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法國塞納湖畔的有一個專門為情人們設計的橋,就是情人們在這個橋上共同鎖上一把鎖,然後把鑰匙扔
法國的心鎖橋位於巴黎聖母院附近的塞納河上,名為Passerelle Solferino,是個金屬橋。中法合拍的浪漫愛情電影《巴黎寶貝》,就選取了心鎖橋、凱旋門等法國經典場景來展現法蘭西浪漫的一面,將中式溫馨和法式風情結合。
B. 塞納河上的亞歷山大三世橋的設計有什麼特點
據說塞納河上架著的橋,共有36座,每座橋的造型都有特點,而其中最壯觀最金碧輝煌的是亞歷山大三世橋了。這座橋以其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將香榭麗舍大街和榮軍院廣場連接起來。建此橋是為慶祝俄國與法國的結盟,大橋兩端四隻橋頭柱上鍍金的雕像,由長著翅膀的小愛神托著,它的華麗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別顯眼。
C. 法國有哪些橋
巴黎最古老的橋有三座:瑪力橋、王橋和新橋。這三座橋都是17世紀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
他將每個橋墩都塑了凹刻洞。橋南是聖路易島,島上的房子看去和橋一樣古老,建築物已經傾斜,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女弟子卡彌兒·克羅黛工作室牆皮都脫落了,可隱約看見裂縫。王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
D. 法國塞納河邊都有什麼出名的橋
留學的這幾年,走過歐洲的許多城市。
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泰晤士河上的倫敦,
運河間豎起淚水塔的阿姆斯特丹,
少女望著水手離開的方向,
汽笛吹響,岸邊的淺水那麼清澈,
可流淌的河水不曾停歇,
洗刷著一座城池千百年的喜怒哀樂……
這座青銅色的橋是19世紀末金屬建築物的代表,更是一座被載入世界文學史冊的橋。法國詩人紀堯姆 阿波利奈爾(1880—1918)曾作了一首喚做米拉波橋的詩:Sous le pont Mirabeau coule la Seine
Et nos amours
Faut-il qu'il m'en souvienne
La joie venait toujours après la pein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Les mains dans les mains restons face à face
Tandis que sous
Le pont de nos bras passe
Des éternels regards l'onde si lass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L'amour s'en va comme cette eau courante
L'amour s'en va
Comme la vie est lente
Et comme l'Espérance est violent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Passent les jours et passent les semaines
Ni temps passé
Ni les amours reviennent
Sous le pont Mirabeau coule la Seine
Vienne la nuit sonne l'heure
Les jours s'en vont je demeure
米拉波橋下塞納河滾滾的流
我們的愛情一去不回頭。。。
○
○
除了以上所列出六座橋,
小巴黎地區的塞納河上還有很多座美麗的橋。
巴士底獄石材的重生, 協和橋
Pont de la Concorde
法國大革命時期,拆卸的巴士底獄的石材建造,完成於1791年。
美麗的曲線錯層, 索菲里諾散步橋
Passerelle Solferino
低調的華麗,回轉時光的皇家橋
Pont Royal
這是僅次於新橋與瑪麗橋的第三古老的橋,橋梁連接了左岸的巴克街和博納街以及左岸的花神宮。
巴黎古監獄旁的兌換橋
Pont de Change
橋梁連接了正義宮,巴黎古監獄及右岸的夏特雷劇院。
瑪麗橋
Pont Marie
小橋
Le Petit Pont
道布勒橋
Pont au Double
托內爾橋
Pont de la Tournelle
蘇立橋
Pont de Sully
奧斯特利茨橋
Pont d'Austerlitz
路易斯菲利普橋
Pont Louis Philippe
阿爾科萊橋
Pont d』Arcole
卡魯塞爾橋
Pont Carousel
榮軍院橋
Pont des Invalides
德比利行人橋
Pont Debilly
耶拿橋
Pont d』Lena
挑一個陽光滿溢的午後,
沿著塞納河走走停停,
奧賽博物館的鍾,協和廣場的方尖碑,
聖母院前驚起的鴿群,閃爍的鐵塔,
這些都是我喜歡的巴黎。
畢竟,在巴黎,沿著塞納河漫步才是正經事。。。
而你又最喜歡塞納河哪裡的景緻呢?
