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汶川地震後各國捐款名單
各國政府為四川地震捐款明細,沙特捐助6000萬美元
截至今日,各友國對四川地震災區伸出援手。
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
美國政府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50萬美元。
俄羅斯政府向災區捐贈的首批救援物資昨天下午運抵成都。首批總值30多萬美元的救援物資共約30噸,包括帳篷、被褥等,將直接運往災區。俄羅斯政府近日還將派出3架專機,再向四川地震災區運送100噸救援物資。
泰國前總理差瓦立昨天也特地來到中國駐泰國使館,向使館負責人轉交他給中國政府的慰問電。此前泰國政府表示,准備向中國捐款50萬美元,支援中國救助災民。截止記者發稿時,中國駐泰使館已經收到來自泰國各界人士的捐款總額1500萬泰銖,約合375萬元人民幣。
波蘭外交部表示將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
比利時政府向我地震災區提供65萬歐元資金援助。
日本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5億日元的緊急援助。
英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100萬英鎊的援助物資。
韓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1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義大利政府將一所野戰醫院、一線搶救物資、災民住宿帳篷等物資通過空運運往中國,還將根據中方需求,提供其他緊急救援物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處承諾向我受災地區提供3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挪威政府決定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約合390萬美元)捐助款。
德國政府已通過德國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第一筆總數為50萬歐元的救災援助。
法國表示可向中方提供人員、設備和物資,尤其是專業救援人員。
烏克蘭政府准備向中國派出由102人組成的戰地移動醫院.
❷ 5.12汶川大地震 聯合國和世界各國都給了我們什麼援助
1、沙特
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
2、印度
500萬美元
3、日本
約5億日元(約480萬美元)緊急援助,派遣專業救援隊
4、俄羅斯
四批物資,價值400萬美元,並派出救援隊
5、挪威
2000萬克朗(約合400萬美元)
6、英國
100萬英鎊
7、亞洲開發銀行
165萬美元
8、世界銀行
150萬美元
9、西班牙
100萬歐元
10、愛爾蘭
100萬歐元
11、美國
50萬美元和70萬美元物資
12、韓國
約100萬美元援助物資、派遣救援隊
13、阿爾及利亞
100萬美元
14、比利時
65萬歐元
15、泰國
80萬美元
16、德國
首筆50萬歐元
17、寮國
50萬美元木材援助
18、紐西蘭
50萬新元(約40萬美元)
19、瑞士
40萬瑞士法郎(約38萬美元)
20、法國
約25萬歐元物資
❸ 512地震各國捐款名單
汶川地震各個國家捐款情況具體如下:
沙烏地阿拉伯,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
加拿大,捐贈3100萬加元援助。
印度,捐贈500萬美元救災物資。
日本,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
俄羅斯,提供四批救災物資,價值400萬美元。
挪威,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
義大利,提供50萬歐元和150萬歐元的救災物資。
土耳其,提供200萬美元援助。
英國,提供100萬英鎊援助。
西班牙,提供100萬歐元援助。
愛爾蘭政,提供100萬歐元援助。
馬來西亞,提供150萬美元援助。
以色列,提供15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
比利時,提供65萬歐元緊急援助。
巴基斯坦,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
韓國, 提供價值100萬美元援救資金以及救援物資。
阿爾及利,提供100萬美元緊急援助。
澳大利亞,提供100萬澳大利亞元援助。
芬蘭,提供50萬歐元援助。
荷蘭,提供50萬歐元援助。
德國,提供50萬歐元幫助中國救災。
泰國,捐款50萬美元。泰國公主詩琳通向災區捐款10萬人民幣。泰國紅十字會和普密蓬國王「猜帕塔那」發展基金會各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美元。
法國,提供價值38萬歐元的物資。
寮國,提供價值50萬美元的木材援助。
美國,提供50萬美元援助。
紐西蘭,提供50萬紐西蘭元援助。
瑞士,提供40萬瑞士法郎的援助。
丹麥,提供75萬丹麥克朗和超過100萬丹麥克朗的救災物資。
克羅埃西亞,提供20萬歐元援助。
希臘政, 提供20萬歐元緊急援助。
新加坡,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
越南,提供20萬美元現金援助。
巴西政府,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
斯洛維尼亞,提供10萬歐元援助。
朝鮮政,提供10萬美元緊急援助。
柬埔寨,捐款10萬美元。
薩摩亞,提供10萬美元援助。
波蘭, 提供10萬美元援助。
立陶宛,捐款20萬立特。
盧森堡,提供5萬歐元援助。
蒙古,提供5萬美元緊急有效援助。
愛沙尼亞,捐款50萬愛沙尼亞克朗。
捷克政府,提供70萬捷克克朗物資援助
阿爾巴尼亞, 提供4萬美元援助。
莫三比克,捐款4萬元人民幣。
❹ 汶川地震時為中國捐資的國家都有那些
國際組織
歐盟——歐盟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決定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機構向中方提供200萬歐元緊急援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基金會提供30萬美元緊急援助。
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捐款100萬美元援助,後又於2008年8月2日與北京奧組委和中國奧委會在北京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800萬美元對口支援。
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捐款捐物統計(以下未按數額順序排列)[2]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共計約合人民幣4.2億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過3100萬加元。(摺合人民幣約2億元)
