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戰斗機排名
2012年世界戰斗機排行
1F-22A「猛禽」★20製造:美國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型號:正式生產型 F-22A點評:再度折翼的「猛禽」作為世界最強戰斗機,美國空軍的F-22「猛禽」在2012年裡的新聞幾乎只有兩個關鍵詞——「限飛」和「墜機」。
相關報道:※美軍又一架F-22戰機墜毀 距恢復飛行僅兩個月※美軍一架F-22戰斗機在佛州墜毀 飛行員成功彈射※「猛禽」缺氧不敢遠飛 美空軍王牌部隊要「造反」※美國防部宣布空軍全面限飛F-22「猛禽」戰斗機※美軍飛行員駕駛F-22感覺缺氧 要求轉往其他崗位
2F-35「閃電II」★18 製造:美國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型號:空軍型F-35A點評:漲價漲到令發達國家忍無可忍加拿大政府宣布停購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戰機,重新啟動采購程序,招標時將考慮所有貨源,尋找新的替代戰機。
相關報道:※加拿大政府正式宣布取消F-35采購 尋找新的替代※美國防長放行海軍版F-35B 結束兩年的「察看期」※中國專家:F-35戰機是日本唯一而且無奈的選擇※美國海軍陸戰隊首支F-35B戰斗機中隊正式成立※美空軍F-35A飛行員訓練課程將從明年1月開始
3EF-2000「台風」★15.5製造:歐洲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代表:「台風」Block 5 批次點評:「台風」首次擊落了「猛禽」今年德國空軍首次派出「台風」參加美國「紅旗」戰機對抗演習。在與F-22「猛禽」的模擬空戰中,「台風」竟在近距格鬥中連連得分。
相關報道:※阿曼訂購12架「台風」和8架「鷹式」 值25億英鎊※中美均強化模擬空戰 德軍「台風」痛擊美軍F-22※英軍舉行「奧運衛士」演習 「台風」戰斗機出動※歐洲「台風」戰斗機在地面試驗中達到新里程碑※「台風」戰機落選印度百億大單 英國首相不甘心
4「陣風」★15.5製造:法國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 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代表:「陣風」F4標准點評:出口印度之路行之不易國際戰機市場最令人矚目的「印度中型戰斗機競標」終於有了結果,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宣布贏得126架的大訂單。
相關報道:※英國宣布停止援助印度 法國陣風戰機大單成導火索※印法「陣風」交易要變肥皂劇:印方主管被揭受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稱2016年交付首批國產「陣風」※「陣風」戰斗機首次試射ASMP-A超聲速核巡航導彈※法軍接收首架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陣風」戰機
5F/A-18E/F「超級大黃蜂」★14.5製造:美國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代表:EA-18G「咆哮者」點評:F-35潛在的拆台者波音極力將「超級大黃蜂」系列打造成為「美國輸出先進戰斗機」的第二選項。F-35的惡劣表現,為波音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相關報道:※美海軍計劃為「超級大黃蜂」系列開發新導航系統※美海軍完成「大黃蜂」系列機型任務計算機測試※波音開始生產「超級大黃蜂」的分布式瞄準系統※澳大利亞獲EA-18G電子戰飛機 由「大黃蜂」改裝※美國海軍一架F-18戰機撞入公寓樓 飛行員跳傘逃生
6蘇-35S「超級側衛」★14.5製造:俄羅斯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型號:正式量產型蘇-35S點評:中國的訂單將決定未來包括蘇-35戰斗機在內,當前俄羅斯的新武器研製可謂是細水長流。經過漫長的試飛,量產型蘇-35終於等到了裝備部隊的消息。
相關報道:※俄媒透露售華蘇-35戰斗機價格:標准版超1億美元※中國軍方回應俄媒「中國將采購24架蘇-35」報道※簡氏聲稱中國想要蘇-35的無源相控陣而不是戰機※俄媒:若中國不買蘇-35 俄T-50戰斗機將難以量產※簡氏:首批6架量產型蘇-35將於年底交付俄空軍
7F-15改「先進攻擊鷹」★13.5製造:美國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代表:對新加坡出口型 F-15SG點評:暴力和暴利的「攻擊鷹」美國波音公司將向沙特出口84架全新的F-15SA戰斗機,並且為沙特升級68架F-15S為F-15SA,總報價高達294億美元。
相關報道:※中國巡邏機抵釣魚島讓日本高度緊張 出動8架F-15※法國幻影與沙特F-15戰機軍演時相撞 飛行員逃生※美將向沙特出售新型F-15SA戰機 裝備相控陣雷達※沙特空軍將升級68架F-15戰斗機 費用近40億美元※沙特一天內兩架戰機失事墜毀 F-15飛行員失蹤
8殲-10B★13.5 製造:中國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性能:★☆市場能力:◆
細分型號:生產型 殲-10B點評:殲-10B:中國戰斗機厚積薄發與最新問世的四代機相比,殲-10B已經算不上中國最先進的戰斗機,但優勢在於其技術成熟,氣動外形、雷達系統等已獲得相當進步。
相關報道:※新型殲-10B戰斗機近日密集試飛 轟鳴聲驚起鳥群※解放軍組建首支殲10專職「藍軍」開展研究式對抗※航展公眾日烏雲密布:八一隊展示殲10高超機動性※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駕殲-10執行空地打擊任務※美媒:殲10已服役約250架 殲10B研製可能遇到阻礙
9F-16改「先進隼」 ★13製造:美國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型號:出口型 F-16E/F點評:最後的生產線為台灣而等待隨著新型F-35的問世,F-16的生產線將於2016年關閉,但美國國會在2012年底的新法案卻建議繼續後延F-16生產線一段時間。
相關報道:※洛·馬公司宣布F-16生產線關閉時間繼續後延※以媒稱竊賊盜走數台以色列空軍F-16戰機的發動機※土耳其增派25架F16戰機防挑釁 敘土邊境暫復平靜※美軍F-16戰斗機和C-130運輸機將於今年駐扎波蘭※比利時一架F-16戰機與鳥相撞墜毀 飛行員安然無恙
10JAS-39「鷹獅」★13製造:瑞典
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隱身能力:★☆市場評價:◆◆
細分代表:生產型 JAS-39C/D點評:低成本戰機也開始變黃金價為分攤成本,瑞典和瑞士不得不聯合開發改進型JAS-39E/F,最新的單機全部成本已超過1.48億美元,但在當前已不算特別昂貴。
相關報道:※瑞典透露下一代「鷹獅」計劃:將購入40-60架※「鷹獅」配套的「大烏鴉」AESA雷達即將交付(圖)※俄法「陣風」戰機團隊:瑞士選擇「鷹獅」NG不合理※「鷹獅」贏得瑞士戰斗機競標 凸顯小訂單優勢※「鷹獅」戰斗機在范堡羅展示優異的短距起飛性能。
謝謝
望採納!
