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諾汽車公司的總部在哪裡
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法國第二大汽車公司。創立於1898年,創始人是路易·雷諾,也是一個對機械充滿興趣的人。早在1998年,年僅21歲的路易.雷諾在 巴黎市郊比昂古 創建了富諾公司。而今的雷諾汽車公司已被收為國有,是法國最大的國營企業,也是世界上以生產各型汽車為主,涉足發動機、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機床、電子業、所、塑料橡膠業的壟斷工業集團。 80年代初雷諾公司迅速發展,年產量高達200萬輛以上。然而高速發展導致債台高築,虧損嚴重。1984年年產量猛跌到30萬輛,企業岌岌可危。從1985年起,雷諾公司進行了一系列企業改革,推行了全面質量管理,並適時推出了多用途單廂車Espace,也就是現今MPV車的鼻祖。企業改革及適銷對路的產品,使雷諾公司再次起死回生。從1987年起重新盈利,此後十餘年間除1996年略有虧損外,公司一直盈利,已成為世界汽車業中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從1992年起,雷諾重新成為私營企業。雷諾公司第一次大發展是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它為軍隊生產槍枝彈葯、飛機並設計出輕型坦克車,使雷諾公司大發戰爭財。戰爭結束後,公司轉向農業機械和重型柴油汽車生產,其柴油機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二戰期間,雷諾公司為德國法西斯效勞,為德國軍隊提供大量坦克、飛機發動機和其他武器。因而戰爭結束後,雷諾公司被法國政府接管,路易·雷諾被逮捕。戰後,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是雷諾公司第二次大發展的時期。公司利用國家資本,兼並了許多小汽車公司,並發揮了雷諾公司的技術潛力,開發出多品種汽車新產品。 由於雷諾集團本身有機床、自動化、電子分公司,因而雷諾的汽車廠機械設備非常先進,自動化程度很高。電子技術成果能較快地應用在汽車上,也使雷諾公司在汽車高技術上佔有優勢。 雷諾汽車公司汽車產品十分齊全,除小客車和載貨車外,各種改裝車、特種車應有盡有,主要品牌計有梅甘娜(Megane)、克麗歐(Clio)、拉古娜(Laguna)、麗人行(Twingo)、太空車(Espace)其中梅甘娜是緊湊車中款式最多的品牌車,所有競爭對手均無法匹敵,梅甘娜單廂轎車Scenic還被評為1997年歐洲最佳車,在十大汽車公司也是獨此一家。雷諾公司下分小客車、商用車、自動化設備以及工業產品四個部,統管國內外所有的子公司。公司總部設在法國比楊古,董事長為喬治貝斯,雇員總數為22萬人,全年可生產汽車205萬輛。最新小汽車產品有雷諾Cilo、雷諾19、雷諾25型等。 雷諾汽車公司與日產汽車、三星汽車公司結成合作夥伴。
2. 雷諾汽車公司的中國公司
雷諾在中國內地的布局相較於其他世界級車廠是相當遲緩的,05年才傳出與東風汽車公司合資的消息,不過因為設廠的爭議,至今沒有一台中國制的雷諾出現。雷諾在部分內地省份有代理商,負責進口整車。
雷諾在香港的業務也只算小本經營,目前由香港沃爾沃的代理商維信汽車代理,引進車款包括Grand Scenic、Mos以及Megane RS等。
一般相信,雷諾未來會在中國設廠,只是時機未定,但其商用車的合約在內地似乎較為明朗。
雷諾的中國行動:宣布策略 提升品牌 展示技術
「我和所有可能合作的人開過會,但是我不能告訴你我和誰開會。」這是雷諾汽車亞太區總裁戴伯樂對記者提出的雷諾在中國的合資夥伴問題時的回答。在福特、大眾、豐田等世界級汽車生產商都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的今天,作為世界第5大汽車生產商的雷諾目前還沒見顯著動作。而就在上周五,雷諾宣布將自己的旗艦產品 ---威賽帝正式進口到中國。 這是否意味著雷諾中國策略的開始?盡管戴伯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用詞很「外交」,但從中不難窺見雷諾今年在中國至少要做的三件事。
