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巴黎公社如何發展

法國巴黎公社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26 06:02:18

『壹』 巴黎公社的背景、性質、措施、結果及原因、意義

一、背景:

1、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

2、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准備鎮壓巴黎人民。

二、政權性質:

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雛形。

三、主要措施:

1、政權建設方面:廢除舊軍隊、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代之以國民自衛軍,以公社委員會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下設若干委員會,掌管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

2、社會經濟方面: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而且他們的薪金最高不能超過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四、結果:

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敗。

五、原因:

從主觀上看,是公社領導人的某些失誤造成的,說明法國工人階級還不夠成熟,如:缺乏統一的軍事指揮,未建立工農聯盟、沒有形成權威的領導核心等。

從根本原因看,是當時法國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時期,還代表著歷史發展的主流。這次革命的發生,並不是由於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阻礙了經濟基礎的演變的結果。

而「不過是在特殊條件下的一個城市的起義,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數人根本不是社會主義者,也不可能是社會主義者。」

六、意義: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是無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個光輝節點。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公社戰士在同強大敵人戰斗時表現出來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垂史冊。

(1)法國巴黎公社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無產階級武裝暴力直接奪取城市政權的第一次嘗試。它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斗爭和社會主義的學說,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上寫下了光輝、偉大而悲壯的一頁。

巴黎公社廢除了以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國會制,代之以工人的統一的自治組織。這就使公社具有依靠群眾的真正民主政權的性質。

在執行委員會、軍事委員會、以及內政和公安委員會中占優勢的是布朗基主義者,在財政委員會以及勞工和交換委員會中占優勢的是蒲魯東主義者。

各重要機關(司法部門、造幣廠、郵電局、鐵路管理局等)里都派有公社的特派員。廣泛的民主制和中央集權制在公社中結合起來。

因為第一國際各支部、各工團聯合會、國民自衛軍各團、幾十個俱樂部(一般都設在已收歸國有的修道院)以及許多報紙所表達的人民的心願和渴望。

都得到公社的響應,並在公社的法令中體現出來。弗》伊列寧是這樣描寫公社關於建立新型國家機構的措施的。「由此可見,公社用來代替被打碎的國家機器的。

似乎『僅僅』是更完備的民主制:取消常備軍,對公職人員實行全面的選舉制和撤換制。但是這個『僅僅』,事實上意味著完全用一些原則上不同的機關來代替另一些機關。

在這里恰巧看到了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實際例子:民主制達到了一般想像的最充分最徹底的程度以後,就會由資產階級的民主制變為無產階級的民主制。

就會由家變為一種已經不是原來的國家的東西。」公社全部活動的目的,在於改善勞動群眾、首先是工人的狀況。無產階級掌握了政權以後。

就利用它來摧毀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和人剝削人的制度上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遠在公社選舉以前,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就制止出售典押品,准許延期交付房租。

並且為小資產階級的利益規定了分期償還商業債務的辦法,也就是說,中央委員會作了前此不久梯也爾政府在群眾的一再要求下仍然不肯作的事情。

公社繼續執行這項政策並加以發展。公社取消了房客拖欠房東的9個月的租金,發給國民自衛軍傷員和烈屬以撫恤金,把一切期票的付款期限延長三年。

禁止麵包房作夜工,頒布法令,禁止對工人課以罰金和剋扣工人工資,規定把價值不超過二十法郎的典押品無償地歸還原主。

『貳』 巴黎公社整個歷史過程

巴黎公社(法語: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由於評價者意識形態的不同,對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更有被認為標志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對此持反對意見,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實際上還是無政府主義。
成立

