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大革命開始沒有廢除國王為什麼不久處死了
因為不殺法國國王無法立威,王權還將壓倒民主
B. 歷史討論為什麼歐洲的國王們害怕法國的大革命
當時歐洲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封建專制統治,他們君主害怕法國大革命傳播到自己領地,引發革命。尤其是法國大革命進行得很徹底,不但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而且推翻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這使得普魯士、奧地利等國不得不組成歐洲反法聯盟來絞殺發法國大革命
C.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為什麼最後會被除死
主要原因是叛國
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打破君主立憲制度
雖然保留了君主,但路易十六拒絕簽署《人權宣言》
後法國與奧地利開戰,路易十六與奧地利達成協議
將作戰計劃告訴奧地利,以保住自己的王位
戰後,法國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路易十六東窗事發,於第二年,也就是1793年被處死~~~~
D. 為什麼拿破崙可以稱帝,而原先的法國王室都只是國王
國王比皇帝小一級,而當時的皇帝是神聖羅馬帝國血統的奧地利繼承的,最後被拿破崙逼迫讓位了。另外英國的皇帝是搶的印度的,據說西方人認為皇帝是在一個地方只有一個,西方合法的就是神聖羅馬帝國,英國搶不到就去搶東邊的結果搶了印度的皇帝稱號。
E. 既然英國國王又是法國國王,為什麼不把兩個國家統一了
首先,兩國國王是一個人,並不表示兩國權貴願意合並,而且當年歐洲的中央集權可沒有中國那麼嚴,國王強行合並兩國,會被兩國都遺棄的
F. 法國國王為什麼要獎賞韋達500法郎
法國國王下令國內數學家求解此題,但很長時間過去了,沒有人報告結果,國王心裡悶悶不樂。一天,韋達與國王交談,國王提起這件事情,並把方程給韋達看,結果韋達在幾分鍾內求出了答案。國王高興地誇道:「韋達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當場獎賞韋達500法郎。
G.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為什麼被推上斷頭台
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世生於1754年8月23日,太子路易.德.法蘭西的第三子,他出生當年,次兄阿基坦公爵克薩維爾去世;1761年長兄勃艮弟公爵路易去世,他成了太子的第一繼承人;1765年12月20日,他11歲時,父親太子路易去世,他成了王太孫,也就是路易十五的繼承人。16歲時與奧地利女皇瑪利亞.特蕾西亞之女瑪利.安托瓦內特結婚。1774年5月10日下午3:30,路易十五去世,他成了法國歷史上第十六個叫路易的國王。
大家都知道1789年到1793年間發生了什麼,自以為代表自由、平等、人權的暴民們搶走了所有有權人的自由和人權。暴民們只知道平等,一種小人的平等。他們的「生活長期以來一直就過得不好,他們要向生活比他們過得好的人。」「權力對這些人來說對這些人來說是太新鮮了,以致於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悅,想盡情地享受它一下。」於是國王和王後成了他們「小人的滿足感」的犧牲品(引的內容皆源於史蒂芬.茨威格《瑪利.安托瓦內特》)。
於是見了血就會有快感的瘋子和虐待狂們走上了歷史舞台,嗜血狂丹東舉起屠刀,三天殺了200名法蘭西人民,不僅殺了人,還虐屍奸屍(那具可憐的女屍是王後的朋友)……
1792年9月22日,國王路易十六成了路易.卡佩,終於1793年1月21日,所有變態狂色情狂嗜血狂虐待狂們同時有了高潮——路易上了斷頭台。
路易十六國王生性駑鈍,缺乏自信,遇事只懂得逃避,所以革命期間他除了自己熱愛的鎖匠活什麼也沒做,即使是他被革命政府逮捕、廢黜王位,他也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和妻兒享受天倫之樂,任何一個頭腦正常的人也不會將他當作暴君,更提不上死刑,他最嚴重只是個平庸的君主。平庸也要判死刑,那地球上豈不要少40億人?
