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曾給哪些國家贈送過熊貓
新中國成立後,大熊貓作為使者走出了國門,其主要途徑有三種:國禮贈送、商業借展、交流合作。
我國在1957-1982年這26年間,曾先後贈送23隻大熊貓給9個國家,分別是前蘇聯、朝鮮、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德國。
1958年,奧地利動物商人海尼·德默用3隻長頸鹿、2隻犀牛及河馬、斑馬等作為交換物,北京動物園贈送一隻大熊貓姬姬。(1972年7月22日去世;倫敦動物園);
1965至1980年,相繼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號、二號、丹丹、三星、凌凌5隻大熊貓。(朝鮮中央動物園);
1972年4月,送美國一對大熊貓玲玲和興興,美國回贈麝牛作為交換物。(國家動物園);
1972年10月,送日本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日本回贈日本鬟羚作為交換物。(兩只大熊貓分別於1979年9月4日和1980年6月30日去世;上野動物園);
1973年12月。送法國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兩只大熊貓分別於2000年1月20日和1974年4月20日去世;文森動物園);
1974年4月,送英國一對大熊貓佳佳和晶晶,英國回贈一對白犀作為交換物。(倫敦動物園);
1975年9月,送墨西哥一對大熊貓迎迎和貝貝,墨西哥回贈中美貘、加勒比海牛、無毛狗等作為交換物。(查帕特派克動物園);
1978年9月,送西班牙一對大熊貓紹紹和強強,西班牙回贈一對大猩猩作為交換物。(馬德里動物園)
1980年11月,送西德一對大熊貓天天和寶寶。(天天於4年後感染病毒而死亡,寶寶於2012年8月22日去世,柏林動物園)
1982年,送日本大熊貓飛飛。(1994年12月14日去世;上野動物園)
從1957年到1982年間,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大熊貓,現在只剩下7隻它們的後代了,日本2隻、墨西哥3隻、德國2隻。1982年以後,我國取消了贈與方式,隨後幾年商業借展的方式也被取消,現只剩下科技目的的交流合作一種途徑。82年至今,我國與全球12個國家的17個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長期合作研究關系。這些國家包括英國、法國、比利時、奧地利、西班牙、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目前共有45隻中國籍大熊貓(含出生幼崽)生活在海外,其中美國占約1/4。
交流合作的大熊貓都住在海外動物園,它們的留洋期一般不超過10年,在海外產下的小寶寶屬於中國,長到3歲以後要回到祖國,比如1999年在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園出生的華美就已經回到了四川卧龍老家。交流合作的17隻大熊貓,有9隻在美國、4隻在日本、2隻在奧地利、2隻在泰國。
日本8隻 「櫻濱」、「桃濱」、「真真」、「力力」、「仙女」、「比力」、「永明」、「良濱」
美國11隻 「美侖」、「美奐」、「雲子」、「小禮物」、「白雲」、「高高」、「貝貝」、「倫倫」、「洋洋」、「美香」、「添添」
其他十二個國家應該分別就是:英國、法國、比利時、奧地利、西班牙、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
從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間,中國一共贈送給9個國家 23隻大熊貓。
1965至1980年,相繼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丹丹、三星、琳琳等5隻大熊貓;
大熊貓作為珍稀動物,在中國對外交流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是以贈送為主,大熊貓出國的主要途徑有三種:作為國禮贈送、商業借展、科技目的的交流合作。大熊貓是中國對外友誼的傳遞者。
我國在1957-1982年這26年間,曾先後贈送23隻大熊貓給9個國家,分別是前蘇聯、朝鮮、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德國。
從1957年到1982年間,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大熊貓,現在只剩下7隻他們的後代了,日本2隻,墨西哥3隻,德國2隻。
保護大熊貓的主要官方機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陳潤生透露,目前有24隻大熊貓成為「留洋大使」,在美國、日本、墨西哥、德國、奧地利、泰國6國安了家。
其中加入「外籍」的只有7隻,都是當年被贈送出國的大熊貓的後代。另外17隻仍保留著中國「國籍」,屬於科研目的的交流合作,「我們對這17隻有所有權,其中美國9隻,日本4隻,奧地利2隻,泰國2隻。」
