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寮國人口這么少,是歷史原因嗎
寮國不是一個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的小國,但人口只有706萬,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里30人。寮國周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都比寮國多。相比之下,面積只有724平方公里的新加坡,人口570萬,人口密度是寮國的幾百倍。那麼寮國為什麼這么小呢?
寮國面積不小,但因為人口確實少,所以和近年來在東南亞蓬勃發展的柬埔寨、越南不同。寮國的存在感低,人口少,經濟發展落後,沒有競爭的民族性格或者說是寮國成為邊緣角色的主要原因。但是寮國人口少,原因很多,包括歷史原因,地理限制,當然還有經濟發展。
B. 寮國是何時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1945年獨立,1975年廢除君主製成立共和國。
13至18世紀是南掌,之後受暹羅和越南入侵,後來又受法國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獨立,1975年廢除君主製成立共和國。寮國於1997年7月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已同138個國家建交。目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寮國人民革命黨是寮國唯一政黨。
寮國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工業、服務業基礎薄弱,水利資源豐富,產柚木、花梨等名貴木材。寮國和中國於1961年4月25日建交。寮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大業。
(2)寮國什麼時候被法國殖民的擴展閱讀:
寮國王國是東南亞一個曾經存在過的國家,成立於1945年。1975年8月23日寮國人民革命黨將寮國王國推翻,同年12月2日寮國人民革命黨改國名為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共有兩位國王在位。
1945年8月寮國人民舉行武裝起義,10月12日宣布獨立,成立了伊沙拉陣線。
1946年西薩旺馮統一寮國,建立寮國王國,這是首次寮國君主統治一個統一的寮國。同年,法國再次入侵,伊沙拉政府解體,1950年愛國力量重建伊沙拉陣線,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
C. 寮國的國名有何來歷
寮國是音譯名。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寮國語:ສາທາລະນະລັດ ປະຊາທິປະໄຕ ປະຊາຊົນລາວ),簡稱寮國(寮國語:ເມືອງລາວ)。是一個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臨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國土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人口680萬(2015年),首都是萬象。
寮國歷史悠久。根據古籍記載,寮國在公元1世紀至7世紀末葉,隸屬於扶南國。後來又隸屬於真臘國。公元1353年法昂王建立瀾滄王國,為寮國歷史鼎盛時期,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萬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
(3)寮國什麼時候被法國殖民的擴展閱讀:
寮國國旗是以紅色、藍色及白色為主色,國旗旗面中間的平行長方形為藍色,占旗地一半,上下為紅色的長方形,各占旗地四分之一。
藍色展開一片富饒美麗的國土,表示人民熱愛和平安寧的生活。紅色象徵革命,表明不惜以鮮血為代價捍衛國家尊嚴。藍色部分中間為白色圓輪,輪的直徑為藍色部分寬度的五分之四。長寬比為3:2。
白色圓形象徵寮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以及國家光明的未來。白色圓形也代表滿月,置於藍條之上,象徵皎潔明月高懸於湄公河的上空。此旗原為寮國愛國戰線旗幟。
D. 寮國被法國殖民統治了多少年
寮國在歷史上作為殖民地是屬於法屬印度支那的。確切說:被殖民了61年
以下是史實:
1887年10月,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正式成立。
隨後在1893年的法暹戰爭(暹為暹羅,即泰國)中,寮國也被收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之中。
二戰後,越、寮、柬三國都爆發革命,尋求獨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在1945年9月2日宣告成立。
1946年3月18日,法國軍隊開入越南北部地區,同時法國挾持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在越南南方的西貢成立越南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爆發。
1954年5月,奠邊府戰役結束,法國敗局已定。
1954年7月21日,日內瓦會議發表了《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交戰雙方停止敵對行動協定》,法國承認印支國家的獨立,法軍逐步撤出,越南被分為南北兩個地區,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並在1956年7月進行自由選舉後統一合並。
