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法屬圭亞屬於哪個大區

法國法屬圭亞屬於哪個大區

發布時間:2022-06-11 15:41:12

1. 法國最大的海外領地法屬蓋亞那為什麼不願尋求獨立

因為法屬圭亞自己經濟實力不夠,不足以獨立,而且獨立對他們的人民來說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不獨立屬於法國的領土可以被更好地保護。法屬圭亞不屬於殖民地,而是屬於法國的領土。法屬圭亞雖然面積較大,但是人口密度較為稀疏。法屬圭亞自身實力不足以在世界上獲得別的國家的認可,但是如果在法國的庇護下,他們可以接收來自法國的補貼。所以法屬圭亞人民也不會自己主動要求獨立。

而且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阿爾及利亞,當戴高樂給阿爾及利亞選擇權利時,他們選擇了獨立,現在的阿爾及利亞沒有了法國的經濟支持和依靠,變得比獨立之前更窮了,阿爾及利亞人民到法國來還要偷渡,所以說法屬圭亞不獨立是正確的選擇

2. 法國在海外最大的領地,法屬蓋亞那為何不願意獨立

👆位於法屬蓋亞那的歐航局發射場

此外,因為法屬蓋亞那地處低緯度地域,挨著赤道,航天火箭在這里發射能節省相當多的原料,所以法國和歐航局也在這里修了一座航天發射場,歐洲的大部分的火箭都是從這里發射的。航天發射場帶動了當地一部分居民的就業,也帶起了旅遊業,對當地的發展起著促進的作用,那麼獨立的話這座發射場也得搬家,這些本地人也會失業,對當地正在發展的旅遊業也是一大打擊。

所以當地人其實非常不願意獨立,也反對增加自治權,簡單地說,就是怕脫離法國。能留在法國,除了能享受法國中央政府的補助,還能解決一些人的就業,旅遊業的發展也漸漸有起色,何樂而不為。而失去了法國的庇護,當地幾十萬人連生計都將成為問題,幹嘛要獨立呢?

3. 法國屬於哪個溫度帶

如果說是法國本土的話,法國屬於北溫帶。
但法國還有很多海外屬地,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都有法國以前佔領的島嶼,而這些島嶼有的在熱帶,南溫帶。哈哈

4. 圭亞這個國家地理位置

是蓋亞那吧,有英屬蓋亞那,也有法屬蓋亞那。

5. 法屬蓋亞那不肯獨立只想做法國「殖民地」,原因是什麼

在西方大航海時代到來的時候,歐洲各國都開始在海外開辟殖民地,最厲害的英國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西方殖民者們在這些殖民地掠奪大量財富,剝削殖民地人民,讓殖民地變得貧困落後。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西方列強無暇顧及海外領土的時候,海外各個殖民地都紛紛鬧獨立,因此在上個世紀全世界獨立出的主權國家就有100多個,進入21世紀之後,基本上世界上已經沒有所謂的殖民地了。



蘇利南農村:依然還有刀跟火種的行為

因此,無論如何,法屬蓋亞那人民都不會同意脫離法國,畢竟別人給吃的比自己做著吃舒服多了。

所以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快哉快哉!