大熊貓的名字最能體現的是兩國民間對其所懷喜愛情感的表達,這也符合大熊貓在外交中所起到的角色意義。
2. 至今為止,我國送給國外幾只熊貓分別是那幾個國家
前蘇聯1957年獲贈一隻大熊貓平平,後又獲贈一隻安安;
朝鮮(專題,圖庫)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65年至1980年,相繼獲贈丹丹、三星、琳琳等5隻大熊貓;
美國1972年4月獲贈一對大熊貓玲玲和興興;
日本1972年10月獲贈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1980年獲贈雌性大熊貓歡歡,1982年獲贈雄性大熊貓飛飛;
法國1973年獲贈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
英國1974年4月獲贈一對大熊貓佳佳和晶晶;
前聯邦德國1974年11月獲贈一對大熊貓天天和寶寶;
墨西哥1975年9月獲贈一對大熊貓迎迎和貝貝;
西班牙1978年9月獲贈一對大熊貓紹紹和強強
一共23隻
3. 中國送熊貓給歐洲哪幾個國家 分別是哪一年,哪一個國家
從1950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續採取政治性贈送的方式進行「熊貓外交」,中國以政府和人民的名義將大熊貓作為國禮贈與那些與中國保持良好外交關系和中國希望與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先後有蘇聯、朝鮮、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個國家接受過中國贈與的24隻大熊貓。
最早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贈與的大熊貓的國家是蘇聯。1957年,平平被作為國禮贈送給蘇聯;1959年,安安作為其配偶也被贈送給蘇聯。朝鮮在1965年至1980年間也先後獲贈5隻大熊貓。
1956年至1957年,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稀有鳥類飼養場以及美國芝加哥動物園分別致信北京動物園,望「以貨幣或動物交換中國一對大熊貓」。
1957年5月17日,北京動物園將交換辦法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文化聯絡局,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文化聯絡局同意,但要求需「雙方互派人員到對方動物園訪問並領取交換的動物」。由於美國國務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與中國進行動物交換」,此事作罷。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攜夫人抵達北京,開始了對中國的訪問。抵京後次日,尼克松夫人帕特·尼克松即赴北京動物園參觀,同大熊貓進行了親密的接觸。中國方面根據美方訪問人員及美方先遣組對大熊貓的關切,判斷美方有意要大熊貓。
此後在該訪問期間的一次宴會上,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將熊貓牌香煙遞給了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尼克松,表示將向美國贈送2隻大熊貓。1972年4月,大熊貓興興和玲玲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
從1950年代起,至1982年止,熊貓外交模式一直是純政治性的贈送模式,既不和商業掛鉤,又不採取租借的形式。1982年,為了響應保護瀕危動物的全球性號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從1982年開始停止贈送大熊貓出國。這標志著傳統的政治性贈送模式下的「熊貓外交」宣告結束。
(3)送給法國的大熊貓叫什麼擴展閱讀:
1982年之後,鑒於大熊貓生態環境惡化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中國停止了向外國贈送大熊貓的做法。1984年,隨著經濟改革開放,大熊貓與時俱進,摘下了「友好大使」的面具,戴上「商務參贊」的頭銜,投入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開啟了著名的「熊貓租借」方案。
根據這個方案,中國短期內向外國動物園租借大熊貓,對方支付租金。一時間,大熊貓成了財大氣粗的創匯大戶,國內相關部門爭相出口,造成大量捕捉大熊貓,導致管理混亂失調,嚴重影響了大熊貓的保護。
在國際環保組織和美國政府的壓力之下,中國後來停止了以商業目的租借大熊貓的做法,代之以「大熊貓合作繁殖」的名義。在這個名義下,向外國租借熊貓,通常為期十年,接收國向中國支付一千萬美元,平均每隻熊貓每年的租金是五十萬美元。
參考資料:網路-熊貓外交
4. 大熊貓送給了哪些國家,現在怎樣
中國曾送給9個國家23隻「國寶」,如今僅7隻存活,日本有2隻