寮國在1954年獨立,但沒有被捲入越南戰爭
E. 寮國曾經不是中國領土
是的, 寮國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分。13至18世紀是南掌,之後受暹羅和越南入侵,後來又受法國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獨立,1975年廢除君主製成立共和國。寮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也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於1997年7月加入東盟。
F. 寮國屬於哪個國家
寮國本是獨立國家,擁有自己的主權和包括空域、水域在內的領土完整,是不可分割的多民族統一國家。
拓展資料:
寮國是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臨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其國土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首都是萬象;
寮國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分。13至18世紀是南掌,之後受暹羅和越南入侵,後來又受法國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獨立,1975年廢除君主製成立共和國。寮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也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於1997年7月加入東盟,已同138個國家建交。寮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寮國人民革命黨是寮國唯一政黨。
G. 18-20世紀寮國被哪個國家殖民
寮國在歷史上作為殖民地是屬於法屬印度支那的。確切說:被殖民了61年
以下是史實:
1887年10月,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正式成立。
隨後在1893年的法暹戰爭(暹為暹羅,即泰國)中,寮國也被收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之中。
二戰後,越、寮、柬三國都爆發革命,尋求獨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在1945年9月2日宣告成立。
1946年3月18日,法國軍隊開入越南北部地區,同時法國挾持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在越南南方的西貢成立越南國,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爆發。
1954年5月,奠邊府戰役結束,法國敗局已定。
1954年7月21日,日內瓦會議發表了《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交戰雙方停止敵對行動協定》,法國承認印支國家的獨立,法軍逐步撤出,越南被分為南北兩個地區,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並在1956年7月進行自由選舉後統一合並。
寮國在1954年獨立,但沒有被捲入越南戰爭。
H. 東南亞各國從什麼時候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
印尼在16世紀中葉淪為荷蘭殖民地,
緬甸19世紀初期淪為英國殖民地
越南、柬埔寨、寮國19世紀末期淪為法國殖民地
馬來西亞、新加坡19世紀初淪為英國殖民地
菲律賓16世紀末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9世紀末淪為美國殖民地
I. 寮國在哪個國家
寮國本是獨立國家,擁有自己的主權和包括空域、水域在內的領土完整,是不可分割的多民族統一國家。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簡稱寮國(寮國語:ເມືອງລາວ;英語:Laos)。是一個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臨越南,西北毗鄰緬甸,西南毗鄰泰國,國土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人口700萬(2018年),首都萬象。
(9)寮國什麼時候被法國殖民的擴展閱讀:
自然環境
1、區域位置
寮國國土面積為23.68萬平方公里。寮國是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接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
2、地形地貌
寮國地形
寮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國雲南的滇西高原接壤,東部老、越邊境為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平原。全國自北向南分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勢最高,川壙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普比亞山海拔2820米。
