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年的法租界有哪五個城市
法租界在中國有四處,上海,天津,漢口和廣州。
租界簡介:「租界」這一名詞在中文中出現的時間為1860年代。一般認為,租界要具備中外文件條約作為依據,有明確的地域四至,區域內的外國居留民行使獨立完善的行政、司法體系。中國的租界制度以最早建立的上海租界為藍本,並影響到其他租界。租界最主要的特點是內部自治管理,並不由租借國派遣總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機構——工部局,擔任市政、稅務、警務、工務、交通、衛生、公用事業、教育、宣傳等職能,兼有西方城市議會和市政廳的雙重職能。
中國曾經有過外國租界的城市有:上海、廣州、廈門、天津、鎮江、九江、漢口、重慶、蘇州、杭州、沙市、福州、鼓浪嶼、北京。
英國 7處:天津英租界、漢口英租界、廣州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廈門英租界、鎮江英租界、上海英租界
日本 5處:天津日租界、漢口日租界、蘇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慶日租界
法國4處: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廣州法租界
德國2處:天津德租界、漢口德租界
俄國2處:天津俄租界、漢口俄租界
義大利1處:天津意租界
奧匈帝國 1處:天津奧租界
比利時1處:天津比租界。(1931年中國收回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處: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成)、鼓浪嶼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麥、荷蘭、瑞典-挪威)
天津最高峰時有9個國家設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並入英租界)。
Ⅱ 天津歷史上的九個租界分別在哪裡
1、天津英租界始設於1860年,是外國在天津設立最早的租界。界址為:東臨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寶士徒道(今營口道)。這就是所謂的「原訂租界」。
2、法國租界地
天津法租界始設於1860年英租界設立之後。界址為:東、北臨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東南與英租界毗鄰。不過,天津初期的對外貿易並不興盛,來到這里的少數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東門外三岔河口的宮北大街,僅有天津英租界內建造了少數房屋。
3、美國租界地
天津美租界約設於1862年。界址為:東臨海河右岸(西岸),南至開灤胡同(今開封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與英租界毗鄰。共佔地一百三十餘畝。
4、天津德租界
在天津存在的時間是1895年-1917年。1895年,德國駐華公使紳柯向清廷總理衙門提出照會,借口德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迫日還遼」有「功」,向清政府索取租界,要求享受與英法等國同等特殊待遇。
5、日本租界地
天津日租界始設於1898年。最初,日本僅在法租界以北、天津城廂東南,劃定了租界與預備租界的范圍;另在德租界以南的小劉庄劃出停船碼頭。
6、天津俄租界
始設於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俄國軍隊佔領了天津火車站及海河左岸(東、北岸)的大片土地。由於這一區域阻隔了自紫竹林法租界和英租界至火車站的通道,引起兩國不滿。經德國從中調停,俄國同意改劃原訂租界范圍,將火車站地區交還中國,俄租界遂分為東、西兩區。
7、義大利租界地
天津意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義大利軍隊乘機佔領了海河左岸(東北岸)、俄軍佔領區以西的地段,並宣布為意租界。
界址為:東北自意中交界路(今興隆街)沿京山鐵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經路)與俄租界毗鄰,西南臨海河,西北沿意奧交界路(今北安道)至興隆街,佔地近八百畝。
8、奧地利租界地
天津奧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奧匈帝國軍隊乘機佔領了與天津城廂隔河相望的海河左岸(東岸)地區,遂據為租界。界址為:東臨京山鐵路,南臨意奧交界路(今北安道),西臨海河,北至金鍾河(今獅子林大街),佔地一千餘畝。
9、比租界
