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哪個節日相當於中國清明節

法國哪個節日相當於中國清明節

發布時間:2022-06-10 01:30:31

① 國外有什麼和中國清明節類似的節日嗎

西方萬聖節,復活節

② 清明節相當於外國的什麼節日

各國的名稱不一樣吧,如:
日本的盂蘭盆節:在每年農歷七八月間舉行,全國放假3天,有組織地進行祭祀活動。
美國、法國的萬靈節:萬靈節是法國基督教徒的節日之一,在每年的11月1日。這天全國放假,人們奔向各個陵園和墓地憑吊親人或先烈。
波蘭、墨西哥的亡人節:11月1日是波蘭的亡人節。
敘利亞把每年初夏的5月6日定為「烈士節」,坦尚尼亞把每年的9月2日定為哀思節,9月1日是突尼西亞全國掃墓日,又叫英雄節。等等

③ 國外有沒有類似我們中國的清明節的節日

國外沒有一個節日叫「清明節」但有類似清明節日,比如:

5月6日,敘利亞烈士節。當晚政府要員設宴款待烈士親屬。

5月30日,美國大多數州的「陣亡將士紀念日」。

8月份,日本農歷七八月間有個盂蘭節,機關、企業放假3天,城裡人返回鄉下祭掃先人墓地。

9月1日,突尼西亞全國掃墓日,又叫英雄節,用以紀念在獨立斗爭中殉國的烈士。

10月31日,墨西哥亡靈節(也譯作萬靈節),晚上人們穿著奇裝異服,戴上祖輩相傳的假面具,對著先人的亡靈又唱又跳。相傳這源自印第安人的風俗。

11月1日,法國萬靈節。人們除祭掃先人陵墓,還到巴黎公社紀念碑獻花。

④ 各國的清明節習俗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因為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其他國家是沒有的,只有類似的節日,如美國的萬聖節等

