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後一課課後第三題
1.小弗郎士在小說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說中有貫串故事情節的作用。作者寫了小弗郎士的逃學、上學經過。通過他的行蹤,寫到了幾個相互關聯卻彼此分離的場面: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場,鎮公所的布告牌,小鎮里的學校。沒有這樣一個人物,這些場面就很難組織為一篇有機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還起到了深化小說主題的重要作用。阿爾薩斯被割讓給普魯士,阿爾薩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還將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語。這樣慘痛的情感該如何表達?作者選擇了小弗郎士這樣一個平時不愛學法語的調皮男孩,用他的內心感受來反映整個民族的沉痛的感受。這種寫法有著極其強烈的對比效果,產生出強烈的震撼心靈的作用。
小弗郎士在小說中是一個變化成長中的兒童形象,他的心理變化過程是他愛國情感由潛在到成熟的情感升華.文章以他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心理變化深化了文章主題.
2.作者是怎樣塑造韓麥爾先生這一人物的?
小說是從小弗郎士的視角來敘述的。因此,韓麥爾先生這一人物始終是在兒童幼稚目光的輕紗之後隱隱約約散發著動人的光輝。由於敘述角度的限制,作者沒能夠直接將筆觸深入到韓麥爾先生的內心去。我們只能通過他的裝束、語言、行動來認識他,並體會揣摩他的內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裡,韓麥爾先生是一個十分嚴厲的老師,所以小弗郎士對老師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師拿著大鐵戒尺……」,當他走進教室後還特地注意到老師「胳膊底下夾著那怕人的鐵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雖然遲到了,韓麥爾先生居然還如此溫和,這實在讓人感到驚異!況且,老師今天還穿戴著不尋常的衣帽,也讓小弗郎士大覺詫異。作者沒有直接寫韓麥爾先生的內心,但是讀者可以和小弗郎士一樣體會得到: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對學校產生重大影響的事——發生時,先生才會有如此打扮。
當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時,他的內心深處在翻騰著什麼呢?自己服務了四十年的學校,突然要離它而去;一生與之相伴的母語,突然要從此放棄:其間的慘痛,連孩子都強烈地感受到了,我們難道體會不出嗎?
最後,韓麥爾先生奮筆寫下了「法蘭西萬歲」時,作者實際上就已經完成了對這一人物的塑造。這最後一個動作,使他真正成為一個愛國志士。
3.小說的情節是怎樣安排組織的?
小說是從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安排情節的。
從縱向看,作者以一個孩子逃學上學的小事把一個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機地組織起來。小弗郎士的行蹤,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結果。
從橫向看,教室是一個綰起故事各條人物線索的總樞紐。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小鎮上的居民們,都在同一時間匯聚到了同一個地點。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就在一間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現出來了。
4.如何理解小說第四段中「又出了什麼事啦」這句話?
注意這句話中的「又」字。一個「又」字,寫出了在那個動盪的時代里戰亂頻仍,變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兩年來,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裡傳來的」。阿爾薩斯地區的百姓在這兩年裡,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法國戰敗、征發人員、調集物資……一切的壞消息都是在這塊布告牌上發布的。這塊布告牌簡直成了一張法國社會狀況的記錄表!因此,小弗郎士一見到有許多人圍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識到「又出了什麼事」了.