【法蘭西一分錢】 法國本地資訊博主,擅長買買買,從日常生活到精品小眾,不怕剁手吃土,只想物有所值。 ID:francepromo
E. 塞納河的介紹
巴黎在那時就是世界的名城:學術講演,市場角逐,政治會議。。。。。從早到晚,沒有停息。這個少女在窗邊,只是微笑著,寧靜在低著頭,看那廣漠的人間,她不知下邊為什麼這樣繁華。她正如百年才開一次的奇花,她不知道在這百年內年年開落的桃李們做了些什麼匆忙的事。
這時人熱鬧場中走出一個人來,他正想為神做一件工作。他想雕一個天使,放在禮拜堂里的神的身邊。他曾經懸想過,天使是應該雕成什麼模樣-他想天使是從沒有離開過神的國土,不像人們已經被逐出了樂園,又千方百計地想往神那裡走去。天使不但不懂得人間的機巧同悲苦,就是所謂快樂,他也無從體驗。雪白的衣裳,輕輕的雙翅,能夠代表天使嗎?那不過是天使的裝飾罷了,不能代表天使的本質。他想來想去,最重要的還是天使的面龐。沒有苦樂的表情,只洋溢著一種超凡的微笑,同時又像是人間的一切的升華。這微笑如鵝毛一般輕,而它所包含的又比整個的世界還重世界在它的微笑中變得輕而又輕了。但它又不是冷冷在毫不關情,人人都能從它那裡懂得一點事物,無論是關於生,或是關於死。。。。。。
但他只是抽象地想,他並不能把他的想像捉住。什麼地方去找這機關報 一個模型呢?他見過許多少男少女:有的是在笑,笑得那樣痴呆,有的是在哭,哭得又那樣失態。他最初還能發現些有幾分合乎他的理想的面容,但後來越來越不能滿足,成績反倒隨著時日削減,歸終是任何人的面貌,都禁不住他的凝視,不幾分鍾便顯出來一些丑惡,難道天使就雕不成了嗎?
正在這般疑惑的時候他走過修道院,看見了這少女的微笑。不是悲,不是喜,而是超乎悲喜的無邊的永久的微笑,笑紋里沒有她祖母們的偏私,沒有她神祖父們的粗暴,沒有她兄弟姐妹們的嫉妒,她像是什麼都了解,萬物在她的籠罩之下,又像是不值得被她了解-這該是天使的微笑了,雕刻家心裡想。
第二天他就把這天使的微笑引到了人間。
他在巴黎一條最清靜的巷中布置了一座小小的工作室,像是從樹林中摘來的一朵奇花,他在這里隱藏了這少女的微笑。
在這清靜的工作室中,很少聽見外邊有腳步的聲音。外邊紛擾的人間同他們隔離了萬里遠呢,還是把他們緊緊地包圍,像是四圍黑暗的山石包住了一塊美玉?他自己是無從解答的。至於她,他更不知她置身在什麼地方。她只是供他端詳,供他尋思,供他輕輕地撫摸她的微笑,讓他沉在這微笑的當中,她覺得這是她在修道院時年不曾得到過的一種幸福。
他搜集起最香的木材,最脂膩的石塊。他想,等到明年復活節,一片鍾聲中,這些無語的木石便都會變成生動的天使。經過長時間心靈上的預備,在一個深秋的早晨開始了他第一次的工作。他懷著虔敬的心,不敢有一點敷衍,不敢有點草率。他是這樣歡喜,覺得任何一塊石一塊木的當中都含有那天使的微笑,只要他慢慢地刻下,那微笑便不難實現。有時他卻又感到,微笑是肥皂泡一般地薄,而他的不留心,它便會消散。
至於微笑的本身,無論是日光下,或是月光中,永久洋溢在少女的面上。怎樣才能把它引渡到他為神所從事的工作上呢?想來好像容易,做起來卻又艱難。
他年雕出的面龐沒有一個使他滿意。最初他過於小心了,雕也來的微笑含著幾分柔弱,等到他略一用力,面容又變成凜然,有時竟成為人間的冷笑。他漸漸覺得不應該過於小心,只在態度虔誠,便不妨放開膽子去做。結果所雕出的:幼稚的兒童的微笑也有,朦朧的情人的微笑也有。。。。。。天使的微笑呢,越雕越遠了。
一整冬外邊是風風雨雨地過著,而工作室里的人卻不分日夜地同這些木材石塊戰斗。
少女永久坦白地坐在他的面前——他面前的少女卻一天比一天神秘,他看她像是在雲霧中,虹橋上,只能翹望,不能把住。同時他的心裡又充滿了疑猜;不知她是人,是神,還就是天使本身?如果是人,她的微笑么就不含所應有的分子呢?他這樣想時,這天他年雕出的微笑,竟成為娼婦的微笑了。。。。。。
