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節假日去法國遊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現在的社會狀況來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出國旅遊也成了很多人都喜歡的事情。在節假日去法國遊玩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不管是出國旅遊還是國內旅遊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很多。出門在外一定需要多加小心並且謹慎行事,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加的安全,才能夠讓自己的旅遊變得更加有意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去法國遊玩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會對你們有一定幫助:
在現在這個時間階段,去法國遊玩其實並不是一件明智選擇。全國疫情情況非常嚴峻,外地旅遊景區也關閉了不少,在出發之前一定要做好疫情防範保護,了解當地疫情情況再做出應對策略,保證個人的健康安全。
『貳』 法國巴黎的假期規定
冬假
2017年2月4日(周六)-2017年2月19日(周日)
春假
2017年4月1日(周六)-2017年4月17日(周一)
搭橋連休:2017年5月25日節假日,從5月25日周四放到5月28日周日。
暑假/萬聖節/聖誕節假
暑假:2017年7月8日開始放假
萬聖節假期:2017年10月21日周六-2017年11月5日周日
聖誕假期:2017年12月23日(周六)-2018年1月7日周日
『叄』 法國過什麼節日請說明日期
一月6日:帝王節。在糕點鋪內,人們紛紛購買甜餅,這種甜餅內含有一種叫蠶豆的小東西。家中最小的成員,把眼睛蒙上,將甜餅分給大家:這是JEANE姑姑的,這是爸爸的,這是DESPOYES先生的。。。「每人吃甜餅時都避免咬到蠶豆。吃到蠶豆的人將封為國王(皇後),並挑選他的皇後(國王)。全家人或朋友們舉杯高頌:「國王乾杯,皇後乾杯。」
二月2日:聖蠟節,這是一個宗教及美食的雙重節日。這一天,家家都做雞蛋薄餅,雞蛋餅煎得又薄又黃,向太陽似的金黃色。它飄起來後,孩子們注視著它,如果它直接落在誰的口裡該多好呀!
四月1日:愚人節。可以說幾乎任何事都是允許的!孩子甚至是大人都會參與愚人節。
五月1日:勞動節和鈴蘭花節。巴黎的大街小巷,甚至是地鐵站內都充滿了花香。
七月14日,法國國慶節。國慶前夕,法國所有的城市燃放煙火,整個巴黎的所有街道,人們載歌載舞。次日清晨,人們觀看閱兵式。法國的大假開始了。
法國的大假於8月31日開始。盡管政府的多方努力,幾乎所有的法國人都在同一時間休假。許多工廠歇業,大批商店關門。
十一月1日。是冥節。在陵園,墓地被菊花點綴。盡管墓地的沉痛氣氛,小學生為本年假期的頭一日而欣喜若狂。
11月25日,是聖-喀德琳節,是個地道的巴黎地方節日。25歲尚未婚嫁的年輕姑娘們梳妝成聖-喀德琳。這些慶祝聖-喀德琳節的姑娘在位於與其同名的大街上的聖女雕像前獻花圈。這一天做了許多黃色和綠色的小帽子,一個比一個新穎。在大的女裝店內,人們跳舞,喝香賓。喀德琳是當日的女皇。
十二月25日:聖誕節。這可稱為節中節,她是嚴冬里的光芒,為人們帶來歡樂。
星星,雪花,松樹,禮品,鈴鐺組成圖畫。孩子們清掃煙筒,找出他們最大號的鞋,聖誕老人上路了。。。
『肆』 法國有哪些節假日
法國節假日有:
1、國慶日
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國慶日是在7月14日。
2、遺產日
遺產日是在9月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設立這個節日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進而保護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最初名稱為「國家文物開放日」。
3、法國停戰節
11月11日的停戰節,本來是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的節日,後人在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同時,也深深地懷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烈士和死難的親人。