② 現代戰斗機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及歐盟最先進的分別是什麼
美國是F-22。俄羅斯是T-50,中國是殲11,歐盟是台風戰斗機和陣風戰斗機。
F-22"猛禽"(英語:F-22 Raptor)戰斗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聯合研製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斗機。F-22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斗機。
F-22於本世紀初期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機種F-15鷹式戰斗機。洛克希德·馬丁為主承包商,負責設計大部分機身、武器系統和F-22的最終組裝。計劃合作夥伴波音則提供機翼、後機身、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和培訓系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稱,猛禽的隱身性能、靈敏性、精確度和態勢感知能力結合,組合其空對空和空對地作戰能力,使得它成為當今世界綜合性能最佳的戰斗機。
t-50戰斗機
Перспективны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Фронтовой Авиации
正式名稱為:"蘇霍伊航空多用途前線戰機(ПАК ФА)"
該機試驗機代號為Т-50,出口型印度方編號為I-21,是俄羅斯下一代主力多用途戰斗機,屬於替代SU-27的第五代戰斗機。
2010年首飛,早期量產型將於2016年交付部隊。,
2015年6月,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企業領導宣布,俄將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開始接收首批第五代戰斗機。
殲-11(代號:J-11,英文:Shenyang J-11或F-11)戰斗機,是中國購買的俄羅斯專利及授權的蘇-27SK(蘇-27的外銷版)的國產組裝飛機,屬於三代半戰機。該機由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後續仿製衍生機型有殲-11B、殲-11BH和殲-11D。
EF2000戰斗機是歐洲戰斗機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國合作)研製的新型單(雙)座雙發超音速戰斗機,主要用於防空和空中優勢任務,兼具對地攻擊能力。前身是EFA驗證機,曾命名為EF2000,又稱台風戰斗機(英語:fighterTyphoon)。
採用前置鴨式三角翼、雙發、單垂尾、機腹進氣道布局,具有超視距、空中超機動攻擊能力和格鬥能力的多用途空中優勢戰斗機,還具有短距起降(STOL)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法國陣風式戰斗機(Dassault Rafale)是法國達索飛機公司開發和建造的雙引擎、三角翼、高靈活性多用途戰機;航電及氣動外形以制空戰斗機為目標進行優化。是法國海軍及空軍現役主力戰斗機。
③ 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排名
F-22「猛禽」:短期內無法撼動其霸主地位
F-22更加具有優勢的是其未來發展的潛力,隨著新型空空導彈和火控軟硬體的不斷升級,再加上機體側面相控陣部件的加裝,F-22的發展還將不斷地推進。 2008年裡,F-22「猛禽」戰斗機的霸主地位仍無法動搖。在電子設別、機動性、武器配備方面,F-22的優勢面臨蘇-35BM的挑戰,但F-22還擁有至關重要的隱身性能優勢,這一項上足以導致蘇-35BM在對抗F-22的戰斗中處於下風。具體來講,F-22多數性能指標仍是絕大多數新型戰斗機無法實現的。今年最新出現的蘇-35BM在雷達和機動性能上可以勉強和F-22一拼,歐洲戰斗機「台風」和「陣風」在更換相控陣雷達後在作戰系統方面可以接近F-22的水準(但仍需數年才能實現),但這些飛機在其他性能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嚴重代差,尤其在F-22最值得稱謂的隱身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F-22的隱身性能,足夠將蘇-27等三代戰機的雷達探測距離降低到10~20千米的誇張程度,可以抵銷三代機和三代半機的大半戰力。由於目前多數戰斗機仍不具備真正的隱身能力,因此暫時沒有將這個指標列入排行榜,若增添這個指標,「猛禽」的絕對優勢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此外,F-22更加具有優勢的是其未來發展的潛力,隨著新型空空導彈和火控軟硬體的不斷升級,再加上機體側面相控陣部件的加裝,F-22的發展還將不斷地推進。不過,造成F-22最大的缺陷也是其高性能導致的價格高昂,接近2億美元的單機報價令美國人自己也望而卻步。在2008年裡,F-22在這方面的窘境略有一些起色,日本和以色列先後聲稱將不計價格采購F-22,而美國軍方也不斷提出增購F-22的要求。不過,美國當局仍未開放F-22的出口禁令,同時美國國會對空軍增購F-22的要求仍不予採納。 蘇-35BM:排行第二,新出場的最強競爭者