他臨死前說「我寬恕我的敵人,我無辜而死,懇求上帝別讓我的鮮血濺到我的子民身上。」
路易十六的斷頭是查理一世斷頭的後繼,它是十九世紀大革命的前奏。同時,它影響到1917的俄國革命,蘇維埃比他們更殘暴,處死了沙皇一家21口,開啟了二十世紀大屠殺的序幕。
紀念偉大的殉難者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世。
H. 關於法國的國王的一個問題
也可能是
查理大帝:Great Charlemange
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年 或 747年—814年1月28日),一譯查理曼(來自[法]Charle-magne = [拉]Carolus magnus),又稱卡爾大帝([德]Karl der Grosse,[拉丁]Carolus Magnus)。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768年—814年)。
查理大帝出生地不詳,推測出生於亞琛。國王丕平三世(矮子)之次子。丕平卒後,與其弟卡洛曼南北分治。771年因弟死而獨自執政。在位時,先後進行五十多次擴張遠征:772年至804年全部征服薩克森;774年進攻倫巴第王國,吞並義大利北部;778年和801年兩次出征西班牙;向東吞並巴伐利亞和卡林提亞,使疆域東至易北河和波希米亞,南迄義大利中部,西臨大西洋,北抵北海。799年進軍羅馬,幫助教皇恢復權位;800年教皇為之加冕,封為「羅馬人皇帝」,王國遂稱「查理曼帝國」。
他征服了西歐與中歐大部分土地。當他加冕為王後,羅馬帝國衰弱時,他復興了政治與文化生活,並在以阿亨為歐洲中心,收集文學,建築藝術等經典,成為第一個中世紀的文藝復興。
查理一生發動侵略戰爭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對北方撒克遜人的征服。他以傳播基督教為
借口,從公元772年起,先後發動8次進攻,時間長達33年,最終征服了撒克遜人,使
之成為法蘭克國的臣民。
在幾十年的征戰之後,查理的王國已經擴大到了相當於今天的法國、瑞士、荷蘭、比利
時、奧地利以及德國、義大利的大部分地區。成為當時西歐空前強大的國家。而隨著版圖的
日益擴張,查理對國王的稱號已經不再滿足了。
教皇立奧三世看到查理勢力強大,也為便於和查理共同控制西歐,於是,就為查理舉行
了加冕,稱他為「羅馬人皇帝」。
查理欣然接受,並正式稱為皇帝。從此,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帝國」,查理國王成了
「查理大帝」。他把自己的帝國當作了古代羅馬帝國的繼續。
查理統治時期,曾下令教會和寺院辦學,並在宮中成立學院,廣泛招聘僧侶學者前來講
學。他還從中等人家和低微門弟人家中挑選子弟,與富貴子弟共同接受教育。甚至任命出身
貧窮,學習優異的青年教士為主教。當然,這一時代的文化教育仍然是由教會壟斷的,教育
的目的也是為宗教神學服務。
查理對基督教極為熱誠和虔信。他定都阿亨後,大興土木,修建了許多金璧輝煌的宮殿
和教堂。所有的大理石柱,是從遙遠的羅馬等地拆除古代建築運來的,隨著建築的興盛,繪
畫、雕刻等藝術也有所發展。阿亨的宮廷禮拜堂一直保存至今。
查理還派人搜集和抄寫了許多拉丁文和希臘文手稿,雖然對抄本內容一無所知,但也為
後代保留了許多古典作家的著作。
因為查理大帝統治的王朝叫加洛林王朝,所以後來的歷史學家又把查理時代的文化稱為
「加洛林文化」。
查理死後不久,帝國就出現了分裂。到了公元843年,他的三個孫子各自為王,帝國
一分為三。以後的西歐各國就是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東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德
國,西法蘭克成了以後的法國。東、西部之間的地區成了以後的義大利。法蘭克人的語言也
出現明顯的分化,形成了法語、德語和其他西歐國家的民族語言。
現在歐洲人都承認自己是查理大帝的子孫就像我們都承認是炎黃子孫一樣,對一個大洲的人來說這樣的一致可是不容易的,這可以看出一點查理在歐洲的地位了吧。總之是很偉大的。
I. 法國現在怎麼沒有國王或是君主
巴黎人民攻破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開始有國王,實行君主立憲制,後來君主立憲派被推翻,吉倫特派上台,沒有了君主立憲制。
拿破崙霧月政變,重新有了國王(當然,習慣稱之為皇帝)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
拿破崙被反動勢力推翻,波旁王朝復辟,又有了國王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沒有君主了。
1851年,發生政變,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有了皇帝,叫做:路易波拿巴
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成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二戰爆發,法國滅亡
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1958年通過新憲法,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J. 為什麼法國在拿破崙之前居然一直沒有皇帝
路易十六被砍了,法國進入大革命,極其混亂,政局動盪不安。
基本是共和制,沒有皇帝。
實名反對另一回答,他喵的歷史文盲。
2.國王。只要被教皇加冕,他們也以皇帝自居.大多數是獲得加冕的。
「皇帝」是中國本來就有的詞,身為中文使用者,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歷代中國皇帝所共有的一些特徵,諸如領土遍及天下(在當時中國就是天下)、中央集權下的最高權威、在家天下思想下由世襲繼承、天命所歸而帶有神聖性等。
然而,這些特徵更接近對西方國王的描述,例如在日耳曼語系中,英文king或德文K?nig的原始意思就是指「有高貴出身的人」,所以國王們都根據其血統世襲繼位,也都帶有君權神授的地位,並且基本上都是單一民族國家內的最高權威,唯一的差別只在於歐洲國王的領土都遠沒有中國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