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餐中的蝸牛是真蝸牛嗎
是。
焗蝸牛,蝸牛看上去這么惡心,居然還能吃。事實上,西餐廳中的蝸牛是人工養殖的食用蝸牛,是可以放心吃的。焗蝸牛是法式西餐中的一道特色菜。
餐廳里的食用蝸牛一般有兩種:法國大蝸牛 Helix Pomatia 和 散斑蝸牛(Helix aspersa)。食用蝸牛一般是農場養殖的,於暗處用葡萄藤飼養,要個子大到一定程度才能採收。勃艮第地區是與波爾多齊名的法國葡萄酒產地,因此也是法國蝸牛的最佳養殖地。
除了法國當地,世界上其他地方要吃到法國蝸牛可以買蝸牛罐頭再進行加工,包括我國的國宴也是如此。法國蝸牛在法國民眾中不算貴重菜,算家常。超市裡有半成品拿回家烤烤就能吃。
2. 法國菜的蝸牛怎麼吃啊
烤著吃。
法國蝸牛的烹調別具特色,一般以烤為主:在蝸牛肉上塗一層奶油,再將蝸牛肉與蔥、蒜等一起搗碎,拌上黃油和調料,塞進洗干凈的完整的蝸牛殼中,然後將「改裝」過的「蝸牛」放入底下有6個圓孔的圓形鐵盤內,擱在爐火上烘烤。等奶油烤化了,就可以取出蝸牛食用了。
法國人吃蝸牛的工具很特別,是一種特製的叉子和鉗子。吃蝸牛的人一手用鉗子夾住蝸牛,一手用叉子將蝸牛肉從殼里挑出,蘸上調味汁或辣椒醬,味道鮮美無比。
(2)法國餐廳吃的蝸牛怎麼養擴展閱讀:
法國蝸牛的營養價值:
1,蛋白質含量高於牛、羊、豬肉,脂肪卻大大低於它們,並含有各礦物質和維生素,是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以及久病體弱者的食療首選。
2,所含的酶能化積除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則能增強人體腦細胞活力。科學家認為多吃蝸牛能對皮膚和毛發產生營養美容作用。
3. 法國大餐里常見的洋蝸牛,你吃過嗎
蝸牛肉營養豐富,有軟黃金美譽,與鵝肝、牡蠣合稱法餐三大寶。法國蝸牛比一般的蝸牛大、肉厚,特別是產自勃艮第的蝸牛,一般都是烤制食用。蝸牛與魚翅、干貝、鮑魚並列成為世界四大名菜,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上等食品。科學家認為多吃蝸牛能對皮膚和毛發產生營養美容作用。所含的酶能化積除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則能增強人體腦細胞活力。蛋白質含量高於牛、羊、豬肉,脂肪卻大大低於它們,
根據維基網路的資料,蝸牛肉無毒,含15——18%蛋白質,比雞、雞蛋、牛、豬肉,甚至比「肉食之王」甲魚還高。蝸牛肉含有全部20種氨基酸和人體需要的多種酶以及鈣、鐵、磷、銅等礦物質。難能可貴的是,蝸牛富含硒(抗衰老元素),比海藻還高4.5倍。蝸牛肉脂肪含量只有2.4%,不含膽固醇,是典型的「綠色食品」。
4. 法國大餐里常見的洋蝸牛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製作
我是白燕的食物,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法國蝸牛是西方世界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但餐館往往把烤蝸牛做成精緻的高標准菜餚,而這些菜餚總是很小。如果你想吃得高大上,可能最好自己動手。幸運的是,由於法國蝸牛相對容易製作,而且原料也不難實現,所以你可以在家裡製作。所以我將向你展示如何製作法國蝸牛。這道菜被稱為 "金銀屋"。在日常菜單中,它被稱為 "烤蝸牛"。
