,所以面對入侵,馬奇諾防線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二戰結束後,法國先後幾次重整過馬奇諾防線以應不時之需。20世紀70年代以後,馬奇諾防線的軍事意義已喪失殆盡。法國政府通過拍賣的方式將馬奇諾防線還之於民。一些工事成了旅遊的景點,另一些變成了蘑菇養殖的農場,而其中的大多數則靜靜地埋伏在法德邊境,目睹著歷史的變遷。
⑸ 歐洲著名小鎮有哪些
歐洲著名的小鎮:法國查默尼克斯小鎮、法國的普羅旺斯小鎮和義大利的托斯卡尼小鎮
美國著名的小鎮:小西德村、托樂嘉
另外還想起了法國的圖爾,那也是個古城。
西班牙的塞維利亞。
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Salzburg。
⑹ 法國和義大利的小城鎮有哪些
——彼得梅爾
普羅旺斯(Provence)位於法國南部。最初的普羅旺斯北起阿爾卑斯山,南到比利牛斯山脈,包括法國的整個南部區域。羅馬帝國時期,普羅旺斯就被列為其所屬的省份。18世紀末大革命時期,法國被分成5個不同的行政省份,普羅旺斯是其中之一。到了20世紀60年代,行政省份又被重新組合劃分成22個大區,於是有了現在的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大區。在溫文爾雅的大學名城艾克斯、教皇之城亞維農的前後,還有那些逃過世紀變遷的中世紀小村落和古老的山鎮。
埃克斯市(Aix-en-Provence)是畫家保爾·塞尚的故鄉,自中世紀起就是一座大學城,也是著名的「泉城」。這里是羅馬普羅旺斯的古都。在今天仍以古羅馬遺跡、中世紀、哥特式和文藝復興風格建築而著稱。埃克斯市還以獨特的烹飪、玫瑰紅葡萄酒、以及特別的語言——普羅旺斯方言聞名。 普羅旺斯的生活簡朴而高尚,單來這里把節奏放緩,好好地吸一口忘草香,嘗一口鮮味芝士,也是人生難得的境界。
南普羅旺斯的古老小城阿爾(Arles),以熱烈明亮的地中海陽光和時尚的藝術風格聞名。看過《梵高傳》的人大概都會記得這位傑出的畫家曾在這里創作、生活過。而這里的街道、房屋、酒吧,到處都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古羅馬的建築(阿爾人是古羅馬人的後裔)、藝術家的作品、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的人,在這里和諧相處,寧靜美好。每年7月,這里還會舉辦一個很時髦的國際攝影節,在石頭古巷和小廣場上,展覽當今締造潮流的大攝影師和風流人物。「夏天,為了買一點日常用品,常常要排在一長隊旅遊者後面,等待他們逐個為一兩張明信片付帳。這讓人厭煩。」當地人雖然如此抱怨,但旅遊季之後,這兒又恢復了寧靜。
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是一片洋溢著花香、陽光、美食的富饒大地。這里有的是葡萄園、無花果樹、橄欖林和清泉,光與色的無窮變幻。這里澄澈的陽光、迷人的港灣、優美的原野,彌漫著百里香與薰衣草的村莊以及古羅馬時期的遺跡,各種文明的交匯,令藝術創作者靈思迸發,筆到神來。梵高、夏加爾、馬蒂斯、畢加索、里格爾、雷諾阿、弗拉哥納爾、考克托等人都曾因蔚藍海岸美麗的風光,觸動了創作的源泉,以畫筆記錄了這個大自然的最佳獻禮。因此尼斯、聖雷米、阿爾、安提貝等地,都有精彩的美術館值得走訪。在游覽名勝之餘,看看畫室里的風景,別有一番感動。
尼斯——優雅夏加爾與狂野馬蒂斯
