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反坦克導彈怎麼樣

法國反坦克導彈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16 10:58:35

❶ 法國SS-10反坦克導彈構造上具哪些特點

SS-10反坦克導彈彈長0.86米,彈體直徑16.5厘米。彈體呈圓柱形,頭部為鈍圓卵形。後部有十字形彈翼,翼展0.75米,每一翼的後緣根部帶一小的控制翼面。其動力裝置為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與控制系統採用目視瞄準與跟蹤,有線指令制導。戰斗部重5千克,破甲厚度420毫米,最大射程1600米,全彈重14.8千克。該導彈通常採用盒狀容器作為發射架從地面發射,但也能有效地從吉普車、輕型飛機和直升機上發射。

❷ 法國「沙蟒」反坦克導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法國研製的小型、輕便、可供單兵攜帶的「沙蟒」反坦克導彈,簡稱ACCP,是世界上第一種近程攜帶型反坦克導彈。1980年,法國陸軍為了研製一種能夠取代正在服役的「斯特安」89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提出了發展超短程和短程反坦克武器的兩項計劃。根據這兩項計劃研製了「沙蟒」反坦克導彈。這種導彈的主要設計思想是,尋求一種簡捷的方法,使新的反坦克武器具有這樣的技術性能:可對付復合裝甲,基本型射程為300米,較復雜型的射程為600米,可對付快速運動的目標,能穿透現代乃至21世紀的所有的裝甲,還要具有在密閉空間內發射的能力。此外,在具有極好精度的同時使導彈的質量保持在10千克以內,而且成本還要低,接近於無控反坦克火箭酌水平,以便大量裝備部隊。設計思想中,還要求這種導彈具有「微型」的特點,並在近距離上具有火箭筒的性能,而在600米的距離上又要具有導彈的優點。根據這一設計方案,航空航天公司同法國陸軍於1984年簽訂了發展合同,然後立即進入研製階段。如果該導彈部署計劃得以實施,法國軍隊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步兵中不裝備其他反坦克導彈武器,而只裝備反坦克導彈的軍隊。

❸ 反坦克導彈的優點是什麼

反坦克導彈是同敵人坦克進行戰斗的最理想的武器。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許多國家的軍隊里都大規模地進行生產,並成千上萬枚地製造這種武器。

反坦克導彈的主要優點是,對機動與固定目標的命中精度高、破甲能力強、飛行距離遠,可以遠離陣地發射。根據時間不同,反坦克導彈可分為三代: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是指60年代之前服役的導彈。其代表型號有:法國的SS—10、SS—11、SS—12,前聯邦德國的「眼鏡蛇」,日本的「馬特」,英國的「擺火」,前蘇聯的AT—1、AT—2、AT—3。

從這一代導彈的發展來看,法國居領先地位,它研製的SS—12導彈(1962年裝備)的各項指標在當時都屬最好水平,該型導彈射程500~6000米,導彈飛行速度190米/秒,彈徑210毫米,彈長1870毫米,翼展650毫米,彈重75千克。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研製成功,對坦克形成了較大威脅,也為後來的二三代導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第一代導彈大都採用手控有線制導,反坦克導彈射手易遭對方攻擊,導彈飛行速度較低,機動能力也較差。

第二代反坦克導彈,是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服役的導彈,其代表型號有:前蘇聯的AT—4、AT—5、AT—6,美國的「陶」、「龍」,法國的「哈噴」、「阿克拉」,前聯邦德國的「毒蛇」,法德聯合研製的「米蘭」、「霍特」及日本的KAM—9等。

第二代導彈中,各項指標最好的上「陶」式導彈,其次是「霍特」、「米蘭」和「龍」式反坦克導彈。「陶」式導彈射程650~3750米,飛行速度為350米/秒,彈徑152毫,彈長1178毫米,翼長340毫米。第二代導彈的突出特點是採用了管式發射,光學跟蹤、紅外半自動有線制導,飛行速度提高了1倍,可以車載和機載,命中概率已達80~90%,破甲厚度也有所提高。