建國以後,為了能夠跟各國友好往來,我國曾經送出了23隻大熊貓給9個國家,在1982年以後,全面禁止了這種行為,從此以後,如果想要大熊貓在自己國家生活,只能通過借的方式,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2個國家跟我們借過大熊貓。
這其中包括了17個動物園,借用大熊貓需要簽訂大熊貓合作協議,以說明我國依舊擁有「國寶」的所有權。
因為很久以前送給其他國家的大熊貓因為環境和飲食不適應,到現在為止只留下了7隻後代,這對於我國的大熊貓研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所以現在用借來代替送,對於「國寶」也是一種保護。
大熊貓現狀
1972年我國把「國寶」康康和蘭蘭送給了日本,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空前的轟動,大熊貓著陸以後,為了不讓它們受到驚嚇,飼養員用布遮住了籠子,搭乘的卡車時速只有30公里每小時,而且還有警車開路,可謂規格極高。
《櫻桃小丸子》這部日本動漫里就出現過大熊貓首次開館時候人們排隊觀看的盛況,而且裡面還有一句小丸子在動畫片里說道,人活一世不看一次大熊貓是很丟人的事。
而且動畫片里小丸子的奶奶說,排隊3個小時觀看10秒鍾,這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可以看得出大熊貓在國外是多麼受人喜愛。
不僅在國外,在我國有大熊貓的動物園,熊貓館都是遊客最多的地方,比如廣州長隆的熊貓三胞胎,它們甚至學會了逗人開心跟人互動,雖然隔著玻璃和水槽。
但是假裝給人拍照中途又把屁股轉過來的樣子實在惹人愛,而且熊貓外交也一直是我國一項重要的交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與許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國寶」也成為了友誼的象徵。
現如今曾經送出國門的大熊貓留下的7個後代已經在各自出生的國家很好的生活著,日本有2隻,並且是屬於他們國家國籍的大熊貓,墨西哥有3隻,德國也有2隻,目前只有這7隻「國寶」不再屬於中國,好在這些國家對待大熊貓非常友好,這也讓國人感到欣慰。
5. 中國第一對大熊貓送給了哪個國家
從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間,中國一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大熊貓:
1957年,送蘇聯一隻大熊貓平平,後又送一隻安安;
1965至1980年,相繼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丹丹、三星、琳琳等5隻大熊貓;
1972年4月,送美國一對大熊貓玲玲和興興;
1972年10月,送日本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
1980送日本雌性大熊貓歡歡;
1982年送日本雄性大熊貓飛飛;
1973年]2月。送法國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
1974年4月,送英國一對大熊貓佳佳和晶晶;
1974年11月,送聯邦德國一對大熊貓天天和寶寶;
1975年9月,送墨西哥一對大熊貓迎迎和貝貝;
1978年9月,送西班牙一對大熊貓紹紹和強強
6. 中國曾今送過哪些國家熊貓
大熊貓一直被稱為中國的「友好大使」,積極促進了中國與外國的友誼和相互了解。從這個意義上說,大熊貓一直是個政治工具。據報道,從公元685年到1982年,中國三個朝代一共向國外贈送了約40隻大熊貓。其中,公元685年由唐玄宗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只大熊貓;1936年至1945年,中國國民政府向西方國家贈送了14隻熊貓。新中國成立後,熊貓去處更是反映了當時的中國外交政策:在向蘇聯一邊倒的1950年代,中國向蘇聯贈送了兩只熊貓;在那國內與人斗、國外與帝修反斗的瘋狂1960年代,熊貓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鮮贈送之外,沒有向任何其他國家贈送。到了中美關系解凍的1970年代,熊貓突然在西方走紅,美國(1972年)、日本(1972年)、法國(1973年)、英國(1974年)、西德(1974年)、墨西哥(1975年)和西班牙(1978年)相繼獲贈大熊貓。
1982年之後,鑒於大熊貓生態環境惡化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中國停止了向外國贈送大熊貓的做法。1984年,隨著經濟改革開放,大熊貓與時俱進,摘下了「友好大使」的面具,戴上「商務參贊」的頭銜,積極投入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中,開啟了著名的「熊貓租借」方案。根據這個方案,中國短期內向外國動物園租借大熊貓,對方支付租金。一時間,大熊貓成了財大氣粗的創匯大戶,國內相關部門爭相出口,造成大量捕捉大熊貓,導致管理混亂失調,嚴重影響了大熊貓的保護。在國際環保組織和美國政府的壓力之下,中國後來停止了以商業目的租借大熊貓的做法,代之以「大熊貓合作繁殖」的名義。在這個名義下,向外國租借熊貓,通常為期十年,接收國向中國支付一千萬美元,平均每隻熊貓每年的租金是五十萬美元,