蘇-35BM有「簡化版蘇-35」的嫌疑,但卻集中了俄羅斯所能提供的最強的設備和武器。其中最關鍵的兩項就是雷達和發動機。 2008年2月18日,俄羅斯第一架生產型蘇-35BM原型機成功完成試飛。兩天之後,時任總統的普京與第一副總理梅德韋傑夫就親自觀看了正在進行性能試驗的蘇-35BM,俄羅斯政府對這款戰機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新問世的蘇-35BM與已經亮相多年的蘇-35初期型並不相同。最初的蘇-35源自蘇-27M,一種機體重新進行優化設計的蘇-27升級型。雖然蘇-27M/蘇-35的設計更加優越,但由於資金有限,俄羅斯方面選擇了基於蘇-27普通型的蘇-35BM,可以更多地借用蘇-27的機體和零件。盡管蘇-35BM有「簡化版蘇-35」的嫌疑,但卻集中了俄羅斯所能提供的最強的設備和武器。其中最關鍵的兩項就是雷達和發動機。蘇-35BM採用了威力強大的「雪豹」有源相控陣雷達,據稱可探測400公里遠的飛行目標,以及200公里遠的地面目標,能同時跟蹤其中24個飛行目標,並引導導彈同時攻擊其中8個。與此相比,F-22的相控陣雷達探測范圍大概在300公里左右,而F-35的探測范圍更近。蘇-35BM配備兩台AL-37F矢量推力發動機,俄羅斯方面認為美軍的F-22的矢量推力發動機不如AL-37F先進,因此機動性上蘇-35BM將更勝一籌。此外,蘇-35最大航程可達5000公里左右。另有報道稱,蘇-35BM已經初步具備了超音速巡航能力。不過,蘇-35BM採用的是早期型蘇-27的機體,能否充分發揮優秀發動機的高性能仍是疑問。蘇-35BM繼承了蘇-27系列的大型機體,多用途作戰潛力很大,最大外掛武器可達8噸,能夠攜帶14枚各型空空導彈。而F-22一般只能攜帶6枚AIM-120和2枚AIM-9近距離空空導彈。蘇-35BM的電子系統雖然不如F-22先進,但憑借「雪豹」相控陣雷達超強的探測能力,再加上最新問世的超遠程空空導彈,完全可以對F-22形成不對稱的優勢。目前F-22相對於蘇-35BM,唯一的優勢就是隱身性能,這也是蘇-35BM最大的一個缺陷。蘇-35BM畢竟是基於蘇-27機體開發的改進型戰機,隱身設計和機體結構等無法和真正的第四代戰機相比。俄羅斯現在已將蘇-35BM作為出口戰斗機的主打產品,珠海航展上俄方展出的唯一戰機模型就是蘇-35BM。俄羅斯計劃重點向中國、印度等國推銷。蘇-35BM尚未開始批量生產,能否順利打入國際市場還要看未來幾年的表現。不過,蘇-27/蘇-30系列長期保持了優秀的出口成績,作為升級版的蘇-35BM前景較為樂觀。 「台風」排行第三:後勁不足排名逐漸不保
盡管遭到F-15和「陣風」、「鷹獅NG」的挑戰,「台風」仍是西方除了F-22外最先進的戰斗機。目前,德國、西班牙、義大利、英國和奧地利已先後裝備「台風」戰斗機,而沙烏地阿拉伯在2008年裡已確定將以8000萬美元的單價將裝備這款戰機。去年5月,改裝CAESAR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的「台風」戰斗機成功首飛,這種雷達由英、德、意聯合研製,採用大量T/R模塊取代了機械掃描的天線和大功率的發射機,實現了對雷達波束掃描的電子控制。但目前生產型的「台風」仍採用ECR-90「捕手」脈沖多普勒雷達,在和美國戰機的性能對比上相對吃虧。現役「台風」戰機正式裝備相控陣雷達的進度最早也要在2010年左右才能實現,而今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對英法等國已造成嚴重影響,未來航母的建造計劃已被主動拖後,「台風」升級的計劃很可能遭到波及。現役的「台風」戰斗機雖然未採用矢量推力技術,但憑借優異的機體設計和先進的飛行控制計算機,再加上羅·羅EJ200發動機的強勁動力,「台風」獲得了不亞於美俄最先進戰機的超機動性能。 「台風」目前在各個服役國家內逐步形成戰鬥力,先後實現了發射ASRAAM、IRIS-T和AIM-9L等先進空空導彈的能力。目前,「台風」仍在使用美製AIM-120 AMRAAM先進中距空空導彈。英國、法國、瑞典、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6國聯合研製的「流星」中距空空導彈正在緊張的試驗中,很快就可以裝備部隊。「流星」導彈從性能上看,已經超越過目前所有空空導彈,屆時將裝備「台風」、「陣風」、「鷹獅」戰機,成為歐洲戰斗機的最強利器。不過有分析指出,「台風」戰機現有的ECR-90「捕手」雷達性能有限,無法充分發揮「流星」導彈的全部優勢,因此歐洲各國均期盼相控陣雷達(AESA)在「台風」上的應用,然而美好預期已被當前悲觀的經濟形勢所拖累。今年,「台風」戰機並未在出口市場上獲得新的業績。但BAE系統公司憑借去年底和沙烏地阿拉伯簽訂的出售72架協議,足以令「台風」的外銷生產持續相當長時間。不過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衰退,價格昂貴的「台風」市場已經很難令市場接受。而且,經濟困難也遲滯了「台風」下一階段改進,其原有的性能優勢逐步被新競爭者抵消,這款優秀戰機的未來前景很不樂觀。目前「台風」最大的缺點是缺少隱身性能和相控陣雷達,後者可以通過升級改進,但前者卻是先天的不足,加上昂貴的價格僅次於F-22。隨著性能較強的F-35、蘇-35BM以及性價比很高的「鷹獅NG」的出現,「台風」戰機不僅市場地位,連性能排名也將被超過。 F-15K排行第四:先進攻擊鷹
F-15系列以APG-63(V)3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作為改進工作的核心。其中,美國空軍計劃改裝224架F-15E和207架F-15C。 麥道公司(現已並入波音)研製的F-15「鷹」式重型戰斗機是第三代噴氣戰斗機的典型代表,自1970年代問世以來,一直是美國奪取空中優勢的主力戰機。F-15雖然已經服役30多年,但最新的改進型F-15K和F-15SG的機體設計和作戰系統已獲全面更新,在性能上已經達到了三代半的水準,甚至在整體性能上還要優於「陣風」等最新型戰機。去年年底,F-15曾經遭遇大規模停飛的風波,並且先後反復數次,幾乎造成美國空防系統的空白,美國本土的防空任務不得不由F-16獨自承擔。不過在2008年裡,停飛風波的負面影響逐步淡化,目前F-15正在積極進行改進工作,以鞏固其長久以來的性能優勢地位。目前,F-15系列以APG-63(V)3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作為改進工作的核心。其中,美國空軍計劃改裝224架F-15E和207架F-15C。此外,波音公司還正在醞釀升級版的F-15E+,就是以出口型F-15SG和F-15K的機體為基礎,配裝接近F-22A水平的雷達和裝備,以解決F-22A價格昂貴造成的戰力不足。論到出口型的F-15,為新加坡製造的F-15SG和為韓國製造的F-15K比美軍現役的F-15更加先進。這兩款戰機機身幾乎全部重新設計,機體結構更加優化,掛點增加到15個之多,而且發動機推力更大。F-15K/SG均可掛載AlM-120C、AIM-9X、SLAM-ER、JDAM等幾乎全部美軍新型武器。最重要的是,F-15K/SG可配備APG-63(V)3有源相控陣雷達,一問世就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最先進的戰斗機。其中,F-15SG在作戰系統方面比F-15K更加全面和先進,並於2008年11月首次公開亮相,但正式服役仍需兩三年。因此,已在韓國空軍內服役的F-15K當屬目前最先進的F-15。與俄羅斯為了賺取外匯將蘇-27系列戰機大量推銷出口不同,由於種種原因,除美國外裝備F-15戰機的西方盟國不多。21世紀前只有以色列(約100架)、日本(約200架)和沙特(約100架)裝備,進入21世紀後,只有韓國(40架)和新加坡(12架)成為新用戶。因此,F-15系列的市場評價只能算中上等。 F/A-18E/F排行第五:「超級大黃蜂」
