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不把安道爾吞並

法國為什麼不把安道爾吞並

發布時間:2022-06-22 22:46:34

A. 夾在歐洲大國之間的安道爾,它究竟是如何神奇實現獨立的

夾在歐洲大國的安道爾是憑借著一次戰爭中的戰隊讓自己得以獨立,雖然明面上安道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其實國家的控制權並不在安道爾自己手裡,現在安德爾的世俗統治權和宗教統治權分別在法國和西班牙手裡,所以安道爾明面上是獨立的,但其實國家主權在別的國家手裡。


安道爾發展經濟
按理說一個小國家,掌握不了自己國家的命脈而被大國操控,那這個小國家肯定不好受,甚至自暴自棄乾脆就成為法國和西班牙的附屬。而安道爾則不是這么做的,他選擇避其鋒芒,他一面向法國和西班牙繳納共金一面利用兩國的資源發展自己國家的經濟。

他知道以自己國家的國力自然不能對抗強大的法國和西班牙,所以安道爾乾脆把國防和外交都交由了兩國管理,所以安道爾是少數幾個沒有軍隊的國家,甚至連基本的警察都沒有,也沒有自己國家的貨幣。而安道爾的這項措施給安道爾省下了一大筆錢財,使得安道爾專心致志的發展自己的經濟發展旅遊業,現在安道爾最出名的就是他的旅遊業。現在安德爾的國民收入已經超過了法國和西班牙,就是憑借著旅遊業給他帶來的巨大利潤。

B. 關於大公國的一些問題

大公是爵位,一般高於公爵低於國王。
安道爾大公國有兩個大公,分別是法國總統和西班牙烏赫爾地方主教。只要法國還有總統,西班牙烏赫爾教區還有主教,安道爾就不會絕嗣。所以安道爾不會因為絕嗣並入法國。

C. 歐洲小國為什麼沒吞並

列強們不吞並這些歐洲小國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資本運作”,因為不吞並要比吞並了好得多。資本國家最想要的就是能夠自由的運作資本,因此國越小越有利於進出和潛伏,越有利於暗資本的投放。

D. 歐洲的盧森堡安道爾 這些小國為何沒被吞並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很難代表我的心,我的愛意全在文章里!

梵蒂岡:加里波第統一了義大利,最後打了教皇國,在進羅馬城之前,想要把以台伯河為界,把羅馬城西部給教皇建立新的主權國家,結果教皇不同意,覺得這是大不敬,義大利軍隊接管整個城市沒收了所有教會財產後,他就只好進梵蒂岡城堡居住,並且再也不出來,自稱」梵蒂岡的囚徒」,還一度禁止義大利天主教徒擔任義大利公職【顯然很難實行,因為義大利人都是天主教徒,連加里波第也一直都非常尊敬教皇】。加里波第一開始想直接進駐梵蒂岡城,把教皇一切世俗權力都消滅了,結果輪到義大利國內的民眾不同意了,他們都是天主教徒,覺得這樣做太惡心了,加里波第只好作罷。過了很多年,這樣的對峙顯然不合時宜,而義大利顯然也不可能去吞並教皇國【想想看全世界那麼多天主教徒,想想看義大利那麼多天主教徒,結果你控制了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的全部地盤,讓他住的地方都變成義大利的地方,內政上簡直就是專門想丟民心,國際關繫上簡直就是找打;】於是就簽了拉特蘭條約,雙方和解。梵蒂岡照片列支敦斯登:該國是一個伯爵的直屬領地。該伯爵一開始在奧地利有一座叫做列支敦斯登的城堡,他效忠哈布斯堡家族,整天打仗立功,得到了一大堆地,但是都是別的封建貴族而非神羅皇帝直接分封的,他並沒有直屬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就沒有神羅議會的位子,所以他就到處找,結果給他找到了。然後後來拿破崙來了神羅解散,神羅皇帝退位,列支敦斯登的大公就沒有任何封建義務了。他作為一個獨立邦國加入了拿破崙的萊茵聯邦,並在萊茵聯邦解散後開始正式獲得主權地位,成為德意志邦聯的成員國,屬於奧地利的勢力范圍之內。普奧戰爭後,德意志聯邦解散,他們直接解散掉自己的80人小軍隊宣布中立,接著找奧地利來庇護自己,列支敦斯登的大公還一直住在奧地利,和哈布斯堡家族關系良好,奧地利也就懶得並他。一戰時奧地利節節敗退,就在戰爭結束前找了瑞士來保護自己,直到現在。該國太小了,又只有奧地利和瑞士兩個鄰國,不是找奧地利就是找瑞士來保護。奧地利首先庇護他但是懶得吞並他,因為該國一向與自己關系良好,國君還住在自己首都,吞並了沒什麼利益還影響不好,除非他想主動給我否則我沒有必要主動去吞並。然後就是瑞士了,作為一個永久中立國他不能夠去吞並其他國家。

