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紐西蘭留學好還是法國各有什麼條件啊
對於高中畢業生,法國留學的條件是高考成績大概400/750分以上,獲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提供高中的三年成績以及高中畢業證。
法國留學,可接受全英語或全法語授課,但是無論是哪一種上課形式,符合要求的語言成績還是需要提供的。根據你的情況,估計重新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會比較困難,而提供5.5分以上的雅思或同等水平以上的英語成績也是要加把勁的。
⑵ 新加坡 紐西蘭 加拿大 法國 荷蘭 西班牙 葡萄牙 日本 瑞典 瑞士 澳大利亞哪個更適合出國留學
如果你僅僅是希望好畢業的話,建議你還是不要去留學,浪費你的時間和家裡的金錢。
關於容易畢業這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有一流的學校和野雞學校,好畢業的學校估計每個國家都有,去留學主要是看你想學習什麼專業吧,還有就是你自己最看重的是哪方便的因素。
你比較喜歡餐飲廚藝管理專業的話,瑞士是你的首選。因為瑞士最有名的是酒店管理專業。在酒店行業內,瑞士的酒店管理文憑是世界認可度最高的,據說全球有90%酒店管理高層是在瑞士畢業的。瑞士的酒店管理學校都是酒店改造而成專業學校,設施設備齊全,你除了可以學習到餐飲廚藝的知識,還可以學習到餐飲廚藝的管理知識和酒店管理知識,也有機會到國外不同的國家實習,建議你到瑞士一些餐飲廚藝或是管理專業論壇、網站上了解,例如swissbbs
如果你喜歡信息技術和工程類的,就去澳洲比較適合,不過學習這類的專業,你要有比較能吃苦的決心啦。
日本學習動漫設計、游戲產業設計不錯,去留學之前要學習日語。
新加波酒店管理和工商管理也不錯,不過酒店管理不能和瑞士比較,新加坡的酒店管理在亞洲有名,瑞士的酒店管理在全球有名。
⑶ 本人國內211園藝本科,想出國讀園林設計研究生,紐西蘭,法國哪兒好
園林設計
,這方面紐西蘭可能比法國好點吧。
我有個同學是去澳大利亞,那邊的環境和
園林專業
倒是相當不錯,你可以參考下。
荷蘭的話沒怎麼聽說他這反面強,其實總體上學你這種專業的首選應該就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里了
⑷ 到荷蘭,法國,紐西蘭,西班牙那個國家留學好
各有利弊吧
法國、西班牙要學當地語言,通過後才能開始專業課程學習。
荷蘭有英語授課,學費適中,能申獎學金,還有機會在荷蘭工作。
紐西蘭花費不便宜,自然景觀很好。
供參考。
⑸ 紐西蘭人和法國人,哪個更適合做英語外教老師
當然是紐西蘭人,因為英語在紐西蘭是官方語言,而法國人對英語有抵觸情緒,即使懂,使用場合也少。
⑹ 紐西蘭和法國哪個留學哪個好
去紐西蘭可以作為一個跳板,之後再往澳洲,美國,英國都非常方便,而且英語學出來總比法語用的地方多吧,而且就跟你的擔心一樣,在紐西蘭有認識的人可以照顧一下,而在法國獨自一人,語言又不通(當然你要是從5歲開始學法語那我沒脾氣),兩個國家都不是頂級教育,所以完全可以去紐西蘭適應了之後再去其他地方發展,但是提醒一點,如果要在紐西蘭學成後在當地發展則有困難,因為就業機會和相關體制都不好。但是要說服父母其實有難度,因為如果了解不多,當然都覺得法國比紐西蘭好,其實跟上面說的一樣,論教育都不是頂級,法國聽起來免學費好像多天堂似的,其實只是有些,是有些,而且生活費之高完全可以把0學費忽略,最後算起來總共還是那麼多,不比其他地方少。紐西蘭么,就是比較悶點,「農村」么,你要是喜歡自然景色那就是到了天堂了,本地人都叫這里是上帝的後花園,景色可想而知,要想預覽一下就去看指環王,完全紐西蘭取景,論教育也不差,奧克蘭大學排名世界前五十,其他學校也不錯,但是就8所大學,人少么。最後要說的就是,無論去哪都不容易,背井離鄉的,要是圖舒服最好在國內呆著,出來,就是要拼的
⑺ 大家說 紐西蘭 澳大利亞 加拿大 法國 韓國 英國 義大利 哪個國家比較適合中國人
紐西蘭:多地震,不建議去
澳大利亞:人口少,很少人去那裡做生意,很難買到多好的東西
加拿大:氣候較寒准,但如果你是北方人,應該不成問題
法國:地中海氣候,夏天很熱,比中國還要熱,不適宜居住
韓國:小國一個,應該不會有什麼政治動亂,可以考濾
英國:和法國一樣,地中海氣候,夏天很熱
義大利:小語種國家,雖然通用英語,但交流還是不怎麼方便,除非你懂義大利語
綜上所述;建議去加拿大 或 韓國
⑻ 留學去法國和紐西蘭哪個好
紐西蘭,畢竟是講英語的嘛。法國的話你還得學法語,法語可比英語難多了。英語都一般了法語你自己衡量嘍。當然啦,按教育質量的話可能是法國好一些。你就不能選點其他國家的么。我覺得瑞士就不錯啊
⑼ 請問紐西蘭與法國大家更喜歡哪一個
紐西蘭是個好地方
紐西蘭於1856年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紐西蘭5000萬年來一直無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紀,才有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揚松·塔斯曼在一次遠洋冒險中於1642年發現紐西蘭的西海岸區,但在企圖登陸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紐西蘭估計毛利人口為10萬人,大約2000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並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屬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
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89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只十齣過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帶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紐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從90年代後期開始紐西蘭經歷了持續的經濟增長,失業率到3.5%的歷史新低。
二、政治
英國女王是紐西蘭的國家元首,女王任命的總督作為其代錶行使管理權。總督與內閣組成的行政會議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機構。內閣掌握實權,由議會多數黨組成。議會只設眾議院(共120席),由普選產生,任期3年。無成文憲法,其憲法是由英國議會和紐西蘭議會先後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以及英國樞密院的某些決定所構成。
紐西蘭民主政府以混合式多議席選區比例代表制(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國會運作,有一百二十個席位。紐西蘭法律規定毛利人至少有六個保障席位,而政黨的選舉過程也要有額外的毛利代表。目前國會中有十七位毛利議員。紐西蘭政府為聯合執政,由工黨(Labour Party)與進步聯盟(Progressive Coalition),加上兩個少數政黨——綠黨(Green Party)與聯合未來黨(United Future Party)的援助所組成。現在的紐西蘭總理為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
⑽ 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英語國家中哪個國家留學費用最低並且最容易畢業法國的話不會法語只會英語能去嗎
紐西蘭的生活費和學費加起來一年的費用在12萬——15萬之間,如果你能打工的話,一年可以減少大約5萬左右的生活費,紐西蘭辦理簽證不需要雅思成績,但是學校會要求雅思的成績,紐西蘭有8所公認的公立大學,其中奧克蘭大學在全球排名54名,這個排名是泰晤士報的09年的大學綜合實力的排名,雖然紐西蘭這個國家比較小,但是紐西蘭是英聯邦國家留學性價比最高的國家,氣候非常適宜,移民國家,是一個充滿田園風情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