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告訴我一些德國法國關系以及它的歷史原因啊
公元768年查理繼承法蘭克王國,開始南征北戰,建立了著名的查理帝國。查理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簽定《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為萊茵河以東地區即德國,西法蘭克王國佔有羅訥河、索恩河及默茲河以西的土地即法國,而剩下另一個王國即日後的義大利。
以後普魯士首相為統一德意志,利用法國,從而引發了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法國被迫割地賠款。德國人還耀武揚威的在法國的凡爾賽宮為他們的皇帝加冕。法德就此結下深仇。
一戰德國戰敗,法國力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國,法國奪回賠地並派兵佔領德國的薩爾煤礦。法德再次結仇。
二戰初期,德軍繞過法軍的馬其諾防線,進攻法國本土,並佔領法國。
二戰結束,法國光復,法國與美國、英國、蘇聯分區佔領德國。直到後來為對抗美國,歐洲成立歐共體才實現法德的和解。
❷ 法國和比利時佔領了魯爾區後,德國出現了什麼危機
法國和比利時以德國不履行《凡爾塞和約》,停止支付賠款為名,出兵佔領了魯爾區。德國政府以「消極抵抗」作為對策,導致了國內大量工人失業、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德國共產黨提出反對法比佔領軍和本國資本家、組織統一戰線、建立工農政府的口號,薩克森和圖林根兩地很快便成立了工人政府,後來又爆發了漢堡起義。但是,工人政府被鎮壓,起義很快失敗,反革命勢力獲勝。
德國籠罩著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社會動盪不安。
就在此時,希特勒發動了著名的慕尼黑啤酒館暴動,這次幼稚的政變雖然失敗了,希特勒的大名卻傳遍了整個德國。而使得希姆萊進一步投入到極右翼運動中。他加入了民族社會主義自由運動組織。
❸ 法國歷史的兩次世界大戰
參見詞條: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亨利·菲利浦·貝當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夏爾·戴高樂
1870年後,法國經濟有所發展,1900~1913年,壟斷組織相繼出現,銀行資本的集中尤為突出,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資本輸出國。普法戰爭後,法國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准備對德復仇,法國為了擺脫自己的孤立地位,1892年與俄國締結軍事同盟、1904年與英國締結協約,三國協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是戰勝國,通過《凡爾賽和約》收復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奪取德國一些殖民地,但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嚴重困難,政局不穩。1914~1940年,內閣變更45次之多。在1920年,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建立了馬奇諾防線,並且與東歐的各新興小國結成「小協約國」聯盟,防止德國和奧地利的復興。1923年法國、比利時出兵佔領德國魯爾區。1924年激進社會黨與社會黨組成以赫里歐為首的左翼聯盟政府。1926~1929年普恩加萊統治時期,出現了暫時繁榮和穩定局面。
但英國法國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的綏靖政策,導致德國納粹黨和希特勒的坐大,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淪陷更使「小協約國」聯盟立即灰飛湮滅。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
納粹德軍在1940年6月繞過馬奇諾防線,法國節節敗退,德軍迅速攻陷法國北部3/5的土地,包括富有的阿爾薩斯-洛林。同年7月10日,法軍一戰英雄貝當元帥在法國南部的維希被推舉為傀儡政府的首領。為維護維希政府僅有的主權,貝當只好默認德國在法國掠奪資源,更徵召法國人為役夫,為納粹德軍服務,甚至還要將政府稅收的一半「繳納」給德國。但是最終維希法國難逃被納粹德軍所滅的命運。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1942年11月,納粹德軍進佔法國南部,全權接管當地軍政大權。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貝當被迫「流亡」到德國,且被納粹當局軟禁。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1945.9~1958.10)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❹ 法國和德國是怎麼開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
