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埃及為什麼被法國佔領

埃及為什麼被法國佔領

發布時間:2022-06-27 12:12:18

『壹』 埃及曾經被哪些帝國或者國家侵略過

太多了,簡單歸納為

前1720年至前1570年,遭喜克索人入侵,史稱「太陽神不在的統治」

前525年,第二十六王朝被波斯王朝滅亡,古埃及時代結束

前332年,波斯統治的埃及被馬其頓帝國佔領

前30年,馬其頓人建立的埃及托勒密王朝被羅馬帝國滅亡

640年,東羅馬帝國統治的埃及被阿拉伯帝國佔領

1517年,埃及馬木留克王朝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1798年,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埃及被法國佔領,後撤出

1882年,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埃及被英國佔領

1914年,埃及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中遭英國、法國、以色列入侵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後收回

『貳』 拿破崙為什麼要打埃及

拿破崙為什麼要遠征埃及:事實上,早在埃及戰爭之前,法國人就對法老的領土產生過熱情。



1798年7月,拿破崙率領法國遠征軍進攻埃及。遠征埃及是英法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拿破崙曾經的夢想,因此對於這次遠征,拿破崙極為重視,所挑選的法軍都是精兵強將。埃及方面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馬木留克兵是埃及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他們騎的都是最珍貴的阿拉伯馬,使用的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同時馬木留克騎兵騎術精湛,軍事素質高,善於單打獨斗,具有極高的戰鬥力。

交戰國的兩支精銳部隊,就在埃及的金字塔下相遇。1798年7月13日。金字塔戰役開始。



馬穆魯克軍與法軍的第一戰,以法軍的初步勝利而結束。雖然馬穆魯克騎兵捨生忘死地沖鋒,但還是被法軍的槍炮逼退。法軍追擊至尼羅河,雙方在金字塔群附近集結。旌旗蔽日,烽火連天。

1798年7月20日,規模浩大的金字塔戰役正式爆發。馬穆魯克軍隊殺氣騰騰地向法軍進攻。雖然陣勢浩大,但是拿破崙發現了馬穆魯克騎兵薄弱之處。法軍有槍聲和炮火,回擊著進攻的馬穆魯克騎兵。幾輪下來,埃及人損失慘重。



最終,發生在金字塔下的一場大戰,以法軍的大勝而告終。拿破崙掃清了通往開羅道路上最後的屏障。金字塔戰役,為接下來的進軍開羅,奠基了戰略基礎。

拿破崙算是把埃及全部佔領了,並且統治、殖民了2年的時間。



他摧毀了占據埃及幾個世紀的馬木留克軍事貴族的統治,為埃及帶來了現代文明的曙光,促進了埃及的改革,使得埃及成為伊斯蘭教中比較先進和開放的國家。同時也打擊了中東地區的落後的封建勢力,推動中東地區停滯了幾個世紀的歷史車輪向前發展。

他還有個重大成就,那就是他帶領了一支龐大的科學家隊伍,不但為埃及帶來了各種先進技術,還在埃及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拯救了行將湮滅的古埃及文明遺跡,揭開了近代考古大發現的序幕。這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怎麼評價都不算過分。

拿破崙在埃及廢除了腐朽的包稅制,但又把稅收全部包攬在法國手中,大肆掠奪財富,他自稱皈依伊斯蘭教,卻又踐踏伊斯蘭教法,引起埃及人反抗後,又進行了大規模的血腥鎮壓,甚至在開羅城內開起大炮,徹底失去了民心,最後埃及和英國聯手將法軍趕了出去,法國企圖打擊英國殖民勢力的努力歸於失敗,拿破崙用法國大革命式的激進和獨裁手段統治埃及,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叄』 英法兩國在埃及的侵略特點及影響分別是怎樣的 歷史選修

法國對埃及是經營性殖民主義政策,傾銷商品和軍事征服。拿破崙後在回憶錄中寫道:「假如
法國能統治埃及十五年,埃及的人口將大大增加,它可成為我們工業品的市場,這將促進我們工
業的發展……法國可從埃及獲得糧食、大米、鹽和非洲、亞洲的其它產品」
而英國是利用埃及人民反法情緒,經過和埃及,土耳其三方博弈之後,促使兩次土埃之戰,
成功進入該地區。英國是破壞性式殖民,徹底毀壞埃及民族工業,片面資助英國商人投資,
把埃及變成了英國紡織工業的棉花主產地。