盧森堡:該國其實沒什麼民族啊之類的,聽住在德國西部的朋友們說他們都聽得懂那個什麼所謂的盧森堡語,感覺比東部的德國人說的德語還容易懂。盧森堡首先是一個勃艮第的盧森堡家族的領地,比現在要大好多,後來各種聯姻啊,盧森堡家族就式微了,地盤就被哈布斯堡家族拿走了,最後法國大革命又把哈布斯堡家族趕走了,法國人吞並了盧森堡。

盧森堡拿破崙戰爭後和又在巴黎條約里被規定和荷蘭做共主邦聯。但是裡面的人都有點像德意志人,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大堡壘,號稱北方直布羅陀,地理位置重要,所以然後後來作為讓步荷蘭國王就允許盧森堡加入德意志邦聯,並因此允許普魯士駐軍。結果普奧戰爭之後德意志邦聯解散了,按理來說普魯士就不享有在盧森堡的特權了。在普奧戰爭中普魯士答應同意法國在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霸權地位,換得法國的中立。結果戰爭打完了,普魯士竟然背信棄義了。

盧森堡風景

於是接著19世紀有一個盧森堡危機,荷蘭想把盧森堡的宗主權賣給法國的拿破崙三世,在盧森堡有駐軍的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不信守讓法國擁有該地霸權的承諾,居然就不高興,他們就差點打起來了。然後英國還有各個列強因為擔心出現歐洲大戰,就來調解了。顯然列強各方為了維持均勢,都不想法蘭西或者普魯士在盧森堡獨大,特別是英國,因為他在大陸上最鐵桿的盟友比利時的安全,將會因為這個大堡壘加入法普中的任何一方受到威脅。於是最後就是普魯士答應撤軍,法國也不買盧森堡了。看起來普魯士要撤軍,法國不買盧森堡,兩方都沒沾便宜,不過因為盧森堡留在俾斯麥搞的那個什麼德意志關稅聯盟裡面,其實相當於把盧森堡納入了德國勢力范圍。

後來一戰德國佬入侵了盧森堡,盧森堡的親德大公就允許德國兵駐扎,但是國際地位上聲稱中立。接著德國被打爛了,戰勝國比利時想要吞並盧森堡,而國內又有共和主義者想要搞民*主,結果就是換了個民*主主義的沒那麼親德的大公,還搞了君主立憲制;國際上呢就和比利時成立了比盧經濟貨幣聯盟,相當於歸屬到了比利時的勢力范圍裡面。德國佬後來二戰又來了又被打爛了,於是盧森堡的獨立就再也沒有威脅了。

盧森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他的戰略意義,使得其鄰國不敢吞掉他,怕得罪其他國家,引發戰爭。法國想吞,怕得罪德國,德國兩次吞,結果最後都被毀滅性地打敗了,比利時想吞,結果自己不夠強大,可能不好消化,就只敢把盧森堡納入自己勢力范圍。

