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的國王有多少人

法國的國王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01 08:37:03

⑴ 法國歷代皇帝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偉大的國王,在繼位之初,為了獲得國內天主教民眾的支持,於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順利進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擊敗天主教派領袖馬延公爵,摧毀了天主教聯盟,結束了內斗。1598年,將西班牙干涉軍逐出法國,同年頒布南特敕令,給予新教徒相當大的自主權,結束了宗教戰爭。1609年,亨利四世與英國、荷蘭、義大利結盟,准備再次與西班牙開戰,但一年後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繼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瑪利亞攝政,1614年親政。後與其母發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內戰,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戰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親信律因病死,瑪利亞及其親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權。黎塞留勵精圖治,努力加強王權。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後一個堡壘拉羅舍爾,自此法國新教徒不再擁有軍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敗了太後瑪利亞企圖推翻他的陰謀,迫使太後及反對派首領逃往國外。後黎塞留使法國加入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反對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沒能等到戰爭結束就於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繼黎塞留之後死去,幼子路易繼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歐洲著名帝王,號「太陽王」,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繼位後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攝政。法國繼續參與三十年戰爭,並多有勝利。1648年,戰爭結束,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凡爾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滿首相馬薩林統治的巴黎法官發動了第一次投石黨運動,但不久即與王室妥協。1651年,發生了以大貴族為首的第二次投石黨運動,其領袖是三十年戰爭中的名將孔代親王。最終迫使安娜罷免馬薩林。但在後來的權力角逐中,孔代喪失了民心,被迫於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馬薩林東山再起。隨後,孔代率西班牙軍攻入法國,戰爭持續到1655年,最後法西議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國。1661年,馬薩林死,路易十四親政,任命柯貝爾為財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後法國與荷蘭、西班牙、帝國發生了多次戰爭,法軍屢戰屢勝,獲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銷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離法國。1686年,帝國、西班牙、荷蘭、瑞典等國組織大聯盟共同反法,戰爭持續了十一年之久,法軍雖佔有優勢,但在戰後簽訂的和約中獲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國王病死,遺命其外孫即路易十四之孫菲利浦繼位,引起了各國的極大不滿,戰事再起,英國加入反法聯盟,西班牙則支持法國。但由於缺乏良將,法西軍屢敗,西班牙在尼德蘭和義大利的領地喪失殆盡,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國奪走。1713年雙方達成和約,菲利浦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承諾法西永不合並,自此波旁家族進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義大利的領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孫路易繼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奧爾良公爵攝政。1717年,為解決財政困難,任用蘇格蘭冒險家約翰建立銀行、公司多家,約翰的金融業曾輝煌一時,但終於三年後失敗,使很多中小市民傾家當產。1726年路易十五親政,先後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但均遭失敗,造成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為英國奪走。1768年,從熱那亞購入科西嘉島。1774年死後由其孫路易繼位,此時的法國已是危機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繼位時法國財政問題十分嚴重,所以立刻著手解決,但連續撤換了多位財政大臣,都無法解決問題。又於1778年加入美國獨立戰爭,耗費了大量經費。1789年,被迫召開三級會議,以尋求解決財政問題的辦法。 但資產階級提出的條件無法為國王接受,路易十六試圖逮捕其首領人物,但遭到失敗。巴黎人民隨即發動起義,建立了共和國。1791年,路易十六試圖逃出法國,但遭到失敗。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攻下杜伊勒里宮,國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其正在獄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黨人擁立為國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並沒有繼位就死在了監獄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路易遂成為王位繼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聯盟擁立復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幫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國王復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繼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極端反動,1825年頒布賠償法,要求賠償法國貴族在大革命時期的損失,引起全國上下極大不滿。1827年又解散國民自衛軍。1830年頒布敕令五條,妄圖進一步加強專制,巴黎人民隨之發動起義,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繼任為攝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較傾向資產階級,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佔領了安特衛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佔了多處殖民地。1847年,全歐爆發了經濟危機,法國國內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國外。波旁王朝徹底滅亡,共計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結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屬於波旁家族,並一直延續至今,這恐怕是當初路易十四沒有想到的。

