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西班牙人是怎麼對待法國士兵的

西班牙人是怎麼對待法國士兵的

發布時間:2022-06-26 16:34:04

⑴ 普魯士,法國和西班牙的故事

色當戰役是普法戰爭的一個重大戰役。

普奧戰爭結束以後,普魯士日漸強大,但是,緊靠法國南部的四個小國還仍然沒有被俾斯麥統一,而俾斯麥是下決心要統一除奧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國家。

所以要實現德意志的最後統一,必須統一這個小邦國。可是,俾斯麥知道,這四個小國緊靠法國,法國也早懷有吞並之心,一旦普魯士強行佔領,法國豈會善罷甘休?更何況,法國離德國最近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俾斯麥也早就瞄準它們了。

對於正處高峰時期的俾斯麥來說,找個借口與法國打一仗,既統一了南部四小國,又佔領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是再合適不過了。可是,與法國開戰的機會遲遲未到,俾斯麥等得手癢癢的。

再說法國一方,當時是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當皇帝,史稱拿破崙三世。這個人是個政治陰謀家和軍事冒險家。1848年法國革命失敗後,他竊取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大權,又於1851年12月發動政變,恢復帝制,建立了歷史上所說的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崙三世是個獨裁、殘暴、狂妄之徒,總希望通過戰爭稱霸歐洲,當時皇後歐仁妮就直言不諱地說:「不發動戰爭,我們的兒子怎麼當皇帝?」

這樣一個人,當然不會坐視普魯士的強大而不顧。他曾露骨地表白,「德意志不該統一,應分成三個部分,南北德國應該對立起來。這樣法國才可以從中漁利。」

不僅拿破化三世如此,當時法國的另一位大臣梯也爾也哀嘆:「奧地利的失敗意味著法國400年來遭到的最大災難。從此,失去一張阻止德國統一的王牌!」

這樣,普、法雙方各懷鬼胎,開始了明爭暗鬥,都在尋找挑起戰爭的契機。

法國率先一步,普奧戰爭剛結束,三世就派人要求普魯士兌現戰前許下的諾言,要求普魯士同意法國侵佔比利時和盧森堡。並婉言提起德意志南部四小國的領土劃分問題。這無異要從普魯士身上咬去一塊肥肉,「鐵血宰相」俾斯麥當然不會同意。不過他使了個心眼兒,沒有明確予以拒絕,而是要求法國把這事寫成備忘錄,「我好回去給我們國王商量」。法國大使不知是計,就照辦了。

俾斯麥拿到備忘錄,沒有去見皇帝,而是把它送給了同樣想稱霸歐洲的英、俄,試圖挑起英、俄與法國的矛盾。拿破崙三世知道了俾斯麥的做法,火冒三丈,決心與普魯士決一雌雄!

盡管如此,法國並未立刻動武。但接踵而至的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終於使戰爭爆發了。

原來,西班牙女王伊沙貝拉被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女王流亡國外,王位空缺,俾斯麥看到有利可圖,就派人收買了新成立的西班牙臨時政府,提議讓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堂兄利奧波德親王去繼承西班牙王位。俾斯麥的意圖很明顯,普魯士的親王做了西班牙的國王,法國腹背受敵,打起仗來,普魯士前後夾擊。

拿破崙三世也看到了這種危險,隨即就把抗義書遞到了普魯士國王手中,抗議書說,西班牙王位應由西班牙人去坐。否則,法國也可派去一個國王!對此,俾斯麥非常氣憤。同時,法國政府內部議論紛紛,不少人要求普魯士收回成命,否則將把這件事視為戰爭的原因,雙方劍拔弩張。突然,事情卻有了轉機,利奧波德親王在別人勸說下,宣布放棄西班牙國王候選人資格,他說:「本來,只要西班牙人擁戴,我可以去作他們的國王。但我不想為此引發一場歐洲戰爭。」

於是,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就告結束。可是,拿破崙三世看到事情這么簡單就完結了,認為普魯士害怕他,所以他得寸進尺,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