印度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0萬美元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3500萬元)
日本政府決定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3300萬元)
俄羅斯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災物資,價值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萬元)
挪威政府將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緊急救災援助。(約合人民幣2700萬元)
義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和150萬歐元的救災物資。(共計約合人民幣2200萬元)
土耳其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0萬美元援助。(估計約合人民幣1400萬元)
英國將提供100萬英鎊援助。(約合人民幣1360萬元)
西班牙政府將提供10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愛爾蘭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100萬歐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贈價值15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比利時將提供65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巴基斯坦政府向災區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韓國政府將提供價值100萬美元援救資金以及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阿爾及利亞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100萬澳大利亞元援助。(約合人民幣660萬元)
芬蘭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荷蘭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德國政府向德國紅十字會提供50萬歐元幫助中國救災。(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泰國政府已向中國政府捐款50萬美元。泰國公主詩琳通向災區捐款10萬人民幣。泰國紅十字會和普密蓬國王「猜帕塔那」發展基金會各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美元。(共計約合人民幣500萬元)
法國政府提供價值38萬歐元的物資。(約合人民幣410萬元)
寮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價值50萬美元的木材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美國政府提供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紐西蘭政府決定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50萬紐西蘭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70萬元)
瑞士政府將向中國提供40萬瑞士法郎的首筆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60萬元)
丹麥外交部宣布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75萬丹麥克朗緊急援助。此外,丹麥紅十字會已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價值超過100萬丹麥克朗的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250萬元)
克羅埃西亞政府通過克羅埃西亞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2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希臘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新加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越南政府將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巴西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斯洛維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8萬元)
朝鮮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柬埔寨首相洪森以柬埔寨王國政府名義捐款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萬元)
薩摩亞政府向中方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波蘭外交部已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立陶宛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20萬立特。(約合人民幣63萬元)
盧森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萬元)
蒙古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5萬美元緊急有效援助。(約合人民幣35萬元)
愛沙尼亞政府將向中國捐款50萬愛沙尼亞克朗。(約合人民幣34萬元)
捷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70萬捷克克朗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30萬元)
阿爾巴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4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8萬元)
莫三比克政府(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向中國政府捐款4萬元人民幣。
❺ 疫情期間由哪些國家給中國捐贈了抗疫物質
46個國家和6個國際組織的相關物資已運抵中國,16個國家和1個國際組織宣布將提供防控物資,12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已向我提供或宣布提供食品、現金等其他形式的物資支持。
援助物資的46個國家和6個國際組織:
1、亞洲:巴林、柬埔寨、印度、印尼、伊朗、日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韓國、沙特、新加坡、泰國、土耳其、阿聯酋、越南
