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梧桐是來自英國,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嗎
法國梧桐是我國非常常見的道旁樹。在上海,也有許多以法國梧桐聞名的道路。如果你看這個名字,你肯定會認為這是一棵來自法國的橢圓樹,但它真的存在於法國嗎?事實上,法國並非這種道旁樹的起源,該樹也不是確切意義上的梧桐樹。
懸鈴木之所以在許多城市被廣泛種植,是因為它是懸鈴木的母體,高30米,枝葉茂密,在炎熱的夏天能為行人提供大量的陰涼。因此,這種樹種已成為舉世聞名的好品質行道樹,被譽為“行道樹之王”。在中國的西南部和南部,榕樹在許多地區被用作行道樹。它能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生長,而且長得非常快。雖然它不是很好看,但它也是一個很好的樹種。
⑵ 為什麼法國梧桐在上海生長的更好
上海法國租界大致位於現在的盧灣區及徐匯區內旁種植成排的法國梧桐樹襯著各式漂亮的歐式老洋房、高級公寓即使在冬天也頗有蕭瑟的意境是很適合散步的地方予人一種浪漫的感覺成為上海前法租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梧桐最早見於《詩經》
中國古代的梧桐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之名稱。梧桐最早見於先秦《詩經》在《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
鳳凰鳴矣於彼高崗。
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成為梧桐引鳳凰傳說的最早來歷。
其後的《尚書》、《莊子》、《呂氏春秋》等先秦均提及梧桐樹。
梧桐樹後來成為皇家園林的樹木。春秋吳王夫差建梧桐園於園中植梧桐樹梁任防《述異記》載:「梧桐園在吳宮本吳王夫差舊園也一名琴川」。漢代梧桐樹被植於皇家宮苑《西京雜記》載「上林苑桐三椅桐、梧桐、荊桐」「五柞宮西有青梧觀觀前有三梧桐樹」。
從皇家園林的樹木變成庭園植物
到了魏晉時代種植梧桐樹開始增多成為老百姓庭園的植物。晉·夏侯湛《桐賦》日:「有南國之陋寢植嘉桐乎前庭」南朝著名文人謝眺《游東堂詠桐》詩有:「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葉生既婀娜落葉更扶疏」句都是歌詠在庭院中植種的梧桐。唐代開始種植梧桐樹極為普遍之後歷代都有栽種。
宋時期梧桐樹已成為園林種植的重要一環。宋代徐積《華州太守花園》詩曰:
卻是梧桐且栽取丹山相次鳳凰來。
描述關中華州城官家園林中種植梧桐造景之況。
⑶ 法國梧桐學名是什麼
二球懸鈴木(雜交懸鈴木)
英桐(學名:Platanus × hispanica),又稱二球懸鈴木,是一種歐洲人培育成的雜交種,是由原產於歐亞大陸的法桐和原產於北美洲的美桐雜交培育而成。有的植物學家認為是單純由法桐馴化培育成的可能根據不大。由於是在上海法租界首先引入這個樹種作為行道樹,所以在中國被俗稱為法國梧桐。
英桐樹蔭非常大,容易生長,可以生長到40米高。樹皮經常脫落,露出光滑的樹干。樹葉大。雌雄同株,球形花序,生成成對球狀小堅果懸掛在樹上。
英桐非常耐污染,少蟲害,因此十分適合作為城市綠化的行道樹種。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它的壽命要比一般的樹要短一點。
最早出現英桐樹種可能是在17世紀的西班牙,當地當時將法桐和美桐種植在一起,經常出現雜交種子,落地後自然生長起來。此樹作為園林景觀植物和城市綠化植物則是在倫敦最早流行,因此英語和一些其他西方語言稱之為「倫敦梧桐」(英語:London plane)。此後英桐傳播到其他城市,並成為包括紐約、巴黎、鄭州、上海、馬德里等城市的象徵之一。
堅果
目前這個樹種已經分布到世界各地的溫帶區域,是各大城市最常見到的樹種,作為行道樹和公園綠化樹。雜交品種比原親本北美懸鈴木更能抵禦蟲害,比三球懸鈴木更耐寒。
英桐葉是美國紐約「公園與娛樂局」的標志,這個樹種被選為倫敦「七大自然奇跡」之一。
⑷ 法國種樹的規律哪有6棵樹
合歡樹、橡樹、梧桐樹、柳樹、松樹、冷杉等
說起法國梧桐,不僅在香榭麗舍大街上,在杜樂麗公園、三月廣場、共和國廣場、凡爾賽宮的皇家花園里,處處都有法國梧桐的身影,它出現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幾乎是最常見的行道樹
法國非常流行樹類型 法桐樹被接受為他們的觀賞價值。該品種是在城市地區非常流行,雖然有些品種也能茁壯成長在郊區設置。
⑸ 梧桐、法國梧桐分別什麼樣
[編輯本段]法國梧桐、泡桐和梧桐的區別
梧桐是梧桐科的落葉喬木,它和同名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參科的泡桐、法國梧桐(懸鈴木科)沒有親緣關系。
梧桐樹高大魁梧,樹干無節,向上直升,高擎著翡翠般的碧綠巨傘,氣勢昂揚。樹皮平滑翠綠,樹葉濃密,從於到枝,一片蔥郁,顯得清雅潔凈極了,難怪人們又叫它「青桐」呢。「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這兩句詩,把梧桐的碧葉青干,桐蔭婆娑的景趣寫得淋漓盡致。