天津比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比利時並未出兵,但也乘機在俄軍佔領區以南的海河左岸(東岸)強劃了比租界。界址為:東穿大直沽村,南迄小孫庄,西臨海河,北臨科斯特羅馬路(今十五經路)與俄租界毗鄰,佔地七百餘畝。
(2)法國租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天津租界開辟之後,西方文化對天津各個方面的影響不斷滲透。租界的建設對天津的城市建設起到了促進和示範的作用。天津租界除了影響天津城市風貌的改變之外,租界文化還通過與教會有關的教育、報刊雜志等影響著天津人的文化生活。
由租界教會創辦的學校、醫院、報刊和雜志,代表著不同國籍、不同政治利益,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文化殖民。但是它們同時又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呈現出多元性、多樣性的特點,客觀上促進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與發展,在近代天津邁向現代大都會的初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Ⅲ 法租界在上海哪個區
法租界在上海的盧灣區和徐匯區這兩個區內。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中面積最大、發展最好的一個租界。法租界在舊上海保持了高度的獨立性,整個上海法租界是舊上海最高級的住宅區,建築風格可以說整齊劃一。Ⅳ 老上海法租界在哪裡
上海法租界,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 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上海法租界因為大量華人湧入,才開始興盛起來。1910年,上海法租界內華人超過10萬。抗戰前將近50萬。孤島時期更增加到825342人。同時,華人商業區也從公館馬路經八仙橋逐漸延伸到霞飛路東段。
上海法租界也是幫會組織的大本營,黃金榮和杜月笙的發跡之處。1920、30年代,西部的法新租界住宅區,有不少中國上層人士在此構建花園別墅。
Ⅳ 上海市的法租界在哪裡
上海市的法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5)法國租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租界的存在嚴重侵犯了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是一種變相的殖民統治區。由於租界內的種種特權,這些特權也嚴重的侵犯了一個國家的司法的主權。
與被割讓的領土不同,租界在名義上其領土仍屬出租國,並且自身不具備治外法權的屬性。但歷史上租界使用國均是藉由本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公民領事裁判權。租界的行政自治許可權制了租讓國在其區域內行使行政權,部分租界甚至還有立法許可權。
租界的領土主權所有國將租界視為外國領土,不敢輕易干涉租界內部事務,更別提軍隊、警察開駐,因此難以對租界內的行為進行司法活動,要從租界引渡犯罪的非租界使用國公民一般就會很困難。這個特點也往往令租界成為一些持不同政見者或戰爭時期平民的最佳避難場所。
Ⅵ 上海法租界范圍是什麼
上海法租界范圍主要范圍是上海市的盧灣區(盧灣區已經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現在的黃浦區。
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於1849年開辟,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
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法租界的繁華
法租界在上海人口中指代的就是「全上海最好的地段」。當年,法國的殖民者企圖在上海的土地上造出巴黎的縮影,他們所締造的十里洋場、奉行的奢靡之風,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上海人最崇拜的洋派生活標桿。
當年,上海灘最高級的地區就是法租界西區的幾條林蔭馬路,以及數百棟風格浪漫的花園洋房;而現在,衡山路、復興公園、茂名南路,這些保留著法式風格的地方,依然是上海人休閑娛樂的首選之地。復興中路的花園洋房,許多都已破舊不堪,但都擁有上千萬元的天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舊法租界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上海:愛恨交加的殖民情結