冬天過去,復活節不久就在面前。他的工作呢,各樣的笑都已雕成,而天使的微笑卻只留在少女的面上。等到他雕出娼婦的微笑,他十分沮喪。他想他是一個沒有根緣的人,不配從事這個工作——寒冷的春晚,他把少女拋在工作室中,無聊地跑到外邊去了。少女一人坐在家中,她的微笑並沒有斂去。
他半夜回來,醉了的樣子像是一個瘋子,他把他所雕的一切一件件在毀去,隨後他便昏昏地倒在床上。少女不懂得這是什麼事情,只覺得這里已經沒有她的幸福。她不由自主地走出房中,穿過靜寂的小巷,站在塞納河的一座橋上。
徹夜的歌舞還沒有消歇,兩岸彈著哀涼的琴調。她不知這是什麼聲音,她一點兒也聽不習慣。她想躲避這種聲音,又不知向什麼地方躲去。她知道,修道院的門是永久地關閉著;她出來時外邊有人迎接,她現在回去,裡面卻不會有人等候。工作室里的雕刻家又那樣可怕,她再也不想同他相見,她只看見河裡的星影燈光是一片美麗的世界,水不斷地流,而它們卻動也不動,只在溫柔的水中向她眨眼,向她招手,向她微笑。她從沒受過這樣的歡迎,她一步步從橋上走到岸邊,從岸邊走到水中。。。。。。帶著她永久的微笑。
雕刻家一晚的夢境是異樣的荒涼。第二天醒來,灰燼早已寒冷,屋中除去毀去的石塊木塊外,一切的微笑都已不見。
他走到外邊穿遍了巴黎的小巷。他明知在這些地方不能尋到她,而他也怕同她見面,但他只是拚命地尋找,在女孩、少婦、娼妓的中間。
復活節的鍾聲響過了,一切都徒然。。。。。。
一天他偶然走過市場,見一家商店懸著一副「死面具」。他看著,他不能走開。
店員走過來,說:「先生想買嗎?」
他搖了搖頭。店員繼續說:「這是今年初春塞納河畔溺死的一個無名的少女。因為面貌不改生態,而口角眉目間含著一縷微笑,所以好事的人用蠟注出這副面具。價錢便宜,比不上那些名人的——」
雕刻家沒有等到店員說完,便很驚慌地向不知的地方走去了。
這段故事,到這里就算終了。如今那副死面具早已失落,而它的復製品傳遍了許多歐洲的城市,帶著永久的無邊的微笑,好像在向我們講著死的無味。
F. 法國巴黎塞納河上的橋有哪些,名字是什麼
塞納河流經巴黎市區13公里,河上橫亘著36座橋,陸續建於不同時期。比較知名的橋如下:
新橋,新橋則是最有名的橋,它名叫新橋,實際最古老,已有近400多年歷史了。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內戰中斷,到1606年建成。此橋長238米,寬20米,是巴黎塞納河上最長的橋。
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
皇家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歷史上法國伊麗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結婚慶典以這座橋為中心,當時吸引了50萬人前往觀賞。
路易菲利普橋,始建於1833年,1848年革命期間被焚毀,現在看到的橋是1860年建成的。
亞歷山大三世橋,它是塞納河上最寬、最漂亮也是最富麗堂皇的一座橋。大橋為全金屬結構,全長109米,寬40米。1896年修建,是一座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是為了滿足即將舉行的世博會的需要,並最終於1900年世博會開幕時正式落成。
阿爾高勒橋,該橋為巴黎最窄的橋,始建於1828年,是一座單跨拱橋形式步行橋,1854年改建為可供車輛通過的新橋。
塞納河藝術橋,是專為行人而建的金屬為主體的藝術橋,沒有汽車通行,是一座墨綠色的小橋,由纖細的鋼架支撐著,用一塊一塊的杉木鋪成。
列奧波得-謝達爾-申高橋,該橋原名使用拿破崙三世1861年定下的名字,索爾菲雷諾橋, 2006年為了紀念一位名人誕辰100周年而更名列奧波得-謝達爾-申高橋。該橋為一座單拱型鋼結構步行橋。
