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魯昂大教堂在法國的哪個城市

魯昂大教堂在法國的哪個城市

發布時間:2022-06-21 04:49:36

① 諾曼底,是一個什麼樣美好地方

離開魯昂搬到巴黎已經四個月有餘,時常還會想起這些年來在那裡度過的日日夜夜,在這座在法國西北諾曼底的小城裡,我在這生活,求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經歷著這些日常。當自己離開的時候,曾經也瀟灑的以為這個簡單的小城不再有什麼值得我留戀的地方了,但是現在才僅僅幾個月,我才發現它已經深深的刻在我的記憶里。
其它
當然,魯昂也有很多精美考究的飲食,諾曼底地區和海峽對面的英國不僅在地理上非常靠近,更是因為歷史的糾葛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性。所以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魯昂會有一家驚艷的下午茶。
大教堂左手邊的dame cake salon de thé,每天下午兩點開始就會排起長長的隊。走進這家茶室,發現他的風格真的很少女心,以淺粉色為主色調的布藝傢具,配上粉紅色花紋的餐具,是很多妹子最心水的一家店。

茶室的甜品單,一年更換6次。甜品的選擇非常多,法式的soufflé,英式的cupcake, 當然還有諾曼底當地的gellée de pomme 等等。
除了這家少女粉的茶室,還有米其林一星的 la Gouronne,在老集市最顯眼位置的這家店,自從1345年就一直在這個位置。最開始是一家小旅館,再後來的歲月里,他們擴張成為一個有四個salon的酒店,由於歷史悠久和絕佳的位置,許多名人和政要在訪問魯昂時,都下榻在這里。所以他們一直致力於把最正宗的諾曼底風味帶個他的客人。很可惜的是之前一直考慮到他稍顯昂貴的價格,我也並沒有去品嘗他家到味道。但現在想來也十分後悔,其實對於食物來說,他的作用除了讓人飽腹以外,更重要的左右就是使人心情愉悅。有時候,那種美餐以後的滿足感,可以掃除幾個星期心裡堆積的負能量。

對於我而言,魯昂和諾曼底就是最普通,最現實的法國生活。巴黎太美了,巴黎的生活太豐富了,這種美和豐富有時候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夜裡走在巴黎的街頭,看著霓虹閃爍,還是會覺得自己還是不屬於這里,對於巴黎而言,我們都是過客。而魯昂的生活則帶給我一種現實的安穩,你可以知道在這里自己的生活不會有太多的起伏,可以靜下心來認真的想,認真的規劃,認真的來充實自己。這兩年在法國,局勢日趨復雜,嚴峻的安全形勢和不確定的未來政局,都讓我們這些遊子愈發的感到緊張。尤其是在巴黎這樣一座有四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裡,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秒和明天會發生什麼,坐在巴黎的地鐵上,會不自覺的對周圍的環境警覺起來。但魯昂這座安靜的小城市,在當下混亂的局勢中,帶給了我最踏實的安全感。在一個雨夜裡,外面大雨滂沱,但是你卻窩在被窩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外面怎麼樣,你的心裡都是寧靜的。我走過歐洲的很多地方,在四個城市都長期居住過一段時間,但是每當我拖著行李箱,從Gare Rouen R.D. 走出來,我都會感覺到「自己終於是到家了」。

當我問我周圍的朋友,魯昂對於你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鋼蘑菇:「你在法國那裡? 魯昂, 什麼, 里昂? 不,是魯昂。魯昂之於我是一個我願意費盡心神去跟別人解釋哪兒不是里昂,這是諾曼底的首府,這里有聖女貞德的故事,這有很多漂亮的鍾樓和教堂。魯昂是一個我下了飛機到了戴高樂就會想著我要回家了,回到魯昂。」
雨果塗:「吃千百斤生猛海鮮,喝十來瓶蘋果酸酒。住一兩棟教堂隔壁,過半輩子陰雨綿綿。」
倩倩:「多一點太陽,謝謝。」

【法蘭西一分錢】 法國本地資訊博主,擅長買買買,從日常生活到精品小眾,不怕剁手吃土,只想物有所值。 ID:francepromo

② 法國魯昂的各方面

魯昂(Rouen)位於法國西北部,塞納河下游,距海110公里,離巴黎140公里。屬上諾曼底大區濱海塞納省,是上諾曼底大區(相當於我國省一級行政區域,1990年3月與浙江省結成友好省區)的首府。市區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
魯昂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名城,古跡頗多。歷史上名人輩出,聞名世界的大作家福樓拜(小說《包法利夫人》)就誕生在這里。
塞納河穿貫市區,河右岸為舊城,多古建築,有「博物館城」的美譽,藏有許多世界美術珍品。
魯昂港是座內河港,由四個港區組成,港口沿塞納河岸線長達20公里,4萬噸級滿載的貨輪或14萬噸級半載的貨輪可直接沿塞納河進入該港。
現任市長:皮埃爾·阿爾貝提尼,2001年6月當選。
友好城市:寧波
主要高校:魯昂大學、魯昂高等商學院

