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足球起源於哪什麼時候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雖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發動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第一界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第九界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國際足聯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國際足聯為得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連續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次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次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次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界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第一屆世界盃在巴拉圭
歷屆世界盃概況介紹
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烏拉圭
舉辦時間:1930年 7月13日—30日
參賽國家: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比賽:阿根廷、巴拉圭、比利時、玻利維亞、羅馬尼亞、巴西、烏拉圭、智利、美國、法國、南斯拉夫、墨西哥、秘魯。
最佳射手:斯特維萊(阿根廷)8個進球
冠軍得主:烏拉圭
觀眾總數:18場比賽547,308人
1934年第二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義大利
舉辦時間:1934年5月27日—6月10日
參賽國家:共有31個國家參加了本屆賽事,16支球隊進入決賽:
阿根廷、匈牙利、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巴西、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埃及、瑞典、法國、瑞士、德國、美國
冠軍得主:義大利
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5個球
觀眾總數:17場比賽共有408,602人
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法國
舉辦時間:1938年6月4日—19日
參賽國家:共有36個國家參加了比賽,15支球隊進入到最後決賽:
奧地利、波蘭、法國、荷蘭、古巴、瑞士、比利時、羅馬尼亞、德國、挪威、捷克斯洛伐克、巴西、義大利、瑞典、印尼
冠軍得主:義大利
最佳射手:萊昂尼達斯(巴西) 8個進球
觀眾總數:18場比賽共483,000人
1950年第四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巴西
舉辦時間:1950年6月24日—7月16日
參賽國家:共有33個國家參加了本屆賽事,13個球隊進入決賽:
玻利維亞、西班牙、巴西、瑞典、智利、瑞士、英國、烏拉圭、義大利、美國、墨西哥、南斯拉夫、巴拉圭
冠軍得主:烏拉圭
最佳射手:Ademir(巴西)9個進球。
觀眾總數:22場比賽共1,337,000人
1954年第五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瑞士
舉辦時間:1954年 6月16日——7月4日
參賽國家:38個國家參加了本屆比賽,16支球隊進入到決賽階段的比賽:
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韓國、巴西、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蘇格蘭、英格蘭、瑞士、法國、土爾其、聯邦德國、烏拉圭、南斯拉夫、匈牙利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最佳射手:柯奇士(匈牙利)11個進球
觀眾總數:26場比賽共943,000人
1958年第六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瑞典
舉辦時間:1958年 6月8日——29日
參賽國家:53個國家參加了本屆比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階段:
阿根廷、墨西哥、奧地利、北愛爾蘭、巴西、玻利維亞、捷克斯洛伐克、蘇格蘭、英格蘭、瑞典、法國、前蘇聯、聯邦 德國、威爾士、匈牙利、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方丹(法國)13個進球
觀眾總數:35場比賽共868,000人
1962年第七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智利
舉辦時間:1962年 5月30日—— 6月17日
參賽國家:5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賽,16支球隊獲得決賽資格,他們是:聯邦德國、阿根廷、匈牙利、巴西、義大利、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西班牙、哥倫比亞、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烏拉圭、英格 蘭、 前蘇聯、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 4個進球 葉爾科維奇(南斯拉夫)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896,336人
1966年第八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英格蘭
舉辦時間:1966年 6月11日——30日
參賽國家:70個國家和地區(16個決賽名額)
阿根廷、義大利、巴西、北朝鮮、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葡萄牙、法國、英格蘭、西班牙、瑞士、聯邦德國、烏拉圭、匈牙利、前蘇聯