⑵ 法國有國王么

法國有國王。法國是君主制的國家,拿破崙就曾是法國國王,

⑶ 法國有王室

實行君主制的國家就有王室或皇室。現在法國實行的是共和制,因此沒有王室或皇室。
目前,實行君主制的發達國家主要有:英國、日本、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亞。
這些國家的君主有的稱國王、有的稱天皇,有的稱大公;有的是好幾個國家共有一個國王,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他們的國王都是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有些國家國家,其國內君主好多個,因此,國家元首就由這些君主輪流做,如馬來西亞,雖然實行的是君主制,但是其國家元首由統治者會議在柔佛、彭亨、雪蘭莪、森美蘭、霹靂、丁加奴、吉蘭丹、吉打、玻璃市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一個擔任國家元首。
有的國家,明明是君主制,但其國家元首卻稱為總統,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其國家元首構只能在國家的七個酋長國的世襲酋長中產生,目前最大的酋長國阿布扎的酋長擔任阿聯酋的總統,而迪拜的酋長則擔任總理。
還有的君主制國家,其元首不是本國人,而是由其他國家的人輪流擔任,如安道爾大公國,其大公由法國總統和西班牙塞奧-德烏赫爾地方主教同時擔任,也就是只要法國換總統和西班牙的那個地方換主教,他的君主也就跟著換。

⑷ 法國國王的介紹

法國的歷史從哪代國王開始算起仍有爭議。法蘭克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在查理曼大帝時達到最大,包括今天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北部。帝國分裂後,公元843年,禿頭查理建立西法蘭克王國,即今天法國的雛形。法國大革命後法國王室暫時中斷,共和政府,拿破崙和復辟的波旁王朝先後執政,直到1870年,法國的王室正式被廢除。

⑸ 關於法國的歷代皇帝

法國稱皇帝只有波拿巴(即拿破崙),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拿破崙三世稱皇帝。
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崙·布宛納,人稱奇跡創造者。拿破崙·波拿巴法國近代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數學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1814)(1815),義大利國王,萊茵聯邦保護人,瑞士聯邦仲裁者。
波旁王朝(Bourbon,House of 1589~1792,1814~1830) 波旁(bang 四聲,去聲,通「傍」)王朝 (法語: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848)、西班牙(1700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被某些人稱為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詞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
國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年9月22日,新選出的議會即國民公會開幕。國民公會通過廢除君主制的議案,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稱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經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吉倫特派掌權和雅各賓派的專政。熱月政變後,又相繼有熱月黨人、督政府和執政府時期。1804年5月為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所代替。
法蘭西第一帝國疆土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 First Empire of France 法國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的資產階級軍事專制國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布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為帝國皇帝,稱拿破崙一世。這就是歷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法國大革命期間不健全的政府制度,造就了拿破崙這個法蘭西人民的皇帝。但法國和拿破崙的霸業並不能維持很久。1814年,拿破崙倒台,在反法聯軍和法國國內拿破崙軍中的新貴的奉迎下,流亡英國的普羅旺斯伯爵返國即位為法王路易十八。在軍隊和資產階級的壓力下,路易十八被迫接受一部傾向自由主義的憲法。 但好景不長,拿破崙於1815年3月殺回巴黎,重建帝國,立百日王朝,路易十八落荒而逃。在滑鐵盧戰役過後,路易十八得以復位。而他和他的弟弟查理十世一直致力維護保王黨在國會的勢力。而一些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政策,亦因被認為傾向於自由主義而被兩人廢除。這些舉動令波旁王朝漸失民心,最終導致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爆發。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簡稱第二共和,是1848年11月4日到1852年12月2日間統治法國的共和政體。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二月革命成功後,七月王朝崩潰,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後被法蘭西第二帝國取代。在歷史上,第二共和是存在時間最短的政體。它是最後一個經暴力革命建立的政權,期間男性公民的普選權首次得到確認,奴隸制度也被正式完全廢除。

