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盃法國隊完勝美國進4強,他們靠什麼拿下了「夢之隊」
這次的世界盃可以說是聚焦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啊,全國關注世界盃的人那真的是數不勝數,而在這次世界盃上面。法國完勝了美國隊並且打進了四強,法國是靠上面拿下了「夢之隊」呢?
打完第四節以後,斯瑪特就有點走上犯規的道路出不來了。不僅在罰球的時候出現兩罰不中,這也是讓不少欷歔啊,畢竟罰球得分應該說是最容易的嗎,這樣的分不得是非常可惜的。
後來這種手感的不佳,其實也是造成多次美國隊本可以超過法國隊但最後都失去了機會,造成沒有反超成功了。
⑵ 法國隊進過幾次世界盃成績如何
截至2019年法國隊共參加了15次世界盃,比賽成績如下:
1、1930年,小組賽未晉級。
2、1934年,最終成績十六強。
3、1938年,最終成績八強。
4、1954年,小組賽未晉級。
5、1958年,最終成績季軍。
6、1966年,小組賽未晉級。
7、1978年,小組賽未晉級。
8、1982年,最終成績殿軍。
9、1986年,最終成績季軍。
10、1998年,最終成績冠軍。
11、2002年,小組賽未晉級。
12、2006年,最終成績亞軍。
13、2010年,小組賽未晉級。
14、2014年,最終成績八強。
15、2018年,最終成績冠軍。
(2)法國隊與美國隊訓練賽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一、球隊簡介
法國國家男子足球隊(France National Men's football team),通常簡稱為「法國隊」,成立於1904年,主場位於法蘭西大球場,是法國足球總會領導的國家級別足球隊。
二、球隊歷史
法國隊於1930年參加了首屆世界盃,同時在1950年代開始崛起。
1、方丹時代
1958年,正值巔峰的朱斯特·方丹率領法國隊在小組賽位列第一,並在1/4決賽中四球橫掃愛爾蘭,成功突圍。半決賽中,法國隊2-5不敵巴西。最終的三、四名決賽中,法國隊6-3大勝西德隊,獲得季軍。與西德隊的比賽中獨中四元的方丹榮膺本屆賽事的金靴獎。
2、普拉蒂尼時代
1982年世界盃,普拉蒂尼橫空出世,蟄伏20年之久的法國隊終於迎來了復甦,一路闖進半決賽。法國隊在半決賽的點球大戰中4-5惜敗於德國,三、四名決賽上又以2-3負於波蘭,屈居殿軍。
1986年,普拉蒂尼率法國隊在世界盃卷土重來,淘汰賽連克義大利隊和巴西隊兩支強敵,再度與德國隊會師半決賽。遺憾的是,法國隊被德國隊以2-0的比分再次擋在決賽大門外,最終戰勝比利時名列第三。普拉蒂尼、博西斯和阿莫羅斯入選了本屆賽事的最佳陣容。
3、齊達內時代
1998年世界盃又回到了法國,坐鎮主場的法國隊在小組賽以三場9球的摧枯拉朽之勢頭名出線,1/8決賽上,法國隊憑借著勞倫斯·布蘭科的金球制勝,1-0絕殺巴拉圭。1/4決賽面對如日中天的羅伯特-巴喬率領的義大利隊,雙方在120分鍾內未能分出勝負,點球大戰中,法國隊4-3險勝義大利隊。
半決賽中,法國遭遇克羅埃西亞,中衛圖拉姆神兵天降,上下半場各入一球幫助法國隊實現逆轉,昂首挺進決賽。在法蘭西體育場上演的決賽,成為了齊達內一個人的表演時間,他在第27分鍾和46分鍾連入兩球,最終率隊3-0擊敗了巴西隊,首度加冕世界盃冠軍。
4、後齊達內時代
2014年巴西世界盃,法國隊憑借世預賽附加賽總比分3:2戰勝烏克蘭隊獲得參加世界盃正賽的資格。小組賽2勝1平,小組頭名出線。八分之一決賽法國隊2:0戰勝奈及利亞晉級8強,四分之一決賽0:1負於德國出局。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法國國家隊在小組賽兩勝一平晉級淘汰賽。在1/8決賽中,法國隊4-3擊敗阿根廷,成為第一支打進8強的球隊。來到1/4決賽,法國隊2比0擊敗烏拉圭,時隔12年再度挺進世界盃四強。法國在半決賽中1比0力擒比利時,第三次打進世界盃決賽。
