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宰近現代世界有哪些國家它們憑借什麼崛起為世界大國它們如何維持世界大國的地位
依次排列:英國、美國、蘇聯、德國。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影響力這四個國家無可挑剔。英國開闊近代的工業文明,殖民史。美國不用解釋了。蘇聯是二戰功勛最卓著的勝利者,也是冷戰的主要參與者,很大程度的改變世界格局。德國最為齷齪,兩次引發世界大戰,兩次戰敗,三次崛起,近些年雖沒有特別突出的成績,但是近100年來,德國的行為也嚴重改變了世界班級的座位!其他還有一些國家談不上主宰世界,有些也不算是打過,但是也有一定影響力:法國、日本、中國、以色列……
㈡ 二戰中亡國的法國如何在5年內恢復大國地位
各位小主,人見人愛的我又來給你們講故事嘍
1945年5月,200多萬蘇軍攻入了德國的首都柏林,納粹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此時在西歐地區,也就只有英國還擁有一定的實力可以對抗蘇*聯。但是在沒有美軍幫助的情況下,英國最多自保。為了對抗正在逐步擴張的蘇*聯,美國開始支援剛剛被解放的法國和戰敗國德國。到了1950年,德法兩國基本恢復了元氣。一、二戰初期,法國大敗虧輸一戰結束以後,法國為了遏制德國,在巴黎和會中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不準德國擁有空軍,海軍規模小的可憐、陸軍規模不能超過10萬。德法邊境的萊茵河地區被設置未非軍事區,德國需向法國賠償3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這些條款幾乎足以讓德國永世不得翻身,但是1929年德國的機會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各國的經濟均遭受重創,英法德各國均不例外。英法兩國在一戰中根本沒有恢復元氣,緊接著就爆發了經濟危機,這讓兩國的經濟雪上加霜。而德國的納粹勢力開始抬頭,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在經過一系列的擴軍備戰以後,德國開始對外擴張,以求尋找之前喪失的尊嚴。巴黎和會1939年9月,德國150萬軍隊進攻波蘭。作為波蘭名義上的盟友,英法兩國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宣布對德國宣戰。但是英法兩國出工不出力,100多萬軍隊在德法邊境上按兵不動。由於蘇*聯和德國已經簽訂了臭名昭著的條約,德國可以放心大膽的調動主力進攻西歐。荷蘭和比利時兩國小國根本不是德國的對手,很快就被德軍佔領。此時抵抗德國的重擔就落在了法國的肩上,但是法國的表現讓各國深深的失望。由於法國統帥部出現了戰略失誤,以至於德驅直入,法軍一敗再敗。最終法國僅僅抵抗了不到40天就宣告投降,140多萬法軍放下了武器。希特勒趾高氣昂的在巴黎檢閱著德軍部隊,希特勒宣稱:「整個歐洲都被我踩到了腳下。」
二、戴高樂領導自*由法國抗擊德軍
法國宣布投降以後,戴高樂將軍逃往英國,並且在英國成立了流亡政府。只不過流亡政府畢竟沒有多少實際權力,英國當時了各國的流亡政府,如法國、波蘭、衣索比亞等等。戴高樂在英國建立了戰鬥法國陣線,號召法國海外的殖民地不要聽從維希政權的傀儡統治,團結起來對抗德軍。1943年,戴高樂在阿爾及利亞站穩了腳跟,此時他手裡擁有23萬陸軍、5萬海軍。只不過這么點家底,各大國根本不放在眼裡,無論是開羅會議還是德黑蘭會議,都把戴高樂排除在外。戴高樂十分生氣:「1500年來,法國早已習慣了一個大國的地位,請不要忘記這一點。」這樣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1500年來,中國比法國輝煌的多。
美國總統羅斯福非常不喜歡戴高樂,他感覺戴高樂有成為獨裁者的可能。後來的發展完全在羅斯福的意料之內,戴高樂在法國的統治長達20多年。1944年,美英軍隊進行了諾曼底登陸戰。戴高樂也返回法國,他號召法國青年加入法軍。1945年年初,法軍的總兵力達到了97萬,只可惜這個數字在美蘇的眼裡不值一提。但還是美國總兵力為1200萬,蘇*聯擁有1400萬,即便是英國也擁有510萬軍隊。1945年4月,法國以五大國的身份出席舊金山會議。但是明眼人都明白,此時法國的地位還在中國之下,法國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准二流的國家。1945年5月,蘇軍佔領了柏林。美英兩國抬舉法國一起進入了柏林,但是德軍俘虜根本看不起法國人。
三、冷戰爆發以後,美國開始全力扶持法德兩國
隨著二戰的結束,冷戰隨之而來。由於整個西歐地區已經滿目瘡痍,各國的經濟凋敝,完全無法應對蘇*聯可能出現的進攻。此時整個西歐除了英國還算有一些家底,但是英國也是元氣大傷,根本無力領導歐洲的復興。為了整形歐洲,對抗日益強大的蘇*聯,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了經濟刺激計劃。這個計劃的重點就是法國和德國,美國不斷的給西歐輸血,西歐各國在幾年之內先後恢復了元氣。法國人好了傷疤忘了疼,立刻就開始佔領那些之前已經獨立殖民地,其中就包括中國的鄰國越南。剛剛從戰俘營里走出來的法軍就被重新武裝派往了越南戰場,等待法國人的是無盡的苦難。到了50年中後期,再也頂不住的法國宣布從中南半島全面撤軍。
小主虐我千百遍,我待小主如初戀,我們下次見
㈢ 簡析二戰結束後的法國重建之路,法國如何重奪世界強國地位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戰局莫過於曾經不可一世的歐陸強國——法國,在德軍的攻擊之下只堅持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投降停戰,直至1944年諾曼底登陸,在國內外反抗力量的互相配合下,在1945年5月9日迫使德國代表簽訂投降書,法國終於得以光復。在敵國控制下的法國在二戰中遭受了全面而深刻的打擊——從經濟上的嚴重摧殘到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一落千丈,此時的法國連歐美世界的二流國家都稱不上,顯然這種落差是掌握歐陸霸權上百年的法國無法接受的,因此從戰爭一結束法國便開始絞盡腦汁,為恢復自己在經濟、外交等領域的地位而努力。
