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油籽產量是多少

法國油籽產量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12 08:24:02

Ⅰ 一畝地能收多少斤油菜籽

油菜籽的一般是畝產是300-400斤。

品種間、地區間、管理者水平、氣候等有所差異。一般油菜(現在多為雜交油菜),每畝地產油菜籽300~400斤,一畝半地能產油菜籽450~600斤。

油菜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在沙土、粘土、紅黃壤土等各種土質上,只要採用正確的耕作方法和合理的栽培技術,就可獲得高產。

(1)法國油籽產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油菜籽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種皮是種子的「鎧甲」,起著保護種子的作用。胚是種子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發育成植物的根、莖和葉。胚乳是種子集中養料的地方,不同植物的胚乳中所含養分各不相同。

胚除具有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外,還具有胚根鞘和胚芽鞘。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發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軸、子葉和胚根組成。裸子植物的胚都是沿著種子的中

胚乳由受精極核發育形成。裸子植物胚乳是單倍體的雌配子體,都比較發達,多儲藏澱粉或脂肪,也有的含有糊粉粒。

Ⅱ 油菜籽有哪些指標

油菜籽國家標准
2006年國家修訂頒布了《油菜籽國家標准》GB/T:11762-2006代替GB/T:11762-1989。新標准根據芥酸和硫甙含量將油菜籽分為普通油菜籽和雙低油菜籽。2009年農業部發布了雙低油菜籽農業行業標准NY/T:1795-2009。該標准將雙低油菜籽定義為:油菜籽中油的脂肪酸中芥酸含量不大於5.0%,餅粕中硫甙含量不大於45.0 umol/g的油菜籽。
油菜籽及其分類
油菜籽系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栽培油菜長角果的小顆粒球形種子,種皮有黑、黃、褐紅等色。按照油菜類型分,油菜籽可分為三大類型:芥菜型油菜籽、白菜型油菜籽和甘藍型油菜籽。甘藍型油菜即勝利油菜,是目前我國種植面積最多的一種。甘藍型油菜籽的產量高、籽粒大,種皮多為黑褐色,含油率為40%-45%。
油菜籽的用途
油菜籽主要用來生產菜籽油和菜籽粕,少量用來食用或做動物飼料使用。菜籽油是世界第三大植物油品種,除了用作食用植物油外,也可用來生產生物柴油,還可應用於化工、輕工等眾多工業領域;菜籽粕是一種重要的植物蛋白原料,廣泛應用於飼料養殖行業。
油菜籽的種植
世界油菜籽主產國除我國外,還有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巴基斯坦、美國、以及歐盟國家的德國、法國、英國、波蘭等,最近幾年前蘇聯地區的烏克蘭和俄羅斯也成為世界油菜籽主產國。
按照油菜籽播種季節劃分,我國油菜籽可分為秋冬播油菜籽(夏季收獲)和春播油菜籽(秋季收獲)。秋冬播油菜籽一般每年10-11月份種植,來年5-6月份收割;春播油菜籽一般每年4-5月份種植,當年10-11月份收獲。
我國春播油菜籽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青海、新疆、甘肅等西北省份,種植面積與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在7%-8%。我國秋冬播油菜籽面積和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在92%-93%,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一是長江流域油菜籽主產區,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慶等省,常年種植面積和產量佔全國比重的50%-60%。其中湖北省是我國最大油菜籽生產省,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二是西南油菜籽主產區,常年種植面積和產量佔全國的20%-30%,包括四川、貴州、雲南,最近幾年四川已成為我國第二大油菜籽生產省。此外,河南南部地區也是一個主要的秋冬種油菜籽種植區。

Ⅲ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多少斤

油菜籽的一般是畝產是200-270公斤。

油菜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在沙土、粘土、紅黃壤土等各種土質上,只要採用正確的耕作方法和合理的栽培技術,就可獲得高產。

油菜能在土壤pH5~9.8范圍內生長發育,在pH值為7的土壤中栽培產量最高。芥菜型油菜根系發達,耐旱性強,能在土壤肥力差、氣候乾旱的條件下栽培。油菜對硼元素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硼時,會導致死苗、死蕾或花而不實

(3)法國油籽產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油菜的品種分類

1、白菜型

其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北方春播的小油萊,原產中國北部和西北部,此類油菜生長期短,耐低溫,適宜於高海拔;無霜期短的高寒地區作春油萊栽培,分布在中國的青海、內蒙古及西藏等地區。

