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書法字畫怎麼分辨左右
傳統的書法做品,都是以右為首,從右往左讀。右上角一般有引首章,有長條形,橢圓形,及不規則形狀;左下角一般是名章,方形,陽文在上,陰文在下。國畫作品從視覺上看,一般是左右結構,落款位置是根據畫面需要,不太固定。
Ⅱ 書法考試的級別劃分是怎樣分的
書法考試分: 初級(一二三級);中級(四五六七級);高級(八九十級)。
初級:主要考核學習者的臨摹能力。
考核方式:對臨。字體選擇:楷書、隸書。
中級:主要考核學習者從臨摹到創作的轉換能力。
考核方式:對臨、創作。字體選擇(兩種以上):楷書、隸書、行書、燕書、草書。
高級:主要考核學習者的創作能力。
考核方式:對臨、創作、理論知識。字體選擇(兩種以上):楷、隸、行、篆、草、燕
(2)書法國畫怎麼區分高低擴展閱讀:
通過學習書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在書法教學中從臨摹到創作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從模仿走向了創新。
書法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名列榜首。歷史事實證明從古到今的書法家大多都是高壽。
例如,唐代的柳公權87歲,歐陽詢84歲,虞世南80歲;其後的楊維禎74歲,文徵明89歲,梁同書92歲,翁同和85歲,何紹基74歲,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釗均享壽90歲以上,朱屺瞻、蘇局仙、孫墨佛、宋美齡等更上了百歲高壽。
許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好玩,靜不下來,不利於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習書法能使學生提高專注力,因為學習書法需要腦、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學生養成專心致志學習習慣。
學習書法使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文化藝術素養,形成書法特長及愛好;寫字是小學生的基本技能,寫的比一般同學好,容易獲得老師的青睞和在班集體的威信,使少兒增加自信心。
特別是語文考試的時候,字寫的好可以加分,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作文容易得高分。相對於沒有學過書法的同學具有優勢,為將來升學、考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書法的起源
中國的書法是文字的書寫藝術,要研究書法必先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構造。中國文字的起源,可以推至五千年前。
而在三千年前已有結構完備的甲骨文,其書寫的技巧、工具的運用,都顯示出某種程度的完美。夏商周是書法藝術的初期階段,可惜考古挖掘至今仍未能發現夏代較完整性的文字。
但商、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筆、結體和章法等書法藝術必備的三個重要因素,書法在這時已初步成。這一時期的書法主要體現在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書、竹(木)簡諸方面。這一時期,文字從應用性走向藝術性,從幼稚階段逐趨完美,從而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特殊地位。
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可識文字,是書寫或雋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卜辭,亦有少許的記事文。然而,它的發現卻是近代史上的事,是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89)由王懿榮發現的。
據統計,已發現的甲骨文有十五萬片以上,不重復的字約有四千五百多個,可識的約有一千五百字。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也有用類似毛筆所寫的墨書或朱書文字。
筆畫瘦硬方直,線條無論粗細都顯得遒勁而有立體感,表現出契刻者運刀如筆的嫻熟技巧。
書法風格也隨著時期的不同而迥異,或纖細謹密,或草率粗放。董作賓曾就甲骨文書法的時代特徵作了劃分:第一期(武丁),雄偉;第二期(祖庚、祖甲),謹飭;第三期(廩辛、康丁),頹靡;第四期(武乙、文丁),勁峭;第五期(帝一、帝辛),嚴整。
以時代來分,大致前期的字大,中期的字小,較質朴,晚期的字帶有一些金文的特點,有的字很小,但很嚴謹。
甲骨文絕大多數是刀刻的有的刻好後填朱,也有少數甲骨以朱墨所寫而未刻。說明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寫後刻。
從這里知道甲骨文的線條不僅有刀法而且還包含筆意,對於筆意是不容忽視的。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線條瘦勁犀利,有直線也有曲線;有單刀也有雙刀。
往往是中間較粗兩頭尖,而點畫起止仍有一些方圓之法;有的直畫微帶曲意,線條點畫顯得豐富而有變化。字的結構一般呈扁長方,方圓曲線、直線組合的很有意味。甲骨文均以豎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開。
甲骨文已具備「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假借、轉注、形聲)的漢字構造法則。甲骨文已包含著書法藝術的諸多因素,從其點畫、結字、行氣、章法來看,渾然一體又富於變化,體現了商代人的藝術技巧和藝術素養。
Ⅲ 國畫毛筆與書法毛筆的區別
這個是要進行區分的,國畫分水墨和工筆~!