1870年,法國在同普魯士的戰爭中遭到慘敗,巴黎人民發動起義,推翻了第二帝國的統治,建立了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逼近巴黎的普魯士軍隊採取了屈膝投降的態度。1871年2月,同德國(當時普魯士隸屬於德意志的一個邦聯國)草簽了條約,同意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並割讓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給德國。同時,調集軍隊,准備解除巴黎人民國民自衛軍的武裝。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軍企圖奪取巴黎市內的蒙馬特爾高地和梭蒙高地時,被人發現。巴黎人民奮起反擊,當晚就佔領了城內的戰略要地,臨時政府總理梯也爾狼狽逃出巴黎,遷往凡爾賽。不久,巴黎公社成立,它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雛形。巴黎公社的領導人許多是第一國際的成員。

政治狂熱的繼續

德軍公社發還在圍城期間被抵押的工人工具
公社發還在圍城期間被抵押的工人工具
進入巴黎之後,過了很短時間便馬上撤離了。但巴黎的高度政治狂熱還在繼續。政府都已離開巴黎去了凡爾賽—個在德軍保護之下的避風港。結果在他們回去之前的那段時間,法國首都出現了一個權力真空。

由於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採取了一種更加激進的姿態,權威也穩定地增長,政府感到不能無限期地允許它自由支配那400多門大炮。於是,作為第一步,在3月18日,梯也爾命令正規軍去奪取存放在蒙馬特爾高地及全城其它地方的大炮。士氣低落的士兵們不但沒有執行命令,反而與國民自衛軍和當地居民親如兄弟。蒙馬特爾的將軍,Claude Martin Lecomte, 被人從馬上拉了下來,後來有人作證說他曾命令士兵們向國民自衛軍和市民人群開槍,於是被槍斃,同時被處決的還有從附近抓來的一名共和國老兵Thomas將軍,由於他曾擔任過國民自衛軍的前任指揮官而為人所痛恨。

其他很多部隊也參加了叛亂,於是叛亂迅速擴大,政府首腦梯也爾向所有還服從命令的正規軍,警察以及各級行政人員和專家們下達了立即撤退令。他自己搶在別人前面先逃到了凡爾賽。梯也爾吹噓他已經考慮這一策略(「從巴黎撤退以粉碎後面的人民」)很長時間了,是他在反思1848年革命時得出的經驗,但很有可能這只是他在驚慌失措中所作的決定。沒有證據表明政府曾經預見到或者為現在開始的危機作過任何計劃。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當時是巴黎唯一有效的政府:它組織了於3月26日舉行的公社選舉。
公社部隊,也就是國民自衛隊,4月2日和常規軍的凡爾賽軍展開了一場小規模沖突。雙方都沒有真正地想要開始一場大規模內戰,但雙方也都不想談判。公社劊子手德·Galliffet侯爵,後曾在世紀之交擔任Waldeck-Rousseau政府的戰爭部長(與獨立的社會主義者Millerand一起),是梯也爾領導下指揮反擊的將軍之一。

攻陷

離Courbevoie近的市郊被政府軍於4月2日攻陷,而一次推遲了的公社自己的武裝對凡爾賽的遠征企圖也於4月3日失敗了。抵抗與求生變成了首要的考慮,公社領導層作了堅定的努力,要把國民自衛軍變成一支有效的抵抗力量。在巴黎的外國政治避難者和流亡者團體也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其中有一位是波蘭前軍官和民族主義者Jaros?aw D?browski,成為公社最好的將軍。

國際主義

議會完全支持國際主義,為了表示這種兄弟般的情誼,公社認為紀念拿破崙一世勝利的凱旋柱是一個波拿巴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的象徵,於是將其拉倒。

在國外,包括德國在內的工會和社會主義組織也舉行了集會和並傳遞了支持信息。但所有從其它法國城市獲得真正幫助的希望很快破滅了。梯也爾和他在凡爾賽的內閣設法阻止任何信息從巴黎泄露出去;並且在法國外省及鄉下對於大都市的運動一直以來就持一種懷疑性的態度。納博訥,利摩日和馬賽的運動很快就被粉碎了。