F/A-18E/F雷達正逐步升級為AN/APG-79 AESA相控陣雷達。不僅極大提高了對目標的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可靠性和維護性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美國至今仍在生產並裝備本國的戰斗機,除了F-22在洛·馬公司低速生產外似乎只有波音在製造F/A-18E/F「超級大黃蜂」。F-14已經完全退役,F-15和F-16則只用於滿足出口訂單。在2008年裡,F/A-18E/F戰斗機並沒有太大變化,但其改進型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卻異軍突起。該機作為美國海軍新一代的電子戰機,用於取代EA-6G的地位。但美國空軍在這個時候卻由於老式電子戰機的退役,新飛機卻後繼無人,已經考慮訂購EA-18G作為其裝備。這可能將是美國空軍自F-4「鬼怪」戰斗機後,數十年來首次借用海軍型號的飛機。自F-14退役後,F/A-18E/F填補了美軍航母艦載機的主力位置。機體重新進行放大設計後,F/A-18E/F型比C/D型具備了更強的戰力拓展空間,航程和載彈量有了較大增加,並提高了隱身性能。不過按照第四代戰斗機的標准來看,F/A-18E/F改進的步伐並不大,尤其是機動性能幾乎沒有多少改善,屬於典型的過渡機種。相對於F-22、F-35乃至「台風」、「陣風」,「超級大黃蜂」的機動性、隱身能力、雷達設備、武器配置都沒有突出優點。隨著包括米格-29、蘇-27在內都開始強化多用途性能,該型機一貫推崇的「多用途」優勢也越來越小。但「超級大黃蜂」機體的可擴展潛力,令其擁有更強的作戰靈活性,可滿足不同用途的作戰需要,這也算是沒有特點的一種特點。EA-16G的成功,就是這種性能拓展優勢的充分體現。近兩年,F/A-18E/F雷達正逐步升級為AN/APG-79 AESA相控陣雷達。不僅極大提高了「超級大黃蜂」對目標的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據稱空對空探測距離可增大兩倍),可靠性和維護性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另外,AESA雷達對地模式的成像技術加上精確的GPS輔助慣性導航系統,使該機的對地精確攻擊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超級大黃蜂」在國際市場上也頗受關注,盡管F/A-18E/F價格並不便宜,但相對於昂貴的「猛禽」和「台風」,該機已經算是「物美價廉」。目前澳大利亞已訂購了24架F/A-18E/F,在馬來西亞、印度、丹麥等國新型戰機選型上也頻頻出現這款戰機的身影。不過,「超級大黃蜂」參與競標的機會雖多,但有斬獲的事情卻很少,荷蘭甚至已經公開拒絕選擇這款戰機。 法國「陣風」排行第6:
「陣風」是新一代戰機中罕見的能同時裝備空軍和航母的戰機,目前在法國空軍內正逐步從早期的F1、F2型標准升級為完全多功能型的F3型標准 2008年裡,「陣風」戰機的動作十分積極,不僅F3型「陣風」在今年正式投產,而且在出口市場上也開始主動出擊。不過,金融危機的影響使「陣風」的生產進度和升級進度都受到負面影響。 「陣風」是新一代戰機中罕見的能同時裝備空軍和航母的戰機,目前在法國空軍內正逐步從早期的F1、F2型標准升級為完全多功能型的F3型標准。今年7月,法國空軍已經批准了F3型投產,首架飛機計劃在2009年初交付。與正在生產和裝備的F2型「陣風」相比,F3型進一步增加或增強了對海攻擊、偵察和核攻擊能力,在執行這三種任務時,該機將分別採用歐洲導彈公司的「飛魚」AM39 Block2 Mod2空艦導彈、泰利斯公司的新一代偵察吊艙和MBDA公司的ASMP-A防區外超音速空地導彈(可配核彈頭),此外還將換裝泰萊斯公司的「達摩克利茲」(Damocles)瞄準吊艙。不過,在首架F3標准型「陣風」交付時,這些武器或吊艙並不一定能按時投入使用。即使是「陣風」F3型標准,目前裝備的仍是RBE2型無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雖然具有優異的低空地形跟隨能力和多目標跟蹤能力,但性能與有源相控陣還有一定距離。泰利斯公司已經開始對主動電掃描陣列AESA RBE2型雷達進行低速率初期生產,並預計在2010年交付,用在「陣風」戰斗機上。屆時,「陣風」將有望在性能上領先「台風」戰機五年左右。 「陣風」改進方向除了雷達之外還有發動機。目前,「陣風」配備的發動機為M88-2型,推重比為8.5,F3型將改進為M88-3型,推重比將達到9.5。不過同樣由於經濟危機的緣故,包括升級雷達和換裝新發動機,這些需要投入大筆資金的國防項目很可能也遭到推後。 「陣風」的機體擁有較強的潛力,空軍型擁有14個外掛點,外掛能力達9噸以上,再加上先進的電子設備和強大的推力,整體作戰能力大大優於西方以往的三代戰機。客觀講,「陣風」確實是一款能力全面、性能比較均衡的中型戰斗機,即能空中格鬥,又能對地攻擊,還能作為航母艦載機,甚至可以投擲核彈(F3型)。在新一代戰斗機中,估計只有未服役的F-35有這種「全能」水準。在出口方面,「陣風」戰機在利比亞首次打開市場後,又不斷傳來積極的信息,阿聯酋也有意購買這款戰機。此外,法國總統薩科奇在對外訪問期間,不斷向其他國家推銷「陣風」,甚至允諾讓巴西許可生產。不過,「陣風」在最大飛行速度和作戰半徑方面有較大劣勢,這也是先後在新加坡和韓國輸給F-15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米格-31SM排行第7:進入新世紀的高空高速機