他令法國駐柏林大使去面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要求普魯士作出書面保證,保證今後決不再派任何普魯士國王家庭的人去任西班牙國王。

1870年7月13日,威廉一世在度假地埃姆斯會見了法國大使。對法國的要求,威廉一世也感到無理,所以斷然予以拒絕。然後威廉一世把會談結果用電報告訴俾斯麥。

俾斯麥本來對法國這種節外生枝之舉十分不滿,如果沒有法國干預,恐怕利奧波德親王已經成為西班牙國王了。正在俾斯麥難以咽下這口氣時,威廉一世的電報到了。電文的內容主要有:法國大使提出的無理要求不能接受,我已經予以拒絕;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已經通告了法國大使,由此引出的矛盾已經過去;關於此事,我不準備再接見法國大使了。

俾斯麥饒有意味地仔細閱讀著電文,突然他抬起頭來問身旁的參謀總長毛奇和陸軍總長房龍:「如果與法國開戰,我們能否取勝?」

這兩個人也是「鐵血政策」的得力執行人,立即說:「一定取勝,我們會全力支持您的。」

「好!」俾斯麥喜形於色,立刻手指電文,「我們可以……」說完,三人哈哈大笑。

第二天,報紙公布了威廉一世的「埃姆斯急電」,但內容已經變味了。原來俾斯麥為了挑起戰爭,故意激怒拿破崙三世,他把電文作了改動,然後拿去發表。

法國人看了電文,感到普魯士國王如此無禮,非常氣憤。尤其是拿破崙三世,認為普魯士是在讓自己出醜。這樣在議會的支持下,拿破崙三世終於忍耐不住,於1870年7月19日,宣布對普魯士開戰。狂妄的拿破崙三世還說:「我們這只不過是到普魯士作一次軍事散步!」

戰爭開始時,拿破崙三世充滿了信心,他把號稱40萬的大軍調到前線,准備採用先發制人的策略一舉沖入德意志境內,打敗普魯士。於是他自封司令,在7月28日到前線視察。可是,當他到前線後卻發現,前線只有20萬軍隊。軍事要塞麥茨的兵力不足10萬,而且裝備不齊,物資不足,編制混亂。作戰命令已經下達了,不少官兵還未找到自己所屬的部隊。根本無法投入戰爭。戰機一個個失去了。

法軍坐失良機,普軍卻贏得了時間。

8月2日,法軍闖入德境,立即遭到普魯士軍隊的迎頭痛擊。

8月4日,普軍轉入反攻,向法軍發起凌厲的攻勢,攻入法境內法軍前哨陣地維桑堡,法軍敗退。拿破崙三世大怒,急忙電令麥克馬洪奪回他丟失的陣地。8月6日,麥克馬洪率軍開到維桑堡西南的維爾特村。被普軍攔截,雙方展開激戰,結果,法軍全線潰敗,繼續撤退。普軍乘勝追擊,戰場全部移入法國境內。

拿破崙三世看到情況不妙,立即打退堂鼓,他把元帥印交給元帥巴贊,自己乘上一輛馬車向西逃竄。8月14日,巴贊又被普軍嚴密包圍在麥茨要塞孤城,已無反抗之力。

拿破崙三世見事不妙,又隨麥克馬洪所率的12萬大軍逃向東北,到8月30日,不得不退守色當。普軍隨即也向色當集結。

9月1日,色當會戰開始了。普軍700門大炮猛轟法軍營地,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向法軍陣地。色當全城一片火海,硝煙彌漫。法軍死傷無數,餘下的急忙鑽進堡壘。麥克馬洪幾次受傷。

接著,普軍20萬人向色當發起猛攻,下午3時,法軍終於支撐不住,在色當城樓舉起了白旗,拿破崙三世還向普魯士國王寫了一封投降書,竟無恥地說:「我親愛的兄弟,因為我未能死在我的軍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劍獻給陛下。我希望繼續做陛下的好兄弟,拿破崙。」

