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畢業去法國讀書,法國的高中是怎麼樣的 半年可以將法語學到什麼程度
我現在就在法國讀高中。我當時申請法國高中,只要看平時成績就好,但是一定要拿出最近的一整套成績,檔案中的獲獎記錄、自我評價更重要。
法國高中的教育主要科目有:高一:數學、法語(文學)、英語、小語種(一般是西班牙與或者德語,我的學校還有中文)、物理化學、歷史地理、信息技術、體育、生物或者機器工程學二選一、經濟學選修、高等英語選修、美術選修、歐洲語言課(比如英語數學、西班牙語歷史地理等)選修。 高二:分科,主要的普高(指非技術院校)有文科、理科、經濟科三種選擇,期中文科一直到高三:法語(高二就要高考,考時四個小時,高三再考一次,考時兩個小時)、歷史地理、英語,副科有體育、信息技術、數學(高三就沒有了)、生物加物理化學(高三就沒有了)、高等英語和美術二選一,歐洲語言課選修。高三加多一科哲學,是非常重要且比較難的一科。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或機器工程學二選一、副科有:法語(高二高考、高三就沒有了)、歷史地理、英語、歐洲語言課選修、體育、信息技術。高三加多一門哲學,是副科,但是永遠不簡單。。經濟科:數學、經濟學、英語、法語(情況同文科)、高等英語選修、歷史地理。副科:體育、信息技術、生物。高三加多一門哲學,是主科,但沒有文科要求那麼高。此外所有學生在高二都必須參加TPE課程,是同班的三到四個同學一個組,找到一個題目,從九月份到二月初對其進行研究,中間可以照老師稍微輔導一下,但是主要靠學生。內容必須和自己的專業(文理經濟)有關,之後要得出一個最後成果,比如製作一個網站、錄制一期節目、做一次展覽等,在二月初要在評為前做總結,最後打分,分數直接影響高考成績。
在法國學習一定是用法語,法國人的英語爛得很(大部分)。說難會難,但說簡單也可以很簡單,重要的是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我在學法語第一年底就可以順利地交流了,第二年初,課就基本上都聽得懂並可以寫論文了。關鍵在自己是否努力。法語是一門很嚴謹很煩。。。又很美很適合文學的語言。如果有興趣的話就有意思,對語言沒興趣的話就會很痛苦。我這里的中國同學有活得很滋潤的,也有學了三年什麼都不會的,主要看自己。最好找一個住家,就是住在當地人家裡,對學法語和當地文化很有幫助,遇到好人家還可以有心理上的安慰,減緩想家的相思病,但是遇到不好的人家也有鬧得很僵的,都要看情況。
高中畢業後,我的同學包擴我基本上都要留在法國,因為過法國的bac的同時去准備TOEFL和SAT能把人累死,我試過,完全行不通。而且法語和法國文化不是三年就能學透徹的,如果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法國通的話,留在法國上大學會更有優勢,研究生再去美國會好一些。
不同意樓上的,我在法國很開心,適應的不錯。我去之前就沒有學過,現在成績也還不錯,最重要是要努力,好好學習,因為到了外面沒有人催著,到時候跟不上了遭人鄙視哭也沒有用,如果學習好了別人也會尊敬你,尊敬中國人(聽上去很扯但是的確是這樣)。在哪裡都不容易,學一門語言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有那麼多人去說英語的國家,那邊中國人太多,說句不好聽的未來沒有太大優勢。但法國人有些排外,所以最好去一個國際學校。
加油吧,好不好全看你自己了,祝福你能夠在法國順順利利開開心心的!