Ⅶ 上海的法租界在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地圖: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C9%CF%BA%A3%B7%A8%D7%E2%BD%E7
上海法租界(法語: 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位於上海市盧灣和徐匯兩區內。近代中國4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同時也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
設立
1849年開辟。
擴張
1900年小幅擴張。1914年大擴張:法新租界,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的住宅區。
收回
1943年8月結束,歷時近百年。
--------------------------------------------------------------------------------
居民
法國僑民
上海法租界旁的徐家匯是天主教法國耶穌會在華活動的兩個中心之一(另一個是河北獻縣),各種教會機構——聖伊納爵堂、主教府、好幾個修道院、天文台、印刷所、藏書樓、男女中學等等形成規模龐大的教會區。江蘇、安徽兩省的天主教都是從這里衍生而來。1861年6月29日,法租界內建成第一座天主教堂(洋涇浜聖若瑟堂)。震旦大學和廣慈醫院位於法租界的中心地帶。在外地的天主教修會和教區也紛紛在上海法租界設立帳房,經營房地產。
相比之下,法國對華貿易不夠興盛,法租界內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家法國商行,出口生絲到里昂。
英美僑民
1920年代,在公共租界經營的英美商人,紛紛選擇在法新租界營建住宅。美國人在貝當路興建了美童公學和國際禮拜堂。
白俄難民
沙俄時代,俄國在上海的勢力較小,1915年有402人,住在法租界的只有41人。
1917年十月革命後,有7000名俄國難民蜂擁抵滬,大批貴族。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後,又有大批俄僑從哈爾濱轉移到上海。30年代上海俄僑總數為1.5萬到2萬人。 1934年,法租界有俄僑8260人。(公共租界1935年有俄僑3017人)。他們在法租界修建了2座漂亮的東正教堂:聖母大堂和聖尼古拉斯堂。
白俄在上海虹口提籃橋一帶站穩腳跟後,都設法移居到法租界居住。1920年,法租界僅有210名俄僑,1934年,增至8260人。他們多數居住在法租界中部呂班路、環龍路、金神父路一帶,在霞飛路中段開設服裝店、麵包房、咖啡館。使得霞飛路成為上海最浪漫的一條商業街。
白俄移民中有不少音樂家、舞蹈家和畫家。在他們的帶動下,歌劇、芭蕾舞在上海盛極一時。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的樂隊成員大部分是俄國人。他們還培養了一批出色的中國音樂家,其中包括傅聰。
華籍居民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上海法租界因為大量華人湧入,才開始興盛起來。1910年,上海法租界內華人超過10萬。抗戰前將近50萬。孤島時期更增加到825342人。同時,華人商業區也從公館馬路經八仙橋逐漸延伸到霞飛路東段。
上海法租界也是幫會組織的大本營,黃金榮和杜月笙的發跡之處。
1920、30年代,西部的法新租界住宅區,有不少中國上層人士在此構建花園別墅。
--------------------------------------------------------------------------------
管理
○公董局
○巡捕房
分區捕房共6個:
1.中央捕房:盧家灣薛華立路。
2.麥蘭捕房:老北門公館馬路。
3.霞飛路捕房。
4.福煦路捕房。
5.貝當路捕房。
6.小東門捕房。
○會審公廨
○監獄
○道路
新租界:
霞飛路Avenue Joffre--淮海中路
貝當路Avenue Petain--衡山路
海格路Avenue Haig--華山路
亞爾培路Avenue Roi Albert--陝西南路
呂班路Avenue Dul--重慶南路
福煦路Avenue Foch--延安中路、金陵西路
馬斯南路 Rue Massenet--思南路
巨福路 Route Dufour--烏魯木齊南路
巨籟達路 Route Ratard--巨鹿路
貝勒路 Rue Amiral Bayle--黃陂南路
貝禘鏖路 Rue Lieutenant Petiot--成都南路
聖母院路 Route des Soeurs--瑞金一路
邁爾西愛路 Route Rue Cardinal Mercier--茂名南路
白賽仲路 Route Gustare de Boissenzon 復興西路
環龍路 Route Vallon--南昌路(雁盪路至襄陽南路段)
