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的定義和本質是什麼
國家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本質是:國家是由國土、人民和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
20世紀初的幾位法國和德國學者如Jellinek, Laband,Carré de Malberg,創立了國家三要素的理論,強調了政治權力與領土、人民的統一。
國家三要素理論可以如此概括:當在一個固定的領土范圍內居住著一個人民,而在這個人民中又行使著一個合法的政治權力時,便存在著國家。
國家分類
在政治學意義上,可以將國家分為君主制國家、君主立憲制國家、共和制國家、民主國家或專制國家。
在政治經濟意義上,可以將國家分為自由主義國家或社會主義國家、干涉主義國家、保護主義國家(Etat Providence)。
在公法意義上,可將國家分為單一制國家unitary state—Etat unitaire(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的)與聯邦制國家federal state—Etat fédéral(還有所謂的邦聯制confedercy of state,在這里,一個邦聯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國家聯盟,其中每一個都保留著它的主權權力)。
單一制國家的基本特徵是中央政權壟斷著全部憲法性權力,特別是立法權及司法權。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實單一制國家都是集權式的。單一制國家可以是中央集權型的,也可以是地方分權型的。
聯邦制國家是指中央政權與地方政權分享憲法性權力,其方式及份額(程度)各國亦不完全相同。
㈡ 美國,中國,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的政體和國體分別是什麼
美國是總統制民主共和政體(總統是最高權力擁有者,是政治和軍事力量的領導者);三權分立政治制度(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開)。中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
英國的政體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體則應為「資產階級專政的立憲君主國」。
德國的政體為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共16個州,每個州有自己的憲法、議會和政府。
日本的政體是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國體則應為「資產階級專政的立憲君主國」。~ 法國是內閣制和總統制的混合政體
㈢ 法國是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法國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3)法國國家本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1、法國區位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2、法國面積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3、法國行政區劃
法國的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其下又分為96省,4個海外省(即1個海外大區轄有1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和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行政區。全國共有36679個市鎮。
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
㈣ 國家的起源和本質是什麼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國家是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一種歷史現象。國家在本質上是一個階級概念和政治概念,而不是一個地域概念。
國家的起源是同階級對立聯系在一起的,它是在社會分裂成為敵對階級的情況下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而產生的,將來也必然隨著階級的滅亡而失去其存在的根據。
國家要素:
國家是由國土、人民和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
20世紀初的幾位法國和德國學者如Jellinek, Laband,Carré de Malberg,創立了國家三要素的理論,強調了政治權力與領土、人民的統一。
國家三要素理論可以如此概括:當在一個固定的領土范圍內居住著一個人民,而在這個人民中又行使著一個合法的政治權力時,便存在著國家。
所謂領土,是三維的:領土、領海、領空。
作為國家的基本要素,領土並不只是供人居住的一片土地,它同樣構成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記憶的一部分,是這個國家的象徵,是聯系人民、使他們自我認同及互相認同的紐帶。
㈤ 法國是什麼國家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the 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於17~18世紀路易十四統治時達到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之後,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先後經歷兩次帝國和三次共和國,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20倍,成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二戰後,建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年被夏爾·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所取代。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㈥ 為什麼法國的全稱是法蘭西共和國 它是共和國嗎
因為實行共和體制,所以全稱是法蘭西共和國。是共和國。
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共和國,取決於該國家是否實行國和政治。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斗。
共和政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准則。
(6)法國國家本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個國家是不是「共和國」,並不在於它的國名是否稱之為「共和國」,而是在於它的政體是否「行共和之政」。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不稱為「共和國」,實際上卻是共和國。例如:英國雖然保留了君主,並且稱之為「王國」,但實際上卻是「行共和之政」的「虛君共和國」。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稱之為「共和國」,實際上卻並不是共和國,而是「實質上的君主專制國家」。例如: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伊拉克共和國」。