第三代反坦克導彈,是指80年代初以後服役的導彈和正處於研製階段的導彈。這一代反坦克導彈性能明顯提高。其代表型號有:美國的「陶2」、「陶3」、「獄火」、「坦克破壞者」、「斑塔姆」、「畢爾」RBS—56反坦克導彈以及先進的AAWS-M中型反坦克武器系統等。這一代反坦克導彈的特點是提高了機動能力,增大了射程,提高了飛行速度、命中精度和破甲厚度。

除反坦克導彈外,其他反坦克制導武器也有很大發展。如美國研製的「小牛」導彈,射程達40千米,採用紅外製導;用地地戰術導彈或飛機發射的「挫敗進攻者」敏感反坦克子母彈能攜14~24個子彈頭,射程150~200千米。

現在,第四代反坦克導彈即將問世,它就是「發射後不用管」或「發射後忘記」的自動制導的新型導彈。人們相信,在未來的戰爭中,反坦克導彈將隨著坦克的發展而出現更新的第五代、第六代……它們之間的競爭將會繼續下去。

❹ 法國「崔格特」反坦克導彈有什麼特點

這是法、德、英聯合研製的第三代反坦克導彈,1995年裝備部隊。它有中程和遠程兩種型號,中程型為攜帶型導彈,遠程型為多用途導彈。後者兼有地地、地空、空地和空空四種作戰能力,是世界上最復雜、最先進的反坦克導彈。它是一種紅外波束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可縮短導彈飛行時間,使射手暴露的時間大大減少,還可提高命中概率。

「崔格特」導彈的攻擊目標為現代新型的主戰坦克(如俄羅斯T-80坦克等)與重型裝甲車輛,也可用於對付固定防禦陣地。此外,它還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如可以對付戰場上空出現的類似俄羅斯米格-24「雌鹿」D的直升機。它的單發命中概率大於90%-95%,破甲能力較強,能攻擊復合裝甲、主動裝甲等新型裝甲。

中程型「崔格特」導彈採用地面攜帶型發射方式,可裝在三角架上發射,也可裝在各種履帶式或輪式車輛上發射。其射程為2000米,初速度約為20米/秒1,最大速度約為300米/秒。彈長1000毫米,彈徑100毫米,翼展為180毫米左右,彈重11千克。戰斗部系空心裝葯,動力裝置為兩台固體燃料發動機,由激光束制導。它可以攻擊坦克前裝甲或頂裝甲,並能在狹小的空間發射。

遠程型「崔格特」導彈的主要特點是具有「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其制導系統採用紅外熱成像自動尋的技術,利用電荷耦合器件線路和紅外鑲嵌陣列探測器,自動導引頭工作波長為(10-12)微米。熱成像瞄準具既可裝在地面發射車上,也可裝在攻擊直升機上。戰斗部採用串聯式空心裝葯戰斗部,攻擊坦克頂部裝甲。一部發射裝置可連續發射幾枚導彈,能對多個目標進行攻擊,導彈具有俯沖攻擊的能力。該導彈主要供地面車輛和攻擊直升機使用。各國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選用不同的載車。

遠程型「崔格特」導彈還可機載,特別是計劃用於法國和德國研製的攻擊直升機上。一架「山貓」直升機或近程攻擊直升機至少可攜帶8枚導彈。在作戰中,使用遠程型「崔格特」導彈,射手在發射前可預先按次序選准4個目標,並用4枚導彈,在幾乎同一時刻實施攻擊。在攻擊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時,從地面車輛或直升機上發射「崔格特」,均以大約100的仰角向上飛行,然後在80米左右的高度上平飛;當接近目標時,導彈則以20°~30°的俯沖角下落,直至從頂部攻擊目標。

