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里爾一大的城市概括
里爾(LILIE)是法國北部的工業城市,也是北部省的首府。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建成後,里爾作為連接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的TGV起始站和歐洲自動導航衛星通訊的建設地,受到世人矚目。從巴黎機場乘TGV約1小時可以到達里爾。
里爾是一個現代而充滿活力的大都市,擁有豐富的建築和藝術文化遺產,法國第二大博物館,也是最漂亮的博物館之一,僅次於盧浮宮的美術博特館就位於里爾。這里物資豐富、城市交流便利,城市之間不僅有地鐵,還有小火車。
里爾同樣也是一個學生城。這里的大學開設有人文科學、法律、醫學以及技術科學等專業。不少高等專業技術學校也位於里爾,如:新聞高等專業學院、高等商校、以國家工藝技術高等學院為首的幾所工程類高等學校。
② 里爾隊有可能在新賽季的法甲聯賽中降級嗎
在17-18賽季的法甲聯賽中,法甲的里爾隊險些遭遇降級,他們最終只獲得了聯賽倒數第四名的成績,僅僅比降級球隊高出了1分,險些就此跌入法國的第二級別聯賽。結果,隨著里爾隊開始加大投入,他們迅速的崛起了,已經在過往的兩個賽季中獲得了排名上的質的提升。
依靠著這樣的建隊方陣,這使得里爾隊能夠在轉會窗口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實際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令里爾隊難以保持持續的競爭力,實力的下滑是必然的結果,並且很有可能光速的隕落。因為里爾隊所賣走的球員不是別人,可是自家的核心成員,並且連續的送走了多位,這使得這家法甲球隊變得不再強勢,已經成為了新賽季法甲中的降級熱門。
③ 法國的城市
巴黎處於法國北部。狹義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牆內的20個區,面積為105平方公里,人口230萬。大巴黎地區還包括分布在巴黎城牆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聖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個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
氣候環境
巴黎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首都巴黎人口為215萬(截至2007年1月1日),包括市區和郊區的巴黎大區人口1149萬。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氣溫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環境保護
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盡管城市用地十分緊張,政府還是盡一切可能在城市社區中增加綠地、花園和樹林,以提高城市社區的環境質量,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巴黎是藝術之者,也是鮮花之都。無論是在房間里、陽台上、院子中,還是在商店裡,櫥窗前和路邊上,到處都有盛開的鮮花,到處都有迷人的芳香。至於那五彩繽紛的花店和花團錦簇的公園,更是常常讓人駐足觀賞,流連忘返。
1981年,巴黎市內有285塊公共綠地,總面積大約有355公頃,不算布洛涅和萬塞那森林的1850公頃,也不算裝飾性綠化小景、墓地和道路兩旁綠化。
從1981年到1999年,市區兩級政府經過極其艱難的努力,使公共綠地面積增加了140公頃,總面積升至496公頃,加上布洛涅和萬塞那的森林面積,綠化面積為22.3%,人均綠地面積為13.94平方米。在增加綠地中有市級大公園、區級公園和社區公園和廣場綠地,以及塞納河、運河邊的公園和綠地。巴黎的綠地現在還在以每年大約100公頃的速度繼續增長。
巴黎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對城市的寶貴自然財產——樹木進行有效保護的城市。「樹木報告」記載了巴黎為保護樹木所作出的決定和行動。例如,巴黎通過地方法規,鼓勵保護公共綠地和私人綠地;與土地開發商簽訂協議,保護建築工地的樹木;為了便於管理,巴黎已經為城市的每一棵樹木建立了檔案和辨認卡片。同時,城市的園林技術專家,經過研究,提出了「綜合性生物保護控制計劃」,為的是提高植物的抗污染和病蟲害的能力,提高生物的多樣性,達到植物衛生的平衡。現在城市已經很少使用殺蟲劑,而是通過投放瓢蟲來進行生物防治;土壤透氣性也是靠增加蚯蚓數量來提高。