隨著局勢的進一步惡化,議會的一個分支贏得了一場選舉(對手是裝訂商和卡爾·馬克思的一個隨軍記者Eugène Varlin,以及其它中立派),決定創建一個「公共安全委員會」,模仿1792年雅各賓派建立的同名機構。從理論上來說,它的權力非常之大並且毫不留情,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有效。

政府軍

從四月到五月,政府軍的兵力在數量上持續增長——普魯士釋放了法軍戰俘以幫助梯也爾政府——他們完成了對巴黎外圍抵抗力量的分割包圍,並將國民自衛軍趕回了城裡。當年5月21日,巴黎城牆西部的一道 城門被攻陷,凡爾賽軍開始奪回巴黎,他們首先佔領了繁榮的西部地區,在那裡他們受到了那些在停戰後沒有離開巴黎的市民們的歡迎。據說有一位工程師(他經常為梯也爾政府當間諜)發現城門無人管理,於是把這一情報通知了凡爾賽軍。

很強的本地忠誠度在過去曾是公社的一個有利因素,卻變成了某種不利:沒有一個統一的有計劃的防禦,每個街區為了自己的生存各自為戰,最後被一個接一個地攻破。曾經在過去的巴黎革命中使整個街區幾乎堅不可摧的狹窄小巷組成的網路,當時已在奧斯曼男爵對巴黎的改造中變成了寬廣的大道。凡爾賽軍擁有集中指揮和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他們已經學會了巷戰的技巧,只需簡單地把房屋的牆壁鑿穿就可以完成對公社街壘的側翼包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只有奧斯曼男爵改造出的那些寬闊的廣場和大街,才是他們被抵抗力量的槍炮所阻擋的地帶。

在進攻中,政府軍應當為對國民自衛軍和平民的大屠殺負責:曾經拿過槍的戰俘,或者被懷疑為曾經戰斗過的人士,都被立即槍決,集體屠殺成了家常便飯。。

公社曾經於1871年4月5日頒布過一個「人質法令」,按照該法令,任何凡爾賽軍的幫凶都將成為「巴黎人民的人質」,第5條更進一步指出,任何被凡爾賽軍處決的戰俘或巴黎公社正規政府的游擊隊員,都將導致三倍的人質被處決。但這一法令實際並沒有執行。巴黎公社曾經數次試圖用巴黎總主教喬治·達爾博伊來交換Auguste·布朗基,但都被阿道夫·梯也爾斷然拒絕,他的私人秘書Barthélemy Saint-Hilaire宣稱:「活該他們倒霉(tant pis pour eux!)」。公社也作過其它談判嘗試,提議以它控制的全部74名人質來交換布朗基,但也都失敗了。



流血周

最頑強的抵抗發生在東部的工人階級區,戰斗一直持續,直到流血周最後的巷戰。到了當年5月27日,只有極少數的抵抗仍在持續,特別是最貧困的東部地區,如Belleville和Ménilmontant。當年戰斗到5月28日下午或晚間全部結束。據說,最後一個路障在Belleville的rue Ramponeau被攻陷。

麥克馬洪元帥簽署了一項公告:「巴黎居民們,法國軍隊來解救你們了。巴黎自由了!四點鍾的時候,我們的士兵們佔領了最後一處起義據點。今天戰斗結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將被重建。」嚴厲的報復隨即展開。以任何方式支持過公社的行為都被視為政治犯罪,數千人被起訴。一些公社社員在拉雪茲神甫公墓的公社社員牆邊被槍決,而數千人被臨時拼湊的簡易軍事法庭判決並槍殺。大屠殺的地點包括:盧森堡花園和別墅賓館後面的Lobau軍營。另外還有將近40,000人被押往凡爾賽接受審判。男人、女人和兒童排成長隊在軍隊的監視下經過幾天幾夜的長途跋涉去往凡爾賽的臨時監獄。隨後,12,500人被審判,大約10,000人被判定有罪:23人被處決;許多人被判監禁;4,000人被放逐到新卡里多尼亞。在流血周期間的死亡人數一直無法得到准確的數字,而各種估計值從10,000到50,000都有。據Benedict Anderson說:「7,500人被監禁或者流放」,「大約20,000人被處決」