提示:蝸牛殼湯可倒入土豆泥中,拌勻即可食用。這道菜的另一種飼養方法是,把同樣加工好的蝸牛,填在有6個沉孔的不銹鋼盤子里,每個孔放一個蝸牛,上爐烘烤而成,可供一人食用。將蝸牛和汁液放入蝸牛盤中,蓋上乳酪,在烤箱中以375華氏度烘烤10分鍾,待乳酪融化後呈金黃色。
5. 問下那種法國的白玉蝸牛怎麼養啊
白玉蝸牛的養殖經驗
在白玉蝸牛行業中,我從94年起至今多少積聚了點實踐經驗,面對目前對白玉蝸牛難養這一普遍認同的狀況和相關誤區,我很想站出來說幾句話,希望能引起各位朋友的注意,講錯了也請給予寬容,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希望能起到一些作用。
一、關於溫度
白玉蝸牛是冷血低等動物,它沒有自身調節溫度的功能,因此!在養殖白玉蝸牛的整個過程當中,給予適合它生長的溫度,成為白玉蝸牛養殖成敗的關鍵所在,白玉蝸牛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2至30度,18度以內將遂漸仃止進食,15度以內部分蝸牛將進入半冬眠狀態並可能對其造成凍害,夏天35度以上少量露天蝸牛將處於夏眠狀態,此時應對它們進行灑水,增加濕度,降低氣溫,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應該用遮陰網擋住太陽,避免暴曬,切不可使其直接暴露在陽光下面,否則;容易使蝸牛因高溫暴曬引起脫水縮殼。常用保溫方法有如下幾種:(1)、地龍保溫法:在牆基部鑿一個25厘米見方的小孔,砌上柴爐灶,然後從孔口分支砌兩條高30厘米、寬24厘米,長度與飼養室橫向相同的兩條磚料地龍,並隱蔽在放飼養架的地面以下。在牆體的另端,兩條地龍交匯成一條出口,由煙囟排出廢氣,只要晝夜柴火不熄,室內溫度可保持在25-30度之間。在靠近爐灶的龍頭處,應多加噴水,以調節室內空氣溫度和濕度,並降低地龍口處的高溫。(2)、塑料大棚保溫法:此法規模可大可小,(也可利用閑置或經濟效益不高的蔬菜大棚),在背風向陽處,用雙透明塑料簿膜建造大棚,利用地溫和太陽照射輔助保溫,此方法適用於南方,在冬季利用大棚保溫立體養殖蝸牛時還需要輔助加溫,加溫方法靈活多樣,用固定、移動兩種簡便保溫設施均可。(3)、坑道保溫法:越冬前夕,將蝸牛轉入地下室,防空洞、山洞和其他人防工事內養殖,能有效節約能源,也可在室外選擇背風向陽處或利用地形地物及太陽能重新建造坑道式保溫室,這種利用地溫法也需其他保溫方法配合。(4)、木屑、煤爐保溫法:這兩種燃料的爐子排煙管都用鐵皮做成,管道直徑20-25公分,三芯煤爐排煙管末端為6-7公分,單芯爐排煙管末端為2.5公分,排煙管隨室內通道彎曲並伸出室外,排出廢氣,以有利於聚集熱量,凈化室內空氣。(5)、暖氣保溫法:此法利用暖氣管道、鍋爐廢氣或有些工廠排出冷卻水通進養殖室作為熱源,供蝸牛越冬,若停氣停水時應立即用其他方法加溫。(6)、電源保溫法:主要是利用電燈泡及電器設備、燈泡可放在箱與箱之間,離地面30厘米處,燈泡功率以不超過100W為宜,可以多安裝幾個,以利均衡保溫。(注意!用電保溫成本太高,一旦夜間停電,就會造成損失)。保溫室一般室內面積以20平方米的單間為好,在室內做好各種立體箱式容器或者木箱,箱內墊上4-5公分沙土或菜園土,以供蝸牛生活棲息,一般一間20平方米的房舍可越冬成品白玉蝸牛一萬只左右,整個保溫周期以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宜,需時5個月。注意:熱源及保溫設備所產生的廢氣有毒,越冬保溫期間必順注意人身安全!