有可能生產三廂車 雷諾的合資夥伴是誰?將在中國生產什麼樣的車?會不會和日產合作?這些問題一提出來,戴伯樂露出了法國人特有的微笑,他告訴記者說:「我們總裁今年夏天將宣布在中國的戰略。雷諾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他進而強調到:「我個人猜測總裁在宣布中國戰略時,肯定會涉及本地化生產和進口車。」至於在中國生產的車型,戴伯樂依然沒有明確回答,他指出:從中國汽車市場的結構看,目前大多數消費者比較認同傳統的三廂車型,雷諾公司有可能會先推出一兩種三廂車型。但是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不斷與外界溝通,中國消費者的觀念也會逐漸轉變,會被最新的潮流推動,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創新的、大膽的、個性化的車型,這恰恰是雷諾的強項。
建立品牌是重點 新到中國的威賽帝車極顯技術與個性,體現了雷諾一貫的技術領先風格。而談到品牌,戴伯樂告訴記者:我們要盡最大努力提升品牌形象,向客戶提供最新、最個性的產品。對於雷諾而言,今年需要一個集中展示產品、技術和公司形象的機會,這個機會應該是將於6月舉辦的北京國際車展。記者猜測雷諾很可能會利用這次車展公布它的中國策略,這樣會吸引眾多關注車展的目光,有效提升雷諾的品牌認知度和形象水平。
借F1打技術牌 在威賽帝上市活動中,一個F1車模的鑰匙墜泄露了雷諾今年的品牌策略,那就是打技術牌。今年F1頭兩站比賽中,車隊的兩輛賽車均獲得積分的車隊只有兩個,法拉利和雷諾。眾所周知,F1運動是技術與速度的結晶,而雷諾車隊今年肯定會在上海參加比賽,這對於雷諾今年倡導技術領先的品牌推廣無疑會起到最好的證明作用。
從威賽帝的上市也可以看出,雷諾將要在今年重點展示其高技術,高科技,張揚個性的特點。作為今年推向中國市場的第一輛車,威賽帝一改國內市場上常見車型的風格,突破了傳統豪華車設計陳規,僅從外觀即可對雷諾追求個性,技術領先的理念有所體會。
雷諾瞄準高檔車威賽帝上市走低價策略 「豪華車,卻是兩廂;3.5排量不到70萬元。」這些是雷諾新引進中國的旗艦車---威賽帝給人的最初印象。它傳遞出雷諾對威賽帝的兩個定位:一是技術領先。作為全球首款二廂豪華轎車,「威賽帝」賦予「豪華」以全新的標准---突破三廂豪華車的傳統禁錮,採用二廂設計,整車設計令人矚目:線條簡潔、氣質高雅、活力充沛;車身輪廓飽滿、質量考究,尤其是尾部設計獨特,其外觀與國際汽車市場上常見的高檔車迥然有別,散發著法蘭西特有的人文韻味。二是低價策略。威賽帝市場售價68萬元,是相同排量進口車中價格最低的。據代理商北汽眾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岳臣介紹,威賽帝不追求高利潤,定價低是為了更好的進入市場。它的市場客戶群屬於很有個性的人群。他們有實力開豪華車,但不想拘泥傳統,有自我主張。 據了解,威賽帝首批進口50輛。 面對快速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從1999年至今,雷諾先後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和蘭州任命了七家地區代理商和36家二級分銷商,銷售區域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地區。
1999年之前,雷諾在中國市場僅銷售了極少量的整車,主要面向外交官和外籍人員。1999年,預計到中國即將加入WTO,雷諾著手在中國市場建立專門銷售進口整車的網路。從2 000年起,雷諾向中國市場先後引進了風景、梅甘娜經典、梅甘娜敞篷車、梅甘娜古貝和風景RX4,其中在中國享有良好聲譽的風景一直為主銷車型。2003 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了更好適應市場需求,雷諾引進了中高檔轎車拉古那。2004年4月初,雷諾旗艦豪華車威賽帝登陸中國。2005年1月底,風景II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在拓展銷售網路的同時,雷諾始終把售後服務放在第一位,努力為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每個授權的雷諾維修站中,雷諾嚴格挑選合格的技術人員,並派他們到新加坡雷諾培訓中心,接受為期60天的高水平售後培訓。在雷諾北京代表處,由中方和法方技術人員共同構成的售後團隊,與整個網路緊密配合,為網路提供技術支持和不間斷的培訓。 2004年初,還剛剛確定在中國生產商用車的法國雷諾集團,此時又打出了手中的另一張王牌。