冠軍得主:英格蘭
最佳射手:尤西比奧(葡萄牙)9個進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1,614,677人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墨西哥
舉辦時間:1970年 5月31日—— 6月21日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穆勒(聯邦德國)10個進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1,673,975人
參賽國家:71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其中16支球隊進軍決賽,他們是:比利時、義大利、巴西、摩洛哥、保加利亞、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薩爾瓦多、秘魯、羅馬尼亞、英格蘭、瑞典、聯邦德國、 烏拉圭、以色列、前蘇聯 。
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聯邦德國
舉辦時間:1974年7月7日—6月13日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最佳射手:拉托(波蘭)7個進球
觀眾總數:38場比賽1,774,022人
參賽國家:共有98個國家參加了本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最後的決賽,他們是:瑞典、阿根廷、義大利、澳大利亞、荷蘭、巴西、波蘭、保加利亞、蘇格蘭、智利、民主德國、烏拉圭、聯邦德國、南斯拉夫、海地、扎伊爾。
1978年第11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阿根廷
舉辦時間:1978年 6月1日——25日
冠軍得主:阿根廷
最佳射手:肯波斯(阿根廷)6個進球
參賽國家:共有10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他們是:阿根廷、法國、秘魯、墨西哥、波蘭、西班牙、奧地利、聯邦德國、伊朗、荷蘭、蘇格蘭、瑞典、巴西、匈牙利、義大利、突尼西亞
觀眾總數:38場比賽共1,747,210人
1982年第12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西班牙
舉辦時間:1982年 7月11日—— 6月13日
冠軍得主:義大利
最佳射手:羅西(義大利) 6個進球
參賽國家:共有 109個國家參加了?B
B. 世界盃上的法國足球隊為什麼像非洲隊
因為有很多法籍非洲裔
C. 踢足球的來歷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的故鄉是中國。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所謂的《劍橋規則》,即是在19世紀早期的英國倫敦,牛津和劍橋之間進行比賽時制定的一些規則。當時每隊有11個人進行比賽。因為當時在學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個學生和一位教師,因此他們就每方11人進行宿舍與宿舍之間的比賽,現在的11人足球比賽就是從那時開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球協會在英倫召開了現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比賽歸程草擬出來,但有些條文卻離今天的規則相距甚遠。比如當時有這樣一條:當球從球門柱之間進入或在上面的空間越過,不論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擊、運進去的,都算贏一球。那時球員的位置與陣形也不同於今天:每隊一名守門員、一名後衛、一名前衛和八名前鋒。制定規則不久,陣形有所改變:一名守門員、兩名後衛、三名前衛和五名前鋒。所以上場比賽的隊員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 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現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改革,推行「胡服騎射」,趙國人學會了騎馬射箭。趙王經常帶著其親信騎著馬出城閑逛,好不威風。一日,來到一樹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數只,國王金口一開,「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驚嚇之中,野兔橫沖直竄,從馬群的平縫中紛紛逃去,一無所獲,眾人搖頭嘆著。一謀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獻計「大王,這種圍堵很有趣,我們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宮門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趙王大加贊賞「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於是,足球運動便在中國誕生了。但當時還屬於騎在馬上運動,稱之為「蹴鞠」。
「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游說齊宣王時形容臨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漢代的《西京雜記》、《鹽鐵論》、《蹴鞠新書》、《劉向別錄》中都有關於蹴鞠的記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蹴鞠之習依舊流行未衰。唐代時,蹴鞠仍是一項很普遍的運動,杜甫有詩曰:「十年瞰鞠將雛遠,萬里鞦韆風俗同」。但是,卻有了很大的發展。主要有三:
(1)有了充氣的球:《宋朝事實類苑》中載:「顏師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雲:『鞠以皮為之,實以毛,蹴蹋而戲也。』顏謂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堅《初學記》:「今蹴鞠曰戲毬。古用毛纖結之,今用皮,以胞為里噓氣閉而蹴之。」
(2)設立了球門:《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勝負,豈非時鞠之變歟?」