「又出了什麼事啦」這一句,還通過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說一開始的時候就埋下了伏筆,預示著將要發生的一件大事。因此,後來的最後一節法語課上的情節才顯得水到渠成。
B. 釣魚什麼意思網路語言
網路釣魚(Phishing,與釣魚的英語fishing發音相近,又名釣魚法或釣魚式攻擊)是通過大量發送聲稱來自於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
意圖引誘收信人給出敏感信息(如用戶名、口令、賬號ID 、ATMPIN碼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的一種攻擊方式。
相關信息:
網釣者可能喬裝成AOL的工作人員,並對可能的受害者發送即時通信,詢問此人揭露其密碼。為了引誘受害者讓出其個人敏感數據,通信內容不可避免的有類似「確認您的賬號」(verify your account)或者「核對您的賬單信息」(confirm billing information)。
一旦發現受害人的密碼,攻擊者可以獲取並利用受害人的賬戶進行詐欺之用或發送垃圾郵件。網釣和warez兩者在AOL一般需要自行開發應用程序,像AOHell即是一例。
由於在AOL上網釣變得如此普遍,該公司在其所有即時通信上加了一行聲明:「不會有任何AOL員工會詢問您的密碼或者賬單信息。(No one working at AOL will ask for your password or billing information)」。
C. 釣魚的意思是什麼
一、捕捉魚類的一種方法
是指使用釣竿、魚鉤、魚線等釣具,從江河湖海及水庫中把魚提出來的一項活動。現代垂釣有淡水釣和海釣兩大類,前者有沉底釣、流水釣、中層釣等技法,後者分岸釣和船釣兩種方式。
(3)釣魚用法國語言怎麼說擴展閱讀
網路釣魚主要手段:
(1)、發送垃圾郵件 引誘用戶上鉤
該類方法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黑客大量發送欺詐性郵件,這些郵件多以中獎、顧問、對賬等內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人金融賬號和密碼,或是以各種緊迫的理由(如在某超市或商場刷卡消費,要求用戶核對),要求收件人登錄某網頁提交用戶名、密碼、身份證號、信用卡號等信息,繼而盜竊用戶資金。
(2)、建立假冒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站
騙取用戶賬號密碼實施盜竊黑客建立起域名和網頁內容都與真正網上銀行系統、網上證券交易平台極為相似的網站,誘使用戶登錄並輸人賬號密碼等信息,進而通過真正的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系統盜竊資金;還可利用合法網站伺服器程序上的漏洞,在該站點的某些網頁中插人惡意Html代碼,屏蔽那些可用來辨別網站真假的重要信息,利用cookies竊取用戶信息。
(3)、URL隱藏
根據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的規則可以對文字製作超鏈接這樣就使網路釣魚者有機可乘。查看信件源代碼就能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奧秘,網路釣魚者把它寫成了這樣。這樣屏幕上就顯示了Bbank 的網址而實際上卻鏈接到了Abank的陷阱網站。
(4)、利用虛假的電子商務進行作騙
黑客建立電子商務網站,或是在比較知名、大型的電子商務網站上發布虛假的商品銷售信息,黑客在收到受害人的購物匯款後就銷聲匿跡。除少數黑客自己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外,大部分黑客採用在知名電子商務網站上,如「「淘寶」、「阿里巴巴」等,發布虛假信息,以所謂「超低價」、「免稅」、「走私貨」、「慈善義賣」的名義出售各種產品,或以次充好,很多人在低價的誘惑下上當受騙。
網上交易多是異地交易,通常需要匯款。黑客一般要求消費者先付部分款,再以各種理由誘騙消費者付餘款或者其他各種名目的款項,得到錢款或被識破時,就立即切斷與消費者的聯系。
(5)、利用木馬和黑客技術竊取用戶信息後實施盜竊
黑客通過發送郵件或在網站中隱藏木馬等方式大肆傳播木馬程序,當感染木馬的用戶進行網上交易時,木馬程序可獲取用戶賬號和密碼,並發送給指定郵箱,用戶資金將受到嚴重威脅。
(6)、利用用戶弱口令等漏洞破解、猜測用戶賬號和密碼
黑客利用部分用戶密碼設置過於簡單的賬號,對賬號密碼進行破解。已有很多的弱口令破解黑客工具在網上可以免費下載,它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破解出各類比較簡單的用戶名及密碼。
D. 網路語言釣魚是什麼
關於網路釣魚,其實現在有兩種理解,第一種就是最原本的,內容如下。摘自網路[1]
網路釣魚(Phishing,與釣魚的英語fishing發音相近,又名釣魚法或釣魚式攻擊)是通過大量發送聲稱來自於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意圖引誘收信人給出敏感信息(如用戶名、口令、帳號 ID 、 ATM PIN 碼或信用卡詳細信息)的一種攻擊方式。
最典型的網路釣魚攻擊將收信人引誘到一個通過精心設計與目標組織的網站非常相似的釣魚網站上,並獲取收信人在此網站上輸入的個人敏感信息,通常這個攻擊過程不會讓受害者警覺。它是「社會工程攻擊」的一種形式。網路釣魚是一種在線身份盜竊方式
這種釣魚呢是最原本的網路釣魚的意思, 而且我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甚至上過當。就比如我自己就被釣過魚:
曾經小學還在玩DNF的時候看到頻道裡面有人發「騰訊感恩回饋活動,登陸https://xxxx 即可領取稀有寵物一隻」。於是進入此網頁,長得很像騰訊和DNF的域名,網站帶著騰訊和DNF的logo,乍一看沒問題,於是輸入賬號密碼登陸點擊領取寵物(那個時候還沒有QQ/TIM客戶端一鍵登錄的操作)。然後登陸DNF看看自己寵物到賬沒有,進去一看號被洗個精光。
這就是最原本的釣魚,是一種非法的盜取他人信息以及財產的方式。
從這引申出來還有一個叫做「釣魚執法」的概念。摘自維基網路[2]
釣魚執法(entrapment),又稱釣魚式執法、倒鉤(執法)或執法圈套,指的是行政執法部門有意隱蔽身份,採取手段,候待甚至引誘被執法人做出違法行為,而後將其抓捕的執法形式。因其為執法而引誘犯罪,縱容犯罪的出發點,有執法而違法的爭議。