另一種是中國南方的油白菜,它原產中國長江流域,幼苗生長較快,種子有褐色、黃色或雜色三種,含油率38%~45%,中國南方各地的白油菜、甜油菜、黃油菜均屬此類。這種油菜生育期短、抗病性較差、產量較低。

2、芥菜型

原產於非洲北部,廣泛分布於歐洲東部、中亞細亞、印度、巴基斯坦及中國西部乾旱地區和高原地區。芥菜型油菜耐旱耐瘠耐寒性強,適應性強,不易倒伏,生育期比白菜型長,抗病性介於白菜型和甘藍型之間,種子較少,種皮多為褐色、紅褐色及黃色,含油量較低,一般為30%~40%。

3、甘藍型

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西部地區,耐寒、耐濕、耐肥,抗霜霉病能力強,抗菌核病、病毒病能力優於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種皮呈黑色、暗褐或紅褐色,少數暗黃色,種子含油量較高,一般為35%~50%。

Ⅳ 中國哪裡油菜籽出油高一一

一、發展現狀

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主產區,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集中產區。全流域面積達180多萬平方公里,涉及滬、浙、蘇、皖、鄂、贛、湘、川、黔、滇、渝等11個省(市)和河南信陽地區,油菜播種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85%以上。長江流域冬季農業資源豐富,是我國「雙低」油菜優勢產區,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

(一)基本情況

1.產區相對集中。油菜是我國5個種植面積超億畝的作物(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之一。我國油菜生產分布比較廣泛,目前除北京、天津、遼寧、海南外,其它27個省(區、市)均有種植,其中產量居前五位的是湖北、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南。根據氣候、生態條件的不同,我國油菜生產可劃分為四個區域,即長江流域冬油菜區、西北油菜區、東北春油菜區和華南冬油菜區。其中長江流域冬油菜區是最集中的油菜產區,2001年油菜面積9239萬畝、產量1018萬噸,佔全國的87%和89%,佔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高於歐洲和加拿大。

2.生產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以後,我國油菜生產快速發展,面積超過花生成為第一大油料作物。2001年與1990年相比,面積擴大2387萬畝,年均增加217萬畝;單產提高22.2公斤,增幅達26%;產量增加了437萬噸,增幅為63%,年均增產近40萬噸。

3.品質改良成效顯著。「雙低」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按農業部部頒標准,商品菜籽芥酸含量5%(油)以下,硫甙含量45μmol/g(餅),通稱「雙低」油菜。低芥酸菜籽油中油酸、亞油酸含量大幅度提高,營養品質顯著改善;低硫甙餅粕降低了毒性,提高了菜籽餅粕的利用價值。世界上除印度和中國外,都已普及「雙低」油菜。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雙低」油菜育種,目前已選育了一批雜交「雙低」或常規「雙低」油菜品種,並實現了優質高產的基本目標,如華雜系列、中雙系列、油研系列、湘油系列等品種,為「雙低」油菜的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90年代以來我國「雙低」油菜品種推廣迅速。1990年全國「雙低」油菜面積只有292萬畝,1995年增加到1610萬畝,2001年達到6000萬畝,11年間增長了19倍,年均增加近520萬畝。2002年「雙低」油菜品種的比重已達到62%,湖北、湖南等省已達到85%以上。

4.產業化經營起步。1990年我國油菜籽開始了種子和商品菜籽產業化經營的嘗試,並取得初步成效。湖北、四川、江蘇、湖南、安徽、江西、貴州等主產區先後成立了由科研、推廣、銷售、加工等部門相互組成的聯合開發體,目前已由初期的鬆散型向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股份公司轉變,創建了一批油菜品種及其加工產品品牌。一些加工企業採取「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對農戶提供「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收購」的四統一服務,油菜產業化經營開始起步。

(二)主要問題

1.多品種插花種植。油菜是常異花授粉的十字花科作物,生長期間極易串花授粉,當年即可導致菜籽品質下降。由於我國在油菜品種審定、種子經營、市場准入等方面沒有強制性管理措施,生產和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標准和品質監測手段,導致生產上普通油菜品種、單低品種和「雙低」品種共存,插花種植現象普遍,種植「雙低」油菜品種,生產不出真正的「雙低」油菜籽。

2.品質比進口菜籽差。與進口油菜籽相比,我國油菜籽內在品質上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商品菜籽含油率偏低。長江流域大部分商品菜籽含油率39-40%,比進口菜籽低2-3個百分點;二是「雙低」油菜品種芥酸和硫甙含量偏高。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品種芥酸含量一般在3%左右,比國外高1-2個百分點,硫甙含量40-45μmol/g(餅)之間,比加拿大高20μmol/g(餅)以上;三是商品菜籽大都在自然條件下風干,含水量比進口菜籽偏高;四是在凈度、整齊度等外觀品質上也有一定差距。

