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燒圓明園時英國和法國的君主各是誰
漢諾威王朝
維多利亞(生卒年1819-1901)
(英國君主1837-1901在位)
埃米爾·弗朗索瓦·路伯特(生卒年1838-1929年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1899年2月16日—1906年2月18日 在位)
『貳』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當時兩國統治者分別是誰
英國:首相帕麥斯頓
法國:拿破崙第三 (拿破崙三世)
『叄』 關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
1860年11月1日,在完成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使命之後,英法聯軍撤離北京。大清帝國簽定了割地賠款的北京條約,其中包括,賠償英法軍費800萬兩;割讓 香港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1860年英國首相是帕爾姆斯頓子爵(1859年06月至1865年10月在任),自由黨領袖
1860年法國是第三共和國時期,其皇帝是拿破崙三世(路易·波拿巴)。
『肆』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是誰在統治法國
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火燒圓明園是1860年。這時候的法國名為「法蘭西第二帝國」,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在法國建立的君主制政權(1852-1870年)。關於這段時間的法國歷史,可以參考下網路的「法蘭西第二帝國」詞條。
『伍』 英法聯軍入侵時是咸豐逃離還是光緒帝逃離
英法聯軍入侵時是咸豐逃離。
英法聯軍入侵我國始於1857年(咸豐七年)。當時英法帝國主義借口廣東官吏到英國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個法國傳教士在廣西被殺的事,聯合派兵侵犯廣東。1858年(咸豐八年)又派軍艦侵犯天津。1860年(咸豐十年)又侵入北京。
英法兩國為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而聯合組成的侵華遠征軍。1856年(咸豐六年)10月,英國利用「亞羅號事件」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1857年3月,英國政府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代表,法國政府任命葛羅男爵為全權專使,率軍來華。12月,聯軍齊集珠江口,共計5600餘人,其中法軍1000人,英軍4600餘人;軍艦20餘艘,佔領廣州成立聯軍委員會並對廣州實行殖民統治。1858年聯軍侵入天津城郊,迫使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後陸續南撤。次年,在互換《天津條約》批准書時,英國公使普魯斯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拼湊聯合艦隊再次兵臨天津海口,共有兵士2000餘人,各種軍艦20餘艘,戰敗而歸。1860年,英、法擴大戰爭,再度任命額爾金和葛羅為全權專使,並任克靈頓和孟斗班為兩國侵華軍總司令,率英軍18000餘人,法軍7000餘人,英艦73艘,法艦32艘,齊集中國海面。8月24日佔領天津,10月13日佔領北京,侵略軍燒殺搶掠,犯下滔天罪行。焚燒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造成中國文化的巨大損失。11月初撤出北京。1861年10月,《北京條約》規定的中國對英法兵費賠款全部交清後退出廣州。
『陸』 第二次鴉片戰爭法國統治者是誰
路易"波拿巴
路易·波拿巴(1808~1873)即拿破崙三世。拿破崙一世的侄子。少年時隨其母流亡德意志和瑞士。1830年的法國七月革命後,他自以為命運決定了他應繼承其伯父的帝業。1848年二月革命爆發後,法國建立了第二共和國。路易·波拿巴匆匆趕回巴黎參加總統選舉,他受到大資產階級保皇派的資助,自己提名為候選人。選舉結果是他得票最多,當選為總統。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他調動軍隊七萬多人,佔領巴黎,解散立法議會,逮捕一切反對他的議員。稍後,巴黎無產階級曾築壘反抗,也遭到政府軍的血腥鎮壓,被害者達一千餘人。1852年1月14日通過新憲法,它把全部行政權與立法權都授與任期10年的共和國總統。同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皇袍加身,宣布稱帝,號稱拿破崙三世,第二共和國壽終正寢,代之以第二帝國。執政期間,聯英抗俄,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又與奧地利開戰,吞並薩伏依和尼斯;還與英國共同發動侵華戰爭(1856~1860年)。1870年7月19日對普魯士宣戰,9月2日在色當兵敗被俘,第二帝國覆滅。1871年法德和約簽訂後獲釋,流亡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