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聖女果是轉基因食品嗎,多吃有害嗎
聖女果不是轉基因食品,適量吃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
小番茄也叫聖女果、櫻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種,只是因為個頭小、採摘不便、產量低,最早僅作為觀賞用,後來發現食用方便,口味經過改良後逐漸流行。個頭小是天生的基因差異,不是轉基因的結果。
聖女果更接近人工馴化前的野生狀態。人類馴化野生植物通常是為了提高產量,主要做法是增大果實。通常我們在菜市場所見的大蕃茄便是經由聖女果改良的品種,因此聖女果與轉基因食物毫不相干,可以放心食用。
聖女果最好的吃法就是當水果生吃,因為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遇熱會被破壞。另外,也可以和酸奶、生菜等混合涼拌做成沙拉,聖女果中的維生素C可促進酸奶中蛋白質的吸收,而且熱量不高。
(1)法國轉基因食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聖女果的營養價值
聖女果也叫櫻桃番茄,不屬於轉基因食物,而且既可當蔬菜吃也可以當水果吃。《中國食物成分表(2004版)》標明:櫻桃番茄的葉酸含量是61.8微克/100克,而普通番茄的葉酸含量為5.6微克/100克。
而且,櫻桃番茄中可抗氧化的維生素C含量為33微克/100克,是普通番茄的2.36倍。同時,可促進細胞代謝的鉀元素的含量也是普通番茄的1.46倍。煙酸、維生素E、鋅、碳水化合物等含量也幾近於大番茄的兩倍。
櫻桃番茄,顏色也各有不同,紅色、粉紅色、黃色,甚至現在還能買到紫色的。紅色的含番茄紅素較多,而且顏色越紅番茄紅素越多。粉紅色的含有一些番茄紅素,胡蘿卜素很少。黃色的則含有較多胡蘿卜素,不含有番茄紅素。紫色的則含有花青素多。
番茄紅素除了與顏色有關外,還與成熟度、季節有關。越是成熟、紅色越深的番茄,番茄紅素含量越高。應季的露地番茄比冬天大棚中的番茄維生素含量高,口感也好。
Ⅱ 現在已經被確認了的轉基因食品種類有哪些包括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動物性轉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轉基因食品
國農業部已經批准種植的轉基因農作物有:甜椒、西紅柿、土豆;主糧作物有玉米、水稻。今後可能陸續批準的農作物有小麥、甘薯、穀子、花生等。進口的轉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目前只有花生油不是轉基因的。麥當勞、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轉基因的。豬、牛、雞飼料是轉基因玉米、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油是用6號輕汽油浸出的。未批準的有非洲 鯽魚 ,非洲鯰魚 ,等等,很多 轉基因物種只 在中國有種植和銷售,建議去綠色 和平組織網站 下載《避免轉基因 指南》
沒有承諾不使用轉基因成份,或沒有回應查詢的品牌:
食用油和調味品:太太樂、辣得勁、迎春樓、四季寶、金象牌、粵皇、味好美牌、美味鮮牌、貴夫人、家樂、老蔡、阿香婆、元寶牌、百味佳牌、老才臣牌、鷹嘜、好樂門、紅寶牌、福臨門、紅燈牌、獅頭嘜、大滿貫、鴻禧牌、金龍魚、花旗、刀嘜
餅干:樂之、趣多多、鬼臉嘟嘟、奧利奧、天倫、美嘉思、丹麥藍罐曲奇。
即溶飲品及沖調食品:雀巢、美祿、雀巢巧伴伴、麥斯威爾、果珍、伊利、南方、金味、南國、百草堂、荔八江。
飲料及奶制飲品:康師傅、伊利、楊協成 、非常可樂、京華、娃哈哈、新奇士
嬰兒食品及奶粉:雀巢、三鹿、伊利、安怡、安滿、亨氏
膨化食品及零食:可比客、卡樂B、品客、明治、卡露芙、旺旺
糖果及果凍:雀巢、雀巢奇巧、瑞士糖、喜之郎。
雪糕:雀巢、五羊、和路雪、伊利
另:轉基因大米也在悄悄流入市場。
轉基因蔬菜的識別:
轉基因蔬菜一般具備的特徵如下:1、沒有傳統蔬菜參差不齊的外形,普遍個頭均勻,型大體長,色澤光艷,質地鮮嫩,如黃瓜、茄子、絲瓜、洋蔥等;2、非傳統原始地道的味道,無論是烹調前或烹調後的氣味還是滋味具備與傳統蔬菜明顯的區別,如甜椒等;3、非當地時令菜蔬,各類蔬菜的一大特性就是均具備很強的季節性和地域性,有部分非當地時令菜蔬並非依靠外地長時間保鮮和運輸而來,而是靠轉置耐寒或耐高溫基因所得。
被確認的轉基因食物如下:1、生菜 2、甜椒 3、玉女番茄 4、紫番薯 5、非洲鯽魚 6、非洲鯰魚(塘虱魚)
需警惕幾大知名「轉基因大豆油」品牌!