安道爾:該國因抵抗穆斯林入侵有功,被查理曼大帝給予「獨立」地位,就是一個附庸國,因為各種原因主權歸於了烏戈爾教區主教。【直到現在烏戈爾主教也是安道爾的一位國家元首。】該主教象徵著西班牙的影響力吧。後來這個主教找了個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貴族作自己的保護者,最後這個保護者各種聯姻啊之類的,位子就被法國的富瓦伯爵繼承了,就變成了:一個加泰羅尼亞的主教得了一塊地,找了個加泰羅尼亞貴族來幫忙保護,結果這個加泰羅尼亞貴族搞來搞去成了個法國人,加泰羅尼亞來的烏戈爾主教就不幹了,他們就吵了起來。

解決方法就是阿拉貢王國斡旋兩方簽了個條約,雙方共享主權,安道爾向雙方進貢。後來有兩次安道爾還真的給阿拉貢吞並了。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又把他吐了出來。最後富瓦伯爵的這個安道爾大公的稱號傳了給納瓦爾國王,然後又傳給了法國國王,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就再次明令規定(Edict)自己和那個主教是安道爾大公。他之所以沒辦法拿走安道爾,是礙於繼承法里的規定,具體是啥我不記得,反正他本來想傳位給他的一個能夠同時集成他在法國的地,納瓦爾的地和安道爾的地的妹妹,結果那個妹妹早於他去世了,為了盡可能大地確保自己能管的地方的最大化就承認安道爾雙方共管,反正主教也就是牆頭草,實際上是法國最大。

安道爾地理位置示意圖

後來大革命時法國的革命派拒絕拿貢品,相當於把安道爾直接放給烏戈爾主教,這時的安道爾失去了法國庇護,旁邊挨著個大塊頭西班牙,於是烏戈爾主教就到處與西班牙不合作,然後拿破崙上台了就求著拿破崙來做大公,拿破崙答應了。拿破崙在入侵西班牙後又指名道姓試圖把安道爾並入法屬加泰羅尼亞,結果地方官居然忘了把這塊地登進自己的冊子里,然後安道爾抓住這個機會塞貢品給拿破崙。【相當於要拿破崙承認自己是保護國而非被吞並的領土】拿破崙有很多大事情要辦而且擔心丟臉就又答應了,結果安道爾又逃過了一劫。

19世紀時支持法國影響力和西班牙影響力的雙方還打了場內戰,死了一個人,最後簽了個 Pont dels Escalls 條約,什麼也沒改變。

二戰前也有兩次動盪,首先是安道爾的年輕人發動暴動,搞了個共和國,結果法國來了幾十個警察平定了暴動,但是把局勢搞定就走了。有一個俄國探險家跑來說自己是大公鮑里斯一世,還對可憐的主教宣戰,然後被西班牙警察抓走了。總而言之,後來法國也不好吞安道爾,西班牙也不好吞,就安安穩穩地做了緩沖國。納粹德國還曾經教唆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去吞並,佛朗哥覺得沒面子就沒打。

總而言之安道爾的保全靠兩個因素:

1.夾在西班牙和法國之間,兩邊都不想吞並什麼安道爾來得罪對方。

2.在一方的確不想管或者打敗對方,從而能夠吞並的時候,因為安道爾太小了,吞並了看起來完完全全是欺負人,安道爾又沒什麼吞並的價值,為了國際形象又放了他一馬。

聖馬利諾:該國是因為有一個名叫聖馬里諾的聖徒行了神跡,治好了一個羅馬女貴族的病,女貴族就送了個山給他,那天就是該國國慶節。然後連年戰亂,聖馬利諾的這個山就集合了許多修道院和其他延伸產業,然後集合成一個大的聖馬利諾修道院,然後還有一個相當於議會的「家長會議」,後來實際意義上組成了城邦。在中世紀時期周邊的一些主教很想拿自己的領地吞並這個城邦,然後聖馬利諾修道院就請教皇仲裁,教皇最後判定該國是獨立國家,就沒人敢動了。

