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來南海有什麼意義

法國來南海有什麼意義

發布時間:2022-06-11 15:55:39

❶ 南海為什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南海,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等,與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連。它的面積最廣,約有356萬平方千米,相當於16個廣東省那麼大。我國最南邊的普母暗沙距大陸達2000千米以上,這要比廣州到北京的路程還遠。南海也是鄰接我國大陸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約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處達5567米,比大陸上西藏高原的高度還要深。另外,南海還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沖,因此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❷ 南海中的「神秘島」是怎麼樣的

1933年4月,法國考察船「拉納桑」號來到南海進行水文測量。他們在海上不停地來回航行,進行水下測量的作業。突然,船員們見到在上一回駛過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無名小島,島上林木蔥蘢,水中樹影婆娑。可在半個月後,當他們再來這里測量時,卻又不見了這個小島的蹤影。對於這個時有時無、出沒無常的神秘小島,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誌上註明:這是一次「集體幻覺」。

3年後,即1936年5月的一個夜晚,一艘名叫「聯盟」號的法國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備開往菲律賓裝運椰干。

「正前方,有一個島!」在吊架上瞭望的水手突然一聲呼叫,頓時驚動了船上的所有船員。

船長蘇納斯馬上來到駕駛台,用望遠鏡進行觀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個小島。他感到納悶,航船的航向是正確的,這里離海岸還有250海里,過去經過這里時未見過這個小島,難道它是從海底突然冒出來的嗎?可是島上密密的樹影,又不像是剛冒出海面的火山島。

船長命令舵手右轉90度,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這樣,「聯盟」號緩緩繞過了一座神秘的小島。

這時,船員們都伏在右舷的欄桿上,注視著前方。朦朧的夜色映襯著小島上搖曳的樹枝,眼前出現的事,真如夢境一般。

此時,船上航海部門的人員趕緊查閱海圖,進行計算,確定船的航向准確無誤,羅經、測速儀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須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沒有這片海域有小島的記載,而且,每年都有幾百、上千條船經過這里,它們之中誰也沒有發現過這個島嶼。

忽然,前面的島嶼不見了,可過了一會兒,它卻又在船的另一側出現了!船長和他的船員們緊張地觀察著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陰影。

突然一聲巨響,全船劇烈地搖晃起來。緊接著,船體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響,桅桿和纜繩相扭結著,發出陣陣的斷裂聲。一棵樹嘩啦一聲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樹倒在了前桅旁邊,樹葉颯颯做響,甲板上到處是泥土,斷裂的樹枝、樹皮和樹脂的氣味與海風的氣味混雜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長本能地命令右轉舵,但船頭卻突然一下子翹了起來,船也一動不動了。船員們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顯然,船是擱淺了。

天終於亮了,船員們終於看清大海上確實有兩個神秘的小島,「聯盟」號在其中的一個小島上擱淺了,而另一個小島約有150米長,它是一塊筆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損傷並不嚴重。船長吩咐放兩條舢板下水,從尾部拉船脫淺。船員們在舢板上努力劃槳,一些人下到小島使勁推船,奮戰了兩個多小時,「聯盟」號終於脫險。

「聯盟」號緩緩地駛離小島。兩個小島漸漸地消失在人們視野之中。這一場意想不到的險惡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膽戰心驚。精疲力竭的船員們默默地琢磨著這一難解之謎。

「聯盟」號剛一抵達菲律賓,船長蘇納斯就向有關方面報告了他親身經歷的這次奇遇。當地水道測量局等有關單位的人員聽後說,在這片海域從來也沒有發現過島嶼。其他船上的水手們也以懷疑的態度聽著「聯盟」號船員的敘述。顯然,大家都認為這是「聯盟」號船員的集體幻覺。

船長蘇納斯不想與他們爭辯。他決定在返回時再去尋找這兩個小島,記下它們的准確位置。開船後兩天,理應見到那兩個小島了,他卻什麼也沒有見到。他們在無邊的大海上整整轉了6個小時,還是一無所獲,兩個小島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蘇納斯雖有解開這個謎的願望,但他不能耽擱太久,也不能改變航向,只好十分遺憾地駛離了這片海區。

❸ 如何理解南海的重要意義

從資源上講,南海是我國海上最大的「資源基地」,包括石油,天然氣,可燃冰,漁業等資源。在地理位置上講,其東接太平洋,西接馬六甲海峽,連通印度洋,地理位置及其重要,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這是中國通入大洋的唯一出口,而且中國80%的資源是從非洲中東等地方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運送過來的,因此,戰略上的意義不可小視。再次,南海自古以來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不容一點馬虎的,普京曾經說過「領土問題上沒有談判,只有戰爭」。而且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原則!