阿爾瑪橋,讓它成名的原因是原英國黛安娜王妃殞命於此。這朵「英倫玖瑰」的猝然凋謝。讓阿爾瑪橋也由此一夜成名。「這就是黛安娜王妃出車禍的地方,左邊第十一根柱子,現在那裡塑了她的小金像。」
比哈坎穆橋,1900年為了世博會的需要在此處建設一座公路鐵路雙層橋,1902年完工。目前橋的上層是地鐵6號線的軌道,下層通汽車、自行車和行人。20世紀70年代此橋因影片《巴黎最後的探戈》而盛名遠播。
G. 法國巴黎有什麼橋
巴黎最古老的橋有三座:瑪力橋、王橋和新橋。這三座橋都是17世紀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他將每個橋墩都塑了凹刻洞。橋南是聖路易島,島上的房子看去和橋一樣古老,建築物已經傾斜,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女弟子卡彌兒·克羅黛工作室牆皮都脫落了,可隱約看見裂縫。王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歷史上法國伊麗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結婚慶典以這座橋為中心,當時吸引了50萬人前往觀賞。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爾泰工作過的樓,他1778年5月30日在這個小樓辭世。旁邊還有作家阿那多爾法蘭西寫作10年的地方。
新橋則是最有名的橋,它名叫新橋,實際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內戰中斷,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時代了。此橋長238米,寬20米,是巴黎塞納河上最長的橋。橋有12個拱,每個拱上塑了不知名壯士的頭顱,有的怒目圓睜,有的閉目靜思。新橋橫跨西岱島,橋下的島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納河,將河一劈為二。新橋建成後整整兩個世紀,一直是巴黎的商業中心,橋上熱熱鬧鬧,有書商、自編自演的藝術家、流動攤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橋仍激發著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從橋上走過,見橋兩邊的人行道還建有半圓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記載著歲月滄桑。
這座巴黎最古老的橋卻叫新橋,已近400年歷史
水天一色
距新橋不遠處,是專為行人而建的金屬為主體的藝術橋。橋上種植著花木,有塞納河上花園之稱。站在藝術橋上,只見橋北是盧浮宮,橋南是法蘭西研究院,橋東是大法院,曾關押過路易十六王後,橋西就是王橋了,視野開闊,水天一色。
塞納河上最金碧輝煌的是亞歷山大三世橋。這座橋以其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將香榭麗舍大街和榮軍院廣場連接起來。建此橋為慶祝俄國與法國的結盟,當時是1900年前後,俄法兩國在百年前還是世仇,拿破崙曾揮師攻打俄國,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後兩國一笑泯恩仇,而且意味深長地將橋通向拿破崙墓。大橋兩端四隻橋頭柱上鍍金的雕像,由長著翅膀的小愛神托著,它的華麗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別顯眼。