巴黎的社區有公園397個,總面積358萬平方米,平均每個社區有將近20個公園,人均社區公園面積1.67平方米。第12區有公園最多,有24個;公園最少的是第2區,只有3個。最小的公園是Pihet—Beslay公園,也在第2區,只有92平方米;第19區的La Vilette公園最大,有3.5萬平方米。不僅如此,在城市總長350公里的大街和林蔭道兩旁,共栽種樹木10多萬棵。
巴黎,美麗的巴黎,神奇的巴黎,它是建築藝術的代表,它是古城保護的楷模,它是文化環境的典範,它是生態文明的樣板。在巴黎城市的各個社區中,到處可以看到博物館、影劇院、花園、噴泉和雕塑,文化環境非常好。巴黎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娛樂形式文雅,藝術氣氛很濃。巴黎人之所以文雅,正像朱自清在他的《歐游雜記》中所說:「從前人說『六朝』賣菜佣都有煙水氣,巴黎人誰身上大概都長著一兩根雅骨吧。」巴黎人雅,因為他們「幾乎像呼吸空氣一樣呼吸著藝術氣,自然而然就雅起來了」。
里昂(LYON)
里昂市是法國東南部大城市,位於羅訥河和索恩河匯流處和從地中海通往歐洲北部的戰略走廊上。里昂市人口126萬,建於公元前43年,羅馬帝國之前已繁榮,長期為法國的政治中心。工業發展始於十九世紀,曾是西方絲織業中心,全國的絲織業幾乎全部集中於此。同時里昂也是化學纖維的主要產地,冶金、化工、汽車、機械、電子等工業均較發達。
作為水、陸、空交通樞紐,里昂是溝通北歐和南歐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每日有45班高速火車通往法國各大城市及地中海諸大城市。
里昂的科研和教育事業也很發達,梅里爾生物製品研究所為世界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該市還有20所高等院校。
里昂作為歷史名城,有許多中世紀建築和博物館,每年在此舉辦國際博覽會。1996年的西方7國首腦會議便在里昂舉行。旅遊點有著名的里昂大教堂、古羅馬劇場遺址等。
馬賽(MARSEILLE)
馬賽市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利翁灣東岸,三面環山,面積240平方公里,人口123萬,是法國第三大城市,歐洲第二大港口。馬賽是普羅旺斯-藍色海岸大區首府和羅訥河省省府,是法國南部的行政、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馬賽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時代,已有2,600年的歷史。該市資源豐富、工商業發達,是全國煉油工業中心;還有制鹽、鋁礬土、煤炭、發電、冶金、造船、化工、直升飛機製造、紡織及食品加工等工業;它海產豐富,漁業發達,有現代化的罐頭加工聯合企業;它還是全國最大的船舶修理中心。
馬賽市的興衰與馬賽港的歷史息息相關,馬賽港自十二世紀就聞名世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馬賽港區進行了改造和擴建,新興的馬賽-福斯港是法國最大的現代化港口,港區長70公里,年吞吐量達1億噸,180條海運線通過13,000個中途站聯系著109個國家和地區。福斯港是油船、天然氣船、礦石船和集裝箱等大型海運業的現代化港口,有輸油管道通往阿爾薩斯、瑞士和德國的煉油廠。
馬賽-普羅旺斯機場是法國第二大機場,每周92個航班往返於馬賽-巴黎之間,並與33個國家的77個城市有定期航班。此外還有高速公路、鐵路、內河航運等極為便利的交通設施連接國內外。
目前以馬賽市為中心已形成一個輻射形的經濟網:西面的貝爾湖-福斯灣一帶是石油化工和冶金工業區;北面的馬里尼亞納機場和歐洲直升飛機公司所在地是航空工業中心;東部奧巴涅、熱莫諾斯、拉西約塔和東北的維特羅勒等市鎮組成了小型高科技區。
馬賽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近年來還發掘出公元前六世紀希臘時代的堡壘和古城垣遺址。距馬賽老港3公里處有一座孤島——伊夫島,傳說是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一書中主人公被囚禁的地方,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旅遊者來此參觀。
馬賽市距巴黎770公里,距米蘭550公里,距巴塞羅那500公里,是法國聯系南歐、北非和西亞的交通樞紐.