據Alfred Cobban說,30,000人被殺害,也許還有多達50,000人隨後被處決或者監禁,7,000人被流放到新卡里多尼亞。另外還有數千人——包括大部分的公社領導——成功地逃亡到了比利時、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和美國。最後流放者和逃亡者於1880年獲得了特赦。一些人在之後的政治生涯中還很傑出,成為了巴黎市議員、代表或者參議員。

1872年,「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以防止一切左翼組織產生的可能。」對於被監禁的人,有一條1880年的特赦,除了那些由於暗殺或者縱火被判刑的人之外。巴黎繼續保留軍事法律達五年。

『叄』 巴黎公社的特點,失敗的原因及歷史經驗

巴黎公社起義
特點
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和有史以來第一個工人階級政府.並未繼承巴黎公社武裝奪取政權打碎舊的國家機器的傳統,而是以合法斗爭和經濟斗爭形式為主流.原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後,科技進步,生產力水平提高,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得到發展,工人的經濟政治狀況有所改善.
失敗的原因
巴黎公社失敗從主觀上說,是由於當時法國工人階級在政治上還不成熟,3月18日革命後,公社沒有乘勝向凡爾賽反革命巢穴進軍,消滅已瀕於瓦解的梯也爾政府的反動軍隊.公社對資產階級反革命活動的鎮壓不夠堅決,甚至沒有取締在巴黎出版的反革命報刊.在同凡爾賽的戰爭中,公社缺乏統一的軍事指揮中心,並錯誤地採取了消極防禦的戰略.公社沒有沒收法蘭西銀行以加強自己的經濟實力,並利用它對凡爾賽政府施加政治壓力.公社對團結農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末能建立工農之間的聯盟.此外,在公社委員會內部,忽視必要的集中,始終沒有形成一個有權威的領導核心,在宗派斗爭上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從而削弱了革命的力量.但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還在於,當時法國的無產階級還缺乏取得革命勝利的客觀歷史條件.70年代初的法國,尚處於資本主義的「青年時代」,小生產仍占絕對的優勢,經濟發展的狀況還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因而,公社革命所要消滅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有其存在的歷史依據.
歷史經驗
(1)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有著歷史性先導的作用.
(2)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3)巴黎公社的經驗和教訓,成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經驗.

『肆』 試述巴黎公社的主要成就

巴黎公社

Commune de Paris

1.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後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世界歷史上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公社的誕生 1870年9月2日拿破崙三世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投降。巴黎人民掀起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勝利果實卻落入資產階級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奧爾良黨人之手,成立了「國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L.-A.梯也爾出任法國政府首腦。28日簽訂法德和約,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大片領土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梯也爾政府的喪權辱國行為激起人民群眾的極大憤慨。巴黎民眾紛紛要求成立公社,以監督政府。3月15日,國民自衛軍251個營隊的代表選出中央委員會 。3月18日晨,梯也爾政府出動軍隊襲擊蒙馬特爾和梭蒙高地 ,企圖奪取國民自衛軍的417門大炮,逮捕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成員,從而觸發武裝起義。當晚國民自衛軍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機關和塞納河上的橋梁。梯也爾政府成員及其軍隊 、警察和官吏倉皇出逃凡爾賽。3月26日巴黎進行選舉,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公社設立10個委員會(執行、軍事、財政、司法、治安、勞動與交換、糧食、教育、社會服務、對外聯絡)作為新的政權機構。公社解除資產階級常備軍,取締舊警察機構。頒布教會與國家分離法令,根本改造司法機關,實行法官選舉制。公社通過全體公職人員需經選舉始得任命的決議,頒布廢除國家機關高薪法令,規定公職人員最高年薪6000法郎,相當於一個熟練工人的工資水平,以防止國家機關由社會的公僕變為社會的主人。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勞動立法方面實施某些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通過將逃亡業主遺棄的工場轉變為工人協作社法令,改變薪金收入高低懸殊現象,實行保持合理差別的勞動報酬制度,並著手勞動者直接參與企業管理的試驗。公社還制定若干保護工人直接利益的勞動法令,如取締麵包房夜班制、禁止任意罰款和剋扣工資法令等。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公社先後通過若干減輕人民負擔和解決生活困難的法令。其中有一切債務延期在3年內分批無息償還法令、無償發還典當金額不足20法郎低檔典押物品法令、免收3個季度房租法令等。