(3)踢法多樣:雙球門踢法:唐人仲無顏《氣球賦》中有記載。單球門踢法:從《蹴鞠圖譜》中可窺一斑。無球門踢法:一人或幾個人單獨踢,稱為打鞠;二人對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稱為場戶,如三人場戶、四人場戶。
西漢時期的項處是第一個有記載的球迷,不過他的經歷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於意為項處看病,叫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然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足球球迷」。
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了「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的名單與位置:「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這恐怕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了。
漢唐蹴鞠
漢唐兩代是中國古代足球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發展成直接對抗的競賽。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零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內填毛發改為由人用嘴吹氣,同時用兩個球門代替「鞠室」。至宋代(公元九六零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發展了雙球門及單球門的競賽,還有稱作齊雲社或圓社的球會組織出現,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氣,發展到用氣筒打氣,愈來愈接近現代足球。
漢代蹴鞠是訓練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體制。如專門設置了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
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時期蹴鞠活動達到高潮,甚至出現了按照場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參與拼搶的「躍鞠」,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
英國足球
到了漢代,有了專供比賽的足球場,稱之為「鞠城」,鞠城為長方形,兩端各有6個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對稱,場地四周有圍牆。唐代是蹴鞠活動的昌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有了很大發展,而且足球運動開始對外出口,首先登陸的地方是英國。
蹴鞠本是作為一項完整的產品對外出口,便由於當時交通不發達,交通工具十分落後,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蹴鞠在到達英國時,馬匹已經累死,只剩下一個球了。但就是這樣一個球,英國仍視之為珍寶,只限為王室的專有活動,禁止民間享受這種娛樂活動。
11世紀,丹麥人入侵英格蘭。一天,英格蘭人在挖戰場時,偶然挖出了幾個丹麥人的頭骨。想起丹麥人入侵的罪惡,這些英格蘭人極為憤怒,他們抬腳狠狠的沖著骷髏頭踢去,解憤之餘,又頗覺有踢足球的樂趣。於是,挖戰場的英格蘭人越來越多的參加了這個踢「球」的行列,一群小孩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這種愛國行為打動了英國國王,為了獎勵人民,英國國王下令王室足球對民間開放。很快,足球運動在民間傳播開來,成為流行的體育娛樂活動。
12世紀初,英國開始有了足球賽。比賽是娛樂活動,一年兩次,一般在兩個城市之間舉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拋,比賽就算開始。雙方就會一擁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將球踢進對方的鬧市區,哪一方就算勝利。如果球中途竄入居民屋裡,運動員也就一窩蜂的沖進去亂打亂踢,常常把屋裡的東西砸得稀巴爛,房主只好自嘆倒霉。路上行人碰到球滾來,就會遭受一場飛來的橫禍。因此在當時,球賽一來,人們就得躲避災難,關門閉戶,一直到球賽結束,才恢復正常。這樣的球賽遭到市民的強烈反對,英國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規定足球比賽要在空地上進行,進入鬧市區者重罰,於是就出現了專門的足球場。
1863年10月26日,在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運動組織——英格蘭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規則,現代足球運動正式確立。
從1900年的第2屆奧運會開始,足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在巴黎成立。1930年起,每4年舉辦一次世界足球錦標賽(又稱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取消了對職業運動員的限制。從此,現代足球運動日益發展。
在中世紀的英國,足球已成為許多年輕人所熱衷的一項活動。 他們在狹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經常將皮球踢到街邊人家的窗子 上。於是英國國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從12世紀到16世紀, 英國國王先後四次發布過「足球禁令」。不過,由於足球運動的特殊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57年,在英國謝菲爾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 1863年,在英國又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從此,有組織的、在一定規則約束下的足球運動開始從英國傳遍歐洲,傳遍世界。在19世紀末,足球運動在西歐國家已相當普及。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就將足球列為比賽項目之一,結果丹麥隊以9:0 戰勝希臘隊,成為奧運會足球比賽的第一個冠軍。
