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英法等國是什麼時候加入的
英法加入二戰:
1939年9月1日04:45,德軍聯合附庸國斯洛伐克的軍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給予納粹德國48小時限期撤出波蘭領土。因為德國沒有聽從英法的警告,英國和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國宣戰。所有參與的國家都沒有估計到這場戰爭會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以及對以前1921年簽訂的屈辱的《里加和約》的不滿,在1939年9月17日從東面收復寇松線以西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德軍和紅軍在9月28日在布格河會師。波蘭侵略戰大致上在10月6日結束,但是波蘭沒有向德國或蘇聯投降。而且,波蘭的流亡政府在盟國組織了一個有力的地下組織。
美國加入二戰:
偷襲珍珠港(英文:Surprise 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珍珠灣攻撃)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
Ⅱ 二戰時期的法國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強國。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龐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起初傾向於維希政權,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在內的盟軍,共同抵抗德軍。
1、從軍隊數量上來說,法國常規部隊的規模一直維系在300萬左右,超過英國、德國、美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戰爭打響後,法國緊急召集國民參軍入伍,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將軍隊總人數擴充到699萬。
2、從武器裝備上說,法國毫不遜色於任何一個世界軍事強國。以陸軍為例,法國陸軍裝備好、機械化水平高、機動能力強,擁有大量的摩托化單位。「二戰」前夕,法國軍隊在前線共有約58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562架飛機。
以海軍為例,法國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海軍之一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強於德國,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四。法國海軍擁有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50餘艘各型驅逐艦,潛艇101艘。
3、法國還用11年時間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位於法國東北邊境地區,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假如德國軍隊選擇以此來正面突破的話,必將付出慘烈的代價。
1940年6月,貝當組閣後,向德國投降。德國以對英作戰需要佔領了法國北部和整個大西洋沿岸地區。法屬北非和法屬西非及法屬印度支那等海外殖民地和領地也依然服從維希政府的領導。維希政府雖然屈服於納粹德國,但是並沒有按照德國的要求加入軸心國,也沒有對英國宣戰。
原貝當內閣國防部副部長戴高樂流亡法國,成立『自由法國運動』,對德國急需作戰並被英美等盟國視為法國合法政府和盟國。在法國德佔區里,有兩大抵抗系統:受英美支援的「自由法國運動」的地下抵抗組織,還有就是以法共為首的「法國民族聯合解放陣線」的游擊組織。
1942年英美在阿爾及爾登陸,法屬北非殖民當局和軍隊倒向盟軍並參加了突尼西亞戰役。之後不久,法屬西非也投向盟國。
1944年,自由法國軍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法國第二裝甲師在英美軍隊的成全下率先進入巴黎。1944年9月,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羅斯福決定承認法國為共同作戰的盟國,從原定的德國美佔區中劃分出一塊給法國作法佔區。法國奇跡般由戰敗國變為五大戰勝國之一。
(2)法國什麼時候宣布加入二戰擴展閱讀:
閃擊法國
法蘭西戰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為侵佔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對英法盟軍所實施的進攻戰役。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荷軍投降。在空軍支援下強渡默茲河,並開始從迪南和色當地區向索姆河口方向擴大戰果。
14日佔領色當、迪南並突破法第9、第2集團軍防禦,向英吉利海峽推進,英內閣下令實施「發電機」計劃,組織敦刻爾克撤退。
1940年5月28日,比利時投降。法軍的抵抗毫無組織。德軍坦克兵團迅速向法國腹地推進。領導新政府的貝當元帥請求德國武裝力量統帥部停戰。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簽訂了《貢比涅停戰協定》,同意德國佔領法國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宣布退出戰爭和解除法國艦隊武裝。
法國和義大利兩國政府簽署停戰協定,按照協定德、意軍隊佔領法國大部,其糧餉由法國政府負擔。法國全面停火。
Ⅲ 急求拿破崙稱帝後至二戰的法國歷史大事記
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後,歐洲組成第五次反法聯盟,大舉進攻法國,結果各國大敗...
1805年,法國實行「大陸體系」,禁止法國及其同盟國和仆從國與英國貿易.
1807年,法國於俄羅斯簽定《提爾西特條約》,組成反英聯盟.
1812年,法國入侵俄羅斯,60萬大軍,戰死、餓死、凍死了40萬,被俘虜了10萬...法國大敗.
