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元1642年,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重112克拉,它
Queen Mary 曾經屬於瑪麗皇後。略發現於公元1642年。瑪麗皇後經常佩戴此鑽,但此鑽稱為藍色噩運之鑽。曾經擁有過它的主人都死於非命。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本來詳情有千字,字數限定。這塊厄運之鑽仍然存在,經歷也很曲折。Queen mary這條項鏈在一本介紹世界著名寶石里有講過,和瑪麗皇後有關。而且是帶有詛咒的項鏈。但是也據說只是由於機緣巧合的緣故,才讓擁有它的人遭遇不幸。Queen Mary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送給瑪麗皇後的定情之物。
Queen Mary的真正意義現存於世的鑽石「希望」(Hope Diamond),重45.52克拉,具有權其罕見的深藍色。據說,它不僅藍得美麗,而且似乎發射出一股凶惡的光芒,這可能是因為在它那像迷霧一樣的歷史中,充滿了奇特和悲慘的經歷,它總是給它的主人帶來難以抗拒的噩運之故。
公元1642年,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極為罕見的深藍色。塔維密爾將寶石帶回法國,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傳說中的噩運也隨之開始降臨到接觸寶石的人的身上。塔維密爾的財產,被他那不孝的兒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歲的高齡時窮得身無分文,最終他被野狗咬死了。下一個便輪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了。他將這顆藍色的寶石金剛石琢磨成了重67克拉的心形鑽石。此後,路易十四就厄運纏身,先是他最鍾愛的孫子死於暴病,後來是戰無不勝的路易十四連吃敗仗,戰爭失意的他在情場同樣倒霉,有宗教狂的瑪儂夫與其結婚後令其苦不堪言,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繼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鑽石的新主人。他把它借給他的情婦佩戴。結果,路易十五的情婦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了頭。這顆藍色大鑽又傳給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後經常佩戴此鑽,結果是將路易十六夫婦雙雙送上了斷頭台。路易十六王後的女友蘭伯娜公主,隨之成了這顧藍色噩運之鑽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為戴了這倒霉的鑽石,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殺。
這顆藍色的大鑽於1792年在法蘭西的國庫中被盜。竊賊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減為45.52克拉,並於1830年在倫敦的珠寶市場上出現,當即被銀行家霍普(Hope)買去,價值18000英鎊。從此,這顆藍鑽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為名,叫做「霍普」。由於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鑽又名「希望」。銀行家霍普終生未婚,他將藍鑽傳給外孫(其條件是要他改姓霍普)。此後的兩年之內,「希望」被轉賣了多次。
1908年,藍鑽「希望」被土耳其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美元買走。據說,經手這筆買賣的商人在帶著他的妻兒出門時,汽車翻下了懸崖,全家一起遇難。藍鑽「希望」在土耳其宮廷中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可不久,左畢德被蘇丹處死。
1911年,美國華盛頓的郵政負責人麥克蘭,用11.4萬美元購得了藍鑽「希望」,他將它送給自己的妻子作為禮物。也許是巧合吧!就在麥克蘭夫人得到藍鑽「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而她的丈夫麥克蘭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兒又因為服用安眠葯過量而死。麥克蘭夫人於1947年去世,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溫斯頓,在1958年買下了她的全部珠寶,成了藍鑽「希望」的新主人。
後事如何呢?溫斯頓帶著這顆噩運之鑽,在不同的季節多次飛越大西洋,當然,都平安無事,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斯遜博物館。大概哈里.溫斯頓的善舉感動了上帝,上帝收回了沾在"希望"鑽石上面的毒咒!