俄羅斯為米格-31SM研製了射程超過200千米的R-37遠程空空導彈,這一點連只裝備中距空空導彈F-22也無法匹敵 2008年,俄羅斯正式向米格-31頒發出口許可,從而令其有望在中東等熱點區域再度展現「高空高速導彈發射飛機」的風采。此前,作為俄羅斯國內最強的遠程截擊機,米格-31一直未被列入出口產品的名單上。米格-31是最先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戰斗機,早在80年代就將無源相控陣技術應用到戰斗機上。近年來,俄羅斯又對現有的米格-31升級為米格-31SM,改裝了「屏蔽-M」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米格-31的雷達天線直徑多達1100毫米(F-22A為1000毫米),其探測距離是其他戰斗機無法比擬的,據稱對戰斗機的探測距離可達350-400千米。同時,米格-31SM裝備了新型綜合防禦系統、新型數字式通信設備和衛星導航系統。新的大型多功能彩色顯示屏代替了座艙儀表,能同時顯示導航、地形圖、與飛行狀態控制等各種信息,使這款較陳舊的戰機實現了「玻璃化座艙」。另外,俄羅斯為米格-31SM研製了射程超過200千米的R-37遠程空空導彈,這一點連只裝備中距空空導彈F-22也無法匹敵。另外,米格-31SM還加強了薄弱的對地攻擊能力,可使用多種精確制導武器。因此,米格-31的電子設備和武器評分幾乎都可以達到最高分值。但是,米格-31的機動性能卻無法和新一代戰機進行量化對比。該機具備少有的高空高速能力,爬升率也十分強勁,但近距空戰性能就有所欠缺,可能大大不如多數三代戰機。但米格-31原本就不是為近距離空戰設計的,該機獨特的超視距空戰優勢完全可以和第四代戰斗機一較高低。其武器配備也是普通戰機難以企及的。米格-31SM的出口型為米格-31E,隨著出口許可的通過,該機有望首次出口敘利亞,這一點令美國和以色列十分關注。 美國F-16E/F「隼」排行第8
F-16的龐大產量在三代戰機中是少有的:早期的A、B型,改進的C、D型以及包括E/F型在內的各種出口型 2008年裡,F-16在出口市場上繼續奪關斬將。今年,美國正式向巴基斯坦交付第一批F-16C/D戰斗機,從而結束了這款戰斗機對巴基斯坦的禁運歷史。此外,美國又向摩洛哥出口24架F-16 BLOCK52。不過,F-16的負面新聞也接連不斷。向以色列出售的最新型F-16I,在今年初被發現座艙內散發出致癌物甲醛,因此遭到臨時停飛。 F-16的龐大產量在三代戰機中是少有的:早期的A、B型,改進的C、D型以及包括E/F型在內的各種出口型,生產數量在2008年已經超過4400架的數字。F-16雖然是70年代作為低檔戰斗機設計的:突出機動性,忽略超視距作戰能力。但隨著技術的進步,F-16原來的弱項卻變成了強項,並且更加突出多用途作戰能力。目前,F-16的生產線主要用於滿足對外出口,其中主要為Block 50/52批次和Block 60/62批次,美國空軍已經停止采購新的F-16。以出口阿聯酋的F-16E/F(Block 60/62)為例,發動機、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都有了很大改進。從外型上看,Block 60/62翼根上方翼身連接處左右各增加一個不能空中投放的「保形油箱」,最大作戰半徑有了顯著提高。更重要的是,新型的Block 60/62裝備了AN/APG-80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和F-35配備的AN/APG-81不相上下。從整體作戰性能上看,F-16 Block 60/62已經具備了四代戰斗機的部分性能,甚至在部分指標上超過了「台風」和「陣風」。作為一款低檔戰斗機,這種發展水平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F-16 Block 50/52以及Block 60/62雖然已經實現了不俗的出口成績,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在利用最新技術繼續發展F-16系列。F-16E/F目前配備APG-80相控陣雷達,洛·馬還計劃研發一種更先進的AESA雷達以裝備F-16改進型。此外洛·馬針對印度最新戰斗機選型,專門推出了F-16IN型,該型號不僅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還裝備了更先進的動力系統,宣稱具備了「超音速巡航能力」,因此該型號已被稱為最先進的F-16。目前,F-16依然能夠接連不斷地拿下大筆出口訂單,再加上退役的F-16充斥二手戰機市場,高端低端兩面夾擊,F-16幾乎成為各國戰斗機對外出口必須面對的「頭號敵人」。 中國殲-10A「猛龍」排行第9
殲-10是介於法國「陣風」和瑞典「鷹獅」之間的中型戰斗機,憑借鴨翼布局的設計,機動性和歐洲「三代半」戰斗機不相上下. 200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國神秘的殲-10戰斗機首次在普通民眾面前亮相,並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充分展現了出色的機動性能。殲-10諸多性能仍沒能公開,但作為一款比較典型的第三代戰機,通過橫向對比也可進行粗略的排名。總體來講,殲-10是介於法國「陣風」和瑞典「鷹獅」之間的中型戰斗機,憑借鴨翼布局的設計,機動性和歐洲「三代半」戰斗機不相上下。另外殲-10裝備了中國最新研製的機載設備,量產型號裝備了和三代機後期型水平相當的脈沖多普勒雷達。在與蘇-27系列的多次對抗中,殲-10憑借更先進的作戰系統輕松取勝。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殲-10裝備了相控陣雷達,因此在電子設備上不太可能趕上國外的最新改型戰機,例如F-16E/F和F-15K等。不過,殲-10的武器配置基本是公開的,新型國產中距空空導彈已經正式服役,並且性能據稱已超越AIM-120C的水準。但殲-10的缺點就是機體相對較小,載彈量和掛架數量比「台風」、「陣風」少,因此武器評分只能算在中等水準。此外,殲-10的潛力由於其全新機體可以得到不少分值,但未來升級所配置的發動機仍有懸念,如果能夠進一步改進動力系統或像「超級大黃蜂」一樣重新設計機體,則會大大提高其機體潛力。總的來說,能進入排行榜的戰斗機最差也是「三代半」水平,殲-10作為中國獨立研製的產品能達到上述水平已非常值得稱道。在出口市場方面,巴基斯坦已經公開承認將裝備殲-10戰斗機,其他國家也有傳聞對殲-10感興趣。不過,出口型殲-10的發動機和雷達等設備將採用何種配置,則是業界比較關注的內容。 瑞典JAS-39C「鷹獅」排行第10