② 法國的教育分為什麼
學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四級。
法國強調教育治理要統一,教育部垂直治理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結構全國統一,小學為五年制,初中為四年制,高中為三年制。初中分為適應階段、中間階段和專業定向三個階段。高中階段分為確定階段和最後階段。
法國高等教育:
法國的高等教育制度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法國的公立大學一律免費,只需支付一定的注冊費(約500€)。法國的高等教育歷史悠久,現有80餘所大學和300多所專業高校和研究中心。十分發達的教育體制使法國的高等教育質量得以保證,法國的文憑國際公認,並且學費低廉。
法國大學於2004年開始實行與國際接軌的LMD教育制度,分三階段:第一階段(Licence)三年,畢業後獲大學基礎文憑,相當於我國學士文憑;第二階段(Master)兩年,畢業後獲碩士學位;第三階段(Docteur)三年,畢業後可獲博士學位。
③ 法國高中的教育質量怎麼樣公立的私立有什麼區別好一點兒的私立每年收費多少
個人覺得 法國雖然天天在說高中困難 但是跟中國高中比起來小巫見大巫。
你要說質量怎麼樣,只能說參差不齊,主要得看碰到的老師。
公立私立高中的區別主要在於學費多少,班級大小,學生學習條件以及周圍同學環境吧。另外私立高中老師待遇比較好,很少有罷工情況。如果老師說要罷工,公立高中一般都會受到影響。
私立高中的學費 很大程度上還去決定於學校房產的價格,我聽說過的從5 6百歐一年到幾千都有。
希望能給你些幫助
④ 法國的高中是什麼樣的,在課上都學些什麼
法國的高中叫做lycee。高一叫做seconde,高二叫做premiere,高三叫做terminal.法國的高中在高二也是文理分科,理科主要分兩類,一是學生物的SVT,一是學機械的SI。文科的類別很多,像是什麼SDJ,SES,L,EL等等。。。。、
法國的高中學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語文,通常還有外語,但是這邊的學生都是學至少兩門外語的,多數的人選擇是英語還有西班牙語,但是學校一般都還有別的語種,像是義大利於,德語,拉丁語等等。。。
當然根據專業不同還要加專業課的,像是機械課,生物課,等等。
法國的成績都是算學期的平均分,考大學的時候學校也是要參考在校的平均分的。在法國高中之後還有個大學預科,但是這好像並不是必須的。
在高二的時候,要進行全國統一法語考試,相當於高考了。這邊的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留級,但是高三就沒有這個權利了。
差不多就這樣吧。
⑤ 德國與法國的教育體制具體是什麼樣子的
一、 綜合大學(Universität)這是一種學科較多、專業齊全、特別強調系統理論知識、教學科研並重的高等學校。此類大學設有工科 (Ingenieurwissenschaft)、理科 (Naturwissenschaft)、文科(Geisteswissenschaft)、法學 (Rechtswissenschaft)、經濟學 (Wirtschaftswissenschaft)、社會學(Sozialwissenschaft)、神學(Theologie)、醫學(Medizin)、農學(Agrarwissenschaft) 以及林學 (Forstwissenschaft) 等學科。類似的院校還有:理工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TU)、師范大學 (Pädagogische Universität / Hochschule, PU/PH) , 全科大學 (Gesamthochschule, GH) 以及體育大學、行政管理和國防大學等。全科大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建立的,它集傳統綜合大學、師范大學、應用科學大學和藝術院校之大成,設有多學科、多層次的專業和課程。二、 應用科學大學 (Fachhochschule, F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此類大學大部分歷史較短,規模不大,一般只設有一、兩個或最多幾個專業,但其特色極為突出。分別設有工程、技術、農林、經濟、金融、工商管理、設計、護理等專業,原則上不設一般意義上的文科類專業。其課程設置和內容除必要的基礎理論外,多偏重於應用,專業分類較細,教學安排緊湊,學制較短。三、藝術學院 (Kunsthochschule, Kunstakademie) 和音樂學院 (Musikhochschule),其中包括戲劇學院 (Theaterhochschule) 和電影學院 (Filmhochschule) 等。此類大學相對來說數量不多,規模不大,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實行小班或個別教學,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藝術才能。以上三類大學屬同等的高等學校,通過畢業考試和論文答辯的畢業生可獲得"碩士" 或相應級別的學位,並具有國家承認的同等證書職業資格。
⑥ 我馬上移民了~!去法國奧爾良~!我想知道法國普通高中的教育水平怎麼樣
好的公立中學和國內省重點差不多,關鍵是你的法語能不能聽懂課。
⑦ 法國教育制度什麼樣的