噩運之鑽的結局
1911年,美國華盛頓的郵政負責人麥克蘭,用11.4萬美元購得了藍鑽「希望」,他將它送給自己的妻子作為禮物。有人告訴麥克蘭夫人,說這是一顧會帶來噩運的鑽石,並談了不少歷史上的傳說,麥克蘭夫人一笑置之。她經常佩戴此鑽, 並常與她保有的另一顧名鑽——94.8克拉的「東方之星」同時佩戴,以顯示豪華與富有。也許是巧合吧!就在麥克蘭夫人得到藍鑽「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 而她的丈夫麥克蘭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兒又因為服用安眠葯過量而死。
表克蘭夫人於1947年去世,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溫斯頓,在1958年買下了她的全部珠寶,成了藍鑽「希望」的新主人。後事如何呢?溫斯頓帶著這顆噩運之鑽,在不同的季節多次飛越大西洋,當然,都平安無事,不過,倒遇見了一件趣事。
一次,溫斯頓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紐約時他妻子先一天乘飛機走,溫斯頓本人於第二天 飛返紐約。溫斯頓夫人的飛機按時起飛,按規定在亞速爾群 島的瑪麗亞機場中途降落加油,由於飛機引擎發生了小故障, 因而耽誤了約3個小時。在等待修理的過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絕再乘這一架飛機旅行,堅決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飛機,於是他下飛機走了。 溫斯頓並不知此事,他在第二天去里斯本機場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來的電報,說她已平安抵達紐約。溫斯頓將此電塞進衣袋,隨即登上飛往紐約的班機,飛機起飛時,他發現鄰座是空的,他很高興,因為可以好好地睡一覺了。一覺醒來,飛機巳到達加油站亞速爾群島的瑪麗亞機場,在飛機加油時,他下機散步去了。
當他回到飛機時,發現鄰座已經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絕地給機上的旅客們講述自己的一個冒險故事。他說自己昨天居然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果然飛機在這瑪麗業機場發生了故障,他趕快逃下飛機,要求改乘今天的飛機,等等。這位旅客繼續說:「我並不迷信,可我為什麼要冒險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呢?我堅決要求改乘另一架飛機,你們看,我安全了,並且能在此地 談話。」溫斯頓在旁邊聽著,真是哭笑不得,心想,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藍鑽「希望」的主人,那他現在又會怎樣呢?正在這時,鄰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門說:「如果昨天那架飛機能夠安全到達,那才是怪事。」 涵養不錯的溫斯頓先生大約也忍不住了,他從口袋中掏出妻子打來的電報,遞給了鄰座這位激動的旅客,頓時,他像泄了氣的皮球安靜了,一直到達目的地紐約,這位旅客再也沒有開口。
好了!迷信終於破滅了,矗運也結束了,這顆歷盡坎坷,蒙受了無數不白之冤的美麗藍鑽「希望」,得到了它適宜的歸宿。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從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華和財富,或增加個人嬌美的裝飾品了,而是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
其實QUEEN MARY,俗稱「希望藍寶石」,它就是給大多數得到它的人帶去死亡和厄運的QUEEN MARY
② 人造紅寶石哪年有的
樓上說的文不對題,而且還是錯的,紅寶石主要成分是鉻摻雜的氧化鋁(Al2O3)單晶!
1877年法國化學家弗雷米將純氧化鋁粉末、碳酸鉀、氟化鋇和少量重鉻酸鉀作原料,在坩堝中經高溫熔融8天,獲得小顆粒紅寶石晶體,這就是人造紅寶石的開端。