拉都路 Route Tenant de la Tour--襄陽南路
金神父路 Route Pere Robert--瑞金二路
蒲石路 Rue Bourgeat--長樂路
福開森路 Route Ferguson--武康路
辣斐德路 Route Lafayette--復興中路
福履理路 J.Frelupt,Route--建國西路
薛華立路 Route Stanislas Chevalier--建國中路
康悌路 Conty,Rue--建國東路
古神父路 Route Pere Huc--永福路
華龍路 Route Voyron --雁盪路
畢勛路 Route Pichon --汾陽路
麥尼尼路 Route /Rue Marcel Magniny --康平路
麥陽路 Route Mayen 華亭路
麥高包祿路 Rue/Route Marco Polo 龍門路
麥琪路 Route Alfread Magy 烏魯木齊中路
勞爾登路 Rue L.Lorton 襄陽北路
勞利育路 Route Camille Lorioz 泰安路
杜美路 Route Doumer 東湖路
亨利路 Route P.Henry 新樂路
汶林路 Route J.Winling
寶建路 Route Pottier 寶慶路
居爾典路 Route A.Charles Culty 湖南路
趙主教路 Route Mgr Maresca
姚主教路 Route Mgr.Prosper Paris
格羅希路 Route de Grouchy 延慶路
恩理和路 Route Henri Riviere 桃江路
愛棠路 Route Edan 余慶路
高恩路 Route A.Cohen 高安路
陶爾斐斯路 Route Dolfus 南昌路(重慶南路至雁盪路段)
雷上達路 Route Remi
潘興路 Route General Pershing 吳興路(淮海中路至衡山路段)
國富門路 Kaufmann,Route 安亭路
法界徐家匯路 Route de Zikawei--徐家匯路、肇嘉浜路
孟神父路 Pére Meugniot, Rue 永善路
莫利哀路 Moliere,Rue 香山路
賈爾業愛路 Garnier,Route Francis 東平路
賈西義路 Cassini,Rue 泰康路
鐵士蘭路 Destelan,Route Picard 廣元路
愛麥虞限路 Emmanuel Ⅲ,Route 紹興路
高乃依路 Corneille,Rue 皋蘭路
高逖愛路 H.Cordier,Route 高郵路
巨潑來斯路 Dupleix,Route 安福路
古拔路 Courbet,Route 富民路
甘世東路 Kahn,Rue Gaston 嘉善路
白利圖路(南段) Bridou,Route 吳興路
台拉斯脫路 Delastre,Route Rene 太原路
台斯德朗路 Destelan,Route Picard 廣元路
亞田南路 Adina,Rue 安亭路
西愛咸斯路 Sieyes,Route Herve de 永嘉路
安納金路 Hennequin,Rue 東台路
祁齊路 Route Ghisi 岳陽路
老租界:
愛多亞路Avenue Eard Ⅶ --延安東路
敏體尼蔭路Boulevard de Montigny--西藏南路
法蘭西外灘French Bund;Quai de France--中山東二路
法華民國路Boulevard des Deux Republiques--人民路
公館馬路/法大馬路 Rue Du Consulat--金陵東路
麥底安路 Mathieu,Rue(Road) 山東南路
朱葆山路 Chu Pao San, Rue 溪口路
華格臬路 Wagner,Rue 寧海西路
華盛(成)街 Voisin,Route 會稽路
自來火行東街 Rue de Peres 永壽路
吉祥街 Petit,Rue 江西南路
老北門路(大街)Porte Nord, Rue de la 河南南路(人民路以北段)
老永安街 Laguerre,Rue de la 永安路
麋鹿路 Millot,Rue 方浜西路
八里橋路 Palikao,Rue 雲南南路
辣厄爾路 Laguerre Rue de la, 永安路
東新橋街 Rue Pere Huc 浙江南路
天主堂街/孟斗班路 Rue Montauban--四川南路
紫萊街 Rue Discry --紫金路
太古路 Ta(i)koo,Rue de--高橋路
鄭家木橋(街)路 Tourane,Rue--福建南路
法界寧波路 Ningpo,Rue de 淮海東路
黃埭路 Rue Hwang Tai 黃代路
菜市街 寧海東路
蒲柏路 Boppe,Rue Auguste 太倉路(西段)
白爾部路 Rue Paul Beau--重慶中路
白爾路 Rue Eugine Bard (東段) 自忠路(東段);(北段) 太倉路
西自來火街 Saigou,Rue de -- 廣西南路
維爾蒙路 Rue Vouillemont
葛羅路 Rue Baran Gross 嵩山路
格洛克路 Rue Brodie A.Clark--柳林路
皮少耐路 Buissonnet,Rue --壽寧路
愛來格路 Route/Rue Soeur Allegre 桃源路