1904年5Y,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個國家的足球協會在法國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
D. 為什麼羅納爾多時代的巴西隊兩次和法國隊交手,結果都被法國隊擊敗了呢
大羅時代的巴西隊跟齊達內領軍的法國隊在世界盃舞台上有過兩次交手,第一次是98法國世界盃的決賽,當時法國隊以3-0擊敗巴西隊奪得冠軍,第二次是德國世界盃8強賽上,法國隊以1球小勝巴西隊,前者讓大羅直接失去了冠軍獎杯,後者讓大羅飲恨終止了衛冕世界盃冠軍的夢想,後來大羅也漸漸的淡出了巴西隊。
在齊達內開出任意球的一瞬間,巴西隊禁區內防守的只有3個人,另外幾個跟被定住了一樣,這明顯就是防守戰術出現了誤會,並且巴西隊防守也不認真,才造就了亨利的輕松進球。我把這球歸結為法國隊的運氣和內幕,當然那場比賽我看了,巴西隊的中場確實被法國隊爆了,輸球其實更多還是因為球風相剋,中場比巴西隊硬太多了。
E. 足球的起源在哪發展又在哪
最佳答案檢舉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雖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發動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第一界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第九界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國際足聯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國際足聯為得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連續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次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次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次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界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第一屆世界盃在巴拉圭
歷屆世界盃概況介紹
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烏拉圭
舉辦時間:1930年 7月13日—30日
參賽國家: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比賽:阿根廷、巴拉圭、比利時、玻利維亞、羅馬尼亞、巴西、烏拉圭、智利、美國、法國、南斯拉夫、墨西哥、秘魯。
最佳射手:斯特維萊(阿根廷)8個進球
冠軍得主:烏拉圭
觀眾總數:18場比賽547,308人
1934年第二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義大利
舉辦時間:1934年5月27日—6月10日
參賽國家:共有31個國家參加了本屆賽事,16支球隊進入決賽:
阿根廷、匈牙利、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巴西、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埃及、瑞典、法國、瑞士、德國、美國
冠軍得主:義大利
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5個球
觀眾總數:17場比賽共有408,602人
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法國
舉辦時間:1938年6月4日—19日
參賽國家:共有36個國家參加了比賽,15支球隊進入到最後決賽:
奧地利、波蘭、法國、荷蘭、古巴、瑞士、比利時、羅馬尼亞、德國、挪威、捷克斯洛伐克、巴西、義大利、瑞典、印尼
冠軍得主:義大利
最佳射手:萊昂尼達斯(巴西) 8個進球
觀眾總數:18場比賽共483,000人
1950年第四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巴西
舉辦時間:1950年6月24日—7月16日
參賽國家:共有33個國家參加了本屆賽事,13個球隊進入決賽:
玻利維亞、西班牙、巴西、瑞典、智利、瑞士、英國、烏拉圭、義大利、美國、墨西哥、南斯拉夫、巴拉圭
冠軍得主:烏拉圭
最佳射手:Ademir(巴西)9個進球。
觀眾總數:22場比賽共1,337,000人
1954年第五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瑞士
舉辦時間:1954年 6月16日——7月4日
參賽國家:38個國家參加了本屆比賽,16支球隊進入到決賽階段的比賽:
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韓國、巴西、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蘇格蘭、英格蘭、瑞士、法國、土爾其、聯邦德國、烏拉圭、南斯拉夫、匈牙利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最佳射手:柯奇士(匈牙利)11個進球
觀眾總數:26場比賽共943,000人
1958年第六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瑞典
舉辦時間:1958年 6月8日——29日
參賽國家:53個國家參加了本屆比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階段:
阿根廷、墨西哥、奧地利、北愛爾蘭、巴西、玻利維亞、捷克斯洛伐克、蘇格蘭、英格蘭、瑞典、法國、前蘇聯、聯邦 德國、威爾士、匈牙利、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方丹(法國)13個進球
觀眾總數:35場比賽共868,000人
1962年第七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智利
舉辦時間:1962年 5月30日—— 6月17日