最招致批評的是1996年建成的戴高樂橋。它外觀像迪斯尼樂園的單軌列車,建橋費用2·4億法郎,是預算的10倍。重要的是,建橋初衷是改善奧斯特利茲火車站附近擁擠的交通狀況,可1996年8月啟用以來,塞車未見改善,橋上車輛卻稀稀落落,甚至高峰時間也不見多少車輛通過。花了那麼多納稅人的錢,卻沒有實用價值,法國人說把錢扔水裡了。
說到花都之橋不能不提巴黎塞納河遊船。30多座橋白天顯得莊重朴實,晚上則嫵媚動人,這景色只有從遊船上才能看到。遊船都自備發電機,船舷兩側成排的大探照燈,航行時將燈光撒在兩岸,照得如同白晝。
這種船上設有露天座位,下部有帶暖氣的玻璃罩艙,冬暖夏涼,四季咸花都之橋巴黎塞納河上的步行橋,它啟發了多少畫家的靈感,所以名叫「藝術橋」
宜。從船上望見巴黎聖母院後半部哥特式造型,你會感到人類建築藝術的偉大,還會聯想到維克多·雨果筆下面貌醜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鍾人;經過巴黎大法院的古堡,使你為紅顏薄命的路易十六王後惋惜;南岸老得變形的樓讓你想到伏爾泰在窗前時而瞑思,時而奮筆疾書;仰望夜空,似乎看見音樂家肖邦與女作家喬治桑在談情說愛,竊竊私語;也可能體會到大文豪海明威窮逛巴黎時自得其樂的悠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啊。不過在遊船上,不會只沉浸在對歷史的追思中,周圍興奮的遊客會將你拉回現實生活。兩只遊船擦肩而過時,大家都親切地招手致意。遊船駛過橋下,橋上常停留一群一群的遊客,熱情地向船上招呼「你好嗎」,然後他們隨手將手中瓶子里的水灑下來,有時灑的可不是白水,沒喝完的可樂都灑下來了。橋上人開心大笑,船上挨灑的人對惡作劇者也不在意,同伴不僅不為他擦拭,反而繼續捉弄他。河兩岸一些遊客席地而坐,有人彈琴,有人聊天,看遊船駛來,手舞足蹈,有的小夥子甚至在遊船明晃晃的燈光下順勢脫下褲子,光屁股沖著遊客跳現代舞,引得船上女士大聲尖叫。 塞納河邊還住了一些船上人家,他們與住在樓里的人家無異,船上客廳、卧室、廚房、衛生間、電視、電話一應俱全,他們是喜歡住在水邊,不住樓里罷了。不過這條船隻能停泊,沒有航行的權利。盡管如此,這條老舊的船比市區相當面積的房子要貴。有些水上人家將桌子搬到河邊,幾人圍坐桌前正兒八經地開燭光晚會,看得船上遊人直咽口水
H. 法國的那座橋上全是鎖
法國的心鎖橋位於巴黎聖母院附近的塞納河上,名為Passerelle Solferino,是個金屬橋。中法合拍的浪漫愛情電影《巴黎寶貝》,就選取了心鎖橋、凱旋門等法國經典場景來展現法蘭西浪漫的一面,將中式溫馨和法式風情結合起來。關於心鎖橋的故事:相傳,相愛的戀人,只要在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結一把刻有雙方姓名的同心鎖,就能心心相犀,相愛到老。這是一個美麗的寓言,一個虔誠的祈禱,更是一個永恆的承諾。相愛的人將同心鎖鎖在鎖橋上,期盼的是鎖上自己一生一世的愛戀。同心鎖將他們的名字刻於鎖上,將兩顆心緊緊的「鎖」在鎖橋上,期盼他們的愛情永恆不變,用這把同心鎖見證他們最忠貞、最真誠的愛情。
I. 法國塞納河上一共有幾座橋