3.勞動力成本高。由於我國油菜生產的全過程基本是手工操作,一畝油菜從種到收大約需要12-14個工日,僅用工費就接近150元,占生產成本的60-70%。而加拿大等出口國油菜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畝用工量不到1個,勞動力成本很低。按照全口徑計算成本,我國油菜生產效益不高。

4.加工企業帶動力弱。我國油菜籽初加工能力接近3000萬噸(含小型榨機),以國有企業和農村小油房為主,大多數國有企業年加工能力在10萬噸以下。由於加工能力過剩、規模小、設備陳舊、能耗高、加工工藝與技術落後、產成品等級低,難以有效帶動「雙低」油菜的開發。特別是長江上中游地區菜籽榨油多採用蒸炒預榨浸出法,油腳中部分營養物質被破壞,菜餅飼用價值降低。日本油廠採取冷榨工藝將油腳中營養物質回收利用,產值是菜籽油的11倍以上。

二、市場前景與競爭力分析

(一)市場前景分析

1.世界油菜籽生產、貿易、消費同步增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油菜籽生產發展很快,1979-1998年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分別增長了2倍多和3倍,成為世界上僅次於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近五年,世界油菜籽播種面積為3.8億畝左右,產量3600萬噸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國、加拿大、印度、德國、法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波蘭和捷克等國家,這些國家油菜籽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世界油菜籽進出口貿易迅速發展,近五年年均貿易量1000萬噸左右,占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菜籽油、餅粕的貿易量占產量的47%。出口國家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1996-1999年,加拿大年均出口油菜籽364.5萬噸。進口國家主要在亞洲,包括中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其中日本每年進口菜籽210萬噸。

2.國內植物油和餅粕需求增長較快,市場空間大。由於人口增長、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養殖業的迅速發展,我國植物油和飼用餅粕的消費量大幅度增長,產需矛盾突出。1996-2000年,全國植物油消費量增加了243萬噸,平均每年增加約60萬噸,2000年消費量達到1246萬噸(其中菜籽油消費量419萬噸,占植物油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而當年我國油料折油(不含食用籽實和種子)產量為855萬噸,產消缺口391萬噸。由於產消缺口較大,導致油料或植物油大量進口,2000年我國凈進口植物油430萬噸(含進口油料折油),其中進口油菜籽296.8萬噸,菜籽油7.5萬噸。近5年來,我國飼用餅粕消費量年均增加160萬噸,年均增長7%。

3.市場需求潛力大。目前我國人均植物油消費量不足1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5公斤。根據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近幾年植物油消費增長速度綜合分析,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植物油消費量還將繼續保持年均增長近50萬噸的水平,略低於「九五」期間的增長速度。到2007年預計全國植物油消費量將達到1600萬噸,比2000年增加354萬噸。油菜既是含油率比較高的油料作物,也是飼料作物,發展油菜生產是增加植物油和飼料供給的最佳途徑之一。

(二)競爭力分析

長江流域的油菜籽在國內市場佔有明顯優勢,只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提高產業化水平,就能在穩定佔領國內油菜籽市場、減少油料進口沖擊的同時,參與周邊國際市場的競爭。

1.具有明顯的生產優勢。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單產水平最高、技術儲備最好的地區。2001年長江流域11個省(市)油菜籽平均畝產110公斤,高於西北和東北地區,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接近主要出口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水平。與本地區小麥等冬季大宗作物相比,油菜生產效益較高。長江流域2000年油菜凈產值120元/畝,而小麥只有88元/畝。該區冬季耕作替代作物少,不與主要糧食作物爭土地和勞力資源。

2.具有較好的市場區位優勢。從國內市場看,該區油菜基本是就地生產、就近消費,市場區位優勢明顯。長江流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目前11省(市)油菜籽人均佔有量只有17.5公斤,折油6公斤,難以滿足當地植物油消費的需要。從國際市場看,油菜籽、植物油、餅粕進口量較大的幾個國家都與我國毗連。特別是出口運往日本、韓國等可以從長江黃金水道直接出海,實行江海聯運,運距短,並可以採用中小型貨輪運輸,運輸和經營成本低。從長遠考慮,可以靈活地運用國際市場進行資源市場轉換。