❹ 南海的戰略意義

南海地區油氣資源豐富,在工業血液日趨減少的今天,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海位於國際交通線上,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處,國際貿易的重要接點,特別是對日本,簡直就是生命線。
南海周遍是第二島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反華勢力都十分重要

❺ 南海與法國的關系

法國在南海基本上沒有什麼利益存在的。他們對南海問題的觀注更多是通過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來發生,去年歐盟不還很操蛋地說要來調停么。其實不過是想借南海問題來跟中國多要點兒好處,多讓中國給他們幾個飛機訂單之類的。立場……要問立場,他們肯定是站在菲律賓一邊;一旦得了中國的好處,立馬一邊兒歇著去了。

❻ 說明南海泡沫事件的原因、經過和英、法兩國對危機採取的措施有何不同及其產生的影響。

南海泡沫事件始於法國。18世紀第二個十年,法國政府面臨嚴峻的財政狀況:30億利弗爾的國債、貨幣與資本大量外流、連年歉收和稅收減少。為了重整經濟,統一債務,奧爾良公爵決定,允許用國債券的票面值來購買一家貿易公司——印度公司的股票。由於國債券在市場上的價格還不及其免職的一半,所以絕大多數的債券持有人都迫切的向將手中的債券換成印度公司的股票。很快,出現了搶購印度公司股票的狂潮,股價扶搖直上九萬里。
法國的成功使面臨同樣債務危機的英國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只不過是用年金換南海公司的股票。與法國的情況一樣,南海公司的股價也直線上升。南海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引起了股票行情普遍看漲。股票投機席捲倫敦、巴黎以及歐洲其他大都市,新的股份公司紛紛成立,這些公司大多沒有世紀的經營項目,並且未經特許。在沒有確定的發展前景和業績支撐下的股份公司的股價必然要有回歸理性的時候,1720年,巴黎股票市場崩潰,8月,英國政府頒布「禁止泡沫公司條例」,控制投機活動。於是南海跑米事件發生了。
南海泡沫事件是金融制度不健全的產物,這次危機使初建的金融大廈幾乎垮掉,嚴重影響了金融業的發展

❼ 南海區域和南海諸島對我國有哪些重要的戰略意義

其實軍事上的戰略意義極小。。主要是資源上的經濟利益很大。
南海諸島的軍事戰略意義較小,主要是因為南海的島嶼太小,絕大多數都是無法駐軍的島礁。。勉強能住人的也就10個島嶼左右,而且說主人,最多也只能建架高建築建個觀察哨,而且95%的島嶼沒有淡水資源,必須依賴後方補給。南海絕大多數島嶼無法建軍港和機場。只有目前我國控制的永興島,台灣控制的太平島,菲律賓控制的中業島極少數島嶼可以建立簡易機場。軍事利用價值有限。
所以南海在70年代之前基本很少被人提起,但隨著70年代之後,南海石油資源逐步被探明,才被各方重視,南海的爭奪才開始激烈。南海的石油儲量非常豐富。這是南海之所以重要的最大原因。

❽ 法國德國的軍艦在南海越南為啥不管

蘇聯解體之後,越南開始親西方國家,他們把西方國家在南海航行認為是懟中國,是替越南撐腰。

❾ 什麼是南海戰略

【中國的南海戰略】:
中國南海局勢十分嚴重,武力收復顯然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坐視領土、領海被他國搶占,目前最好的戰略應是占、擠、威、建。
占:我國南海目前是誰占誰得,誰也不願意開第一槍。1980年我國最大的失誤就是國防軍工下馬,讓道所謂的經濟發展。這一戰略短視使我國錯失佔領南沙群島的大好良機。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已經佔有的島嶼要牢牢站住,沒有佔有的要先機佔有,如中沙群島上的黃岩島。在佔有的島嶼上迅速設立政權,安置居民、駐扎部隊和民兵。政權組織、居民人口必須是常駐的,而不是臨時的,至於補貼可以是大額的。現在不佔,更待何時?
擠:就是擴展實力,利用各種時機,將佔有者逐步擠出這些島嶼,收復我國領土和領海。最終實現全面收復我國南海的全部領土和領海。
威:就是要揚威我國南海,在中國南海派駐最先進的核潛艇、航空母艦、導彈驅逐艦、戰斗機以及陸戰部隊、民兵。逐步增強我國南海實力,威懾入侵者。以經濟合作、利益誘惑,軟硬兼施,利用其國內問題,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建:即在佔有的島嶼上修建軍用機場、碼頭、守島工事,使之成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其次修建民用商店、住房等設施,安營紮寨;再次加快建設油田、天然氣以及海洋漁業、旅遊業等等,以經濟養島、護島,繁榮國土。與台灣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等島嶼。
【中國南海地理介紹】: 中國南海共有中國的西沙群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不僅有豐富的漁業資源而且蘊藏著石油、天然氣資源。周邊自西、南、東依次毗鄰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和菲律賓。毗鄰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馬六甲海峽,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現在以及以後中美俄日韓東盟角力的地方,未來的世界大戰導火索不是出在中東便是出在中國南海。