概述
魯昂市(Rouen,又譯「盧昂」)位於法國西北部,塞納河下游,距海110公里,離巴黎140公里,是法國第三大商業港口。屬上諾曼底大區海濱塞納省,是上諾曼底大區的首府,並且是海濱塞納省的省會。市區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市區人口38萬。魯昂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城,古跡頗多,著名的魯昂大教堂可追溯到公元4世紀末期。魯昂歷史上更是名人輩出,聞名世界的大作家福樓拜就誕生在這里。塞納河穿貫市區,河右岸為舊城,低山環繞,多古建築,有「博物館城」的美譽,藏有許多世界美術珍品;左岸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全毀於戰火,後重建並向北延伸,大部分建築保留了法式傳統,城市古樸而秀麗,有鐵路橋和公路橋把兩岸相連。魯昂港是座內河港,由四個港區組成,即聖•旺德里港區、傑羅姆•拉第卡泰爾港區、翁弗勒港區和魯昂港區。魯昂市工農業發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列法國第二位,服務業和貿易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工業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天然氣、制葯、食品、電機工程為主,還有部分航空、汽車製造、造紙、建築、運輸等工業部門。門類比較齊全,共有企業6000多家。魯昂的PALUEL核電廠是世界規模的核電廠之一,此外,還有PENLY核電站。魯昂市西部農牧業發達,是法國西北部農副產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魯昂市積極吸收外資,為法國最大的外國投資區。雷諾、殼牌、美孚、埃索等著名大公司在魯昂都設有工廠。魯昂市的商業也非常發達,除一年一度的「魯昂國際博覽會」外,還舉辦有較大影響的交易會。魯昂市在醫療、科研、文教等方面也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魯昂市有高等院校5所;此外,還有高等商學院、高等技術學院、工程學校,工商管理學位等。魯昂在歌劇方面名列法國前茅,有9家劇院,40多家電影院。魯昂最主要的幹道是Rue Jeanne d'Arc往南一直通到賽納河,而Gare Rouen-Rive Droite火車站就在這條幹道最北方的盡頭處。舊市區在聖母院和省女貞德執行火刑的Place Vieux Marche之間的Rue Gros Horlogeg路上。穿越舊市區的人行步道,熱鬧的市集廣場就在眼前。這里有新建的聖貞德教堂和聖貞德博物館,建築風格與其它教堂完全不同。而Theatre des Art是諾曼底地區最主要的歌劇院。魯昂四年一度,世界上最漂亮的帆船沿著碼頭相聚,這已成為眾人所知的重大活動,在城裡和港口,八天的節日,對世界上最大的航海盛會而延氣氛令人難忘。

交通
魯昂市海、陸、空交通十分便利。鐵路主要干線有:巴黎—魯昂—勒阿弗爾。從魯昂至勒阿弗爾每天有10個班次,行駛0小時45分。魯昂市高速公路四通八達,主幹線有A13號:卡昂—魯昂—巴黎。魯昂至巴黎車程約1小時。魯昂機場現有5條固定航線,2條季節性航線。

經濟
魯昂市工農業發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列法國第二位,服務業和貿易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工業以石油化工、天然氣、制葯、食品、電機工程為主,還有部分航空、汽車製造、造紙、建築、運輸等工業部門。
魯昂市積極吸收外資,為法國最大的外國投資區。24%的工人在外國公司工作。雷諾、殼牌、美孚、埃索等著名大公司在魯昂都設有工廠。
魯昂市在醫療、科研、文教等方面也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魯昂市有高等院校5所,其中魯昂大學佔地近10萬平方米,有學生1萬多人。魯昂市有科研機構70個,醫院11家,門診所14家,床位約6000張,醫務人員15000多人。魯昂市體育設施齊全,有娛樂中心21個,各類運動俱樂部153個。魯昂藝術劇院擁有1250個座位,世界著名歌手常在劇院演出。魯昂在歌劇方面名列法國前茅,有9家劇院,40多家電影院。

聖女貞德教堂
聖女貞德教堂建於1979年,外觀象一個倒扣的維京船,維京人是諾曼底人的祖先,以勇猛頑強著稱。建築以板岩或銅制鱗片做頂,面向大海。教堂內部有法國目前保存最好的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第一批彩繪玻璃窗,講述著早期諾曼底人的生活故事。外面的大十字架就是貞德火刑紀念柱。500多年前,聖女貞德就在魯昂接受審判並被處以火刑,這成為人們到訪魯昂的原由之一。聖女貞德教堂,建於貞德殉葬的原址。這座近代教堂有雙重天職;它既是紀念聖女貞德的教堂,又是紀念這位女英雄的民間紀念館,每年都吸引了無數的國內外遊客。

還有一個詳細的鏈界
http://ke..com/view/885943.html?wtp=tt

希望你能滿意。

③ 法國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志是什麼

法國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志是巴黎聖母院(1163年~1250年)。它的正面是左右對稱的兩座高63米的鍾樓,排列著一排排矢狀尖拱,下層3座大門,環繞著一層層使徒和天使的雕像。大門上面是一排精緻的雕像,再往上,巨大的放射狀中心圓窗,正處於整個教堂正面的中心。上下4層之間的比例,按照嚴格的數據,每一層的高寬比也嚴格按黃金律計算,十分和諧協調,總體效果樸素而又庄嚴。魯昂大教堂(1160年~1230年)的規模略小於巴黎聖母院,但也完美地體現了初期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④ 魯昂大教堂的創作背景