4、元旦
法國人會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
5、諸聖節
諸聖節亦稱「諸聖瞻禮」,是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日期為11月1日。法國在這個節日會全國放假一天。法國的民間習慣是在這一天到墓地去祭奠獻花,憑吊已故的親人,相當於中國的清明節。
『伍』 法國人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啊,有哪些節假日啊
答案出自留學專搜的歐洲留學吧
法國飲食源遠流長,品種多且講究,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從歷史上的皇帝路易十四開始,法國形成了一個重要而又不斷發展的宴會外交。這些精心安排的珍饈佳餚被世人稱為法式宴會,餐桌上一次可上 200 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 40 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肉飲紅葡萄酒,吃魚飲白葡萄酒等。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 400 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 「 乳酪王國 」 之稱。西式進餐的禮節甚多,比如,赴宴者應從自己座位的左側就位,坐姿要端正;要後於主人把餐巾放於腿上,相敬乾杯時,即使你不會喝酒,也應將酒杯在唇邊觸一下,以示敬意,西餐的主要餐具有刀、叉,使用時,要右手握刀,左手持叉,先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再用叉把食物送入口中,每吃完一道菜,就將刀、叉並攏排於盤內,如未吃完,應把刀、叉擺成 「 八 」 字或交叉放,但不要刀口向外 ……
法國女子在社會生活中地位較高。同她們握手時,一定要等其先伸手,她們可戴著手套,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無論在何處,男士都要讓女士先行。在現代法國都市中,婚戀生活頗為自由。許多男女青年往往只同居而不舉行婚禮,甚至把這種日漸「時髦」的社會現象看作一種「革新」,所以「試驗夫妻」之風盛行。他們認為試婚的好處是:充分相互考驗,避免日後離婚。而今,法國獨身者不少,又以 35 歲以下和 50 歲以上者居多。法國奇特的傳統婚俗,是新郎和新娘在結婚前都照例向各自的好友舉行告別晚會,男方叫 「 埋葬單身漢生活晚會 」 ,女方稱 「 辭別宴會 」 ;新郎是以一個象徵性的 「 棺材 」 舉行一次 「 葬禮 」 來表示向 「 單身漢 」 告別;新娘在 「 辭別宴會 」 上,接受婦友們獻給的花束、花藍,大家同唱辭行歌,共跳送別舞,以示姐妹間眷戀深情 ―― 次日即可到天主教堂舉行婚禮了。天主教徒家庭的孩子出生後,都要經過 「 洗禮 」 ,並取一個教名。教徒大都嚴守教戒。齋日不搞娛樂活動,尤其遇到某月 13 日是星期五這天,更嚴守戒規。
我國 12 種生肖,除 「 龍 」 是虛構者外,均為常見的飛禽走獸,且每種代表一年,而同歐洲各國大體相同的法國人的生肖,則是天文學上黃帶的 12 個星座,如:白羊、金牛、雙子、室女等,這 12 種生肖分別代表一年 12 個月,而不是一年一生肖。
法國的狗業很發達,那些闊綽女子,幾乎人人愛狗如嬰。全國每年出生狗達百餘萬只,年經銷額約 10 億法郎。為與方興未艾的養狗之風相適應,法國的狗飲食業、狗飾品業、狗葬業等,隨之興起,有專業狗醫 4,000 名,全國還建有狗肉加工廠 3,000 余家,營業總額高達 25.5 億法郎。
這個愛美、講食、嗜酒、重禮的國度,還有一些禁忌。法國人忌諱「 13」 和 「 星期五 」 ,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 …… 法國的生活習俗還有很多,到了法國,一定會有所感受。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
法國法定假日有:
元旦(Jour de l』An):2006年1月1日
復活節(Paques):2006年4月17日
國際勞動節(Fête travail):2006年5月1日
二戰勝利日(Victoire 1945):2006年5月8日
耶穌升天節(Ascension):2006年5月25日
國慶節(Fête national):2006年7月14日