梧桐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於庭園、宅前,也種植作行道樹。葉掌狀,裂缺如花。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黃綠色,圓錐花序,盛開時顯得鮮艷而明亮。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李白也有「寧知鸞鳳意,遠托椅桐前」的詩句。實際上,這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
古書上說:梧桐能「知閏」、「知秋」。說它每條枝上,平年生12葉,一邊有6葉,而在閏年則生13葉。這是偶然巧合演繹出來的,實際沒有這種自然規律。至於「知秋」卻是一種物候和規律,「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學,又有詩意。
詩人們觀察到落葉的飄零景象,借景抒情,發出無窮的惋惜和感慨,來詠嘆自己的身世。「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梧桐葉落秋已深,冷月清光無限愁」。其實,落葉並非樹木衰老的表現,而是樹木適應環境,進入耐寒抗乾的休眠時,准備著新春的萌發。
梧桐產於中國和日本。它喜光,喜深厚濕潤土壤,生長快。果實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我國產兩種梧桐,一是梧桐。一是雲南梧桐。雲南梧桐樹皮粗糙,呈灰黑色,葉緣一般三裂。
梧桐樹木質緊密,紋理細膩,可製作樂器和傢具。樹皮纖維可造紙,制繩索。種子可食用,也可榨油。葉入葯或作農葯。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樹——「法國梧桐」,我國公園和行道旁也常常見到。其實,這是以訛傳訛誤傳了。我國園藝學家陳植確定它名叫「懸鈴木」。人們習慣所說的「法國梧桐」只是懸鈴木中的一種。原來,懸鈴木一屬有8種,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帶。引入我國栽植的有3種。懸鈴木果序柄的果實,有的1個果球,有的2個果球,有的3個以上果球,因此名稱就不同,分別叫做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這是三個不同的種。
為什麼懸鈴木叫「法國梧桐」呢?原來,這種樹木,葉子似梧桐,誤以為是梧桐,而「法國梧桐」也並非產在法國。17世紀,在英國的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人雲亦雲,把它當作梧桐樹了。
二球懸鈴木的親本三球懸鈴木,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這種樹,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我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可惜,這種三球懸鈴木在西安也沒推廣,西安的行道樹是從上海引種的二球懸鈴木。
另一個親本一球懸鈴木,原產北美洲,上海、南京、北京、青島等地已引種栽植,生長良好。現在,上海、南京、武漢、杭州、青島、西安、鄭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樹的是二球懸鈴木。
中國梧桐樹身很象白楊樹,很直(這也是用來做古箏琴身的原因之一),葉片呈三角星狀,樹干一般不粗。秋天裡,葉子變成淡黃色,很富詩意。果實是球狀的實心果,直徑約4-5毫米,有一層薄薄的殼,可生吃,也可炒來吃,非常香,時令季節時,北京農貿市場有賣,但浪費時間,當然比你們浙江的山核桃好些,有如石榴,石榴真是好看吃起來浪費時間。中國梧桐卻不宜遮蔭。
而法國梧桐則樹干粗大(也不是很粗,比中國梧桐粗),葉片亦呈三角星狀,只是大得多。果實非常小,不能吃。葉子在秋天變成褐黃色,肯定沒有中國梧桐的葉子好看。樹冠很大,且因葉子很大,幾乎完全遮住了樹冠上面的陽光,所以最是適合做人行道遮蔭樹。
泡桐屬速生強陽性樹種,喜溫暖、喜肥、喜濕潤而怕的水淹,氣溫在38℃以上生長受抑制,絕對最低溫度-20℃時受凍害,低窪積水地造林不易成活。土壤微酸性至中性為宜,石灰性土壤生長不良。
⑹ 法國梧桐樹
有泡桐
常見的是懸鈴木
懸鈴木俗稱"法桐",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懸鈴木科,科下僅有一屬即懸鈴木屬,屬下約7種,原產東南歐、印度及美洲。但我國引入栽培的僅3種,即二球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也稱英桐和該雜交種的親本一球懸鈴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又稱美桐、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又稱法桐。現在我們通常把這三個種統稱"法桐"。