二、關於濕度
白玉蝸牛屬「陸生貝殼類」動物,雖然不似田螺生活在水中,但也需要較高的環境濕度和土壤濕度,在整個養殖過程當中,每天為其噴灑水二至三次(霧狀),並保持母螺箱通風,土壤要保持濕潤,一般標準是「捏之成團,撒之成沙」,特別是夏季高溫期間,一定要注意及時噴灑水,濕度不夠易造成夏眠仍至縮殼,停止生長。白玉蝸牛對濕度非常敏感,因此!掌握好濕度十分要緊。總之!養殖白玉蝸牛應遵循「三高」養殖模式(高溫、高濕、高鈣)。
三、關於食料
白玉蝸牛喜歡食用青綠植物的葉片和多汁青綠菜葉、瓜果、滕本等植物的葉(加少量精飼料;小雞、小豬料、大米、菜豆餅、米糠等),並把所喂飼料用水噴濕。隨著白玉蝸牛的不斷長大,還需要添加適量的鈣質予以補充,但白玉蝸牛對鹼敏感,補鈣時要注意鈣質食物的使用。在精飼料中,可以添加適量的骨粉等成份,同時,在養殖土的土壤中,可以添加陳舊的熟石灰,使其有大量的鈣質得以補充,特別是種蝸牛,此項尤為重要。冬季保溫得當時,蝸牛的食量並不減少,並且適當提高食料質量,做到保溫期間也能正常生長。同時,既要做到照顧蝸牛的偏食性,又注意照顧蝸牛的雜食性,不要長期投喂單一飼料,間隔一段時間調換一種蝸牛喜食的青綠飼料。做到多種飼料混合配製。堅持隔天清除殘料糞便,將地面打掃干凈。(可以視其情況,隔天投餵食物一次,每百隻種螺每次大約投喂精飼料一兩左右)。
四、怎樣孵化
母螺產卵後,應用湯匙及時將卵收集起來,放入孵化箱,箱底層先放一公分的飼養土,然後放上蝸牛卵,並盡量保持原狀,卵上面覆蓋一公分左右的飼養土,每天給予噴水(霧狀)2次,這樣,在25度左右的溫度中大約12天左右被孵化出來,然後檢出幼蝸牛投入飼養箱,喂菜葉、灑水,20來天或稍大一點即可投入野外或進入飼養箱正常飼養,大約一個月後再投喂少量精飼料。
五、關於病毒病菌感染與預防
目前有的引種戶偏聽偏信,一心想著一夜暴富,不切實際地一次性大量引種,由於養殖技術沒能很好撐握,更由於一時腦熱,在往後的管理當中,由於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同時隨著熱度的減退信心很快掉下來,像類似的失敗戶己屢見不鮮,由於在決定從事白玉蝸牛養殖前,普遍存在著多跑幾家公司參觀考察,也到處尋找養殖戶了解情況,進行養殖技術論證和種價對比,甚至會每到一處帶回幾只樣品以說服家裡人支持他搞養殖等等,殊不知也正因為如此,極容易引起病毒交叉感染,他萬萬沒想到,其實己經在今後自已的蝸牛事業里埋下了禍根,一旦引種喂養,如果在室內的話,由於環境和技術對蝸牛來說都處於劣勢,可以說不用一個月將導至大面積病毒暴發,由於是後期病毒感染,所以所懷的卵產下後孵化率仍然正常,但成活率卻極低,像這種情況就目前而言尚無很好的葯物根治,只有待溫度適宜時放養野外予以自然恢復自我調養,因此!強烈建議養殖戶和供種單位對這一問題引起高度注意,即是要進行多頭考察,也切忌觸摸,更不能討幾個回家「給老婆看看」心想看取得另一半力量的支持,供種單位也應極時提醒考察者,從源頭上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切不可埋在肚內不聲不響,特種養殖咱們講究的是一個「特」字,計劃免疫和防疫是必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請欲引種戶放棄快速致富的「求富心切」心理,要切合實際,穩步發展,先購少量種蝸牛,待入了門再滾動發展才會更好,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在幼蝸牛碗豆般大小的時候,不必投喂精飼料,否則!你的蝸牛會養的園園胖胖的,個體長的不理想,性成熟過早從而導致品質退化。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經驗之談,借網路之便供各位朋友參考。
6. 法國白玉蝸牛養法和繁殖法