2、歐洲:奧地利、白俄羅斯、捷克、愛沙尼亞、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拉脫維亞、波蘭、俄羅斯、斯洛維尼亞、盧森堡、英國
3、非洲:阿爾及利亞、埃及、迦納
4、北美洲:加拿大、哥斯大黎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
5、南美洲:蘇利南
6、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7、國際組織:歐盟、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
❻ 汶川地震都有哪些國家為中國捐款
汶川地震各國或地區的捐款捐物統計如下: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共計約合人民幣4.2億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過3100萬加元。(摺合人民幣約2億元)
印度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0萬美元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3500萬元)
日本政府決定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3300萬元)
俄羅斯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災物資,價值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萬元)
挪威政府將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緊急救災援助。(約合人民幣2700萬元)
義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和150萬歐元的救災物資。(共計約合人民幣2200萬元)
土耳其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0萬美元援助。(估計約合人民幣1400萬元)
英國將提供100萬英鎊援助。(約合人民幣1360萬元)
西班牙政府將提供10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愛爾蘭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100萬歐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贈價值15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比利時將提供65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巴基斯坦政府向災區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韓國政府將提供價值100萬美元援救資金以及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阿爾及利亞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100萬澳大利亞元援助。(約合人民幣660萬元)
芬蘭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荷蘭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德國政府向德國紅十字會提供50萬歐元幫助中國救災。(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泰國政府已向中國政府捐款50萬美元。泰國公主詩琳通向災區捐款10萬人民幣。泰國紅十字會和普密蓬國王「猜帕塔那」發展基金會各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美元。(共計約合人民幣500萬元)
法國政府提供價值38萬歐元的物資。(約合人民幣410萬元)
寮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價值50萬美元的木材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美國政府提供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紐西蘭政府決定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50萬紐西蘭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70萬元)
瑞士政府將向中國提供40萬瑞士法郎的首筆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60萬元)
丹麥外交部宣布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75萬丹麥克朗緊急援助。此外,丹麥紅十字會已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價值超過100萬丹麥克朗的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250萬元)
克羅埃西亞政府通過克羅埃西亞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2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希臘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新加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越南政府將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巴西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斯洛維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8萬元)
朝鮮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柬埔寨首相洪森以柬埔寨王國政府名義捐款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萬元)
薩摩亞政府向中方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波蘭外交部已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立陶宛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20萬立特。(約合人民幣63萬元)
盧森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萬元)
蒙古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5萬美元緊急有效援助。(約合人民幣35萬元)
愛沙尼亞政府將向中國捐款50萬愛沙尼亞克朗。(約合人民幣34萬元)