轉基因大豆油利用中國廣大消費者的不敏感,或者說是消費者對於「轉基因潛在危害」的無知,已經在中國市場上橫行了多年。並且對於中國人民的健康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潛在損害,也成為圍剿東北大豆,使之瀕臨困境的主要原因。現在市場上的主要品牌有:
1、金龍魚牌,大豆油、色拉油、調和油等,市場佔有率約40%,資方為新加坡豐益國際華裔郭鶴年家族+美國ADM公司;
2、福臨門牌,大豆油、色拉油、調和油等,市場佔有率約30%,資方為國資中糧集團+新加坡豐益國際+美國ADM公司;
黑龍江農墾總局下屬的九三油脂本來是堅定的「東北原生大豆油」加工商,近年來為擺脫企業生存危機,被迫在沿海各地也開設了幾家工廠專門加工舶來的「轉基因大豆油」,這種企業其實最需要消費者支持,拉一下就是堅定戰士,推一下就徹底成了叛徒。
另外,我國目前各地方食用油品牌仍然多達數百個,大多數為降低成本,採用轉基因大豆油,但是市場佔有率不大,購買時可看清標注,如「本品為轉基因大豆油,巴西大豆,浸出」等字樣,購買時需請謹慎。
請同時注意,花生油如「魯花」(山東民營企業),「胡姬花」(屬豐益國際)目前是不含轉基因的,可以購買。
香港環保組織提供的轉基因食品品牌
凍肉類灣仔碼頭
紀文 KIBUN
廚師牌 VALLEY CHEF
餅乾 固力果百力滋 GLICO PRETZ
愉快動物餅 GINBIS ANIMAL BISCUIT
四州甘大滋 FOUR SEAS BISCUIT STICKS
明治MEIJI
藍罐曲奇 KJELDSENS
莊家 CHIN TAI CHANG
百樂順 BAHLSEN
時興隆 SZE HING LOONG
帕瑪拉特PARMALAT
冷飲 樂天 LOTTE
DRYERS』
雀巢 NESTLE
阿波羅雪糕 APOLLO
腌製品 四洲紫菜 FOUR SEAS SEAWEEDS
金龜嘜 LADYBIRD
果之皇KOS
薯片類 旺旺WANT WANT
紳士牌PLANTERS
童星點心面 MATSUDA BABY STAR NOODLE
桃哈多粟米條 TOHATO CARAMEL CORN
卡樂B CALBEE
卡樂B.粟一燒 CALBEE GRILL-A-CORN
品客牌PRINGLES
珍珍 JACK』N JILL
時興隆 SZE HING LOONG
調味料 美極鮮醬油MAGGI LIQUID SEASONING
家樂牌鮮露 KNORR LIQUID SEASONING
頂好牌BESTFOOD
雀巢 NESTLE
鷹粟粉/ 雞粉 / 雞精 KINGSFORD』S
谷類 瑞士維多麥 WEETABIX
雀巢 NESTLE
佳格 QUAKER
寶博士 POST
麵包 雀巢 NESTLE
四洲 FOUR SEAS
群翼
味美思 MAY ME SEE
立洲食品 LAP CHAU
果醬 羅拔臣ROBERTSONS
紳士牌 PLANTERS
頂好 SKIPPY
罐頭 金寶湯 CAMPBELL
史雲生 SWANSON
即溶食品 阿華田 OVALTINE
雀巢咖啡 NESTLE COFFEE
美樂家 MELITTA
大排檔 DAI PAI DONG
麥斯威爾 MAXWELL HOUSE
雀巢美祿 NESTLE MILO
飲品 新奇士橙汁 SUNKIST
果汁先生 MR. JUICY
雀巢仙美高 NESTLE CHAMYTO
雀巢達能鮮乳酪產品 NESTLE DANONE
百福豆漿 PAK FOOK SOYA PRODUCT
羅拔臣 ROBERTSONS
奶粉 安怡 ANLENE
安滿 ANMUM
雀巢克寧 NESTLE KLIM
雀巢即溶奶粉 NESTLE NESPRAY
雀巢三花 NESTLE CARNATION
雀巢能因 NESTLE NAN
嬰兒食品 雀巢 NESTLE
奶製品 安佳牛油 ANCHOR BUTTER
芝司樂芝士 CHESDALE CHEESE
百福 NESTLE PAK FOOK
雀巢咖啡 NESTLE COFFEE
雀巢三花淡奶 NESTLE CARNATION
雀巢鷹嘜煉奶 NESTLE EAGLE CONDENSED MILK
雀巢仙美高CHAMYTO
卡夫芝士 KRAFT
卡夫奇妙醬 KRAFT MIRACLE WHIP
安怡 ANLENE
粉面四洲 FOUR SEAS
明星 MYOJO
金香 KAM HEUNG BRAND
北海道
美極 MAGGI
超力 CHEWY
家樂牌KNORR
啤酒 麒麟 KIRIN
朝日 ASAHI
黑鑽 DIAMOND BLACK
梳打特飲 STINGER
即食甜品 羅拔臣JELLY仔 ROBERTSONS JELLY KIDS
百福 PAK FOOK
糖果 得力素糖 DEXTRO-SPOT D-GLUCOSE CANDIES
利口樂 RICOLA
果之皇 KOS
橡皮糖 YUPI
明治 MEIJI
四洲 FOUR SEAS
甘樂 KANRO
妙卡 MILKA
瑞士三角朱古 TOBLERONE
洛磯山棉花糖 ROCKY MOUNTAIN MARSHMALLOWS
雀巢 NESTLE
能得利軟糖及橡皮糖
FRUTIPS PASTILLES & GUMS
寶路糖果 POLO CONFECTIONERY
雀巢杏仁朱古力NESTLE ALMOND CHOCOLATE
雀巢威化 NESTLE WAFER
甘脆朱古力 CRUNCH CHOCOLATE
KIT KAT
美祿朱古力雙截棒 MILO TWIN BARS
聰明豆 SMARTIES
霍士糖果 FOX』S CONFECTIONERY