尼斯有18家博物館,其中最出名的兩個——夏加爾博物館和馬蒂斯博物館。夏加爾美術館位於QUARTIERCIMIEZ的入口,從馬塞納廣場乘15路巴士可到。美術館除了200多件小品外,以《聖經》為題材的17幅巨幅作品(1954—1967)最是引人入勝。
夏加爾的《雅歌》五幅聯作在一個六角形的展廳內,鑲嵌畫映現於旁邊的水池中,作品與水面構成幻想般的氛圍,人們彷彿涉入一條夢的河流。夏加爾在平面所組織起來的符號帶有夢游者的律動,把幻想當作一次真正的經歷,這種面對世界的新奇感,幾乎是兒童式的。徜徉在他的畫作里,我聽到了天使拍打翅膀的聲音,聽到了樹葉生長的聲音,花開的聲音,馬兒唿哨的聲音……因為有了這些畫,這些夢幻的色彩,尼斯的冬日變得恬靜而悠長……
野獸派領導人物馬蒂斯不羈、自由的繪畫風格為視為古典主義的叛逆者,這種奔放流暢、率性灑脫的表現手法,恰恰與尼斯這個濱海的浪漫城市相輝映,彷彿馬蒂斯從尼斯找尋到了解放的力量。馬蒂斯的繪畫得益於尼斯透明而純凈的陽光,他曾感嘆說「當我驚覺每日都會再看到這樣的光線時,我簡直無法相信有這等好運。」 馬蒂斯博物館位於尼斯BD.DECIMIEZ街口處,以羅馬時代的競技場為中心的公園中。館內藏品甚豐,其中的《舞蹈》素描畫和禮拜堂的設計草圖等都很有意思。馬蒂斯一生都致力於色彩作為獨立的語言來實現一種純粹、寧靜的氛圍,並擅長用舒展、自由的線條展現人物最本質的特徵。色彩是他一生都講述不盡的故事和秘密,他的生命也顯然被色彩拉長了,如一支潺緩明亮的流水之音。
安提貝——欣賞畢加索晚年的作品
安提貝是一座位於昂蒂布角東側、被城牆四周環繞的村鎮。天才畫家畢加索一生中曾經嘗試過許多不同的創作模式,也不停地在世界各地旅行,1920年他來到蔚藍海岸,驚艷於這里鮮麗的色彩,於是與女友旅居蔚藍海岸。其中,安提貝保留了畢加索當時的作品,成立畢加索博物館(MUSEEPICASSO)。博物館內,可以欣賞到大師當時輪廓深邃,顏色大膽豐富的繪畫方式。館外的海岸邊排列著各種遊艇,每年都要舉辦爵士音樂節,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地方。
舊城區以格里馬爾迪城堡為中心,畢加索博物館就在城堡內。這里展示著1946年畢加索在此居住時創作的作品及其他藝術家的陶器、現代美術作品等。畢加索博物館在一個面向大海的僻靜處,遊人較少,可以靜下心來慢慢地品味這些作品。
阿爾——梵高一生作品最豐富的創作地
在阿爾的梵高是快樂的,僅管他已經步入生命的終點;「阿爾的女人全世界最美」,在南法國絢爛的陽光下,梵高激情四溢,這位命運坎坷的畫家在阿爾迸出了生命中最豐盈的一頁。雖然梵高在阿爾的時間不到3個月,但他一生中創作最豐富、最奔放的階段就是這段時間,200多幅畫作幾乎是他在巴黎兩年時間所畫作品的總和。那些讓人過目難忘的偉大畫作如《向日葵》、《夜間咖啡座》、《播種者》、《割耳後的自畫像》都是在這里創作的。徜徉在阿爾古鎮,咖啡館依舊,阿爾的醫院依舊,向日葵依舊,陽光依舊——同一個世紀以前梵高畫它們的時候沒有兩樣。
在阿爾市區內可以循著標志找到梵高當年駐足作畫的場景,梵高無疑為阿爾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阿爾原有妙處:它在羅馬時代就是普羅旺斯的首府,一度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公元前6世紀,希臘人帶來了櫻桃樹、栗子樹、橄欖樹和拉丁語。但是公元前後入侵的羅馬人才真正塑造了此地文化,他們在此建造了一系列劇場、溫泉、公墓等建築,特別是建於公元80年左右的巨大的圓形露天劇場,可容納2萬名觀眾,用於角鬥士比武。如今每年復活節前後和夏季普羅旺斯最重要的節慶活動「鬥牛節」的場地還在這個古劇場里。
