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法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1、衣
法國人普遍穿衣比較有品位,年輕人以潮牌和日常休閑居多,基本看不到運動褲和沖鋒衣,主要是牛仔褲和休閑褲,各種緊身。上班之後或者上了年紀的人很多日常也是休閑正裝,經常可以看到穿著皮鞋正裝風衣的老爺爺,看起來很有風度。女孩子的衣著普遍偏中性,那種萌萌噠妹子在法國基本見不到。
在法國白人的衣服顏色一般都很性冷淡,各種黑灰褐,而黑人小哥哥和大媽的衣服顏色相當鮮艷,亞洲人一般跟白人差不多。
2、食
法國人的早餐一般是麵包房裡剛烤出來的新鮮麵包或者麥片,有時間起來煎個雞蛋已經屬於比較講究的了。早餐吃法棍的是少數,一般都是Croissant(羊角麵包、可頌,都是這玩意)或者Pain au chocolat(直譯巧克力麵包),上班路上就可以吃掉,或者到了辦公室泡一杯咖啡再吃都可以。
午餐對於大部分法國人來說是最糾結的,上班的人沒時間吃什麼正餐,但是肚子又餓,因此催生了巨大的速食午餐市場。基本上所有能做成半成品的食物,包括且不限於義大利面、披薩、沙拉、各種口味的菜配飯、三明治等。
晚餐是大部分法國人一天的唯一一頓正餐。法國人習慣晚上八點吃飯,家常菜其實也就是比較好做的西餐,主食一般是義大利面或者米飯,搭配一個沙拉和一道肉菜。如果家裡有人做飯的話可能可以吃到比較耗時的主菜,比如燉牛肉,獨居的上班族可能就自己煎一份牛排或者路過超市買半隻烤雞打發掉一餐了。
3、住
有自己的小house的法國人一般只有兩種情況:有錢(住得起)、鄉下人(地便宜)。大城市的法國人一般都住在公寓或者studio裡面,其中公寓和國內的正常商品房基本沒有區別,也是各種面積各種戶型;studio指的是單身公寓,一般都是留學生或者獨居且沒什麼錢的上班族居住,面積約20平米,配有基本的生活設施。
在法國合租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形式,幾個人一起分享一間大公寓或者house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劃算的事情。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同學或者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大部分在入住之前就互相見過面,保證性格沒什麼太大出入。
4、行
法國買車很便宜,所以有車在法國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大部分家庭至少都有一輛,甚至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車。但是在大城市裡,停車相當麻煩,所以大部分法國人還是習慣乘坐公共交通系統。周末經常可以看到開著車去買東西或者去郊區玩的人流。
法國國內的鐵路系統很發達,准點率也不錯,雖然沒法跟咱們春運的運力相比,但是在這個一共也沒多少人口的地方算是足夠了,絕大部分地方都可以乘坐火車到達,哪怕是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小城鎮都可能有一個火車站。
㈡ 法國人是不是都住城堡🏰
過去的王公貴族多住在城堡里,而平民百姓是沒有機會住在裡面的。
㈢ 法國人的普通住宅小區怎麼樣
有好的有差的,一般市區裡面公寓樓多一些,稍微靠邊一些就別墅較多了
不過有社會救濟房,給低保住的,這種地方一般都比較治安出問題,法語多稱這種地帶為La cité, le ghetto, 這種樓房一般比較高,好幾棟擠在一起基本沒有什麼設計美感,就是方柱形.
普通的住宅樓在法國都比較低,巴黎也許會高一些,外省基本幾層罷了,很少有超過10層的.稍微高點的都是救濟房,法國人稱之為la tour(塔..其實對中國人來說一點也不高)
普通的公寓樓大多都是一棟一個設計,但整體的風格都保持一致,不可能在阿爾卑斯地區的城市中心看到亞洲中國紫禁城風格的建築,法國每個地方的新樓老樓維修都要提交市政府審批以確保當地的風格特色不會被改變
國內那種隨便一起就十幾二十棟完全一樣的"小區"在法國幾乎沒有,除了救濟房...