6月底,雷諾公司向中國媒體公布:雷諾將和東風汽車公司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生產其第一款四門轎車梅甘娜MeganeII)。此項目從2006年開始投產,分兩個階段進行,最終達到年產30萬輛的目標。
至此,世界汽車工業6+3格局中的各路諸侯在中國聚齊。
梅甘娜開道 在中國的處女車型梅甘娜(MeganeII),此前已為雷諾在全球市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以下一組數據就可充分佐證:
1997年,MeganeI上市,7年間,全球共售出470萬輛;
2002年底,MeganeII在歐洲上市,至今,銷量突破100萬輛;從2003年起,成為西歐最暢銷車型;其間,MeganeII還以獨特的設計,充滿活力的風格,被評為「2003年風雲轎車」,被定為同級車最安全車型。
2004年前4個月,MeganeII在西歐市場份額達到4.7%。用雷諾集團總裁路易.施偉澤的話說,「這一銷售佳績歸功於雷諾在18個月內相繼推出了7個不同型號」。其中包括2002年上市的5門轎車和3門轎車; 2003年亮相的Scenic、4門轎車、旅行轎車和硬頂敞篷車;2004年初推出的GrandScenic;最後一款亮相的運動轎車。
除此之外,雷諾還將推出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另一款車型--Logan的改進版。路易.施偉澤表示:「憑借雷諾的雄心和實力雄厚的中國合作夥伴的支持,該項目將使雷諾從2006年起便能駐足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2002年增長64%?2003年增長68%。」 「同時,該項目還屬於雷諾贏利性增長戰略的一部分,這一戰略旨在可使雷諾在2010年實現年產量400萬輛的目標。並且對東風而言,也將使其進一步鞏固在中國汽車工業骨幹企業的地位。」 其實,對雷諾而言,此時也應該是其最佳出手時機了,因在今年上半年,雷諾已在全球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雷諾集團公布的最新公告顯示:2004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共銷售汽車1306454輛,同比增長6.5%,佔全球市場份額4.3%。
在西歐,由於梅甘娜系列的成功拉動,雷諾占據了轎車和輕型商用車10.9%的市場份額。在亞太地區,雷諾集團共銷售雷諾汽車6887輛,日本、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地區的銷售分別增長了47%、74%和18%。這一切,都不得不促使雷諾把其拿到目前世界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中國來生產。
坎坷中國路 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講,也許雷諾是世界汽車6+3格局中「最不熟悉」的汽車企業。但對雷諾自己來講,在中國的道路卻並不陌生。雷諾進入中國已有10年,這10年對雷諾來說既曲折又無奈。
1994年,匆匆進入中國的雷諾與三江航天集團共同出資9800萬美元在湖北孝感匆匆上馬了其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個項目--三江雷諾汽車公司,三江集團持股55%,雷諾持股45%,合作期限30年。按照最初的設計,當年以CKD方式投產,到1997年,產銷量達到千輛。1998年底,塗裝、焊裝、總裝三條生產線全面建成,具備年產15萬輛的能力。
但命運總是捉弄人,在1994年至2001年的8年時間內,「塔菲克」客車總共卻只銷售了4000多輛。年均不到500輛,這顯然不是雷諾想看到的結果。
後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中法雙方在決策意見上不合,中方認為,法方合資8年一直堅持採用進口發動機,使「塔菲克」的市場價格就比其後引進但是採用國產發動機的競爭產品高出5萬多元,產品喪失了競爭力。