『肆』 埃及是怎麼被征服,消亡的

約公元前3100年 上埃及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史稱第一王朝。 約公元前2686年 第三王朝建立,定都孟裴斯,逐漸形成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這和後來的第四、五、六王朝構成古王國時期,歷代國王建造大量金字塔為陵墓,也稱「金字塔時代」 約公元前1567年 第十八王朝建立,建都底比斯,中央集權強化,法老成為國王正式頭銜。 公元前945年 利比亞僱傭軍推翻第二十一王朝,建立二十二王朝,即利比亞王朝。 公元前525年 波斯軍隊打敗埃及軍隊,滅第二十六王朝,史稱第二十七王朝,即波斯王朝。 約公元前333年 埃及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法老時代結束。 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05年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托勒密在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48年 羅馬統帥愷撒支持女王克里奧帕特拉掌握政權。 公元前30年 屋大維率軍佔領埃及,滅托勒密王朝,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 640年 阿拉伯進攻埃及,埃及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屬地。 1517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佔領開羅,埃及淪為奧斯曼帝國的一省。 1798年 拿破倫率法國軍隊入侵並佔領埃及。 1801年~1802年 英國與土耳其聯軍打敗法軍,埃及重歸奧斯曼統治。 1869年 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 1882年 英國宣布埃及為英國「保護國」。 1922年 英國宣布埃及為獨立國家,埃及王國成立。 1953年6月 埃及共和國成立,廢除君主制。 1958年 埃及與敘利亞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 1961年 敘利亞發生政變,宣布退出阿聯。 1971年9月 改國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1981年 薩達特總統遇刺身亡,副總統穆巴拉克當選總統。 1999年 穆巴拉克連續第四次當選總統。

『伍』 埃及被佔領的歷史埃及艷後是什麼人種

為什麼說她是最後的法老呢?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確實是埃及稱做法老的最後一人,之後呢?這個埃及世界就並入到了阿拉伯世界,土地沒有改變,但是民族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古埃及這樣的一個民族了。那麼現在埃及這塊土地上的民族,它是有阿拉伯人,有希臘人,有羅馬人,還有一些土著的埃及人,但是他們已經沒有了自己的語言,都講著阿拉伯語的這樣一個世界混雜的民族了。那麼克里奧帕特拉是最後一個能夠自己講埃及語的一位法老,這個法老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因此也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可能對她的一些身世,多多少少我們會比別人了解得多一點,為什麼是這樣呢?不光是我們對這樣一個人感興趣,美國曾經拍了一個片子叫什麼呢?原文就叫《克里奧帕特拉》,但是我們把它翻譯成《埃及艷後》。那這個名字很吸引人,所以很多人都看了。

那麼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這個女法老,她有這么多的傳奇故事,哪些是真的,哪些不是真的,這恐怕有很多人還都是心存疑慮的,但無論如何克里奧帕特拉這樣一個人物在歷史上,確實是起了很大的一個作用,應該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有一個思想家叫帕斯卡,帕斯卡曾經寫了一個著作叫《思想錄》,《思想錄》里邊,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這個搞古代世界史的人大多都知道,怎麼說的呢,說,「如果克里奧帕特拉的鼻子再短一點的話,整個世界的面貌將為之改觀」,如果一個人就她的長相來說,有這么大的魅力的話,那麼這個人應該在歷史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就是克里奧帕特拉。

那麼這里邊就存在一個問題,克里奧帕特拉究竟這個人是誰?我們說了,她是最後的一位法老,我們知道,一提到法老,它不會有第二個國家有法老,只有古代埃及有法老,但是克里奧帕特拉,她卻不是埃及人,她應該算是馬其頓人,因為什麼呢?她是托勒密王朝時期的一個法老,或者說是托勒密王朝時期的最後一位法老。那麼托勒密王朝是誰呢?剛才我已經提到了,亞歷山大的部將在死了之後,三分天下的時候,托勒密這個部將來到了埃及,佔領了埃及,之後呢,埃及就成了他的國度,成了他的根據地,他統治了埃及,這就是埃及的托勒密時期。

在歷史的劃分上,有很多人不把這一段歷史劃在埃及的歷史里邊,人們都是根據曼涅托的這樣一個劃分,把埃及劃分為31個王朝,其中包括古王國,包括中王國,包括新王國,那麼這中間有兩個中間期,第一中間期、第二中間期等等,還有新王國之後的一些晚王國時期,根本就沒有托勒密王朝時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托勒密王朝畢竟是外族統治埃及,所以我們說,最後一位法老其實並不是埃及人,而是馬其頓人,或者叫希臘人也可以,當時他們是一片土地的一個文明。

這就是當時整個地中海這一片文明的具體情況。羅馬在義大利這個靴子形的半島上,這邊是希臘,然後這邊是埃及,這個世界實際上當時正是羅馬統治時期,埃及盡管當時羅馬並沒有直接統治它,但是埃及當時正是一個什麼階段呢?它是受羅馬庇護的這樣一個國家,也就是羅馬軍隊隨時可以打進去,它是抵擋不住的。那麼在這種情形之下,托勒密王朝的法老盡管還在,但是他們朝不保夕。可就在這個時候,托勒密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托勒密十二世,由於他的無能和統治的殘暴,引起了亞歷山大市的民眾對的反抗,民眾反抗之後,他又鎮壓不了,沒那麼大的力量,於是就跑了,跑到哪兒去呢,跑到羅馬。