6. 法屬蓋亞那成族屬於哪個國家

法屬蓋亞那是法國的一個海外屬地和一個地區。北臨大西洋,東部和南部緊鄰巴西,西邊與蘇利南相接。該國狹窄的海岸線低於海平面,並且逐漸形成大草原。內陸自丘陵到高山地帶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 法屬蓋亞那旗幟
內陸平均氣溫80F(27℃),濕度很大,然而,信風使得海岸一帶氣候非常舒適。每年兩個雨季—11月到1月和4月到6月,多為驟雨,淫雨在這里是看不到的。 位於南美洲的東北海岸上,面積堪比愛爾蘭或美國的印第安納州。東部和南部毗鄰巴西,北臨大西洋,西面是蘇利南,沿馬羅尼(馬羅韋納)和利塔尼河一線為邊界區域。全國約90%的人口幾乎不生活在同巴西接壤邊疆上的熱帶雨林,而是從沿海的長灘,逐漸地向低緩的塔馬克-哈馬克山增加。大多數的蓋亞那人,沿著大西洋海岸居住,此區域包含國家大多數有限的道路網。海岸主要與紅樹屬植物沼澤地連成沙灘。動物包括猴子,中南美洲的鱷魚、馬來貘、美洲豹貓和食蟻獸。 美洲豹貓
此地氣候濕熱,甚至當不下雨時,空氣中濕度也重。因國家處於赤道雨林帶上,氣溫徘徊於30°C左右,且年雨量超過250cm。雨季是從1月到6月,5月雨最多。首都卡宴和大西洋海岸一帶較適合居住,大部分的內陸區域較悶熱。
編輯本段地理歷史
自然地理
位於南美洲東北部赤道附近,東南與巴西接壤,西與蘇利南毗鄰,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320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平均氣溫27℃。地勢南高北低,沿海為寬16-48公里的沖積平原,多沼澤,集中人口的90%以上;內地為蓋亞那高原,森林密布。河流眾多,主要有馬羅尼河、 馬羅尼河
馬納河、奧亞波克河等,水量豐沛,多急流瀑布。地近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沿海地區年平均氣溫25-26℃,年降水量達3,500毫米。森林佔全境面積的 80%以上。有鋁土、金、鉭、鐵等礦藏。
歷史
法屬蓋亞那的原來的居民是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印第安人。 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蓋亞那的海岸。一百多年後荷蘭人開始在這里殖民。 1604年法國開始侵入,建立居民點。後英國、荷蘭、法國和葡萄牙相互爭奪此地,直到1816年最後歸屬法國。 1946年法國宣布法屬蓋亞那為法國的「海外省」。從此以後,許多土著的號召自治,盡管從法國獨立之恩惠只有5%,部分因法國的政府供應更多的津貼。從1947年開始法屬蓋亞那擁有有限的自治權。從此該地區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會有兩個議員席。1968年歐洲在庫魯建立了一個航天發射場,亞利安火箭在這個發射場發射。在庫魯,歐洲太空計劃,使法屬蓋亞那的這個角落,變成了現代的世界,並吸引了一些移居到此工作的力量。 1977年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區。
其他
糖和雨林木材成為了殖民地的經濟支柱。奴隸們從非洲帶了種植糖園的工作,盡管他們的成功被本地的印地安人的敵視和熱帶的疾病所限制。且在1848年的奴隸制度廢除以後,種植園的產量,從來無法配合法國的加勒比海殖民地,本地的工業幾乎崩潰了。在大約相同的時間,法國決定減少監獄的費用,將受刑人移民至蓋亞那,貢獻殖民地的發展。約有70,000罪犯-包括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和亨利papillon charriere,在1852年和1939年之間到達。剛開始,許多流放的罪犯,熬過了惡劣的環境,大部分都死於瘧疾和發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蓋亞那仍然是罪犯的殖民地,
編輯本段宗教信仰
法屬蓋亞那人,主要是信奉羅馬天主教,且法語是官方的語言。幾乎每個人都說本國的混合語克里奧爾人,法國的Guianese,當時逃亡的黑奴,且美洲印地安人,維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並且說阿拉瓦克語、加勒比語、埃默里永語 、Oyapi、Palicur 和瓦亞納語 。標志符號都和法國連結,法郎、警察和人行道咖啡館都混合法國的影響——嘉年華會,狂歡節,黑奴木雕和加勒比海音樂、跳舞,帶給蓋亞那明顯的非拉丁氣氛。
編輯本段政治概況
法國總統委任的省長(或稱地方總統)為名義最高行政負責人,省長經議會選舉產生,法總統任命,行政權在部長會議,由總理負責。政府由省長、部長會議、兩議會議長和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和參議員組成(法圭在法國國民議會中有兩名議員,在參議院中有一名議員)。有兩個議會,即省議會和地方議會。前者有議席19個,後者有31席。兩議會均由普選產生,任期六年。司法機構設在馬提尼克島的法蘭西堡法院為法屬蓋亞那、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的上訴法院。樞密院位居冊機構,設主席一名、政事樞要若干名。法屬蓋亞那有一終審法院,大法官終身任職。 政黨 (1)蓋亞那民主行動黨(Action Democrate Guiana)。 (2)蓋亞那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Guyanais,PSG):1956年成立。 (3)蓋亞那民主力量(Forces Democratiques Guyanaise):1989年從蓋亞那社會黨中分出。 (4)保衛共和聯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Republique,RPR):1946年成立。右翼黨派。 (5)法國民主聯盟(Union pour la Democratie Francaise):1979年成立,中間派。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由於受地理位置限制、基礎設施陳舊和缺少熟練工人等原因,經濟發展受阻。經濟以農業,林業和漁業為主,集中在沿海地帶,內地大部未開發,工業很少。主要出產木薯、稻米、玉米、甘蔗和硬木。還開采少量黃金和鋁土。沿海產魚蝦。工業僅有製糖、釀酒等小工場。輸出海蝦、木材、黃金等,輸入機器、糧食、石油產品、日用工業品等。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法國援助,大部分製成品、食品和能源需進口,林業、漁業和旅遊業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失業是一個較大的社會問題。 礦產主要有鋁礬土、高嶺土和金礦等。森林覆蓋率達90%,擁有熱帶特有的各種硬木及可提煉香精的花梨木。工業不發達,農業生產集中在沿海地區,產值佔GDP的11.4%。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木薯、甘蔗、蔬菜等。旅遊業正在發展中。熱帶自然風光和內地印第安人村落對遊客有很大吸引力。1999年接待遊客68211人次,有旅館客房1200套。 法圭地區無鐵路,公路:總長1817公里。水運:內河航運線總長3760公里。空運:首府卡宴有一個國際機場,可起降大型噴氣飛機。 主要進口食品、石油和石油製品、機械和交通工具、製成品等;出口魚蝦、木材、大米等。主要貿易對象是法國、美國、日本、德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國。
編輯本段華人華僑
中國自1898年開始移民,現有華僑約5000人,其中約有1500人已獲法國國籍,其餘大部分均取得長期或短期居留權。多數為廣東客家人,來自東莞、寶安、惠州等地,約有400人來自浙江的金華、青田一帶。主要從事食品、百貨、餐館等職業,約有400多家。旅法圭華僑人數約佔全省3%,稅收佔全法圭總額25%。 華人社團 卡宴華僑公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一個華僑社團。成立於1956年,理事會為其領導機構。目前按期繳納會費的固定會員有347個,但實際會員為4500人。
編輯本段軍事教育
法國負責法圭防務。2001年估計,法國在法圭駐軍3250人,另有憲兵600人。與法國教育制度相同,實行10年制免費義務教育。 1964年在庫魯地區建成火箭發射中心。歐洲宇航局在此從事阿麗亞娜火箭的發射業務。參看詞條歐洲航天發射中心 《法屬蓋亞那報》:日報,發行量5500份;《蓋亞那報》:日報,發行量1000份。卡宴廣播電台每周播音126小時。托特莫諾廣播電台每日播音24小時。諾曼廣播電台用當地土語廣播。均為私人電台。法國海外廣播電視公司:每天播音16小時,每周播放電視節目32小時。
編輯本段語言
蓋亞那原住民的語言有六種,分成三種語系: 瓦揚皮語(wayampi)、埃梅里用永語(émérillon)屬於圖皮-瓜拉尼語系(Tupi-Guarani) 阿拉瓦克語系(arawak)、巴里庫爾語(palikour)屬於阿拉瓦語系 卡里納語(kalihna)、瓦亞納語(wayana)屬於加勒比語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基於法文和英文的克里奧爾語言。