阿爾的魅力不僅吸引梵高,卓別林、海明威、達利都來過此地,畢加索也是這里的常客,他喜歡這里的鬥牛和弗拉明戈音樂。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FredericMistral在阿爾建立了一座博物館,專門展示普羅旺斯地區的生活。
阿爾有三條自助游路線:人行道旁的彩色標示與箭頭會指引遊客的路。黃色的都是與梵高有關的;綠色的都是關於中世紀的遺產古跡的,藍色的是關於「古羅馬的阿爾」的。
聖雷米——參觀聖保羅精神病院
1889年5月8日,梵高自願來到離阿爾東北25公里的聖雷米SAINT-REMY的聖保羅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如今這里也成為尋訪梵高足跡最重要的一點。 阿爾時期的黃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鳶尾花》和《星空》的的藍紫色,當花在紙張上鋪展,像身體在季節的潮汐里張開自己;當星空在畫布上旋轉,就是梵高內心情緒的涌動。接受治療期間的梵高,一直在作畫,他畫醫院的花園,鳶尾花、醫生、畫窗外的風景,橄欖林;他把內心交替出現的希望與絕望,熱忱與孤獨都融入了畫中,線條變得更加簡潔、強韌、粗大。大地、天空、星夜、樹木都呈現出一種令人目弦的快感。
聖雷米也是一座歷史豐富的古鎮,一個繁忙而有活力的村子。聖保羅精神病院原本是一所修道院,是普羅旺斯最漂亮的宗教場所之一。現在依然是一所醫院,參觀者必須絕對安靜,在這里可以買到梵高作品的精美復製品,所得用於維修這座老建築。VALE鄄TUDO是由聖保羅精神病院的護士之家和病人發起的一個組織,其本身也是一項「康復計劃」,這是一個展示住院精神病人繪畫作品的展覽,值得一看。
艾克斯——塞尚的故鄉
艾克斯市是畫家保爾塞尚的故鄉,自中世紀就是一座大學城,也是著名的「泉城」。這里是羅馬普羅旺斯的古都,在今天仍以古羅馬遺跡、中世紀、哥特式和文藝復興風格建築而著稱。艾克斯市還以獨特的烹飪、玫瑰紅葡萄酒以及特有的語言——普羅旺斯方言聞名。 要看塞尚的畫展,最好去離此不遠的LEBAUXDEPROVENCE。它是南法國最美的村莊之一,村子建在巨大的白石陣里,村內有許多十一二世紀的遺址,有不少是羅馬人留下的。登上岩石山上的平台,呂貝隆山區的景色一覽無遺。成畦的熏衣草花田,成群的橄欖林,還有高高尖尖的松柏,黃與綠,紅與紫組成一片錦綉。岩洞里正舉辦塞尚繪畫影像展,當天是著名印象派大師塞尚誕辰100周年,普羅旺斯是塞尚的故鄉,人們以舉辦其繪畫展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大師。岩洞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展廳,幻燈和影像投影在巨大而粗礪岩石牆面上,更有那種油畫的震撼效果。那濃烈的色彩,筆觸清晰的線條,配以動聽的音樂、流動的畫面,真讓人置身於普羅旺斯四季更迭的夢幻中。
義大利最美麗的地中海小鎮
波西塔諾一直以來就是社會名流的別墅區。芭蕾明星魯道夫·努日耶夫、那不勒斯親王若阿希姆·繆拉都在此地擁有過私人別墅;而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和劇作家田納西·威廉姆斯也都曾是波西塔諾小鎮的常客.