那麼這個托勒密十二世,這個幾世,有的時候我們容易產生一些誤解,因為一代父親如果是一世的話,兒子統治他是二世,但是我們現在習慣是這么翻譯,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但是她姐姐卻是六世,所以他並不是一代人就是一世,那麼托勒密十二世,這個時候有幾個孩子呢?克里奧帕特拉六世,大女兒;二女兒叫貝任尼斯,是他的二女兒,他的三女兒是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這就是埃及艷後,還有一個女兒,叫阿西諾,這是四女兒,同時他還有兩個兒子,比這四個女兒都小,一個是托勒密十三世,一個是托勒密十四世,所以加在一塊兒,托勒密十二世有幾個孩子,六個孩子,前四個都是女兒。

那麼就在他被暴亂的人趕跑了之後,跑到羅馬的時候,這個時候這邊不能沒有國王,不能沒有法老,他的二女兒叫貝任尼斯於是就登上了王位,她究竟跟這個叛亂是什麼關系,暫且不說,但是這個時候她登上了王位。執政三年期間,她的姐姐克里奧帕特拉六世死去了,究竟是怎麼死的?不知道,這是一個千古之謎當中的一個小謎。那麼她統治了三年之後,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在羅馬人的支持之下,又卷土重來,返回到了埃及,於是把的女兒又趕跑了,最後的女兒,也就是說這個二女兒最後得到的下場是什麼呢?是被處死了。為了政治還是很殘酷的,這樣托勒密十二世又回來恢復了王位,後來也在動亂當中最後死去了。死去了之後,就剩下第三個女兒了,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這個時候父親其實並沒有想讓她去登上王位,這個時候她弟弟還小,托勒密第十三世還小,當時好像只有9歲,那麼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實際上也就十幾歲,在這種情形之下,他們兩個人在羅馬人的庇護下共同登上了王位,兩個人還結婚了,就是姐姐跟弟弟結婚了。

那為什麼是這樣?據說是古埃及的傳統。這個在托勒密王朝時期,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她是為了遵從古埃及的一個傳統,但是古埃及我們看了很多的材料,也看了很多他們的銘文,我們就很少能夠發現,在日常老百姓的生活里邊,有兄弟姐妹結婚的這樣的現象,只有在宮廷里邊,才有這樣的一種現象,但也不是特別普遍。而還有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他們的結合沒有一個是單獨的,就他們兩個人結合的,總會有法老還會有別的妻子。而我查了一下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下調查,到最後也沒有發現任何一個兄妹之間的這種結合,最後留下後代的。所以我感覺它可能是埃及的這樣一種習慣,但是它的政治意味要遠遠地大於別的意味,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結婚,而是為了大權不至於旁落。

但是兩個人結婚之後共同執政,真正的法老是克里奧帕特拉的弟弟,托勒密第十三世來統治,但是當時只有9歲,能統治嗎?統治不了,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兩個人盡管結婚了,兩個人實際上早已成了政敵,都想要這個政權。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因為她大一點,她有統治的能力,而且這個人又非常聰明,她能講九種語言,其中包括埃及語,這是托勒密王朝所有法老里邊惟一一個能講埃及語的法老,很有才氣,為什麼說很有才氣呢?我們現在想,我們現在有哪一位十幾歲就能講九種語言,好像在座的不一定有太多的人能夠講九種語言,我是講不了,所以她很有才氣的。這個就是克里奧帕特拉是誰的問題。

我們看克里奧帕特拉,或者說《埃及艷後》這個電影的時候,我們看到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其中包括愷撒,因為愷撒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羅馬的將領了,來到了埃及,為什麼來到埃及呢?因為龐培要專權,愷撒等代表的勢力不同意,於是他們內戰開始了,打起來之後,龐培就跑了,沒打過,跑了,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呢?跑到埃及去了,想尋求埃及法老對的庇護,但是這個時候正是埃及勢力也開始漸漸弱了起來,就是托勒密王朝時期。那麼這個時候,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法老,給他的待遇不是庇護,而是在法老的眼前,底下的人就把殺掉了,等愷撒追到埃及的時候,向呈現上來的是龐培的頭顱。他們認為,因為你的政敵被我殺掉了,你應該高興才是,你的目的不也是抓到嗎?那麼既然我已經替你辦成了這件事情,但是龐培畢竟是過去愷撒的朋友,同時都是重要的將領,都做過執政官,所以他們既是政敵,但同時也還有他們的友誼。於是感覺到不是十分高興。