以下供參考:
見中央電視台報道:德國政府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AMnYuohn0Y/
法國政府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qKdWWbzxKE/
埃及禁止進出口轉基因農產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QkQ4EBgMQY/
國內各省級電視台報道合成片:
轉基因的前世今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1Mzc5NTMy.html
美國電視台報道:
陰謀論2--全球人口滅絕計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1lE-BI9om4/
人口滅絕計劃之武器--食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7QrON6_ILg/
德國電視台報道轉基因物種的危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4iIZt8Cj4o/
國際電影節獲獎紀錄片:
轉基因--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SOnjky5Xbc/
美國食品公司黑幕(美)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GloPt4Y7C4/
葉爾馬科娃(俄羅斯國家基因安全研究會副主席)發布《轉基因大豆小白鼠飼喂對比實驗》(玉米轉 的基因和大豆一樣,已知的除了殺蟲型BT轉基因,和 抗草甘膦除草劑HT型轉基因,玉米還 多一個 殺精型的,)
《轉基因大豆小白鼠飼喂對比試驗》可知
1喂轉基因大豆的小白鼠3周內死亡達到50%
2.喂轉基因大豆的小白鼠睾丸異常,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則睾丸正常
3.喂轉基因大豆的小白鼠身材短小,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則正常
5.喂轉基因大豆的小白胃細胞出現不明增生,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則正常
6.喂轉基因大豆的小白鼠肝細胞異常,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則正常
a ---------------------------------------
世界各國各地的專業研究機構大學等發布的專業論文
翻譯摘錄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0tt.html
Ⅲ 超市常見的轉基因食品有哪些
第一個問題,樓主可以看下下面的介紹:
轉基因食品是指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通過改變動植物基因而製造出的新型食品。世界上首例轉基因食品據稱是1993年誕生在美國市場上的西紅柿。由於擔憂轉基因食品可能影響人體健康和環境,歐盟明確規定轉基因食品必須有標識。
不過,大量轉基因食品在我國無需"公開身份"。根據農業部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只有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在內的少量農業轉基因生物需要進行標識。
第二個問題:
■五成以上北京公眾認為自己在克隆人這個問題上的知識是有限的
■七成以上被訪者認為克隆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會遇到麻煩或障礙
2002年12月27日,一則字數很短的快訊還是讓疑雲久籠的世界在瞬間大吃一驚,46歲的法國女科學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宣布,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嬰兒已經降生。盡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消息能夠證實這是一個真實的消息,但它仍舊成為近期最令世界震驚的消息之一。
自1997年世界上第一隻成年哺乳動物體細胞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關於人類應否嘗試克隆自己、人類有無能力面對克隆世界等諸多的難題,就因為其涉及范圍的廣闊,而命中註定地成為基因學家、生殖學家、政治家、倫理學家、甚至法律專家們無可迴避的、持續不斷的世界性的焦點話題。與此相伴的一個必然現象是:在對高等哺乳動物的克隆研究上,幾乎每一項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都得到了全球性的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討論。