目前巴黎總共有35座橋,陸續建於不同時期,其中已經被列為歷史古跡的有三座。在巴黎的建橋史上成為「里程碑式」的橋梁的應該算是「新橋(Pont Neuf)」。新橋其實很有點年頭了。這座跨越整個西岱島的橋梁開工於1578年亨利三世時期,1603年建成,由亨利四世主持了落成儀式。建造新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便於盧浮宮、聖-日爾曼?德?普雷修道院和塞納河左岸之間的聯系。整個工程是五位建築師的共同成果,橋面寬度為那個時代所罕見的28米,由12個橋拱支撐,橋拱裝飾有三百多個形狀各異的面具。被人們稱為「聖瑪利丹Sanmaritaine」的水泵就安置於第二個橋拱,塞納河水由此供給盧浮宮和周圍地區。之所以命名為「新橋」是因為在此之前巴黎建造的橋樑上都建有一層是商店、二層至五層是住宅的公寓,而唯獨這座橋上不設公寓,開創了當時建橋的新潮流,所以得名「新橋」。1786年前後,考慮到有礙市鎮美觀和空氣流通,巴黎所有橋樑上的公寓都被拆除。新橋本身後來根據路易十三的旨意在橋上醒目位置安放了亨利四世的騎馬塑像。這些雕像曾於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毀,但又於1818年重塑。在新橋建成後整整兩個世紀里,橋屹立不動,這里逐漸成為各種娛樂和商業活動的中心,如今這里依然是巴黎著名的河邊舊書市的核心地帶。至今法語仍將「經久耐用」的東西比作「Pont Neuf」,即所謂「歷久彌新」。
在新橋西面是「藝術橋(Pont des Arts)」。這是一座連接盧浮宮美術館與法蘭西學院的步行橋。1804年,拿破崙下令開始興建此橋。之所以命名為「藝術」,據說一是因為鄰近當時被改為「中央藝術博物館」的舊皇宮(雖然後來因為橋名太容易與「藝術博物館」混淆而又將「藝術博物館」更名為「盧浮宮」);另一是因為這座橋從建成時起便是專供行人通行的步行橋,橋上種植了小灌木,並有供遊人休憩的小石凳,堪稱塞納河上的「空中花園」。
在盧浮宮一帶塞納河上的著名橋梁還有協和橋(Pont de la Concorde)、皇家橋(Pont Royal)、卡盧索橋(Pont Carrousel)等。協和橋由工程師貝豪奈設計,建於1791年,一部分築橋石料來自被拆毀的巴士底獄,目的是使「人民可以繼續藐視舊城堡」。橋上最初裝飾有拿破崙時期的將軍和君主復辟時期文武官員的雕像,後來因為有人擔心橋身會不堪重負而塌陷,這些雕像被搬到了凡爾賽宮。皇家橋呈誇張的驢背狀,與新橋和瑪利橋(Pont Marie)一起,是巴黎歷史最悠久的三座橋。此橋於1685年至1698年間由伽伯里艾爾和蒙薩爾設計建造,因全部工程由路易十三出資而得名「皇家橋」。卡盧索橋始建於1834年,重建於1930年,但橋的兩端各保留了兩座17世紀的雕刻,北側是「工業」和「富足」,南側則是「巴黎市」與「塞納河」。
塞納河右岸的瑪利橋是以這座橋的設計者、1614年開拓在西岱島旁邊的聖-路易島(Ile St-Louis)的發起人克里斯多夫?瑪利(Christophe Marie)的名字命名。橋身同樣呈驢背形,橋墩附近飾有壁龕。1658年時塞納河的一次驟漲曾經沖毀了橋拱,但修復後以木樁支撐的橋墩依然屹立至今。在聖路易島還可以看見蘇利橋(Pont Sully)。該橋以聖路易島的一個岬角為中心,由南北兩個方向分別跨越塞納河。北向的分支較短,是單拱橋;南向的分支較長,是三拱橋。整座橋梁將亨利四世大街和聖-日爾曼大街連接為一體。兩段橋會合處有一個小廣場,是法國君主時代一個花園的遺址。
亞力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Ⅲ)應該算是目前塞納河上最漂亮、或者說最「招搖」的一座橋。雖然橋上的裝飾充斥著古典風格的神仙騎士,但這座橋其實落成於1900年,是當年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表示法俄親善而送的禮物。大橋的名稱也得自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力山大三世。全長107米的大橋只有一個橋拱,為了不影響香榭麗舍大道和榮軍院的視野而將橋身造得特別低矮。橋上所有的裝飾雕塑幾乎都有講究。橋身的一麵塑有俄國聖彼得堡的城徽以及象徵涅瓦河睡神的雕塑,另一面則是象徵巴黎與塞納河成長歷史的兩個侏儒;橋的兩端還各有兩根象徵科學與文藝的立柱以及象徵工業與商業的兩匹奔騰的駿馬。橋的每一個入口都聳立著高高的角柱,柱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橋的兩側還裝飾有水生動植物與花環圖案。即便是在陽光忽隱忽現的巴黎,這座精心裝飾過的大橋也是終日金光閃閃。