聖母升天節(Assomption):2006年8月15日
萬靈節(Toussaint),2006年11月1日
一戰停戰日(Armistice):2006年11月11日
聖誕節(Noel):2006年12月25日
更多更全的信息在留學專搜的歐洲留學吧
『陸』 西方節日大全之法國元旦怎麼過
元旦時陽歷每年的開始,中國自古過的是陰歷,也是農歷,正月初一是每年的開始,也就是春節,元旦時公歷紀元法,是從西方國家傳過來的,你可以縱觀所有陽歷的節日,都跟中古古代沒什麼聯系,像什麼教師節呀、建軍節、建國節、五一勞動節什麼的都是近現在以來才有的。
『柒』 法國節假日有多少天
法國節日
1月1日,元旦,向家人、親戚和朋友祝「新年好」和「身體好」。家庭團聚,吃年飯。也可饋贈年終賞錢和小禮物。如元旦沒能見面,可寄新年賀卡,整個一月份都可以寄。
1月6日,天主教的「三王來朝」節日,這一天法國人要吃三王來朝餅,餅上有一粒小蠶豆,象徵讓人交好運。
2月2日,聖蠟節,這一天法國人要吃油煎雞蛋薄餅,以圖幸福。
2月14日,聖瓦朗坦節(情人節),這一天情侶結伴出去,或去餐館,女孩子們收到鮮花和首飾。
復活節——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3月22目一4月25日間)放假約一周。旅遊、團聚、吃復活蛋、互贈禮品。
聖靈降臨節——復活節後第50天放假兩天。
聖母領報節——3月25
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調皮者會悄悄地在你的衣背上貼上紙魚開玩笑。
復活節(周一),這一天習慣給孩子們送些用巧克力製作的鍾、蛋、魚、雞等。
5月1日,國際勞動節,送一束鈴蘭花,一株有13朵小白花表示有好運。
耶穌升天節——5月1日至6月足日問(多在星期四)放假一天。
5月8日,二戰勝利日,這一天法國各村鎮都要向烈士紀念碑送鮮花。
6月21日,音樂節,這一天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會在大街小巷演奏節目。
6月底或7月初,三天的電影節,影院門票很便宜。
7月14日,國慶節,白天有閱兵儀式,晚上放煙火。有些村莊會組織火炬遊行、跳舞等。 重要節日國慶日——7月14日放假一天。城鄉均有盛大慶祝活動,在巴黎香謝麗舍大街上舉行大規模閱兵式。
聖母升天節——8月15日(天主教)8月27日(東正教)放假一天。
11月1日,萬靈節,向死者鮮花。注意千萬不要將這些花送給其他人。
諸聖節——11月1日放假一天。到墓地憑吊已故親人(同中國清明節)。
停戰節——11月11日部分單位放假一天。由總統或總理向軍中功臣和兩次世界大戰中倖存的英雄頒發獎章。
11月25日,聖喀德琳節,是25歲或25歲以上未婚姑娘的節日,這一天這些姑娘們會頭戴古怪的帽子。
12月25日,聖誕節,聖誕除夕之夜,各家都要吃豐盛的年夜飯,傳統的菜餚有肥鵝肝、牡蠣、火雞、乳酪和甜點等,喝葡萄酒和香檳酒。孩子們可與父母一同吃飯,也可先去睡覺等待聖誕老人的來訪。信教的人,年夜飯前或聖誕之日午飯前還要作彌撒,相互祝願「聖誕快樂」,交換禮物。唱的歌曲都是些宗教歌曲,如聖誕小爸爸、美麗的聖誕樹、甜美之夜、神聖之夜、子夜基督徒等。
還有一些節日只限於教徒們在教堂內舉行。如:
主顯節,1月6日;
聖灰禮儀節,3月初的第一個星期三;
四旬節,3月初的第一個星期日;
聖技主日,復活節前7日;
聖三節,聖靈降臨節後7天;
聖體瞻禮,聖靈降臨節後第二個星期四。
還有一些是法國的傳統節日,如:
三王來朝節(la Fête des rois),1月6日,習慣上在這一天吃一種烙餅;
聖蠟節,2月2日,該節有吃薄餅的習慣;
狂歡節(Mardi gras),3月份,按照傳統風俗,節日時要穿上滑稽可笑的服裝舉行慶祝活動;
愚人節(Poisson d'avril),4月1日,習慣上這一天可以隨意編造謊言;
『捌』 法國法定節假日多少天
法國法定節假日有10天,具體如下:
1、元旦:1月 1 日;
2、復活節:根據羅馬教歷每年有所變化(一般在3月22日一4月25日間);
3、國際勞動節:5月1日;
4、耶穌升天節:復活節後四十天,一般在星期四;
5、二戰勝利日:5月8日;
6、國慶節:7月14日;
7、聖母升天節:8月15日(天主教),8月27日(東正教);
8、萬聖節:11月1日;
9、一戰停戰日:11月11日;
10、聖誕節:12月25日。
(8)法國節假日怎麼過擴展閱讀
法國的風俗禁忌:
法社交場合一般以握手為禮,通常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長者向年少者先伸手,上級向下級先伸手。熟識男女之間、女子之間時常以貼面頰代替握手。交談時,可適當貼近對方以示親切,不討論粗俗內容,也應避免問及對方收入、住址、年齡、婚姻狀況、子女狀況等涉及個人隱私和政治類話題。