㈣ 法國有哪些十大城市
以下為法國主要的十大城市:
1、巴黎
戛納(Cannes)位於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風光明媚的休閑小鎮。和法國其他城市一樣,戛納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在 6-10月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五月中旬在此舉辦。
戛納小城依偎在青山腳下,瀕臨地中海之濱,里維拉海灣把臨海的幾個小城鎮環鎖了起來,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5千米長的沙灘,四時不謝之花,漫步城中,白色的樓房、蔚藍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精巧、典雅、迷人」是大多數人對戛納的評價。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㈤ 法國留學可以選擇哪些住宿方式
申請法國留學的學生可以選擇的住宿方式:
【學生公寓】
去法國留學可以選擇的公寓有公立和私立之分。
公立學生公寓是由法國政府建立,由法國大學事務管理中心(CROUS)負責管理。公寓約9至12平方米帶傢具和盥洗設備的單人房間。此類公寓相對便宜,房租根據官方反饋在120
至 300
歐元/月。不過缺點是:第一,房源很緊張,有時候要提前一年排隊,還不見得申請得到;第二,由於是每人一間,所以整體公寓是男女混住的,而衛浴和廚房是公用的…試想一下,一開門,看旁邊一個黑人兄弟赤身裸體從浴室大搖大擺走出,這畫面感…(嗯,也許換成個歐洲美女還可以接受…)
私立學生公寓(Residence)則相對貴一些,根據官方的參考價格,巴黎約需 590 至 686 歐元/月,外省 也要400 至 686
歐元。去除房補後大概房租在300-400歐。有不少室內有獨立的衛浴和灶台(這個點贊)。據住過的小夥伴們反饋,押金一般是1-3個月房租,水電網基本是全包的,偶爾會有自付的情況。
【在外租房】
在外租房主要分單身公寓(Studio)和與人合租兩種。
Studio比較獨立,廚衛齊全,但價格較高,以巴黎市區為例,月租在700-900歐元左右(房補前),巴黎郊區在300-500歐元,外省會比巴黎便宜些。這類住房通常需要通過房屋租賃網站或者房屋中介公司尋找。通常這類住房除去每月的正常租金外,很多水電費和網路費用也是要單獨支付的,而且還會涉及到一個叫做"雜費(Charges)
"的名目,主要用於支付日常公共開支,例如:信件、門房、公攤面積的清潔,等等。 一般至少支付3個月房租作為押金。
與他人合租,在留學生中已越來越普遍。這種方式因為房租和水電網等都是和室友均攤,所以從生活成本上可以降低不少,運氣好的話,去除房補後和CROUS的公寓價位差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合租人的挑選很重要,一定要提前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性格個性之類的,看是否合得來,如果是有知根知底的同學一起合租相對就安全很多哈。
在外租房通常要求有擔保人,這個問題有必要的話可以求助學校或老師。
【家庭寄宿(Homestay)】
所謂家庭寄宿,也就是在私人家庭里享有1間帶傢具的房間,和房東家庭一起生活。這種方式對於短期居留者尤其合適;對留學生來說,也不失為一種解決住房的方式。不過具體情況就要拼RP了!根據官方給出的參考價格,在巴黎大約每月在
800 至 1050
歐元之間,外省價格可以減半(個人認為,這么貴的話,一般除非特別想體驗下法國人的家庭生活的,估計就沒人會去住了)。我之前的學生也遇到過一些只需承擔家務而無需支付房租或者僅需支付很低房租的案例,這種通常房主都會是獨居的老人家比較常見。
這種寄宿的方式,其實限制蠻多的,比如,很多會限制朋友來訪、限製做飯、限制用水量、限制夜歸時間,等等,這些都要提前了解清楚,以免得罪了房東被掃地出門,甚至鬧到警局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哦。
㈥ 住在法國南部是什麼感覺呢
住在法國南部是什麼感覺?我在普羅旺斯的艾克斯住了幾年,所以我可以肯定它有很多優點。
首先是天氣。整個南方的情況並不相同,但至少在艾克斯你每年有300多天的太陽。有時微風習習,有時會從撒哈拉沙漠吹來紅色的沙子,但除此之外,很少有雲,天空呈現出一種奇怪的鐵藍色,這種藍色啟發了幾代畫家。這里的風景也很特別,有些地方的山脈幾乎延伸到海灘。在馬賽附近的海岸上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海螯蝦——類似於峽灣,但有水晶般湛藍的海水。向西是卡馬爾格濕地,那裡有野生白馬和不幸的蚊子部落。但與許多其他溫暖的地方相比,蚊子通常不是濕地的問題。你通常離溫暖的海灘只有幾分鍾的路程,你幾乎可以一年四季都使用它。
但如果法國南部那麼棒,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住在那裡?一個簡單的答案是,在法國,工作主要是在其他地方。我很幸運在那裡有一份工作,但你更有可能在巴黎郊區找到工作,而不是在沿海的村莊。在較大的城鎮,尤其是馬賽,有很多工作機會,空中客車公司在那裡有一個大型的直升機工廠。但是,除非你了解當地的語言和文化,否則很難獲得一個。如果你已經有了一份工作,或者你很富有或者已經退休了,那也沒關系。對其他人來說,這將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㈦ 法國在非洲建立一座「歐洲城市」,為何卻要將窮人和富人分開住
法國在非洲建立一座「歐洲城市」,這座城市就是有名的卡薩布蘭卡。相信看過《北非諜影》的小夥伴一定對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不陌生,但是這座城市卻要將窮人和富人分開住,很多小夥伴表示疑惑, 其實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很多城市,尤其是在資本主義國家,都有分窮人區和富人區。
14世紀起,大量猶太人逃亡到摩洛哥,摩洛哥因此收容了大批歐洲人才。公而今天的卡薩布蘭卡,就是當年法國人在非洲建設的新型城市。西方文化深深影響了這里,並且紮根。