1、生殖和發育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當月齡在八個月以上,個體長到四十克左右時性成熟,多數蝸牛是以雙交配的方式進行的。
交配時間,一般在黃昏或夜裡,也有少數在白天,每次的交配時間是少則幾十分鍾,多則數小時,交配後約經半個月左右開始產卵,臨產前停止取食,選擇產地,正常情況下將頭部鑽入飼養土中,將卵逐個排出,白玉蝸牛卵的形狀呈橢圓形,乳白色或淡黃色,有光澤,每隻種蝸牛年產卵四次,產卵數量逐次遞增,平均每次多達一百五十多粒。
2、生活習性
鑽土棲息、晝伏夜出,白玉蝸牛善於鑽入土中棲息,主要目的一是吸取養份、有機物、鈣質,二是調節體內水份和溫、濕度,三是預防敵害,四是產卵。一般情況下,白玉蝸牛非常害怕陽光直射,對光照的反應特別敏感,它在微弱的光線下的能見度是6至7公分,而在強光下它的能見度卻只有不到1公分。所以,白玉蝸牛通常在晚上才出來活動覓食,白天一般是伏而不動的。
3、喜溫喜濕、食性雜
由於遺傳因素決定,在悶熱之夜,白玉蝸牛的活動十分旺盛,它對溫度和濕度非常敏感,喜歡高溫高濕、陰暗潮濕,尤其是雨後天氣,活動更加活躍,在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也照樣能正常生長繁殖。白玉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尤其喜食多汁瓜果和綠色植物的葉片,但是,在飢餓的狀態下,亦會相互殘食。另外:白玉蝸牛不喜歡食用帶刺激氣味的食料,同時蝸牛最害怕鹽和咸類食物。白玉蝸牛的生命力特別強,人工養殖的蝸牛,一般兩個月不給水和食物仍能存活。
第二章:白玉蝸牛的養殖技術
1、養殖前的准備工作
蝸牛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白玉蝸牛是人類通過長期的反復的改良、篩選、培育而成的,所以,在人工養殖過程當中,我們就要盡可能的模擬適合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讓其在人工造就的這個環境中健康快速的生長。
2、場地和養殖方式的選擇
室外養殖省時省力、既縮短生長周期、又提高經濟效率、應予以大力推廣
野外放養;選擇陰暗潮濕、背風避光、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相對清靜的場地。周圍搭建防逃圍欄,地表布置好供蝸牛棲息的各類雜物(最好事先種上青綠飼料或菜類),形成蝸牛生長的人工綠色植被,挖好排水溝,投入種螺,一般每畝可放養種螺5000隻,任其交配、產卵、孵化、生長,每天中、下午灑水幾次,有條件的話,最好按裝管網和萬向式噴頭,每遇高溫日大天氣,既可保證蝸牛的濕度需要又減輕勞動強度,灑水質量也很好。另外!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蝸牛是一種善於爬行的動物。在野外或大田養殖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防逃,周圍可布置綠色小網眼塑料防逃網,網內側四周挖水溝並使其積水,這樣既保濕,又防逃,效果很好。其次應做好遮陽設施,嚴防陽光暴曬,這也是一種防逃的良好措施。總之!白玉蝸牛的生活習性是「高溫高濕,陰暗潮濕」,要注意盡可能地創造較高的溫、濕度和比較安靜的環境,特別當日平均氣溫低於18度,濕度低於70%時,就要密切注意溫、濕度的變化。成品蝸牛的平均生長周期(包括越冬期)自幼蝸牛孵化出以後至成品(以35克/只為例),大約需時6個月左右,而野外放養則只需不足五個月即可採收上市。
在室內養殖時,在該房屋內搭建墊層箱式水泥池或擺放木箱用以放養。此外!還可以利用大棚、房前屋後的空地、坑道,地下室,防空洞、山洞和其他人防工事養殖。一般來說,對於初養者來說由於各方面尚處在探索階段,我們認為一般以木箱放養較為合適,因此!這里重點介紹一下木製飼養箱的製作方法:
飼養箱的規格可根據飼養室面積確定。飼養箱加蓋後的高度應在20至25、長60、寬45厘米左右,板材厚度為1.2厘米,最好用杉木板或其它舊木板,飼養種蝸牛的飼養箱不必清縫,有利於通風透氣和觀察灑水。放養小蝸牛的飼養箱則應做得嚴實一些,以防外逃。
3、飼養土的置備
選擇含腐殖質相對豐富且疏鬆的沙性菜園土,嚴防採用有螞蟻活動的或剛施用過化肥農葯的菜園土作飼養土用,待用的飼養土最好經過暴曬,進行殺蟲滅蟻處理。
4、種蝸牛的選擇
選擇適應性強,外殼顏色相對較深,大小適中(一般在40克左右),肉質潔白,飽滿沉重,反應靈敏的蝸牛做種。
5、如何促使白玉蝸牛交配產卵
正常情況下,種蝸牛年產卵四次,平均每次150粒左右,可是!一些白玉蝸牛養殖戶的養殖方式基本正常,且種螺生長也很健壯,可就是遲遲不肯交配產卵。究其原因,主要是蝸牛的性腺受到抑制,沒有促使其發育發情。現將促使其交配產卵的技術要求大致介紹如下:1、增加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動物飼料和礦物質飼料的比例。據一些養殖戶的經驗,種螺的精飼料配比是:米糠40%、麩皮或玉米粉30%、黃豆粕13%、乾酵母2%、魚粉5%、貝殼粉10%,有條件的話,還可適當加點蛋氨酸、賴氨酸,這對促使其性腺發育有很大好處。2、適當增加光照。常說白玉蝸牛有喜暗畏光習性,實際上白玉蝸牛的生活、生長、繁殖也需要一定的光照。種螺若長期飼養在黑暗的環境中,會極大地抑制它們的交配產卵。因此,白玉蝸牛不宜飼養在長期黑暗的環境中,應該每天給種螺保持10來個小時的光照,以紅色光線為佳,一般在30平方米的室內安裝一個25瓦的紅色燈泡即可,以刺激和促進種螺性腺的發育和成熟。3、增加放養密度。在室內飼養箱養殖時,放養密度以每平方200隻左右為佳。 蝸牛的產卵率很高,可以產出體重三分之一的卵,因此!蝸牛產卵後極易造成虛脫,此時如果剛好溫、濕度欠佳或平時管理不善,極易引起種螺死亡,一般情況下百分之十的死亡率還是算正常的。
6、白玉蝸牛卵的孵化
母螺產卵後,因卵的表面有一層保護膜,所以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蝸牛卵,要用調干及時地將卵收集起來,放入孵化箱,孵化箱的規格為50乘以25乘以10公分,以陳舊杉木為佳,箱底層先放一公分的飼養土,然後放上蝸牛卵,再覆蓋一公分左右的飼養土即可,然後每天給予噴水(霧狀)兩次,這樣,在25度左右的溫度中大約12天左右被孵化出來,溫度越高孵化時間越短,幼蝸牛孵化出來以後,用小調匙把它撿出投入飼養箱喂養。
7、飼料的投喂和管理
白玉蝸牛的食性廣而雜,是雜食性動物,常用的青綠飼料有:含有大量葉綠素及多種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蔬菜、某些樹葉、水生植物、多葉農作物的莖葉,如:大白菜、萵苣、包菜、絲瓜、豆類及各種瓜果、滕本植物的葉等都是蝸牛的上好飼料。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適口性較好的如:玉米粉、米糠、等精飼料或適量的小雞、小豬料等,並把所喂飼料用水攪拌至半濕,同時,在養殖土中,可以添加陳舊的熟石灰,使其有適量的鈣質得以補充,特別是種蝸牛,此項尤為重要。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的食量並不減少,只要適當提高食料質量,保溫期間也能正常生活生長。同時,也要保證營養全面,不要長期投喂單一飼料,間隔一段時間調換一種蝸牛喜食的青綠飼料。做到多種飼料混合配製。堅持隔天清除殘料糞便,將地面打掃干凈。另外!在幼蝸牛長到碗豆般大小以前,不必投喂精飼料,應適當喂的差些!否則!你的蝸牛會養的園園胖胖的,個體長的不理想,性成熟過早從而導致品質退化。喂飼料時可以把青飼料直接鋪放在飼養土的表面,然後將配製的精飼料均勻地撒在青飼料上面,並適當噴水滋潤。