作家、藝術評論家古斯塔夫-熱弗魯阿在欣賞了莫奈二十幾幅有關教堂的繪畫後,稱贊這些
畫「畫出了生命在光線變幻的時時刻刻所呈現出的永恆美」。
1892年, 克勞德·莫奈在其生前的最後居住地吉維爾尼安定下來後,便動身去了魯昂,處理一件家事。這古老的城市已實現工業化,港口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勃勃生機。畫家在此捕捉到了一幅他在其繪畫生涯中所見過的最美的圖景之一——魯昂大教堂。
在此之前,已有英國的波寧頓和透納以及保爾·於埃和柯羅等浪漫派畫家,將魯昂大教堂作為其繪畫的主題。印象派之前的畫家,如布丁和容金德,以及隨後的卡米耶·畢沙羅,對此圖景所得出的印象仍屬傳統范疇,即高聳而又別致的教堂身影,在周圍的景色中清晰地顯現出來。
1892年2月至4月中旬及1893年,莫奈在兩次大行動中為此教堂繪制了30餘幅油畫。他是從三個不同的位置畫的。第一個位置差不多選在教堂的正對面,即一家襯衫店。商店內的工人來來往往,使得他無法工作;他於是又在一家時裝店二樓的試衣間安頓下來;由於顧客的埋怨不絕於耳,畫家只得用一扇屏風把自己同外界隔開。到了1893年,他又選了第三個地方;這一次,他經常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同時作畫,最多時候同時畫14幅畫,隨著光線和時間的轉換而不停地奔波於各幀畫幅之間,努力捕捉色調和明暗的變化,樹立起其色彩的構架。莫奈在這兩次大的行動中所經歷的探索、疑慮、困擾和失望,在他寫給妻子艾麗絲的信中表露無遺。信中寫道:「我每天都會有一些頭天未曾見到的新發現;於是趕緊將其補上,但同時我也會失去一些東西。就這樣,我在做常人難以辦到的事……我已殫精竭慮,幾乎要垮掉了。一天夜裡,我的噩夢一個接著一個;我夢見,教堂不知怎麼倒了下來,壓在我身上;其顏色好像變成了藍色,但很快又變成玫瑰色,最後竟又變成了黃色。」畫家此前已就同一主題而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和不同光線下,從不同的視覺角度畫了一大批畫:1891年創作的《草垛》及《白楊樹》 便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對色彩斑斕的開闊視野情有獨鍾的莫奈,如今是第一次直接面對這巨大的、乍一看去幾乎是單一色調的石頭建築。
《棕色的和諧》這幅畫顯然是在一天下午畫的;當時天氣陰冷,氣氛憂郁,光線晦暗而又沉悶,只見大教堂聳立於一片灰色的天空下,畫面上用的是赭石色。灰色的大鍾,四周細細塗抹了一點既藍而又帶深灰的顏料,中央部分用的卻是黃褐色。中央三扇大門如同三個黑沉沉的洞穴;那木門的深暗色今日仍可從畫面上看出來。在以灰色為主的這種深暗色度的調和之中,我們仍可看到停留在各種雕塑上的光的符號,因為這些雕塑是用少量活躍的色彩繪出的。彩繪玻璃窗上的薔薇花飾,在正中大門小尖塔後面用的是沉濁的藍色,因而清晰可見。莫奈所關注的正是這一點;總之不是建築物本身,而是光線所演繹出的「悲喜劇」
《魯昂大教堂》這幅畫是莫奈在一天傍晚夕陽西下的時候改換窗口畫出來的,存放於馬爾莫當博物館。如今仍保留著草圖狀態的這幅畫,稍稍從側面看去,其黃色和淺玫瑰色已隨著侵入其基礎部分的巨大藍色暗影而看不出來了。在正中的三角楣頂端,陽光和暗影卻異常分明;珊瑚紅的筆觸在門框處呈曲折狀,為突出每個空隙處而使用的鮮紅色和橙色,使得整個建築熠熠生輝。各處雕塑則因用的是淡藍色而基本上難以看出,塔樓上的尖形拱肋、小尖塔以及高過淡紫色大圓花飾的長廊都用的是這種顏色……陽光及各種折射光的明滅不定似乎都在使得建築物得以形成,而又將其化解……除正門的上方,顏料都用得很淡。為恢復光的活力,莫奈發明了一種非常具體的「粗糙而又粘稠」的筆法。他的這些有關大教堂的畫是在吉維爾尼的畫室中完成的。
「魯昂大教堂的巨大身影聳立於大地之上,同時又彷彿消失、『蒸騰』於清晨的淡藍色薄霧中;各雕塑作品的細節、各蜿蜒曲折的裝飾以及各個空隙和凸起部分,在白天的時候會變得很清晰;黝黑的門洞宛如海洋中的『波谷』,牆壁上的石塊明顯留有時光流逝的印跡,如今在陽光、苔蘚和地衣的映襯下變成了金黃色和青綠色;建築物底部在暗影的包圍之下,頂部則被正在消失的夕陽余暉染成了玫瑰色;這是一首對古老教堂所佔空間抒發的絕唱,而這座教學本身則是自然之力和人類創造之間的一次巧遇及其相互作用的產物。」作家、藝術評論家古斯塔夫-熱弗魯阿在欣賞了20幾幅有關教堂的繪畫後就孤獨而焦慮的莫奈發表了一篇文章。這些畫是畫家在其朋友、印象派的最有力支持者、畫商保羅·杜朗-盧埃爾的家中拿給他看的。他稱贊這些畫「畫出了生命在光線變幻的時時刻刻所呈現出的永恆美」。卡米耶·畢沙羅被他的朋友極富創新的力作折服了,而年輕畫家們則對此沒有多大熱情。