公社把自己的斗爭看作國際性的事業,宣告「公社的旗幟是世界共和國的旗幟」。公社團結許多國家的僑民為共同事業並肩戰斗。波蘭人、義大利人、比利時人組成僑民兵團。參加保衛公社的波蘭人多達500~600人,其中有將領J.東布羅夫斯基及W.符盧勃列夫斯基等。5月6日,公社拆毀沙文主義和民族壓迫象徵的旺多姆紀念柱,將旺多姆廣場改名國際廣場。

公社的失敗及其原因:從4月2日起,公社戰士與凡爾賽政府軍在巴黎近郊展開激戰。由於德國在4月間釋放10萬余戰俘以補充法國軍隊,至5月中旬,凡爾賽政府已能調集13萬兵力進攻巴黎。而與之相對抗的公社第一線作戰部隊的全部兵力僅有18000人。5月8日,凡爾賽軍開始炮擊巴黎城防工事。5月10日,法、德正式簽署《法蘭克福條約》,並達成秘密協議,允許凡爾賽軍越過德軍防線進攻巴黎,德軍對巴黎實行封鎖,切斷糧食供應。同日,新雅各賓派領袖L.-C.德勒克呂茲臨危受命,擔任公社軍事代表。公社將士頑強奮戰,多次主動出擊。5月17~20日,凡爾賽軍集中300門海軍炮和攻城炮猛轟巴黎西區各城門。5月21日,凡爾賽軍由叛徒引路從聖·克盧大門廢墟攻入巴黎城區。23日,凡爾賽軍經德軍防線前面「中立」地帶包抄蒙馬特爾,佔領該地。公社戰士逐區進行街壘戰。25日,德勒克呂茲殉職,E.瓦爾 蘭繼任軍事代表。28日,瓦爾蘭、C.T.費雷等公社委員率領公社戰士進行最後的抵抗。凡爾賽軍對巴黎人民實行血腥大屠殺,據統計共有29804人遭殘殺,72941人在作戰中犧牲,60971人被投入監獄或流放。

公社革命的失敗由多方面因素所決定。當時的法國,以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客觀歷史條件遠未成熟。國際、國內階級力量對比於無產階級不利。在普法戰爭失敗的特定歷史時刻,法國資產階級極端虛弱,因而出現革命形勢,起義獲得勝利。一旦德法議和,俾斯麥政府支持梯也爾政府鎮壓公社,力量對比將發生根本變化。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運動有力配合,亦未爭取到廣大農民的支持,陷於孤軍奮戰境地,在力量懸殊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敗。主觀因素方面,由於法國無產階級本身的歷史局限性,出現若干嚴重失誤,如沒有抓住敵人立足未穩之機,及時進軍凡爾賽,沒有沒收擁有30億資產的法蘭西銀行,聽任其向凡爾賽政府提供經費等。公社委員會內部在作戰緊要關頭對面臨的嚴重局勢和應採取的緊急措施出現重大分歧,圍繞成立救國委員會及其職權、組成問題產生多數派和少數派,並在5月中旬一度瀕於分裂。由此表明,沒有一個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堅強領導,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不可能緊密團結革命隊伍,採取正確斗爭策略,去奪取勝利。