那麼這個時候,克里奧帕特拉因為沒打過她弟弟,她不是打不過她弟弟,而是她弟弟這些勢力,她沒有打過,最後她跑到敘利亞去了。那麼愷撒來了之後,要調停姐弟兩個人的矛盾,於是就要召見他們來到宮廷里邊。那麼約定好了,第二天上午召見他們兩個人,來調停,怎麼共同執政的問題。就在這個時候,頭一天晚上非常精彩的一幕發生了,這就是我們在電影里邊看到愷撒來到宮廷里邊,而突然有人報,說有一個埃及的重要官員要求見,給你送來一個禮物,這個禮物又是非常貴重的禮物,說是女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送給你的,那麼不知道這個禮物究竟是什麼?那就讓進來了,從密道進來之後,放下是一個地毯很重的,打開一看,站起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這就是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她用這樣一種辦法提前趕在她弟弟之前見到了愷撒,於是愷撒就成了她重要的政治上的合作夥伴。

那麼這之後呢,她的弟弟就非常不高興,第二天就高喊說,你們這是對我的背叛,因為畢竟是法老,有一種皇帝的氣概,總覺得我是皇帝,但這個時候愷撒根本不聽的,在這種情形之下,就把抓了起來,可是的軍隊把宮廷包圍了,最後沒辦法,愷撒又把放了,放了之後還要反抗,那麼羅馬的軍隊就和托勒密十三世,也就是克里奧帕特拉,埃及艷後的弟弟開始了戰爭,沒打多長時間,最後失敗了,也死掉了,的部將們也被殺了,這樣克里奧帕特拉就除掉了自己的弟弟,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她也成了愷撒的情人。

那麼這里邊她犯一個什麼錯誤,什麼樣的錯誤呢?她跟愷撒兩個人在尼羅河上到處遊玩,非常高興,玩得非常好,同時她給愷撒生了一個孩子,那麼她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做埃及的法老,同時還想讓繼承愷撒的位置,那麼愷撒後來回羅馬,有點像現在咱們說的回去述職的概念,就回到了羅馬。這個期間克里奧帕特拉也來到了羅馬,受到了很高的待遇。但是這樣一些待遇引起了羅馬人對她的不滿。認為這樣下去之後,有可能把克里奧帕特拉會或者埃及看得比羅馬的統治更為重要,於是最後愷撒就在元老院開會的時候,被人謀殺了,謀殺了之後,克里奧帕特拉七世連夜就開始往回返,返回了埃及,因為她知道,她在羅馬已經呆不下去了。

那麼回來之後,這個時候安東尼開始在羅馬崛起,也是一個軍事將領,也成了執政官,那麼這個時候整個的轄地還是很多的,其中就包括了埃及。我們知道,這時候埃及已經是在羅馬的統治之下了,那麼在這種情形之下,既然是這樣一個統治了,就要召見自己所屬的一些屬國的首腦。可是召見的過程當中呢,克里奧帕特拉去見的時候,這個排場非常得大,坐的那個船非常漂亮,什麼樣的船呢?船尾是用金子做成的,船槳是用銀子鑲包的船槳,那上邊有滑竿,自己雍容華貴地坐在華蓋里邊,然後劃槳的人都是一些扮成水仙的女童在劃槳,那麼給她扇扇子的人是誰呢?是裝扮成愛神丘比特的這樣一個男童,非常非常的漂亮,紫色的華蓋。當時一下子就把安東尼鎮住了。在的眼裡,只是一個土包子,只知道打仗,一下子就把鎮住了,感覺到自己是那麼粗俗,那麼低賤,於是這個安東尼就感覺到有些心裡不平衡。我作為一個統治者,我是召見你,你來了之後,你不下船,我還得跑到你的船上去,那麼在儀表上,在穿著上,在儀仗上自己都輸給了克里奧帕特拉,於是感覺到非常不平衡,說究竟是你召見我,還是我召見你呀,於是想,那好吧,既然你今天宴請了我,明天我也宴請你。然後就動盡了心機,也設計了一個很大的場面。結果第二天,克里奧帕特真拉的來了,那麼她帶的這個儀仗,帶的隨從,一些用具,又一次把安東尼的儀仗比下去了,安東尼於是一下子就被克里奧帕特拉在精神上給擊敗了,就這樣又一個將領拜倒在克里奧帕特拉的石榴裙下。

那麼就樂此不疲,樂而忘返,就不再返回羅馬了,這樣羅馬就認為安東尼已經棄羅馬而去,於是這個時候屋大維開始執政。那麼這個時候,由於政界上的不同,開始要進攻埃及,因為調回來,也不回來,這樣就要進攻埃及,因為你反叛是不行的。那麼屋大維來了之後,要來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埃及,於是這個埃及的克里奧帕特拉和安東尼就商量對策怎麼辦,安東尼說,不行的話,乾脆咱們打吧,我也不怕屋大維,於是帶領自己的艦隊就開始迎擊屋大維。那麼在雅剋星這個地方開始進行海戰。那麼這里邊很有意思,在前面作戰,這支叫什麼聯軍呢?是安東尼和克里奧帕特拉的聯軍,跟誰打呢,跟羅馬的軍隊,就是屋大維的軍隊打。那麼就在這個打的時候,是安東尼沖鋒陷陣在前面的船上,後面是克里奧帕特拉的船。