奧利和路 Oriou,Rue --瀏河口路
馬浪路/白來尼蒙馬浪路 Rue Brenier de Montmorand--馬當路
麥賽爾蒂羅路 Rue Marcel Tillot 興安路
薩坡賽路 Rue Chapsal 淡水路
天文台路 Rue de la Observatoire, 合肥路
杜神父路 Pére Dugout,Route 永年路
茄勒路 Galle,Rue 吉安路
菜市路 Marche,Rue 順昌路
望志路 Rue Wantz 興業路
藍維藹路 Rabier,Rue de Capitaine (北段)西藏南路 (南段) 肇周路
平濟利路 Bluntschli,Rue 濟南路
西門路 Porte de l\'Ouest,Rue de la;Simen Road 自忠路
○房地產
沙遜:華懋公寓、峻嶺公寓(今錦江飯店)
娛樂業
大世界游樂場
--------------------------------------------------------------------------------
○文化
學校
震旦大學,呂班路(重慶南路)
醫院
廣慈醫院,金神甫路(瑞金二路)
宗教
東正教聖母大堂,亨利路(新樂路)與勞而東路(襄陽北路)轉角
東正教聖尼古拉斯堂,高乃依路(皋蘭路)
天主教君王堂,蒲石路(長樂路)
天主教聖伯多祿堂,呂班路(重慶南路)
天主教聖若瑟堂,天主堂街(四川南路)
國際禮拜堂,貝當路(衡山路)
聖公會諸聖堂,辣斐德路(復興中路)
聖公會救主堂,趙主教路(五原路)
第一浸會堂,民國路(人民路)
猶太教新會堂,拉都路(襄陽南路)
英租界
1842年12月,璞鼎查推薦巴富爾上尉為首任英國駐上海領事,並交給他一項重要任務———為英國人尋找長期定居地。1843年11月8日晚,巴富爾帶著6名助手來到上海。第二天一早,他就趕往道台衙門,拜會上海的地方官———道台宮慕久。宮慕久客氣地把巴富爾領到客廳噓寒問暖。巴富爾剛一落座,就開門見山地說:「道台大人,根據貴我兩國簽署的條約,上海已被辟為通商口岸。我此次登門就是要和道台大人商討具體開埠時間的。」
作為清政府的地方官,宮慕久當然不敢對朝廷簽署的條約存有異議,於是雙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看到宮慕久那麼爽快就敲定了開埠日期,巴富爾來了精神,來時他就琢磨著在上海縣城內覓一上好地皮,建造氣派的英國領事館。「我初來貴地,今後與大人會常來常往。如果不嫌麻煩地話,能否請大人幫忙在城內物色一塊地供建領事館之用。」巴富爾不露聲色地說。
這幾句話讓宮慕久出了身冷汗,想想今後如果華洋雜居,難免會鬧點亂子出來,到時朝廷怪罪自己可擔待不起。他強壓心中的不悅,定了定神說:「領事先生,上海縣城素有『小蘇州』之稱,人口眾多,城內已擁擠不堪,實在沒有多餘的地方可供建館。如果領事不嫌,我倒願意代勞在城外替領事尋覓。」
宮慕久的拒絕讓巴富爾很是懊惱,但他哪肯罷休。一連幾天,他一方面派人在城內四處尋找出租房;另一方面,不斷對宮慕久施壓,並揚言如果找不到房子,甘願在城裡搭建帳篷居住和辦公。正當雙方談判陷入僵局時,一名中國商人主動找到巴富爾,願意出租其房屋給巴富爾作領事館用。巴富爾如同找到了救命稻草,馬上就租下這座有52間房的老宅。
看到事已至此,宮慕久也只好以此處不擾民為由,奏報朝廷後予以默認。
談判持續兩年,每畝年租金僅1500文
巴富爾在上海安身後不久,就發布通告宣布上海於1843年11月17日正式開埠。開埠後一個半月內,就已經有11家洋行湧入上海灘。英國傳教士、醫生、領事館人員等也紛至沓來。與此同時,從國內各地趕來的冒險家、暴發戶、買辦、金融家、商人甚至幫會流氓等各色人等也匯集其間。一時間,黃浦江中汽笛聲不斷,跑馬路旁燈
火徹夜長明;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話與歐美語言混雜一處。
由於上海普通百姓之前很少看到過洋人,每當看到洋人成群結隊招搖過市時,百姓們都不免好奇。洋人們吃飯、穿衣、喝茶甚至走路等一舉一動都有路人圍觀。同時,一些洋人仗著清廷軟弱,到處滋事,因此華洋之間糾紛和摩擦不斷。一次,一位姚姓基督徒因為非作歹被拘捕,巴富爾為迫使清政府放人竟威脅出動軍艦,事情最後以宮慕久放人並道歉收場。
事後,巴富爾又不失時機地來拜會宮慕久。「道台大人,我們之間的很多不愉快都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塊自己的居留地。我看中了縣城外黃浦江邊的那塊荒灘,不知大人能不能賣給我們作居住用。」巴富爾設想買下整片土地,然後再分租轉讓給僑民。
其實,宮慕久也有這樣的想法。為避免糾紛,他幾天前曾向兩江總督璧昌和江蘇巡撫孫善寶建議:給洋人一塊地,實行華洋分居。但是兩個老官僚既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而是把上海地方對外交涉全權交給他一個人辦理,讓他自己定奪。明知是上司有意推脫責任,他也不得不接過這個燙手山芋。
聽罷巴富爾的建議,宮慕久擺了擺手,「按照大清律例,土地是不能賣給你們的。但是租給你們是可以的。」