參賽國家:5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賽,16支球隊獲得決賽資格,他們是:聯邦德國、阿根廷、匈牙利、巴西、義大利、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西班牙、哥倫比亞、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烏拉圭、英格 蘭、 前蘇聯、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 4個進球 葉爾科維奇(南斯拉夫)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896,336人
1966年第八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英格蘭
舉辦時間:1966年 6月11日——30日
參賽國家:70個國家和地區(16個決賽名額)
阿根廷、義大利、巴西、北朝鮮、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葡萄牙、法國、英格蘭、西班牙、瑞士、聯邦德國、烏拉圭、匈牙利、前蘇聯
冠軍得主:英格蘭
最佳射手:尤西比奧(葡萄牙)9個進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1,614,677人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墨西哥
舉辦時間:1970年 5月31日—— 6月21日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穆勒(聯邦德國)10個進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1,673,975人
參賽國家:71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其中16支球隊進軍決賽,他們是:比利時、義大利、巴西、摩洛哥、保加利亞、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薩爾瓦多、秘魯、羅馬尼亞、英格蘭、瑞典、聯邦德國、 烏拉圭、以色列、前蘇聯 。
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聯邦德國
舉辦時間:1974年7月7日—6月13日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最佳射手:拉托(波蘭)7個進球
觀眾總數:38場比賽1,774,022人
參賽國家:共有98個國家參加了本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最後的決賽,他們是:瑞典、阿根廷、義大利、澳大利亞、荷蘭、巴西、波蘭、保加利亞、蘇格蘭、智利、民主德國、烏拉圭、聯邦德國、南斯拉夫、海地、扎伊爾。
1978年第11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阿根廷
舉辦時間:1978年 6月1日——25日
冠軍得主:阿根廷
最佳射手:肯波斯(阿根廷)6個進球
參賽國家:共有10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他們是:阿根廷、法國、秘魯、墨西哥、波蘭、西班牙、奧地利、聯邦德國、伊朗、荷蘭、蘇格蘭、瑞典、巴西、匈牙利、義大利、突尼西亞
觀眾總數:38場比賽共1,747,210人
1982年第12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西班牙
舉辦時間:1982年 7月11日—— 6月13日
冠軍得主:義大利
最佳射手:羅西(義大利) 6個進球
參賽國家:共有 109個國家參加了?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游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游戲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紀初葉,足球運動在當時歐洲及拉 美一些國家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的英國已經相當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 然而眾多的資料表明,中國古代足球的出現比歐洲更早,歷史更為悠久。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 .枚乘傳》均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現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的局限,中國古代的蹴鞠活動最終沒有發展成為以「公平競爭」為原則的現代足球運動。這個質的飛躍是在資本 主義的英國完成的。
足球發展
從17世紀中後期開始,足球運動逐步從歐美傳入世界各國,尤其是在一些文化發達的國家更為盛行。越來越多的人走向球場,投身到這一富有刺激性和暢快感的運動中去,以至於一度將足球運動開展得好壞作為衡量一個國家 文化發達與否的標志。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率先為足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863年10月26日,英國人在倫敦皇後大街弗里馬森旅館成立了世界第一個足球協會—— 英格蘭足球協會。會上除了宣布英格蘭足協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過了世界第一部較為統一的足球競賽規則,並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英格蘭足球協會的誕生,標志著足球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因而,人們公認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之日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英格蘭足協的成立帶動了歐洲和拉美一些國家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1872年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協會間的比賽,1890的奧地利開始舉辦足球錦標賽,1889的荷蘭和阿根廷出現了若干個足球組織,1900的西班牙巴塞羅那成立了「女泰羅尼亞」足球協會。這些發展,為創建國際性的足球組織創造了 條件。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球協會聯合會(簡稱國際足聯,英文縮寫為FIFA)在法國巴黎聖奧諾雷街229號法國體育運動,協會聯盟駐地的後樓正式成立,法國等7個國家的代表和代理人在有關文件上簽了字。1904年5月23日,國際足聯召開了第1屆全 體代表大會,法國的羅伯特.蓋林被推選為第一任主席。1905年4月14日,英格蘭足協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足球預測跟隨著足球彩票的形成而發展。
