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如何失去工業明珠

法國如何失去工業明珠

發布時間:2022-06-11 16:50:09

A. 法國陷入經濟危機後整體情況如何

法國陷入經濟危機雖然較晚,但持續時間特別長。1933年6月以後,整個經濟更加惡化。據統計,1935年約有50萬以上的全失業者,部分失業的人數則占工人總數的50%。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了,小資產階級的收入在1929~1933年間平均減少了約30%,不少企業的工作日延長到12~15小時,加之1935年緊縮通貨的決定,使困難重重的法國工業受到沉重打擊,工業生產降至1929年的67.4%。

B. 法國到20世紀沒有徹底實現工業化的原因是什麼!!!

法國工業化是漸進式法國工業化道路不同於其他工業化國家的幾點特徵,主要有:經濟上的無「起飛」階段,持續漸進的增長模式;工業結構上的「二元」特徵;工業和農業相對平衡的發展;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市場特徵;銀行資本與工業發展的相對分離;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的鐵路建設;結合本國實際的科技發明與應用;國家對經濟的積極干預;人口的緩慢增長等等。作者認為這些特點彼此之間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法國獨特的工業化道路,這使法國順利地完成了工業化。

C. 法國為什麼沒有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策源地

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到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這一段時間法國國內一直在鬧革命,社會動盪不安,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來孕育第二次工業革命。

D. 1937年下半年起法國的經濟危機致使法國的哪些產業生產指數下降

從1937年下半年起,法國再度爆發了新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來勢很猛,致使當年法國的工業生產比上年減少了15%。這對法國脆弱的經濟來說,不啻是雪上加霜。如以1928年的工業生產指數為100,1937年下降到828,1938年4月下降到82。冶金工業在1937~1938年的危機中受的打擊最大,同1937年相比,1938年冶金工業的產量下降了16%,造船業和建築業也受到了嚴重打擊。在汽車生產上,法國落後於英國和德國。在飛機製造上,法國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從第一位迅速下降到第四位;法國的鋼產量在1932~1937年間只增加了30%,而德國卻增長300%。

E. 法國兩次工業革命經濟發展不好的原因

造成法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地是歷史的傳統。在政治上,法國大革命留下的激進主義傳統,常常使社會矛盾的解決採用暴力的形式,政治局勢長期處在動盪不寧的狀態之中。英國式的漸進改革的方式在這里很難被採用。於是,生產的進程屢次中斷,投資心理難以形成。國際環境也常令人產生不安之感。同時,舊制度下小生產的傳統和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平均主義傾向,也給大工業的發展和集約式農場制的發展投下了陰影。正由於工業對農業的改造能力不強,進行農業投資的誘惑力很弱,使得小農分化過程相當緩慢,這又反過來影響了工業的發展。在經濟上,法國自16世紀以來形成的金融資本占優勢的傳統,並未由於大革命的洗禮而破除。金融家始終是社會上最富有的人。而且,越是缺少良好的投資環境,人們就越是不肯冒巨大的投資風險。因此,借貸業務很發達,企業投資卻很少。人們熱衷於坐收利息,不願投資辦廠,造成長期的工業資金短缺。法國一直擁有大量「過剩資本」,後來便走上了外流的道路,形成某種民族性的高利貸心理。嚴格說來,法國的這種狀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完全扭轉過來,發展成為工業先進的大國