那麼就在他們交戰的時候,剛開始打到不可開交的時候,這個時候由於安東尼的船是大船,大船速度慢,而屋大維的船是小船速度快,那麼後邊的克里奧帕特拉就感覺到好像安東尼有點抵擋不住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到現在仍然是一個謎,很多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但是無論如何克里奧帕特拉正在打仗的過程當中自己開船往回走,就走了,退出了戰爭。她一走之後,這邊正是勢氣高漲的安東尼,突然感覺到,她棄我而去了,怎麼辦,乾脆我追吧,於是就離開了自己的部隊,坐了小船開始追克里奧帕特拉。

就這樣將領一沒了以後,他們很快失敗了,就被打敗了,屋大維長驅直入就殺到了埃及。那麼安東尼回去之後,很生克里奧帕特拉的氣,就不再理會這個克里奧帕特拉,兩個人就住到兩處去了。這個時候克里奧帕特拉為自己建造了一個永久性的這樣一個類似於墳墓式的建築,把自己封閉在那裡面。安東尼回到了自己的宮殿,悶悶不樂,這個期間也不見克里奧帕特拉,後來就盛傳克里奧帕特拉已經死了,那麼安東尼,這樣也自殺了。自殺了之後,還沒有死,就在這個時候,這個消息又傳到了的耳朵里邊,就是說這是誤傳,克里奧帕特拉並沒有死,於是就讓自己的部將,說你乾脆把我抬到她那個地方去,然後就抬到克里奧帕特拉身邊了。克里奧帕特拉一看,這個時候感覺到非常傷心,但是安東尼已經沒法治好了,就在她自己的懷里死去了。

死去了之後,這個時候屋大維已經趕到,讓克里奧帕特拉投降,只要你投降,什麼問題都沒有,然後也把她圍住了,不讓她自由地出出進進。那麼這個時候克里奧帕特拉就提出一個要求,一個是她兒子的問題,繼任呢?還是當未來埃及的統治者的問題。再有一個,我死了以後,跟安東尼埋葬在一起。為什麼後來很多人在寫這段故事的時候,這是纏綿悱惻的愛情。那麼就在這種情形之下,屋大維覺得好像克里奧帕特拉有要自殺的這樣一種可能,於是就派兵把守,出進的人員都嚴格地搜身,這樣她就沒有工具能夠殺死自己。那麼在這種情形之下,後來她就說,她要吃一點無花果,於是僕人就在外邊給她送來了一個無花果籃子,也給她檢查了,沒檢查出有什麼異樣的東西,於是就給她送了進去,但是這里邊藏著,藏著什麼呢?藏著眼鏡蛇,於是她就把手伸到無花果里邊。把自己最好的王冠都戴上,穿戴上,躺在自己的卧榻上,也就是法老的卧榻,最後在兩個僕人的陪伴之下死去,兩個僕人也死了。這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這個故事非常浪漫,因為什麼呢?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其中包括愷撒,包括安東尼都被她征服了,於是人們就出現一個問題,這就是克里奧帕特拉到底有多迷人?為什麼帕斯卡說「如果克里奧帕特拉的鼻子再短一點的話,那麼整個世界歷史的面貌將為之改觀。」為什麼是這樣?她肯定是非常迷人,如果不迷人的話,為什麼愷撒,愷撒也是見過世界上很多的美女,都是見過的。安東尼也是如此,他們為什麼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呢?那麼這里邊就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了,她到底有多迷人?