西沙群島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 10多個暗礁暗灘。

其中,西沙群島中的珊瑚島自1956年起由美軍支持下南越西貢政權佔領,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後美軍逐步在越南撤軍。1974年1 月17日南越軍隊又不識時務地佔領了甘泉島和金銀島。1974年1月19日,毛澤東決策,中國軍隊收復了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等三島,南越軍隊被驅逐出整個西沙群島。現西沙群島完全由我國控制。
東沙群島是我國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的一組群島,主要由東沙島,東沙礁(環礁),南衛灘(暗礁)和北衛灘(暗礁)所組成,附近海區還有不少暗沙和暗礁。屬熱帶地區,終年高溫。是南海諸島中離大陸最近、島礁最少的一組群島。位處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名義上歸廣東省汕尾市管轄,實際上由我國台灣省控制。
中沙群島除了黃岩島外,大部分只是一群沒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石。 目前,中沙群島沒有駐軍,我國、菲律賓都聲稱擁有主權。
南沙群島共有51個島礁,目前我國控制的島嶼7個,有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華陽礁、美濟礁;我國台灣當局控制的島嶼2個,有太平島、中洲島,其中太平島最大;越南控制的島嶼29個,有鴻庥島、南威島、景宏島、南子島、敦謙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畢生礁、柏礁、西礁、無乜礁、日積礁、大現礁、六門礁、東礁、南華礁、舶蘭礁、奈羅礁、鬼喊礁、瓊礁、廣雅灘、蓬勃堡、萬安灘、西衛灘;馬來西亞控制的島嶼5個,有彈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亞暗沙、簸箕礁;菲律賓控制的島嶼8個,有馬歡島、南鑰島、中業島、西月島、北子島、費信島、草沙島、司令礁。
大量的史料和豐富的證據表明,南沙群島是中國人民最早發現和命名的,也是中國人最早開發經營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中國人至遲在明初就已經開發經營南沙群島,明代海南衛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在清代,中國政府將南沙群島標繪在權威性地圖上,清代《更路簿》記載了中國海南島漁民所慣用的南沙群島各個島、礁、灘、洲的地名具體方位,其中南沙計73個地名,並對南沙群島行使行政管轄。然而,就目前而論,南海周邊國家與中國對南海主權的紛爭卻已成為全球的熱點問題。