捷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70萬捷克克朗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30萬元)
阿爾巴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4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8萬元)
莫三比克政府(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向中國政府捐款4萬元人民幣。
(6)法國捐了哪些物資擴展閱讀:
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國各駐外使領館、團共收到外國政府、團體和個人等捐資17.11億元人民幣。
國際組織援助情況
歐盟——歐盟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決定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機構向中方提供200萬歐元緊急援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基金會提供30萬美元緊急援助。
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捐款100萬美元援助,後又於2008年8月2日與北京奧組委和中國奧委會在北京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800萬美元對口支援。
❼ 汶川大地震各國捐贈了哪些物品、錢
1、沙特
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 5月20日追加捐贈8.5萬頂帳篷、40萬件篷布、50萬條毛毯,估值共計4000萬美元,總援助金額已達1億美元
2、美國
政府50萬美元,紅十字會1000萬美元 軍方提供的價值160萬美元援助物資運抵成都,5月19日政府又追加100萬美元賑災款 個人以及企業共2300萬美元
3、日本
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紅十字會捐贈數目不詳,通過紅十字會捐170萬美元,雙邊直接捐贈日本紅十字會2000萬日元(約合130萬人民幣);已派遣專業救援隊支災 政府民間個人企業捐款共約1000萬美元
4、印度
500萬美元
5、挪威
2000萬克朗(約合400萬美元)
6、俄羅斯
計劃四批物資,價值金額300-400萬美元,已運送兩批物資到災區。已派遣專業救援隊支災
7、英國
100萬英鎊
8、西班牙
100萬歐元,後續提供了7噸葯品支援中國抗震救災
9、愛爾蘭
100萬歐元
10、巴基斯坦
紅新月會捐5萬美元,政府捐贈了一批救援物資,並提供一家流動醫院以救治地震中的傷員,價值約100萬美元,第一批10噸物資已運抵災區
11、韓國
約100萬美元援助物資 政府企業個人明星捐款共約250萬美元
12、比利時
65萬歐元
13、德國
首筆50萬歐元
14、泰國
50萬美元
15、 丹麥
75萬丹麥克朗(約合15萬美元),超過100萬丹麥克朗(約合20萬美元)的救災物資
16、法國
約25萬歐元物資
17、希臘
20萬歐元
18、越南
20萬美元
18、新加坡
20萬美元,並派遣救援隊支災
19、波蘭
10萬美元
19、朝鮮
10萬美元
20、蒙古
5萬美元
21、愛沙尼亞
50萬愛沙尼亞克朗(約合49000美元)
22、義大利
1所野戰醫院,一線搶救物資、災民住宿帳篷等物資,價值金額不詳。
23、莫三比克 4萬美元
24、印尼
印尼紅十字會1萬美元
25、土耳其:200萬美元土耳其:雙邊直接捐贈紅新月會51萬美元
26、古巴:駐華大使佩雷拉代表使館全體外交官捐贈8719元人民幣現款
27、阿聯酋: 紅新月會2萬美元
二、國際機構排名
1、亞洲開發銀行
165萬美元
2、世界銀行
150萬美元
3、國際奧委會
100萬美元
4、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30萬美元緊急援助
5、聯合國難民署
5萬美元
另一: 1、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朗紅新月會將向中方提供62.4噸物資援助,後增加至150噸;2、吉爾吉斯斯坦將向中方提供120噸救災物資;3、塞爾維亞決定向中方提供救災物資援助。
另二:俄羅斯、塔吉克、巴基斯坦、伊拉克、巴勒斯坦、葉門、幾內亞等國駐華使領館外交官及阿拉伯國家駐華使節委員會慷慨解囊,向中方捐款。愛沙尼亞駐華大使翁卡還為災區人民無償獻血。
另三:據外交部工作人員介紹,巴哈馬、蓋亞那、蘇利南、格瑞那達、牙買加等國駐華代表近日也將向中國外交部轉交救災物資清單。
❽ 法國對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哪些援助
從本質來講,不存在單獨的美國獨立戰爭,那隻是英法全球爭霸的北美戰場而已,沒有法國,就沒有美國.你以為美國,法國的獨立日,國慶日,雙方互派高規格的軍事閱兵團是為什麼?
(1)美國所編的神話
美國官方及主流社會宣稱,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的解放戰爭,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最早的、最偉大的真正的解放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
是人類戰爭史上以小勝大、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最傑出戰例.在美國的先哲們的傑出領導下,北美軍民經過8年之久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以僅有200多萬人口的北美13個州,最終打敗了擁有近3000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工業國大英帝國.
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解放了北美殖民地民眾,為人類的自由民主事業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為人類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為人類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據「某版《世界歷史》第一冊教案」(教案前面幾乎完全灌輸以美國人立場的政治詮釋北美獨立戰爭),為證明美國人是「以弱勝強」而提供的表格時,筆者實在是有點忍俊不禁了.
表格如下: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美力量對比表
國別 英國 美國
經濟 老牌殖民國家 年輕國家
人口 本土六七百萬 不到三百萬
連同殖民地三千萬
軍事建制 有強大的艦隊 無海軍
裝備 軍需品充足 物資奇缺
性質 非正義 正義
真了不起啊,一個年輕的物資奇缺,沒有海軍的國家,人口只有對方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竟然能夠打敗老牌殖民國家,真是「正義必勝」.
「正義必勝」?笑一笑.設想一下,如果筆者只是一個普通中學生,面對著老師如此提供的數據和循循善誘,除了產生美國人「正義」+「厲害」的想法外還能產生什麼其他想法嗎? 顯然不能.神話,就是這樣「從小抓起」,一步步地產生的.