北京時間7月16日凌晨,世界盃決賽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打響,法國隊最終以4-2擊敗克羅埃西亞隊,時隔20年再次捧起大力神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國家男子足球隊
⑶ 奧運:求美國籃球隊比賽時間和對戰國家
美國男籃賽程表:7月29日21:30VS法國,7月31日21:30VS突尼西亞,8月1日18:00VS立陶宛,8月4日16:00VS俄羅斯,8月6日18:00VS阿根廷。8月8日23:00A組1(美國)VSB組4。8月11日0:00半決賽。8月13日22:00決賽
⑷ 世界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舉辦的
國際足聯世界盃(FIFA World Cup),常稱為世界盃足球賽,或僅稱世界盃,是一項國家級男子足球隊之間的國際比賽,由世界足壇最高管理機構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每四年舉辦一次,與奧運會交替進行。世界盃是世界足壇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賽事。1930年為世界盃的首屆比賽,冠軍是烏拉圭隊;1942年和1946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辦。
世界盃分成外圍賽和決賽周兩個部份。外圍賽部分會在決賽周展開的前三年舉行,以決定哪些球隊能進入決賽周。目前有32支球隊能打入決賽周,球隊會在主辦國境內進行一個月比賽以爭奪冠軍寶座。世界盃決賽周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賽事,2006年世界盃決賽共有約7.15億人次收看
現今已舉辦的十八屆賽事中,共有七個國家或地方曾贏得冠軍。巴西隊是唯一打進全部18屆決賽周之球隊,共贏得五次冠軍。目前的世界冠軍義大利隊獲得四次冠軍,僅次於巴西。接著是三次奪冠的德國隊(包括西德時期)。而烏拉圭隊和阿根廷隊分別兩次奪冠。英格蘭隊和法國隊則在自己主辦的賽事各得一次冠軍。
最近一屆世界盃賽事於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在德國舉行,義大利隊在決賽中擊敗法國隊,第四次奪得冠軍。下屆世界盃賽事將會於南非舉行,2010年6月11日揭幕,7月11日閉幕,2014年將會由五屆冠軍得主巴西舉辦。
歷史
早期國際賽
業余的聯合王國國家足球隊出戰1908年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陣容。世界上第一場國際性足球賽是1872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進行的對抗賽,由蘇格蘭代表隊對英格蘭代表隊,而首次國際性比賽為1884年開始舉辦的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British Home Championship)。在這時期,英國之外的地方幾乎沒有這項體育運動。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間,足球在全世界漸漸普及化,奧運會亦引入足球比賽,在1900年、1904年和屆間運動會列進表演項目(取得冠軍沒有獎牌);1908年,足球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在英格蘭足球總會(FA)的計劃下,這賽事只限業余球員參賽,球賽著重表演多於競爭。代表英國出賽的英格蘭業余足球代表隊蟬聯了1908年和1912年兩屆奧運會的冠軍。
國際足協(FIFA)於1904年成立之後,曾經嘗試在1906年脫離奧林匹克框架、在瑞士舉辦一次國家間的國際足球比賽。這是國際足球的最初嘗試,而據國際足協官方歷史形容,這項比賽是失敗之作。