有一個法國作家,應該是浪漫主義的一個作家和批評家,叫狄奧斐爾·戈蒂埃,說過一句話,「克里奧帕特拉是迄今為止最完美的女人,最具女人風范的女人,最像女王的女王,一個讓人驚嘆的人,詩人無須對她添加任何華美的辭藻,她總會浮現在每個人夢中的盡頭,」就是說我們做這個夢,做那個夢,做到最後的時候,我們久久不肯離開的時候,是誰呢?是克里奧帕特拉出現了,就是說她迷人到這樣一種程度。我倒挺贊同這樣的話,因為什麼呢?這是在羅馬發現的一個雕像,這又是她另外一個雕像,既然是她的雕像嘛,肯定是要像她的,這兩個人是不是像呢,有一些像,但也不完全像,嘴是有些像的,鼻子不像了,為什麼呢?那個鼻子沒了,但這個鼻子沒了,絕不是像司芬克斯的一個鼻子是被拿破崙的軍隊向它開槍把打掉的,當然還有別的傳說。究竟怎麼掉的,咱們且不說,但是無論如何這個鼻子沒了,可是從這兩幅圖畫上,我們真是看不到她這個鼻子怎麼太高,但是在古羅馬的錢幣上卻有她的塑像,鼻子是鷹鉤鼻子,也有一些史書上記載都是這么說的,她是鷹鉤鼻子,別的書記載說,這個人長得有點像,骨骼都是有稜有角,有點像男人一樣,那麼這個很難說她究竟漂亮到什麼程度,但有一點這里邊說了,是最完美的女人,最具女人風范的女人,最像女王的女王,也就是說她無論在什麼時候,你最需要什麼語言的時候,她都可以隨時將她所熟悉的語言轉向埃及語,轉向拉丁語,轉向希臘語,這個才能恐怕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就是說她不光是一個容貌怎樣,而是這個人很有才氣。在這一點上,普盧塔克在的《安東尼傳》里邊有這樣的一句話,說「就她的美麗來說,其本身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無與倫比,也不會讓人見到她的人都有強烈的震撼;但與她交談卻有不可抵禦的吸引力,這可能是問題的所在,她的存在,她談話的說服力,加上散發在她身上對待別人舉止的一些特性,總讓人感覺到刺激,她的聲音中充滿了甜蜜;她的舌頭就像有許多琴弦的樂器隨時准備轉向她喜歡的任何一種語言……」這是一種才能,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才能,她會講九種語言。那麼這是托勒密王朝,我剛才說了,托勒密王朝惟一的一個會講埃及語的女法老。那麼這樣一個有才氣的人,可能才是真正吸引安東尼,真正吸引愷撒的原因,如果說她真有多迷人的話,我們說是她的才氣,不僅僅是她的長相,而是她的才氣。

當然有一點,古埃及的歷史幾乎是隨著她的死去而結束的,她卻是一個既美貌又懂得很多種語言的這樣一個法老。雖然我們說作為一個政治家來說,恐怕能講九種語言,也未必真正就是一件好事情,因為過去有很多法老像圖特摩斯三世,像拉美西斯二世,這樣一些法老,他們就會講埃及語,但是也稱霸一方,也曾經成為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小亞細亞一帶的具有霸主地位的這樣一個帝國,他們也不會那麼多種的語言,所以我倒覺得,她會這么多語言,也許是好事,也許未必是一件好事。

下面我還要講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什麼問題呢?我前不久也看了這個片子叫《埃及艷後》,這個片子我看了之後,感覺到很有意思。這個就是要說她有多美麗,這個好像更美麗一些,這是誰呢?這就是《埃及艷後》這個電影里邊一個影星叫伊麗莎白·泰勒,她主演的克里奧帕特拉,我倒覺得這個更富有生氣一些,因為她畢竟跟雕像不完全一樣嘛。那麼又看了一遍這個片子之後,給我一個感慨,我看完片子之後,我說了一句話,我說她是生得美麗,死得絕艷。為什麼這么說呢?她的美麗已經不用說了,已經把整個歷史的面貌為之改觀了,肯定是非常美麗的,為什麼說死得絕艷呢?她選擇了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自己走的方式、時間和地點的,或者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不能選擇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時間,但是她能夠選擇,她選擇了,而且更為可貴的是她選擇了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非常獨特,很有埃及的文化味道,她穿著是那麼的富貴,那麼方式又非常獨特,她選擇了一個眼鏡蛇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麼這里邊就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是眼鏡蛇,而不是別的東西,小小的刀片就完全可以割破自己手腕上的動脈,完全可以結束自己的一生。她的建築裡面又有那麼多的藤條,那麼多的繩子,很容易可以結束自己的一生,她為什麼沒有選擇這樣的方式,而選擇了眼鏡蛇?這個是我們很多人感覺到很有意思的,如果說她生的時候,她是一個馬其頓人,那麼死的時候,我倒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埃及的方式。

你們可以看看這幅雕像,這個當然不是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了,但是暫且不管是誰,是一個死去的法老。那麼王冠上面有一個東西,中間是一個眼鏡蛇,那麼這個眼鏡蛇在埃及的很多法老的畫像上,甚至的穿戴上,在頭前面都會出現,這是埃及的一個傳統。眼鏡蛇過去曾一度是下埃及的一個圖騰和象徵,上埃及是神鷹,下埃及是眼鏡蛇,那麼後來合二為一,形成了這樣一個圖騰式的標志,所以在很多法老的頭飾前面都會有這樣一個眼鏡蛇,它表示的力量是一種保護,當然還有神鷹,神鷹怎麼保護呢?我們會在埃及看到很多這樣的雕像,法老站在前邊,後邊有一個神鷹,兩個翅膀是這樣護佑著埃及的法老,這是神鷹在保護。那麼這也是一個神蛇在保護,它能夠在關鍵的時候吐出烈焰把自己的敵人燒死,這是古埃及的一個傳說,在這一點上我們說,克里奧帕特拉確實是費勁了心機,或者說是按照埃及人的方式來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埃及艷後去世後,一個擁有3700年的歷史古埃及文明就此宣告結束。從此埃及這個神秘的國度納入了羅馬人的版圖。法老失去了王位,古老的神廟陷入一片死寂,一個曾經輝煌的古埃及文明從此被徹底掩埋在滾滾黃沙之中。