(2)大陸軍方面的真實情況揭密
為了使數據盡可能地可靠,我們在此採用1789年美國戰爭事務部長諾克斯將軍對國會所做報告里陳述的數據來說明大陸軍的兵力情況.在這份報告里,對大陸軍總兵力的陳述為: 1775——27,443人 1776——46,891人 1777——34,820人 1778——32,899人 1779——27,699人 1780——21,015人 1781——13,292人 1782——14,256人 1783——13,476人
這份數據讓人感到非常意外.根據這份數據,在整個獨立戰爭的時間段里,除了1775—1776和1781—1782年間,大陸軍的總兵力—直是呈遞減狀況的.而在北美獨立最後一戰「約克敦戰役」的同一年裡,大陸軍的總兵力一下子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光看數字,怎麼也看不出「秋風掃落葉」的架勢.這顯然與我們平時所了解的大陸軍至少在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性質是反掃盪勝利,而不是什麼戰略反攻)後就是一個大捷連著一個大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經過有很大出入.
發現大陸軍人數的增減情況顯然與我們通常所學握著的知識有所不同後,我們更有興趣探索一下其對手——英軍的兵力變化情況.
(3)英軍方面
在一本1964年版的《The war for America》中,我們找到了這樣的數據.
地 區 1775.4 1777.8 1778.10 1780.3 1782.3
英國南部 10612 13868 53465 61402 64274
西印度群島 1983 3315 1751 9290 8756
「美國」 6991 2 3694* 39637 32149 34463
英國陸軍總人數 27063 57637* 112239 142386 150310
*1777年這個數字不包括黑森等地的德意志僱傭軍
根據這份數據,獨立戰爭爆發的那年在北美十三州的英國駐軍只有六千多人.而大陸軍的總兵力比同時期整個英國的總兵力還要多出380人.美國人很自豪的邦克山戰斗就是發生在這年,如果光看那次戰斗的過程,還真以為美國人是以少勝多呢.
後面兩年,英國人在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增長很快,眾所周知的薩拉托加大捷發生在1777年,但我們發現,1777年—1778年英國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英國正規軍兵力增長了67%.顯然薩拉托加大捷至少在軍事上並非通常所宣揚的北美獨立戰爭的什麼「轉折點」.這也不奇怪,反掃盪作戰的勝利再大也還是反掃盪作戰.以一次反掃盪作戰的勝利作為一場大型戰爭的「勝利轉折點」,顯然是不合適的.
1778年以後的數字就更讓人感到奇怪.按照通常的說法,這以後就是美軍「勝利」的過程,但為什麼英國沒有「瘋狂鎮壓」,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再也沒有達到1778年這么多呢?是英國兵的徵兵跟不上減員?顯然不是,我們清楚地看到,獨立戰爭爆發後英國陸軍總人數從2.7萬人猛增到了15萬人,這是開戰前英軍陸軍人數的5倍多.
再以我們這篇文章所講述的約克敦戰役發生前後的數字為例,約克敦戰役爆發時,北美英軍有三萬多人,雖然約克敦戰役英軍損失了8 千人,但還遠沒達到通常所宣稱的「主力被殲滅」的地步.更重要的是,當年大陸軍從2.1萬人銳減到1.3萬人.而幾個月後,當英軍在北美的部隊恢復到 3.4萬餘人時,大陸軍卻只恢復到1.4萬人——兩者懸殊比1781年戰役開始之前還要大.
(4)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英國人不得不同意北美獨立呢?
答案還足要從數字里找,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在1778年一1780年間,英國在北美大陸的總兵力呈現下降趨勢,而同時期它在西印度群島的總兵力則呈現了不正常的增長狀況.
首先看看獨立戰爭時期雙方的真實的人口數據
「美國」 200萬(包括親英派) 英國 1100萬 法國 1200萬 西班牙 2800萬
顯然,僅法國人口就與英國相仿,更不要說後來西班牙也參加了進來.
接著看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人的軍事力量.