但是,一波高過一波的反對聲浪,甚至於包括由聯合國主持的、由各國政府或者科學家參加擬定和起草的《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國際公約》,最終似乎都無法有效地阻止克隆嬰兒來到這個世界。從去年到今年,幾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美國、法國、義大利科學家不斷向世界宣布克隆嬰兒即將誕生的消息。至2002年年底,這場克隆嬰兒的競賽終於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引人注目的是,關於是否應當以平常心看待克隆人,中國科學界也沒有保持沉默。2002年12月中旬,一場由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引起的論戰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對陣的雙方都非等閑之輩。主張「謹慎支持克隆人研究」,認為「技術不成熟不應成為反對克隆人的理由。技術的不成熟只有靠研究發展去解決,禁止的結果只能是扼殺。另外,克隆人所引起的親緣關系、倫理關系並不比試管嬰兒更復雜」的是素以反對偽科學而為廣大公眾所熟知的著名物理學家何祚庥。反對的一方則是包括我國首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大綱(建議稿)的起草者之一、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倫理委員會主任沈銘賢教授等人。他們認為:「反對克隆人絕不是反對科技、束縛科技,恰恰相反,是為了科技更健康有序地發展。因為現代科技是如此發達,如此強大,它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又是如此明顯,如此嚴重。這就促使人們不能不思考科技如何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的問題,從而呼喚倫理的規范和引導。」
這場爭論註定不可能立即得出結論。與此同時,不管有多少驚訝和拒絕,克隆嬰兒似乎仍舊在以不可阻擋的腳步走向這個尚未准備好的世界。面對這種局面,公眾究竟持怎樣一種心態呢?為此,本報與勺海市場研究公司輿論研究部推出了這項專門針對克隆人問題的公眾調查,以期了解公眾對克隆人的一些看法。
■克隆嬰兒降生公眾反應不一
調查中,有52.1%的被訪者知道法國醫生在2002年12月27日宣布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嬰兒已降生的消息。
這些聽說或看到消息的人最大的反應是感到「好奇」——有30.5%的人選擇了這一選項;其次是對此類消息根本「不感興趣」,選擇比例為13.5%;還有12.0%的人表示「震驚」;另有10.2%的人在看到這一消息時,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此外,26.2%的人對克隆嬰兒是否降生的反應是「無所謂」;4.0%的人感到「興奮」;有3.6%的被訪者則明確表示自己感到了「恐慌」。
可以看出,在聽說克隆嬰兒降生的這一消息後,人們最初的普遍心理除了「好奇」(30.5%)外,有不少人對此消息的反應情緒是負面的(25.8%,包括「震驚」、「不願相信」、「恐慌」)。表示「漠不關心」和「興奮」的人群比例分別為19.7%和4.0%。可以說,在剛一聽說「人類被克隆」的消息後,被訪者的反應是比較分散的——除了「好奇」這一最初情緒,很少有人對此事件持肯定態度,更多的人則表示了震驚、憂慮等消極情緒。當然,由於克隆技術在高等哺乳動物領域運用尚屬醫學和生殖學領域的前沿技術,不少人持「漠不關心」的態度也在意料之中。
另外,不同年齡的被訪者對克隆嬰兒誕生的反應各有不同:18歲至25歲年齡的群體中,選擇「無所謂」的公眾最多,佔34.7%;26歲至35歲和36歲至45歲兩個群體中,選擇「好奇」選項的比例較大,選擇率分別為28.6%和40.5%;而在46歲至55歲年齡群體中,「不感興趣」的人最多(佔33.3%)。
■克隆嬰兒命運公眾最關心
由於目前還沒有關於這名克隆嬰兒確已降臨人間的進一步報道,有31.1%的公眾「期待」聽到或看到關於克隆嬰兒的更多消息或報道;33.3%的人表示「無所謂」;35.6%的人對後續消息「不期待」。不同年齡群體被訪者在此問題的選擇上不存在差異。
在期待聽到或看到克隆嬰兒更多消息的被訪者中,42.7%的人是出於對克隆嬰兒命運的關心,希望「克隆嬰兒是正常的或健康的」——「人道主義」是持此態度被訪者中不可忽略的心態之一;35.4%的人想「聽到或看到更多的科學、真實的細節」——看來,人們在對克隆技術好奇的同時,對此消息的真實性並非深信不疑;29.9%的人希望「能聽到或看到更多的有關克隆人利弊的辯論和更全面的聲音」——面對人類被克隆,不少公眾惶惑迷茫,不知所措;24.1%的人期待「克隆嬰兒的出生能使人類從新的角度看待和研究克隆人技術」——這部分公眾對克隆技術的發展持樂觀態度;還有9.1%的人想看到「這項技術在人類身上的試驗是失敗的」——這些人是關於人類克隆問題的堅決反對者。
■逾六成被訪者
對克隆嬰兒命運持消極態度
在國內外有關克隆技術的報道中,人類的克隆問題被頻頻提及。至今,報道人類克隆嬰兒即將或已經誕生的消息,絕不僅此一例。那麼公眾對於這些傳聞中克隆嬰兒的命運持何種態度呢?