『陸』 拿破崙為什麼率軍遠征埃及其目的是否達到造成了咋樣的影響

成功了,一. 拿破崙為什麼要遠征埃及?
1. 遠征埃及是英法爭奪歐洲霸主地位的必然趨勢。
首先,工業革命導致西方諸國為爭奪殖民地而戰,英法之戰則為這一時期歐洲戰爭的主線。在英國的諸多殖民地之中,印度是「最明亮的一顆寶石「,在1757到1780年間,僅孟加拉為英國創造的財富總額就達3800萬英鎊。對於這樣一塊兒「肥肉」,大革命以後的法國自然也是垂涎三尺。而印度距英國十分遙遠,由英國通往印度必須經過埃及,埃及又是亞歐非三洲的交通樞紐,因此法國只有控制了埃及,才能進而有希望控制印度給英國以沉重打擊,所以,埃及註定是英法之爭的一處戰場,法國必然要遠征埃及。
其次,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之後,法國把戰爭推向境外,為了保存大革命的成果,法國急於在周圍扶持一批附屬國,建立一個藩籬地帶。而地中海則是這一藩籬地帶的重要部分,埃及位於地中海之南,控制埃及對於法國控制地中海和佔有義大利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由以上兩點可知,法國只要控制埃及,就進可攻退可守,取得對英作戰的戰略主動權。所以說,法軍遠征埃及是英法爭奪歐洲霸主地位的必然趨勢。
2.遠征埃及是拿破崙強烈的願望。
第一,拿破崙很早的時候就摘抄過雷納爾的一段話:「鑒於埃及地跨兩洋,位於東方與西方之間,亞歷山大大帝曾設想,把世界帝國的首都建在埃及,使埃及成為世界的貿易中心。這位最最開明的征服者意識到,如果有什麼可行的辦法,把所征服的國家聯合為一個大國的話,那就是利用埃及來作為非、亞、歐的連接點。」拿破崙想效仿亞歷山大,建立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國,而埃及則是他理想的帝國首都。
第二,拿破崙深知只有不斷的創造軍事奇跡,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才能永保他在法國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才能不斷地增添他的神秘光環,才能為他攫取更大的權力,所以他必須打敗法國的頭號強敵---英國。但是當時的法國海軍實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在英國的阻擊下橫渡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國,所以切斷英印航線打擊英國的海上霸權就成了更易接受的方案,因此,拿破崙打敗英國的現實方案就是遠征埃及。
第三,拿破崙遠征義大利之後功高蓋主,督政府對拿破崙頗有猜忌之心,收回了他的軍權。如前所述,拿破崙有自己的雄圖壯志,也絕非久為人下之人,並且他也怕督政府加害於他,而遠征埃及正是他最好的避禍之法,這與我國春秋時期「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如出一轍。
由以上三點可知,拿破崙渴望遠征埃及。
綜上所述,拿破崙遠征埃及是符合法國和他自己的利益的。這些也就是他遠征埃及的主要原因。
二.拿破崙是怎樣遠征埃及的?
關於這一點我就不想多說了,具體過程我就不寫了,大家誰有興趣可以幫我寫寫。
三. 拿破崙遠征埃及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1.對法國及世界的影響:
從某一角度來看,拿破崙遠征埃及可以說是促進第二次反法同盟形成的催化劑,而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形成又可以說是為拿破崙奪取法國最高統治權提供了絕好的機會。這樣的連鎖反應,不僅造就了拿破崙的千秋偉業,造就了法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更造就了代表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則在整個歐洲甚至世界迅速傳播的國際環境!
2.對埃及的影響:
拿破崙用槍炮強行打開了古老埃及的大門,結束了它與世隔絕的狀態。雖然給埃及人民帶來了戰火,但是也將法國大革命的火種賜給了埃及,埃及歷史學家曾指出:"埃及在封建割據狀況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直到1798年法國的入侵才在埃及的歷史上打開了新的一頁。"
拿破崙還帶去了大批的專家學者,成立了"埃及研究院"。他們對埃及的生物學、醫學、機械學、物理學和考古學等都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貢獻,並且編成了一部巨著《埃及記述》。