F. 法國足球的歷史
法國足球在80、90年代起逐漸成為世界足壇的頂尖力量,普拉蒂尼、吉雷瑟、蒂迦納等球員在80年代崛起,拿到了1984年歐洲杯冠軍。而齊達內、布蘭克、德尚等黃金一代,更是在1998年世界盃和2000歐洲杯奪魁,建立起法國的霸主地位。
中文隊名: 法國國家男子足球隊
運動項目: 足球
成立時間: 1904年
現任主教練: 多梅內克
知名人物: 方丹,普拉蒂尼,齊達內,科帕
2010年南非世界盃法國隊
主帥 多梅內克
門將 洛里斯 曼丹達 卡拉索
後衛 加拉斯 埃弗拉 薩尼亞 斯奎拉奇 阿比達爾 克利希 普拉努斯 雷維耶
中場 迪亞拉 古爾庫夫 馬盧達 圖拉朗 迪亞比 里貝里 瓦爾布埃納
前鋒 阿內爾卡 亨利 西塞 吉尼亞克 戈武
截止2010年初,法國和阿根廷是僅有的兩支贏得過國際足聯最認可的三大賽事(世界盃、聯合會杯、奧運會)冠軍的隊伍。 隨著齊達內時代在上屆世界盃告一段落,新一代的法國球員崛起,里貝里、本澤馬和古爾庫夫等承載著法國隊復興的新希望。如今的法國隊擁有新老結合的陣容,既有亨利、阿內爾卡、加拉斯等傳承上一代衣缽的老將,也有古爾庫夫、L-迪亞拉、薩尼亞等新一代球員。 從近幾屆大賽的勢頭看,法國隊尚未真正走出齊達內等黃金一代告退的陰影。02年世界盃和04年歐洲杯該隊成績不佳,06年世界盃靠著齊達內、維埃拉等老將的最後爆發打進了決賽,但當老隊員先後離開後,法國隨即在08年歐洲杯上遭遇慘敗,甚至未能從小組出線。本屆世界盃預選賽,法國隊也是跌跌撞撞的闖入決賽圈,在南非能有怎樣的表現還是一個未知數。
截至2006年,法國共12次參加世界盃決賽圈,最好成績是1998年獲得冠軍,另外還在2006年得到亞軍。 世界盃創立之初,法國參加了頭三屆大賽,但均未取得理想成績。直到1958年瑞典世界盃上,擁有傳奇射手方丹的法國隊一路打進4強,並最終獲得了第三名,方丹還以單屆13個進球創造了歷史紀錄,這也是法國第一次在世界盃歷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輝煌印記。 進入80年代,隨著普拉蒂尼等一批巨星的涌現,法國隊進入了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期,該隊在1982和86年世界盃上連續打進4強,分別獲得了第四和第三,值得一提的是,普拉蒂尼的那一代法國隊一直牢牢的被死敵德國壓在身下,兩屆大賽半決賽都被德國人淘汰出局。 在經歷了連續兩屆無緣決賽圈(1990、1994)的陣痛後,新一批巨星的崛起,終於將法國推上了世界盃歷史的最高峰。以齊達內為首的黃金一代,1998年在本土稱雄,這也是該國第一次奪取世界盃冠軍。2006年,步入職業生涯末期的齊達內一路帶領法國沖入決賽,但他的紅牌和隊友在點球戰中的失利,令法國未能再次染指冠軍。
世界盃史上第一個進球者 呂西安·洛朗
一個進球使一個人載入史冊,他就是法國人呂西安-洛朗。1930年7月13日飄雪中的一幕,成為了他以及世界盃的永恆瞬間。在世界盃揭幕戰中,法國4比1擊敗墨西哥,1米62的洛朗在第19分鍾搶點首開記錄,當時,他還沒有意識到這個進球的意義。「進球後我只是感到高興,與隊友們相互親吻或者擊掌慶祝,而後繼續比賽,當時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個進球……」2000年歲末,洛朗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回憶說,不過進球的一瞬永遠銘刻在了他的心中,「守門員長傳到前場,隊友下底傳中,我用右腳凌空抽射,球打進了死角!」洛朗 洛朗生於1907年12月10日,早期效力巴黎CA俱樂部,同時還是一家印刷廠的工人。1930年,法國第一支職業球隊索肖成立,22歲的洛朗加盟該隊,月薪2200法郎,並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2005年4月13日,洛朗去世,享年97歲。
世界盃射手王中王 方丹
穿著一雙借來的球鞋,在一屆世界盃上打進13球,創造空前甚至可能絕後的紀錄,這就是方丹,法國隊的神奇前鋒,歷屆世界盃最佳射手中的第一人。 一筆領不走的獎金 1958年世界盃首戰,方丹就在同巴拉圭的比賽中獨進3球,剩下的2場小組賽又打進3球,1/4決賽兩破北愛爾蘭大門。半決賽對巴西,方丹打進了個人的第9球,但貝利的帽子戲法掩蓋了他的光芒。在三四名決賽前,方丹距離上屆最佳射手、匈牙利人柯奇士的單屆進球紀錄只差2球,結果他4破西德隊大門,一舉超越了柯奇士,以13球載入了史冊。在單屆世界盃射手榜上,柯奇士(11球)和穆勒(10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但方丹第一位的地位無可動搖。 方丹方丹的秘訣是什麼?答案是「無欲則鋼」。「1958年還沒有正式的金靴獎,因為我根本沒想著進多少球。後來幾個瑞典人給了我一把金制的步槍,稱我是最好的射手,」方丹回憶說,「我沒想過紀錄的事,三四名決賽中,我還讓出了一個點球機會。」 後來,方丹本人曾設立過一筆1000美元的獎金,獎勵那些能打破他紀錄的人,至今這筆獎金仍無人能夠領走。「現在越來越難了,要想打破我的紀錄,小組賽要多進球,否則進入淘汰賽後就很困難了。」 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方丹用來創造紀錄的球鞋竟然是借來的。「我們隊沒有贊助商,每人只有一雙鞋,」方丹說,「我的球鞋在開賽不久就踢裂了,隊友斯蒂帕尼-布魯伊把他的鞋借給了我,後來我說,我能進那麼多球,是因為兩個人穿著一雙鞋在場上飛奔。」 法國足球歷史第五人 1933年8月18日,朱斯特-方丹(Just Fontaine)出生在非洲摩洛哥的馬拉喀什,他的父親是法國僑民,方丹小時候在摩洛哥街頭踢球,後來加入卡薩布蘭卡摩洛哥人隊,在那裡踢了3年。後來,他回到了法國,並在尼斯隊效力,1956年奪取了法國聯賽冠軍。那個時候法國足球的霸主雷姆斯隊相中了方丹,將他引進到隊中,以取代被皇馬挖走的傳奇射手科帕。1957-58賽季,方丹的進球幫助雷姆斯隊奪取聯賽和杯賽的雙冠王。 1959年,方丹和雷姆斯隊打進了歐洲冠軍杯決賽,但輸給了擁有科帕、斯蒂法諾、普斯卡什等人的皇馬,1960年他又奪取了聯賽冠軍,個人兩獲聯賽最佳射手。在1961年,方丹在一場聯賽中被踢斷了腿,被迫在28歲時提前退役,他的球員生涯留下了213場比賽打進200球的記錄。「我當時正在巔峰,准備轉會去國外,如果不是傷病,沒人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要知道普拉蒂尼是在轉會尤文圖斯後才迎來事業的高峰的。」 退役後,方丹曾擔任過教練,並在1967年執教法國國家隊,不過2場比賽後就離任,創造了法國國家隊主帥最短執教紀錄。80年代,他曾執教巴黎聖日爾曼,後任摩洛哥國家隊主帥。80年代後,方丹從足球圈退出,轉行經商。 2003年,《法國足球》雜志評出了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排行,方丹排名第五,在他前面的依次是普拉蒂尼、齊達內、科帕和布蘭克。