水墨畫用的是生宣紙、顏料就是國畫專用的國畫顏料,一般是瑪麗牌的!
工筆畫就要用熟宣紙了、顏料也是國畫顏料就可以了,
至於筆有軟毫、硬毫和兼毫三種。
軟毫筆以羊毫為多,雞毫次之。羊毫筆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
長鋒羊毫筆鋒長,含水分較多,適於表現多種墨色變化,但不易掌握。
短鋒羊毫筆鋒短,落筆易於渾厚。中鋒羊毫筆介於長短之間,鋒長適中,
適於勾勒衣紋渲染著色。雞毫更軟,不易掌握。硬毫筆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
硬毫筆一般彈力較強、勁健鋒利,易於掌握和使用。其中狼毫筆和紫毫筆使用較多。多用於勾線、皴點山石、花卉和畫蘭竹等。兼毫筆是兩種以上不同質的毫料兼制而成,此筆軟硬適中,適於勾線,也適於渲染用。如:「大白雲」是羊毫狼毫合制。「五紫五羊」是紫毫與羊毫合制。
寫行書、對聯、扁額時,可選用羊毫筆、羊毫柔軟、鋒嫩,用途較廣。紫毫、狼毫筆質堅硬,彈性好,短鋒用於楷書,長鋒用於繪畫。兼毫則剛中有柔,均可用於書寫、繪畫。毛筆的大、中、小三個號碼是按毛筆頭的長短,粗細來劃分的,使用者要按書畫大小選用型號。筆頭最長的「鶴腳」有12厘米長,最短的「須眉」僅有1.5厘米。筆頭「肥」的楂筆,直徑有8厘米長,而描花用的筆最「瘦」,筆頭細如棉線。挑選毛筆是挑毛尖。筆頭要尖、齊、圓、鍵,即:筆頭的鋒穎既尖銳似錐又要圓潤,筆頭既要修削整齊,筆尖又要豐滿,富有彈性。一般筆桿多用鳳尾竹、湘妃竹、花竹、紫竹製成。挑選筆桿時要看筆管是否圓正光滑,不癟、不裂、不彎、不斜,長短適度。筆桿上有篆刻的,要看它是否鐫秀清晰;有鑲嵌的,要看是否曲雅古樸。最後,要看筆頭與筆桿是否粘牢,筆頭有無發霉、蟲蛀現象。先用手輕輕晃動筆頭,不能出現松動現象,再輕輕彈筆桿,看是否有掉毛,有毛掉睛,不是蟲蛀,便是發霉。檢查毛筆筆頭是否發霉,還可以聞聞有無霉味。
Ⅳ 生宣與熟宣如何區分書法與國畫分別用哪一種宣紙
買宣紙的時候用點口水點一下宣紙的一個角,能在很快滲透的是生宣,不能的是熟宣,還有一種夾宣是兩者的結合。
至於什麼紙用來干什麼,很難說,看個人喜好,一般來說生宣用來畫寫意比較多,熟宣則用來畫工筆比較多,夾宣用來裱畫比較多。
有的人喜歡用生宣加膠礬,把生宣做熟,再來畫工筆,有人喜歡把熟宣揉成一團,破壞裡面的膠礬,把熟做生,還有人喜歡用夾宣來畫畫。只有自己多用,才知道那種紙是你最喜歡用的,你用他來干什麼都可以。我就最喜歡用生宣。
Ⅳ 怎麼分別國畫的高低
其一,看用筆。國畫講究用筆,書畫同源,骨法用筆。其二,看傳達的精神立意,氣韻風骨。國畫不是現實世界在紙上的再現,而是通過提煉的事物表達作者的精神世界。通過這些來看畫的高低。
Ⅵ 書法和國畫用的宣紙一樣嗎 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
國畫一般是用熟宣,書法有用生宣,也有用熟宣的。
生宣要久藏為好,剛生產出來的宣紙過於凈白,故有火氣逼人之感。久藏的生宣色澤柔和,用墨用色更具韻味。為使新的生宣能取得陳紙的效果,可以將紙在風口掛放一段時間,經過這樣處理的生宣紙稱為「風紙」。
優質的生宣具有很強的「潤墨性」,有「潑墨處,豪放淋漓;濃墨處,發亮鮮艷;淡墨處,層次分明;積墨處,渾厚深沉」的特點。
熟宣其特點是不洇水,宜於繪制工筆畫,能經得住層層皴染,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它的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不適宜作水墨寫意畫。
(6)書法國畫怎麼區分高低擴展閱讀:
宣紙歷史淵源:
唐天寶年間,在全國各地運到京城長安的進貢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紙、筆」等貢品,這說明當時宣城郡已生產紙、筆。
宋元,曹氏一支輾轉遷徙到安徽涇縣小嶺後,開始了全面系統地以青檀皮為原料製作「宣紙」的歷程。
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由皇室監制的「宣紙」加工紙的出現。
Ⅶ 國畫、油畫分別為中西繪畫的代表,它們到底有沒有高低之分呢
為什麼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沒辦法,心虛呀,明明是五千年孕育出來的藝術瑰寶,可是為什麼喜歡油畫的人越來越多?明明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可是藝術類考試卻採用西方繪畫標准?