聖馬利諾的士兵其實非常善戰,經常出國做雇傭兵。周圍的各種小邦國小領地的領主前來侵犯多次,但是都被打敗了;聖馬利諾也試過擴張,但是死了很多人覺得沒意義,就再也不往外打了。隨著時間演進,聖馬利諾周圍的領地都被並入教皇國。在各種鬥智斗勇後,作為唯一的鄰國的教皇國保證了聖馬利諾的獨立。

拿破崙來了,因為政體都是共和國,不僅相近,而且聖馬利諾還是老資格共和國,法國沒有吞並聖馬利諾,還想送土地送大炮送小麥送出海口,聖馬利諾人只要了小麥。維也納會議上基於正統原則【就是盡可能回復戰前秩序】也沒有亂動這塊勞什子地方。義大利獨立戰爭中,聖馬利諾之前幫助義大利統一的一個大將加里波第逃脫遭周邊國家報復,於是義大利統一後,就把聖馬利諾視為友邦,而並沒有吞並,作為對聖馬利諾的幫助的回報。雙方簽訂條約,聖馬利諾作為義大利的保護國。

聖馬利諾修道院

後來聖馬利諾一般在遇到戰爭時都是宣布中立,然後鼓勵聖馬利諾人作為志願兵加入義大利軍隊參戰。二戰期間聖馬利諾中世紀以來首次被入侵,又是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德國佬在逃回老家的路上乾的,不過他們只是駐軍,因為顧忌義大利的原因並沒有正式宣戰也沒有接管民政。後來美國人來了,和德國人在聖馬利諾山下開戰,聖馬利諾的居民就進了他們的城堡駐守,看山下的兵打,然後自己的修士就救助雙方的傷員。戰果就是德國佬繼續跑,盟軍把聖馬利諾還給了聖馬利諾人。

該國之所以保持獨立,是因為他抵抗住了所有的鄰國的侵襲,後來鄰國變成只有一個後,又和他們保持了良好的附庸關系,所以一直沒有出問題。

藍瘦,香菇,讀者來了不評論,老大不給我發工資!

E. 它被兩個大國鄰居,爭了1000年,最後它自立

今天是小袁聊歐洲44國的第二十六期,跟昨天一樣,今天聊的國家,依舊是個超級小國,名字叫安道爾,位置是夾在西班牙與法國的中間,雖沒有像昨天說的摩納哥那樣,有美麗的海岸線,優良的港口。
但是靠吃法國與西班牙的貿易紅利,其活的也很不錯,是為目前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經濟數據的表現上,比它的兩個鄰國,法國、西班牙要好很多。

而說起它的建國,小袁就不得不提一個叫摩爾人的阿拉伯系的民族,起初它們是居住在北非,公元640年,阿拉伯人在聖戰的口號下崛起,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
並在公元711年開始入侵西班牙地區,而擔任先鋒的正是摩爾人,原本阿拉伯帝國是准備以西班牙地區為突破口,吃掉西歐的,但是受到了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的有效阻擊,最後只能作罷。
而我們今天聊的安道爾國,就是當時查理大帝為了抵禦摩爾人北上,特意建的要塞,為了統戰方便,他將其歸為西班牙人管理。

後來,隨著基督教皇的號召,歐洲的基督國家開始光復西班牙的行動,並取得節節勝利,安道爾地區漸漸完成了歷史使命,但是當法國人想收回安道爾地區的時候,西班牙人不幹了。
為此,法國的弗阿伯爵與西班牙的烏赫爾主教還爆發了大規模的流血沖突,後來教皇考慮到光復西班牙的行動還在進行中,不能內斗,這樣會給摩爾人喘息的機會。
調停雙方各讓一步,於1278年,教皇宣布法國與西班人,都擁有這地區的主權,此事才宣布告一段落。
但是法國人重來沒有放棄過重新完全收回安道爾,拿破崙時期以及1936年西班牙內戰,法國人都曾出兵趕走西班牙人。
然而每到這個時候。歐洲諸國就會不高興,出於遏製法國的考慮,他們就會抱團向法國施壓,法國出於自身地緣政治的考慮,往往又會放棄,重回原點。
選擇跟西班牙人打口水仗,貌似希望口水能夠淹沒西班牙人,讓其放棄安道爾,直到1993年,安道爾人自己說話了才停止。
他們說:你們兩個大國把我們當物件擺弄,考慮過安道爾人的感受嗎?
為此,安道爾人搞了個公投,向全世界宣布,安道爾國獨立,安道爾國屬於安道爾人,不是法國人也不是西班牙人。(袁載譽)
小袁讀史的微信公眾號:xyds26 求勾搭
配圖來源網路,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F. 歷史上安道爾建國後為何沒被吐並