「崔格特」導彈的全部研製計劃耗資13.7億美元。其中,3.68億美元將用於中程型「崔格特」武器系統,另外9.84億美元將用於遠程型「崔格特」導彈武器系統。

❺ 法德「霍特」反坦克導彈有什麼特徵

「霍特」反坦克導彈由法國和德國聯合共同研製,它是一種高亞音速、光學瞄準、紅外跟蹤和有線制導的重型遠程第二代反坦克導彈。1963年,兩國政府簽署雙邊合同,決定研製新型反坦克導彈「霍特」。1973年「霍特」反坦克導彈設計定型,於1977年裝備部隊。除法、德陸軍裝備外,先後向埃及、科威特、敘利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十幾個國家出售。該彈主要用於反坦克和反裝甲車。打擊遠距離坦克、裝甲車和其它重要地面目標。海灣戰爭中,法國曾派出80架載「霍特」的「小羚羊」直升機,共發射了180枚「霍特」導彈,除摧毀伊軍坦克外,還對有防空導彈和高炮的雷達站、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進行了攻擊,命中率在85%以上。

該彈長1270毫米,彈徑136毫米,翼展312毫米,彈重23公斤,最大速度260米/秒,破甲厚度800毫米,射程為75~4000米。改型彈「霍特2」,彈徑150毫米,破甲厚度1300毫米,發射速度3發/分鍾。制導方式有目視瞄準、紅外半自動跟蹤和有線傳輸指令制導等。

法德「霍特」反坦克導彈

❻ 法國「沙蟒」反坦克導彈具有哪些特點

法國「沙蟒」反坦克導彈抗干擾能力強,可出色地抗背景及人工干擾。它主要用來攻擊近距離的坦克、裝甲車輛。「沙蟒」導彈在包裝筒內長950毫米,飛行狀態下的彈長為840毫米,導彈直徑150毫米。待發狀態彈葯重10.5千克,攜帶狀態彈葯重11千克。破甲裝葯戰斗部重3900克。它的最大射程為600米,最小射程為25米。導彈的飛行速度為100米/秒,最大速度為300米/秒,發射准備時間小於5秒,發射速度大於5發/秒。

❼ 法國「獨眼巨人」反坦克導彈的優點是什麼

法國、德國聯合研製的「獨眼巨人」導彈,是世界上最早研製成功的光纖末制導反坦克導彈。自1982年以來,法國、德國成功地對「獨眼巨人」導彈進行了一系列發射試驗。這標志著該導彈的研製工作已進入到最後的定型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導彈已裝備部隊服役。隨著光纖技術在導彈上的應用,使導彈可以根據需要用來打擊非通視的敵方目標,且使作戰距離大增,而且光纖制導導彈能在整個作戰過程中充分體現人的意志:射手不僅能選擇攻擊目標,而且可轉換攻擊目標。由於射手可對攻擊效果進行評估,故可避免多枚導彈共同打擊一個目標之弊。因射手不必通視目標,則可在隱蔽之處打擊偽裝目標;又因發射裝置的位置偏離進攻方向,故不易遭受傷害的威脅。此外,這種導彈還能從裝甲防護薄弱的頂部攻擊目標。基於上述優點,該導彈顯然可以滿足法國陸軍欲使導彈具有打擊戰場縱深目標能力的要求。「獨眼巨人」導彈採用光纖傳送目標、圖像和控制指令,其頭部裝有紅外熱成像攝像機,在戰斗部和動力裝置之間安裝有電子設備,而在尾段裝有光纜繞組和控制組件。它可用來全天候精確打擊各種移動和靜止目標,射程達60千米。光纖的信息容量比普通導線大數千倍,使用時射手躲在安全的隱蔽陣地垂直地向空中發射。導彈從200米高的空中俯瞰戰場和搜索目標,將戰場情況通過光纖傳遞到地面發射陣地,經自動分析儀分析、處理後顯示給武器系統操作人員。操作人員從顯示屏上觀察目標圖像,經由光纖傳送指令控制導彈攻擊目標。採用這種制導方式的優點是:可將部分導彈上的控制器件轉移到地面陣地,使導彈的成本大大降低。