而現在論壇、自媒體等信息傳遞形式發達後,釣魚有了新的意思。簡單點說就是用帶有噱頭、勁爆消息、不實消息等內容吸引人評論或做其他操作。而且通常來說,上鉤者會被釣魚的人或者其他看穿是釣魚消息的人嘲笑或者同情。
E. dope fish如何翻譯
翻譯:給魚上塗料
1、dope
英 [dəʊp] 美 [doʊp]
n.興奮劑;笨蛋;麻醉劑;內幕消息
vt.給…上塗料;使昏昏沉沉;給…用興奮劑;在…中加入麻醉劑
2、fish
英 [fɪʃ] 美 [fɪʃ]
n.魚,魚肉,魚類;〈口〉(特殊的)人物,傢伙,東西;[建]接合板,夾片,魚尾板;[航]釣錨器,撐夾桅桿的加固夾箍
vt.& vi.釣魚;捕魚;摸出;掏出
vt.釣魚,捕魚;搜尋;[航]加夾箍夾牢;[工]用接合板連接[加固]
vi.捕魚,釣魚;用鉤撈
一、同義詞:
1、coating
英 [ˈkəʊtɪŋ] 美 [ˈkoʊtɪŋ]
n.塗層,覆蓋層;(食品上的)面衣,糖衣,塗料;外衣布料上衣料,細呢,花呢
v.給…穿上外衣;覆蓋;「coat」的現在分詞
2、paint
英 [peɪnt] 美 [pent]
n.顏料,塗料;繪畫作品;胭脂等化妝品;色彩,裝飾
vt.繪畫;塗色於;(用語言,文字等)描寫;擦脂粉等
vi.描繪;繪畫;化妝
二、相關片語:
1、Fish migration溯河洄遊性 ; 洄遊 ; 魚類洄遊 ; 魚類回遊
2、Rumble Fish斗魚 ; 譚詠麟 ; 雷鳴小子 ; 崔真伊
3、Hamilton Fish漢密爾頓·菲什 ; 漢密爾頓菲什
4、fish slice魚片 ; 煎魚用鏟 ; 煎魚鍋鏟 ; 煎魚鏟
5、Sabertooth fish齒口魚科 ; 齒口魚
6、Fish farm養殖漁業 ; 漁場 ; 釣魚場 ;[水產]養魚場
F. 相聲《釣魚》台詞
台詞如下:
高英培,買的魚跟釣的魚不一樣,釣的魚有大有小,什麼魚都有,買的魚一般大,范振鈺,對呀,高英培,姥姥越看這魚越納悶兒,大哥,你這魚都一般兒大呀,對啦,姥姥,這撥都一般兒大。這叫技術,不一般大咱也不釣。沒告訴您嘛,閉著眼也拿個百兒八十條來。
不對吧,大哥,你這可別是買的吧,就這句話,他可急啦,哎,姥姥,你看這怎麼叫買的,我告訴您哪,姥姥,咱們在一院兒住這么些年啦,咱們都是老街坊啦,照您這樣說,我來個半身不遂,您在我身上可缺了大德啦。
范振鈺,嗐,高英培,他愛人一看,在這院里栽這跟頭干嗎呢,打算給打個圓盤,唉喲,姥姥,您可別這么說話呀,這么大年紀,說話可真不是地方。
這怎麼是買來的,怎麼是買來的,是釣來的,是釣來的,二兒他爸爸,你甭著急啦,是釣來的。這魚可能有二斤多,他接過來啦,嘛玩藝兒,二斤多,四斤還高高的啦,你不信你問去,就這樣兒,掌櫃的還給饒我兩條啦,范振鈺,還是買的。
50年代初期,相聲大師郭榮啟先生根據天津市井流傳的一個小笑話兒整理創作為相聲《釣魚》,50年代初、中期由相聲泰斗馬三立、張慶森合作加工改編成對口相聲(錄音留世)。
1958年,相聲名家高英培、范振鈺對這個段子進行深度改編和再創作,推出經典版相聲《釣魚》(1962年錄音)。
《釣魚》的語言幽默,貼近生活,諷刺了社會上那些愛說大話,不幹實事的人,仍讓人津津樂道。
高英培(1928-2002)天津市人,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笑星之一,曾任北京市第八屆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代表作品:《跟誰對著干》、《教訓》、《不正之風》、《大家研究》、《釣魚》等。
范振鈺(1927—2008)相聲演員。1950年拜班德貴為師,專事捧哏,出師後,加入天津和平區曲藝,1979年與高英培一起調入全總文工團,主要作品有《釣魚》、《跟誰對著干》、《不正之風》、《教訓》、《皆大歡喜》、《一對沙發》、《大家研究》。
G. 法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 誰說的
是都德說的。
阿爾豐斯·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寫的是普法戰爭後法國戰敗,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在歷史上阿爾薩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蘭西曾多次交替擁有其主權),普魯士佔領後禁教法語,改教德語,愛國的法國師生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表現法蘭西人的愛國情懷。1912年被胡適首次翻譯介紹到中國,從此,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它被長期選入我國的中學語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時期、不同意識形態的阻隔,成為在中國家喻戶曉、最具群眾基礎的法國文學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為都德的代名詞,作為「愛國主義」的符號,融入近代中國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讀者,通過《最後一課》,了解到「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清晰、最嚴謹的語言」這句話的內涵,懂得了「當一個民族淪為奴隸時,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著自己的語言,就好像掌握了打開監獄的鑰匙。」
在歷史上,德意志和法蘭西曾多次交替擁有對阿爾薩斯-洛林的主權,因而該地區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德兩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2] 聖女貞德、谷登堡、加爾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兩國名人都曾在該地居留。洛林語屬於法語的普羅文斯方言,阿爾薩斯人的母語阿爾薩斯語是德語的一種。
