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是什麼時候戴大檐帽的

法國是什麼時候戴大檐帽的

發布時間:2022-06-19 09:11:13

❶ 法國軍帽為何不是大檐帽而是平頂帽裡面有何淵源

根據歷史記載自從有了戰爭後軍帽就出現在戰場上士兵們的頭上,在我國古代軍帽也被稱之為胄或者是頭盔,主要的作用就是內亂保護戰士們的頭部。軍帽按照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銅制、鐵制和皮製,青銅制的頭盔主要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後期由於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涉及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又出現皮製的,在南方也出現藤條編制的頭盔。

平頂軍帽的來源

法國的平頂軍帽也被稱之為kepi,平頂帽的由來要從法國的陸軍說起,法國陸軍由於作戰要求將原先的高筒帽替換為矮小卻又貌似高筒帽的平頂帽,而原先的平頂帽被降級為用作閱兵是的裝飾軍帽。後來這一做法得到了空軍及海軍的認可紛紛改換了裝飾,就連金蟬也認為帽子太高無法乘坐警車而改為平頂帽,於是法國軍隊為實用與便紛紛改換為平頂帽。

❷ 鐵路制服上的"杠杠"和大檐帽是怎麼來的

鐵路作為陸上最強大的運輸方式,一直是有著國防價值的,所以大部分國家的鐵路都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新中國建立初期,鐵路實行雙重管理,一方面受鐵道部(已撤銷,並入交通運輸部)管理,另一方面受各軍區管理。為方便管理,鐵路設施被分為局、段、站。我母親家是老鐵路人,姥爺以前是阜新機務段(改制後已撤銷,並為沈陽段)段長,我記得很清楚,他享受軍隊待遇,副團級。我記得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太原鐵路局……)局長享受師級待遇,段長享受團級待遇,站長和分段長(現在已經沒有分段長了)享受營級待遇。所以那時候鐵路制服和軍隊制服幾乎是一樣的,顏色不同而已。
你說的「杠杠」是為了區分不同的職務:
車站人員:車站值班員、運轉車長、客運值班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及三等以下車站站長為兩到橫杠;特、一、二等站站長為三道橫杠。
列車客運人員:列車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隊領導、指導車長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列車員無杠。
機車乘務人員:機車司機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學習司機無杠。
車輛乘務人員:車輛乘務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車輛乘務員、發電車乘務員、機械保溫車乘務員無杠。
行車公寓叫班人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 ——摘自網路

至於你說大檐帽和「杠杠」是怎麼來的,大檐帽是1811年沙俄為軍官設計的工作帽,後來被普魯士、英國所採用,與之對比的是拿破崙為法國軍官設計的高筒帽,但是最後大檐帽被各國繼承下來,因為高筒帽重心高,戴時間久了傷頸椎……
「杠桿」……俗稱軍銜,有肩章、領章和臂章三種,鐵路制服上的是肩章,最早的肩章出現在5世紀-16世紀的義大利和法國等,期初只是在軍服肩膀上縫制金屬扣子(鋁、金、銀、銅)那是後由於煉制鋁很困難,所以鋁章等級最高,後來為了方便替換,直接把帶金屬扣子的布條縫在肩膀上,形成了肩章。

但是隨著鐵路商業化和企業改制,你說的「杠杠」和「大檐帽」越來越少了。

❸ 帽子的由來或者歷史

人的外在美除了談及外貌、身材、舉止、氣質等固有特性外,服裝配套中的帽子一族,也是優美旋律里不可或缺的一段音符。

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我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

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到了中世紀,帽子的等級觀念更是明晰:破產者戴黃色的帽子;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公民戴暗色的帽子等等。

如今的帽子少有等級的差別,但仍有職業的劃分。如律師帽、護士帽、軍帽、警帽、博士帽等。還有某些特製的帽子,如十八世紀的法國,一名叫科來姆的廚師,為招攬顧客,在自己的頭上戴了頂高高的白帽,引得眾人的好奇,後來它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廚師帽」,而且帽子越高代表廚師的等級越高。