F. 法國工業革命

您好!法國的工業革命和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工業革命的開始

18世紀晚期,法國開始從英國引進蒸汽機、珍妮紡紗機,出現了極個別的使用機器的工廠。但是,這種工業革命的萌芽狀態在封建統治下很難發展。法國大革命摧毀了封建制度,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從而也奠定了工業革命的基礎。1825年英國取消禁止機器出口的法令後,大批機器輸入法國,提高了法國的工業技術水平。七月王朝時期,工業革命真正開始起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紡織工業的發展最為突出,40年代末全國已有棉紡廠566家,紡紗機11.6萬台。工業中蒸汽機的使用更加廣泛了,從1830年的625台增加到了1848年的5212台。而且,每台蒸汽機的平均馬力降低了,從16馬力降至12.5馬力。說明蒸汽機已小型化,從主要應用於礦山抽水發展到輕紡工業也用作動力裝置。法國的鐵礦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洛林地區和阿摩利干丘陵區。1830年冶鐵業中使用的焦煤熔爐已有379座,1839年增至445座,是七月王朝時期的最高數字。整體來說,法國冶鐵業是發展較快的,生鐵產量從1818年的11萬噸增長到了1848年的40萬噸。法國煤礦資源貧乏,雖然在1828—1847年從年產量177萬噸增至515萬噸,但每年依靠進口的煤仍為二百幾十萬噸。在紡織業中,以水力裝置帶動工作機的企業,也明顯多於使用蒸汽機的企業。作為工業發展重要標志的鐵路,自1831年建成第一條後發展很慢。到1842年政府才通過修建全國鐵路的法令,逐漸修起了由巴黎通往各主要城市的鐵路。1848年開始的政治動盪又使工業革命的進程中斷了。

二、工業革命的特點

到第二帝國時代,法國的經濟才真正進入大踏步前進的階段。國家政治局勢的安定為工業高漲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拿破崙三世政府的經濟政策也順應了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潮流。政府支持大的合股公司的發展,1863年的法令規定,資金在2000萬法郎以內的公司可自由建立,不需申報、批准。這就為集資進行固定資本的更新創造了便利條件。為促進工商業發展,政府對重要工業部門減輕稅收並在商業中實行了商標制。1853—1856年減收產品稅的部門有煤、生鐵、鋼、機器製造、粗毛製品等行業。1857年的商標法則保護了優質產品和專利權。在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帝國於60年代實行了自由貿易政策。1860年法國與英國簽訂了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十年的商約,隨後又與意、西、葡、比、奧、荷、普以及德意志關稅同盟諸國訂立了商約。1855年和1867年還先後兩次降低國內航運稅。政府十分重視修築鐵路、疏浚運河和加強城市建設。帝國將鐵路修築權承包給大公司,成效明顯。建成了以巴黎為中心,通往斯特拉斯堡、馬賽、波爾多、布列斯特等大城市的鐵路網。運河航道到1869年也有了4700公里。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僅在巴黎就新建7.5萬座建築物和十餘座橋梁,建成了全市下水道工程。隨著工業發展,法國的金融業開始出現新變化,投資企業、干預企業、促使小企業合並為大企業的新型銀行發展起來,諸如動產信貸銀行、地產信貸銀行、巴黎貼現銀行、工商信貸銀行、里昂信貸銀行、通用銀行等。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於1865年下令允許銀行支票在全國合法流通,大大方便了資金的流通與周轉。此外,在農業上,帝國政府頒布了排水法、開墾法等法令,興修水利,拓墾荒地,提高技術,促進了發展。

在政策適當的環境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十分迅猛,增長率超過了19世紀的平均發展速度。1850—1870年,煤產量從不到450萬噸增至1333萬噸。1851—1870年,生鐵產量由44萬噸增至118萬噸,鋼軌由近3萬噸增至17萬噸以上。1850—1869年鋼產量從28萬噸增至101萬噸。1850—1870年蒸汽機從6.7萬馬力增至33.6萬馬力。20年內工業總產值增長兩倍,對外貿易額增長3倍。農業也開始由工業裝備起來,化肥、脫粒機、收割機、刈草機的使用日益普遍。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帝國時期農業人口由占總人口的61.5%降到49%。故而此時被稱為法國的「農業黃金時代」。第二帝國晚期,重工業、機器製造業的迅速發展和工業裝備農業的狀況表明,法國的工業革命已經完成。