㈣ 法國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詳細的。。
法國之所以一直能夠保持著世界第一大旅遊國的地位,除了憑借著其國內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地理條件、豐富多彩的旅遊景點和資源,還與其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堅持不懈地改善和提高旅遊設施的服務質量密切相關。
法國旅遊業的成功還與旅遊業六要素的完美結合有很大的關系。
食:法國大餐名冠全球,法國蝸牛、鵝肝為世界知名美味,法國大餐人人想要享受。
住:住宿業發達,世界知名酒店眾多
行:交通方便,歐洲之星、標志、雷諾
游:景點眾多,尤其以巴黎為標志,埃菲爾鐵塔、盧浮宮。
購:世界著名奢侈品牌的代名詞就是法國,香水、時裝,是奢侈購物的理想地。
娛:歐洲迪斯尼的所在地,在其境內的摩納哥公國是賭博的聖地
㈤ 戴高樂是怎樣帶領不得煙抽的法國成為大國的呢
戴高樂是法國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被法國人尊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都尊稱為「戴高樂將軍」。作為法波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締造者,戴高樂極力奉行民族獨立自主的「戴高樂主義」,不畏強權,縱橫捭闔,率領法國在大國博弈中爭得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眾所周知,號稱有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二戰中的表現大跌眼鏡,不到40天的投降成為法國一大污點,雖然戴高樂一直率領「自由法國」在戰斗,但仍被世界詬病。戰後在英國的生拉硬拽下,美國勉強同意法國進入五常,但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仍對戴高樂有強烈的偏見。所以,戰後的法國並不得煙兒抽,規劃戰後秩序的歷次會議都被排除在外。
然而,沒過多少年,戴高樂帶領法國卻在這惡劣的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重新屹立於大國之列。在這浴火重生中,誕生的法國民族獨立自主的「戴高樂主義」,至今還影響著法國的內政外交。
二戰後的歐洲,可謂千瘡百孔,百廢待興。戰敗的德國還要割地賠款,面臨國家分裂,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附美國,力爭跟西歐國家同步發展經濟。對於美國,德國恢復有利於美國的利益,所以給予了大力支持。而英國還未耗盡元氣,尚有海外殖民地,並緊緊抱著美國大腿,與德法兩國比起來日子要好過一些。所以,英國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還可左右歐洲大局。
法國畢竟有過投降的污點,雖然以戰勝國的身份進入五常,但是地位仍然低下,並被美國所不屑,而跟德國比起來最起碼在外交上還是占據主動的。跟英國比,法國沒有那些海外殖民地,也少了不少麻煩。正是在這種特殊形勢下,法國在美蘇博弈角逐之中,堅持奉行了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
但是,戴高樂對美一貫強硬的做法,遭到了議員們的反對,因為大多議員都要緩和與美國關系,好獲得美國的幫助,如此戴高樂被迫辭職。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極力緩和對美關系,同時在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全面打壓西德。謀求與美英同等的大國地位。
而法國畢竟是老牌的工業帝國,且因在二戰投降早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所以憑借深厚的工業、科技底子,法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經濟迅猛發展,進入60年代GDP增長率接近6%,蓋過美英德等國,使法國國力大增。
就這樣,戴高樂率領法國在美蘇中三國博弈中搶抓了主動權,在兩極世界中殺出一條血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使法國重返世界大國之列。
㈥ 二戰投降的法國,憑什麼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1944年8月26日巴黎解放,歷經4年屈辱的法國人終於獲得了新生,他們將掌聲和歡呼聲送給了堅持斗爭,並領導解放法國的戴高樂。盡管巴黎幾乎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但大片的國土還未解放,國家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維希政府的垮台,讓戴高樂的臨時政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交通停運、上千座橋梁被炸毀,工廠的開工率僅為戰前的1/3。勞動力缺乏,物資短缺,物價飛漲。戴高樂不僅要穩定國內的混亂,而且其躋身大國行列的慾望愈加強烈。
法國如果沒有戴高樂這樣的「強硬分子」,二戰後法國的結局會怎樣?