對於更看重塞納河浪漫的一面的人來說,塞納河上保留的最有價值的橋應該是米拉波橋(Pont Mirabeau)。當年阿波利奈爾曾經在這里吟誦:「米拉波橋下,塞納河水在流淌,我們的戀情隨波盪漾……人生的腳步遲緩,我們的心渴望激盪……」而阿波利奈爾所稱的「一群低泣的橋」則在與這座「浪漫之橋」完全相反的方向。那是一組從建成之日起就更為巴黎下層居民所熟悉的橋:因不堪過往運貨車輛的重負而於1848年斷裂,到1862年才得以重新修復的路易-菲利普橋(Pont Louis-Philippe);以1830年在此罹難的一位起義者的名字命名的阿荷高勒橋(Pont d'Arcole);聖母橋(Pont Notre-Dame)的前面是兌換橋(Pont-au-change),它是12世紀貨幣兌換業興起的見證。而當年興起於此地的花鳥市場如今仍是巴黎的一景。在左岸的是都爾奈勒橋(Pont de la Tournelle),橋上裝飾著巴黎保護神:聖-熱那維埃夫的雕像。過了阿西衛士橋(Pont de l'Archeveche)再往前走,便是小橋(Petit Pont)和緊鄰的雙倍橋(Pont au Double)。小橋的名字恰如其分,因為它是巴黎最短小的橋梁之一。雙倍橋建於17世紀,教會醫院坐落於此。全橋跨越塞納河兩岸,因為照料病人的嬤嬤們必須在河邊清洗醫院里的衣物,需要方便地往來於兩岸同時又不能妨礙行人,於是政府規定橋寬的1/3供行人行走。由於禁行的橋寬恰恰是步行道的兩倍,橋名便由此而來。如今嬤嬤雖然不見了,但步行橋的傳統依然保留了下來。
當然,塞納河上還有一座到20世紀才「一夜成名」的橋。那正是「Bateau Mouches」碼頭所在的阿爾瑪橋(Pont de l'Alma)。阿爾瑪橋橋側佇立著一座從埃及盧克索神廟搬來的巨型雕像,原來這座橋是因為可以利用雕像觀測塞納河水位而小有名氣,但自從黛安娜在這里出過車禍以後就身價百倍。事後這里豎起了一座火炬狀的紀念雕像。雕像的基座上一度被塗抹滿了各種留言。這些塗鴉中的英文遠多於法文,但巴黎人仍在去年年底很負責地對雕像進行了一番清洗,如今它金光閃閃程度已經可以媲美亞力山大三世橋上的雕像。
J. 法國的那個愛情橋叫什麼
是一個橋
法國巴黎,藝術橋橋掛滿愛情鎖。巴黎藝術橋位於塞納河畔,始建於1804年,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德軍轟炸被毀,最終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得以重建。來到這里的遊客,在把鎖固定在橋上後,會將鑰匙扔河裡表示「忠心」。歐洲人在橋上拴鎖的傳統始於20世紀初,以紀念在戰爭中陣亡的情人,人們將這個傳統保持至今。所以該橋也稱:愛情鎖橋。現在,很多橋梁因此不堪重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由於掛鎖的人太多,而橋上空間有限,為了能把自己的鎖放上去,很多人開始變得異常瘋狂,他們往往要冒著危險爬到更高的地方,或者探身到水面上才能完成「任務」。2014年6月,愛情鎖橋部分橋段因不堪重負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