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大帝被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皇帝」。公元814年,查理大帝逝世,隨後他的法蘭克帝國被《凡爾登條約》、《墨爾森條約》、《利貝曼條約》不斷細分,最終形成了法蘭西王國、德意志第一帝國、義大利王國的雛形。洛泰爾一世的中法蘭克王國包括現今法國的洛林地區(洛林一詞源於洛泰爾)、低地國家、德國的亞琛地區、勃艮第-普羅旺斯、義大利北部,此地為法國、德意志的爭奪對象,數次易主,直至9世紀末,由於西法蘭克王國(後改稱法蘭西王國)發生王朝更迭,取代東法蘭克王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才穩定控制了洛林公國和阿爾薩斯。
1618年「三十年戰爭」爆發,此時法國已經實現中央集權,而神聖羅馬帝國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從而給法國帶來絕好機會。期間,法軍蹂躪了德意志地區,靠近法國的普法爾茨選侯國竟有80%的人口死亡。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法國從哈布斯堡王朝手中奪走了阿爾薩斯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絕大部分,以及洛林公國的一部分領土。1681年9月,斯特拉斯堡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奪取,至此阿爾薩斯-洛林歸於法國。
阿爾薩斯-洛林接受了法國大革命的洗禮,《馬賽曲》首次唱響於斯特拉斯堡市。在拿破崙1814年前敕封的24名法籍法國元帥(法軍軍銜最高級別)中,阿爾薩斯人兩名,洛林德語區一名,占總數的八分之一。這種「民族是德意志日耳曼民族、但是語言、生活方式、高雅藝術已經法國化」的情形為日後的戰爭埋下伏筆。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法方慘敗,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並簽訂《法蘭克福條約》,條約規定法國把阿爾薩斯省的大部分與洛林省屬下的摩澤爾省割讓予德國。至此,阿爾薩斯-洛林區重歸德國。
直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6月28日,協約國與同盟國在凡爾賽宮簽訂和約。《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將阿爾薩斯-洛林區歸還法國,恢復普法戰爭前的邊界。
1940年6月17日,由於法國戰役的慘敗,法國在六周時間內被納粹德國征服,法國與納粹德國和約,和約將阿爾薩斯-洛林區重歸於德國直至二戰結束。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九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說,已經變成自衛戰爭。面對普魯士軍隊的燒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小說,就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小學生小弗郎士和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這最後一課雖然短暫,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阿爾薩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最後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中的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主題開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描寫得細膩動人。教師韓麥爾先生作為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最後一課》的原文如下:
那天早晨上學,我去得很晚,心裡很怕韓麥爾先生罵我,況且他說過要教我們分詞(法語中動詞的變化形式,在歐美語言里都有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說法,如:do——did——done、buy——bought——bought,這里的done和bought都是過去分詞),可是我連一個字也說不上來。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
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
我走過鎮公所的時候,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敗仗啦,征發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裡思量:「又出了什麼事啦?」
鐵匠華希特帶著他的徒弟也擠在那裡看布告,他看見我在廣場上跑過,就向我喊:「用不著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開玩笑,就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開課桌啦,關課桌啦,大家怕吵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還有老師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我本來打算趁那一陣喧鬧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靜靜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樣。我從開著的窗子望進去,看見同學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韓麥爾先生呢,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著那怕人的鐵戒尺。我只好推開門,當著大家的面走過靜悄悄的教室。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臉多麼紅,心多麼慌!
可是一點兒也沒有什麼。韓麥爾先生見了我,很溫和地說:「快坐好,小弗郎士,我們就要開始上課,不等你了。」