8、各類規格蝸牛的放養密度
白玉蝸牛的放養密度可根據氣溫和它的體重增長情況,及時適當的調整,成品或半成品的蝸牛放養密度越低長得也就越快,相反:種蝸牛放養的密度則要高一些,以促使其性腺發育從而有利於交配。大體放養密度為:一、二月齡蝸牛每平方1000隻左右,三月齡蝸牛每平方500左右,四月齡蝸牛每平方300隻左右,五月齡蝸牛每平方200隻左右。
9、怎樣掌握溫度
白玉蝸牛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2至30度,18度以內將逐漸停止進食,15度以內部分蝸牛將進入半冬眠狀態並可能對其造成凍害,夏天35度以上少量露天蝸牛將處於夏眠狀態,此時應對它們進行灑水,增加濕度,降低氣溫,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應該用遮陽網擋住太陽,避免暴曬,否則:容易使蝸牛因高溫暴曬引起脫水縮殼。
常用保溫方法哪幾種
(1)、地龍保溫法:在牆基部鑿一個25厘米見方的小孔,砌上柴爐灶,然後從孔口分支砌兩條高30厘米、寬24厘米,長度與飼養室橫向相同的兩條磚料地龍,並隱蔽在放飼養架的地面以下。在牆體的另端,兩條地龍交匯成一條出口,由煙囟排出廢氣,只要晝夜柴火不熄,室內溫度可保持在25-30度之間。在靠近爐灶的龍頭處,應多加噴水,以調節室內空氣溫度和濕度,並降低地龍口處的高溫。(2)、塑料大棚保溫法:此法規模可大可小,在背風向陽處,用雙透明塑料簿膜建造大棚,利用地溫和太陽照射輔助保溫,此方法適用於南方,在冬季利用大棚保溫立體養殖蝸牛時還需要輔助加溫,加溫方法靈活多樣,用固定、移動兩種簡便保溫設施均可。(3)、坑道保溫法:越冬前夕,將蝸牛轉入地下室,防空洞、山洞和其他人防工事內養殖,能有效節約能源,也可在室外選擇背風向陽處或利用地形地物及太陽能重新建造坑道式保溫室,這種利用地溫法也需其他保溫方法配合。(4)、木屑、煤爐保溫法:這兩種燃料的爐子排煙管都用鐵皮做成,管道直徑20-25公分,三芯煤爐排煙管末端為6-7公分,單芯爐排煙管末端2.5公分,排煙管隨室內通道彎曲並伸出室外,排出廢氣,以有利於聚集熱量,凈化室內空氣。保溫室一般室內面積以20平方的單間為好,在室內做好各種立體箱式容器或者木箱,箱內墊上4-5公分沙土或菜園土,以供蝸牛生活棲息。
一般一間20平方米的房舍可越冬成品白玉蝸牛一萬只左右,整個保溫周期以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宜,需時5個月。
注意:熱源及保溫設備所產生的廢氣有毒,越冬保溫期間必順注意人身安全!
10、怎樣掌握濕度
白玉蝸牛屬「陸生貝殼類」動物,雖然不似田螺生活在水中,但也需要有較高的環境濕度和土壤濕度,要求每天為其噴灑霧狀水一次,並保持母螺箱通風,特別是在夏天高溫期間,一定要注意及時噴水,濕度不夠易造成夏眠仍至脫水縮殼,停止生長。白玉蝸牛對濕度非常敏感,濕度的高低如同溫度一樣,直接影響到它的生長速度,因此!掌握好濕度十分要緊。那麼,濕度究竟要多高為好呢!一般而言,環境中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左右,土壤中的濕度為30%左右,但是:以上標準的理論濕度撐握有困難,我們不妨利用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即:以飼養土為例,用手捏之成團、撒開丟之成沙,我們簡稱它為「捏之成團,撒之成沙」,基本上沒有乾裂和水份被擠出為宜。若螺殼發白,沾附的泥土乾燥,則是濕度過低所至,而螺殼明顯滋潤的則較為適宜。除此之外!飼養土要保持疏鬆,一般情況下要求每月更換一次飼養土。總之!養殖白玉蝸牛要遵循高溫、高濕、高鈣的簡稱「三高」的養殖模式!