⑤ 魯昂的歷史

魯昂(Rouen)由控制下塞納谷地大片領土的維利卡西(Veliocassi)部落建立。他們叫它拉圖馬克斯(Ratumacos),羅馬人稱它為拉圖瑪古斯(Rotamagus)。拉圖馬克斯是加里亞-盧戈多西斯省中僅次於盧戈多努姆(里昂)自己的第二大城市。在戴克里先時期,魯昂成為重新劃分的加里亞-盧戈多西斯第二省的第一大城,達到了它羅馬時期發展的高峰,當時的圓形劇場和溫泉遺跡至今尚在。5世紀,它成為主教駐地——盡管早期主教的名字完全是傳說——後來又成為墨洛溫紐斯特里亞(Neustria)的首都。
諾曼人841年首次對下塞納河谷襲擊的目標中就有魯昂;912年起,魯昂成為諾曼底公國的首都和公爵駐地,直到征服者威廉在卡昂建立新城堡。
1150年,魯昂得到了建立特許狀,允許自治。在12世紀中,魯昂有猶太學校(yeshiva);當時大約6000名猶太人居住在這里,占人口20%,在諾曼底還有大約100個猶太社區。猶太學校保存完好的遺址於20世紀70年代在魯昂法院下被發現,而且當地社區也開始計劃修復它們。
1200年,一場大火摧毀了舊大教堂的一部分,所以哥特式魯昂大教堂開始修建了。1204年6月24日,菲利普·奧古斯都進入魯昂,正式將諾曼底並入法國。他摧毀了諾曼底城堡,在原羅馬圓形劇場遺址上修建了自己的城堡。以從英格蘭進口的羊毛為基礎的紡織工業發展了起來,它一直與布爾邦特和弗蘭德斯的城市競爭並在香檳集市上出售。塞納河運也促進了魯昂的繁榮,它擁有逆流而上前往巴黎的壟斷權。葡萄酒和小麥被出口到英格蘭,而進口錫和羊毛。14世紀中,城市沖突威脅著這座城市:1291年市長被暗殺,城中的貴族被搶劫。菲利普四世重申命令,撤銷了特許狀和河運的壟斷權,但他同意魯昂人於1294年重新購得特許狀。1306年,他決定驅逐魯昂當時為數大約5至6千的猶太人。1389年另一次下層人民起義爆發了;它是法國當年影響廣泛的暴動的一部分,於是特許狀和壟斷權再一次被撤銷。
百年戰爭期間的1419年1月19日,魯昂向重新將諾曼底並入金雀花王朝的英格蘭的亨利五世投降。但是魯昂並未平靜,阿蘭·布蘭加德(Alan Blanchard)在城牆上扼死了英國囚犯,而他也被當場處決。魯昂教士羅伯特·德·李維特(Robert de Livet)成為將英國國王開除教籍的英雄,而他也被監禁在英格蘭五年。貞德於1431年5月30日在魯昂被燒死在火刑柱上,而當地的居民大多支持國王的敵人,勃艮第公爵。法國國王查理七世於1449年收復這座城市。
這座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嚴重損壞,它著名的大教堂幾乎被盟軍轟炸徹底摧毀。在納粹佔領期間,德國海軍將總督設在魯昂的貿易區。

⑥ 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得到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得到發展,是因為法國在路易第八、第九統治下,封建王權得到加強,政治安定,經濟和文化進一步繁榮,巴黎代替羅馬成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文化從修道院轉向大學,提供了哲學和工程方面強大的後盾。使蘇哲院長的理想得以順利實現。法國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志是巴黎聖母院(1163年-1250年)。它的正面是左右對稱的兩座高63米的鍾樓,排列著一排排矢狀尖拱,下層3座大門,環繞著一層層使徒和天使的雕像。大門上面是一排精緻的雕像,再往上,巨大的放射狀中心圓窗,正處於整個教堂正面的中心。上下4層之間的比例,按照嚴格的數據,每一層的高寬比也嚴格按黃金律計算,十分和諧協調,總體效果樸素而又庄嚴。魯昂大教堂(1160年-1230年)的規模略小於巴黎聖母院,但也完美地體現了初期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巴黎聖母院 法國巴黎

⑦ 法國魯昂有什麼著名景點

魯昂景點最出名的是被莫奈畫了無數次的魯昂大教堂(cathédrale de Notre-Dame),魯昂標志性建築大鍾(Le Gros-Horloge),法國最古老的步行街大鍾街(rue Gros-Horloge),執行聖女貞德火刑的地點老市場(vieux-marche)。另外還有福樓拜的故居,關聖女貞德的塔(tour Jeanne d'Arc), 審問聖女貞德的saint ouen大教堂等。餐館的話在老市場vieux-marche那裡有很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餐館

⑧ 莫奈的畫

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1840年生於巴黎,童年在阿弗爾渡過。他沒有按照畫家的常路走,他最初小有名氣是因為他的木炭漫畫,這些畫開價十至十二個法郎。在諾曼底的海灘上,他遇到了藝術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1824-1898),他後來成了莫奈的良師益友並教授他學會畫油畫。布丹曾對莫奈說「當場畫下的任何東西,總是有一種以後在畫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實感和筆法的生動性。」莫奈在他今後的繪畫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說的話去做的,因為在他的內心裡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不久,莫奈又被荷蘭的畫家約翰·巴托爾·德·瓊康的創作所吸引。這位畫家以動盪、興奮、活潑而且比他同時代的法國人更為活躍的筆觸畫小橋、村景、河岸和破舊的茅草屋。莫奈就是從布丹和瓊康那裡接受到了基本藝術修養的。