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戴高樂》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㈦ 法國的重建和戴高樂爭取大國地位的活動是怎樣的
1944年8月19日,巴黎人民舉行英勇的反法西斯起義,經過幾天浴血奮戰,終於在8月24日解放了自己的城市。翌日,戴高樂回到巴黎。8月31日,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即臨時政府從阿爾及爾遷回巴黎。隨著國土的解放,法國的各種矛盾迅速激化,國家的重建和大國地位的恢復問題十分尖銳地提上了日程。 戴高樂重建法國的一些措施 解放後的法國滿目瘡痍。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法國造成了更為巨大的災難。據法國戰爭破壞委員會的估計,在這次戰爭中,法國喪失了它所有財富的45%。死亡人數達635000人,還有585000人因戰爭而殘廢。經濟上亟待重建。 政治上,法國也面臨著重建的問題。自貝當政府在1940年6月向德國投降以後,1875年建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即已滅亡。
其次,9月9日,戴高樂正式對剛遷回不久的臨時政府進行改組,吸收了一些國內抵抗運動的領袖。10月14日,巴黎公布咨詢議會名單,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被並入這一清談機構。再次,為了鞏固對全國的控制,挫敗共產黨人在外省奪取政權的可能性,戴高樂以整頓國內治安和制止無政府行為為名,不斷派遣軍政人員前往各地接管解放委員會的權力,鎮壓和消滅人民武裝力量。9月14到11月6日,戴高樂還多次對各省進行了廣泛視察。
㈧ 法國是如何趕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末班車成為最後一個成員
說起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我們知道這個聯合國最重要的機構。一共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中國、美國、英國、俄國、法國。這五個常任理事國在重大問題上要保持大國一致的原則,這個規則是在建立聯合國的時候決定的。當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也是在那個時候決定的。不過我們不知道的是,法國在這里非常特殊。因為它是最後一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可以說差點沒趕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末班車。我們看一下大致的狀況。
不得不說,如果不是戴高樂,法國決不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更不會有現在的國際地位。雖然成為很晚,但也很幸運。
㈨ 19世紀法國政權更替頻繁為什麼還能保持大國地位
1.法國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政體
2.正是這頻繁的斗爭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又有啟蒙運動的深入進行,這十分有利於日後其資本主義的發展
3.法國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4.雖然它政權在更替,可是歷屆政府對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採取了較為積極的態度,所以它的資本主義在不斷發展,國力在不斷壯大
㈩ 法國的影響力在非洲最大,法國是如何做到的
在殖民地時期非洲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對其前殖民地在政治、文化、教育、媒體、工業、金融方面慢慢滲透。法國的大部分企業在非洲都是領頭羊的地位,非洲幾乎百分之六十都是法國企業。文化影響力方面,西方文化從語言到衣著到食物到文化,幾乎全盤影響著非洲,『軟刀子殺人』最無形。
法國也通過與法語非洲國家的防務條約獲得貿易特權,例如規定締約的非洲國家只能采購法國的武器,並只能將其礦產品、原材料等產品出售給法國等,來促進兩國的軍事,經濟交流。在法國分別於1994年和1996年發表的《國防白皮書》和《1997—2002年軍事規劃法》中,職業化軍隊建設、重構國防手段及發展新一代裝備成為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