調查中表示「擔心」的被訪者比例最多,有29.0%的人選擇了這一選項。大家普遍認為——「將一個仍然未知的技術直接在人體上作試驗,可能會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17.8%的人擔心「在人們尚無心理准備的情況下,克隆人可能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5.0%的人擔心「在創造出一個健康的『克隆人』之前,科學家們可能會先造出成百上千的畸形兒」。經統計,這部分對克隆嬰兒持擔心態度的被訪者比例超過六成。
當然,也有一部分公眾認為對克隆嬰兒未來的命運不必過分擔心。24.8%的人表示「克隆嬰兒的試驗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去承擔後果」;13.4%的人認為「以現在成熟的試管嬰兒技術,克隆嬰兒的成功率也會很高的」。或許這部分人不了解,在實際的克隆試驗中,不要說對於人這樣的高等哺乳動物,就是對於羊、貓等低等哺乳動物,其克隆試驗的成功率一直都是很低的。
■人類克隆技術的反對者
是支持者的兩倍還多
自去年以來,不斷有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宣布正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嘗試進行克隆人試驗。對於這些不絕於耳的消息,32.6%的被訪者迫切希望,「各國政府應盡快聯手制定有效的統一的法律來規范克隆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14.8%的人目前的真實感受是,「這是一些瘋狂的人作出的瘋狂的舉動,應該有一個有效的機制加以制止」;還有8.1%的人呼籲,「無論誰出於什麼目的進行人類克隆研究和試驗,都應該以犯罪論處」。這部分對人類克隆技術持堅決反對態度的被訪者,占總被訪者比例的55.5%。
在調查過程中也有12.9%的人認為,「就像試管嬰兒一樣,克隆人在多年以後也會成為一個正常的社會現象」;9.3%的人認為「克隆人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應鼓勵這方面的研究」。對人類克隆技術持肯定態度的被訪者,占總人數的22.2%。
另有22.3%的人表示,「難以預料它的後果,所以說不清有什麼感受」。可以看出,反對克隆人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公眾比例占總被訪者比例的1/2強,而對此技術持支持態度的公眾不到1/4,反對人類克隆技術的人是支持此技術人的兩倍還要多。
■五成以上被訪者
對克隆人知識了解有限
由於包括克隆動物和克隆人在內的克隆技術屬於專業性較強的知識范疇,調查中有近七成人平時並不注意閱讀相關方面的文章或新聞報道,只有28.6%的被訪者表示會閱讀相關文章和報道。相應的,大多數人對「克隆人」知識的了解也是十分有限的。
40.5%的人承認對克隆人知識「知道得比較少,不太懂」;39.8%的人只「限於報刊介紹的部分內容」;10.6%的人「完全不懂」;只有6.1%的人「基本清楚克隆人的原理或技術手段」;3.0%的被訪者表示「比較認真地閱讀和研究過克隆人的問題」。相對而言,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訪者對克隆人知識的了解相對要多一些:8.7%的大學文化程度的被訪者「比較認真地閱讀和研究過克隆人的問題」;13.0%的人「基本清楚克隆人的原理或技術手段」。
■逾七成被訪者認為
克隆嬰兒降世麻煩多
在對克隆知識有所了解的人中,34.9%的人贊成將高等哺乳動物的克隆范圍限制在「可以嘗試針對人類的治療性克隆,如對組織器官的克隆,從而為人類在生產移植器官和攻克疾病方面提供有效幫助」;32.6%的人認為應限制「在對瀕危物種如對大熊貓、白鰭豚等的克隆研究上,以保護這些物種」;21.3%的人認為應限制「在對畜牧業有利的范圍內,可以對牛羊等優良品種進行克隆」;只有5.8%的人認為可以「在較為安全的技術條件保證下進行人類的克隆」。此外,有5.4%的人「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對高等哺乳類動物的克隆試驗」。
調查中,有71.7%的人認為克隆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會遇到麻煩或障礙。
被訪者認為,最大的麻煩或障礙是克隆人的身份識別混亂,提及率為40.0%;其次是「克隆人可能受到歧視,難以得到正常的生長和生活環境,成長過程令人擔心」,提及率為38.9%;此外,36.8%的人提到的麻煩或障礙是「克隆人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或組織用於從事反社會等破壞性活動」;32.4%的人提到「技術不完善導致克隆人健康缺陷或智力異常」;30.3%的人提到「克隆人與『基因』父母的關系難以處理等生命倫理問題」;27.6%的人提到「克隆人可能會面臨一系列法律問題,比如遺產繼承問題、社會歸屬問題、家庭問題等」。
■是否應「謹慎支持克隆人研究」,公眾不能肯定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主張「謹慎支持克隆人研究」的觀點,引發了我國科學家要不要開展克隆人技術研究的爭論。那麼,公眾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調查發現,在對克隆知識有所了解的公眾中,37.6%的人對何祚庥院士主張「謹慎支持克隆人研究」持贊成態度;32.2%的人持反對態度;30.2%的人持中立態度。由此可見,在關於克隆人問題的爭論上,公眾意見是比較分散的,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由於對克隆技術了解有限,中國公眾在是否「應謹慎支持克隆人研究」這個問題上,要在克隆知識的進一步深入普及,和傳媒更廣泛、更全面、更科學的宣傳引導後,才能有一個比較明確、穩定的看法。
在同意何祚庥院士主張的被訪者人群中,提到最多的原因是「克隆技術可以廣泛用於人類醫療領域,為攻克遺傳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作出貢獻」,提及率為63.9%。另外提到的支持原因中還包括:「『克隆人』技術能使千千萬萬不孕症患者實現做父母的願望」(30.9%)、「如果我們不做將來可能就會落伍」(19.6%)、「能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社會效益」(16.5%)和「不能因為技術還不成熟就反對克隆人的研究」(15.5%)。