㈧ 巴黎旅遊住哪個區最好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也是這個國家的心臟。法國的公路里程從巴黎聖母院開始,一塊小小的石碑標志著這個國家的中心。 法國人有兩種,一種是「巴黎人」,另一種是「住在巴黎以外的人」。 今天的巴黎人依然走在十九世紀的碎石路上,在這條大道的沿線,點綴著這些名字:協和廣場、凱旋門、盧浮宮、巴黎聖母院……在這條大道上走過的是雨果、波德萊爾、居里夫人、畢加索、喬伊斯…… 大多數遊客心中嚮往的,是一個古老而浪漫的巴黎,一個極具歷史感的巴黎。這里的名勝古跡已足以讓人流連忘返,而另一個充滿前衛與波西米亞氣息的巴黎同樣讓人心馳神往。
最佳季節:1月-12月不論哪個季節,到巴黎旅行,天氣是比較不重要的因素。 巴黎四季氣候溫和,夏天最高溫度很少超過25℃,冬天的最低氣溫通常也在0℃以上,不過有時候也會非常熱。一年中的降水分布比較平均,每個月都至少有1/3以上的日子會下雨,隨身帶把雨傘是必要的。 對購物狂們來說,1月和6月是巴黎最迷人的季節,服裝零售業此時正在進行換季大減價,折扣低到不可想像。年度大減價開始的日期是1月第二個星期的周三和6月的第三個星期的周三,所以計劃行程時還要算準時間。 7-8月,整個歐洲都處於休假狀態,巴黎人也忙著外出度假,把城市讓給了蜂擁而至的旅遊者。但此時的夏季音樂節、塞納河沙灘、月光電影節也充分體現出巴黎的浪漫氣質。 每年9月到來年4月是巴黎的演出季,巴黎歌劇院幾乎每天晚上都有高水準的音樂會和戲劇演出;10-11月是藝術的旺季,大大小小的美術館都會推出精彩的主題展覽。藝術愛好者如果恰好此時來到巴黎,一定會為了如何取捨大傷腦筋。 如此算來,巴黎一年到頭幾乎沒有旅遊淡季可言。如果你只想安安靜靜地品味巴黎,長久地流連在博物館里,5月也許是最佳的選擇。
建議遊玩:5天
人均花費:¥10000
簽證難度:難
㈨ 法國定居
目前除了結婚別無他法,即使你在這里工作也不可以永久定居。夫妻來這里生孩子就不用想了,根本不可能,法國是不會給你簽證讓你來這里生孩子的。如果是和法國人結婚也得先得每年換身份證,3年後可以申請10年簽證(還要經過政府人來家訪,以及你老公的工資等,還有你的法語培訓結業證和成績單等材料才可以申請),拿了10年簽證後的第2年才有資格申請國籍,同時要經過法語的考試與法國歷史的考試。 另外的確如樓上所講,法國有啥好的,我在法國現在定居,一點都不覺得好在哪裡。這里又保守,對外國人有一種歧視,他們就認為華人來這里就是為了和他們法國人結婚拿綠卡,認為別的國家的人都不如他們,這里經濟又落後,在歐洲地區屬於貧窮國家,而且他們真的特別以自我為中心,而且特別懶,說白了就是好吃懶做。
㈩ 法國的地理位置 面積 人口 氣候 特點 經濟支柱 風俗民情
法國 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安道爾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隔海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國土面積54396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65447374人(2010年1月).
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東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氣溫:一月西部及南部4-7℃,東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東部21-24℃,大部分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
,
法國的支柱產業:旅遊,農業,發電設備
航空、高鐵、核電
餐飲
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以握手為禮。在男女之間,女士之間見面時,他們還常以親面頰或貼臉面來代表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個男人見面,一般要當眾在對方的面頰上分別親一下。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施吻手禮時,注意嘴不要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帶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國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後敬男,哪怕女賓的地位比男賓低也是如此。走路、進屋、入座,都要讓女士先行。拜訪告別時也是向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介紹兩人相見時,一般職務相等時先介紹女士,按年齡先介紹年長的,按職位先介紹職位高的。若介紹的客人有好幾位,一般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順序依次介紹。有時介紹者一時想不起被介紹的名字,被介紹者都應主動自我介紹。
到法國人家裡作客時別忘了帶鮮花。送花時要注意,送花的支數不能是雙數,男人不能送紅玫瑰給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種類上應注意:在當地送菊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法國人把每一種花都賦予了一定的含義,所以選擇松花時要格外小心:玫瑰花表示愛情,秋海棠表示憂慮,蘭花表示虔誠,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報春花表示初戀,水仙花表示冷酷無情,金盞花表示悲傷,雛菊花表示我只想見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麗花表示感激,金合歡表示信賴,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屬於你,白丁香表示我們相愛吧,倒掛金鍾表示心裡的熱誠,龍頭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輕視我的愛情,紅茶花表示我覺得你最美麗。此外,法國人視鮮艷色彩為高貴,很受歡迎,視馬為勇敢的象徵,認為藍色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粉紅色是積極向上的色彩。但法國人忌諱核桃,厭惡墨綠色,忌用黑桃圖案,商標上忌用菊花。法國人還視孔雀為惡鳥,並忌諱仙鶴(認為它是蠢漢與淫婦的象徵),認為杜鵑花、紙花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