9月2日,拿破崙三世會見德國首相俾斯麥,正式簽署了投降書。拿破崙三世、法軍元帥以下的39名將軍,10萬士兵全部做了普軍的俘虜。650門大炮也被普軍繳獲。

9月3日,拿破崙三世向巴黎發電:「軍隊已被擊敗,全體官兵和我本人都已成為俘虜。」

1871年1月28日,普法簽訂《巴黎停戰協定》,宣布法國投降。5月10日,雙方在法蘭克福簽訂《法蘭克福和約》,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並賠償50億法郎,宣告戰爭結束。

色當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為「色當慘敗」,它使德國最後完成了統一。

⑵ 法西戰爭是怎樣的

法西戰爭指拿破崙戰爭期間,西班牙人民反對法國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戰爭。這次戰爭的特點是人民群眾反對法國佔領者的斗爭與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結合在一起。

1807年11月,法西聯軍侵佔了葡萄牙。拿破崙企圖奪取比利牛斯半島,於1808年春開始佔領西班牙各戰略要點。3月20日,繆拉元帥的軍隊進入馬德里,西班牙王國政府對法國侵略者未予抵抗。5月2日,馬德里爆發了反對佔領者的自發起義,但遭到繆拉部隊的殘酷鎮壓。拿破崙利用國王查理四世與其子斐迪南七世之間的糾紛,使波旁王朝放棄王位,立其兄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1808年夏,地方洪達在全國開始建立,並成為抵抗的組織者。

1808年6月6日,塞維利亞洪達以全國的名義對法宣戰。西軍達15萬人。法軍約10萬人,但在組織、武器裝備、戰斗經驗方面均優於西軍。然而,法軍指揮部過低地估計了西班牙人民的抵抗力量。在解放戰爭的最初幾個月里,得到志願兵武裝隊伍支援的西軍取得了巨大勝利。由3個師組成的1個法國軍被包圍在拜蘭地區,並於1808年7月22日投降。法軍在西班牙全國到處都被捲入戰斗。在葡萄牙的法軍與在西班牙的主力聯系被切斷,葡英聯軍於8月在葡萄牙登陸,法軍面臨被葡英聯軍擊潰的境地,遂於1808年8月30日向西軍投降。在西班牙法軍的處境也變得十分危急。

約瑟夫·波拿巴放棄馬德里,率部北撤,渡過埃布羅河。此時,西軍完全有可能徹底擊潰法軍,但是由於起義隊伍意見分歧,又缺乏統一指揮,沒能組織追擊,使法軍得到了喘息之機。1808年9月,為了領導國家和指揮軍事行動,西班牙建立了由保守貴族代表參加的中央洪達。1808年11月,拿破崙20萬軍隊侵入西班牙。法軍總數達30萬人。西班牙4個集團軍在埃布羅河地區展開,進行抵抗,但未能阻擋住拿破崙軍隊的進攻。英軍倉皇撤出葡萄牙。1809年3月底,西軍在塔霍河地區被擊潰。

正規軍的失敗並沒有挫傷西班牙人民的斗爭意志。游擊戰——反對佔領者的游擊運動——的烈火在全國燃燒。游擊隊設置伏擊,不斷地襲擾敵人,經常給法軍城防部隊以突然打擊。1809年底,在法軍佔領區內活動的游擊隊,不計為數眾多的零星的游擊隊小組,大規模的就不下20個,而到1810年底就增至30多個。他們使法軍遭受相當大的損失。僅1支由從前曾是大學生的弗朗西斯科·米納領導的游擊隊,從1810年4月至1812年11月就進行了143次戰斗,佔領了13座要塞,俘虜法軍1.4萬人。游擊隊的行動阻止了法軍的推進。中央洪達獲得了喘息之機,得以在瓦倫西亞、拉曼徹和埃斯特勒馬杜臘組建幾支新的部隊。1809年夏,西軍已達20萬人。1809年3月,由烏埃爾斯利指揮的英國遠征軍團再次在葡萄牙登陸。1809年6月28日,英西聯軍在塔拉韋臘戰役中獲勝。但是,8月6日法軍在這一地區擊潰了西軍,烏埃爾斯利倉皇撤到葡萄牙。1810年,法軍指揮部已擁有27萬軍隊,力圖徹底殲滅西軍,控制整個西班牙。