義大利諺語:「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後死去。」——確實如此。波西塔諾是被稱為義大利南部阿瑪爾菲海岸里最漂亮的小鎮的。
小巧房子,慢慢由海邊爬上山腰,塗上不同色彩,鮮花在懸崖上點綴著。這些色彩是典型地中海顏色,芥末黃,暗橘紅,陽光加深它們的深沉。一條條的小路,走在其中,是迷宮之路,你只能調整自己的步伐去探索。
走進房子的迷宮,每一個房子,你都希望自己是它的主人。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腳步的清脆回響都是美妙的音樂。只要你一直往下坡路走,遲早會看見美麗的沙灘……
滿目是地中海的壯麗海景,天空是澄清得不容一絲雜質的藍。沙灘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彩色遮陽傘、沙灘椅和遊艇。蔚藍海面上散落著點點的遊艇白帆,猶如一串斷了線的珍珠……
陽光映照海上,點點細碎金光,吸引著人們在海灘上吹海風,看海景……這樣要命的迷人景緻,真會讓人錯覺隨時可能有天使在天邊乍現。耳邊輕柔奔放音樂,眼前是無與倫比地中海景觀,四周閑適自在遊人們(見圖33).
懸崖邊數家餐廳,雪白遮陽傘,雕花的鑄鐵桌椅,透著一派悠閑和安逸。岸邊零亂地堆積一些不規則圓石柱,崖邊青翠樹木叢中隱約有小小碉堡。忙碌城市的人,恨不得放下工作,跑到只有陽光和海灘的地方避世忘憂。
最美景點之一——阿瑪菲海岸
這是全世界50個最美景點之一,屬於義大利的崇山峻嶺,卻憑著第勒尼安海溫柔的風。御風行車,花坡水深路滿香。嘉寶昔日幽居的拉維羅,火紅的天竺葵開到荼 。側耳聆聽,米諾利濤聲依舊,燕鷗撲騰翅膀,似曾相識歸去來。行者終於平靜了憂思,如暮色降臨在寂靜的山林。
飛機穿越雲層,金色夕照里,遠山縹緲,暮靄升騰。那不勒斯灣依著維蘇威火山的環抱,徐徐伸向天際。落日殷紅,早已浸透整個海面。星羅棋布的房屋、波濤、風帆被煙霞籠罩,平靜祥和,美不勝收。 1999年,《國家地理》雜志在耗時兩年精心挑選後,評選出50個一生必去的地方。義大利的阿瑪菲海岸赫然其列,與希臘諸島一起被譽為「人間天堂」(Paradise found)。
阿瑪菲海岸,隸屬於義大利南部的坎佩尼亞區,東起海濱小城薩列諾(Salerno),西至距離那不勒斯車行不到一小時的蘇蓮托(Sorrento),其間囊括了拉維羅(Ravello)、波西塔諾(Positano)、米諾利(Minori)、阿瑪菲(Amalfi)等多個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的小鎮。大部分房屋依山而建,砌白牆,遠看如一隻只棲息在嶙峋礁石上的大鳥。
渚清沙白米諾利
我們的車開上高速公路,駛向阿瑪菲海岸的西入口薩列諾。無論氣溫還是周遭車輛的駕駛風格,都暗示著南義大利怎一個熱情如火——趁著塞車熄火的當兒,常有小帥哥駕著摩托車,在長龍堆里風馳電掣,留下一尾刺鼻的濃煙。
公路依山提勢,小車在陡坡上起伏攀升,窗外一汪令人心動的碧色。海畔古堡屹立,綠色太陽傘鱗次櫛比,告示牌上出現了斗大的「Minori」字樣,第一個小鎮米諾利近在眼前。
旅遊手冊未對米諾利做任何描述,初來乍到感覺它有幾分特別。
海灘依著懸崖,綻開優美的弧形,兩排棕櫚樹環抱的綠影里,戴著寬邊草帽、蒼蠅眼鏡的女子,揚起嘴角,笑顏燦爛如正午艷陽。曾幾何時,義大利貴族在此開館設邸,暫別羅馬的繁華,過幾天樸素清凈的日子。如今這里成了游泳、發呆、曬太陽、看比基尼美女的好去處。唯獨看到沿街的幾家教堂,古色古香的小圓角,才能想起其鼎盛時期的模樣。不變的是第勒尼安海的風,吹了幾世紀,總是和著淡淡的檸檬香。
拉維羅,名人的隱廬
自米諾利西行,山勢一路提升,後視鏡中海景逐漸隱退,被一片片深翠取而代之。是梯田,滿山皆碧,在金急雨的蔭庇中,掀起滾滾綠浪。
梯田盡頭,山間的小鎮拉維羅,雖然不為眾人所知,卻有不乏其數的名人在此隱居——作曲家瓦格納、教皇查理一世、傑西·肯尼迪,還有好萊塢的傾國紅顏葛麗塔?嘉寶。