⑤ 外國有沒有清明節他們怎麼祭祖,也燒香、燒紙錢嗎他們的節日是那一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到4月5日,人們都要攜帶酒食果花、紙錢等物品,按照舊的習俗到祖先或故人的墓地去祭拜。和我國一樣,世界各國每年也有為死去的親人、朋友祭奠致哀之日,我們亦可稱其為外國的"清明節"。 日本的"盂蘭盆節" 在日本,"盂蘭盆節"是規模僅次於元旦的盛大活動,據傳說是為了拯救陷入餓鬼道的母親,按照佛教的教義,在每年的7月15日(陰歷),以各種食品為供品而進行的法會。這個活動曾在遠古的印度和中國盛行,日本則是從飛鳥時代才開始進行的,後來傳播得很廣泛。現在是陽歷的8月13日前後,家家都設置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已成為日本祭奠祖先特有的活動。 日本非常重視"盂蘭盆節",機關、廠礦、團體、企業都會在節日期間放假三天,並有組織進行祭祀活動。在鄉間活動更為熱鬧,家家戶戶到墓地祭祖,外出不能回來祭祖的人也會委託別人代為祭奠。8月份學生們放暑假,離開自己的故鄉到外地工作的人也都利用這個時段回老家與家人團聚。因為"盂蘭盆節"期間城裡的人都回到鄉下去了,可謂"民族大移動",使得大城市東京等地還真顯得有些冷清呢。 "盂蘭盆節"自然不可缺少的是盂蘭盆舞。它由表達人們脫離苦難的喜悅,變成了如今具有各地民族特色的民間舞蹈了。在夏天溫暖的夜晚,和著大鼓的咚咚聲,全村子的人們圍成一個大圓圈翩翩起舞,熱鬧非凡。他們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告慰死去的亡靈,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成為日本特有的文化景觀。 敘利亞的"烈士節" 敘利亞位於西亞,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為鄰,西瀕地中海。敘利亞有4000多年歷史,長期被羅馬帝國、阿拉伯哈里法軍隊、埃及馬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征服和統治,直至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才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並重新建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每年夏初的5月6日是敘利亞政府規定的法定節日,也稱之為"烈士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向死難的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為烈士掃墓,慰問烈士家屬。節日當晚,敘利亞政府要員還要專門設晚宴,來款待烈士們的親屬,以此來慰藉那些在歷史上搏殺疆場、為祖國英勇獻身的烈士們。 波蘭的"亡人節" 波蘭共和國位於中歐的東北部,北部瀕波羅的海。波蘭語為官方語言。居民多信奉天主教。1944年7月22日成立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與我國建交。提起波蘭,人們自然會想到肖邦和居里夫人。肖邦是波蘭人引以為驕傲的偉大作曲家和鋼琴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在每年的11月1日,波蘭為悼念已經逝世的人,都要舉行"亡人節"。這一天,人們要帶上孩子,舉家前往墓地對死去的祖先和親人進行祭奠。祭拜時,由年長者點燃燭燈,讓孩子恭敬獻上,一來緬懷已故之人,二來也能現場教育後代不忘祖先,永記親人。 坦尚尼亞的"哀思節" 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的坦尚尼亞是信奉原始拜物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國度。它的首都達累斯薩拉姆是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坦尚尼亞人民為了悼念為國犧牲的死難烈士,把每年的9月2號定為"哀思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自覺自願地來到墓地進行獻花掃墓活動。就連國家領導人也親臨烈士陵園的墓地,虔誠地參加祭掃活動。也有的人來到獨立廣場的紀念碑前敬獻花圈,以此寄託對烈士的哀思。墨西哥的"掃墓節" 墨西哥的"掃墓節",也稱"亡人節",最早源於該國達拉斯哥尼人紀念先人的活動,後逐漸成了墨西哥許多民族的共同節日。每年一到11月2日,墨西哥的家家戶戶都開始為祭奠故去的人而忙碌著。這天下午或傍晚,他們特別的准備了"亡人麵包"、骷髏形糖塊和已故親人愛吃的食物及煙酒,作為祭祀供品前往墓地。在舉行完畢祭祀儀式後,全家人即在親人的墓前鋪上檯布,然後席地而坐,點上蠟燭。人們穿著奇異的服裝,戴著人、獸、神、鬼的假面具邊吃邊喝、載歌載舞,最後共食祭品,痛飲普格酒後離去;或為故人守靈,以至通宵達旦。在墨西哥各個地區掃墓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有的在白天,有的則在晚上。 法國的"萬靈節" 法國的"萬靈節"亦稱"諸聖瞻禮",又稱"聖靈節",是基督教節日之一,日期為每年的11月1日。這一天,法國全國放假1天。最初,該節僅為紀念殉道的聖者,後逐漸擴展到紀念所有得救的"聖徒"。民間的習慣是人們到墓地去,憑吊已故的親人,或緬懷為國捐軀的先烈。法國人掃墓,主要是奉獻鮮花,而且以菊花居多,很少看見東方習慣用的青松翠柏和白色的紙花。這一天即相當於中國的清明節。每年位於巴黎公墓不遠的巴黎公社紀念碑和十多個反法西斯紀念碑,是憑悼者最多的地方,人們向烈士獻上的鮮花布滿了紀念碑的周圍。 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 "陣亡將士紀念日"是美國大多數州都要紀念的節日,時間原為5月30日,後許多州將它改在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美國南北戰爭中,無數將士在戰火中陣亡。戰爭結束,為祭奠戰爭中陣亡的將士,不分南方北方,都在春天向雙方死者的墓地奉獻鮮花,他們將這一舉動視為民族團結的象徵。今天這已經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祭掃日,意義同我國的清明節十分相似。人們起初在"陣亡將士紀念日"這一天僅祭奠所有的戰爭死難者,後來在民間逐漸演變為一般家庭祭奠去逝的親人。每逢"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的現役軍人和老戰士便排起長長的隊伍前往墓地,特別是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人們將眾多十字架插在沙灘上,他們在向烈士們敬獻花圈的同時,還仰天鳴槍向陣亡將士致意,並吹響軍中的熄燈號,讓死難的將士安息、長眠。 除此之外,每年的9月1日是突尼西亞的全國掃墓日,又叫"英雄節"。這天,全國各地也要舉行掃墓悼念活動,向在民族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烈士們敬獻花圈,緬懷英雄的豐功偉績。這也是用以紀念烈士、哀悼故人的外國"清明節"。