在奧運比賽繼續只限業余球隊和球員出賽之下,湯馬斯·納頓爵士(Sir Thomas Lipton)在1909年於都靈舉行湯馬斯·納頓爵士杯(Sir Thomas Lipton Trophy)。該錦標賽是由不同國家的球會競逐,每支球會為自己所屬的國家之代表。這項比賽有時會被認為是第一屆世界盃(The First World Cup),義大利、德國和瑞士都派出本土最頂級的球會出戰,但英格蘭足球總會不欲參加賽事並拒絕派出職業球會參賽。納頓邀請達勒姆郡的業余球隊西奧克蘭鎮足球會(West Auckland Town F.C.)參賽,以代表英格蘭。結果西奧克蘭順利在賽事取勝,並於1911年成功衛冕冠軍,贏得可永久保存的冠軍獎杯,亦對首開保存獎杯制的先例。
1914年,國際足協決定將奧運足球比賽定為世界業余足球錦標賽(world football championship for amateurs),並負責管理賽事。這為世界上首次洲際足球比賽(1920年夏季奧運會足球比賽)的舉辦鋪平了道路。13支歐洲國家隊以及埃及隊參加了這屆充滿爭議的比賽,最終主辦國比利時在決賽不戰而勝贏得冠軍。隨後的1924年和1928年奧運會冠軍由烏拉圭贏得。1928年,國際足協決定在奧運的架構之外創辦他們自己的國際賽事。由於當時烏拉圭連續贏得兩屆官方足球錦標賽的桂冠(國際足協的職業時期始於1924年),並且將於1930年迎接獨立一百周年,國際足協決定將主辦權授予烏拉圭。
首屆世界盃
世紀球場(Estadio Centenario),1930年首屆世界盃決賽之舉行地點為烏拉圭的蒙特維多在洛杉磯舉行的1932年夏季奧運會並未將足球列入正式項目,原因是足球美國的普及性非常低,同時美式足球正不斷發展。國際足協和國際奧委會(IOC)亦不認同其業余性質,所以這屆奧運會取消了足球項目。 國際足協主席祖里斯·雷米特(Jules Rimet)打算將首屆世界盃賽事定於烏拉圭舉行。但對於處在大西洋的歐洲國家來說,遠赴位於南美洲的比賽場地烏拉圭作賽,是一個漫長及昂貴的行程。所以在賽事展開的兩個月前,並沒有任何歐洲國家保證派出代表隊征戰。雷米特說服了比利時、法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參賽。賽事合共有13支隊伍參與,包括7支南美洲球隊、四支歐洲球隊和兩支北美洲球隊。
7月13日,首屆世界盃足球賽正式展開,首兩場賽事同時進行,法國隊和美國隊旗開得勝,他們分別以4:1擊敗墨西哥隊和3:0擊敗比利時隊。世界盃史上的首個進球是法國隊的盧遜·羅倫特(Lucien Laurent)取得。決賽於蒙特維多球場舉行,有93,000名球迷入場觀看賽事,結果烏拉圭隊以4:2擊敗阿根廷隊奪得冠軍,成為首個贏得世界盃的國家。
⑸ 世界盃始於幾月幾號
世界盃始於幾月幾號
摘要
國際足聯世界盃(官方名稱:FIFAWorldCup),常稱為世界盃足球賽,或僅稱世界盃,也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是一項國家級男子足球隊之間的國際比賽,由世界足壇最高管理機構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每四年舉辦一次,與奧運會交替進行。世界盃是世界足壇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賽事。1930年為世界盃的首屆比賽,冠軍是烏拉圭隊;1942年和1946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辦。
世界盃分成外圍賽和決賽圈兩個部份。外圍賽部分會在決賽圈展開的前三年舉行,以決定哪些球隊能進入決賽圈。目前有32支球隊能打入決賽圈,球隊會在主辦國境內進行一個月比賽以爭奪冠軍寶座。世界盃決賽圈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賽事,2006年世界盃決賽共有約7.15億人次收看。
現今已舉辦的十八屆賽事中,共有七個國家或地方曾贏得冠軍。巴西隊是唯一打進全部18屆決賽圈之球隊,共贏得五次冠軍。目前的世界冠軍義大利隊獲得四次冠軍,僅次於巴西。接著是三次奪冠的德國隊(包括西德時期)。而烏拉圭隊和阿根廷隊分別兩次奪冠。英格蘭隊和法國隊則在自己主辦的賽事各得一次冠軍。