1813年,歐洲第六次反法聯盟對法國進攻
1814年4月,拿破崙退位,波旁王朝復辟
1815年3月,拿破崙卷土重來,推翻了波旁王朝,再次建立帝國.由於滑鐵盧的失敗,帝國只維持了百餘日,史稱「百日王朝」.百日王朝的覆滅,標志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
1830年7月,為了推翻波旁王朝,法國資本主義爆發了「七月革命」,革命最終被鎮壓.
1848年2月,法國爆發二月革命,波旁王朝對法國的統治宣告結束.法國建立起了第二共和國.
1848年12月10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當選為總統.
1851年12月2日,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因不滿憲法對總統權利的束縛,發動政變,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就是拿破崙三世,拿破倫的侄子...
1853年,法國對俄羅斯宣戰,最終於1856年打敗俄羅斯,確立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並且入侵了侵略中國、敘利亞、墨西哥、印度支那和非洲,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地區.
1860年,於英國簽定《法英商約》,實行自由貿易.
1870年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敗於普魯士,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成為俘虜.4日,巴黎爆發革命,宣布推翻帝國,成立共和國.
1871年1月28日,與普魯士簽定停戰協議,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並割讓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給德國
1871年3月18日,工人階級對第三共和國的屈膝投降態度不滿,在巴黎發動了武裝政變,成立了巴黎公社.
1871年5月28日,法國資本主義政府迅速向普魯士妥協,騰出手來鎮壓了巴黎公社.僅僅維持了2個月的巴黎公社宣告結束.
1899~1914,法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僅次於英國.
1904年,與英國簽定協議,成立協約國.
1905年,通過《政教分離法》,禁止教會干預政治.建立了工人國際法國支部,鎮壓工人運動.
1914年8月—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損失153.7萬名士兵....
1919年1~6月,召開巴黎和會,簽定《凡爾賽和約》
1920年12月,法國共產黨成立.
1929年-1933年,金融風暴...
1930年,修建馬其諾防線.
1937年9月29日,簽定慕尼黑協定.
1939年 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加入二戰.
1940年6月,德軍佔領巴黎.
1940年7月1日,維希法國建立.第三共和國覆滅.
1940年6月,戴高樂將軍呼籲人民繼續抗戰,自由法國運動開始.
1940年10月,維希法國對英宣戰.
1941年6月,宣布與蘇聯斷絕外交關系.
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
1945年,維希法國倒台.
二戰結束後,法國建立起了第四共和國.
基本以上這些..
Ⅳ 為什麼法國會走進2戰 當時的總統是誰【急!!!】
當時的總理是貝當,由他來執掌法國大權。戴高樂只是一名副職而已。法國在一戰戰勝德國之後,深恐德國復仇,因此拉攏中東歐諸多小國建立集體安全體制。並且極力要求德國賠款以求最大程度的削弱德國。並且修築了馬其諾防線來防備德國。但由於法國國力已經遭到嚴重削弱,英美兩國又不願過分削弱德國,並對德國採取了扶植政策。因此德國重整軍備,很快便東山再起。而法國則過於保守,軍事實力並無多大增長。希特勒在1940年春夏之際派大軍橫掃北歐西歐諸國,特別是佔領了比利時和荷蘭,直接繞過了重兵把守的馬其諾防線。法軍100多萬人被困在馬其諾防線中,英法聯軍被德軍逼到敦刻爾克,上演了驚天大撤退。雖然撤退成功,但是法國淪陷已經成為定局。不久貝當政府投降,德國佔領法國北部,南部地區後來成立了維希傀儡政府,而戴高樂則流亡英國,領導自由法國解放組織,為光復國家而努力奮斗。法國走進二戰的最直接原因還是法國對中東歐小國負有安全義務,即如果他們遭到德國進攻,法國有義務保護他們安全,向他們提供安全保證,因此當德國進攻那些小國時,法國不得不對德國宣戰,因此被自己的安全條約綁上了戰車,直接同德國進行對抗,最終走上了亡國之路,二戰後法國雖然有所恢復,但是始終無法恢復到戰前的大國地位,法國現在已經淪為世界二流國家,再也不是原來那個在世界上呼風喚雨的國家了。而歷代法國人依然沒有放棄他們的大國夢,最近法國率先進攻利比亞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我是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的,希望上述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祝學習進步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 法國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Ⅵ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參加了嗎
參加了!1939年9月1日,德國利用閃電戰入侵波蘭,兩天後,不列顛王國與法蘭西共和國對德國宣戰。這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開始。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法國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6月,德軍對法國發動總攻,義大利趁火打劫,對法宣戰。6月22日,法國投降。戴高樂將軍在倫敦組織自由法國運動,領導法國的抵抗運動。所以說法國參加了二戰。
Ⅶ 兩次世界大戰的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1914年7月2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1939年9月1日
1、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1914
1914年是戰爭的第一階段。在這一年裡德軍根據戰前制定的施里芬計劃,首先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由於馬恩河等戰役中法、英、比三國軍隊的奮力抵抗和俄羅斯在東線的進攻,致使德軍速戰的計劃破產。西線作戰的雙方修築戰壕,長期對峙,轉入陣地戰。