而反對者提到的最主要的理由是,「克隆人違背了自然發展規律」,提及率為36.1%。其他反對理由分別是:「將目前還極不成熟的技術應用於人類,是非常不人道的」(21.7%)、「克隆人是在『實驗室里人為操縱下製造出來的生命』,讓人難以接受」(16.9%)、「擔心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或組織克隆大量的人,卻用於反社會和犯罪」(14.5%)、「克隆人會給社會倫理道德等方面帶來巨大沖擊,人們尚無心理准備」(10.8%)和「在現階段克隆人技術還不完善,克隆人的成功率很低」(9.6%)。
21世紀是生物技術革命的世紀,克隆技術可以說是這場革命的先驅者。對於克隆技術尤其是克隆人技術的發展,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都要理性地看待。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一旦涉及克隆技術的具體問題,公眾的意見就會呈非常分散、不穩定的狀態,缺乏主流思想。這說明我國公眾對克隆領域的相關知識掌握,的確是非常薄弱的。從這一點來看,克隆人的到來雖然腳步匆匆,但它確實仍然是一個公眾遠未准備好的問題,也是一個亟須媒體、輿論和科學的聲音引導的問題。
Ⅳ 法國科學家發現轉基因玉米會引發腫瘤,這是真的嗎
轉基因食物威脅人類健康早有報道,最近又有一則報道掀起軒然大波,而且就此產生了對立的兩種說法,讓人們莫衷一是。這則報道源自2012年9月19日的《環球日報》,該報道稱:一批法國科學家經過對小白鼠長達兩年的實驗,發現這批被轉基因玉米喂養的老鼠普遍患上腫瘤和多器官衰竭。這個結果是被證實了的,因此,吃轉基因玉米誘發腫瘤的這個結論成立。一時間弄的人人自危,從而引起一連串的反應,人們不僅連玉米不敢吃,就連大豆類的也不敢吃,小心翼翼的選擇所謂那些不是轉基因的東西,其實,誰又能夠分辨哪些是轉基因的呢?
人們的菜籃子和飯團子是賴以生存的,而且,任何的東西都是經過食物進入體內的,細菌也好、病毒也好,毒素也好,轉基因的也好,如果吃的都不安全,那人哪裡還有什麼安全感?所以,人們開始覺得買中國人做的東西已經千萬個不放心了。可是認為成人還是有抵抗力的,最擔心的是孩子,所以,深圳爆發了去香港買奶粉的浪潮,一時間香港的市場招架不住,只能限量供應。還有人不惜重金從國外大量的購進奶粉。認為這樣至少給孩子一點安全感。一句話「現在的中國人真可憐」。
無論轉基因玉米誘發腫瘤是也非也,現在人們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把健康把握在自己的手裡,才可以對一些疾病說「NO」。
Ⅳ 轉基因食品有哪些國家種
2002年全球有16個國家的550萬~600萬農民種植轉基因作物,
2002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達百萬公頃以上的國家共有4個,依次為美國3900萬公頃,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面積的66。4%;阿根廷1350萬公頃,佔23。0%;加拿大350萬公頃,佔6。0%;中國210萬公頃,佔3。6%。這四個國家的轉基因作物面積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面積的99%,另外12個國家(南非、澳大利亞、印度、羅馬尼亞、西班牙、烏拉圭、墨西哥、保加利亞、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宏都拉斯、法國)的轉基因作物面積之和僅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面積的1%。
2008 年是轉基因作物商品化生產的第 13 年。 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ISAAA)報告, 該年度全球新增轉基因作物種植國 3 家,分別是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和埃及,以及拉丁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的玻利維亞。這 3 國的加入使得全球轉基因作物商品化種植國家總數達到 25。其中,種植面積不少於 10 萬公頃的國家有 14 家,種植面積從 多到少依次是:美國(6250 萬公頃)、阿根廷(2100 萬公頃)、巴西(1580 萬公頃)、印度(760 萬公頃)、加拿大(760 萬公頃)、中國(380 萬公頃)、巴拉圭(270 萬公頃)、南非(180 萬公頃)、烏拉圭(70 萬公頃)、玻利維亞(60 萬公 頃)、菲律賓(40 萬公頃)、澳大利亞(20 萬公頃)、墨西哥(10 萬公頃)和西班牙(10 萬公頃)。智利、哥倫比亞、洪 都拉斯、布吉納法索、捷克、羅馬尼亞、葡萄牙、德國、波蘭。
據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2011年3月7日發布的年度報告稱,農業生物技術在其商業化推廣的第15年仍保持了持續增長的強勁勢頭,轉基因作物累計種植面積超過10億公頃,超過相當於整個中國或美國的陸地面積,接受並採納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達到29個,受益於轉基因作物的農民超過1540萬人。
這個是我找到的最新的了
對了補充一下——
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商業化15周年之際,國際農作物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近日發布了報告,預計到2015年全球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總數超過大約40個。
Ⅵ 轉基因食品在哪些國家是合法的
美國,是巴西、阿根廷、古巴、英國、法國、日本等,超過百個國家有轉基因食品存在。
真正禁止轉基因食品的國家微乎其微。
我國目前存在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轉基因木瓜。
Ⅶ 世界上允許轉基因食品的國家有哪些
第一是美國,其次是巴西、阿根廷、古巴、英國、法國、日本等,超過百個國家有轉基因食品存在,真正禁止轉基因食品的國家微乎其微。我國目前存在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轉基因木瓜。
Ⅷ 哪些是國家絕對禁止轉基因食物
除了棉花、水稻、玉米、番木瓜、大豆、油菜、甜菜其他都是國家禁止的轉基因食物。
截止2019年9月我國批准了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並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我國批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這些食品必須獲得我國的安全證書。其他食物都是國家禁止的轉基因食物。
