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中世紀,歐洲比其他文明做得更好的事情是什麼
與中國唐朝和宋朝從7世紀到12世紀60年代中期的偉大技術成就相比,或者與中東阿巴斯哈里發從9世紀到11世紀末期的偉大技術成就相比?
中世紀的歐洲在很多領域都遠遠落後於這三個文明大國,尤其是在醫學、生物學、天文學、光學、機械工程、數學以及一般的科學創新和發明能力方面。西歐的小國更是如此。
與中世紀的中國人或阿拉伯人/波斯人相比,西歐人非常擅長的一種藝術媒介就是玻璃製造。當然,彩色玻璃也有巨大的藝術成就。這種藝術的頂峰在巴黎的聖夏貝爾發現,開始於12世紀10年代,結束於1248年。
沙特爾大教堂的玫瑰窗是巨大的,另一個尖頂是用彩色玻璃做成的。它們建於1190年至1235年間,位於法國北部靠近巴黎的地方。
然後是威尼斯的玻璃製造,從11世紀初開始就非常復雜。這里有一些那個時期威尼斯玻璃製作的好例子。
B.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希臘、俄羅斯在歐洲分別處於什麼重要地位
俄羅斯的龐大的軍事力量是不可忽視的。雖然現在他水平還達不到蘇聯全盛時期,但是核武力量足夠毀滅世界。其常規武器雖然整體上比不上美國,但也是一等一的好貨(如果你想販賣軍火,俄羅斯的軍火也是非常好的選擇)。經濟雖然還是很好。但是最進一些年俄羅斯在大量出口軍火刺激經濟發展(相信等他經濟恢復了,美國人就不會這么囂張了)。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不過在快速的改善。在國際上的地位跟影響還是很高的,但是現在卻沒有實力對抗美國及其盟友。 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曾經在歐洲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希臘傳統的工業是食品、煙草、紡織和製革業。目前,冶金、化工、煉油、建材等工業也有一定規模,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希臘也是地中海的重要修船中心。義大利的音樂在歐洲音樂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自文藝復興以來,在聲樂(主要是歌劇)、器樂(主要是弦樂)方面,義大利的經濟在歐盟里算比較差的,地位不怎麼樣。德國在歐洲的地位和日本在亞洲差不多,又愛又恨 法國在世界上是一個政治,經濟,軍事大國。法國是歐洲的主要國家,歐盟的重要成員國。法國和英國還是聯合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國的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的第五位。歐洲的第三位,僅次於德國和英國。在外交方面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為美國馬首是瞻,文化方面堅持本國的傳統文化,排斥美國文化的影響。總之法國在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英國在歐洲的地位,其實和英國人本身的心態有很大關系,現在已經沒有日不落帝國時的自信了,英國人一直都想這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總擔心別人占自己便宜,所以不加如歐元區,不加如深耕簽證區,其實,在太小氣的同時,也在歐洲邊邊緣化自己.
C. 德國經濟和法國經濟相比,哪個更好
德國。現在世界經濟前三的國家是美國、日本和德國。德國是歐洲第一。
D. 你想出國最好去歐洲國家,歐洲國家比較文明,其實我也想出國,外國人比較好相處。
歐洲發展了很多年了,所以精神文明相對建設的不錯,而且國家都小,容易治理,當然比咱們發展中國家要好一些。去歐洲多看看我報名的是凱撒旅遊,去了兩三次,旅行線路做的不錯的,看看這些國家人家的發達程度,感慨很多啊。
E. 歐洲文明的發展脈絡
1、歐洲最早的人類居住遺跡可以回溯到公元前35000年的歐洲舊石器時代。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出現於前7000年的歐洲新石器時代早期。從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暫時倒退消失,銅是製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屬材料,歷史學家把該時期命名為青銅時代。
2、歐洲古典時期從前700年古希臘文字再次出現開始。羅馬共和國於前509年建立。羅馬帝國的領土約於公元150年到達最大。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3、中世紀一般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算起,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圖曼土耳其攻陷為止。有些學者認為應該更早或者更晚。
4、15世紀末以來,以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志,歐洲進入近代時期。 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
5、從1914年到1991年,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包括了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崛起和衰落。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宣示了歐洲殖民帝國的終結,並吹響了廣泛的非殖民化的號角。1989年至1991年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引發了鐵幕的崩潰、德國統一和現仍進行中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6、當代歐洲1992年,歐盟成員國簽署了歐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5)歐洲文明和法國哪個發展好擴展閱讀:
歐洲洲明的由來:
歐洲的全稱是歐羅巴洲,英文為Europe。關於歐洲這個名稱的由來,有一些傳說。在希臘神話中,德墨忒爾(Demeter)是專管農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間五穀豐登、人畜兩旺。在有關這位女神的畫像中,人們總是把她畫成坐在公牛背上。
古代,公牛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農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這位女神的另一個名字叫歐羅巴,人們出於對女神的敬意,就把歐羅巴稱為大洲的名字。
此外,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傳說:「萬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國王的漂亮女兒歐羅巴,想娶她作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歐羅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邊遊玩。宙斯見到後,連忙變成一匹雄健、溫順的公牛,來到歐羅巴面前,歐羅巴看到這匹可愛的公牛伏在自己身邊,便跨上牛背。
宙斯一看歐羅巴中計,馬上起立前行,躲開了人群,然後騰空而起,接著又跳入海中破浪前進,帶歐羅巴來到遠方的一塊陸地共同生活。
F. 明明英國比法國更強,為什麼引領歐洲文明風騷的卻是
因為法蘭西早在中世紀就完成了國家統一和宗教統一,文化發展繼承法蘭克查理曼的遺志,在非羅馬體系裡是最繁華的,而英國在大航海時代前並沒有崛起,至少文藝復興時代的英國國力尚不如法國
G. 歐洲的三國時代,德英法三國,哪個國家國力和潛力更勝一籌
德英法三國可謂是歐洲的三駕馬車,三國各有所長,是沒有辦法單獨生存的,必須要相輔相成,聯合在一起才能擺脫困境,共創大業。
英國人最開始以為自己是戰勝國,堅強的挺到了最後,而法國在初期就被迅速滅掉,德國則是自己的死敵,所以英國人對歐洲聯合是很不屑的,更不願接受三國聯合,在情感上不願接受,在利益上也不想讓步。但是在二戰之後,整個歐洲都岌岌可危,都得靠美國救濟,現已不可能再呈現強權,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美國和蘇聯在背地裡掌控了歐洲,英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根本無法改變這種趨勢。
三國各有各的優勢,但是面對局勢的不穩定,單靠個人之力是萬萬不可行的,唯有三國聯合一起,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H. Germany和France哪個國家更文明一些
你好!
Germany 德國
France 法國
德國比法國文明
無論是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還是教育和社會保障,德國都超過法國。法國是一個最自由的國家,德國人工作壓力大,勤奮緊張。
法國媒體以《為什麼德國能超越法國那麼多》為題,就法德外貿出口狀況發表評論,主要內容如下。
2006年10月份,德國的外貿順差達173億歐元,其中,出口增幅達2.6%;進口降幅為0.2%。今年年初,德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累計貿易順差達1560億歐元。然而相比之下,同期法國逆差卻高達200億歐元。媒體認為,這就是法德兩國明顯的差距。德國能將法國甩在身後,其優勢是多方面的。
近10年來,德國企業為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不懈地努力,成功地進行了企業員工的精簡和跨國經營的開拓。自柏林牆倒塌,德國統一以來,德國工業家將西部工業生產基地大規模地東移。據德國慕尼黑研究院的經濟學家Hans-Werner Sinn的統計,目前,德國國內流通的以及出口國外的都是這類低成本產品;而且40% 標有德國製造的產品是在境外生產的。德國前政府著手進行的企業外遷和勞動力市場的改革,初始,給工會帶來的壓力非常之大,許多雇員不願遷往國外,工會採取了比較成功的獎懲措施。
此外,德國汽車和機電兩大經濟支柱產業,尤其是機電產品的出口能迎合遠東國家的需求,尤其是中國這樣經濟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的需求。德國向新興國家的出口占其總出口量之首:年均出口增幅達31.2%;相反,向歐盟其他國家的年出口量僅占其出口總量的17.2%。然而法國卻與其相反,產品主要銷往周邊的歐盟國家,尤其更多地是銷往德國。如果論及法德有些許相似之處,那就是兩國內需量都很大,但德國更勝一籌,連續好幾年內需一直很旺盛。
另據德國經濟學家的分析,德國外貿狀況好於法國的原因,還在於德國出口業務大多由大型的出口公司操作;德國中小型企業(PME)之多以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之重遠勝於法國,法國PME企業目前還處於成長期;德國的出口公司向境外顧客提供的產品,比法國同業更具其多樣性和創新性。
然而,德國經濟學家也指出德國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在國內市場德國企業的產品不佔主導地位,因此企業總是不得不到處找尋新市場。
這個多極化裡面的的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還有俄羅斯,這五強,他們的力量基本均衡,誰也沒有比誰更強大,在歐洲沒有一個人可以說了算,因此這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均衡的基礎;而今天我們的基礎是欠缺的,我們的這個力量是失衡的,美國一家的力量太大,其他的力量,綜合而言也比較弱小,這是一個和西方不一樣的。
第二個呢,西方這樣一個『多極格局』,是建立在勢力范圍和結盟基礎上的,它要和那些國家抗衡,怎麼辦呢,它就需要一種結盟政策。比如德國的力量比較強大,英國呢,就要和法國結盟,來平衡這種關系。各有各的勢力范圍,有一圈人,有一幫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