到了2000年8月,三江航天集團黯然退出,其後,中方股東又幾度異主。至此,三江雷諾就一度處於真空狀態。三江雷諾的失利擋住了法國雷諾在中國發展的步伐,更重要的是,中國有關部門對雷諾再次尋求新合作者亮起了紅燈。
在經過一系列的變故後,雷諾終於發現,要想在中國組建合資公司,就必須找上一家像一汽、東風、上汽這樣有實力的企業作為合作夥伴。這時,正好其控股的日產汽車公司正在與東風汽車公司進行全面合作的談判。法國雷諾公司持有日產44.4%的股權,是日產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和全球合作夥伴。
2002年9月19日,東風汽車公司與日本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簽署了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系的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組建一家名為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新公司,各持50%股份,包括日產全系列乘用車和東風的重、中、輕型卡車及客車,通過合資,新「東風汽車」成為了中國國內首家擁有全系列卡車、輕型商用車和乘用車產品的中外合資汽車公司。但誰也沒想到,東風與日產的一系列大動作背後,一直閃現著法國雷諾的影子。在東風與日產的合作進程中,雷諾一直在扮演著一個「紅娘」的角色,在當年日產派出的談判代表團中,有雷諾的高層人士就是最好的例證。
雖然此次合作內容並未涉及雷諾,但東風集團董事長苗圩在簽署協議時就明確表示,由於雷諾是日產最大的股東,因此此次合作將最大程度地利用三方各自的優勢,比如東風的品牌、網路優勢,日產的技術、管理優勢和雷諾在商用車方面的優勢。
2004年1月17日,雷諾總算如願,在巴黎同東風汽車公司簽署了原則性協議,將在東風柳汽基礎上建立合資公司,生產卡車及卡車零部件。
雷諾「野心」 在中國市場幾經波折的雷諾,雖然已擁有三江雷諾和東風柳汽商用車項目,但乘用車項目卻一直只能徘徊在中國市場的大門之外。
這當然不是其作為全球汽車巨子的作風,雷諾在中國的「野心」,絕不僅僅限於卡車,而是等真正能生產轎車的機會。
其實早在兩年前,雷諾就曾表示,2002年啟動中國轎車事業發展戰略,將雷諾控股的韓國雷諾-三星汽車公司生產的轎車出口到中國市場;2003年後希冀在中國實現生產轎車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卻並沒有實現,這與其全球第五大汽車生產商的身份確實不符。
在1999年,雷諾公司收購了日產汽車44.4%的股份,日產則持有雷諾15%的股份,2002年3月又在交叉持股基礎上,設立了雷諾-日產有限公司,現已躋身於全球第五大汽車製造集團。
雷諾現在這么急於在中國生產轎車想來也不足為怪了。路易.施偉澤表示:「雷諾與東風未來的合資公司將是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公司合作的延伸,它將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利用共用平台戰略,共享在研發、動力平台、供應商等方面的資源,提高企業競爭力。」
3. 雷諾汽車中國總部在哪裡
雷諾汽車中國總部在北京。
雷諾,(Renault S.A.)是一家法國車輛製造商,生產的車輛種類有賽車、小型車、中型車、休旅車、大型車(包含卡車和工程用車及巴士)等。雷諾第一次進入美國市場銷售是1950年代及1960年代之間,他們在美國市場確定的品牌發音方式是「Ren-ALT」,而這個發音方是今日最為廣泛接受的。然而雷諾正確的發音是「Rhen-oh」(就如同英國常見的發音方式)。
4. 東風雷諾,分手也可以再見!
2013年誕生,2016年投產,2017年銷量突破7萬輛。隨後形勢急轉直下,2018年5萬輛,2019年不到2萬輛。7年間,從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到無可奈何花落隨風,像極了我們人生的曾經。
作為新冠疫情後國內汽車行業第一件爆炸性新聞,這兩天全網已經充斥著各種文章,或冷靜、或惋惜地復盤東風雷諾這七年的得與失,或冷漠、或殘忍地預測下一個倒下的品牌。
從聯盟角度而言,這樣更有利協同作戰,乘用車業務上雷諾將主攻歐洲,中國市場就留給日產,三菱主要負責東南亞市場。
也許,這已經是雷諾能做到的最好的結局了!