根據《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申請品種審定證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人工選育或發現並經過改良;與現有品種有明顯區別;遺傳性狀穩定;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特性一致;具有符合《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的名稱。經營許可證審批都需經企業注冊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審查意見。
(8)法國轉基因食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棉花、辣椒、玉米、水稻等有不同顏色,是天然存在的遺傳基因差異,並非轉基因的結果。比如彩色棉花從古就有,但由於彩色棉花纖維短、強度差,過去很少種植,而現在因為不染色吸引了部分消費者,農民就開始種植了。彩色辣椒也是天然存在的,普通消費者很少見到。
番茄、甜椒、南瓜、黃瓜在國內外都曾有轉基因研究並獲得轉基因植株,其中僅有番茄與甜椒獲得過世界范圍內商業化種植的批准。商業化種植過轉基因番茄的國家有美國(6種)、墨西哥(3種)、日本(1種)、中國(1種,「華番一號」)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專家辟謠"轉基因食品名單"
我國有哪些轉基因作物
Ⅸ 轉基因食物
網路名片
多種轉基因食品所謂轉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類所需要的目標轉變,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目錄
轉基因食物
歷史
現狀
安全性評估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中國現狀
轉基因食物帶來的安全性問題是人們所關心的。目前以歐洲為主的許多發達國家正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著激烈的辯論。這場爭論在中國消費者中也造成了一定影響,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產品投放市場,人們將會更加關注。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最早對轉基因生物進研究。首例轉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 於1983年問世,轉基因作物(1986)批准進行田間試驗,延熟保鮮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產)在美國批准上市,開創了轉基因植物商業應用的先例。因此賣給消費者的第一種轉基因食物是西紅柿。
美國是轉基因食品最多的國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麥是轉基因的。在我國,轉基因食品還比較罕見,到目前為止,經農業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員會准許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僅有6個,其中有3個涉及食品,即兩種西紅柿、一種甜椒。但是,隨著我國加入WTO的推進和全球一體化的到來,食用轉基因食品將成為不可迴避的事實。 那麼,當越來越多的轉基因食品呈現在我們面前時,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轉基因食品敢吃嗎?消費者能接受嗎?人們食用轉基因食品後,有副作用嗎?持懷疑態度的理由是:害蟲都不敢輕易下口的轉基因作物,一旦變成糧食和農副產品,讓我們一日三餐皆不離,是不是連同那些抗蟲基因也消化了呢?愈來愈耐貯藏的西紅柿會引起人體的變異嗎?由此,在英國曾發生由抗蟲土豆引起的環保組織狂摔超市中的基因食品、各種媒體紛紛聲討轉基因食品的事件。美國、加拿大兩國的消費者雖然大多數已接受了轉基因食品,但仍有27%的消費者認為食用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在此情況下,轉基因技術(包括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很快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對轉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規和辦法,負責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和監控,其內容主要集中在環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兩方面。我國正在起草的命名為《中國生物安全國家框架》的法規,規定了本著對全人類和子孫後代長遠利益負責的態度,從生物安全性問題的廣泛性、潛在性、長期性、嚴重性上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同時要求對進口的轉基因食品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測,真正確保消費者的利益。曾參與英國「多利羊」的克隆工作,十幾年來一直從事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羅雲波教授認為,從本質上講,轉基因生物和常規育成的品種是一樣的,兩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某些性狀進行修飾,或增加新性狀,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狀。雖然,目前的科學水平還不能完全精確地預測一個外源基因在新的遺傳背景中產生什麼樣的相互作用,但從理論上講,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對長期食用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副作用的問題,羅教授認為是不會的,一是因為轉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經過大量試驗和許多部門嚴格檢驗的;二是轉基因食品在體內不積累。總之,轉基因食品的前景是樂觀的。 至於消費者能不能接受轉基因食品,國際消費者聯合會主席陳黃穗介紹,為保護消費者,國際消聯向聯合國食品委員會建議:轉基因食品應有標識,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知道食品是否含有轉基因,由他們自己決定是否選擇這類食品。