在其後的兩年間,巴富爾與宮慕久為租地進行了時斷時續的談判,最後雙方就租地范圍、租地手續、外僑應遵守事項等達成諒解。1845年11月29日,宮慕久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23款。這個被視為上海租界「根本大法」的章程劃定了租界界址:南至洋涇浜(今延安東路)、北至李家場(今北京東路)、東至黃浦江,西至界路(今河南中路,1846年確定),面積約830畝,每畝年租金1500文。章程的出台標志著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租界———英租界的出現。
租界建在「棚戶區」,最初由清政府管理
在早期英租界,領土主權、土地管轄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等還歸清政府掌管。
不久,住在上海城內的外國僑民陸續遷入租界。為防止華洋糾紛,巴富爾與宮慕久協商後還規定,租界內不準中國居民居住。到了後來,規定更加苛刻,華人只被允許白天進入租界做買賣,晚上必須回城,就連洋人雇的華人用人也不得與主人同住。那時租界里的人口也很少。據記載,在租界出現兩年後,外僑人數也僅有134人。租界里的生活設施也不健全,建築基本上是一片「棚戶區」。最早來上海的僑民,英國植物學家福鈞曾這樣回憶他住過的陋室:「每值晨雨,則衣被盡濕。天雪,則六齣飛舞,自窗隙而進。」直到1849年初,各洋行才在外灘建起第一批磚木建築,竹草棚子才慢慢被淘汰。
隨著來滬的各國僑民不斷增多,英國領事也在醞釀著擴大租界面積,並謀求更多權力。1848年,新任英國駐上海領事阿禮國正式提出了擴充英租界的要求。11月,中英雙方訂約將英租界面積向四周擴為2820畝。1853年,小刀會起義佔領上海縣城,大批避難華人涌進租界,這給洋行商人提供了一個發財的絕好機會。因為當時正值太平天國起義期間,很多從事貿易的洋行生意清淡,他們正好利用閑散的資金在洋涇浜沿岸造了800多幢簡易住宅,供中國難民居住,做起了房地產生意。
Ⅷ 法租界什麼意思
上海公共租界的行政體制與上海法租界完全不同,上海法租界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的一部分,受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的支配,而上海公共租界是當地外國僑民的地方自治體,並不直接受任何外國領事,甚至是英國領事的管理。
一、上海法租界
上海法租界(Shanghai French Concession),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在1849年開辟,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
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二、公共租界
公共租界(gōng gòng zū jiè)舊時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在我國大城市以租借名義強迫劃定的共同管理的區域。中國共有兩處公共租界,分別是上海公共租界和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圖中是上海公共租界標志。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Ⅸ 上海法租界在哪裡
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峰,此後隨著日軍全面侵華,法租界短暫地成為日佔上海中的孤島,並在1943年由當時的傀儡維希法國政權移交給傀儡汪精衛政權,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法租界在舊上海保持了高度的獨立性,整個上海法租界是舊上海最高級的住宅區,建築風格可以說整齊劃一。
(9)法國租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英國在1845年在洋涇浜以北設立的英租界,是上海最早的租界。法國政府在1848年才派出第一任駐滬領事敏體尼,在滬上建立領事館。
該年七月,第一個法國商人雷米從廣州抵達上海,馬上向敏體尼提出想要在上海租地的願望,此時美國方面的傳教士已經在積極與上海的道台溝通租地的事宜,可以說敏體尼面對的是一個很棘手的局面。
敏體尼看中的地皮在上海城廂與洋涇浜之間的黃浦江邊,與英租界隔洋涇浜相望。當時的上海道台吳健彰並不同意此事,對敏體尼很是敷衍。之後吳健彰在行將調任時又對敏體尼提出其可以在徵得英國領事同意後在英租界中劃出一塊給敏體尼。
敏體尼被激怒了,他威脅上海道台說如果不批地的話,法國公使將乘船從廣州北上,接任的上海道台麟桂這才屈服,法國領事館的租地最後以每畝26兩銀子的價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