1840年10月14日,莫奈生於法國巴黎。父親庫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一位商人,在法國北部港口阿弗爾與他的姐夫合夥經營著一家儀器店。莫奈5歲時。來致函父親的身邊。在當地就學後,他將學校視同牢獄,在懸崖和海邊嬉戲的時光多於聽課,故此學習成績不佳,在班上總是排在倒數幾名的位置上,這個孩子唯一的愛好是繪畫,他常常在筆記本上作素描,以老師和同學為對象畫漫畫,日積月累,倒也掌握了一些繪畫技巧。不過,父母對此不贊成。小莫奈樂此不疲,加上與生俱來的秉賦,幾年過後,他的漫畫居然開始在文具里展出並且出售。15歲的時候,莫奈在當地已小有名氣,他為自己作品開出的 格是每幅20法郎。經過畫商的介紹,這位少年畫家被專門描繪海上風光的畫家布丹所看中,二人從此結識。布丹動員他「學慣用油畫和素描來畫風景」,乍開始莫奈並沒在意,甚至是找借口有禮貌地加以拒絕。由於布丹的一片誠心,終於感動了這位少年。自學成才的布丹,習慣於在露天作畫,他主張「一定要去尋找自然的純朴的美」、「要頑強地保留最初的印象」。對此,莫奈也深以為然,因為在他的內心裡也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從1858年起,莫奈開始從布丹那裡接受了有同於學院派的繪畫思想,學習並動筆畫外光畫。布丹所強調的:要特別注意對所描繪對象的第一印象、要注意光。更是在他的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就在二人一起到戶外作畫的過程中,莫奈創作了一些有關阿弗爾港、海港、日出、海上小船等題材的作品。其中的1幅還與布丹的4幅作品一起在魯昂的展覽會上展出。

在布丹的建議下,莫奈於1859年5月到了巴黎。

在巴黎,他看到了特羅容、杜比尼、柯羅等人的作品之後,極為贊賞。經布丹介紹,莫奈與巴比松畫派的畫家有了接觸,認識了該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特羅容。特羅容提醒他「道德要進一個專門畫人體的畫室,要學習素描」,要「常常到鄉村去畫速寫」。1860年,莫奈進了斯維賽學院,練習人體寫生。這個所謂的「學院」,不過是一間畫室,斯維賽是它的主人的名字,這里既不講課,也沒有考試,只要交上一點錢,就可以畫人體模特兒。在這里,他接觸到了後來成為印象派的一些畫家,比如畢沙羅等。在這里,還創作了一些風景畫。

這一年的秋天,經抽簽決定莫奈需服兵役。此時,其父提出只要服從父母的意願,安心在家做生意,就可以出錢僱人替他從軍。莫奈對此毫不理會,毅然參軍,入伍後被編入法國的非洲軍團。不久,即隨軍到了阿爾及爾。在畫家的眼裡,非洲的景色與光線是美麗迷人的,經過部隊的允許,他得到了可以作畫的時間,在那裡,他曾為隊長的夫人畫了肖像。 1862年初,因為貧血,莫奈從軍營回到阿弗爾家裡養病。

這時他認識了荷蘭畫家瓊康,並與瓊康入布丹一起從事創作。布丹作畫的纖細,瓊康對動感的重視,以及二人注意捕捉第一印象的畫風,都給這位初出茅廬的畫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醫生提出警告,如果莫奈回到非洲,將對他的身體極為不利,11月間,莫奈的父親向當局提出了免除獨生子兵役的申請,在交付了一定的費用之後,莫奈再次到了巴黎。並進入了古典派畫家格萊爾的畫室。在畫人體的習作中,格萊爾要求大家按照古典的范畫來修正自己的作品,要將人體描繪的盡量完美。莫奈則堅持准確、真實地反映模特兒的特點。他的主張得到了同室的巴齊依、雷諾阿、西斯萊的贊同。

這一年舉辦的沙龍落選畫展中,莫奈看到了馬奈的作品之後,受到了震動和啟示。在1863年,借復活節的休假之機,莫奈將同窗的畫友帶到了巴黎南郊巴比松村附近的楓丹白露森林,在那裡進行創作。在外光下,大家創作了一批具有巴比松風格的作品。

1864年,莫奈與這些畫友離開了格萊爾的畫室。來到了昂弗勒作畫。在這里,莫奈的兩幅描繪塞納河的風景畫《落潮的埃沃海角》與《昂弗勒港》,由於不同於學院派的造作手法,被選入1865年官方沙龍。這一年裡,他在楓丹白露開始了大幅油畫《草地上的午餐》的創作該作品於1866年問世。在總結了馬奈同名作品在「沙龍落選畫展」上引起的爭議的基礎上,莫奈是在畫景之後才描繪的人物。畫面上的人物朴實無華,具有自然的動感,顯示了畫家的現實主義功力。1866年,以戀人卡繆為模特兒,全身大幅肖像畫《綠衣女》在同年的沙龍展出,該畫受到了評論家左拉的好評;有一位詩人為作品烏 詩,被發表在《藝術家》雜志上;有的畫商還要求莫奈根據原作再復制一件,准備送到美國去。由於這次的成功,家裡恢復了對他經濟方面的支持。