7. 法屬蓋亞那是屬於法國嗎

法國海外省
地處赤道附近,西與蘇利南相鄰,東、南與巴西接壤,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320千米。境內沿海地勢低平,南部是蓋亞那高原向東延伸部分,多丘陵、低山和瀑布。主要河流有馬納河、馬羅尼河和奧亞波克河。屬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多雨。
1616年法國殖民者首先侵入,後與英、荷展開爭奪。1676年被宣布為法屬領地,稱法屬蓋亞那。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當地居民奮起反抗法國殖民統治,遭殘酷鎮壓。1794年法國宣布廢除奴隸制。1808年英、荷又佔領該地。1816年該地復歸法國。1946年法國宣布法屬蓋亞那為法國的海外省。1977年法屬蓋亞那又同時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區。1982~1983年,法國社會黨政府推行改革,把處理地方事務的某些權力下放給地方議會,但反對對法屬蓋亞那的行政區地位進行任何改動。
法屬蓋亞那有兩個議會,即省議會和地方議會。它們為兩個並行機構,共同管理地方事務。兩議會議員均由普選產生,任期6年。法國委任的省長為最高行政負責人。政府由省長、兩議會議長和在法國國民議會中的議員和參議院議員組成。主要政黨有蓋亞那社會黨、保衛共和聯盟、蓋亞那民主運動、法國民主聯盟等。
以農、林、漁業為主,工業很少。農業生產集中在沿海地區,主要生產水稻、木薯、甘蔗和蔬菜等。森林覆蓋率達90%,擁有熱帶特有的各種硬木及可提煉香精的花梨木。工業大部分為小作坊,主要進行製糖、釀酒、香精提煉、魚蝦加工等。礦產主要有鋁礬土、高嶺土和黃金,旅遊業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其熱帶自然風光和內地印第安人村落對遊客有很大吸引力。1989年法屬蓋亞那國內生產總值估計為2.66億美元。貨幣名稱為法國法郎。匯率為5.6925法郎兌1美元(1993年9月30日)。該省無鐵路,公路總長713千米。
法屬蓋亞那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法國援助,大部分製成品、食品和能源需進口。作為法國的一部分,法屬蓋亞那為歐洲共同體成員。主要進口食品、石油和石油製品、機械和交通工具、製成品等,主要出口魚蝦、木材、大米、機械和交通設備等。主要貿易對象為法國、美國、日本、德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國。
法屬蓋亞那的教育制度與法國的教育制度相同,實行10年免費義務教育。有3家主要報紙,即《法屬蓋亞那報》、《蓋亞那-媽提尼克報》和《蓋亞那報》。有法國海外廣播電視公司1家電視台,和卡宴廣播電台、安提巴廣播電台、托特莫諾廣播電台3家電台。