「鷹獅 NG」今年剛剛推出,在性能方面就展現出一流的水準,這也證明了「鷹獅」系列的巨大潛力 2008年,JAS-39「鷹獅」的改進型號「鷹獅 NG」闖入公眾的視線。配備相控陣雷達的「鷹獅 NG」,憑借其出色的性價比,成為當前最具威脅的「黑馬」。盡管評價不錯,但「鷹獅 NG」的市場表現卻和「鷹獅」普通型同樣太好,盡管薩伯公司提出了工業合作等優惠條件,作為最重要目標客戶的挪威在今年卻拒絕了「鷹獅 NG」。 JAS-39「鷹獅」是瑞典薩伯公司研製的單座輕型戰斗機。該機在「三代半」戰斗機里,一直被譽為具有最佳的效費比。瑞典人充分利用了「拿來主義」,發動機是美國產品,輔助發動機是英國產品,機關炮是德、法產品,火控系統是自家的。「鷹獅」可以掛載西方多數航空武器,未來還可掛載新型的FMRAAM、「流星」先進中距空空導彈。 JAS-39「鷹獅」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三批生產型的改進任務。改進後的JAS-39C/D採用了新型信號數據處理計算機和全許可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目前「鷹獅」採用了埃利克森·費倫第公司的PS-05/A多功能脈沖多普勤雷達。在本國愛立信集團的強大支持下,瑞典「鷹獅」的電子設備不可小視。PS05/A多功能X頻段脈沖多普勒雷達基本可以滿足當前的作戰需求。另一方面,CDL39通訊和數據鏈系統所具備的數據高速傳輸、共享和處理能力,使「鷹獅」在編隊作戰時具備了可怕的戰力。今年,瑞典隆重推出了最新改進型「鷹獅NG」,該機改裝了和「台風」同型的CAESAR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且配備了專門為其開發的新型頭盔瞄準,再加上更先進的作戰系統,瑞典希望該機能夠搶占未來戰斗機市場的更多份額。雖然號稱性價比很高,但「鷹獅」的出口成績並不太理想,並沒能實現類似F-16的市場輝煌。目前僅南非空軍訂購了28架,泰國訂購了12架,匈牙利和捷克則以租借方式各裝備了14架「鷹獅」戰機。目前,「鷹獅」正參與多個國家的新型戰機競標,其中包括印度、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丹麥、巴西、荷蘭和瑞士等
④ 全球十大最帥戰機都有哪些
單論顏值 全球十大最帥戰斗機
10.F-22猛禽戰斗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聯合研製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斗機。F-22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斗機。
⑤ 世界十大戰斗機排行榜
第十名:殲-10戰機
殲-10戰機有一個更出名的名字叫「大力龍」,它由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設計研發,是一種全天候多用途戰斗機。殲-10的11外部掛載點至少能夠攜帶6000千克武器,而且在進氣口左舷下裝備有23毫米雙管機關炮。成飛設計的這款飛機用於執行空對地和空對空的雙重任務。
第九名:米格-35戰機
米格-35是一款4++代噴氣式戰斗機,因其獨特的光學定位系統而著稱;該系統可使飛機減少對地面控制截擊系統(GCI)的依賴,可幫助其獨立進行多角色任務。在飛機每個翼尖上都安裝有激光發射探測器(LED),可幫助戰機偵測即將到來的危險,並且可通過紅外線波段抵消危險。
第八名:T-50「金鷹」戰機
T-50「金鷹」戰機由韓國航太工業公司製造,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超音速高級教練機。在駕駛艙後面裝備有美國通動力公司的A-50型20毫米機關炮,無連結填彈系統備彈205發。這款噴氣式戰斗機在電子戰訓練中具有很強的訓練針對性。
第七名:F-16「戰隼」戰機
F-16戰機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的多用途噴氣式戰斗機,也被稱為「毒蛇」戰斗機。這架戰機具有很好的放寬靜態穩定性,其座椅向後傾斜30°,可以減輕飛行員的加速度承載。泡狀座艙罩可以提升飛行員視覺能力,最重要的是側式操縱桿便於操控。
第六名:「陣風」戰機
「陣風」戰機具備眾所周知的空對空戰斗能力,是一種占盡空中優勢的戰斗機。「陣風」戰機由法國軍機、商務機生產商達索(Dassault)飛機公司設計開發。這款飛機支持「光譜」電子戰系統,可抵禦地面和空中的威脅。這款戰機還可以協助生成遠距離攔截和鎖定所需要的實時三維地圖。
第五名:「鷹獅」戰斗機
「鷹獅」戰機具有八個可裝載導彈和炸彈的掛載點,是一種輕型戰機,以其鴨式三角翼設計和高機動性著稱。這架戰機支持一個復雜的PS-05A型脈沖多普勒X射線雷達,可以偵測120公里外的目標。「鷹獅」也可以通過發射空空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
第四名:「台風」戰斗機
「台風」戰機由來自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的四家公司聯合設計建造,在多次戰爭中贏得桂冠。「台風」戰機採用了先進的「禁衛軍」綜合防禦系統,可實時監測空對空和地對空危險,並且可以同時應對多種威脅。
第三名:蘇-27
被稱為「俄羅斯飛行怪物」的蘇-27戰機是一種超級噴氣式戰斗機,能清除掉3530公里范圍內的打擊目標。蘇-27轉為縱深遮斷和奪取制空權而設計,在四代機中占據一流地位。
第二名:F/A-18「大黃蜂」戰機
F/A-18「大黃蜂」戰機是一種具備最好氣動性能和大攻角能力的多用途戰術飛機,被譽為「美國尊嚴守護者」。這架戰機率先使用數字復用航空匯流排和多功能顯示器,可使飛行員在瞬息萬變的戰斗環境中更加靈活的執行動作。
第一名:F-22「猛禽」戰機
F-22是世界上致命打擊性能最好的戰斗機,是美國空軍的最重要機種,F-22「猛禽」是一款第五代戰斗機,以其高機動性、感測器融合性、超音速巡航和致命攻擊能力成為了世界上最頂級戰機。
因為T50和殲20沒列裝部隊,所以不在其中。
⑥ 世界上最強的十大戰機
第十名:殲-10c
毫無懸念!殲-20「威龍」戰機是目前最先進的戰斗機。據專家推測:殲-20是目前四代機中功能最全、載彈量最大而整體性能最優秀的戰斗機。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雙垂尾、DSI進氣道,鴨翼氣動布局,同時是一架具備高隱身、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能力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幾十年的艱辛積累造就了「威龍」,我們終於從以前盯著別人去仰視,拿出了我們自己的東西,走進了全新的時代。由此殲-20是我國戰機發展上里程碑的機型,未來可能成為現代戰機發展的標准。對於我們而言殲-20書寫的是探索、引領和擔當!這也標志這中國空軍的日益強大!