同年夏天,莫奈創作的《庭院里的女人們》,在1867年沙龍中落選。1866年的秋天,為了避開討債的人,莫奈自毀了約二百幅作品後,回到阿弗爾。這時他的經濟狀況十分不妙,原因是父親對於他和卡繆的關系很反感,從而斷絕了經濟上的支持,莫奈作品的銷路又尚未打開。為了解決繼續創作用的畫布,他不得不將業已畫好油畫上的油彩刮掉,重復使用。1867年,懷孕的卡繆為莫奈的父親所不容,留在了巴黎,莫奈住在姑母家。7月卡繆生下第一個孩子,只好請在巴黎的巴齊依作教父代為照顧。此後的幾年中,莫奈始終在阿弗爾及其附近,與布丹、瓊康,有時與庫爾貝一起作畫。在這個時期里,由於與父親的關系緊張,經濟拮據,生活艱難。為此,莫奈曾一度有過輕生的念頭。1869年,他回到巴黎,參加了「蓋爾波瓦咖啡館」里藝術家的聚會。可能因為很早就離開了學校自感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故而很少參與爭論。這時他的窮困程度,從8月間寫給巴齊依的信中可以看出,信中提到:由於雷諾阿送來的麵包,才沒有餓死。一個星期屋裡沒有爐火、沒有照明。到了該月月底,顏料用光,不得不停止了作畫。這時候的巴齊依也窮的典當了自己的表,雷諾阿連寄信的郵費都湊不齊。對於莫奈也是愛莫能助。

1870年6月,莫奈與卡繆正式結婚。9月,莫奈將妻、子託付給布丹照顧,隻身一人去了倫敦。在那裡與杜比尼、畢沙羅相會,然後,和畢沙羅一起在泰晤士河及公園中作畫。在參觀美術館時,英國畫家透納(1775-1851)。康斯太勃(1776-1837)的作品,使其為之傾倒。為了給莫奈的作品找到銷路,經杜比尼介紹,在這里認識了畫商丟朗、呂厄。此人對於窮畫家們表示了同情,在經濟方面從此一直在支援著他們。

1871年初,父親去世,莫奈離開英國。在杜比尼的動員下,到了荷蘭並滯留到年底。在阿姆斯特丹,他看到了日本 的「浮世繪」版畫之後,其中色調極富生氣的風景畫,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日後,他曾說到:它們的精緻,使我欣喜。我贊成它們的美學原則,利用陰影引起實感,利用片斷引起整體感。荷蘭的港灣、運河、教堂、人家,特別是那裡的風車,使他著迷。回到巴黎後,在馬奈的幫助下,莫奈在巴黎以北的阿讓特伊定居。對水情有獨鍾的這位畫家,於1873年在塞納河上建造了船上的畫室,此後,他經常在船上作畫。充分運用了不同方向,角度的光照、顫動的空氣來描繪水及水面上的景物,通過鮮明的輪廓,陰影以及閃動的亮點,創傷了一批作品。此時,與他一起進行創作的還有西斯萊、馬奈、雷諾阿。

1872年,莫奈創作了日後揚名於世的《日出、印象》。這幅油畫描繪的是從遠處觀望阿弗樂港口晨霧中日出的景象.它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本不是莫奈畫作中最典型的,但是,由於一位名叫勒魯阿的評論家,在4月25日的《喧噪》雜志上,發表了題為《印象主義的展覽會》的文章之後,此畫才名聲鵲起。該文對參展的許多作品逐地進行了潮諷,針對莫奈的《日出、印象》,他寫道「糊牆花紙也比這海景更完整」。與這幅作品標題不無關系地,該文作者將這次展覽會戲謔地稱之為「印象主義的展覽會」。加之莫奈本人曾經表述過「我所畫的不過是印象而已」這樣的觀點,以及以他為首的這批年輕畫家,確實注意捕捉對描繪對象的最初印象等因素,盡管這些畫家中有要並不同意這個提法,但印象主義、印象派這個稱號已經是不脛而走。以致在1877年第3次聯展時,乾脆將其用作展覽會的標題。

卡普辛大街1874年的這次聯展,是由莫奈倡議並和朋友們一起組織的獨立畫展出 ,以攝影家納達爾騰出的幾間工作室為展廳,參展畫家共有30多人,其中包括德加、畢沙羅、塞尚、雷諾阿、西斯萊、摩里索等。參展作品共165件,其中莫奈作品12件,通過這次展覽,事實上確立了莫奈在印象派畫家中的領袖地位,畫家本人也已形成了用光、色的變化,來表現所捕捉的瞬里印象的畫風。作為這一新畫風的典型作品,當數這次參展的莫奈的油畫《卡普辛大街》。

1875年,經濟上再次跌入窘境的莫奈,又向朋友們伸出了求援的手。6月份,在給馬奈的信中他寫道:從前天起,已身無分文,肉鋪和麵包房都不再賒帳。你能夠寄給我20法郎嗎?1876年,在第2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莫奈作品18件。對於此次展覽,社會上反映比較冷淡。莫標的油畫《穿和服的女子》,以2千法郎的高價售出。同年,畫家還創作了《火雞》等作品。並開始了有關聖拉扎爾火車站的一系列創作。1877年,第3次聯合展覽會在丟朗、呂厄的畫店中舉辦。展出作品共252件,莫奈作品30件。為了維持生計,畫家以每幅40—50法郎的低價,賣給了畫商肖凱一部分作品。

1878年3月,當卡繆生下第2個孩子的時候,莫奈又面臨困境,他在寫給左拉的信中說:家中無法生火,妻子又在病中,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未借到錢。在另一封信中又說:如果明晚我付不出6百法郎,我們將被趕到街上。在生活的重壓下,加上長期與官方沙龍對立的結果,背離了當時被多數人維護的路線,這時的莫奈已在考慮如何適時抓住機遇,改善個人處境。於是,在1880年將自己的兩件作品送交了沙龍,莫奈此舉被德加視為「變節」印象派畫家之間出現了裂痕。為此,莫奈沒有參加第5、6次聯展。