四.如果拿破崙佔領埃及後立即東征中國,他會勝利嗎?
這是 最近一些網友提出的一個問題,我想就這個問題發表一下我的淺見:
我認為拿破崙佔領埃及後絕對不會立即東征中國,他的目標在巴黎、在歐洲,而不是在遙遠的中國,除非他腦子進水了。當然,如果假設他東征中國,我認為他也必敗無疑。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法國當時所處國際環境的制約。英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土耳其等國對法國的大革命是恐懼和仇恨的,它們決不會眼看著法國不斷壯大而不加制止,它們會和法國進行殊死的搏鬥。所以,法國在遠征埃及之後根本沒有餘力繼續進行東征,就是連守住在埃及所取得的勝利果實都是很難的。
其次,在拿破崙征服埃及之時,法國艦隊在阿布基爾大海戰中被英國納爾遜所率領的艦隊徹底擊敗。這一戰使拿破崙在埃及的部隊從此成為孤軍,失去了和本土的海上聯系,拿破崙陷入了包圍。試想,這樣一支沒有海軍、缺乏補給、戰線過長、疲於奔命的部隊如何能繼續東征中國?即使萬幸到了中國,也一定會被清朝軍隊所消滅,拿破崙也很可能成為清朝的俘虜了。
再其次,1798年拿破崙東進,中國正是乾隆當太上皇的時候,大清朝盛世中蘊含著危機,但是,那時大清朝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還是很強大的,清朝軍隊以逸待勞,消滅拿破崙不足四萬的疲憊之師還是不在話下的。
五.結束語
無論如何,拿破崙遠征埃及都為傳播法國大革命的火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僅憑這一點,他的這次遠征就已足夠流傳青史了。
最後,讓我以拿破崙說過的一段話來作為本篇文章的結尾吧:
「我是一位新普羅米修斯,我被釘在懸崖絕壁的一塊大石上,一隻禿鷲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從天上竊了火種,作為一份禮物,奉獻給法蘭西:火種已經升到原來的地方,我卻一直被釘在這里!愛光榮如同撒旦橫架在混沌上面的一座橋,使地獄能通往天堂。光榮把被無邊無際深淵隔開的過去和將來聯結起來了。我無物遺留給我的兒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給他。「

『柒』 拿破崙攻打埃及的原因時間和過程

是為了為打擊英國在東方的勢力,那時印度已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佔領埃及後就可以切斷英國與印度的交通線,所以督政府才派拿破崙出兵遠征,時間是1798年-1799年,拿破崙首先在亞歷山大港附近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當時統治埃及的馬穆魯克集團聞訊後,立即出兵迎戰,雙方在在金字塔下惡戰一場,法軍大勝。之後拿破崙軍團開進了埃及首都開羅,佔領了大部分的埃及領土。之後拿破崙又屢敗來犯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鞏固了其在埃及的統治。但拿破崙的海軍卻被英國的納爾遜海軍全殲,這使拿破崙遭受毀滅性打擊,這直接造成法軍補給困難。而此時傳來國內政局不穩,拿破崙意識到讓他登上權力頂峰的機會已來臨,於是拋下遠征大軍隻身回國去了。之後就有了「霧月政變」,拿破崙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

至於獅身人面像的鼻子,真的是冤枉拿破崙了,只可是史上最大的冤假錯案了,其實在拿破崙到埃及之前,獅身人面像已經沒有鼻子了。那鼻子怎麼會沒有了呢?其實獅身人面像地處沙漠,常年沙暴,經常會把獅身人面像整個都掩埋起來,法老只能派人去清理挖沙,長此以往,就一不小心把鼻子給弄壞了。所以說真相是這樣地!!!

『捌』 1789年法國人入侵埃及和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的歷史必然性是什麼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因不了解世界的進步而落後,落後就要挨打。
同時期的英國剛開始工業革命,缺少原材料和大量資金,便把侵略的目光投向中國,所以即使沒有發生虎門銷煙,英國還會借其它的借口侵略中國。

拿破崙督政府遠征埃及的根本目的是打擊反法聯盟的組織者和策劃者英國。其具體目標是:第一,佔領蘇伊士地峽,切斷英國通往印度的一條通道。第二,變埃及為法國的殖民地。第三,為進一步奪取英國財富的主要源泉——印度而建立有效基地。另外,1797年底,從義大利戰場凱旋而歸的波拿巴將軍已成為督政府的嚴重威脅。督政府一面極力贊揚這位桀驁不馴的將軍,一面又設法使他遠離法國。遠征埃及也是這一目的產物。1798年4月,督政府授命拿破崙為東方軍司令,要他率領陸、海兩軍佔領埃及,把英國人從他能到達的一切東方國家中驅逐出去,摧毀他們在紅海地區建立的商站,開鑿蘇伊士運河,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證法蘭西共和國占據紅海。

閱讀全文

與埃及為什麼被法國佔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