⑦ 戰斗機的排名
您問的是戰斗機先進性排名吧!那麼這里的排名是按照現役戰斗機排名的。
第一,首推F22,因為它是唯一的現役四代戰斗機,
第二名,台風,為歐洲聯合研製的三代半戰斗機。
第三名,F-15E戰斗機。
第四名,SU-27SM,俄羅斯自用的一個升級改進型,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第四名,陣風,法國戰機,有艦載型和常規型,常規型空軍裝備。
第五名,F/18EF,美國艦載機F/18CD的最終改進型。
第六名,殲11B,SU-30MKK的仿製版。
第X名,F-16,大名鼎鼎的美國中型戰斗機。
第X+1名,殲10戰斗機。
希望採納
⑧ 世界上戰斗機排名前十
第一名:F-22「猛禽」戰機
F-22「猛禽」(英語:F-22Raptor)戰斗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聯合研製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斗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斗機。F-22於本世紀初期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機種F-15鷹式戰斗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稱,猛禽的隱身性能、靈敏性、精確度和態勢感知能力結合,組合其空對空和空對地作戰能力,使得它成為當今世界綜合性能最佳的戰斗機。
第二名: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
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T-50為單座雙發重型戰機,具備隱身性能好、起降距離短、超機動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點。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1450千米,作戰半徑1100千米,戰斗載荷可達6噸,內置2個武器艙,能實現飛行性能和隱身性能的良好結合。
第三名:F-35戰機
F-35「閃電Ⅱ」(F-35LightningII)聯合攻擊戰斗機,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生產的單座、單發隱形戰斗機。F-35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並發展出3種衍生版機型:常規起降型F-35A,短距/垂直起降型F-35B,航母艦載型F-35C。
第四名:蘇-35戰機
蘇霍伊蘇-35(英語:SukhoiSu-35,俄語:КБСухойСу-35)戰斗機,北約代號「側衛-E」或「超側衛」(Flanker-E、SuperFlanker)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斗機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多用途重型戰斗機,在戰斗機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斗機改進型號,即第四代半戰斗機。
第五名:F/A-18「大黃蜂」戰機
F-18「大黃蜂「式戰斗機(F/A-18Hornet)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為美海軍研製的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斗第四代戰斗/攻擊機(由於蘇聯傳統分類和美國2009年後分類方式兩者已統一,所以以上就是唯一的國際第四代戰斗機標准),它主要用於海上防空,也可進行對地攻擊。用於替代逐漸老化的後掠翼F14「雄貓」式戰斗機。
第六名:「陣風」戰機
達索陣風(DassaultRafale)戰斗機,或音譯為拉斐爾戰斗機,是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設計製造的雙發、三角翼、高機動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戰斗機。
以F3型為例,陣風已具備高超的對海攻擊、偵察和核攻擊能力,在執行這三種任務時,該機將分別採用歐洲導彈公司的飛魚AM39Block2Mod2空艦導彈、泰利斯公司的新一代偵察吊艙和MBDA公司的ASMP-A防區外超音速空地導彈(可配核彈頭),此外還將換裝泰萊斯公司的達摩克利茲(Damocles)瞄準吊艙。
第七名:「鷹獅」戰斗機
「鷹獅」NG戰斗機是一種真正的多用途戰斗機,其主要性能指標(如作戰半徑、續航時間、武器掛載能力、發動機推力和超聲速巡航能力)完全能滿足荷蘭空軍的要求。
瑞典鷹獅-NG戰機「鷹獅」NG驗證機是一個新技術發展飛行平台,是為了推進下一代戰機「鷹獅」NG所採用的新技術和新能力而建造的。「鷹獅」NG戰機作戰范圍更廣,航時更長,負載更大,且可超音速飛行。
第八名:台風戰斗機
歐洲台風(EurofighterTyphoon)戰斗機,曾命名為EF-2000,是一款由歐洲戰機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國合作)設計的雙發、三角翼、鴨式布局、高機動性的多用途第四代半戰斗機。
2007年5月,改裝CAESAR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的台風戰斗機成功首飛,這種雷達由英、德、意聯合研製,採用大量T/R模塊取代了機械掃描的天線和大功率的發射機,實現了對雷達波束掃描的電子控制。但現生產型的「台風」仍採用ECR-90「捕手」脈沖多普勒雷達,在和美國戰機的性能對比上相對吃虧。
第九名:米格-35戰機
米格-35戰斗機(俄語:Микоян МиГ-35,英語:Mikoyan MiG-35,北約代號「支點-F」),俄羅斯米高揚設計局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術基礎上的發展機型,該機各方面性能大幅提升,在俄羅斯的分級中,被列為4.5代戰斗機。現除了俄羅斯本國采購外也在努力在為該機尋找海外市場。
第十名:殲-10戰機
殲-10戰斗機(英文:J-10或F-10,北約代號:螢火蟲Firefly),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斗機。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斗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
⑨ 世界十大戰機都包括啥排名第一的是啥
戰斗機也就是大家如今說的殲擊機,第二次世界大戰階段曾普遍稱之為驅逐機,殲擊機的關鍵每日任務是與敵軍殲擊機開展空中格鬥,奪得上空優點(制海權),是空軍上空戰斗的關鍵機型,也可用以實行對地進攻任務。那麼世界上什麼知名的的戰機呢?