3.具有搶占市場先機的優勢。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主要都是春油菜,每年3月播種,8月以後才能收獲;歐洲是長生育期的冬油菜,也要8月份才能收獲。而我國長江流域種植的是生育期較短的冬油菜,每年5月就可收獲上市,上市時間比國外油菜早2-3個月。另外,國內其他油料作物也全部在秋季收獲。冬油菜生產是滿足加工企業周年生產的一項重要條件。

4.具有相對的價格優勢。在世界菜籽價格最低的2000年,進口菜籽到我國港口的價格高於國產菜籽。2002年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加拿大菜籽到我國長江流域的到岸價為每噸2400-2600元,而在長江流域本地收購菜籽的價格每噸為1700-2000元。菜籽餅粕每噸900-1000元,也低於進口餅粕價格。雖然目前長江流域油菜籽品質不如加拿大,但由於價格差距較大,只要國產油菜籽供應得上,加工企業願意使用,可以相應減少進口。此外,長江流域已選育出了含油量達到42%以上的「雙低」油菜品系,正在試驗示範。隨著油菜籽品質的提高,該區的優勢地位將進一步發揮出來。

Ⅳ 一畝地可產多少菜籽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可以產460-480斤。
油菜籽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果實,角果較長,結莢多,粒本飽滿。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為37.5%-46.3%。根據油菜的類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

Ⅵ 油菜籽一般能榨出多少油

一般100斤菜籽出油37斤左右,出油率40%左右,能榨出40斤的油。主要要看菜籽的質量如何以及榨油設備的質量,根據國家標准:1級含油量40%、2級含油量39%、3級含油量38%、4級含油量37%、5級含油量36%、6級含油量35%、7級含油量34%、8級含油量33%。

提高油菜籽的出油率: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僅為30%~40%。採用以下技巧,可使出油率提高25%。

1.除雜。油菜籽中含有的泥沙,在加工過程中會吸油,從而降低出油率。因此在加工前應先篩去油菜籽中的泥沙等雜質。

2.控制爐火。一般用平底鍋炒菜籽時,是在全部菜籽都炒熟時才出鍋,每出鍋一批都有部分菜籽會粘在鍋底被燒糊。因此,當菜籽炒到八成熟時,就要打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風口,以控制爐火。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灶口牆上砌一個活動槽,嵌入一塊活動鐵板,需要大火時,把鐵板向上提,封住爐口:當需要文火,把鐵板往下放,封住風口。

3.改進榨油設備。改裝榨螺使用95型卧式軸動榨油機時,可用舊的6號榨螺代替5號榨螺,這樣可增大內壓力,使出油部位後移8~10cm。僅此一項改進,每100kg菜籽可多出油1~2kg。

4.熱料上榨。油分子在高溫中最活躍。剛炒好出鍋的菜籽溫度為108℃,趁熱上榨就可以多出油。因此,每鍋炒籽量最好控制在40~50kg,做到隨炒隨榨,確保熱料上榨。

5.適量摻糠。菜籽含油率高,在榨筒中加壓後滑動快,油還未全部榨出,菜籽餅就出榨機了。為此,可在每100kg菜籽中摻入5~7kg谷糠,好的菜籽可多摻,差的菜籽則少摻。谷糠應新鮮無雜物,篩去灰末。加谷糠可使菜籽減慢滑動速度,故能多榨油。把出油後的油腳拌入谷糠中,夾在菜籽中間再榨,也可提高出油率。

Ⅶ 歐洲那些國家生產菜籽油。

歐洲生產菜籽油的國家主要是德國、法國、英國等等。
補充:
油菜籽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來隨著菜籽油需求增多。全球油菜籽播種面積擴大產量較為穩定。根據數據顯示。從國別來看。加拿大菜籽油歐產量為全球第一。歐盟第二。中國第三。後面依次為印度,烏克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

Ⅷ 油菜籽畝產量是多少

油菜籽的產量一般是每畝可以產460-480斤。

油菜籽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果實,角果較長,結莢多,粒本飽滿。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為37.5%-46.3%。根據油菜的類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

拓展資料: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拉丁文名:Brassica napus L.十字花科、芸薹屬植物,原產我國,其莖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花朵為黃色。農藝學上將植物中種子含油的多個物種統稱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種)類型為:白菜型油菜( Brassica rapa (campestris) L.), 芥菜型油菜( Brassica juncea L.) ,甘藍型油菜( Brassica napus L.)。

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營養豐富,其中維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長在氣候相對濕潤的地方,譬如中國的南方。油菜也有許多用處,比如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時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開時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陝西的漢中市就有一片油菜花觀賞旅遊區);花朵凋謝後,油菜籽可以榨油。

閱讀全文

與法國油籽產量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