❽ 如何評價法國「崔格特」反坦克導彈

法國「崔格特」反坦克導彈是法、德、英聯合研製的第三代反坦克導彈,1995年裝備部隊。它有中程和遠程兩種型號,中程型為攜帶型導彈,遠程型為多用途導彈。後者兼有地地、地空、空地和空空四種作戰能力,是世界上最復雜、最先進的反坦克導彈。它是一種紅外波束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可縮短導彈飛行時間,使射手暴露的時間大大減少,還可提高命中概率。

❾ 法國艾利克斯反坦克導彈有哪些特點

法國的一種單兵使用近程反坦克導彈。1986年研製,1992年裝備部隊。採用光學瞄準、筒式發射、光學跟蹤、紅外電荷耦合裝置測角、導線傳輸指令、半自動制導,射程600米。全武器系統由筒裝導彈和發射制導裝置組成。全重15.6千克,彈徑136毫米,彈長885毫米,彈重9.85千克,串聯戰斗部能穿透T-80坦克。

傳統單兵反坦克導彈一般均為中程反坦克武器,其射程由數百米至數千米,而在低於500米的較近距離上,士兵們則只能利用無制導系統的反坦克火箭筒攻擊坦克,其准確性自然難與導彈相比,而「艾利克斯」的設計思想正是力圖填補這一空白,其最小射程不足100米,與現役反坦克火箭相當。

該導彈採用光學瞄準,光學跟蹤,利用聯接導彈和發射裝置的導線進行有線制導,這樣,在導彈發射到擊中目標期間,射手必須始終用光學瞄準具瞄準目標,但由於導彈射程較近,導彈飛行時間將較現役火箭或中程反坦克導彈大為縮短,減少了敵方還擊的可能。

另外,鑒於在巷戰中士兵將在有限空間內發射該種武器,「艾利克斯」導彈採用了軟發射模式,即在發射時點燃拋射裝葯將導彈低速射出,減少後坐效應,火葯氣體後噴,在導彈飛離發射筒一定距離後再點燃主發動機使導彈進入常規飛行狀態,在戰時士兵可藉助此項功能隱蔽在建築物或工事內攻擊敵方坦克。

採用大威力戰斗部後,該導彈號稱可擊穿T-80坦克的前裝甲,看來如果這種導彈能夠有效控製成本,將是21世紀初近程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

法國艾利克斯反坦克導彈

❿ 法國SS-10反坦克導彈有什麼特點

由法國北方航空公司研製的SS-10導彈武器系統,是世界上最早裝備部隊的反坦克導彈之一。它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85千米/時(79米/秒),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慢的導彈。這種導彈於1956年裝備部隊,主要用於攻擊坦克、裝甲車、碉堡等地面硬目標,後來發展為吉普車和直升機載反坦克導彈。在1956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陸軍使用踢-10導彈攻擊了埃及的裝甲車輛,獲得成功。法國、瑞典和德國等許多國家都用它作為步兵的標准武器。在一段時期內,SS-10導彈的每月生產量達(450-500)枚。雖然它早已被新型導彈代替,但在20世紀70年代初,至少還有9個國家在他們的武器清單上仍有SS-10導彈的名字。SS-10反坦克導彈彈長0.86米,彈體直徑16.5厘米。彈體呈圓柱形,頭部為鈍圓卵形。後部有十字形彈翼,翼展0.75米,每一翼的後緣根部帶一小的控制翼面。其動力裝置為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與控制系統採用目視瞄準與跟蹤,有線指令制導。戰斗部重5千克,破甲厚度420毫米,最大射程1600米,全彈重14.8千克。該導彈通常採用盒狀容器作為發射架從地面發射,但也能有效地從吉普車、輕型飛機和直升機上發射。

閱讀全文

與法國反坦克導彈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