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稱為宗教聖地的那個國家
印度 梵蒂岡 以色列
2. 世界上著名的宗教聖地有哪些
感謝神!
有三大宗教聖地。
1.伊斯蘭教:
(1)「麥加」位於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麥加也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的誕生地,克爾白神廟即坐落於此。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教徒每天的禮拜活動,都是頭朝著麥加聖地進行的。
(2)麥地那(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境內西部賽拉特山區)和耶路撒冷兩地也是伊斯蘭教的重要聖地,與麥加合稱三大聖地。麥地那,是穆罕穆德受迫害而逃離麥加後移居之地,穆罕穆德的墳墓即位於此;而耶路撒冷則流傳著佳話,稱穆罕穆德升天後已前往神靈之處。
2.基督教:
(1)基督教的第一聖地是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耶穌被處刑後復活之地,與基督教的信仰有著深厚的關系。 因為所羅門神殿(又稱「第一聖殿」,是《聖經》記載的一個建築物)遺址位於此,所以耶路撒冷也是猶太教的聖地。
(2)耶路撒冷、梵蒂岡、聖地亞哥(西班牙)是基督教的三大聖地。位於義大利羅馬市內的梵蒂岡是擁有羅馬教皇廳的世界最小的國家。十二使徒中的雅各之墓被發現於聖地亞哥,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巡禮者來到聖地亞哥巡禮。
3.佛教:佛教的四大聖地為藍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屍那羅。位於尼泊爾南部的藍毗尼是釋迦牟尼的出生地;位於印度的菩提伽耶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頓悟之地;位於印度瓦拉納西的鹿野苑是釋迦牟尼最開始說法之地;印度東北部的拘屍那羅是釋迦牟尼入滅之地。
3. 世界四大聖城
世界四大聖城,耶路撒冷、麥加、洛陽、雅典。
4. 盧爾德的宗教
法國人一般信仰天主教,但不是所有的信徒周末都去教堂作禮拜的,尤其是年輕人.但有一個地方是人人都願去的.那就是去盧爾德朝聖.那是法國西南角有一個小鎮,叫盧爾德,據說那裡的天然聖水可治疑難症,尤其是久治不愈的癱瘓症。去年八月我曾去那裡觀光,親自體會了那裡聖水的魅力。據我的法國朋友說,盧爾德是法國的宗教聖地,每年八月中旬朝聖期人山人海,還有東南亞國家的宗教團體來空運聖水回去供信男信女們聖飲。在盧爾德公園的小山上建有一個宏偉的教堂,分上、中、下三層,裡面刻有五十多個人的名字,都是喝聖水後長年的殘疾得以治癒,如下肢癱瘓喝聖水後就能站起來走路。盧爾德因此變成一個宗教文化旅遊城,街上到處是賣裝聖水容器的,其中還有將內部掏空,用於裝聖水的聖女雕像;旅館備有大量手拉輪椅,接待前來朝聖的殘疾旅客。早上九點,著妝統一的服務員們拉著這些殘疾信徒,像一條條長龍朝教堂公園匯集,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教堂山下取聖水,然後到洗眼泉洗眼,再到聖洗室沐浴,最後才去聽神父講道。盡管盛況空前,但誰也沒有把它當著醫生和醫院,只是宗教文化與旅遊文化的結合而已。當然去朝聖人大多數還是正常人,不無帶旅遊色彩.我們去時已過了朝聖高峰期,但教堂公園仍有一萬多人,除取聖水外,一般都去教堂祈禱,去聖女洞前聽神父講經
5. 巴黎聖母院簡介,賞析.
《巴黎聖母院》簡介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5世紀的巴黎,情節線索的中心地點是巴黎聖母院。
主人公加西莫多是流浪的吉卜西(賽)人的棄兒,生來就畸形:獨眼、駝背、跛足。吉卜西人偷偷地拿他換走了雷姆地方一個婦女的小女兒阿涅。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收養了加西莫多,在成年後讓他在聖母院里當敲鍾人。由於長年敲鍾,他的耳朵又震聾了。加西莫多忠於職務,對副主教極為崇敬,唯命是從。
一個節日的晚上,副主教指使加西莫多去搶吉卜西少女愛斯梅哈爾達,被國王衛隊撞上,隊長法比救下少女。次日加西莫多被判了刑,在格雷勿方場鼓台下被鞭打示眾。加西莫多痛苦萬分,要求喝水。副主教看見後悄悄溜走,吉卜西少女卻大膽地送水給受刑的加西莫多喝。可憐的敲鍾人從此對她感激不盡。
原來吉卜西少女正是被流浪人偷走的阿涅。她年輕、美麗,能歌善舞。節日晚上被衛隊長法比救下來以後就愛上了他,約定相會。這事被副主教得知,跟蹤法比,藏在他們幽會的地方,並在法比和愛斯梅哈爾達互訴愛慕時,用匕首刺傷法比,自己溜走。嚇昏過去的愛斯梅哈爾達被逮捕,法庭控訴她以妖術謀害國王侍衛的罪名,又用酷刑逼她認罪,從而判處她絞刑。在獄中副主教一再向愛斯梅哈爾達表示,只要她肯愛他就能免死。但少女堅定地愛著法比,副主教惱羞成怒,宣布執行絞刑。行刑的前一天,愛斯梅哈爾達跪在聖母院門前執行懺悔儀式。突然,加西莫多沖出來抱起少女跨進聖母院的門檻,高喊:「聖地!」衛隊、獄卒和圍觀的人群都不敢行動,因為根據當時的宗教法規,凡在教堂內的人都應受到上帝保護,即使犯了死罪,也不得逮捕。加西莫多把愛斯梅哈爾達藏在最高塔樓的小房間里,拿自己的食物、被褥送給她,每夜守衛在她的房門口,對她百般愛護。不久副主教找到了這個藏身之地,夜間潛入室內,想強奸少女,被守衛的加西莫多發現未遂。
流浪人得知愛斯梅哈爾達被無理判處死刑,都非常憤怒,他們各自武裝起來,一路沖向法院,一路包圍巴黎聖母院。但熱愛吉卜西女郎的加西莫多,因為是聾子,誤以為他們是來追捕她的敵人,在教堂頂上拋下用來修理房屋的各種建築材料,造成流浪人的大量傷亡。國王路易十一雖然不喜歡宗教勢力,但又懼怕人民起來,派出軍隊去鎮壓。