僅次於普拉蒂尼和齊達內的法國巨星 科帕
2003年,《法國足球》雜志評出了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排行,前三名依次是普拉蒂尼、齊達內和科帕,方丹則排名第五。能夠和普拉蒂尼、齊達內、方丹等人並列,科帕雖然名聲相對小一些,但自然也有不小的來頭。 科帕只是昵稱,他的全名是Raymond Kopaszewski,出生於1931年10月12日,他的父親是波蘭人,年少的科帕原本打運算元承父業當一名礦工,但因為6歲時在一次礦下事故弄傷了手,左手大拇指被截掉一段,無法繼續挖礦,不得不想其他辦法謀生。最終,足球上的天賦讓他走上了職業球員的道路,並成為了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科帕 1958年世界盃上,最先吸引人們眼球的是法國人和他們的進攻三叉戟。方丹、科帕和皮安托尼的組合銳不可當,巧妙的二過一「牆式配合」讓觀眾如痴如醉。憑借強大的進攻火力,法國隊獲得了本屆大賽數項「之最」,進球最多(23球)。科帕在那屆比賽中打進3球,但他的技術和助攻令人驚嘆,最終和球隊一道獲得第三名,並且在那一年當選歐洲足球先生。 真正讓科帕成為一代巨星的還是在皇馬的經歷。1956年,25歲的科帕轉會皇馬,並幫助球隊2次獲得聯賽冠軍(1957、58),3次歐洲冠軍杯冠軍(1957、58、59)。在50年代橫掃歐洲的皇馬隊中,科帕和斯蒂法諾、普斯卡什等人組成的攻擊線令人畏懼。
法國足球史上最偉大的傳奇 普拉蒂尼
法國足球真正的輝煌始於20世紀80年代,以普拉蒂尼為代表的一代新星組成的法國隊所向披靡,頗似當年拿破崙出征一樣,攻無不克。這一代球星之後,法國人才輩出,20世紀末,法國奪世界盃,得歐洲杯,勢不可擋。2003年,《法國足球》雜志評出了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排行,前三名依次是普拉蒂尼、齊達內和科帕,方丹則排名第五。 意甲賽場的大師 1955年6月21日,米歇爾-普拉蒂尼出生在法國洛林的一個普通人家。普拉蒂尼的足球生涯比大多數球星要平坦得多,年少時他就在南錫少年隊里接受了正規和系統的訓練,身體素質和球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17歲時普拉蒂尼升入南錫一隊,成為隊里最年輕的職業球員。1979年5月普拉蒂尼以100萬法郎的身價轉會長期稱霸法國足壇的聖艾蒂安俱樂部。在這里,普拉蒂尼真正成長為一個球星,他身兼進攻組織者和射手兩大重任,最令人稱絕的是他的任意球,他獨一無二的閱讀比賽的能力和出眾的技術很快征服了這個當時的法國豪門,也征服了當時的整個法國。法國足球界的權威巴特撰文稱贊他說:「普拉蒂尼可能還沒達到他足球生涯的最佳時期,但可以有把握地說,他是屬於『大師』級的球員。他能夠創新,想方設法進球得分。雖然外表看起來貌不驚人,但他是一位綠茵場上的藝術家。」普拉蒂尼 前輩的話最終得到了應驗。1982年的世界盃賽後,普拉蒂尼轉會到義大利的尤文圖斯隊,當時的尤文圖斯隊擁有羅西、佐夫、博涅克等多位世界級球星,而在場上指揮這些球星的是普拉蒂尼。來到義大利的第一年,普拉蒂尼就當選意甲最佳球員。1983-1984賽季,普拉蒂尼在義大利甲級聯賽中打入23球,協助尤文圖斯隊獲得全國冠軍。在獲得意甲冠軍後,普拉蒂尼所在的尤文圖斯參加了歐洲冠軍杯,並一路高歌打入決賽。然而,1985年5月29日,普拉蒂尼卻經歷了噩夢般的一天,在與利物浦的冠軍杯決賽上演了震驚世界的「海塞爾慘案」。在那天的決賽中,盡管尤文圖斯依靠普拉蒂尼的一粒點球1-0戰勝了衛冕冠軍利物浦隊,但普拉蒂尼卻無法高興起來,他說:「那晚與足球根本無關。他們只能將獎杯帶到我們的更衣室。」 隨後普拉蒂尼代表尤文圖斯隊參加了1985年的豐田杯,在那場比賽中,出現了普拉蒂尼一生中最得意的一腳射門,當時他在對方兩名後衛的夾擊下,用右腳將球挑起,然後身體橫卧在空中用左腳將球打進球門,只可惜裁判認定此球無效。這場比賽中,尤文圖斯隊戰勝了阿根廷青年隊,為歐洲球隊首奪豐田杯,普拉蒂尼也被評為當場最佳球員。 法國核心的遺憾美 普拉蒂尼的生活一帆風順,名利雙收。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遺憾,參加過三次世界盃卻一次也未捧杯。從1976年開始,有義大利血統的普拉蒂尼先後72次代表國家隊出征。1978年是他第一次作為法國國家隊的主力隊員赴阿根廷參加第十一屆世界盃賽。盡管普拉蒂尼在對陣這屆冠軍阿根廷時攻入了他的第一粒世界盃進球,但由於法國隊當時水平還不很整齊,他們最終止步於第一階段小組賽。 1982年第十二屆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辦時,普拉蒂尼已經是法國隊的核心支柱。當時的他身高1.79米,體重73公斤,技術成熟,腳法細膩,既能穿針引線組織進攻,又能單刀赴會百步穿楊。他在對方禁區周圍活動時誰也不敢掉以輕心,就像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給對方以致命一擊。他頭腦反應快、動作快,與隊友蒂迦納和吉雷瑟一起組成了著名的中場「鐵三角」,威震四方。在半決賽中,他們遇到了西德隊。在落後一球的情況下,普拉蒂尼和隊友們不急不躁,成功的將比分扳平。加時賽異常精彩,法國隊先入兩球但日爾曼人將比分扳為3-3,點球決勝時法國隊以一球之差敗北,最終取得了第四名。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賽前,31歲的普拉蒂尼在媒體上出現的次數比任何一個球星都多,人們稱他為「神」為「王」,期待著他能有上乘表現。這屆世界盃賽上,法國隊先以1-0勝加拿大,接著以1-1平蘇聯,再以3-0勝匈牙利,進入復賽。雖然法國隊淘汰了上屆冠軍義大利隊而後面對巴西,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比賽中,普拉蒂尼在法國隊一球落後的情況下包抄射門扳平比分。最終點球大戰他鬼使神差第將球射飛,好在隊友表現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將強大的對手點殺出局。半決賽中法國狀態低迷,再次敗在了西德隊的腳下,最終以4-2戰勝比利時隊奪得第三名。普拉蒂尼的世界盃之旅也就此結束。 雖然沒能帶領法國隊奪得世界盃,但普拉蒂尼卻登上了歐洲之巔。1984年歐洲錦標賽,法國隊在他的帶領下力克群雄,以全勝的戰績奪得冠軍。