我一縱身跨過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靜了一點兒,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綉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有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最使我吃驚的是,後邊幾排一向空著的座位上坐著好些鎮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其中有郝叟老頭兒,戴著他那頂三角帽,有從前的鎮長,從前的郵遞員,還有些別的人,個個看來都很憂愁。郝叟還帶著一本書邊破了的初級課本,他把書翻開,攤在膝頭上,書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
我看見這些情形,正在詫異,韓麥爾先生已經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說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文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文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
我聽了這幾句話,心裡萬分難過。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
我幾乎還不會寫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塞納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著又那麼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他就要離開了,我再也不能看見他了!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
可憐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禮服,原來是為了紀念這最後一課!現在我明白了,鎮上那些老年人為什麼來坐在教室里。這好像告訴我,他們也懊悔當初沒常到學校里來。他們像是用這種方式來感謝我們老師四十年來忠誠的服務,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我正想著這些的時候,忽然聽見老師叫我的名字。輪到我背書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條出名難學的分詞用法語從頭到尾說出來,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又沒有一點兒錯誤,那麼任何代價我都願意拿出來的。可是開頭幾個字我就弄糊塗了,我只好站在那裡搖搖晃晃,心裡挺難受,連頭也不敢抬起來。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說:
「我也不責備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夠難受的了,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這么想:『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現在看看我們的結果吧。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現在那些傢伙就有理由對我們說了:『怎麼?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士,也並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地方應該責備自己呢。」
「你們的爹媽對你們的學習不夠關心。他們為了多賺一點錢,寧可叫你們丟下書本到地里,到紗廠里去幹活兒。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乾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語上來了。他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個個人那麼專心,教室里那麼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裡帶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來,他一直在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學生;用了多年的課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損了;院子里的胡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繞著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
可憐的人啊,現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麼不傷心呢?何況又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
可是他有足夠的勇氣把今天的功課堅持到底。習字課完了,他又教了一堂歷史。接著又教初級班拼他們的音節ba,be, bi, bo, bu(讀作/ba/、/bœ/、/bi/、/bo/、/by/)。在教室後排座位上,郝叟老頭兒已經戴上眼鏡,兩手捧著他那本初級讀本,跟他們一起拼這些字母。他感情激動,連聲音都發抖了。聽到他古怪的聲音,我們又想笑,又難過。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鍾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鍾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三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在法語里,法蘭西是兩個字,萬歲是一個字。)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