副主教趁機騙走愛斯梅哈爾達,把她拖到鼓台前,逼她選擇:或者上絞台,或者答應愛他。少女卑視他,寧死不屈。副主教把她拖到「老鼠洞」前,叫修女居第爾抓住她,自己跑去喊衛隊。
修女居第爾其實就是少女的母親。她在失去小女兒以後,帶著留下的一隻綉花小鞋跑遍各地尋找,在絕望的情況下皈依宗教,進了活棺材——「老鼠洞」,當了修女。當愛斯梅哈爾達看到那隻小鞋時,她也拿出裝在自己護身符里的一隻同樣的綉花小鞋,於是母女相會。修女砸斷鐵窗欄,把失去了十六年的女兒藏進「老鼠洞」,母女倆沉浸在骨肉團聚的歡樂里。這時被副主教喊來的監獄長和衛隊包圍了「老鼠洞」。母愛使居第爾產生了力量和智慧,她騙過了他們,使他們相信吉卜西少女已經逃走。但是當愛斯梅哈爾達聽到法比的名字時,忍不住沖出窗口,暴露了自己。於是母女被帶到刑場,女兒上絞架,母親慘死在絞架下面。
最後,加西莫多看透了副主教的丑惡靈魂,把他從塔樓上推下去摔死後,找到愛斯梅哈爾達的屍體,緊緊地抱住它死去。
小說通過副主教的卑劣行為,非常有力地揭露了宗教的殘酷和虛偽。是束縛人性的宗教使他的愛情變成可怕的慾望,害了別人,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場。作品還以加西莫多外形的丑來對照他內心的美。吉卜西少女愛斯梅哈爾達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在她身上體現了雨果心目中最崇高的感情和最美的形象。
6. 巴黎聖母院是那個宗教的
是天主教的教堂。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6)法國的哪裡被稱作宗教聖地擴展閱讀:
另有《巴黎聖母院》一書,該書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創作背景:在法國,被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國外封建勢力的支持下,於1815年復辟。直到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治。
在復辟王朝統治下,法國宮廷和教會狼狽為奸,欺壓人民。當時的巴黎,宗教勢力邪惡黑暗,封建等制度十分殘酷,封建主義壓抑下的人性扭曲墮落。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下層人民,處於令人深切同情的境地。飽受壓迫的人民群眾奮起反抗,與兩股勢力展開英勇的斗爭,最終取得勝利。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忍,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
《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1829年維克多·雨果著手創作《巴黎聖母院》,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了解這座哥特式建築的價值。
7. 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
耶路撒冷,理由,曾經的第一聖殿建造在那,而且以色列本來就是猶太人建立的國家,說是最著名的宗教聖地也不為過。梵蒂岡不過是後來居上,論歷史比不上耶路撒冷。
8. 世界上著名的聖城有哪些
伊斯蘭教有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麥加的地位更突出,素有「第一聖城」之稱。千百年來,它一直是世界穆斯林心目中的精神寄託地和朝覲中心。
「曲阜」 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瓦拉納西」 印宗教聖城
「拉薩」藏傳佛教聖城 被稱為世上最後一片凈土。
「凱魯萬」伊斯蘭教聖城之一,在突尼西亞。
「第戎」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宗教聖城,著名的第戎聖母院就位於第戎市中心。
「卡爾巴拉」 伊斯蘭教什葉派聖城之一,好像在伊拉克。
「法蒂瑪」羅馬教廷承認的。
伊斯蘭的聖城太多了! 中國的佛道教都經過漢化,崇尚自然,保持本色,所以多以名山大川為勝地!就不一一例舉了!俺就知道以上這些!
9. 巴黎聖母院在哪個國家
巴黎聖母院位於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區,地處塞納河中央西堤島上,它是哥特式的建築,是基督教支派天主教巴黎總教區主教座堂,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跡和世界遺產之一,法國及歐洲文學文化地標建築。
巴黎聖母院平面為長形馬蹄哥特式拉丁十字形制,總長約121米,總寬約40米,總高達130米,總佔地面積達4830.95平方米,西立面置有兩座鍾塔,高約69米,內部共有五個縱艙,包括一個中艙與兩側各兩個的翼艙,十字的頂部是祭壇,十字長翼是聖母院長方形主殿,東端是聖壇,後為半圓形的外牆,橫廳兩個盡段都有開門,旁置小塔。
巴黎聖母院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教堂,建築本體的雕刻藝術和繪畫藝術及堂內珍藏的大量藝術珍品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蜚聲中外的世界聲譽,是巴黎及法國的象徵,世界主流宗教基督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