1885年在瑞士日內瓦出現一些品質優良的人造紅寶石,據說是由天然紅寶石碎片,加上增強紅色的重鉻酸鉀等經高溫熔融製成,和天然品性質相同.然而真正實現人工製造寶石並能投入規模化生產的要歸功於法國化學家維爾納葉。維爾納葉在1891年發明火焰熔融法,並用該法試制人造寶石,成功後又用純凈的氧化鋁試驗.在高溫馬弗爐中用倒置的氫氧吹管進行試驗,含有少量氧化鉻的純凈氧化鋁細末慢慢落入火焰中熔化,滴在基座上冷凝結晶。經過十年的努力,1904年維爾納葉正式製造出了人造紅寶石,以後火焰熔融法逐漸完善,生產出的紅寶石和天然品幾乎無差別.該法一直沿用到現代,至今仍是世界生產人造寶石的主要方法,人稱「維爾納葉法」。現在只要數小時就能製造出100克拉以上的紅寶石原石,外觀呈倒梨形或胡蘿卜形的人造剛玉晶體,質地純凈,顏色透明度甚至超過天然品,經濟效益巨大.現代維爾納葉法不僅能生產從淺粉紅色至深紅色的紅寶石,還能生產各種顏色的藍寶石,甚至還能生產帶有星光的紅寶石和藍寶石。
人造紅、藍寶石不僅在外觀上,而且在理化、光學性質上也和天然品完全一致,且雜質、裂痕等缺陷少,但價格僅為天然品的1/3到1/20,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發現人造寶石中微小的空氣泡呈圓形,天然品中空氣泡為扁形這一細微的差別。
③ 「法國藍寶石」是在哪裡發現的
所謂不祥藍寶石,即是美的令人摒息的藍鑽——「希望之星」。路易十四稱這顆寶鑽為「法國藍寶石」。在其後的125年裡,這顆藍鑽一直被視為法國皇家御寶。據傳,這顆鑽石不僅美麗,而且似乎會發射出一股不祥的光芒,擁有它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這枚鑽石是由法國的探險家塔維密爾,於1642年在印度西南部找到的。初發現時這重112克拉,塔維密爾把它獻給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因此得到了一個官職,和一大筆錢作獎賞。
但不幸的是,塔維密爾的財產,被他的兒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歲的高齡時窮得身無分文,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尋求新的財富。最終被野狗咬死在了異鄉。
再說路易十四手得到了那玫鑽石之後,四處炫耀。期間被大臣富凱借用過一次,沒多久,富凱就以貪污罪被捕,死在獄中;路易十四本人也因兵變導致帝國瓦解,在萬民唾罵中死去。後來,這顆鑽石傳給了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同樣兩人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去,繼位不久便上了斷頭台。
後來,發生了法國大革命,這顆鑽石在動亂中失蹤近四十年,幾經輾轉,落到了俄國的康尼托夫斯基親王手裡。這位親王把它送給自己的情婦,後來又開槍把她打死,接著自殺;
不知過了多久,這顆鑽石又被一位荷蘭鑽石匠得到,他把它重新琢磨並分割成44.52克拉。結果他兒子偷了他這顆鑽石,鑽石匠一氣之下也自殺而去。
1830年,這枚鑽石被銀行家霍普以18000英鎊買去。從此,這顆藍鑽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為名,叫做「霍普」。由於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鑽又名「希望」。銀行家霍普終生未婚,他將藍鑽傳給外孫(其條件是要他改姓霍普)。這位新的鑽石主人後來娶了一位美國女演員約西為妻,不久,小霍普破產,約西和他離了婚。約西於1940年死於美國坡士頓,她在晚年窮困潦倒,經常埋怨那玫藍鑽「希望」給她帶來了難以擺脫的翹運。1906年,小霍普為清償債務被迫賣掉了藍鑽「希望」,此後的兩年之內,這玫鑽石又被倒賣過多次。
1908年,土耳其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美元將它鋸為己有。據說,經手這筆買賣的商人在帶著他的妻兒出門時,汽車翻下了懸崖,全家一起遇難。藍鑽「希望」在土耳其宮廷中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不久之後,左畢德就被蘇丹處死。此時,這顆鑽石的不祥名聲已不脛而走,但有一位美國富商麥克萊恩卻不相信。他用15萬4千美元買下了這顆鑽石,把它帶到美國。不久他的小兒子溫特森就被車撞死,麥克萊恩本人因破產得了精神病,死在醫院。他的妻子伊芙琳吸毒成癖,女兒也因服葯過量致死。