8. 法屬蓋亞那和蓋亞那是同一個國家嗎

法屬蓋亞那是法國的殖民地,不是主權國家,但是擁有法國的大區(一級行政單位)地位,不能與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等同。
蘇利南是主權國家,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也是主權國家,歷史上這三個地方都叫蓋亞那,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獨立前是英屬蓋亞那,蘇利南獨立前是荷屬蓋亞那

9. 法國的領土面積包括法屬蓋亞那嗎

法屬蓋亞那(Guyane française)是法國的一個海外屬地和一個地區。它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邊,與巴西和蘇利南交界。

法屬蓋亞那是法國領土的一部分,因此它也是歐洲聯盟的一部分。與法國本土相同法屬蓋亞那的貨幣是歐元。法國總統委任的省長為最高行政負責人。政府由省長、兩議會議長和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和參議員組成(法圭在法國國民議會中有兩名議員,在參議院中有一名議員)。

因為此地80%都是森林,而且有金,鋁土,鉭等豐富的礦藏。所以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蓋亞那的海岸一百多年後,荷蘭人開始在這里殖民。17世紀初法國開始侵入。後英、荷、法和葡相互爭奪此地,直到1816年最後歸屬法國。1946年法國宣布法屬蓋亞那為法國的「海外省」。1977年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區。

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1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679個市鎮。