參考資料:
7. 我國的大熊貓送到過哪些國家
新中國成立前大熊貓真正作為最高規格「國禮」始於1941年。
宋美齡向美國贈送了一對大熊貓,以示對其救濟中國難民的謝意,這是中國現代歷史上首次「熊貓外交」。
此後,民國政府於1946年向英國政府贈送一隻大熊貓。
新中國成立後所贈送的國家有:
1、蘇聯
首次「熊貓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這份大禮的是蘇聯。1957年,「平平」「磧磧」成為第一對作為國家禮物送出的大熊貓來到蘇聯,兩年後,「安安」頂替退回的「磧磧」,又作為配偶送到蘇聯。
2、朝鮮
而對於傳統友好關系的鄰邦朝鮮,中國則在1965年至1980年間先後贈送了5隻大熊貓。
3、美國
1972年,隨著中美關系破冰,「乒乓外交」挑開大幕,大熊貓「玲玲」和「興興」贈送美國,這是1949年以後,國寶大熊貓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國家。
4、歐洲國家
隨著中國與歐洲國家關系漸趨緩和,1973年,在西方國家中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法國率先獲贈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
5、聯邦德國
1974年,中國送聯邦德國一對大熊貓「天天」和「寶寶」,又送給英國一對大熊貓「佳佳」和「晶晶」……
8. 熊貓借給了哪個國家分別都取了什麼名
我們的熊貓借給過好多國家,記得有法國,祝提問者身體健康,開開心心,祝網路知道越辦越好,點擊率越來越高!
9. 我國贈送給外國多少只大熊貓,分別贈送給了哪些國家
從1957年到1982年間,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大熊貓,現在只剩下7隻他們的後代了,日本2隻,墨西哥3隻,德國2隻。1982年以後,我國取消了贈與方式,隨後幾年商業借展的方式也被取消。目前,只剩下交流合作一種大熊貓出國途徑。
保護大熊貓的主要官方機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陳潤生透露,目前有24隻大熊貓成為“留洋大使”,在美國、日本、墨西哥、德國、奧地利、泰國6國安了家。
1956年至1957年,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稀有鳥類飼養場以及美國芝加哥動物園分別致信北京動物園,望“以貨幣或動物交換中國一對大熊貓”。1957年5月17日,北京動物園將交換辦法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文化聯絡局,獲得了中國對外文化聯絡局同意,但要求需“雙方互派人員到對方動物園訪問並領取交換的動物”。由於美國國務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與中國進行動物交換”,此事作罷。
從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間,中國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大熊貓:
熊貓外交是一種獨特的外交方式。可能只有在中國才能見到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10. 我國把大熊貓送給了哪個國家﹖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熊貓曾被當成使者,贈送過很多國,是有名的「熊貓外交」。
曾經有這樣一段視劇「哈薩克24KZ電視台記者:熊貓外交對中國對外發展關系有何意義?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向哪些國家贈送或租借了多少只熊貓?
答:大熊貓呆萌可愛、憨態可掬,不僅是中國的「國寶」,也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和喜愛,是中國和外國友誼的使者和橋梁,推動了中外文化交融和人文交流。同時,大熊貓作為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旗艦物種,在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中國與日本、美國、奧地利、泰國、西班牙、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新加坡、比利時、馬來西亞、韓國、荷蘭、德國、印尼、芬蘭、丹麥、俄羅斯等18個國家的22個動物園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這些保護合作研究促進了中外在瀕危物種保護領域的學術交流,提升了保護科研水平,強化了物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