里爾(LILLE)
里爾,是法國北方重要城市,是諾爾-加萊大區的首府。市中心有20萬人口,加上周圍衛星城市共約100萬人。諾爾-加萊大區有人口400萬,為全國人口的7%,人口密度居全國第二位。全區86%的人口為城市人口。
里爾市及其所在大區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區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紡織業為主,現已發展成綜合工業基地。其鐵路器材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電力生產居全國第二位,印刷業居全國第二位,機械製造位居全國第三。歐洲最大的紡織企業——「霞日」(CHARGEUR)集團生產基地就在該地區。
諾爾-加萊大區商業發達。法國最大的商業財團之一的鷗尚(AUCHAN)大型超級市場就起源自里爾市;全國最大的郵購商場集團「三瑞士」(3 SUISSES)總部也設在該市。
諾爾-加萊大區交通發達。大區有港口3個,有高速公路464公里,可通往歐洲7個國家的首都。里爾機場為一重要的國際機場。
諾爾-加萊大區的對外貿易居法國第三位,次於巴黎大區和羅納-阿爾卑斯大區。
該大區教育發達。大區有綜合性大學7所、工科性大學15所、商學院6所、高等技術學校4所。大區科研能力雄厚,總計有4,000名科技人員。
圖盧茲(TOULOUSE)
圖盧茲市位於法國南部南比利牛斯大區的上加隆省(HAUTE-GARONNE),人口約60萬,市區人口40萬左右。圖盧茲市歷史悠久,建於2,000多年前。
上加隆省的工業、貿易和服務業,主要集中在圖盧茲市內及周圍地區。圖盧茲50公里外,大企業極少,農村地區尚無鄉鎮企業。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法國在圖盧茲組建了航空工業。法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在歐洲排名第一,航空部門有20,000人,航天部門有6,000人,這兩個部門在經濟和工藝方面占優勢,其出口占營業額的40%。上加隆省四分之一的工業就業人口在宇航企業。與宇航有關的電力、電子、機械、金屬加工及第三產業分布在省內各地。電子行業有15,000名職工,產品不但用於宇航業,還用於通信和汽車工業,產品的60%出口到國外。該省的半導體產品在法國占第一位。
軟體業有700家企業,6,000名職工。據稱,法國電腦專家的25%集中在圖盧茲。
電力和電子工業是該省第二大就業部門,超過紡織和服裝業。圖盧茲的工業提供了該省17%的就業機會。
此外,該市在微生物、醫學、電子醫學、化學、生物醫學、生物工藝等領域在法國也處於領先地位。
國內外的大公司、大企業,如馬特拉、湯姆遜、西門子、摩托羅拉等均在圖盧茲設有生產企業。
上加隆省的貿易公司達13,600家,其中圖盧茲有9,000家。
圖盧茲每天有航班飛往法國和歐洲的主要城市,它有20條國內航線,17條國際航線。
圖盧茲高等教育發達,共有3所大學,14所高等學院,1所國立綜合工科大學。在校大學生約10萬人,其中10%是外國留學生。
尼斯(NICE)
尼斯市位於法國東南部,瀕臨地中海,距巴黎933公里;人口52萬,其中市區佔38萬。尼斯為阿爾卑斯濱海省首府,是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
尼斯市依山傍水,氣候宜人,是法國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市內眾多的歷史古跡、博物館、美術館、游樂場所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尼斯的東部是舊城和港口,西部是新城。市內的主要名勝和游覽點有:馬塞納廣場、阿爾貝一世花園、英國人散步海濱大道(長7公里)、美國海濱大道、拉斯卡里宮、聖·雷帕拉特大教堂、古羅馬圓形大劇場遺址、馬克·夏加爾博物館、馬蒂斯博物館、朱爾·謝雷美術博物館、現代美術畫廊、考古博物館、展覽宮等。
尼斯的經濟主要是旅遊業及與旅遊相關的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工業主要有電子、機械、建築、紡織、服裝、印刷、食品、酒類和香水生產。農業僅有園藝和花卉種植業,生產本市旅遊業需用的新鮮蔬菜和鮮花。為使經濟多樣化發展,尼斯市還計劃向瓦爾河方向開發大型工、商業區。此外,尼斯還具有歐洲最大的高新科技園區——索菲亞·安蒂波利斯(SOPHIA ANTIPOLIS)高新科技園區。
尼斯機場是僅次於巴黎和馬賽的法國第三大機場,每天都有80個航班與世界45個國家聯系,另有鐵路與歐洲各地相連,交通極為便利。尼斯港港面寬闊,主要為其進出口運輸服務。
尼斯狂歡節是法國最有名的節日之一,今天,眾多的旅遊服務設施已使尼斯成為法國「蘭色海岸」地區最享有盛名的旅遊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游覽聖地。
南特(NANTES)
南特位於愛特河和盧瓦爾河的交匯處。公元前58年,南特開始形成為一個商業港口。南特市區人口24.5萬,加上郊區21個鎮,共有人口50萬。正在籌建合並的南特-大西洋市(包括南特市和聖-納扎爾市),共有80萬居民,就業人員27.2萬人(第三產業佔55%)。南特高等院校在校生45,500名,研究人員3,000人。全市有7個大博物館:美術博物館(僅次於盧浮宮的法國第二大繪畫博物館)、多勃雷(DOBRE)考古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公爵古堡博物館(包括民間藝術、裝飾藝術、海洋博物館)以及儒勒·凡爾納博物館。