取小道南行,前往大明星嘉寶昔日用來躲避狗仔的隱廬——辛波乃別墅(Villa Cimbrone)。沿途有不少形狀獨特的樹,最有名的兩株在魯菲洛花園(Villa Rufolo)里,與教堂的尖頂一起,成為拉維羅明信片的寵兒。小徑右側種滿葡萄藤蔓,遠山起伏蒼翠,天的顏色幾近蒼白。
辛波乃別墅隱在木門後,門前則立著一大盆天竺葵。推門而入,奼紫嫣紅,天竺葵如火如荼地盛開著,如今這里已作旅館用,門前長草青青,有極佳海景。無奈只有旅店客人才能入內參觀,悻然作罷。 在園中漫步,進入一間圓頂小亭,四下點綴著粉色花,十分賞心悅目。往前,出現一道迴廊,這才拍案叫絕,原來辛波乃別墅的靈魂在此——整個阿瑪菲海灣盡收眼底,白色羅馬石像,火紅天竺葵。
海風撲面吹來,遠山黛淺,近岸煙波浩瀚,適才一番陡坡蝸行,只是為此刻臨絕頂,果然眾山皆小,映日花兒別樣紅。
卡布里,海上蓬萊
行至海濱,卻不上島一觀,如入寶山空手而歸,不免留憾。阿瑪菲海岸的三大島嶼,分別是伊西亞(Ischia)、卡布里(Capri)和普洛西達(Procida)。之前在朋友的相冊中,看到一張卡布里島山頂俯拍的海景——萬丈懸崖,驚濤拍岸——不由神為之奪,心道:卡布里,就你了。
那不勒斯和蘇蓮托的碼頭都有直發卡布里島的輪渡。迎著晨風,買票登船。晨曦熙微,淺淡的波光上散來幾聲鷗啼。船慢慢駛動了,不遠處朱紅色的燈塔,連同星星點點的那不勒斯山色,正緩緩離我們遠去。
說到卡布里,你會想到什麼?抱著吉娃娃的老婦人?提著古奇包包的女子?它是全義大利最貴的島嶼,夏季遊客更是如潮水般湧入。全島分為兩塊,東邊的卡布里村(Capri)和西邊的安娜卡布里村(Anacapri),各有登山鐵軌抵達。
想起朋友講述的一則安娜卡布里的趣事——奧古斯都大帝當年一路南下,本想把行宮建在羅馬,偶然來到了安娜卡布里,一眼便愛上了。安娜卡布里的懸崖,也因此有了妙用——蹦極,不過是那種有去無回的蹦。皇帝情緒低落的時候,招來幾個看不順眼的僕人,從懸崖上拋出,風大浪高,「嗖」的一下就在碧藍的第勒尼安海里沒了蹤影。
安娜卡布里最有名的景點,是維多利亞廣場(Piazza vittoria)以北步行不到5分鍾的聖米切爾別墅(Villa St Michelle),在盤山公路尚未開通之前,別墅一側的800階台階是連接安娜卡布里村和卡布里村的唯一途徑。此間可俯瞰整個海灣的景色,遠方的Ischia島和Procida島若隱若現,彷彿海上蓬萊。
阿瑪菲海岸連接著長長的美景,在這里,可以醒來,可以醉去,一日長於百年。
⑺ 推薦幾個歐洲唯美小鎮
Top 1:新天鵝堡 半山童話
地址:德國富森市郊的斯華根小鎮
新天鵝堡建於半山腰之上,遙望透徹如鏡的霍更絲湖,明凈透底,山間的風光,無論在哪一處望去都如同童話世界。古堡的外牆全以白色大理石建造,內部有不少廳房,包括殿堂、教堂、圖書館、造幣廠、室內瀑布、人造洞穴、花園。
Top 2:海德堡城堡 風光盡覽
地址:德國海德堡市
海德堡城堡建於12世紀,歷史上經過幾次擴建,形成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的混合體,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站在城廓上遠望,滿眼盡是無邊無垠的葡萄園,美不勝收。Top 3:溫莎古堡 皇光籠罩 地址:英國倫敦地區溫莎鎮
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且一直有人居住的王室宅邸,歷代君王所做的改建使它成為展現王權品位的非凡建築。溫莎堡像一個龐然大物坐落於一山丘上,俯瞰泰晤士河。自十二世紀,溫莎古堡便成為英國皇室御所,直到現在女王仍常到這里。
Top 4:昂布瓦茲城堡 藝術棲息
地址:法國盧瓦爾河畔
法國的盧瓦爾河谷匯集了多所古堡,而其中最有吸引力的當然是昂布瓦茲皇家城堡。城堡的吸引力不僅是這座文藝復興風格的法國皇家城堡,也不僅因為周圍迷人的風光,更因為這里是藝術巨人達·芬奇安息的地方。