最近一屆世界盃賽事於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在德國舉行,義大利隊在決賽中擊敗法國隊,第四次奪得冠軍。下屆世界盃賽事將會於南非舉行,2010年6月11日揭幕,7月11日閉幕,2014年將會由五屆冠軍得主巴西舉辦。歷史
早期國際賽業余的聯合王國國家足球隊出戰1908年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陣容。
世界上第一場國際性足球賽是1872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進行的對抗賽,由蘇格蘭代表隊對英格蘭代表隊,而首次國際性比賽為1884年開始舉辦的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BritishHomeChampionship)。在這時期,英國之外的地方幾乎沒有這項體育運動。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間,足球在全世界漸漸普及化,奧運會亦引入足球比賽,在1900年、1904年和屆間運動會列進表演項目(取得冠軍沒有獎牌);1908年,足球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在英格蘭足球總會(FA)的計劃下,這賽事只限業余球員參賽,球賽著重表演多於競爭。代表英國出賽的英格蘭業余足球代表隊蟬聯了1908年和1912年兩屆奧運會的冠軍。
國際足聯(FIFA)於1904年成立之後,曾經嘗試在1906年脫離奧林匹克框架、在瑞士舉辦一次國家間的國際足球比賽。這是國際足球的最初嘗試,而據國際足聯官方歷史形容,這項比賽是失敗之作。
在奧運比賽繼續只限業余球隊和球員出賽之下,托???納頓爵士(SirThomasLipton)在1909年於都靈舉行托???納頓爵士杯(SirThomasLiptonTrophy)。該錦標賽是由不同國家的俱樂部競逐,每支俱樂部為自己所屬的國家之代表。這項比賽有時會被認為是第一屆世界盃(TheFirstWorldCup),義大利、德國和瑞士都派出本土最頂級的俱樂部出戰,但英格蘭足球總會不欲參加賽事並拒絕派出職業俱樂部參賽。納頓邀請達勒姆郡的業余球隊西奧克蘭鎮足球俱樂部(WestAucklandTownF.C.)參賽,以代表英格蘭。結果西奧克蘭順利在賽事取勝,並於1911年成功衛冕冠軍,贏得可永久保存的冠軍獎杯,亦對首開保存獎杯制的先例。
1914年,國際足聯決定將奧運足球比賽定為世界業余足球錦標賽(),並負責管理賽事。這為世界上首次洲際足球比賽(1920年夏季奧運會足球比賽)的舉辦鋪平了道路。13支歐洲國家隊以及埃及隊參加了這屆充滿爭議的比賽,最終主辦國?利時在決賽不戰而勝贏得冠軍。隨後的1924年和1928年奧運會冠軍由烏拉圭贏得。1928年,國際足聯決定在奧運的架構之外創辦他們自己的國際賽事。由於當時烏拉圭連續贏得兩屆官方足球錦標賽的桂冠(國際足聯的職業時期始於1924年),並且將於1930年迎接獨立一百周年,國際足聯決定將主辦權授予烏拉圭。
首屆世界盃世紀球場(EstadioCentenario),1930年首屆世界盃決賽之舉行地點為烏拉圭的蒙特維多
在洛杉磯舉行的1932年夏季奧運會並未將足球列入正式項目,原因是足球美國的普及性非常低,同時美式足球正不斷發展。國際足聯和國際奧委會(IOC)亦不認同其業余性質,所以這屆奧運會取消了足球項目。國際足聯主席祖里斯?雷米特(JulesRimet)打算將首屆世界盃賽事定於烏拉圭舉行。但對於處在大西洋的歐洲國家來說,遠赴位於南美洲的比賽場地烏拉圭作賽,是一個漫長及昂貴的行程。所以在賽事展開的兩個月前,並沒有任何歐洲國家保證派出代表隊征戰。雷米特說服了?利時、法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參賽。賽事合共有13支隊伍參與,包括7支南美洲球隊、四支歐洲球隊和兩支北美洲球隊。