對於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國際上沒有統一說法,爭論的重點應在轉基因食物是否會產生毒素、是否可通過DNA蛋白質過敏反應、是否影響抗生素耐性等方面。
編輯本段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弗蘭肯斯坦是英國作家瑪麗·謝利1918年所著小說中的生理學研究者,他最後被自己創造的怪物所毀滅。現在歐洲人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稱作「弗蘭肯斯坦食物」,意謂轉基因植物將造成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這種譬喻固然誇張了一點,但他們的擔憂不是全然沒有道理。 生命科學產業的發展是近20年的事,由於其孕育著巨大的希望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西方國家在1990年還沒有正式種植轉基因作物,到了1999年種植面積已達4000萬公頃。全世界轉基因種子的銷售額在1995年僅為7500萬美元,而1998年已飈升至15億美元。 但另一方面,雖然各國目前已經試種的轉基因植物超過4500種,可是獲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種僅40個,不到1%。這說明各國政府對此仍採取謹慎的態度,在技術因素之外,還有生態健康和社會倫理等因素需要權衡。 美國和加拿大的公眾對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市場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軟飲料、啤酒和早餐麥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並沒有遇到多少質疑。但歐洲的情況卻不一樣,阻力很大。公眾對政府批準的食品新品種將信將疑。自從發生了瘋牛病、二惡英污染事件後,公眾更是心有餘悸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9%的英國公眾反對試種基因改良作物。 歐盟在去年4月暫停批准新的轉基因農產品投放市場,今年又進一步作出決定,暫停轉基因農作物的種植和銷售。少數自願試種基因改良作物的農場主受到其他農場主的抗議,試種的作物常常遭到毀壞。今年八月下旬以後的一段時間,法國的農民把水果蔬菜,甚至牛糞傾倒在一些麥當勞快餐店門前,抗議他們出售的牛肉麵包和土豆中含有轉基因食物。美國認為歐洲的行動比「香蕉戰」和「牛肉戰」更為嚴重,揚言要報復。 反對轉基因食品的人涉及范圍較廣的各種利益集團,從綠色和平組織到農場主協會到基督教會等等,他們的反對意見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轉基因違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支持派則反駁說,現今的各種莊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種,否則人們吃的蔬菜就該跟動物吃的草一樣。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劑或毒殺害蟲功能的基因後,它們所提供的食物對人體是否安全?對這一點,支持派強調,迄今為止並無夠資格的研究機構發現轉基因食品危害人體健康的證據,但他們對長遠的影響還只能作推論,一時難以取得全面的證據以服人。 第三,過於勿忙地推廣轉基因植物是否可能影響農業和生態環境?推廣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可能助長農民過量使用除草劑,從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傷害甚至滅絕。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一直把這類非主要作物當作補充食物或作為飼料。美國漁類和野生動物管理署已發現有74種植物品種受除草劑影響而瀕臨滅絕。 另外,轉基因技術有可能造成生物污染。有的生物技術公司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對銷售給農民的轉基因種子作了「絕育」處理。印地安那大學生物系副教授瑪莎·克勞奇的研究表明,這種絕育基因有可能在無意中使其他作物也變成不育。 此外,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流竄」到相近的野生植物品系中去,使之具有抗除草劑的能力而難以控制;或者使害蟲體內產生抵禦殺蟲劑的抗體。另外,有些小生物吃了具殺蟲功能的轉基因植物可能滅絕。支持派則指出,農業生產本身是一種有損環境的活動,轉基因作物對環境的損害不會比傳統農業更大。植物自身具備了抗蟲能力,農民可以減少噴灑殺蟲劑,對環境和生物保護是有利的。 這類爭論在短時間內不易得出結論。關於轉基因作物的爭議應該說是一種正常現象。首先是新開發的品種本身還不完善,其於人體和環境的中長期影響尚待觀察,人們表示擔憂是有正當理由。其次,總會有一些意識保守的人對新科技產物不習慣,拒絕接受。再有就是受貿易利益沖突的影響,一些國家的政府和利益集團利用轉基因食品的不夠完善而大打貿易戰,使事情變得更復雜了。
編輯本段中國現狀
2006年3月20日開始實施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只要求被列入目錄的轉基因生物產品必須進行標識。 在一些超市中發現,很少有食品油都沒標注「轉基因產品」或「以轉基因原料製成」等標識。有些產品倒是在精美的標簽上印了「不含膽固醇」等字樣。巧克力、蕃茄醬等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也只是在標簽中印上了「不含防腐劑」、「不含黃麴黴素」。轉基因食品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很多人對此還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能有一種恐懼感。商家如果貼出轉基因標識,可能對自身銷量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