(5)1778年的法國軍事力量:
步兵109個團,騎兵52個團,總人數255000(軍官35000名,士兵220000)名.其中40個步兵團和4個騎兵團被派往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地區,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參戰的地面軍事力量超過16500人(1000名軍官和15000名士兵).法國皇家海軍有72500名水手和2500名軍官,其中僅直接參加約克敦戰役的海軍官兵就超過了15000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同時期北美大陸軍的總兵力).
注意到上述教案中特別列出英國有「強大的艦隊」,而美國「無海軍」.我再補充一個點,戰爭時期英國和敵對國家主力艦的比較數據.
主力艦數量:
年份 法國 西班牙 荷蘭 「美國」 英國
1778 52 未參戰 未參戰 0 66
1779 63 58 未參戰 0 90
1780 69 48 未參戰 0 91
1781 70 54 13 0 94
1782 73 54 19 0 94
很顯然,美國人的神話有意無意地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不僅英國的地面部隊比傳統上的陸地強國法國要弱,即使在英國的強項一海軍方面,1778年法國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也並不明顯.1779年西班牙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則至少在數字上已轉化為劣勢.看了筆者補充在這兒的表格以後,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對北美獨立戰爭能獲得勝利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有疑問.現在沒什麼可奇怪的了,在1778年之後,英國駐北美的部隊不增反減,而在西印度群島的兵力卻直線上升的原因正是法國的參戰.
事實上,北美獨立戰爭並不是一場孤立的戰爭,它只不過是由其所引發的法英全球戰爭中的一個戰場——北美戰場.這場戰爭規模很大,牽扯到的方方面面也很多,如果詳細道來那真的可以寫一本書了.比如法西聯軍對直布羅陀的圍困,持續整整二年.最多的時候雙方集中了四萬多地面部隊和83條戰列艦在此大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英國僅在直布羅陀方面的兵力和注意力投入就遠超其在北美十三州的投入.
(6)北美獨立戰爭年譜:
1775年,獨立戰爭爆發:十三州民兵進攻加拿大失敗.
1776年,英國增兵北美,華盛頓率軍1.8萬人防守紐約被英軍擊敗,撤退過特拉華河時身邊只餘下4000餘人,法國和西班牙開始向美國提供財政援助.
1777年,英軍,佔領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華盛頓試圖反攻費城,結果部隊竟然在濃霧中自相開火,反攻失敗;美軍擊敗前往內地掃盪的一支英軍,獲得薩拉托加戰役的勝利.
1778年,法國承認美國獨立,簽訂法美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法國保證美國的獨立及其在同英國的戰爭結束時確定下來的領土」.隨後,法國對英國宣戰,法英海軍發生多次海戰;英國政府得知法國艦隊出動奔赴北美的消息後命令費城英軍退到紐約,美軍「收復」費城:英國佔領西印度群島和印度的幾個據點;年底,英軍攻佔喬治亞州重要城市薩凡納,大陸軍損失5000餘人.
1779年,法國佔領塞內加爾的聖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島的幾個島嶼;法國和西班牙組成人型聯合艦隊准備進攻英國本土,英國主力集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戰;法美聯合攻擊薩凡納失敗.
1780年,英軍攻佔南卡羅來納重要城市查爾斯頓;英法在西印度群島多次發生海戰;7月,羅尚博率領的法國特別遠征軍在紐波特登陸.
1781年,法國對澤西島的襲擊失敗(這是英吉利海峽的島嶼,法軍登陸英國本土的必經之路);法國格拉塞艦隊來到北美,與英國海軍展開多次戰斗,短時間內獲得了切薩皮克灣的絕對制海權,隨後,法美聯軍在格拉塞艦隊的策應下迫使約克敦守軍投降,北美大陸的大規模戰斗自此結束:西班牙—法國聯軍佔領佛羅里達的彭沙科拉城,法英海軍在西印度群島、維德角海域多次爆發戰斗.