曼施坦因計劃:這計劃規定經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對法國實施閃電突擊。進攻於1940年5月10日拂曉開始,首先對機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突擊,並實施了空降。法西斯德軍的主要突擊經阿登山從北面迂迴「馬奇諾防線」,橫貫法國北部,抱定防禦戰略的法軍統帥部將重兵配置在「馬奇諾防線」,而未在縱深建立戰略預備隊。法西斯德軍坦克兵團在突破色當地區的防禦之後,於5月20日進抵英吉利海峽。5月14日,荷蘭武裝力量投降。比軍、英國遠征軍和一部法軍,在弗蘭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軍投降。英軍和一部法軍被封鎖於敦刻爾克地區,在丟棄全部重型軍事技術裝備後,撤至英國。6月初,法西斯德軍突破了法軍在索姆河、埃納河倉促建立的防線。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1940年6月22日,軍事行動以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1940年)》而告結束。
❺ 二戰前德國己獲得大片土地為何還擴張
納粹德國的過渡擴張,不單單是希特勒自身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而是要全方位的來看待德國在當時的生存環境。這裡面的成分很復雜,需要辯證來認識。我就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國是歷史上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也是消耗自身實力最大,損失最慘重的國家。德國在1918年一戰戰敗投降後,國家任由英法宰割。戰敗後的德國,國內兵員枯竭,財政赤字,國家千瘡百孔,百廢待興。更要命的是,經濟還沒完全恢復,就必須得支付巨額的賠款。導致德國經濟一落千丈,民眾餓殍遍野,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物價飛漲。1923年,因德國支付不起戰爭賠款,法國出兵佔領了德國的魯爾工業區。魯爾工業區是維持德國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長的來源地,那裡運出的煤,鐵等資源可以緩解德國的經濟危機。但是法國出兵佔領之後,德國實行消極抵抗,加速了經濟危機。一系列的國內國際因素導致德國民心不穩,怨聲載道,民眾懷念之前俾斯麥時代的強大德國,民族主義情緒逐漸膨脹,要求改變現狀的人越來越多。在這樣的環境下催生了希特勒這樣的狂熱份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希特勒充分地掌握了民眾急於求變的心理,結合戰敗帶來的災難,他充分運用自己的演講技能,向民眾講述戰敗就要被宰的下場,只有對外擴張,不斷打敗敵人才能有生存之道。德國民眾急於報仇,被希特勒蒙蔽了心智,於是走向了一條戰爭的道路。對於希特勒自己,他始終認為日耳曼民族是全世界最優等的民族,其它民族都是劣等民族,自己要征服世界,由優等民族來統治劣等民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他就想以此來「解放」全世界,實現自己的「偉大」的夢想。於是就不斷的對外侵略擴張,走向了一條和拿破崙幾乎相同的道路。其實,前期的德國,對英法宣戰時,多少還帶有點報仇的色彩,佔領了法國沿海後,完全可以收手。但是希特勒高估了自己和德國的綜合實力,低估了蘇聯的國力和軍隊的戰鬥力。也認不清自己的目標不切實際。他就想一味的擴張地盤來實現自己的野心。最後猶如蛇吞大象一般,把自己活活撐死。拿破崙的教訓深刻地擺在眼前,他居然視而不見,真是可悲。
當然,希特勒前期的入侵是報仇,從他和法國簽訂條約,把一戰時代的那列火車從博物館拖出來的行為就可以證實。但是後期就是純粹的為擴張而侵略,為滿足個人的野心和慾望而侵略。希特勒雖然對中國友好,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還能給中國的國民政府提供資金和軍事裝備,並且派遣軍事教官來中國幫助訓練軍隊。但是畢竟因為他個人的自私而害死不可勝數的人命。對於這一點,還是要嚴厲的予以批判的。
❻ 二戰期間法國實力很差嗎,為什麼那麼快就被德國佔領了
1、德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特別是裝甲軍團,是法國無法與之抗衡的。
2、法國太相信馬奇諾防線的強大,而不是相信士兵。但防線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牢固的防線得靠人守。舉個例子:隆美爾繞過防線的方式:繞過躲在叢林中的士兵:所有人下坦克,舉白旗,和慶祝勝利一樣過去——法國人目瞪口呆,全部放過,1槍未發;剛繞過林子,馬上派2個坦克營向後防禦,林子里的部隊就沒有了用處!