7月13日,首屆世界盃足球賽正式展開,首兩場賽事同時進行,法國隊和美國隊旗開得勝,他們分別以4:1擊敗墨西哥隊和3:0擊敗?利時隊。世界盃史上的首個進球是法國隊的盧遜?羅倫特(LucienLaurent)取得。決賽於蒙特維多球場舉行,有93,000名球迷入場觀看賽事,結果烏拉圭隊以4:2擊敗阿根廷隊奪得冠軍,成為首個贏得世界盃的國家。
義大利國家足球隊贏得193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陣容。
發展
早期的世界盃足球賽受到交通不便和戰爭等問題的阻礙,僅有少數南美洲國家願意在1934年和1938年特意遠赴歐洲參加世界盃,其中巴西是唯一參與這兩屆賽事的南美洲國家代表隊。1942年和1946年世界盃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迫取消。
1950年世界盃,聯合王國首次派出代表參賽。英國球隊在1920年退出了國際足聯,一方面是出於不願同本國的戰爭敵手比賽的意願,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足球只是英國人自己的運動,但1946年應國際足聯力邀,他們再次加入。這屆賽事是烏拉圭隊繼1930年世界盃之後再次奪冠。烏拉圭隊杯葛了之前的兩屆世界盃。在本屆世界盃的決賽上,他們以2:1逆轉擊敗巴西,再次捧走冠軍獎杯。烏拉圭與巴西之間這場經典的決賽被後人稱為「馬拉簡拿之戰」(Maracanazo)。
各國在世界盃的最佳成績。
從1934年至1978年世界盃,各有16支球隊會晉身決賽圈;除了1938年的奧地利,球隊在晉身決賽圈後被納粹德國吞並,使該屆只有十五隊參加決賽圈;以及1950年的印度、蘇格蘭和土耳其先後退出,只剩下十三支球隊參賽。大部份參賽的國家隊都來自歐洲和南美洲,少數來自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直到1982年,只有以下數支非歐洲南美球隊突破第一輪:美國隊在1930年進入半決賽;古巴隊在1938年進入1/4決賽;1966年的朝鮮隊爆冷門地進入1/4決賽;墨西哥隊在1970年同樣進入1/4決賽賽。
從1982年世界盃起,決賽圈參加隊伍增至二十四隊,1998年世界盃起擴增至三十二隊,並增加了非洲、亞洲和北美洲的球隊競逐決賽圈的機會。唯一例外的是大洋洲,該洲從未有球隊取得一張完整的決賽圈入場券。近年來,這些洲的球隊表現比過往更為理想,有多支球隊曾進入1/4決賽,包括1986年的墨西哥隊、1990年的喀麥隆隊以及2002年的塞內加爾隊和美國隊,韓國隊更獲得第四名。然而歐洲和南美洲的球隊始終技高一籌,以2006年世界盃為例,進入1/4決賽的隊伍全部來自這兩洲。
此外,共有198支國家與地區代表隊參與2006年世界盃決賽圈席位的爭奪戰,2010年世界盃更打破歷年紀錄??有204支代表隊參加外圍賽。
各國出席世界盃的次數。
其他國際足聯賽事
與男子世界盃足球賽相對應,國際足聯亦設立了女子世界盃足球賽。女子世界盃的規模比男子小,但正不斷發展;2007年女子世界盃外圍賽參賽球隊有120支,是1991年的兩倍多。
足球亦是奧運項目之一,只有1896年和1932年兩屆除外。和其他體育項目不同,奧運會男子足球比賽並非頂級賽事,從1992年起,每隊只准派3名超齡球員(大於23歲)出戰。奧運女子足球亦從1996年開始舉辦,參賽球員不受年齡限制。
洲際國家杯在世界盃決賽圈展開前一年舉行,由世界盃主辦國所舉辦,可說是給主辦國的一次采排機會。這項比賽由六大洲的冠軍隊伍出戰,再加上主辦國,合共7支球隊參加。
國際足聯亦舉辦一些青少年足球國際賽事,包括世青杯、世少杯;俱樂部方面,有世冠杯,還有五人足球(包括世界室內五人足球錦標賽)和沙灘足球(包括國際足聯沙灘足球世界盃)。