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國無產階級自發進行的一場革命,第一國際並沒有以任何行動直接促使公社誕生,而是以其思想和影響孕育了公社革命。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的40名成員中半數以上是國際成員。當選的81名公社委員中有36名國際成員。除了某些重大失誤,公社所採取的重大措施,尤其是社會經濟措施,都與國際的原則相符合。

K.馬克思、F.恩格斯3月19日得悉巴黎爆發起義,滿腔熱情地贊揚巴黎無產者的革命創舉。公社革命期間,國際總委員會共舉行7次會議,主要討論公社問題。馬克思還與公社委員弗蘭克爾·萊奧、瓦爾蘭建立了通信聯系。公社失敗後,國際及其各國支部強烈抗議反動派鎮壓公社,譴責梯也爾政府暴行,發動營救、支援和救濟公社流亡者的活動。巴黎公社革命檢驗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積累了極其寶貴的歷史經驗,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總結巴黎公社歷史經驗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巴黎公社雖然只斗爭了72天,但它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這是無產階級為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英雄兒女們用生命和鮮血捍衛新生政權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將永遠激勵人民為爭取自由解放而斗爭。

2.1792~1794 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巴黎市政自治機構。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前夕,巴黎部分選民在市政府組成維持秩序委員會,組織民團,任命J.S.巴伊為市長。大革命勝利後,組成32人的市府委員會,另設檢察長1人,副檢察長2人。民團改稱國民自衛軍,由M.-J.-P.-Y.- R.de拉法耶特 任司令。1791年在馬爾斯校場發生君主立憲派槍殺集會群眾事件後,巴伊被免職,J.佩蒂翁任市長。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前夕,28個區的代表奪取市府權力,當時稱革命公社。公社委員會增至288人。常設機構是非常委員會,由15人組成。原吉倫特派的市長佩蒂翁留任,但實際領導人是檢察長馬尼埃爾。公社在國民公會選舉、處決在押犯、審判路易十六、抗擊外國干涉軍等方面起過重大作用。在與吉倫特派 斗爭中全力支持雅各賓派,成為與立法議會並存的政權。12月P.-G.肖梅特任檢察長,J.-R.埃貝爾任副檢察長,J.N.帕什為市長。1793年5月M.de尚邦當選市長,F.昂里奧為國民自衛軍司令,公社在6月2日最後推翻吉倫特派的起義中起了重大作用。公社參加1793年9月4~5日的群眾示威,推動雅各賓派政府實行恐怖統治。但公社發動非基督教化運動和要求擴大恐怖活動引起救國委員會的不滿。1794 年3月埃貝爾派因發動反對羅伯斯比爾政府起義而被鎮壓,公社成員被清洗,此後公社完全處於救國委員會控制之下。熱月政變後公社被解散。

——————————————————————

西方權威專著《馬克思主義辭典》詞條

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

對1871 年巴黎公社的分析,在馬克思各種著作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組成《法蘭西內戰》一書的幾篇宣言(以及1891年恩格斯寫的導言);在列寧的著作中也是這樣,特別是《國家與革命》(1917年)。考茨基在《恐怖主義與共產主義》(1919年)中,以及托洛茨基在為塔列爾的《巴黎公社》所寫的序言(1921年)中,都部分地對巴黎公社提出了有爭議的解釋。

歷時兩個月的巴黎公社並不是什麼有計劃行動的產物,也決非得力於什麼個人或具有明確綱領的組織的領導。然而,重要的是,1/3的當選者均是體力勞動者,且其中大部分是第一國際法國支部的活動分子。這個政府的成員是由巴黎選民在巴黎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意外地掌握國家權力一周之後所安排的一次特別選舉中產生的。這一事件發生在3月18日,當時法國臨時政府在其部分部隊和民眾舉行聯歡之後,匆忙地撤出了首都。