法蘭西第二帝國於1852年12月2日建立,1870年9月4日廢除。1866年面積擴展到550,986 km²。1860年代,普魯士的崛起令法國深感不安,最後兩國因1870年的7月危機釀成戰爭,國民議會被人入侵,共和派代表萊昂•甘必大在巴黎大會堂宣布帝國滅亡,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皇後歐仁尼逃離杜伊勒里宮,到達英國,正式結束了被廢除的帝國。國號法蘭西帝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於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翌年1月14日頒布憲法,加強總統權力,削弱議會的立法權。1852年11月 7日,元老院頒布法令建議恢復帝制。隨即舉行公民投票,絕大多數表示贊成。12月2日宣布恢復帝國,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崙三世。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語: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統治法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共和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戰爭的失敗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後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時,因為納粹德國入侵法國而垮台。第三共和雖然從未被認為能長期執政,但意外地她正是法國第一個長久而穩定的共和國,並贏得法國人對共和政體的支持。

⑹ 法國的國王是誰

法國目前已是民主制的共和國,早已沒有君主制度了,所以沒有國王,只有總統。
法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路易十四——72年!他同時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保持者。(第二名是康熙,第三名是乾隆。)
最為現代人所知的當然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了,這個曾把歐洲踩在腳下的小個子巨人。

⑺ 法國國王列表

http://ke..com/view/1247919.htm

這里有。

⑻ 法國國王

路易年輕時法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投石黨,1648-),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政策。這次暴亂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暴亂重現。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爾貝都是重商主義的信奉者,他們按這個理論在法國積蓄了許多貴金屬。在他的統治期內法國參加了四次大的戰爭:1667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1672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1688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些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債之中。
1674年法國政府從一個私人企業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1689年路易十四發布了「黑法」(Code Noir)允許在法國所有殖民地販賣奴隸。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里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負債沉重,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
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爭使法國的國家經濟破產,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以及沒有政治權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原因

⑼ 法國國王的歷屆國王

查理曼,法蘭克王國 查理一世(查理曼大帝) 768-814 (領土包擴法國 德國和義大利北部中)
法蘭克王國 路易一世 840-843
西法蘭克王國 查理二世(禿頭查理)843-877(法國的雛形,國王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
路易二世(口吃者)877-879
路易三世 879-882
卡洛曼 879-884
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三世(胖子查理) 884-887
羅貝爾(卡佩)王朝 倭德 888-898
加洛林王朝 查理三世(糊塗王) 893或898-923
羅貝爾(卡佩)王朝 羅貝爾一世 922-923
魯道夫 923~936
加洛林王朝路易四世(海外歸來者) 936~954
洛泰爾 954~986
路易五世 986~987 於格一世(卡佩) 987~996
羅貝爾二世 996~1031
亨利一世 1031~1060
腓力一世 1060~1068
路易六世 1068~1137
路易七世 1137~1180
腓力二世 1180~1223
路易八世 1223~1226
路易九世(聖路易) 1226~1270
腓力三世 1270~1285
腓力四世 1285~1314
路易十世 1314~1316
約翰一世 1316
腓力五世 1316~1322
查理四世 1322~1328 腓力六世 1328~1350 (開始百年戰爭)
約翰二世 1350~1364 (被英國黑太子俘虜)
查理五世 1364~1380
查理六世 1380~1422
查理七世 1422~1461
路易十一世1461~1483
查理八世 1483~1498
瓦盧瓦王朝奧爾良旁支
路易十二世 1498~1515
昂古萊姆旁支 弗朗西斯一世 1515~1547 (被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俘虜,後釋放)
亨利二世 1547~1559
弗朗西斯二世 1559~1560
查理九世 1560~1574
亨利三世 1574~1589 亨利四世 1589`1610
路易十三世 1610~1643
路易十四世 1643-1715
路易十五世 1715~1774
路易十六世 1754~1792
路易(十七世) 1793~1795 第一共和 國民公會 1792-1795
五人執政團時期 1795-1799
執政官政府 1799-1804
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一世 1804-1814,1815(困死在聖赫勒拿島)
拿破崙(二世) 1815 路易十八世 1814~1824
查理十世 1824~1830
奧爾良王朝 路易-腓力 1830~1848

閱讀全文

與法國的國王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