⑥ 什麼節日類似清明節

大概就是上墳,祭祖的節日都類似

⑦ 清明節的問題中國人有清明節,歐美國家有沒有類似節日

有,例如:

◎法國 萬靈節
這一天,法國全國放假一天。法國人掃墓,主要是奉獻鮮花,以菊花居多,很少看見我國習慣用的青松翠柏和白色紙花。
◎波蘭 亡人節
每年的11月1日,波蘭為悼念已經逝世的人,都要舉行「亡人節」。這一天,人們要帶上孩子,舉家前往墓地對死去的祖先和親人進行祭奠。祭拜時,由年長者點燃燭燈,讓孩子恭敬獻上,一來緬懷已故之人,二來現場教育後代不忘祖先,永記親人。
◎墨西哥 亡靈節
定於每年的10月31日。晚上,人們穿著奇裝異服,戴上祖輩相傳的假面具,對著先人的亡靈又唱又跳,相傳這源自印第安人的風俗。
◎日本 盂蘭盆節
定於每年的8月份,機關、廠礦、團體、企業都會在節日期間放假三天,並有組織進行祭祀活動。在鄉間,家家戶戶到墓地祭祖,外出不能回來祭祖的人也會委託別人代為祭奠,全村人還會圍成一個大圓圈跳盂蘭盆舞,成為日本特有的文化景觀。

⑧ 外國的清明節叫什麼

和我國一樣,世界各國每年也有為死去的親人、朋友祭奠致哀之日。

◎法國 萬靈節

這一天,法國全國放假一天。法國人掃墓,主要是奉獻鮮花,以菊花居多,很少看見我國習慣用的青松翠柏和白色紙花。

◎波蘭 亡人節

每年的11月1日,波蘭為悼念已經逝世的人,都要舉行「亡人節」。這一天,人們要帶上孩子,舉家前往墓地對死去的祖先和親人進行祭奠。祭拜時,由年長者點燃燭燈,讓孩子恭敬獻上,一來緬懷已故之人,二來現場教育後代不忘祖先,永記親人。

◎墨西哥 亡靈節

定於每年的10月31日。晚上,人們穿著奇裝異服,戴上祖輩相傳的假面具,對著先人的亡靈又唱又跳,相傳這源自印第安人的風俗。

◎日本 盂蘭盆節

定於每年的8月份,機關、廠礦、團體、企業都會在節日期間放假三天,並有組織進行祭祀活動。在鄉間,家家戶戶到墓地祭祖,外出不能回來祭祖的人也會委託別人代為祭奠,全村人還會圍成一個大圓圈跳盂蘭盆舞,成為日本特有的文化景觀。

⑨ 其他國家有類似於清明節的節日嗎

清明節是一種紀念親人、祖先的節日,那麼外國人是通過什麼樣的節日來紀念自己的親人、祖先的呢?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其他國家的「清明節」:

5月6日 敘利亞烈士節。當晚政府要員設宴款待烈士親屬。

5月30日 美國大多數州的「陣亡將士紀念日」。

8月份 日本農歷七八月間有個盂蘭節,機關、企業放假3天,城裡人返回鄉下祭掃先人墓地。

9月1日 突尼西亞全國掃墓日,又叫英雄節,用以紀念在獨立斗爭中殉國的烈士。

10月31日 墨西哥亡靈節(也譯作萬靈節),晚上人們穿著奇裝異服,戴上祖輩相傳的假面具,對著先人的亡靈又唱又跳。相傳這源自印第安人的風俗。

11月1日 法國萬靈節。人們除祭掃先人陵墓,還到巴黎公社紀念碑獻花。由此可以看出,孝道是我們的共性。

閱讀全文

與法國哪個節日相當於中國清明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