進入80年代,大海成了莫奈新的創作源泉。此後的幾年當中,在英法海岸,埃托塔等地,莫奈多次捕捉光與影的瞬間效果,創作了一批較之以前更富有沖擊力的作品,為此有人將這一時期稱作莫奈的「埃托塔時代」,圖31、32是這個時期作品中的兩件。

1882年3月1日,第7次聯合展覽會開幕,據馬奈說:在這里,他「發現了印象主義的全部光輝作品」。這次展覽中有莫奈作品35件。1886年的第8次聯合展覽,也是最後的一次,莫奈沒有參加。它標志著印象主義運動的解體。

自1883年,當43歲的莫奈(Claude Monet)在離巴黎80公里的Giverny小鎮上買下他的房子時,他似乎覺得他要在這里度過他的餘生了。吉維尼小鎮Giverny是法國西海岸諾曼底典型農村,位於巴黎沿塞納河到魯昂的中間。住所內環境幽美,景色宜人,有林蔭路、花壇、池塘、小橋┉畫家晚年的許多作品都是在這里完成的。事實上,莫奈在此居住了43年之久,其間建成了他房前的小花園。又在10年後,他買下了與他的小屋隔著一條鐵路遙遙相望的那片土地,借著Epte的支流Ru河,他又建成了他的小池塘,又稱水園。莫奈在此以他的花園和水園為題,創作了不少流世的大作。莫奈定居後,再也沒有遷居。

1889年6月,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莫奈與羅丹兩位大師舉辦了作品的聯合展出,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66件,博得了好評。

進入90年代,莫奈創作了若干組作品,即「組畫」。所謂的「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個特色。比如1890—91年間,對同一乾草垛,畫家分別對在不同季節的早、午、傍晚的陽光下,物體所呈現出的不同色彩,任職多達15次的描繪,圖44、45是其中的兩幅。在1891—92年間,以同樣的作法創作了「白楊組畫」,圖46、47是其中的兩幅。1900—04年間,創作了「倫敦風光組畫」,圖51是其中的一幅。當1892—974年創作「魯昂大教堂組畫」時,莫奈租下了教堂對面的一間房子,從天明開始動筆,隨著陽光的變化作畫,一天下來,作品竟有20件,圖48、49是其中的兩幅。在進行這種創作時,他常常是很早起來,滿載著成車的畫布,根據日光的變化,每隔兩個小時改畫一幅。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創作的組畫還有《睡蓮》。1900年11月,在丟朗、呂厄的畫廊展出莫奈的《池中睡蓮》組畫26件,獲得極大成功。1904年,又在該畫廊展出了剛剛完成的有關泰晤士河風光的組畫。

1908年9—12月,莫奈與夫人阿里斯一起前往威尼斯旅行。南國的風光、溫和的氣候、濕潤的空氣,映在水面上的白雲、建築物,這一切都激起了畫家的創作慾望。在這里他創作的作品達30多件。圖52、53是這些作品中上兩件。

1911年5月,繼1879年莫奈夫人卡繆去世後,他的第2位妻子阿里斯又先他而去。畫家深陷於悲痛之中,視力也隨之下降。1914年,47歲的長子在長期患病後不幸亡故,已是高齡 的莫奈更是形單影孤。在老朋友,曾任法國總理的克雷孟梭的勸說下,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長23米、寬20米、高15米的大畫室,並著手創作大型裝飾畫《睡蓮》毓系列。1922年3月,他決定將完成後的該大型裝飾畫捐獻給自己的祖國,4月12日,他在「贈與書」上簽了名。不久,由於白內障,畫家幾乎喪失了視力,9月,被醫生禁止作畫。轉年後,經過手術,視力有所恢復。1925年,85歲的老畫家獨自一人,又在畫定室、室外投入了大型壁畫的創作之中。在人們期待的目光里,這件足以反映出畫家對光與色認識的深度,描繪技巧嫻熟的大型壁畫《睡蓮》,業已耗盡了他的全部心力。就在這件巨作完成的第2天、1926年12月6日,這位僅存的印象派大師永遠地告別了人間,按照既定計劃,《睡蓮》被安置於盧浮宮旁、原法王亨利二世王後的土伊勒宮里宮中桔園的 園形大廳,作為永久性陳列品。1927年建成的該廳,被譽為「印象派的西斯廷禮拜堂」。(西斯廷禮拜堂內有波提切利等名家壁畫,特別是米開朗琪羅的《最後的審判》,更是馳名世界)按照死者生前願望,在他去世的第2天上午,舉行過簡單的告別儀式之後,即將遺體安葬於當地莫奈夫人的墓地。送葬的除去一些藝術家外,還有當地的群眾,以及克雷孟梭,期間並未安排講話,獻花等。在靜靜中大家送走了這位藝術大師。

莫奈對印象派的作用
從印象主義的產生、發展看,始作俑者非馬奈莫屬,但真正完全實現印象主義理念和技法、並且一以貫之的當推莫奈。是他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對西方畫界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印象主義,是以他為首的一批藝術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極大地沖擊了19世紀後半葉占據西方畫壇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從而為掀開西方現代繪畫史新的一頁,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應該說莫奈是印象派畫家中最先獲得成功的人,盡管後來的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並未遵循印象派創立的一些原則,但創立這些流派的藝術家,都從印象派那裡汲取過營養。