第三章、其它注意事項和成品白玉蝸牛的採收
1、怎樣預防敵害、病害
目前有的引種戶偏聽偏信,不切實際地一次性大量引種,由於養殖技術沒能很好撐握,在往後的管理當中,由於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養殖失敗屢見不鮮,由於在決定從事白玉蝸牛養殖前,普遍存在著多跑幾家公司參觀考察,也到處尋找養殖戶了解情況,進行養殖技術論證和種價對比,甚至會每到一處帶回幾只樣品,殊不知也正因為如此,極容易引起病毒交叉感染,由於是後期病毒感染,所以所懷的卵產下後孵化率仍然正常,但成活率卻極低。病態的蝸牛具體表現為:在正常的活動期內,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經清水浸洗以後仍不能恢復正常取食,像這種情況就目前而言尚無有效的葯物根治。除此之外,引起蝸牛患病的另外幾個因素是:一、飼養場地嚴重污染,二、干濕度嚴重不當,三、氣候突變,四、放養密度過高,五、投餵食料缺乏規律和飼料霉變。只有待溫度適宜時放養野外予以自我調養自然恢復,生態養殖一段時間後才能恢復正常。因此!強烈建議養殖戶對這一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即是要進行多頭考察,也切忌觸摸,供種單位也應提醒考察者,從源頭上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特種養殖咱們講究的是一個「特」字,有計劃的防疫是必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請欲引種戶放棄快速致富的「求富心切」心理,要切合實際,穩步發展,先購少量種蝸牛,待入了門再滾動發展才會更好。此外!白玉蝸牛在室外放養時,各類禽類、蛙類、蛇類及老鼠和螞蟻都是蝸牛的天敵,必順做好相關的防範工作,因為老鼠和蛇喜歡食用蝸牛內臟,禽類和蛙類喜食幼小蝸牛甚至蝸牛卵,蟻類喜食蝸牛粘液,因此!預防敵害如同保溫保濕一樣,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必順引起高度重視,否則!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2、及時採收
當白玉蝸牛長至35克以上時,將逐漸進入性成熟期,並且交配產卵以後,蝸牛的外觀及肉質口感將會受到影響,一般以每公斤白玉蝸牛25-30隻為佳,特別是製作蝸牛罐頭、加工蝸牛凍肉或蝸牛系列產品,及時採收尤為重要。
7. 怎麼養蝸牛 蝸牛是雌雄同體么 吃什麼 好養么
蝸牛覓食范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各種青草青稞飼料、多汁飼料、糠皮類飼料、餅粨類飼料均食。蝸牛是靠口來攝食的。
蝸牛是雌雄同體。 兩個蝸牛相遇的時候,互相用觸角接觸,然後頭和頭相對,身體並連,彼此生殖腔的位置相接,這樣暫時停止片刻之後,生殖部分突然反轉,互相將戀矢(陰莖)插入對方的生殖孔中。一般說來,蝸牛的交尾時間是很長的,每次交接大約需要2-3小時,有時可以達到4小時之久。 在交尾後受精卵經過生殖孔產出體外。卵都產在地下數毫米深的土中或朽木、落葉之下。蝸牛的幼蟲在卵殼中發育,孵出的幼體已成蝸牛的樣子了。 1.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雌雄均產卵。蝸牛本身既當爹又當娘。兩只蝸牛相互配合,雙方將戀矢(陰莖)反復刺激對方的生殖孔,經過激烈刺插運動,雙方陰莖便都插入對方的陰道中射精。受孕10天後,雙方均可產卵,8天後卵可孵化出小蝸牛。 2.交配時間長,產卵速度慢,難度程度高。發情的蝸牛每次的交配時間長達2~3個小時,有的長達6小時以上。蝸牛每分鍾可產卵2粒,每次產卵時間長達1~2小時,有的在3小時以上。蝸牛在產卵過程中,常因飼養不良營養缺乏虛脫難產而死亡。有的因難產而死亡的占種蝸牛總數的30%左右。 3.繁殖率高。每隻蝸牛每年可產卵6~7次,每次平均可產卵200粒。體重在35克的種蝸牛每次可產卵120粒,體重在40~50克的蝸牛,每次可產卵150~180粒;體重在60~100克的蝸牛每次可產卵300~400粒。 4.蝸牛的生殖不受年齡的限制。在同等適宜的生殖條件下,蝸牛越大產卵量就越多。 5.壽命較短。蝸牛的壽命一般在5~6年。在不適的生活條件下,會加速蝸牛的死亡,縮短蝸牛的壽命。 6.三慢二快一難一多。三慢是行動慢、交配慢和產卵慢;二快是生長快、縮殼快;一難一多是產卵難和產卵多。
總的來說,蝸牛還是很好養的。
8. 蝸牛怎麼養
蝸牛很好養:准備一個容器,大小約20公分見方即可養兩只白玉蝸牛了.裡面鋪一層濕泥土約4.5公分厚,容器上蓋玻璃或透明塑料板,以便於觀察蝸牛的活動.每日餵食新鮮菜葉即可.見未吃完的己腐敗的殘葉隨時除去.不久,蝸牛就會產卵於泥土中,約10天後會孵化成小蝸牛. 飼養要點是: 1,保持泥土濕潤,但不能太濕成糊狀; 2,菜葉要干凈.新鮮,事先將菜葉用清水浸泡二.三小時,以去除菜葉上殘留的農葯. 3,不要蓋太嚴,要保持空氣流通. 4,要防止蝸牛逃逸. 5,保持容器內清潔,及時去除殘葉和蝸牛排泄物. 6,小蝸牛長大要及時換大容器. 蝸牛品種很多,其中白玉蝸牛是菜用蝸牛,營養價值高,法國人的焗蝸牛是一道名菜.但一般的野外蝸牛千萬別嘗試食用,以免中毒.