馬克思認為,「公社以其審慎溫和著稱的措施,只能適合於被包圍城市的情況。……它所採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過人民自己實現的人民管理制的發展方向」(《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82—383頁)。在給多梅拉•紐文胡斯的一封信中(1881年2月22日),他重申公社不過是「在特殊條件下的一個城市的起義,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數人根本不是社會主義者,也不可能是社會主義者。」(《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22頁)。盡管公社不是一次社會主義革命,但馬克思仍強調指出它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82頁)。在馬克思看來,決不應把公社看作是教條主義的模式或未來革命政府的方案,公社是一個「高度靈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舊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質上都是壓迫性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2卷,第378頁)。列寧堅持馬克思的這一觀點,強調指出,公社以這種方式為「無產階級專政」作了初步准備;這種專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種能使大多數選民(如工人)對所有機構,包括強制性機構,實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國家,是一種最適合於建立社會主義而實現勞動解放的國家。

從20世紀20年代初起,馬克思和列寧對巴黎公社上述基本民主性質的關注,是馬克思主義著作研究中最重要的發展;特別是對斯大林統治下的蘇聯所出現的嚴格的一黨制國家進行馬克思主義批評的一個基本部分。(參看蒙蒂•約翰斯通:《公社和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以及政黨作用的概念》,載「參考書目」①)。近期在公社史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工作上作出重大貢獻的是J•布呂阿的《1871年的政權和國家》,載《社會運動》雜志第79期(1972年 4—6月號)。關於主要的經典馬克思主義闡述文選可參看舒爾金德的著作(見「(參考書目」③)。關於近來史學問題的爭論,包括馬克思主義的闡述,則收在利思所編的著作中(見「參考書目」①)

『伍』 巴黎公社的創新在於什麼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是無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個光輝節點。

巴黎公社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公社戰士在同強大敵人戰斗時表現出來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垂史冊。

由於當時的政治經濟條件所限,世界范圍內的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和大發展的時期,資產階級正與封建勢力做最後階段的斗爭,發生於資本主義大工業初期階段的這次無產階級起義無法進行其推翻資本主義統治、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願望。

但是,作為一次壯舉,它帶給我們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只是資產階級內部的民主,當無產階級的斗爭威脅到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安全時,資產階級會毫不猶豫地把無產階級投入血泊之中