第十名光輝戰機基本上每個強國的優秀戰機研發工作中全是以抵抗F-22進行的,這一問世於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戰機服現役迄今依然以其稱雄群英的整體實力技術領先全部型號規格的戰機,將來也將在戰斗機行業維持領先水平較長一段時間,的確是實至名歸的第一。
⑩ 目前全世界最強的戰斗機都有哪些
第一名:F-22「猛禽」戰機F-22是世界上致命打擊性能最好的戰斗機,是美國空軍的最重要機種,F-22「猛禽」是一款第五代戰斗機,以其高機動性、感測器融合性、超音速巡航和致命攻擊能力成為了世界上最頂級戰機。F-22「猛禽」(英語:F-22Raptor)是一種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通用動力等公司聯合為美國空軍設計的重型隱身戰斗機,主要任務是取得並確保戰區的制空權。目前唯一現役的第五代戰斗機。它配備了AN/APG-77主動相控陣雷達、AIM-9X紅外成像(IIR)空對空導彈、AIM-120C/D中程空對空導彈、二維F119-PW-100推力矢量引擎、先進整合航電與人機界面等。在設計上具備超音速巡航(不需使用加力燃燒室)、超視距作戰、高機動性、對雷達與紅外線隱身等特性。據估計其作戰能力為F-15的二到四倍。第二名: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為單座雙發重型戰機,具備隱身性能好、起降距離短、超機動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點。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1450千米,作戰半徑1100千米,戰斗負荷可達6噸,內置3個武器艙,能實現飛行性能和隱身性能的良好結合。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為單座雙發重型戰機,具備隱身性能好、起降距離短、超機動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點。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1450千米,作戰半徑1100千米,戰斗負荷可達6噸,內置3個武器艙,能實現飛行性能和隱身性能的良好結合。第三名:F-35戰機F-35「閃電II」是一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生產的單座單發動機多用途戰機,能夠負擔近空支援、F-35閃電II(19張)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美國的F-35「閃電2」有「史上最昂貴戰斗機」之稱。美軍的「通用低成本輕型戰斗機」和「聯合先進攻擊技術」的新戰機理念在洛·馬-諾·格公司聯合研製的X-35上初現,美軍便選中它並命名為F-35聯合打擊戰斗機(JSF)。它的研製費用達絕對空前的近3000億美元,由於堅持「過於復雜樂觀的計劃」和「過於復雜的設計」,F35遇到了麻煩進而廣受詬病。第四名:蘇-30/35戰機蘇-35是第4.5代重型戰機,具有遠程,多用途,空優和打擊等特性。和蘇-30有同樣血統設計,有相似性能特徵和零件;也可說是蘇-30的一種特製版。更助長了蘇-35BM型的研發。目前蘇-35隻有少量的五架服役於俄羅斯空軍。蘇-35/蘇愷35(北約代號:Flanker-E))是第4.5代重型戰機,具有遠程,多用途,空優和打擊等特性。和蘇-30有同樣血統設計,有相似性能特徵和零件;也可說是蘇-30的一種特製版。更助長了蘇-35BM型的研發。目前蘇-35隻有5架正在設計局試飛,現存4架,尚未有公開的服役紀錄。第五名:F/A-18「大黃蜂」戰機F/A-18「大黃蜂」戰機是一種具備最好氣動性能和大攻角能力的多用途戰術飛機,被譽為「美國尊嚴守護者」。這架戰機率先使用數字復用航空匯流排和多功能顯示器,可使飛行員在瞬息萬變的戰斗環境中更加靈活的執行動作。-美國F-18由美國麥道公司和諾斯洛普公司聯合研發的艦載型戰斗機,主要編入美國航母戰隊。F-18綽號「大黃蜂」。F-18「大黃蜂」是第一種生產型,是單座、雙發航載戰斗攻擊機,主要用於航對防空和航載攻擊機的護航,有些也用於執行空對地攻擊任務。衍生型號包括F/A-18E/F、EA-18G等。第六名:「陣風」戰機「陣風」戰機具備眾所周知的空對空戰斗能力,是一種占盡空中優勢的戰斗機。「陣風」戰機由法國軍機、商務機生產商達索(Dassault)飛機公司設計開發。這款飛機支持「光譜」電子戰系統,可抵禦地面和空中的威脅。這款戰機還可以協助生成遠距離攔截和鎖定所需要的實時三維地圖。陣風戰斗機(法語:DassaultRafale)是法國達索(Dassault)飛機公司設計開發和建造的雙引擎、三角翼、高靈活性多用途戰斗機,預計成為法國海空軍下一代的作戰主力。達索使用「全形色」這個詞來描述這架飛機,以顯示它與其它多用途戰斗機之間的區別。其它多用途戰斗機有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的區分。達索還使用這個詞來顯示陣風可以在作戰中從一個功能轉換到另一個功能的能力。陣風戰斗機計劃用來取代七種不同的專門化的飛機。第七名:「鷹獅」戰斗機「鷹獅」戰斗機具有八個可裝載導彈和炸彈的掛載點,是一種輕型戰機,以其鴨式三角翼設計和高機動性著稱。這架戰機支持一個復雜的PS-05A型脈沖多普勒X射線雷達,可以偵測120公里外的目標。「鷹獅」也可以通過發射空空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JAS-39「鷹獅」是瑞典薩伯公司研製的單座全天候全高度戰斗/攻擊/偵察機,用以在90年代取代瑞典空軍的Saab-37「雷」式戰斗機。該項目的定義和發展最早始於1980年6月,1982年5月瑞典政府和正式批准由薩伯-斯堪尼亞公司、活爾伏航空發動機公司、埃利克森公司和合資工廠公司共同組成瑞典航空航天工業集團發展該項目。-82年6月簽定了5架原型機和30架生產型的研製合同,首架原型機87年4月26日出廠,88年12月9日首飛;由於飛行控制軟體的問題,該機於89年2月2日墜毀,首架生產型已於93年6月8日交付。92年6月3日又簽定了第2批110架的購買合同。第八名:台風戰斗機台風戰斗機是歐洲戰斗機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國合作)研製的新型單(雙)座雙發超音速戰斗機,主要用於防空和空中優勢任務,兼具對地攻擊能力。1984年德、英、法、意和西班牙五團達成協議、提出「歐洲戰斗機」計劃(EFA),中途法國退出。事過10年,1994年3月27日,英、德、意和西班牙四國聯合研製的EF2000戰斗機原型機實現了第—次試—覽。試飛計劃已經完成,已經交付四國空軍使用。第九名:米格-35戰機米格-35是一款4++代噴氣式戰斗機,因其獨特的光學定位系統而著稱;該系統可使飛機減少對地面控制截擊系統(GCI)的依賴,可幫助其獨立進行多角色任務。在飛機每個翼尖上都安裝有激光發射探測器(LED),可幫助戰機偵測即將到來的危險,並且可通過紅外線波段抵消危險。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術基礎上的發展機型,在俄羅斯的分級中,被列為4.5代戰斗機,目前唯一的原型機是利用原先供應米格-29M2的驗證機機身經過三次改進而成。米格-35的最大起飛重量較米格-29M2增加了30%,因此被列為中等重量的戰斗機,超過了原先的分類標准。目前,俄羅斯正在為該機尋找海外市場,印度和阿爾及利亞為最大的潛在客戶,該機預計2009年開始量產。第十名:殲-10戰機-殲-10戰機有一個更出名的名字叫「大力龍」,它由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設計研發,是一種全天候多用途戰斗機。殲-10的11外部掛載點至少能夠攜帶6000千克武器,而且在進氣口左舷下裝備有23毫米雙管機關炮。成飛設計的這款飛機用於執行空對地和空對空的雙重任務。殲-1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單發動機、輕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第三代戰斗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殲-10是一種多用途的戰斗機,能夠執行空戰和轟炸的任務。2004年1月,解放軍空軍第44師132團第一批裝備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