作為全隊核心的普拉蒂尼他在五場比賽中攻入破記錄的九球,被法國人親切地稱為「Platoche」。1984年6月27日,在歐洲杯的決賽中,正是普拉蒂尼一記任意球攻破西班牙隊大門,幫助法國隊捧得德勞內杯,這也是法國隊歷史上的第一個世界大賽的冠軍。可以這樣說,普拉蒂尼創造了法國隊的歷史。為了嘉獎這位足球巨星,法國總統密特朗1985年親自和普拉蒂尼握手,並頒下法國對運動員的最高獎項——「榮譽軍團成員」獎。 1987年5月17日,普拉蒂尼把參加當年義大利甲級聯賽的最後一場比賽作為結束自己足球生涯的告別演出。在他15年的足壇生涯中,普拉蒂尼共參賽649場,進球353個。球迷們打出了各種各樣的橫幅向他表示問候,有的寫著「普拉蒂尼,謝謝你!」「普拉蒂尼,我們愛你!」等,令這位硬漢潸然淚下。在普拉蒂尼退役後,尤文圖斯隊和法國隊雙雙一度陷入困境,因為他們發現,沒有人能夠替代普拉蒂尼的位置。 掛靴之後普拉蒂尼曾把主要精力用在經商上面,他用自己的實踐證明足球運動員並不是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此外,普拉蒂尼還曾經當過法國隊的主教練。不過普拉蒂尼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法國的世界盃。憑著自己的大師形象,普拉蒂尼擔任了1998年法國世界盃賽組委會的兩主席之一,為法國世界盃的順利舉辦做出了貢獻。在法國世界盃期間,另一位主席費爾南德-沙斯特不幸去世,普拉蒂尼當中潸然淚下的情景感動了全世界。 在普拉蒂尼之前,法國隊還是一支平凡的球隊,是普拉蒂尼為法國隊奪得了第一座冠軍獎杯(1984年歐洲杯)。1998年,當齊達內與他的隊友高舉大力神杯的時候,普拉蒂尼真正體會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但是,法國人不會忘記普拉蒂尼,他開創了法國足球的歷史。如今,普拉蒂尼是歐足聯的主席,繼續著在足球圈中的打拚。
戰術體系中的大師 德尚
誰是法國國家隊歷史上最為偉大的隊長?也許從個人魅力層面而言,普拉蒂尼是更多球迷的選擇。但如果以隨隊贏得的冠軍頭銜衡量,則沒有人能超過德尚——98世界盃冠軍和2000歐洲杯冠軍隊隊長。 98年法國隊鋒線表現頗為尷尬,但他們在決賽中卻令人大跌眼鏡地3-0痛斬大熱巴西。在回顧這屆大賽時人們普遍認為,法國隊的成功之處在於擁有一條空前強大的後防線,而德尚則在後腰位置上扮演著後防線前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屏障。德尚 德尚在後防線前面充當屏障,是攻防的樞紐,他的任務就是奔跑、攔截和斷球,並傳給位置最具威脅的隊友。無緣國家隊的法國天才坎托納很看不起這個只會干苦力的小個子,諷刺他是個「挑水的」,但在雅凱眼中,這個隊長卻不可或缺的,他形容德尚是「統帥」和「領頭羊」。 除了在國家隊的輝煌之外,德尚的俱樂部生涯同樣有著令人難以企及的輝煌紀錄,他所效力的馬賽、尤文圖斯、瓦倫西亞和切爾西等隊都在各自所在的聯賽中戰績彪炳,90年代末德尚一度是參加歐洲冠軍聯賽(冠軍杯)場次最多的球員,並在96年隨尤文捧杯。退役後德尚在教練席上迅速「進入狀態」,率領摩納哥在2004年贏得歐洲冠軍聯賽亞軍,後還曾率領降入乙級的尤文圖斯重返意甲。 中場指揮大師 齊內丁·亞茲德·齊達內 齊內丁·亞茲德·齊達內,1972年6月23日生於法國馬賽。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上,齊達內達到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巔峰,齊達內的光頭成為那屆世界盃上最閃耀的一道風景線,兩粒進球,不但掩蓋了之前他在一場無關緊要的比賽中惡意侵犯對手而吃到的紅牌,以及隨後而來的2場禁賽的陰影,還幫助他成為了人們心中公認的當代足球大師。在06年世界盃決賽上,由於對方後衛馬特拉齊的侮辱,齊達內憤怒的用頭撞向馬特拉齊的胸部,被紅牌罰下。隨著齊達內與大力神杯擦肩而過的背影,一代大師的演出終於謝幕,這成為了幾乎完美的足球生涯中的一大遺憾。
G. 法國足球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黑人呢
我想很多足球愛好者,都應該知道法國的足球隊裡面的黑人比例非常的大,這是為什麼呢?按道理說,法國人的膚色基本都是白的,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黑人呢?
他們身體里的運動基因非常的強大。而黑人的身體素質比亞洲人好太多了。經研究表明,黑人身體里的紅細胞遠遠高於白種人和黃種人。所以他們的身體會比我們更加的強壯,抵抗力也會比我們高。
H. 法國的足球起源
現代足球都是來源於英格蘭的,法國國家足球隊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已是世界上其中一支強隊。1958年世界盃在方丹、皮安東尼和雷蒙高帕帶領下取得第三名,其中射手方亭在賽事中射入13球,成為至目前為止在單屆世界盃中進球最多的球員。八十年代,以名將普拉蒂尼等為首的法國隊帶領球隊於1982年世界盃和1986年世界盃打進四強,並在1984年取得歐洲足球錦標賽,也是法國國家隊首次奪得大型國際賽事的錦標。當時以柏天尼、泰簡拿、居里斯和費爾南德斯四人組成的黃金中場威震天下,其中1986年世界盃八強對巴西一戰乃世界盃史上最精彩的戲碼之一,雙方以純技術較量,結果連加時在內的120分鍾打成1-1平手,法國更以點球大戰晉級。法國隊雖連續兩屆打入世界盃四強,但兩次皆敗在西德腳下無緣爭逐錦標。
I. 法國隊被人稱為非洲球隊,這是什麼意思
2018年世界盃1/8淘汰賽,法國隊姆巴佩梅開二度,將梅西的阿根廷隊擋在8強之外。作為一個假球迷,我當時就感嘆:這個非洲球員太厲害了!當場我的粉絲朋友給了我一個白眼:我在法國出生長大。!你見過我迷茫的小眼睛嗎?為什麼歐洲的法國隊有一半一看就是黑的?我們來看看!要說俄羅斯世界盃網上的名人隊一定是法國隊「高盧雄雞」!今年法國隊最耀眼的明星應該是1998年的小將姆巴佩。當他帶著球瘋狂奔跑時,就像博爾特在球場上一樣。對方拼了命也追不上,最後只好犯規阻止。不過被圈出來了,相信很多人也一定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點,那就是明明是歐洲隊,為什麼法國隊至少有一半是黑人球員?
20世紀50-70年代,來自北非的「民工」開始北上城市打工,成為法國第三波移民的主力軍。但是,這里還是有疑問的。當時,歐洲大陸普遍缺乏勞動力。非洲兄弟為什麼選擇法國?重點:「殖民地」。在歷史上,非洲一度成為「法國的後院」。17世紀,強大的法國首先開始殖民非洲大陸。巔峰時期,法國占據了非洲35.9%的土地!為了更好地控制非洲,法國開始「同化」非洲,把法語作為深造的必要條件,鼓勵殖民精英取得法國國籍,甚至給予殖民上層階級選舉權和議會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