最後,美國珠寶商溫斯頓從麥克萊恩家族的後人手中買了這顆鑽石,隨即便把它捐獻給華盛頓的史密斯博物館。他是唯一得到這顆鑽石而沒有因它遭到災病的人。至今,這顆鑽石還被存放在史密斯博物館里,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
④ 世界四大鑽石
世界四大鑽石指的就是「攝政王」、「南非之星」、「藍色希望」和「光明之山」四顆鑽石。經過琢磨的鑽石光彩奪目、燦爛無比,歷來被譽為「寶石之王」
「攝政王」的英文名稱為Regent,重140.5克拉,無色,古墊形琢刻形狀,原產於印度,在世界著名鑽石中排第十五位,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阿波羅藝術館。
傳說,在1701年,印度的一個奴隸找到一顆重約400克拉的金剛石,他為了把寶石帶出礦山,忍痛割破自己的大腿,將寶石藏在皮肉之中,然後纏上綁帶,逃出了礦區,但後來他在出海的船上被船長搶走寶石後葬身大海。船長又將這塊寶石賣給了商人。經過幾次轉手寶石落到了英國總督手中,但幾次戰爭之後,寶石最終落戶於法國。這顆特大型金剛石就是現在的世界著名巨鑽——攝政王。
「南非之星」的英文名稱為Star of South Africa,重47.55克拉,無色,梨形琢刻形狀,原產於南非,是一顆極優質的凈水鑽,原鑽石重83.5克拉。
1866年,南非金伯利城的一個女孩拾到一顆巨大的金剛石,把它送給了獵人尼科克。後來經過幾次轉手,金剛石以當時的價值12500英磅賣給利立非公司。金伯利城有金剛石的消息像閃電一樣迅速震動了整個南非,並傳遍了全世界。於是世界各國的覓寶者,經商的棄商,務農的棄農,蜂擁而至金伯利尋找金剛石。曾有人在鴨嗉子里發現了金剛石,結果全城的鴨子一天之內都被殺光。後來人們發現金伯利附近的河流的沖積物里有金剛石,就順河追索,最後在附近發現了金剛石原生礦,從此南非成為世界鑽石的主要產地。
「南非之星」於1974年在日內瓦拍賣。
「藍色希望」的英文名稱為Hope Blue,重44.53克拉,深藍色,橢圓型琢刻形狀,原產於印度西南部,是極其罕見的稀世珍品,現存於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博物館。
大約在公元1642年,有人在印度的基斯特的砂層中發現了一顆大金剛石,重112克拉,把它鑲在了神像上,以求神靈保佑。
「光明之山」的英文名稱為Koh-I-Noor,重108.97克拉,無色,橢圓形琢刻形狀,原產於印度戈爾康達,在世界著名鑽石中排名第三十三位。
⑤ 合成寶石的歷史
合成寶石的歷史已有近兩百年。 1819年,E.D.克拉克博士用新發明的吹管將兩顆紅寶石放在木炭上,使其熔化成一個小球,竟意外地得到了一種新產物——紅寶石玻璃。
1837年,法國化學家馬克·高丁正式從化學的角度對寶石進行研究。他用含有重鉻酸鉀的明礬和硫酸鉀的飽和溶液進行反應,將殘留物熔融得到了氧化鋁的結晶體,開始了正式以化學方法合成寶石的歷史。
1877年,弗雷米等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首批可以琢磨加工的合成紅寶石,生產出重約1/3克拉的菱面體紅寶石晶體。
1882年,歐洲市場上出現大量熔合紅寶石或稱日內瓦紅寶石。
1900年前後,維爾納葉利用自己發明的熔融晶體生長法合成出許多美麗完善的合成紅寶石。這一方法的發明使大批量商業性生產合成寶石成為現實。
1918年,丘克拉斯基發展了熔融晶體生長法中的拉章晶技術(提拉法),市場上出現了更多粒大質美的合成寶石。
1940年,查塔姆公司用助熔劑法合成祖母綠獲得成功。
1941年,該公司已合成出重達15克拉,質量較差的祖母綠晶體。
1950年前後,義大利人Spezia發明了水熱法合成石英的技術,市場上開始出現合成水晶的商業性生產。195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宣布用水熱法合成紅寶石獲得成功。
1955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宣布合成工業鑽研獲得成功。
15年後的1970年又合成了寶石級的鑽石。目前用高壓法結合化學蒸汽沉積(CVD)技術已可合成重量超過11克拉的首飾鑽石。
1972年,法國人Pierre,Gilson首次研製成功歐泊的技術,
1974年合成白歐泊面市。
1976年,蘇聯科學家杜科卡改進了水熱法合成紅寶石的技術,使與天然紅寶石極為相似的水熱法紅寶石獲得商業性生產。
時至今日,寶石合成技術仍在不斷改進和發展。可以說,今天已基本上能夠合成出我們想要的任何寶石品種。