不過,整體看來,法國的工業發展水平還是不高的,遠遠落後於英國。特別是小生產仍占絕對優勢。到1872年,全國平均每個企業僱傭的工人只有2.9人,即使在工業集中的巴黎,也不過為4人。就是說,使用機器生產的大工業企業為數是極少的。當然,大工業能量大,可以左右整個國民經濟。從生產力總量來說,法國當時仍是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大國。

造成法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地是歷史的傳統。在政治上,法國大革命留下的激進主義傳統,常常使社會矛盾的解決採用暴力的形式,政治局勢長期處在動盪不寧的狀態之中。英國式的漸進改革的方式在這里很難被採用。於是,生產的進程屢次中斷,投資心理難以形成。國際環境也常令人產生不安之感。同時,舊制度下小生產的傳統和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平均主義傾向,也給大工業的發展和集約式農場制的發展投下了陰影。正由於工業對農業的改造能力不強,進行農業投資的誘惑力很弱,使得小農分化過程相當緩慢,這又反過來影響了工業的發展。在經濟上,法國自16世紀以來形成的金融資本占優勢的傳統,並未由於大革命的洗禮而破除。金融家始終是社會上最富有的人。而且,越是缺少良好的投資環境,人們就越是不肯冒巨大的投資風險。因此,借貸業務很發達,企業投資卻很少。人們熱衷於坐收利息,不願投資辦廠,造成長期的工業資金短缺。法國一直擁有大量「過剩資本」,後來便走上了外流的道路,形成某種民族性的高利貸心理。嚴格說來,法國的這種狀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完全扭轉過來,發展成為工業先進的大國。

G. 為什麼近代法國的工業化程度並不高

先緩慢後較快發展。緩慢原因:政局長期動盪;依賴外國技術;小生產者占據優勢;中小企業居多;信貸業發達使工業資本缺乏。較快發展原因:拿破崙三世的政策鼓勵;政局的穩定。在大革命以前,法國就已經從英國進口了蒸汽機和珍妮紡紗機。大革命爆發以來,法國政局長期動盪,工業革命進展有限。1830年七月革命後,工業革命的環境有所改善,但整體來看,法國經濟中仍然是小生產占絕對優勢,機器為大工業的貢獻除了軍工以外並不很多。資產階級大多將資金投入到信貸業務上,甚至貸出國外,坐食利息。第二帝國時期,拿破崙三世鼓勵建立大公司,降低工業稅,疏通運河,大力興建鐵路,興修水利。以至於在其統治的20年時間里,煤產量增長2倍,生鐵近2倍,鋼近3倍,鋼軌近5倍。在農業上,化肥,脫粒機,收割機的使用也普遍起來,農業人口開始低於域市人口。重工業機器製造業發展起來。

H. 是不是拿破崙阻礙了法國的工業革命啊

是的
法國的產業革命,從波旁王朝復辟時期(1815~1830)的後半期開始,到路易·波拿巴(1778~1846)當權的第二帝國(1852~1870)末期基本完成,前後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在此之前的拿破崙(1769~1821)統治時期是法國產業革命的准備時期,當時所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推動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為產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物質技術前提(見法國拿破崙時期的經濟政策。拿破崙政權覆滅之後,在波旁王朝復辟初期,法國政局還不夠穩定,經濟上還要恢復拿破崙戰爭所帶來的創傷。只是進入20年代以後,形勢逐漸好轉,法國才有可能開始進行產業革命。

I. 法國和英國等老牌強國到底為什麼混的越來越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如今世界各國里,經濟和軍事最強國家要屬美國。此外,歐洲英國和法國兩大強國僅次於美國。但是現在這兩個國家情況有點復雜,在許多方面還受到美國壓制和擺布,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法國和英國等老牌強國到底為什麼混越來越差呢?

然而,現在兩國雖已無法與以前相比較,但仍是世界上有地位大國,總而言之,英法之所以混越來越差,最重要原因是經濟實力下降。

閱讀全文

與法國如何失去工業明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