南特市是盧瓦爾河-大西洋省的省會。全省共有4,700家企業,涉及的行業有:航空、造船、武器、機械製造、電器和電子製造、鑄造、金屬加工、塑料加工、能源、化學、木材工業等。除這些工業企業之外,高科技的中小企業有100多家。全省有600多家出口企業,其中50多家企業在國外設有分支機構。農業方面,以經營蔬菜、園藝、葡萄種植為主。畜牧業方面,以生產牛肉、牛奶、豬肉和家禽為主。
南特-聖-納扎爾港是繼馬賽、勒·阿弗爾和敦刻爾克之後的第四大港,備有法國最大的木材和動物飼料裝卸碼頭,還有石油和天然氣專用碼頭。
南特是法國西部的重要金融場所,南特交易所是法國第三大交易所。
盧瓦爾河-大西洋省海岸長130公里,是歐洲最美麗的海灘之一。該省是法國10大旅遊省份之一,每年接待130萬遊客,其中30萬是外國遊客,年旅遊營業額達30億法郎。
南特-大西洋市的機場是法國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1995年運輸旅客115萬人次。
波爾多(BORDEAUX)
波爾多是法國西南部阿基坦大區和紀龍德省(GIRONDE)首府所在地,是歐洲大西洋沿岸的戰略要地。波爾多港是法國連接西非和美洲大陸最近的港口,是西南歐的鐵路樞紐。阿基坦大區人口289萬,佔全國人口的5%。紀龍德省人口近127萬,波爾多市人口70萬。
阿基坦大區自然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農業生產在全國排名第三,玉米生產居歐盟第一位,鵝肝生產和加工居世界第一。
波爾多的葡萄酒品種和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出口歷史有幾個世紀。當地有13,957家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企業,營業額135億法郎,其中出口額佔41億法郎。
阿基坦大區是歐洲主要的航空航天工業基地之一,2萬名職工直接從事航空航天工業生產,8,000名職工從事加工生產,有18家大型企業,30家生產和試驗工廠。該大區在法國航空產品出口中占第三位。
此外,阿基坦大區的電子、化學、紡織和服裝業也很發達;木材儲量豐富,技術加工能力強。
紀龍德省的出口企業有860家,年貿易順差127億法郎,出口在全國排名第七。
阿基坦大區海岸線長,陽光充足,綿延的比利牛斯山脈和歐洲最大的森林,吸引著各國的遊客。該大區的旅遊業在法國居第五位,年營業額為110億法郎。
④ 法國的里爾二大好嗎
現在海龜那麼多 不管從哪個外國的學校出來都不可能在國內有很廣的發展 工作前一定的工作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在法國除了巴黎的大學 其他外省的大學水平都差不多 沒有什麼區分 里爾城市不錯 被稱為北方的小巴黎 所以這邊的學校也把自己說的很好 其實沒有比外省好多少
⑤ 法國里爾大學相當於中國什麼大學
法國里爾大學 也是著名大學 至少 相當於國內211大學
里爾大學創立於 1562年,是公立大學,學校的任何最終決定需由三個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科學委員會以及學習和校園生活委員會共同做出。里爾大學也是法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之一,現在分為三所大學,即里爾一大(科學和技術類);里爾二大(法學和醫學);里爾三大(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
里爾大學是一所公立大學,其現任校長由學校各個管理委員會共同選舉產生。學校擁有一支由20名成員組成的高級管理團隊,該團隊負責學校的一切活動並對校長提出建議。學校的任何最終決定需由三個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科學委員會以及學習和校園生活委員會共同做出。里爾一大現有在校生約22000人,成人繼續教育學員約19800人,外國留學生約2100人,其中18%來自歐洲國家。里爾一大有教師及科研人員近1400人,其他教職員工和助理研究員等共計約1100人。
三所大學
里爾一大,其前身是成立於1562年的里爾大學。里爾大學由西班牙人創建,直到1667年才開始由法國人正式管理。1854年,法國化學家和細菌學家路易斯巴斯德成為里爾大學科學院第一任院長。1971年,科學院從里爾大學獨立出來成為里爾科技大學,即里爾一大。
里爾第二大學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法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學校坐落在里爾市中心,有4個主要教學方向;法律、健康、管理和體育,並從中發展出一些新的跨行業的專業,如生物倫理學和運動醫學等。學校一向注重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以保證畢業生的就業潛力。
里爾三大創建於1560年,在校生2萬餘人,是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將軍的母校,是歐洲大學研究會成員。是比利時、盧森堡等國留學生的首選學校。該校是公立大學,擁有教學研究學生,該校每年會提供一次特別招生。專業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經濟學等。學校附近有密集的圖書館,大學食堂,自助餐廳以及和種文化體育設施,學生們可以很好的安排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⑥ 法國有哪些十大城市
以下為法國主要的十大城市:
1、巴黎