9. 蝸牛怎麼飼養
蝸牛可在室外、室內或防空洞內飼養。室內飼養常用木箱、缸、盆、水泥池等。飼養箱一般為94×45×45厘米為好,箱側面要設置活動紗門,以利通氣、觀察、投料、噴水。每箱一般放成螺50~100隻,中螺1000~3000隻,小螺3000~5000隻,不宜過密。多個箱體可重復放置,箱底放入混合土,以利調節濕度和成螺產卵。混合土系沙土和菜園土各半混合而成。用開水將菜園土澆燙殺滅害蟲,然後混入沙內,鋪在箱底,厚約10厘米。土的濕度一般保持40%左右,箱內室氣濕度以75%~90%為宜。空氣中如濕度不夠,螺殼表面乾燥,嚴重時會引起死亡,故應經常向螺體灑水調節濕度。蝸牛生生長合適溫度是20~30℃。為了提高繁殖率,應在室內加溫,保持20~25℃的溫度,但必須防止煤氣中毒死亡。蝸牛喜歡活動,可在飼養箱(池)內放置碎磚石、樹枝供蝸牛爬行、棲息和躲避不良環境。
10. 怎麼養好法國白蝸牛我家養了幾只。
1、生殖和發育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當月齡在八個月以上,個體長到四十克左右時性成熟,多數蝸牛是以雙交配的方式進行的.
交配時間,一般在黃昏或夜裡,也有少數在白天,每次的交配時間是少則幾十分鍾,多則數小時,交配後約經半個月左右開始產卵,臨產前停止取食,選擇產地,正常情況下將頭部鑽入飼養土中,將卵逐個排出,白玉蝸牛卵的形狀呈橢圓形,乳白色或淡黃色,有光澤,每隻種蝸牛年產卵四次,產卵數量逐次遞增,平均每次多達一百五十多粒.
2、生活習性
鑽土棲息、晝伏夜出,白玉蝸牛善於鑽入土中棲息,主要目的一是吸取養份、有機物、鈣質,二是調節體內水份和溫、濕度,三是預防敵害,四是產卵.一般情況下,白玉蝸牛非常害怕陽光直射,對光照的反應特別敏感,它在微弱的光線下的能見度是6至7公分,而在強光下它的能見度卻只有不到1公分.所以,白玉蝸牛通常在晚上才出來活動覓食,白天一般是伏而不動的.
3、喜溫喜濕、食性雜
由於遺傳因素決定,在悶熱之夜,白玉蝸牛的活動十分旺盛,它對溫度和濕度非常敏感,喜歡高溫高濕、陰暗潮濕,尤其是雨後天氣,活動更加活躍,在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也照樣能正常生長繁殖.白玉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尤其喜食多汁瓜果和綠色植物的葉片,但是,在飢餓的狀態下,亦會相互殘食.另外:白玉蝸牛不喜歡食用帶刺激氣味的食料,同時蝸牛最害怕鹽和咸類食物.白玉蝸牛的生命力特別強,人工養殖的蝸牛,一般兩個月不給水和食物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