⑥ 每個國家誕生石可能不同,請問法國一年每月誕生石分別是什麼
1月石榴石,二月紫晶,三月紅寶石,四月鑽石與藍寶石,五月綠寶石(應該是),六月白玉髓,七月瑪瑙,八月紅玉髓。九月橄欖石,十月珍珠與藍水晶(應該),十一月黃玉,十二月綠松石和孔雀石
⑦ 每個月份的寶石是什麼
1、一月份的生日寶石
一月份的生日寶石是紅石榴石(garnet),它象徵靈活和具有適應性。人們認為,佩帶這種寶石不僅能獲得好運氣,而且在戰斗中可避免受傷流血。紅石榴石在我國俗稱"紫牙鳥",其球形顆粒上有小平面,很像石榴籽的形狀。
2、二月份的生日寶石
二月份的生日寶石是紫水晶(amethyst)。水晶呈紫色是因為含鐵離子。人們把紫水晶視為沉靜穩重,心地善良的象徵,用它代表純潔和忠誠。
3、三月份的生日寶石
三月份的生日寶石是海藍寶石(aquamarinl)。傳說佩帶海藍寶石能使人具有先見之明。它還具有催眠和鎮邪的力量,並被看成幸福和永保青春的標志,因此海藍寶也常被用來當作結婚紀念石。它的石語就是沉著、勇敢和聰明。
4、四月份的生日寶石
四月份的生日寶石是鑽石(diamond),由於鑽石是硬度之王,因而被人們視為莊重無邪,性格堅強和愛情永固的象徵,在習慣上被用作訂婚的信物。
5、五月份的生日寶石
五月份的生日寶石是祖母綠(emerald-beryl)。它的歷史是一個由傳說和迷信糾織在一起的網。早在羅馬時代,祖母綠被認為是愛神維納斯的寶石,因而戀人們認為它具有提示被愛者忠貞與否的魔力。
6、六月份的生日寶石
六月份的生日寶石是珍珠(pearl),它代表雍容華貴;另一方面,人們認為它能強化弱者的心靈,並增強智慧與記憶,得到健康和勇氣。這與我國常用珍珠粉來作為嬰兒鎮驚葯的情況是類似的。一些國家也有用月光石或變石(金綠寶石)作六月誕辰石的。
7、七月份的生日寶石
七月的生日寶石是紅寶石(ruby-corunm)。傳說紅寶石是上帝在創造萬物時所創造的十二種寶石中最為貴重的。按上帝的旨意,這一「寶石中的貴族」被置於亞倫的頸上。事實上,即使是在今天,頂級紅寶石仍比頂級無色鑽石更稀少更有價值。
紅寶石以其瑰麗、清澈、華麗的風姿,被喻為「愛情之石」。人們認為佩戴她會使人幸福美滿、逢凶化吉。
8、八月份的生日寶石
八月的生日寶石是貴橄欖石(peridot)。古人認為佩戴它,能祛除人們對黑夜的恐懼,帶給人以溫和的性格和良好的聽覺。埃及人稱橄欖石為「太陽的寶石」,相信它有太陽的力量,佩戴它可消除夜間的恐懼;人們相信橄欖石所具有的力量像太陽一樣大,可以驅除邪惡,降伏妖術。
古代的一些部族之間發生戰爭時,常以互贈橄欖石表示和平。
9、九月份的生日寶石
九月的生日寶石是藍寶石(sapphire-corunm)。同紅寶石一樣,藍寶石也有許多傳奇式的贊美傳說。古波斯人相信,地球坐在一塊鮮艷的藍寶石上面,而天空就像一面鏡子,把它的顏色映照出來。這種傳說應當有所依據,從月球一看,地球確實是藍色的,一個蔚藍的星球,永遠的藍。
10、十月份的生日寶石
十月的生日寶石是蛋白石(opal)。在西元前100年的羅曼史中,首次出現了蛋白石的神話紀錄。由於獨特的游彩現象,讓蛋白石閃耀的色澤更加絢麗多變,成為歐美人眼中的浪漫表率。
十九世紀末,蛋白石因維多利亞女王的喜愛而重見天日,其實,蛋白石是種很美的寶石,古人曾形容它有著如石榴般的火紅,紫水晶般的亮麗高貴以及祖母綠般的海綠清新,三種不可思議的特質相聚,閃爍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光芒。更象徵著純潔、希望和健康。
11、十一月份的生日寶石
十一月的生日寶石是黃玉(topaz)。傳說,在黑暗的地方摩擦黃玉,會放出火焰般的光芒,因此人們相信它具有神秘的力量和驅魔的效果。在中世紀法國的奧爾良,有次在慶典中扮成聖母瑪麗亞的少女茱莎,遇見一個扮成獨角獸的年輕男子。
兩人一見鍾情,但這位青年仍不肯把面具取下。茱莎害怕對方是惡魔化身,就跑到教堂求上帝指示。最後她把黃玉用金線穿起來帶在左腕上,使受魔鬼詛咒化為獨角獸的青年終於恢復人類的面目。所以黃玉的石語就是:希望、純潔和摯愛。
12、十二月份的生日寶石
十二月的生日寶石是綠松石(turquoise)。古代歐洲及中東地區的人都相信它可以帶來快樂與好運,也可以讓佩戴者遠離疾病。
波斯人相信清晨第一眼看到綠松石能帶來一天的好運氣;埃及人用綠松石雕成愛神來護衛自己的寶石店;印第安人佩帶綠松石飾物來避邪;西藏人則認為綠松石是佛的化身,具有不可抗拒的神力;土耳其人甚至確信綠松石念珠能擋住惡魔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