法人忌諱數字13,厭惡墨綠色(納粹軍服色),忌用孔雀、仙鶴、蝙蝠、烏龜和黑桃圖案。
贈送禮物不宜選擇刀、劍、餐具及帶有明顯廣告標識的物品。男士不要向關系一般的女士贈送香水。
『玖』 法國人是怎麼過年的
法國過年的節日就是聖誕節 。
法國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其他歐洲國家的過年習俗:
芬蘭芬蘭在12月聖誕節前後,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聖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聖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聖誕節假日外出旅遊。
美國美國人過聖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瑞士人在聖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後,聖誕節就到了。
丹麥丹麥人對不合意的聖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聖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給子女最好的聖誕禮物,莫過於一副小水劃。聖誕節弄潮是澳大利亞的一大特徵。節日晚上,帶著飲料到森林裡舉行「巴別居」野餐。人們用石頭壘的露天灶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煎。吃飽喝足後,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聲中迎接聖誕老人的蒞臨。
波蘭在波蘭每年12月25日、26日舉行,家家戶戶都要裝飾聖誕樹,大街小巷都有聖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節日里親友之間相互祝賀,互贈禮品,表示友好。晚間吃飯時桌布下邊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穌的降生。晚飯很豐富,但不能吃肉。夜間12時後,全家去教堂禮拜。聖誕節期間,一般不到別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請者例外。
保加利亞據保加利亞的歷法,聖誕節是靈魂出沒、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們要藉助火來驅妖鎮邪。聖誕節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滅,否則會招來橫禍。由男人取聖誕木點火進屋並高聲念道:「聖誕節降臨,牛、羊、豬、馬長滿圈,麥苗出滿壠,人人走好運。」在屋裡等候的人則齊聲回答:「阿門!」
『拾』 法國有哪些法定節假日呢
法國有以下幾個法定假日。多數和宗教、紀念日有關。 1、元旦 JOUR DE L' AN(一月一日) 向家人、親戚和朋友祝「新年好」和「身體好」。家庭團聚,吃年飯。也可饋贈年終賞錢和小禮物。其實就類似中國的春節,是全家團聚的日子。 2、復活節 LUNDI DE PAQUES 宗教節日,具體日期不固定,為每年三月二十一日之後月滿後的第一個星期天。 3、勞動節 FETE DU TRAVAIL(五月一日) 4、二戰停戰日 VICTOIRE 1945(五月八日) 5、聖(基督)靈升天日 ASCENSION 宗教節日,為復活節後40天。 6、國慶日 FETE NATIONALE(七月十四日) 國慶日,舉國同慶。 城鄉均有盛大慶祝活動,在巴黎香謝麗舍大街上會舉行大規模閱兵式。 7、聖母升天日 ASSOMPTION(八月十五日)宗教節日8、萬聖節 TOUSSAINT(十一月一日)宗教節日9、一戰停戰日 ARMISTICE 1918(十一月十一日) 10、聖誕節 NOEL(十二月二十五日) 基督誕辰日。屬於宗教節日。 聖誕節,聖誕除夕之夜,各家都要吃豐盛的年夜飯,傳統的菜餚有肥鵝肝、牡蠣、火雞、乳酪和甜點等,喝葡萄酒和香檳酒。孩子們可與父母一同吃飯,也可先去睡覺等待聖誕老人的來訪。信教的人,年夜飯前或聖誕之日午飯前還要作彌撒,相互祝願「聖誕快樂」,交換禮物。唱的歌曲都是些宗教歌曲,如聖誕小爸爸、美麗的聖誕樹、甜美之夜、神聖之夜、子夜基督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