Top 5:布拉格城堡 典雅薈萃
地址:捷克布拉格市
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歷史,60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布拉格城堡畫廊收藏了許多古典繪畫,聖維塔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而卡夫卡居住過的黃金巷,也是城堡內最熱鬧的地方
Top 6:愛丁堡城堡 岩頂矗立
地址:英國愛丁堡
愛丁堡城堡可算是蘇格蘭的精神象徵,矗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愛丁堡城堡在6世紀時成為皇室堡壘。這是一座以戰爭為主題的城堡,蘇格蘭王冠與其他的皇杖、劍等文物被置於皇冠室中
⑻ 法國有哪些有名的歷史旅遊景點。
名勝古跡
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凱旋門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
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é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大仲馬、居里夫婦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2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此時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
香榭麗舍大街 (Avenu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杜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羅斯福大街(Av. Roosevelt)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東端的協和廣場南北兩端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香榭麗舍大街還有大、小展覽宮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⑼ 最著名的歐洲小鎮有哪些
荷蘭:萊頓
捷克:克魯姆洛夫
奧地利:茵斯布魯克
瑞士:琉森
法國:第戎
萊頓:萊頓是荷蘭西部城市。在海牙東北16公里。人口11.7萬。公元922年見於記載,十二世紀城市環繞城堡發展,1266年建市。十四世紀紡織和印刷業發達。十九世紀末起工業迅速發展,現有印刷、紡織、食品、冶金和建築材料等部門。荷蘭最大的乳酪和牛市場之一。萊頓大學建於1575年。有民族博物館、哥特式教堂和美術館。附近有海濱療養地。
2.克魯姆洛夫:南波西米亞的迷人小鎮克魯姆洛夫(Cesky Krumlov)是世界上最美的幾座城市之一,該城市於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3.茵斯布魯克:茵斯布魯克位於奧地利的西部,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與德國、義大利和瑞士相鄰,茵河從城中穿過。它是奧地利蒂洛爾州的首府,下分九個城區。
茵斯布魯克這個名字的由來很簡單,意思是茵河上的橋。這里最獨特、最經典的景色是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的中世紀建築,畫面藝術得令人屏息。阿爾卑斯山山上的融雪雪水在茵河裡流過,帶走了熱量,卻帶來了清新的空氣,氣候非常的宜人。在狹窄的小街上,哥特式的樓房鱗次櫛比,巴洛克式的大門和文藝復興式的連拱廊再再地展現出了古城的風貌。