J. 寮國是怎樣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
1893 年寮國被法國殖民者佔領,萬象市成為法國殖民的統治中心。經濟上法國把寮國作為農林礦產資源的存儲地,政治上保留寮國封建的君主制,實行「以老制老」、「分而治之」的殖民統治。 法國殖民統治不久,寮國人民就開始反殖民統治的斗爭。1901年,沙灣那吉地區爆發了富把都領導的反法武裝起義;1911年在老聽族頭人昂歐克率領下,開展抗捐抗稅的斗爭,並發展大規模的武裝起義;1918-1922年間,上寮苗族人民在巴塞的領導下,也展開了反法武裝斗爭。上述3次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反法武裝起義,常被寮國人民譽為老龍、老聽和老松3大族系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代表。 1945年日本開始侵佔寮國,1949年法國又重返寮國。但是寮國人民的反統治斗爭,始終未停止過。1950年,寮國抗戰政府成立,並組建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主席的伊沙拉陣線中央委員會,在其領導下,經過數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於在1954年結束了法國在寮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1954年法國被迫簽署條約,同時解散軍隊。從此不久美國又取代法國侵入寮國。當時萬象成為美國的重要軍事之地。寮國軍民因在愛國陣線的領導下,軍民團結,不怕困難,開展了抗美救國的戰爭。 1975 年11月份,寮國國王西沙旺.瓦塔納宣布自願退位。 1975年12月分寮國宣布取消君主制度並建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國家>,執政黨即《 寮國人民革命黨 》。 從1975 年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以後,萬象成為首都和全國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與宗教中心。
另附
古代寮國—瀾滄王國(1353-1893)
1、 法昂王 法昂王生於1316年,1353年法昂在琅勃拉邦(川 銅)建立瀾滄王國,當時年齡37歲,執政時期為18年,死於1373年。 法昂王是寮國歷史上第一個統治整個寮國地區的國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在他執政時期,使國家威望的大增,在中南半島曾強盛一時,他擁有一隻強大的軍隊,而且在精神方面則是以國教小乘佛教為思想基礎。
2、 桑森泰王和拉坎登王 桑森泰王生於1356 年, 是法昂王的兒子,1374繼承王位,當時年齡18歲,執政時期為43年,死於1417年。拉坎登王於1417 年繼承王位,當時年齡30 歲,執政時期為11年,死於1428 年。 在桑森泰王和拉坎登王執政期間,是瀾滄王國的繁榮和發展時期。他們重新組織軍隊,調整和調查人口,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小乘佛教也迅速傳播,國內行政和社會組織也得到了調整。
3、范福王 、素旺納伴朗王、拉森泰浦瓦納王、松浦王 從1456 年到1500年相繼王位。
4、維素臘王和波西提拉王 維素臘王於1500 年繼承王位,當時年齡為34 歲, 執政期間為20 年,死於1520 年。波西提拉王於1520 年繼承王位,執政期間為30 年,死於1550 年。 維素臘王和波西提拉王當政時期,是瀾滄王國再次繁榮和發展時期。尤其是經濟、文化、詩歌從此繁榮。他們下令禁止人民信奉鬼神,強行拆毀供奉鬼神的祭壇及有關建築,並以佛寺取而代之。
5、塞塔提拉王 生於1534 年,於1548 繼承王位,執政期間為24年,死於1572 年。 從1550年在他執政期間,緬甸軍隊日趨強大,再因琅勃拉邦四周都是山林,很難自我保護。所以塞塔提拉王,於1560年將首都從琅勃拉邦遷至萬象,稱為萬象首都。在新都,他開始大興土木,修建了王宮、城牆以及著名的塔鑾。
6、勃提沙王、吳扒拉沙王 從1511 年到1579 年相繼王位。
7、怕呀那款諾王 於1582繼承王位,當他執政不到一年時間里,就受到老百姓的指責和批評,認為他不適合當瀾滄王國的國王,逼他退位。 從此7年間,瀾滄王國一直沒有國王執政。
8、帕涯擴供馬王 於1591年繼承王位,當時年齡為 20 歲,當政期間為7 年,死於1598 年。
9、帕翁啦吳沙塔迷噶拉王 他於1603 繼承王位,在他執政前,瀾滄王國已被緬甸佔領24年,當政後宣布瀾滄王國獨立。
10、 帕武吧玉瓦拉王、迫提善王、帕盟摳王 從1622 年到1638年相繼王位。
11、素麗涯旺沙王 於1638 年繼承王位,當年 25歲,執政時期為 57年, 死於1695 年 。素利亞旺薩王執政期間,是瀾滄王國的經濟繁榮的黃金時代,頒布了一系列的國家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當時瀾滄王國的社會、經濟、文化、商貿方方面面極大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教育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12、瀾滄王國被分裂為三個國家 1695 年素麗亞旺薩王死後,瀾滄王國王位也開始爭奪。繁榮昌盛的瀾滄王國被分裂為三個國家 :1707 年分裂為琅勃拉邦王國和萬象王國兩個國家,後來在1713年瀾滄王國又成立新的占巴塞王國。 這個時代瀾滄王國內部的內訌從來沒有停止過,最後淪為翟羅(泰國)屬國。1804年,阿努即位為萬象國王,力克翟羅,1829年最終死於翟羅的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