一、【南海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復雜的歷史變遷
20世紀20、30年代,日本和法國人曾來這里進行經濟開發和殖民活動。當時,中國政府提出了交涉。1946年,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國內政部委派肖次尹和麥蘊瑜分別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專員,前往接管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在島上立主權碑。1947年,中國內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全部島礁沙灘名稱共159個,將南海歸入廣東省管轄。這種行為的實質就是在南海行使主權的表示,當時南海周邊的其他國家並沒有提出過異議。1951年,為了防止中國大陸從中得利,美國在主持草擬、制定、召集《舊金山對日和約》的過程中,都涉及到了西沙和南沙群島問題,明確規定日本放棄其對西沙和南沙兩群島的「權利、權利根據與要求」,但卻沒有明確兩者的主權歸屬,也沒有明確中國收回主權。而南越在法國的支持下參加了會議,並在會上聲明其對西沙、南沙兩群島的「權利」。此後,使得中國在南海問題中陷入被動。
(二)爭奪南海資源與航運安全加速了南海的爭端
20世紀60、70年代,中國南海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此後又發現了南海蘊藏著數量可觀、價值連城的「可燃冰」,因此,南海被譽為「第二波斯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島的戰略地位日益顯現出來。在石油資源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下,許多國家覬覦南海石油資源是南海爭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馬等國也正是看中了南海豐富的油氣和漁業資源,近年來不斷強調對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或部分主權,並且依靠南海油氣資源獲得的巨額財富不斷擴充軍備,加快在南海未來戰場上的建設步伐。越南聲稱在南沙「決不放棄一寸土地」、「不惜與中國一戰」,態度十分強硬。菲律賓根據所謂的「鄰近原則」、「時效原則」、「安全原則」,「以『民間探險』為呼,以『政府介入』為應,兩者相互推動,相互促進。」馬來西亞則在南海大肆開採石油,鼓吹東南亞國家聯合起來成立南沙集團,增加與中國的談判籌碼。另外,區域外大國如美國、日本以保護航路自由為借口介入南海,慫恿越菲馬等國不斷挑戰中國戰略底線。
(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缺陷導致南海問題矛盾重重
1982年4月30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並開始實施,該法的實施為確立新的海洋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公約》規定:「每一個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但必須限制在「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里的界限」。並規定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但在確定「專屬經濟區」界域時,卻忽視了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進行明確的界定。如此,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就可以存在多條分界線,這為那些專屬經濟區重疊的國家產生沖突埋下了隱患。更重要的是,在漲潮時露在海面的島嶼就可以擁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根據這一條,在本國利益的驅動下,南海周邊國家大多採取「先佔島後圈海」策略和「先圈海後占島」策略,同時,都採用有利於本國利益的解釋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權要求。
(四)中國在南海的治權長期無法落實,導致南海周邊其他國家乘機侵入
二戰後,當時的國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島的主權,但是,國共內戰到國民黨敗退台灣後,大陸和台灣都缺乏全面駐守南沙群島的實力。對大陸而言,新中國建立後,中央政府一再表明南海屬於中國,南沙群島的主權歸中國所有。但是,由於國家內憂外患不斷,國家實力比較弱小,海洋軍事力量十分薄弱,根本無力對南沙群島實施有效管理,更談不上在南海巡航。從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到目前為止,我們雖然有足夠的實力保衛南海,但我國大陸佔領的島嶼面積小,無法大量駐軍和修建足以保衛南海的軍事基地,如此,即使我們能夠通過武力奪取被其他國家佔領的島嶼,在沒有強大遠洋海軍支持的情況下,南沙群島也很難長期堅守。
二、【南海問題的現狀 】
(一)南海問題日益復雜
南海周邊有關國家不僅提出了對南海的主權要求和利益主張,而且,藉助東盟這一政治平台獲得了「多對一」的戰略優勢。美日印等大國洞察到南海問題已經形成了「多對一」格局,這無形中使他們在與中國的博弈中多了一張政治籌碼。鑒於此,近年來,美日印等大國都有伺機介入「南海問題」的戰略意圖。同時,南海周邊有關國家感覺與中國進行較量的底氣不足,他們都企圖借大國介入實現自己在南海問題上的政治利益,這一戰略安排恰好與大國遏制中國的政治企圖不謀而合。故此,在南海,目前形成了三種力量:第一種力量是以單獨抗爭為主要形式的中國大陸的力量;第二種力量是以東盟為平台、以「越馬菲」為首的力量群;第三種力量是以大國聯合的方式形成了以「美日印」為首的力量群。在這三種力量中,第二種力量有政治上的優勢,第三種力量有軍事上的優勢。目前,第二種力量大有和第三種力量聯合的趨勢。這突出表現在: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在也在不同的場合和渠道邀請大國介入南海事務,吸引其他國家參與南海油氣和漁業資源的開發,在不同場合為大國介入南海問題提供政治輿論。例如,這些國家不斷強調,一旦南海落入中國手中,必然會威脅到其他國家的航行自由等。為此,盡管美國並沒有正面反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但就美國自身而言,南海航行自由的確涉及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所以美國以航行自由作為由頭介入南海問題有其必然性因素,這也是美國近年來在南海政策上正在不斷地調整的根本原因。本來,美國對南海的基本政策是「中立」、「不介入」,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後,美國對南海的政策開始由「不介入」轉向「介入但不陷入」。美國從「即使南沙發生沖突也無義務直接捲入戰爭」到「願意幫助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戰略調整,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究其原因,南海問題既可以作為美國與東盟國家實現利益分享、進行戰略對接的一個基點,也可以作為遏制中國的一個施壓手段和談判籌碼。很明顯,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與美國在南海的利益極有可能引發美中沖突。

閱讀全文

與法國來南海有什麼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