世界盃比賽資料屆次年份舉辦國參賽隊數冠軍亞軍季軍第四名11930烏拉圭13烏拉圭阿根廷--21934義大利16義大利捷克德國奧地利31938法國15義大利匈牙利巴西瑞典41950巴西13烏拉圭巴西瑞典西班牙51954瑞士16西德匈牙利奧地利烏拉圭61958瑞典16巴西瑞典法國西德71962智利16巴西捷克智利南斯拉夫81966英國16英格蘭西德葡萄牙蘇聯91970墨西哥16巴西義大利西德烏拉圭101974西德16西德荷蘭波蘭巴西111978阿根廷16阿根廷荷蘭巴西義大利121982西班牙24義大利西德波蘭法國131986墨西哥24阿根廷西德法國比利時141990義大利24西德阿根廷義大利英格蘭151994美國24巴西義大利瑞典保加利亞161998法國32法國巴西克羅埃西亞荷蘭172002韓國-日本32巴西德國土耳其韓國182006德國32義大利法國德國葡萄牙
歷屆最佳射手第一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阿根廷的斯塔比爾8球
第二屆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義大利隊的舒維奧、捷克斯洛伐克隊的尼昂德利、法國隊的科寧各攻入4球榮獲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
第三屆1938年法國世界盃巴西的里奧尼達斯8球
第四屆1950年巴西世界盃巴西的阿德米爾9球
第五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匈牙利的柯奇士11球
第六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法國的方丹13球
第七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蘇聯的伊凡諾夫、南斯拉夫的葉爾科維奇、匈牙利阿爾貝特同進4球並列最佳射手
第八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葡萄牙的尤西比奧9球
第九屆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西德的穆勒10球
第十屆1974年西德世界盃波蘭隊的格?拉托7球
第十一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阿根廷的肯佩斯6球
第十二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義大利的羅西6球
第十三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英格蘭的萊茵克爾6球
第十四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義大利隊的斯基拉奇6球
第十五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保加利亞的斯托伊切科夫與俄羅斯薩連科同坐射手榜頭把交椅6球
第十六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克羅埃西亞隊的蘇克6球
第十七屆2002年韓日世界盃羅納爾多8球
第十八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克洛澤5球
歷屆世界盃最佳球員
(註:從1970年第9屆世界盃開始評選)
屆次 姓名 國籍
9 貝利 巴西
10 克魯伊夫 荷蘭
11 肯佩斯 阿根廷
12 羅西 義大利
13 馬拉多納 阿根廷
14 斯基拉奇 義大利
15 羅馬里奧 巴西
16 齊達內 法國
17 卡恩 德國
18齊達內 法國
世界盃最佳新秀
(註:從1958年第6屆世界盃開始評選)
1958年貝利(巴西)
1962年阿爾貝特(匈牙利)
1966年貝肯鮑爾(前聯邦德國)
1970年庫比拉斯(秘魯)
1974年祖姆達(波蘭)
1978年卡布里尼(義大利)
1982年阿莫羅斯(法國)
1986年希福(比利時)
1990年普羅辛內茨基(前南斯拉夫)
1994年奧維馬斯(荷蘭)
1998年歐文(英格蘭)
2002年多諾萬(美國)
2006年波多爾斯基(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