法國的教育體制由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構成。高等教育制度又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法國的公立大學一律免費,只需支付一定的注冊費(約200)。法國的高等教育歷史悠久,現有80餘所大學和300多所專業高校和研究中心。十分發達的教育體制使法國的高等教育質量得以保證,法國的文憑國際公認,並且學費低廉。法國大學分三階段:第一階段(一,二年級)二年,畢業後獲大學基礎文憑,相當於我國大專文憑;第二階段一年,畢業後獲學士學位;第三階段是研究生階段,畢業後可獲碩士或博士學位。
凡申請進入第一階段學習的學生,需通過法國使館的法語考試。法國大學接受取得高等錄取資格的中國高中畢業生赴法攻讀本科;中國大學在校生可去法國大學插班學習;中國大專和本科畢業生可去法國攻讀碩士學位。
法國高等教育體系多元化,不同類型的學校有不同的教學目標,而課程設置和入學條件也各不相同。眾多公立、私立學校各有千秋,公立學校由國家資助,相比之下,學費低廉的近乎於免費。按教學機構劃分,現有三大類教學機構並存:
(1)綜合大學:遍布法國全國各地的87所綜合大學,通過各種學科的劃分實施基礎及應用教學,分短期和長期學制。入學條件:招收持有法國高中會考證書或同等學歷的學生向校方遞交申請材料,學校根據候選人材料擇優錄取。(註:由於中國高中畢業證書不能等同於法國高中會考證書,因而中國學生入學條件限於獲得中國大學錄取通知書者,中國大學在校生或畢業生。)綜合大學教育含義下的3個階段,各階段文憑均屬國家級文憑,第一階段實施大學基礎知識教育;二、三階段的學習趨向於專業化。
(2)重點高等專科學校:重點高等專科學校為政府機關、工業界、服務業培養工程師、高級管理人員及行政人員。其中一大批隸屬於政府各部門,專門負責培訓工程師、教師及行政人員。其中一些高等專科學校(如:國家行政學院,高等師范學院)則是法國一大教學特色。此外,還有私立學校(如:部分商業學校與工程師學院),經審核後可獲得國家認可。高等專科學校屬於長期學制,為期5年。入學條件:入學要求嚴格,校方通過候選人的法國中學會考成績與申請材料擇優錄取,被選拔的學生需在2年預科班學習後(或通過綜合大學1至2年的學習),參加國家統一考試,被錄取者繼續學習3年,落選者可進入綜合大學第一階段學習。
(3)其他高等院校:該類院校大部分在藝術、建築等創作性領域進行高等專業教育。屬於長期學制。入學條件:大部分學校自行組織入學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錄取。除長期學制以外,法國短期學制的職業教育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⑧ 法國的教育制度是什麼需要准備哪些申請材料
一、教育行政
1.中央教育行政機構
中央設國民教育部,教育部長由政府總理提名,由總統任命。通過分工精細的下屬部門和地方學區長及各級督學員,對全國各級公立學校的教學與行政實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時,也對同政府簽訂合同的私立學校實施監督。
教育部內設總督察署,負責各級學校日常教學工作的評審與調研,即把握總的教育方針,並就固定的題目開展調研,幫助部長掌握基層學校的情況。另設教學大綱委員會專門負責制定教學大綱的工作。對教師的督察工作則完全交給地方學區的督學。
2.地方教育行政機構
法國國民教育部通過下設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學區實現其領導。全國共分28個學區(其中包括一個海外領地學區),它們的地理范圍大部分與經濟區相同。每個學區包括幾個省,由一名學區長領導。學區長屬於國家高級官員,學區長代表國民教育部長,負責落實中央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
此外,每個學區內的各省,均設有省級督學員。
二、學制結構
法國現行學制,分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級。
三、各級各類教育
1.學前教育
在法國,學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組成部分,由幼兒學校(ecolematernelle)實施。學前教育的目標是,通過對美感的啟蒙。對身體的意識,對靈巧動作的掌握和對集體生活的學習,發展幼兒的語言實踐能力和個性,同時還注意發現兒童在感覺、運動或智力方面的障礙並及早診治。
2.初等教育
小學教育是初等教育的主體,構成法國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由小學實施。
除了公立小學之外,法國還有私立小學,多為宗教團體所辦,大多數與政府教育機構簽訂了合同,按照統一的教學大綱施教,同時也得到政府少量的資金補貼。
小學教育的任務包括「口筆頭常用法語的實踐及算術和數學簡單運算的實踐,包括啟蒙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基本概念的傳授,包括藝術教育、手工教育和體育」,為中等教育打基礎。
全國小學教育的大綱,由教育部統一制定。課程有7門:法語、數學、科學技術、歷史地理、公民教育、藝術教育和體育。
3.中等教育
(1)初中。法國的小學畢業生都可就近注冊進入初中學習。初中學制4年,分為兩個階段:前兩年(六年級、五年級)是觀察階段,後兩年(四年級、三年級)為方向指導階段。課程有:法語、數學、現代外語、史地、經濟、公民教育、物理、生物、地質學、科技、藝術、體育等,初中開始實行畢業考試制度,合格者可獲得「初中畢業證書」。