1915年~1916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1917年~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中國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的陣營增加到27個國家,俄羅斯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1918年11月,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2、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日軍進攻沈陽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回應。
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
(7)法國什麼時候宣布加入二戰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的災難,同時也帶來了科技上的一大進步,是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等許多方面大大加強,同時一戰加快了人權實現的步伐。民族國家的紛紛建立是這次戰爭帶給人類的最大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以軍事科技的發展為中介,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極大地釋放出來,戰爭的破壞力空前增大、戰爭手段空前增多、戰爭樣式空前豐富、戰爭空間空前廣闊。
人類的戰爭活動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覺、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Ⅷ 法國參與二戰的原因是什麼結果怎樣,二戰結束後有哪些影響
摘要 法國會在二戰中表現的那麼差,和他們並不願意再打下一次世界大戰,是有著直接的關系的。因為法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了太多,法國當時是整個歐洲的主要戰場,絕大部分的歐陸戰役都是在法國境內開始的。法國本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很多,甚至有部分評論家認為,法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可以說是流幹了血液,整整一代人都留在了戰場上。
Ⅸ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哪年開始的。有多少個國家參戰
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宣戰時間★
波蘭 1939年9月1日
英國 1939年9月3日
法國 1939年9月3日
印度 1939年9月3日
澳大利亞 1939年9月3日
紐西蘭 1939年9月3日
南非 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 1939年9月10日
挪威 1940年4月8~9日
比利時 1940年5月10日
盧森堡 1940年5月10日
荷蘭 1940年5月10日
希臘 1940年10月28日
南斯拉夫 1941年4月6日
蘇聯 1941年6月22日
美國 1941年12月7日
菲律賓 1941年12月7日
巴拿馬 1941年12月7日
哥斯大黎加 1941年12月8日
多米尼加 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 1941年12月8日
薩爾瓦多 1941年12月8日
海地 1941年12月8日
宏都拉斯 1941年12月8日
瓜地馬拉 1941年12月9日
古巴 1941年12月9日
中國 1941年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 1941年12月9日
巴西 1942年5月2日
墨西哥 1942年5月22日
衣索比亞 1942年12月1日
伊拉克 1943年1月16日
玻利維亞 1943年4月7日
伊朗 1943年9月9日
哥倫比亞 1943年11月26日
賴比瑞亞 1944年1月27日
厄瓜多 1945年2月2日
巴拉圭 1945年2月8日
秘魯 1945年2月11日
智利 1945年2月12日
委內瑞拉 1945年2月14日
烏拉圭 1945年2月22日
埃及 1945年2月26日
敘利亞 1945年2月26日
沙烏地阿拉伯 1945年3月1日
阿根廷 1945年3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國 1945年8月9日
★軸心國集團國家宣戰時間★
德國 1939年9月1日
義大利 1940年6月11日
匈牙利 1941年4月10日
保加利亞 1941年6月22日
芬蘭 1941年6月25日
日 本 1941年12月8日
中國偽滿洲國 1941年12月8日
斯洛維尼亞 1941年12月12日
克羅埃西亞 1941年12月14日
泰國 1942年1月25日
中國汪偽政府 1943年1月9日
羅馬尼亞 1941年6月6日
Ⅹ 法國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時候結束 詳細一點
1939年9月3日開始,1944年8月25日結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10)法國什麼時候宣布加入二戰擴展閱讀: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
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政府旋即垮台並且分裂,主要是繼續留在法國本土由菲利普·貝當元帥所組成的和平派政府,和在英國由夏爾·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當時全世界除了英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支持戴高樂。
1940年6月21日,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此役盟軍共傷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軍共傷亡155000人,其中陣亡45000人,受傷110000人。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被分為「佔領區」和「自由區」兩部分。
佔領區佔全國領土60%,由德國直接佔領,但是巨額的佔領費則由法國支付,保留法國在佔領區的一切行政機構,管理權仍屬於法國。
自由區佔全國領土40%,德國無權干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