油畫的發展經歷了平面化,概念化等最初的階段,文藝復興以後,隨著繪畫工具和繪畫材料的改進,油畫不僅僅發展了一套繪畫技法,更是發展出一套繪畫理論。這種理論就好像一個開放的系統,可以任意組合,可以不斷的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透視學、色彩學、解剖學,就好像一個個魔塊,無縫地添加進去。這套系統還可以向外延伸,建築、服裝、工業產品,又無不受到繪畫的影響。就好像一棵樹,它的根可以吸收多重營養,它的枝條可以伸展向各個方向。
中國畫歷史悠久,同樣經歷不同的變遷。中國畫由書入畫,從最初的山水畫,逐漸拓展到花鳥、人物各個門類。由於中國畫的繪畫工具改良不大,所以一直採用與書法相同的線條表現方式。線條的干凈利落,墨色的濃淡變化是判斷畫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准。中國畫特別崇古,羨慕古人的筆墨功力,所以一直以來都在做著和古人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練習筆力,殊不知這種筆墨功力是不能代代相傳的,畫家去世後,一切歸零,後人又要重復練習筆力。油畫則不然,畫家不斷的否定前人,只要技法上有所創新,創立新的審美標准,就能成為油畫大師。
Ⅷ 書畫的尺寸怎麼算的
書畫的尺寸計算:
(1) 小品 33*33cm 1平方尺
(2) 小品 45*33cm 1.4平方尺
(3) 四尺三開 68*45cm 2.8平方尺
(4) 四尺四開 68*68cm 4平方尺
(5) 四尺對開斗方 68*68cm 4平方尺
(6) 四尺對開長條 34*136cm 4平方尺
(7) 四尺整紙 68*136cm 8平方尺
(8) 五尺整紙 81*155cm 11.5平方尺
(9) 六尺整紙 96*178cm 15.6平方尺
(10) 八尺整紙 122*244cm 27平方尺
(11) 丈二整紙 144*366cm 48平方尺
(12) 丈六整紙 200*498cm 92平方尺
1、長*寬*9=平方尺(例:四尺整紙 1.36m*0.68m*9=8.32平方尺。依據:1平方米等於9平方尺,以米為計算單位。)
2、長*寬/0.1089=平方尺(例:四尺整紙 1.36m*0.68m/0.1089=8.4平方尺。以厘米為計算單位,依據:33cm*33cm=1089平方厘米)
(8)書法國畫怎麼區分高低擴展閱讀
宣紙一般分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數種,現在還有特殊制式。書畫計算中的尺與現在計量的尺有區別,它是指我國木匠鼻祖魯班發明的俗稱的魯班尺。以四尺宣為例,其尺幅為68x137厘米,對開或三裁就是對裁或均裁三份,一般來講四尺整張就是八平尺,對開就是四平尺,每平尺就是大約33x33厘米。
立軸為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最常見形制。一般以直幅畫心為主,畫心如為4尺3開或4尺6開,一律按3平方尺或1平方尺半計價,超過此兩種規格者,按實際面積計價。
而條幅的方尺則以其長度來定,寬度不足1尺仍按1尺計算,超過1尺則按實際面積計算,如長3尺、寬8寸,按3平方尺計算;長4尺、寬1尺半,按6平方尺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