『陸』 巴黎公社是什麼時候成立的巴黎公社對後世的影響巴黎公社的措施和經驗教訓

巴黎公社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公社是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許多著名的工人運動活動家——瓦爾蘭、迪瓦爾、若阿納爾、塞拉耶等,都是巴黎公社委員。巴黎公社的政權性質和活動特點,明顯地表現在公社存在的短暫時期內所採取的措施中。公社取消了常備軍,代之以武裝的人民,宣布教會同國家分離,取消了牧師的薪俸,使國民教育擺脫宗教影響。為了消滅失業現象,公社於4月16日頒布了關於恢復被業主遺棄的作坊的生產並將其轉交給工人合作團體的法令,組織了生產子彈的作坊,取消了官吏的高薪並規定其薪額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公社的全部活動都具有旨在對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會性,也具有國際意義。但是,在巴黎開始的革命沒有在全國取得勝利。里昂、聖艾蒂安,圖盧茲、納博訥、馬賽、波爾多等城市的公社被凡爾賽政府軍隊摧毀了。在主要是小佃農戶和無地雇農居住的涅夫勒省的三個地區以及其它農業地區,農民的革命發動沒有得到大規模發展,並於1871年4月被鎮壓。在法國的中心存在著兩個相互對抗的國家政權:以公社為代表的無產階級政權和以凡爾賽反革命政府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政權。反革命利用公社的防禦策略,加強和補充了自己的軍隊。公社也有成千上萬的軍隊,但缺乏軍事建設、制訂計劃和作戰方面的經驗。作為政權機關的巴黎公社是由各派代表組成的,它是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黨派的聯盟。這導致了對綱領和實際工作中的許多重要問題出現嚴重分歧。公社領導的持久的辯論貽誤了對反革命採取堅決行動,導致了主動權的喪失。國民近衛軍是巴黎公社武裝力量的基礎。為了加強巴黎防禦,根據人民群眾的要求,大大擴充了近衛軍部隊。其數量從3月份的6萬人增加到5月份的9萬人(野戰部隊)。國民近衛軍的補充起初是按自願原則進行的。後來規定凡19到40歲的勞動者必須學習軍事,實行地域(按區)補充原則,指揮員通過選舉產生,同時也使用轉到公社一邊並在委員們監督之下工作的軍事專家。在對資產階級作戰中,國民近衛軍依託巴黎幾個地區的防禦工事(堡壘、要塞壁障)和在起義中構築的街壘。公社社員注意發揮火炮的巨大作用。組織了軍隊供給勤務和衛生工作。公社的軍事組織具有國際性。在公社社員行列里同法蘭西人並肩戰斗的還有波蘭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亞人、義大利人等。參加巴黎街壘戰斗的俄國革命者有德米特里耶娃(托馬諾夫斯卡婭)、科爾溫—克魯科夫斯卡婭(扎克拉爾)、拉夫羅夫,薩任、波塔片科等。用馬克思的話說,巴黎公社奠定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理,後來全世界的革命者又發展了這些原理。梯也爾政府利用公社社員尚在躊躇之機,於5月中旬調動10萬大軍撲向巴黎。這支軍隊中的士兵主要是普魯士統帥部為了加強反革命力量而釋放的法國戰俘(6萬人)。當時,公社的國民近衛軍不到5萬人。國民近衛軍被改編為兩個集團軍:第1集團軍由東布羅夫斯基指揮,負責防守巴黎西部;第2集團軍由弗魯布萊夫斯基指揮,負責保衛城市南部。5月份,連續進行激戰。巴黎的勞動者死守陣地。但是,組織得更好、數量上占優勢並得到普魯土積極支持的梯也爾軍隊取得了勝利。反革命的殘酷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梯也爾的土兵在巴黎街頭殺死了3萬名公社社員,3.6萬多人被交付法庭審判。列寧評價說:無產階級「貶低了國內戰爭中純軍事行動的意義,沒有向凡爾賽堅決進攻,以便在巴黎取得徹底的勝利,而是行動遲緩,使凡爾賽政府有時間糾集黑暗勢力來准備五月的流血周

『柒』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怎麼回事

1871年8月18日,法國首都巴黎爆發了人民起義。起義勝利後建立的巴黎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嘗試。盡管巴黎公社僅僅存在72天就被資產階級軍隊淹沒在血泊之中,但公社社員們那種氣吞山河、英勇悲壯的斗爭精神卻一直鼓舞著全世界被壓迫者爭取解放的斗爭。

在法蘭西第二帝國後期,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明顯暴露出來,經濟危機連續發生。法國工人階級生活十分貧困,社會主義思想在工人中間廣泛傳播,他們渴望自身解放,憧憬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

公社社員和群眾為保衛自己的政權同前來鎮壓的凡爾賽武裝進行了殊死搏鬥。當敵人進入巴黎後,社員們用木材、傢具、沙袋、木桶等物築起幾百個街壘,使敵人每前進一步都得付出慘重代價。在激烈的巷戰中,在一個「街壘」前,婦女、兒童、老人同公社社員並肩戰斗,英勇不屈。5月27日夜,不到200名公社戰士在貝爾·拉雪茲神甫墓地抗擊5千名凡爾賽軍士,一直同敵人拼搏到28日晚,彈盡糧絕,全部殉難。公社委員瓦爾蘭被俘後受盡折磨凌辱,但他昂首抱胸面對死亡;公社委員費雷,馬賽公社領袖克菜米約在刑傷上鎮定自若,拒絕蒙住雙眼,從容就義。

巴黎公社革命是國際無產階級解放斗爭歷史和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一面永不褪色的紅旗!

閱讀全文

與法國巴黎公社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