西班牙戰爭成為一場持久的、不利於法國的戰爭。拿破崙開始了對俄作戰的積極准備後,被迫減少在西班牙的法軍人數。1811年12月和1812年初,他從西班牙調出了1.4萬名士兵。1812年5月,又從西班牙向法國本土派遣了最富有戰鬥力的軍隊。拿破崙1812年開始的對俄戰爭從根本上改變了西班牙的局勢。7月20日在大盧基簽訂了俄西條約。

西班牙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西英葡聯軍採取了更加積極的戰斗行動。法軍被迫向塔霍河撤退。拿破崙軍隊在俄國潰敗,註定了法軍在西班牙的失敗。1813年,拿破崙被迫再次從西班牙調出1萬名有經驗的法軍士兵。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境內的維多利亞城地區發生了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英葡西軍的聯合部隊和游擊隊打敗了約瑟夫·波拿巴的法軍。1813年底,法軍放棄西班牙。1814年初,威靈頓指揮的英西聯軍越過邊界,進入法國。西班牙人民經過頑強的斗爭捍衛了自己的自由和獨立。

在1808~1814年的法西戰爭中,法國損失了50多萬兵士,其中死傷約30萬。西班牙戰爭對歐洲反對法國統治的解放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

⑶ 六年級孩子的語文閱讀分析《一罐水》的答案,給位網友們,有好的答案,麻煩告知一下,謝謝了!

.第一段:一至三自然段。寫西班牙母女犧牲了自己,使法國士兵喝下毒水,與敵人同歸於盡。
第二段:第四自然段。解放後,西班牙人民修建了紀念碑,以懷念著母女兩。
2.這位婦女接過水杯,看了看懷里的孩子,然後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她會想:孩子,媽媽就要走了,但為了國家,我的死是值得的。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3.母親自己喝水時已下定決心,動作果斷,而給女兒喝時,卻是緩緩的,說明母親此時心中的不忍與不舍
打這么多字不容易呀!~
這些答案我們老師講的
祝你學習進步哦!~
參考資料:我滿眼勾勾的作業本

⑷ 求讀了《一罐水》後的想法!!!

讀了《一罐水》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愛國」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00多年前,法國侵佔了西班牙。一個炎熱的夏天,在一個乾旱地區,西班牙人在井裡下毒,不讓法國侵略軍喝水。有一小隊法國侵略軍在一個小山坡的小房子里找到了水,但住在小房子里的一對母女為了祖國喝了毒水,最終消滅了這隊法國士兵。 小物小件折射出的是大世界。愛國主義這樣一個抽象的、永恆的話題彷彿這一罐水靜靜地流淌,但平靜的水面難掩暗流其中。偉大的母親可以喝下滿杯的毒水,在祖國和女兒之間,做出的該是怎樣的一種抉擇。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想起了60多年前,日本人入侵中國。不同的是有些人為了一時的榮華富貴,投靠了日本鬼子,當了漢奸。他們不僅給鬼子提供了情報,還殺害了不少中國人;不僅使祖國蒙羞和使太多無辜的人受到迫害,還使解放的時間延長了不少。
讀了《一罐水》這篇文章後,我想:愛國主義這樣一個抽象、永恆的話題是永遠值得我們銘記於心的。

⑸ 《一罐水》閱讀練習

1、因為侵略者還是不相信婦女,所以讓小女孩也喝了。
2、第一段(1)寫西班牙人在水裡下了毒,法國士兵找到了山坡上的房子。
第二段(2~5)寫婦女和小女孩為了祖國和士兵同歸於盡。
第三段(6)寫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建造了紀念碑。
3、這句話的意思是讓她的孩子像她一樣,為了祖國這個「媽媽」而犧牲自己。