10. 法國行政區劃

法國現行行政區劃中分為大區、省和市鎮(大區轄省,省轄市鎮),本土分為13個大區、96個省,海外也有5個省及大區、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其中有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科西嘉和新喀里多尼亞。法國全國共有36568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法國行政區劃是對法國地理的行政和機構劃分。
法國本土
13個大區
Région
大區是最大的行政劃分區,由大區議會(conseil régional)管理。大區議會每六年由直接普選產生,議會參與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大多數事務的管理和財政撥款。每一個大區還有一位大區主席(préfet de région),由政府提名,他的任務為負責該行政區域的政權,例如統籌公共安全事務等。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域的地位較特殊,跟一個大區相當,但擁有更多權力。
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布列塔尼大區、中央-盧瓦爾河谷大區、科西嘉大區、法蘭西島大區、上法蘭西大區(北部-加來海峽+皮卡第)、大東部大區(香檳-阿登+洛林+阿爾薩斯)、諾曼底大區(下諾曼底+上諾曼底)、新阿基坦大區(阿基坦+利穆贊+普瓦圖-夏朗德)、奧克西塔尼大區(南部-比利牛斯+朗格多克-魯西永)、盧瓦爾河地區大區、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96個省
Département
省是比大區低一級別的行政區域,每個大區包括數個省。跟大區相似,省由每六年直接普選產生的省議會(conseil général)管理和對其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事務進行財政撥款。各省是在1790年法國大革命中建立,標准之一是所有的公民能夠在一天內到達專區政府所在地。省的職責范圍經常與大區重疊。同大區相似,每個省有一個省長(préfet)管理行政事務。
安、埃納、阿列、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上阿爾卑斯、海濱阿爾卑斯、阿爾代什、阿登、阿列日、奧布、奧德、阿韋龍、羅訥河口、卡爾瓦多斯、康塔勒、夏朗德、海濱夏朗德、謝爾、科雷茲、上科西嘉、南科西嘉、科多爾、北海濱、克勒茲、多爾多涅、杜、德羅姆、厄爾、厄爾-盧瓦爾、菲尼斯泰爾、加爾、上加隆、熱爾、紀龍德、埃羅、伊勒-維萊納、安德爾、安德爾-盧瓦爾、伊澤爾、汝拉、朗德、盧瓦爾-謝爾、盧瓦爾、上盧瓦爾、盧瓦爾-大西洋、盧瓦德、洛特、洛特-加隆、洛澤爾、曼恩-盧瓦爾、芒什、馬恩、上馬恩、馬耶納、默爾特-摩澤爾、默茲、莫爾比昂、摩澤爾、涅夫勒、北部、瓦茲、奧恩、加來海峽、多姆山、大西洋-比利牛斯、上比利牛斯、東比利牛斯、下萊茵、上萊茵、羅訥、上索恩、索恩-盧瓦爾、薩爾特、薩瓦、上薩瓦、巴黎、海濱塞納、塞納-馬恩、伊夫林、德塞夫勒、索姆、塔恩、塔恩-加隆、瓦爾、沃克呂茲、旺代、維埃納、上維埃納、孚日、約訥、貝爾福、埃索納、上塞納、塞納-聖但尼、瓦勒德馬恩、瓦勒德瓦茲。
329個區
Arrondissement
每個法國省份又分割為數個區,駐有專區區長(sous-préfet),職責是輔佐省長的事務。
4055個選區
Canton
每個區再劃分為選區,選區的角色實質上是提供一個選舉基層網:在地方選舉中,每個選區推選一名成員代表該區參與省議會。在城市區帶,一個市鎮通常涵蓋幾個選區;而在鄉村地區,一個選區通常由一些小鎮組成。因此主要行政部門一般集中於選區政府所在地。
36568個市鎮
Commune
市鎮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最小的行政劃分區,對應一個鄉村或者城市。即使一大市鎮涵蓋了數個選區,也只屬於一個省的區(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市鎮由選舉產生的市議會(conseil municipal)治理,後者由市長(maire)主管。他們的許可權不一,擁有自己的財政預算。
人口最多的三個市鎮(巴黎、馬賽、里昂)又劃分為45個市區(arrondissement municipal),相當於附屬市鎮(sous-commune),擁有(市區的)區長(maire)和區議會(conseil municipal d'arrondissement)。
某些市鎮也同時涵蓋數個居民點、村莊或鎮(bourg):這些鎮通常源於極少有人居住的居民點、或是地處過於偏僻而無法安置自治行政管理機構,因而歸於鄰近的市鎮,同時也可能來源於人口遷移計劃,例如有一些「新城」被建立在一個或數個市鎮區塊上,或是基於山區中的車站而建。

法國的96個省
5個海外省及大區
Département et Région d'Outre-mer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依據法國1946年3月19日頒布的法令,即《海外省法》,一些前殖民地成為了法國的海外省,如法屬蓋亞那等,被正式納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領土范圍,遵循法國的法律法規,其行政首腦由法國內務部任命。另外,與法國本土省份不同,海外省仍可以保留這些地區的特殊性。1958年制定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3條明確規定:由於海外省的獨特身份,上述地區可以擁有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司法體系和行政構成。
瓜德魯普
馬提尼克
法屬蓋亞那
留尼旺
馬約特
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
Collectivité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有些海外屬地並未成為法國的海外省,如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等。它們不僅擁有獨特的身份地位,亦擁有自己的制度法規。《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4條明確規定,這些地區實行高度自治,在遵循法國本土法律法規的同時,亦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並運行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行政權力機構,及維持其運行而必備的法律法規。
海外集體(Collectivité d'outre-mer)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聖巴泰勒米
法屬聖馬丁
瓦利斯和富圖納
法屬波利尼西亞
特殊集體(Collectivitésui generis)
新喀里多尼亞
海外領地(Territoire d'outre-mer)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無建制
克利珀頓島
城市: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24奧運舉辦地。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24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聖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都會區人口約為1100萬,占據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
馬賽:馬賽(Marseille),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里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2013年)。大都會區人口約為189萬(2013年),位於巴黎和里昂之後。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
主要的旅行景點有伊夫島、賈爾德聖母院、馬賽美術館、馬賽舊港、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馬賽為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基本都比較宜人,但12月-1月會比較寒冷,有的地方還會出現霜凍。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68名。

閱讀全文

與法國法屬圭亞屬於哪個大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