撰文?孫臣
主編?孫臣
圖片?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法國雷諾汽車公司的總部設在哪座城市
法國比楊古
雷諾
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法國第二大汽車公司。創立於1898年,創始人是路易·雷諾。而今的雷諾汽車公司已被收為國有,是法國最大的國營企業,也是世界上以生產各型汽車為主,涉足發動機、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機床、電子業、所、塑料橡膠業的壟斷工業集團。
雷諾公司第一次大發展是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它為軍隊生產槍枝彈葯、飛機並設計出輕型坦克車,使雷諾公司大發戰爭財。戰爭結束後,公司轉向農業機械和重型柴油汽車生產,其柴油機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二戰期間,雷諾公司為德國法西斯效勞,為德國軍隊提供大量坦克、飛機發動機和其他武器。因而戰爭結束後,雷諾公司被法國政府接管,路易·雷諾被逮捕。戰後,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是雷諾公司第二次大發展的時期。公司利用國家資本,兼並了許多小汽車公司,並發揮了雷諾公司的技術潛力,開發出多品種汽車新產品。
由於雷諾集團本身有機床、自動化、電子分公司,因而雷諾的汽車廠機械設備非常先進,自動化程度很高。電子技術成果能較快地應用在汽車上,也使雷諾公司在汽車高技術上佔有優勢。
雷諾汽車公司汽車產品十分齊全,除小客車和載貨車外,各種改裝車、特種車應有盡有,在十大汽車公司也是獨此一家。雷諾公司下分小客車、商用車、自動化設備以及工業產品四個部,統管國內外所有的子公司。
公司總部設在法國比楊古,董事長為喬治貝斯,雇員總數為22萬人,全年可生產汽車205萬輛。最新小汽車產品有雷諾Cilo、雷諾19、雷諾25型等。雷諾汽車公司與日產汽車、三星汽車公司結成合作夥伴。
目前擁有雷諾日產等品牌
6. 沈陽太原街雷諾手錶售後服務在哪
雷諾手錶屬於國產腕錶,正常的瑞士表售後在沈陽市富麗華酒店11樓納沙泰爾維修中心,沈陽雷諾手錶的售後在中興,同樣作為沈陽人應該知道中興的具體位置吧?售後電話是024-24810666
7. 雷諾是哪裡產
雷諾汽車是法國的汽車品牌,是總部設在法國布洛涅-比揚古的法國雷諾汽車公司的產品。
法國汽車製造企業。1898年10月由路易·雷諾在比揚古創立雷諾工廠,後改組為雷諾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各種車輛。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生產槍支彈葯、飛機和輕型坦克,戰後恢復了傳統的生產活動,並不斷開辟新的領域和部門,加強同其他工業公司的聯系,成為當時法國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德國法西斯生產武器和軍火,1944年9月被法國政府接管,路易·雷諾被懲處。1945年被收歸國有,由政府委派董事長,組成管理機構,並改用現名。此後,公司迅速恢復和發展,逐步實現了經營多樣化。
8. 雷諾是哪個國家的
是法國車。
之前將日本三菱汽車收購。
法國車系包括PSG集團(標致,雪鐵龍)
雷諾
9. 雷諾是哪裡的
雷諾是法國的著名汽車品牌。 1898年,路易斯·雷諾三兄弟在布洛涅-比揚古創建雷諾公司。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汽車公司和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
雷諾公司以創始人路易斯·雷諾(Louis
Renault)的姓氏而命名,圖形商標是四個菱形拼成的圖案,象徵雷諾三兄弟與汽車工業融為一體,表示
「雷諾」能在無限的(四維)空間中競爭、生存、發展。
該公司生產范圍廣,產品以雷諾牌轎車為主,還生產拖拉機、農業機械、機床、小型軍用發動機、軸承、自行車、工業用橡膠等,同時還承包工程、經營車輛出租、設備中長期租賃及信貸業務等。在國內擁有和控制許多大公司,涉及工業、商業、金融和不動產各業。在國外的子公司主要集中在歐洲、非洲、北美、大洋洲等地。產品銷往150多個國家,占公司營業額的1/2。1993年公司的資產額為359.2億美元。總公司在比揚古。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七。在2007年度《財富》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一十七
該車是法國品牌,是典型的法國浪漫,情趣·時尚的代表,以其特別的車輛造型,高安全性,充沛的馬力和良好的燃油性取得世界客戶的好評。目前在中國其還屬於進口車型,市場保有量不是很高.