戛納(Cannes)位於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風光明媚的休閑小鎮。和法國其他城市一樣,戛納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在 6-10月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五月中旬在此舉辦。
戛納小城依偎在青山腳下,瀕臨地中海之濱,里維拉海灣把臨海的幾個小城鎮環鎖了起來,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5千米長的沙灘,四時不謝之花,漫步城中,白色的樓房、蔚藍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精巧、典雅、迷人」是大多數人對戛納的評價。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⑦ 里爾大學相當於國內哪個大學
里爾大學創立於1562年,是一所法國公立大學。里爾大學也是法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68年起分為三所大學,即里爾第一大學(科學技術);里爾第二大學(法學醫學);里爾第三大學(人文社科)。2017年隨著法國教育系統新一輪整合,三所大學重新合並成里爾大學。
里爾第一大學在2015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494位,應該算985好的學校
⑧ 法國里爾大學相當於中國什麼大學
法國里爾大學相當於北京交通大學。
里爾大學創立於1562年,法國著名的綜合性公立大學。里爾大學曾分為三所大學,即里爾一大(科學和技術類);里爾二大(法學和醫學);里爾三大(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2017年隨著法國教育系統新一輪整合,三所大學重新合並成里爾大學。
里爾第一大學現有在校生25000人,成人繼續教育學員約19800人,外國留學生約2300人,其中20%來自歐洲國家。里爾一大有教師及科研人員近1500人,其他教職員工和助理研究員等共計約1200人。
里爾第二大學全稱「里爾法律與醫療衛生第二大學」,金融銀行和會計學院在全法享有盛譽。
里爾第三大學即夏爾·戴高樂大學,是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將軍的母校,歐洲大學研究會成員。學校現有教學研究人員800多名,學生23000多人,外國留學生佔38%。 學校附近有密集的圖書館、大學食堂、自助餐廳以及各種文化體育設施。學生們可以很好地安排學習和生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國里爾大學
⑨ 法國主要城市的簡介
1、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有70多所高等專科學院(佔全國一半以上),13所綜合性大學,許多學院和大學分布在拉丁區。
巴黎共有9所大學,分別是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高等師范學校、國立統計與經濟管理學校、法國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國立橋路學校、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2、里昂
里昂(Lyon),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首府和羅訥省(Rhône,69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里昂教育事業發達,也是法國的幾大大學城之一,擁有眾多的大學和學院[51-52],數以十萬級的世界各地的學生,也為這座城市帶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3、格勒諾布爾
格勒諾布爾為法國著名的科學城,向有法國、乃至歐洲"矽谷"之稱。全市二萬多科技人員在各實驗室、研究所工作。最著名的科研單位有:核能研究中心、信息技術和電子研究所;
國際性高科技研究機構:法、德、英合作的中子反應堆(已有20年歷史),歐洲十國合作的同步加速器,德法合作的天文觀測研究中心,法德合作的強磁場研究所等。
4、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大東部大區(Région Grand Est)首府和下萊茵省(Bas-Rhin,67省)省會,也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邊境城市。
斯特拉斯堡是一個人文主義的中心,擁有長期的高等教育的歷史,結合了法國和德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盡管1683年斯特拉斯堡被並入法蘭西王國,在18世紀它仍與德語國家的知識界聯系密切,大學也吸引了許多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學生,歌德和梅特涅都在斯特拉斯堡接觸的法學院學習法律。
5、里爾
里爾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國第五大城。若算上整個里爾都會區,其總人口排名將上升至法國第四,僅次於巴黎、里昂和馬賽。
包括北方高等商學院、商科聯盟國際商學院、IESEG管理學院、里爾第一大學、里爾第二大學、里爾第三大學等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