3、隆美爾對閃電戰的貫徹。隆美爾用了連德國指揮部都預想不到的速度突破了防線,並馬上向縱深突破。當時他部隊快到連記者都趕不上他的步伐,宣傳只能讓隆美爾自己拍照。其實當時法國是有能力擋住他的,但他們在心理上不敢與之對抗。隆美爾自己承認,整個戰役有法國許多個機會置他於將死之地,而且很簡單:經常是只要切斷他不補給線就可以,甚至只是部隊堅守陣地就行:有時隆美爾甚至只有幾輛坦克在最前面,幾乎沒有攻擊力。但法國人看到他的速度,都以為他有強大的後援,不敢打,只有逃。結果隆美爾比比他戰鬥力強的部隊的速度快了好幾倍。
❼ 二戰時期法國為什麼會被德國擊敗,首都巴黎還被德國佔領了
因為德軍入侵了比利時,繞過了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直接進攻巴黎。
❽ 法國德國一戰為何而戰
利益,新興帝國和老牌帝國的利益博弈。
❾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恩怨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上經歷了三場戰爭,即1870年普法戰爭、1918年一戰和1939年二戰,最後隨著歐共體的成立而和解,具體詳情如下:
1、普法戰爭
1852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解散了一切政黨,並加冕稱帝自稱拿破崙三世,成為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締造者。
隨後幾年裡,德意志的著名邦國普魯士在國王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了三次王朝戰爭,從丹麥、奧匈帝國出拿回了自己想要的領土,並通過1870年的普法戰爭成功打敗法國。
俘虜了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第二帝國就此垮台。普法戰爭的後果極為嚴重,法國混亂不堪。法德邊境地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被迫割讓給了普魯士。
普魯士通過阿爾薩斯和洛林,將自己的魯爾區相聯合,煤鋼合一,國力大大發展。更有甚者,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竟然在次年選擇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告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還頒布了《德意志帝國憲法》。
在其他國家的王宮里,宣告了自己國家的建立,而且這個國家還割讓了自己國家的土地,拿走了大量的戰爭賠償,殺死了自己的軍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此刻的法國沒有任何能力跟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抗衡,他們只能默默發展,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反攻。他們一等就是四十八年。
2、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作為戰勝國對處於戰敗地位的德國獅子大開口,要求了大量的戰爭賠償,要求德國歸還佔領了四十八年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還要求德國解體所有的軍用飛機和設施,還不讓德國擁有超過十萬的陸軍。不僅如此,在法國接壤的土地上建立了裝備齊全火力猛烈的馬奇諾防線,以此抵擋德國。
德國元氣大傷,但法國如此強硬的手段不僅沒有給予德國反省的可能,反而在全德國人民的心中播下了復仇主義的種子。他們只是在默默地等待一個人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野火燎原。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德國用閃電戰閃擊波蘭,一個月後華沙淪陷,波蘭覆亡。德國在攻陷波蘭後立馬掉轉槍頭兵鋒直指法國。
在傑出將領曼施坦因的帶領下,德國人北上橫掃波蘭和挪威,越過了「飛鳥都無法逾越的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蘭西平遠變成了檢驗閃電戰的試驗場。
6個星期後,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潰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被徹底從地圖上抹掉。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再次受到了 審判。
但此刻的法國再也沒有曾經那種報復性的要求了,因為戰爭的受害方永遠都是兩個,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4、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法德握手言和
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法德終於放棄了百年恩怨,握手言和,共同為人類的發展而努力。
(9)法國為什麼出兵佔領德國擴展閱讀:
法國德國歷史上曾是一個國家
幾千年的歐洲土地上,當中有個日耳曼蠻族。有三大蠻族分別是耳曼、斯拉夫人、凱爾特人。法蘭是一支部落 ,西羅馬帝國被打敗,逐漸擴大了實力的法蘭克人。
481 年,部落酋長繼續由克洛維擔任,他開始竭盡全力的擴大實力,日耳曼的大部落給打敗了,匈人、柔人也沒逃過此難。
在那個時候,西羅馬國家的殖民地佔領了歐洲大部分領土,為了清楚余黨,帝國統治者斷斷續續的跟法蘭克部落進行戰斗。
486 年,完全把高盧地區給佔領,法蘭克王國建立了。到了751年,侏儒管涌部長篡奪了王位,法蘭克的稱號被繼續延用。公元800年的時候,查理繼承皇位後經常向外擴張,而且規模非常大。
查理大帝在世界歷史上有很大名氣,打仗樹立了他的名氣。根據記錄,查理在世侯發起了53次戰役。東征西討,從而使得領土得以翻了一番,從而被稱為查理曼。
當時,德國和法國沒分家,法蘭西的領土還包括荷、比、奧、意。因國土面積的擴大,滅亡禍根便從此埋下了,內部矛盾因言語不通,各自經濟不同的發展而產生。
查理死了,他的兒子虔誠者路易稱王。後來虔誠者路易死了,他的三個兒子禿頭查理,洛塔爾,路易繼位。就此,中國帝王就比歐洲國家聰明,皇位只能一個人繼承。
而他們卻三個人一起繼位,於是他們相互之間便開始征戰,法蘭克帝國從而不斷內亂。最後導致法蘭克,不斷戰爭。
三兄弟以及他們的後代,他們覺得這樣打來打去,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就開始商討,另外劃分區域。簽訂了凡爾登條約是在843年,把帝國分成了三份。
法蘭克帝國從此一分為三,最後演變成法,德 ,奧,瑞,意幾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