10. 法國雷諾FT17坦克的具體資料
由於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地面作戰部隊的主要突擊力量,其巨大的威力無人可敵,因而登上了「陸戰之王」的寶座。同時,也造就了如德國的古德里安、隆美爾,美國的巴頓,蘇聯的朱可夫,法國的勒克萊爾等一批以運用裝甲兵著稱的名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看到了坦克的前途,紛紛根據各自的作戰思想,研製裝備了多種形式的坦克,其中輕型和超輕型坦克曾盛行一時,也出現過能用履帶和車輪互換行駛的輪—履式輕型坦克及多炮塔結構的重型坦克。這些坦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坦克相比,戰術技術性能都有了明顯提高,它們的戰斗全重一般在9~28噸之間,最大行駛速度20~43千米/小時,最大裝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徑多為37~47毫米,有的達到了75或76毫米。各大國均組建了裝甲部隊,裝甲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已經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世界上的坦克已有約2萬余輛。其中前蘇聯已成為第一坦克大國,擁有坦克15000餘輛,德國躍居第二坦克大國,擁有坦克3500輛,原來的老牌坦克王國英國和法國發展坦克的勢頭已經減弱,分別擁有坦克1150輛和2200輛。此時的美國陸軍由於保守勢力佔了上風,沒有認識到坦克的強大突擊作用,因而沒有引起重視,只有470輛輕型坦克。
事實上,該坦克有兩種型號,分列如下:
1.法制 「雷諾」FT-17輕型坦克(機槍型)
「雷諾」FT-17輕型坦克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輕型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種可旋轉炮塔式坦克。1917年,製造出第一輛樣車。同年9月,批量生產,並定名為「雷諾」FT-17輕型坦克。戰斗全重 7噸,最大速度 10 km/h,乘員2人,裝備1挺8mm Model1914機槍,彈葯 4800發,裝甲厚 6-22mm。奉系軍閥張作霖領導的東北軍大概裝備了超過14輛的法國產FT坦克(大部分配裝的是捷克造的7.92mm ZB-26式輕機槍),1926年在和直系軍閥吳佩孚的戰斗中,首次使用了這批坦克。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暗殺以後,少帥張學良帶領東北軍連同這些坦克一並加入了南京國民政府,組成了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一騎兵裝甲旅(名義上為中央政府指揮,實際為張學良的內衛部隊),到1930年,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了36輛FT-17坦克和24 輛裝甲運兵車。1931年,日軍佔領東北後,這些車輛大部分被日軍俘獲,編入日軍和偽滿洲國的部隊服役。1933年春,張學良曾向蔣介石的南京政府贈送了「雷諾」F-17戰車2輛和沈陽兵工廠自行裝配的裝甲汽車4輛。
2.法/波蘭制 「雷諾」FT-17輕型坦克(37炮型)
「雷諾」FT-17型坦克(37炮型)主要性能數據與「雷諾」FT-17型坦克(機槍型)基本相同,只是其裝備了1門37mm火炮,彈葯數為240發。20世紀30年代末,波蘭曾向西班牙、匈牙利和中國出售了一批數目不詳的FT-17。現在不知道這些FT-17有多少是原法國造的,多少是波蘭仿造的。有記載說波蘭造的CWS-FT-17曾出口過。CWS意思是「中央汽車製造廠」。1925年至1927年間波蘭利用法國和自製的零部件組裝了26(或27)輛FT-17。波蘭版的FT-17用普通的鐵料代替了原來的鋼材。由於材質低劣不能用於實戰,波蘭軍隊用這種型號的坦克進行訓練。有數據表明前後大概有30-45輛這樣的波蘭坦克賣到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