據文獻記載懸鈴木(三球)在我國晉代時即從陸路傳入我國,被稱為祛汗樹、凈土樹。相傳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入我國宣揚佛法時攜入栽植,西安市西南戶縣鳩摩羅什廟曾有兩株大樹,直徑達3米,上世紀50年代尚有一株成活,其壽命已達一千六、七百年(在原產地土耳其有四千年的古樹),雖然傳入我國較早,但長時間未能繼續傳播。近代懸鈴木(指一球即美桐和二球即英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於上海的法租界內,故稱之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其實即非法國原產亦非梧桐。我國目前普遍種植的以雜種「英桐(即二球)」最多。
三球懸鈴木高達30米,樹皮深灰色,薄片剝落,內皮綠白色。嫩枝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葉長8至16厘米,寬9至18厘米,5至7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窄長,幼時被灰黃色星狀絨毛,後脫落。總柄具球形果序,果序徑2至2.5厘米,花柱刺尖,長3至4毫米。花期5月,果期9至10月。二球懸鈴木為三球懸鈴木與一球懸鈴木的雜交種,在英國倫敦育成。高達35米,樹皮薄片剝落,內皮淡綠白色。嫩枝葉密被淡褐黃色星狀絨毛。葉長10至24厘米,寬12至25厘米,基部平截或微心形,3至5深裂,中裂片長寬近相等,全緣或疏生粗缺齒。果序徑約2.5厘米,花柱長2至3毫米,刺狀。花期4至5月,果期9至10月。一球懸鈴木樹高40米,葉3-5淺裂,寬度大於長度,裂片呈廣三角形,球果多數單生,無刺毛。
懸鈴木是陽性速生樹種,抗逆性強,不擇土壤,萌芽力強,很耐重剪,抗煙塵,耐移植,大樹移植成活率極高。
懸鈴木可採用播種育苗和扦插育苗。
懸鈴木樹形雄偉端正,葉大蔭濃,樹冠擴展,生長迅速,具有極強的抗煙塵能力,少病蟲,對城市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故世界各地廣為栽培,有「行道樹之王」的美稱。但是,由於其幼枝、幼葉上具有大量的星狀毛,如吸入呼吸道會引起疾病,故在幼兒園等處勿用。在夏季修剪時,園林工人應注意勞動保護,應戴風鏡、口罩、耳塞,以免進入口、眼、鼻、耳內。
不同品種星狀毛的多少具有差異:法桐毛最少,英桐毛量中等,美桐毛量最多。
不同品種樹干顏色具有差異:法桐皮色白,老皮易落;英桐干皮雖易落,但皮色較暗;美桐的皮色介於二者之間,而皮不易脫落。
⑺ 上海梧桐樹最多的路叫什麼
秋日賞法國梧桐上海最美的6條馬路
法國梧桐是上海市區內最常見的行道樹,據說是早在上海灘開埠時,即1890年前後,由法國傳教士引進的樹種。主要由法國人種植於上海的法租界內,故稱之為"法國梧桐"。此樹枝繁葉茂,樹干粗壯,很適合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栽種。
今天就帶著大家沿著上世紀初法國人的足跡,來找尋栽種法國梧桐最多最美的6條馬路。
淮海路:「霞飛路」的繁華夢
淮海路,原名「霞飛路」,上海最著名的馬路之一。橫卧在上海市中心區,東起人民路,西迄凱旋路。由於淮海路以前屬於法國祖界,建築及具法式韻味,道路兩側均種植「法國梧桐樹」,極具歐陸風情。他是與巴黎的香榭麗舍、紐約的第五大道相媲美的大街。
⑻ 南京法國梧桐在哪條街
南京法國梧桐在中山北路。
相傳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樹,蔣介石愛妻心切,為討妻子開心,他特意從法國引進2萬棵法國梧桐樹,種植在中山北路的道路兩旁。
法國梧桐樹形雄偉端莊,葉大蔭濃,干皮光滑,適應性強,各地廣為栽培,為優良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於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於草坪或曠地,列植於甬道兩旁,尤為雄偉壯觀。
⑼ 法國小葉梧桐樹原產地是哪裡
法桐其實並不是生物學科中的梧桐樹,它的學名應該叫懸鈴木。懸鈴木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行道樹,屬懸鈴木科,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帶。懸鈴木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適生於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鹼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生黃化。根系分布較淺,台風時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氣污染能力較強,葉片具吸收有毒氣體和滯積灰塵的作用,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
⑽ 法國梧桐生活環境在什麼地方,主要特徵描述
摘要 您好,很榮幸能夠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