(2)高中。高中是法國中等教育的第二階段,學制3年,也稱長期高中,分為普通和技術兩類。初中畢業生根據方向指導的結果就近入學。
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務是為高等教育的文理專業輸送人才。課程有:法語、史地、公民教育、外語、數學、物理、體育。
技術高中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技術員和為高等教育的技術專業輸送人才。它們有共同開設的課程但課時不同,根據本方向的特點有所增減。此外,普通高中還有大量的必修課和自選課,而技術高中則有每周10—20課時的專業教育。
高中畢業時要進行中學畢業會考,以此衡量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和教學的質量。考試合格者獲得會考合格證書,可直接進入綜合大學第一階段學習,不再受任何考試選拔(名牌大學校除外)。
4.職業技術教育
高中階段,出現三種形式:普通高中設技術選修課,技術高中設技術專業課,而職業高中則培養技術工人和技術職員。
職業高中是實施短期中等職業教育的機構,是義務教育的重要補充,是以培養「就業」學生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公立或私立學校。
在法國,還存在短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相當於專業教育的第三教育等級。其實施機構有:在高中設立的「高等技師班」,綜合大學設立的高等技術專科學院,以及高等職業專科學院。它們為那些希望早就業或具有某一專業特長和愛好的畢業生提供了升學與就業的機會。
高等技術專科學院也稱短期技術大學,雖設在綜合大學內部,但自成體系。高等職業專科學院是1991年才開始出現的。
5.高等教育
在法國,實施高等教育的機構包括普通(或綜合)大學、高等專科學校(或大學校)、以及短期高等教育機構,如高等技術學院和高等職業學院,此外,還有傳統的高等教育機構,如法蘭西學院、國家天文台等。
1968年的《高等教育法》規定。法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建立與傳播知識、發展科學研究和培養人」,必須「有助於社會晉升培訓,並由此促進社會朝著使每個人對自己的命運具有更大責任感的方向發展」。
(1)大學。現代的法國大學是根據「自立」、「參與」和「多學科」的辦學原則而改組成的教學與科研並重、行政管理自主、教學安排自定的公立科學文化性機構,是法國高等教育的主體。
大學分階段(cycle)組織教學。第一階段是基礎課,第二階段是專門化,第三階段是深造和從事科學研究。
大學實行學分制,獲得規定學分是獲得學位的先決條件。課程分必修、必選、自選三種。
(2)大學校。大學校是高級官員、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科技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
大學校人學考試不統一進行,一些學校單獨組織,一些方向、水平相近或有傳統聯系的學校聯合組織。各校的主要共同點是,學制大多三年,基本不實行學分制,要求嚴,重實際應用,人文、社會、經濟、語言等普通課佔有相當比重,只頒發本校畢業文憑。一些學校還獨立地或與大學等其他高教科研機構聯合,培養研究生。
大學校是法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它起點高,要求嚴,重應用,講實效,規模小,學生出路保險且待遇優於受過由其他機構實施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形成良性循環,是英才主義的典型產物,與氣氛鬆弛、淘汰率高、出路沒保證的群眾性(或說普及型)的大學形成鮮明對照。
6.師范教育
自1889年7月起,法國教師成為國家教育事業的代表,由政府任命,從國家稅收中分得薪水,晉升、提級有規則可循,一進入師范學校就成為國家工作人員,並領取津貼,畢業後工作有保障,退休後生活有依靠。
初等教育師資即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培養主要在師范學校。自1986年秋季開學起,現行師范學校不再面向高中畢業會考合格者招生,而是直接招收大學第一階段畢業生,即持有大學普通教育文憑者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中學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師資必須首先在大學第一階段畢業、並在第二階段學習了一門專業。
要當普通中學教師者,通過考試後再到「地區教育中心」實習1~2年。
要當職業高中教師者,通過考試後要進入「職業教育師范學院」實習。最後,實習生要通過兩次授課考核,通過者獲得正式的職業教育教師文憑。
一、初等教育改革
1985年法國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小學教學大綱,並從該年秋季開學起實施。新大綱規定小學均開設法語、數學、科學與技術、史地、公民教育、藝術教育、體育7門課程,廢止白1969年開始實施的課時三分制教學計劃,恢復傳統的分科教學,以加強基礎學科的教學。
1989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初等教育方向指導法》,其主要內容是:
(1)取消留級制度,實行彈性學制。即將初等教育分為准備學習階段(2~5歲)、基礎學習階段(5~8歲)和鞏固加深階段(8~11歲)。
(2)調整課程設置,把小學的7門課程分為3組。第一組包括法語、史地、公民教育,第二組包括數學、科學與技術,第三組包括藝術、體育。
(3)在同班或同年級中建立學科同質小組。即學校允許學生某一學科的進度快些或慢些或暫時落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具有相同興趣和學習節奏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優勢。
(4)重新安排學年,調整學習節奏,使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5)推進閱讀計劃。
(6)增設外語。
二、中等教育改革
20世紀80年代以來,法國在中等教育領域的改革措施主要有:
1.改革初中
(1)革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現代化。1985年法國教育部公布了初中新教學大綱,新大綱的特點是:①加強法語教學,強調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書寫能力;②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重新安排初中各年級數學的深度和進度,加強數學基本技能的訓練;③加強外語教學,鼓勵更多的學生學習第二外語,以適應歐共體統一市場的需要;④獨立開設公民教育課,加強道德教育;⑤設置必修的綜合技術課,使每個學生在結束義務教育時都受過一定的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教育。
(2)加強體育和藝術教育。法國教育部強調,藝術教育要給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條件,擴展其文化修養和知識,通過激發學中的靈感和啟迪他們的智力,達到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
(3)建立「教育優先區」。即在輟學現象嚴重的地區發動社會與學校合作,幫助家庭條件差和功課差的學生完成規定的學業。
2.改革高中
1991年4月,教育部長若斯潘宣布了高中改革計劃。其主要內容是:
(1)重新組合各科類的設置。通過調整高中的課程設置和畢業會考中各科類分數所佔的比重,把學生分為文學、科學和經濟三大類,使原來各科類之間明顯的等級差別被同科類內部的競爭所取代,以便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特別要加強科技類的普通文化課的教學。
(2)增加機動課時,用於補習和指導。即在高中的前2年,讓學生每周有3個小時的機動課時,用於在教師指導下按學習水平分成小組活動。落後生可以藉此彌補差距,其他學生則接受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幫助。對畢業班,機動課時用於強化學生所學的專業深知識。
(3)增加學生選擇的機會,打破舊的上下等級和平行隔斷。建立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相互變通的渠道,使學生即使接受職業教育也可以根據自己今後的能力繼續完成普通高等教育各科類的學業。
此外,還提出了提高教育效率,克服高留級率問題,以及普及信息科學教育。
三、高等教育改革
1984年法國社會黨頒布了《薩瓦里法》,要創立「高等教育公共事業」,提出「全部中等教育以後的、包括大學校與繼續教育,都應屬於高等教育的范疇」,開始了1968年以來又一次重大的高等教育改革。
這次改革的側重點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調整高等學校的辦學方向,在重申「自主自治、民主參與、多科性結構」三原則之外,進一步提出高等教育必須貫徹現代化、職業化和民主化的原則。
所謂現代化,主要是指辦學方向和方法要面向現代社會,教學內容應迅速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提出要改革綜合大學各階段的教學:
(1)加強對第一階段學生出路的指導,開設一些職業性質的課程,在第一階段結束時發給結業文憑。
(2)統一第三階段學位的名稱。
(3)增設博士後階段的課程。
(4)在整個大學階段增設一些新興的跨學科專業,鼓勵高等學校加強對應用學科的研究。
(5)加強外語教學。為了盡快提高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該法還鼓勵高等學校之間開展自由競爭,支持他們廣泛地開展國際教育交流,並加強政府對高等學校質量的審查和評估。
所謂職業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個階段,應進一步克服純理論教學的傾向,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的教育與出路指導,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提高他們的職業競爭能力。
所謂民主化,則是指進一步賦予教師、學生和其他有關人員更多地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力。其措施有:
(1)在高等學校內部設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業與大學生活委員會,它們分別對學校的管理行使決定權、咨詢權和建議權。
(2)給予高等學校更多的自主權。
(3)進一步改變高等學校招生中存在的不平等、不公正現象,增加對工農出身的學生的資助。
1986年法國國民議會批准了教育部副部長德瓦凱起草的《高等教育改革法案》(又稱《德瓦凱法案》),再次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
(1)在辦學指導思想上,以「競爭、創造性和責任感」代替「現代化、職業化和民主化」原則。鼓勵學校之間、學生之間進行競爭,支持學校與個人敢於冒尖。為保證新生質量,規定高等學校可對新生進行篩選。
(2)在高等學校自身管理方面,強調高等學校必須擁有自主權和競爭力,實現經費自主,在一定限度內自主確定學生的注冊費;可頒發本校的文憑;確保教授、研究人員在高等學校中的領導地位。
(3)恢復1984年以前的兩級博士制度。這個法案直接觸及了學生及其家長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強烈抗議與抨擊,以致法國政府不得不撤消該法案,使這次改革夭折。
四、師范教育改革
1989年公布的法國教育改革法案著重強化了師范教育,廢除了現行的師范教育制度,包括師范學校和地區教育中心,對全國各地教師培訓進修機構進行綜合改造,使中小學教師的理論培養、現場實習、教育實驗結合在一起,統一由設立在大學的教師培訓學院(IUFM)承擔。
五、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
1988年出版了題為《教育與明天的社會——面對21世紀的挑戰》的調查報告。報告提出,最緊迫的改革應在初等、中等教育和大學的第一階段。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報告出版後引起了法國各界的廣泛重視,被認為是法國教育改革的綱領。
1988年「教育與經濟高級委員會」發表了題為《教育與經濟2000年的教育體制》的調查報告。基本內容是:
(1)採取緊急措施、減少中學無文憑肄業現象,因此,要在幼兒學校提供個別幫助,到小學推行三年技能教育,在初中前兩年設觀察階段,進一步發展初中後兩年的職業教育。
(2)在1995年以前,把每年獲得最低職業教育文憑(CAP和BEP)的人數從現在的38萬減少到15萬。把最初職業教育BEP改造成為可以適合多行業的基礎技能訓練,並到1995年逐步提高CAP的教育水平。此舉可望使18歲青年在校率迅速達到80%。
(3)現在每年只有15萬中學生獲得高中畢業證書,到2000年應該達到每年25萬人,其中,應該有10萬人獲得職業教育高中會考合格證書,使畢業會考合格證書獲得者占畢業生人數的3/4以上。
(4)發展大學高級技術教育,使畢業人數從現在的每年8萬增加到16萬。加強職業教育師資的培訓,定期檢查課程設置是否與實際需要相結合。
(5)提高大學第一階段的教育質量,從中學教學大綱分科內容人手,提高學習的連續性和分科指導的准確性。到2005年,使大學畢業人數從現在的每年9萬增加到19萬,達到同齡青年的45%。長線的高等教育也要圍繞未來五大熱門職業進行,即側重於培養工程師、企業管理人員及國家公務員、商業人員、醫生和教師。
(6)發展工程技術教育,建立國際水平的工程師學院,培養高水平的工程師和高技術研究人員。
(7)改善大學與企業的聯系,建立職業培訓委員會和就業指導機構,使企業對培訓更有效地實行監督,使繼續教育更具活力。企業同實驗室合作,以投資形式取得研究成果的股份並盡快開發,建立真正的技術轉讓中心等。
⑨ 法國教育制度的教育體系
法國屬於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強調教育治理要統一,在教育治理上長期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制。教育體系分學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四級。
法國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級組織的體制。形成了幼兒學校1—3年、小學5年、初中4年、高中3年的學制。從小學到高中第一年的10年為義務教育階段。高級教育以大學的三個階段為基準,培養不同規格的人才。
法國教育特色:
1、福利教育
這里針對的是公立的學府,只需要繳納一筆不貴的注冊費,就可以接受高質量的西式教育,可以同時享受精英課程和優質師資,比起實力動輒十幾萬的學費要劃算得多。而且注冊費基本在學校間沒有差異,專業也不會對收費產生影響,主要是階段帶來的差異,適合一般家庭。
2、專業豐富
綜合大學內的專業一般都是很齊全的,可以為學生帶來全面的選擇,目標在此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官網進行搜索,確認更適合自己的專業。而在法國專業學院其實能夠其中專業度更高的教育,這樣可以利用的資源會更多一些,也有利於大家的技能提升。
⑩ 法國的教育怎麼樣好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分別怎麼樣
法國高中以下的基礎教育難度比中國低,學科很多,靠孩子自己的興趣選擇,高考並不難,但是大學3年,研究生2年,博士三年,就慘了。基本畢業率不會超過45%。所以文憑是比較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