安道爾長期以來都是西班牙和法國的保護國,要向兩國交納貢金。

G. 微信上有安道爾這個國家,它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

安道爾與法、西兩國的歷史糾葛:意外建立,意外存續

安道爾是歐洲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國,起源於村莊,位於法國、西班牙交界處的比利牛斯山,有領土400多平方公里,人口8.5萬人,流通貨幣為歐元,如今安道爾的國防和外交事務由法國和西班牙掌控,國內沒有軍隊。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國和西班牙兩大國保護下的安道爾已經近700年沒有發生過戰爭,國民生活安逸,堪稱是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典範。

H. 摩納哥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歷史上法國為何沒有兼並

歐洲有幾個微型小國家,包括梵蒂岡、安道爾和摩納哥,相當出名。其中摩納哥直接面臨著地中海,其他多個方向則全部被法國包圍。這就奇怪了,這么小的摩納哥,為何可以不被法國吞並。

1919年,摩納哥同法國條約規定,一旦國家元首逝世,同時沒有男性後裔,摩納哥將並入法國。但是到2002年,摩納哥與法國另立新條約,當摩納哥國家元首無人繼承,摩納哥仍然為獨立國家。直至今日,雖然摩納哥是獨立國家,摩納哥很多事務其實都由法國指導實施。摩納哥還有支足球俱樂部,現在參加法甲。

1993年,摩納哥加入聯合國,成為正式成員國,我國1995年和其建立領事關系,2006年升級為大使級關系,由駐法大使兼任駐摩納哥大使。

I. 世界第二小國—摩納哥被法國包圍,為何卻沒有被法國吞並

這是因為摩納哥在歷史上主權曾經多次更換,使得摩納哥主權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問題。在當時由於國際社會對於法國的制裁,並沒有過去太久,如果當時法國貿然行動的話,會激起其他國家的怨恨,所以法國才會一直保持現在這樣一個狀態。並且這個狀態也一直保持到了現在這樣一個情況。現在的摩納哥相當於是法國的一個自治區。

所以現在摩納哥對於法國來說十分的重要,但是法國並不會通過一些手段來使摩納哥強行融合進法國,因為只要保持現在這樣一個狀態就可以了,而且現在國際社會上已經公認摩納哥是法國的領土。所以通過其他手段強行融合的話,反而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害。

J. 主權國家安道爾,為何自已不設立軍隊要將防務交給法國

安道爾雖然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夾擊下生存下來,但是安道爾的國力比起這兩個國家還是十分弱小,與其建立自己的軍隊,讓法國和西班牙起戒心,還不如將大全直接通通交出去,自己落得個清閑,能夠夾縫中求生。

很多人可能覺得安道爾的此等做法沒有骨氣,但其實這是一個選擇題,而安道爾的選擇是上上簽。由於安道爾早期被贈予給西班牙,然後又被贈予給法國,所以這兩個國家一直都在爭安道爾的領土圈,最後兩個國家都不肯退讓,便約定共同管理安道爾。


他沒有過分的去追究自己國家的實際權利,到底在誰的手裡,也不去爭不去搶,反而利用兩個大國的資源豐富自身,發展經濟,發展旅遊業。
現在安道爾國泰民安,人人都是小康家庭,不僅保持著明面上的獨立,還在西方國家中生存了下來,安道爾這部棋其實走得很好。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不把安道爾吞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