⑹ 為何大軍來犯,西班牙國王取出中國兵器,殲敵8000還俘虜法國君王呢

歐洲文明,同樣有著古老的歷史,不過和中華文明不同的是,中原大部分時間都是統一,只有短暫陷入分裂,至於歐洲卻反了過來,整個歐洲大陸,長時間因為領地的歸屬,而爭斗不斷,而在15世紀,一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為了爭奪義大利歸屬權而進行的大戰,也徹底的爆發。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這場爭斗中,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取出來一件中國兵器,從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那一場發生在500年前的帕維亞戰役。

而火神槍,最早,正是中國南宋期間發明的產物,被宋軍投入使用,但是隨著蒙古南征,這一項火葯技術又被成吉思汗借鑒使用,發揚光大,他們學習方法後,利用龐大的騎兵部隊,將火槍帶到了西方,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港口,成為率先接觸火槍的城市,到了1525年,火繩槍隨即被當做秘密武器,讓查理五世搬上了戰場。最終結局怎麼樣呢?

法國國王之所以能夠有恃無恐的沖在最前方,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的重甲能夠抵禦任何的弓箭,然而火繩槍卻讓法國的重騎兵吃癟,紛紛倒下,而國王也身中數彈,身負重傷,結果下馬被俘。

看到弗朗索瓦一世被抓獲以後,法軍大亂,西班牙人趁機追殺,殲敵8000人,另外還有無數人受傷,反觀西班牙部隊只有不到1000的損失,贏下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也為後來創造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埋下了伏筆。

⑺ 西班牙人與拿破崙的斗爭是怎樣的

拿破崙忙於這些安排的時候,已經把西班牙人民的意願忘得一干二凈了。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西班牙人民聽說他們的國家被這樣買賣時,都感到義憤填膺。西班牙人反對拿破崙的民族情緒高漲。西班牙人民決心同這個征服者和暴君斗爭到底。反映拿破崙鎮壓西班牙起義的名畫《1808年5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每個農民都拿起武器,雖然西班牙的軍隊由以前沒有上過戰場的人組成,但他們很快就證明了自己能夠在相同的條件下與法國軍隊作戰。拿破崙對阿拉貢首府薩拉戈薩的圍攻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圍城戰役之一。

半島戰爭期間,阿瑟·韋爾斯利率領英軍與法軍作戰 後來阿瑟·韋爾斯利被召回英國,約翰·摩爾爵士在同年冬天阻止了拿破崙征服南方地區。面對拿破崙率領的強大軍隊,摩爾不得不帶領部下撤退,他們越過加利西亞的山脊,來到了科倫納,希望英國的船隻可以在那裡把疲憊不堪的士兵運回英國。 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撤退之一。山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英國人還不得不經常轉過頭去和身後的大量追兵作戰。拿破崙沒過多久就離開了,他不得不馬上返回德意志,一位將軍接替了他的位置。最後,當英國軍隊到達海岸時,又和法軍展開了一場大戰。最終,英國人獲得了勝利,但是摩爾死在了這場戰斗中。

⑻ 畢加索為什麼在對待德國軍官和士兵時一言不發,並且送他們一張復印的名畫

畢加索是西班牙人,他的行為時抗議德國對西班牙城市格爾尼卡的轟炸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的格爾尼卡鎮是一個熱鬧的集日。就在這天下午, 納粹德國空軍應西班牙空軍上將佛朗哥及其叛軍要求開始對格爾尼卡的商店、民房、村莊進行野蠻轟炸。三個半小時之後,房層、村莊變成廢墟,平民百姓死傷無數。這是現代戰爭首次蓄意對非軍事目標進行的大規模襲擊。這種恐怖主義暴行和難以言表的兇殘行徑激怒了世界人民,也激怒了畢加索。移居法國的西班牙人畢加索立即對家鄉遭受的轟炸做出反應,創作了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作品——油車《格樂尼卡》。

閱讀全文

與西班牙人是怎麼對待法國士兵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