❹ 法國貴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戴三角帽的

18世紀是期歐洲的流行服裝又發生了變化,男子的時裝樣式是:梳辮、禮服長衣、背心、三角帽、胸前鑲花邊、天鵝絨短褲、鴨嘴鞋、手杖和佩劍;女子時裝是:鍾式裙、緊身胸衣、高跟鞋、卷雲狀花紋邊飾、扇子、衣服鑲有荷葉邊以及臉上貼美人痣。德國的哈默爾恩出現了一座公園——「英國公園」。而在歐洲的有錢人中,最時髦的東西可能還是來自中國的瓷器、絲綢、漆器、剪紙和金魚等。市民生活中,咖啡館越來越重要,人們經常去咖啡館聚會,咖啡館成為人們日常交際的重要場所。而在舞廳,小步的交際舞流行起來。在日常生活中,土豆逐漸成為德國人的主食。不久,著名的燕尾服開始出現並得到紳士們的喜歡,開始流行起來。於是,燕尾服配上一條圍巾成為那個時期歐洲男子的時裝。

❺ 為什麼二戰時盟軍的帽子很多都是歪著戴的呢請熟悉外國的高手講解下。

你這個是貝雷帽,本來就是設計成歪著戴的,但歪得還不厲害。英國蘇格蘭人的帽子才叫歪得厲害。見圖:

同時,英軍這種制服也是中山裝的原型。

❻ 拿破崙.波拿巴頭上戴的是什麼帽子

是法國帝政時期軍裝的帽子,叫法式兩角帽或法式雙角帽,用熊皮或海狸皮製成。

❼ 歐洲人們盛行戴高帽子是什麼年代

19世紀英國的服裝很講究。婦女把華麗當做時髦。男人卻講究戴高筒禮帽,不論老少,脖子上還要圍一條緊綳綳的硬領。
帽名,分冬夏兩式,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絲葛。其制多用圓頂,下施寬闊帽檐。近代時,穿著中西服裝都戴此帽,為男子最莊重的服飾。是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一種闊邊、平頂、高筒的男用帽子。它同時也是林肯總統除了他那瘦弱以外最為標志性的飾物。據說大禮帽第一出現是在1775年的中國,當時廣東的帽子製造商為在中國的法國貴族們定製了這樣高高大大的帽子,以顯示他們在中國的威信。不過它真正的火起來卻到了19世紀,一般說來當時的英國紳士通的標准打扮便是手拿文明棍,頭戴大禮帽,身著筆挺的西裝,足登亮皮鞋。如今許多大禮帽也派上了他的新用途——魔術,在許多有趣的魔術表演中,都能看見一頂大禮帽,裡面總能變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

❽ 法國藝術家帶的帽子叫什麼

貝雷帽是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便於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便於外套鋼盔。著名的將領蒙哥馬利元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經常戴著貝雷帽,而且還與眾不同地戴著將軍和裝甲兵兩個帽徽。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對貝雷帽的戴法有明確的要求。貝雷帽只有在穿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時才能戴。


❾ 大蓋帽的由來

大蓋帽是大檐帽的俗稱

歐洲騎兵長期以來是穿舊時槍騎兵服,戴高筒軍帽。這是一種高帽子,有時用羽毛和馬尾毛加以裝飾點綴(拿破崙時代就是這樣子的,現在法國仍然是高圓筒帽)。當時為了備馬秣,各分隊都輪流割草,曬成乾草,打好捆後運走,而戴高筒軍帽干這些活很不方便。因此當戰士去備馬秣時,也就是去做當時人們稱之為「采辦工作」時,便發給一種比較矮的、輕便的帽子。騎兵中根據工作而發的這種帽子被稱之為「備馬秣帽」,即大檐帽。
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軍服的樣式也逐漸跟著變化(大約在19世紀後期)大檐帽成了制服帽。

❿ 這叫什麼帽子 17 18世紀那會軍隊都帶的這個帽子

這是三角帽(Tricorne),在17-18世紀盛行
在極盛期時不但是一般男性知識份子的標准行頭,也是軍人戎裝的標准配件之一。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後為雙角帽所取代。三角帽的配戴方法是主尖角在前。
三角帽的設計一直保留到今天,作為切爾西的退休人員(英國),國民衛隊(西班牙),和舊法夫衛隊(美國)的傳統服裝的一部分。 在法國,猶太教堂主祭在正式場合戴三角帽。

據我所知,在歐美一些手工作坊仍然有製作

閱讀全文

與法國是什麼時候戴大檐帽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