4.琉森:盧塞恩,又譯「琉森」是琉森州的首府,位於瑞士中部,羅伊斯河出口與四州湖的匯合處,市區人口接近8萬人。盧塞恩(琉森)屬於瑞士德語區,德語名為Luzern。在多語言111的瑞士,盧塞恩(琉森)的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的asd拼寫是Lucerna,法語和英語的拼寫是Lucerne。號稱是瑞士最美麗、最理想的旅遊城市,也是最受瑞士人喜愛的瑞士度假地。琉森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藝術家們在此得到了不盡的靈感。歷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寫作。
5.第戎:第戎(Dijon),法國東部城市,勃艮第大區(Région Bourgogne)的首府和科多爾省(Côte d'Or,21省)的省會,也是該大區內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距離巴黎東南大約290公里。第戎歷史悠久,其城市建於羅馬時代,中世紀時為勃艮第王國(Royaume de Bourgogne)的首府,現市內留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第戎地勢平坦,除武士河(l'Ouche)和勃艮第運河(Canal de Bourgogne)外,市內無大型河流。第戎總體上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但因其地理位置距離海岸線較遠,大陸性特徵較為明顯,即夏季乾燥,冬季較寒冷,氣溫年較差大。勃艮第也是法國四大美食之都之一,蝸牛菜、芥末、勃艮第牛肉火鍋等都是第戎的傳統美食,同時第戎附近還是法國勃艮第葡萄酒產區。
⑽ 歐洲風情小鎮有哪些
德國:施陶芬小鎮;英國:拉文納姆小鎮、瑞典爾德小鎮 ;義大利:保格利小鎮 。
施陶芬小鎮位於德國南部黑森林的邊緣,從斯特拉斯堡出發,穿過滿是露天葡萄園的群山,待看到一尊憨態可掬的裸露酒神巴克斯的雕像時,表明已經到達城鎮小小的鬧市區了。通向商業市場的大街兩側都是粉色的房屋,市場的中心是城鎮大廳,大廳建築物的正面鐫刻著公元770年就題下的哥特式銘文。
拉文納姆小鎮位於薩福克郡,可能是英國最小的小鎮了。小鎮上有令當地人引以為傲的300多所古老房屋以及排滿各色小古董的商店和茶社(供應烤餅和濃奶油)。可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店,它們供應的物品可都是上了英格蘭鄉村瀕危景點名單的。在翁布里亞有一家豪華酒店,名為特拉諾娃(PalazzoTerranova)。它的前任主人薩拉·湯森對此地深深著迷,於是在附近開了一家小旅館。
瑞典的爾德小鎮聞名遐邇,是個小漁村,開車再加上渡船差不多兩小時即可到達哥本哈根。在這里瑞典藝術家拉爾斯·威爾克斯建造了尼米斯,這個公共藝術裝置擁有300英尺長地面隧道的迷宮和45英尺高的爬塔。
保格利小鎮地處南部托斯卡納區瑪利瑪葡萄園之間,除了引人入勝的路途風景外,會在這里發現更多。來到主廣場的德拉·波什陶咖啡吧,嘗嘗保格利小鎮的特色紅葡萄酒:這些葡萄酒始釀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足以媲美現在的法國波爾多紅酒。比保鈉(Bibbona)的東南方向五英里處,有家名為Sant』Elena的酒店,裡面有15間客房,提供帶罩篷的床,石制壁爐以及一流的義大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