還要提及的是印象派的理念、技法,本是基於現實的觀察而提出的,但是,由於熱中於描寫光與色,甚至將其神秘化,從而出現了不顧及現實物象的傾向。莫奈曾說過:作畫里,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種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蘭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因此,就出現了畫家的創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於要表現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圍的空間環境、光線、煙霧、氣流所產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於表達在一定條件下,景物著光給畫家留下的瞬間印象上。因此,就有可能導致只抓住了細微的變化,而失去了解對全局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層次,而忽略了景物形體的後果。

莫奈來到巴黎,在那裡見識到了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創作。他認真鑒賞了他們的繪畫長處,並且以驚人的速度運用了他們的成就。但莫奈並不是他們的追隨者,而是一個反叛者。莫奈並不想在學院完成他的學畫過程,他只在1863年在格萊爾學院的畫室里呆了一段時間。當他遇到了巴齊依(Bazille)、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後,他便勸說他們也放棄那些學字派課程。當格萊爾學院的畫室停辦後,他便把他的夥伴們帶到楓丹白露林邊的一個小村莊——舍依,在那裡畫戶外寫生。

當莫奈離開了格萊爾學院畫室後,他並沒有去充實他那相當貧乏的藝術修養,而是懷著火熱的信念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純直覺觀察;他根本不買各種理論學說的帳,而是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繪畫方法。

莫奈一生對造型漠不關心,他關心的是正確的層次關系。正是因為莫奈對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夠輕而易舉地表現出他所確實看見的事物,但也正因為此,他卻表現不出事物的幻覺真實感。

莫奈不只滿足於能夠畫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見的那種方式來做畫;他想要創造一種獨特的效果,達到一種在繪畫上似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目的。他喜歡所有使人眼花繚亂的東西,他描繪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樹木都洋溢著非同尋常的生命感。他的內心滿懷著難以遏止的激動;從他的觀念看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然而從他本性看,他卻是一個幻想家。

1864年,莫奈完成了「翁費勒的塞納河口」,此畫是1865年的官方沙龍上展出,並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評論家評論此畫時說:「用調子所組成的和諧色彩……頗能吸引觀眾們的大膽感覺」。這表現出官方對人們很喜歡這幅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畫表現了豐富的中間調子和那種暗淡、沉著的色階。向深處展開的空間,通過河岸線而處理得十分成功按照傳統,河岸線標志著中景和遠景。在這幅畫上,出於莫奈自己的東西,就是表現在前景水的筆觸和雲的筆觸上的「頗能吸引觀眾的大膽感覺」;這些筆觸加強了畫面的傳統效果。

在1866年,莫奈用了幾天功夫完成並展出了他未來夫人的肖像「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這幅肖像引起了爭論,但總的說來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馬奈的肖像畫相媲美。這幅肖像充分顯示出了莫奈的個性:他對造型的淡漠態度,以及這個女人的動勢和她的裙子上顫動的光都賦予整幅畫特殊的說服力;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動力感和生動性。

同年,莫奈展出了「聖日爾曼·俄塞羅瓦教堂」一畫,這幅畫對於他未來風格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油畫是他從羅浮宮的一個陽台上畫的,這幅畫是要表現樹葉上的反光。並排的筆觸生動地表現了空氣的振動,依靠這些筆觸的結合而取得了綠黃色的光和綠黑色的影的生動效果。這里的用筆方法已經省印象主義①的了,但色彩還不夠透明,甚至藍色的陰影也還是渾濁的;它們畫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顫動的樹葉相比之下顯得過於密集了。畫中沒有整體的形象,但樹葉的畫法卻給我們透露出一點莫奈的色彩理想來

「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是在畫室里完成的人物畫;「聖日爾曼·俄塞羅瓦教堂」是在外光下畫成的風景畫。「花園中的女人」一畫把這兩種觀察方法結合起來了。這里的畫面基本上是根據一幅照片安排的,這說明莫奈並不介意使構圖服從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來也該使莫奈想到空間的深遠效果的,然而,莫奈對此也並未介意。使他感興趣的僅僅是平面和色彩對比而已。正因為這幅畫的人物沒有立體感和起伏,色彩才能在這里大放其光彩和充分顯示其多樣性。婦女衣裙上的花飾,草坪上的鮮花,突出在大片濃綠之中的葉子,從樹葉的空隙之間透露出來的天空,穿透陰影的光線,這一切造成了一幅色彩妍麗的鑲嵌畫的效果。但這幅油畫缺乏色調效果:光線和陰影落在了人物所佔據的同一個平面上,因此,光線不能滲透人體,不能成為形的實體。大片固有色起了過多的作用。所有這些合在一起,與其說是真實表現了所見的事物,不如說是一種公式,但這種公式正是一個空前大膽的綱領。這一綱領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線便將滲入中間調子,生命也將滲透每一個筆觸,而整體的統一也就將要形成,那時,藝術就會變得花團錦簇,印象主義就要完全成熟了。

⑨ 油畫《魯昂大教堂》的作者是誰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魯昂大教堂》是他作品之一。

⑩ 魯昂大教堂的介紹

魯昂大教堂是法國魯昂的一座大型哥特式教堂,以建築和巨大的管風琴著稱。其建築規模與魯昂主教座堂相似,並且與聖馬克盧教堂(Saint Maclou)都是魯昂主要的哥特式建築。魯昂大教堂最初屬於本篤會修道院,始建於1318年,百年戰爭期間中斷,又遭洗劫,到15世紀建成。1794年遭到鎮壓。法國革命期間,修道院建築被騰空,隨後由魯昂市政廳佔領。

閱讀全文

與魯昂大教堂在法國的哪個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