所以說,法國是共和國。相反,在很多西方國家眼裡,社會主義就相當於獨裁,所以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古巴不是共和國。
㈦ 法國是什麼制度國家
法國是半總統共和制國家。
它是介於總統制和議會制之間的一種國家政權形式。主要特點是:總統由普選產生,權力很大,是國家權力的核心。政府是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對議會負責,其權力和地位比以前大為提高。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其地位和作用較第四共和國有所下降,原擁有的立法權、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三大傳統權力受到總統和政府的限制。
產生原因
一、內部原因:
1、法國人民深受啟蒙思想家影響,重視自己的權利的維護。
2、法國人民富有革命激情,勇於斗爭甚至革命。
3、法國政治力量復雜,各派系不斷斗爭。
二、宗教原因:天主教集團同新教集團矛盾尖銳,進行過長期戰爭。而路易十四卻取消了信仰新教自由,使宗教矛盾激化。
三、地理原因:
1、法國國土較小,革命容易擴散。
2、法國主要勢力集中在巴黎,適合「中心城市暴亂」。
四、外部原因:外敵入侵。無論是歷次反法同盟進攻法國,還是普法戰爭,二戰,阿爾及利亞戰爭,蘇伊士河戰爭。對外戰爭失敗,使法國被迫改變政體。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法國
㈧ 法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領土呈不規則的六邊形,北面和東面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接壤,南臨地中海,西南與西班牙、安道爾為鄰,西為比斯開灣,西北隔拉芒什海峽、加來海峽與英國相望。
法國境內主要河流有塞納河、盧瓦爾河、羅訥河,有巴黎盆地、阿基坦盆地、羅訥谷地及地中海沿岸平原。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的西段、比利牛斯山脈、孚日山脈和汝拉山脈,高原有中央高原和阿摩利康高地。法國地處北溫帶,氣候受海洋影響,大部分地區為冬溫夏涼、常年有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多在10-14X,無霜期285-325天,均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年均降水600-1000毫米,從東南向西北遞增,季節分配較均勻,利於農業。西部向東逐漸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南部為地中海式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利於作物多種經營。農業以牧業為主,是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葡萄酒、甜菜、馬鈴薯、肉類、牛奶、蔬菜、水果產量居世界或西歐前列。法國葡萄酒聞名世界,當地人種植的葡萄多用於釀酒。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大家,滿意請採納,謝謝。
㈨ 法蘭西共和國的社會性質是什麼
資本主義社會
一、政體。1789年大革命前的法蘭西王國是君主專制政體,1789年革命後大資產階級當權,保留了國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中經吉倫特派統治、雅各賓派專政,熱月政變後的督政府的政權,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建立獨裁體制,共和國名存實亡,但名義上仍屬於共和政體。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14、1815年,波旁王朝兩次復辟,恢復了法蘭西王國,與第一帝國一樣,都是君主專制政體。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復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憲政體。1848年,二月革命後建立第二共和國。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再建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國解體,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和維希傀儡政權統治。二戰結束後,法國進入第四、第五共和國時期。可見,法國政體演變的復雜性。
二、國體。大革命前的君主專制政體是封建性的。1789年革命後,除復辟的波旁王朝是半封建的國家外,(因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已進行了二十多年,資本主義制度已較根深蒂固,復辟王朝無力全然恢復封建制度)不論是君主政體還是共和政體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反映了金融資產階級與工業資產階級的不同統治。同時,也反映了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幾個階段,即工場手工業時期、工業資本主義時期和資本主義的成熟時期。
近現代法國政體和國體的演變告訴我們:歷史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波浪式前進的,不會一帆風順。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成熟是不可抗拒的。文明的每前進一步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
㈩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的國體和政體分別是什麼知道的說下,謝謝了!
國體都是資產階級專政;美國政體是總統共和制、英國政體是君主立憲制、法國政體是半總統半議會制、德國政體是議會共和制、日本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資產階級專政的方式不同於封建專制國家。它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憲製取代封建割據君主制、等級君主制或君主專制制。作為封建專制制度對立物的資產階級政黨制度、議會制度以及公民享有某些權利的法律制度的產生,是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10)法國國家本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資產階級佔有生產資料和掌握國家政權的條件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如同資產階級的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暴力機器一樣,本質都是資產階級專政的手段和工具。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產階級強化其軍事官僚機器,對內加強統治,對外加緊瓜分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變換方法,採用吸收工人參加管理,制定社會救濟、社會保險等政策,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促進經濟發展。
建立福利國家,調節和緩解國內的階級矛盾。採取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資產階級專政的性質,並未能徹底解決資本主義國家固有的生產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根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