1782年,法國—西班牙聯軍佔領地個海西部島嶼米諾卡的聖菲利浦要塞:法同佔領西印度群島多個島嶼和斯里蘭卡的亭可馬里:法英在印度沿海發生多次海戰:法國人佔領了和摧毀了加拿人的多個英國要塞;在直布羅陀,法西聯軍3.3萬人對英國守軍展開總攻,被擊退.
1783法英在印度庫德羅爾展開海陸拉鋸戰,英國人敗北.
1783年9月3日,巴黎和約簽訂,法英停戰.
(7)法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角色
就這樣,隨著英法戰爭的結束,「北美獨立戰爭」也結束了.那麼,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通過上面所列舉的大量數據,我們已經不難得出結論,如果以「朝鮮祖國解放戰爭」類比北美獨立戰爭的話,從出兵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中國的角色,從全球博弈和物資援助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蘇聯的角色.也就是說,對於當時的北美十三州來說,強大的法國一人獨擔了朝鮮戰爭中的中國和蘇聯兩大國的角色.
十八世紀80年代正是法國國力開始大增的開端,1779年拿破崙開始在軍校學習,歐洲即將進入拿破崙時代,法國國力在1800年前後開始位列歐洲第一,陸軍戰鬥力更是強大無比,而英國則始終奉行在歐洲維持均勢的原則,十六世紀時是聯合法國等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稱霸,十八世紀後期則聯合其他國家反對法國稱霸歐洲,爆發了大規模的拿破崙戰爭,英軍主力當時是駐扎在本土防止法國入侵,英國並不想為北美而影響在歐洲的戰略,北美革命者也並不是人們所想得那麼神聖,義無反顧,看過一本[華盛頓傳]上記載說:13州民兵的軍餉由13州議會撥給,每3-5周發一次,到日子不發則民兵們馬上散夥回家,不會理會戰事如何,敢問走在長征路上的紅軍戰士拿過銀元沒有?所以美國獨立戰爭是法國打贏的是可以成立的.
不同意此觀點的人可以多看看這一段歐洲史.
❾ 汶川地震後各國捐款多少
各國政府為四川地震捐款明細,沙特捐助6000萬美元
截至今日,各友國對四川地震災區伸出援手。
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
美國政府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50萬美元。
俄羅斯政府向災區捐贈的首批救援物資昨天下午運抵成都。首批總值30多萬美元的救援物資共約30噸,包括帳篷、被褥等,將直接運往災區。俄羅斯政府近日還將派出3架專機,再向四川地震災區運送100噸救援物資。
泰國前總理差瓦立昨天也特地來到中國駐泰國使館,向使館負責人轉交他給中國政府的慰問電。此前泰國政府表示,准備向中國捐款50萬美元,支援中國救助災民。截止記者發稿時,中國駐泰使館已經收到來自泰國各界人士的捐款總額1500萬泰銖,約合375萬元人民幣。
波蘭外交部表示將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
比利時政府向我地震災區提供65萬歐元資金援助。
日本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5億日元的緊急援助。
英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100萬英鎊的援助物資。
韓國政府將向地震災區提供約1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義大利政府將一所野戰醫院、一線搶救物資、災民住宿帳篷等物資通過空運運往中國,還將根據中方需求,提供其他緊急救援物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處承諾向我受災地區提供3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
挪威政府決定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約合390萬美元)捐助款。
德國政府已通過德國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第一筆總數為50萬歐元的救災援助。
法國表示可向中方提供人員、設備和物資,尤其是專業救援人員。
烏克蘭政府准備向中國派出由102人組成的戰地移動醫院.
❿ 汶川地震世界各國最終捐款金額是多少
1、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共計約合人民幣4.2億元)
2、加拿大政府捐助超過3100萬加元。(摺合人民幣約2億元)
3、印度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0萬美元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3500萬元)
4、日本政府決定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3300萬元)
5、俄羅斯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災物資,價值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萬元)
6、挪威政府將向中國提供2000萬挪威克朗緊急救災援助。(約合人民幣2700萬元)
7、義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和150萬歐元的救災物資。(共計約合人民幣2200萬元)
8、土耳其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0萬美元援助。(估計約合人民幣1400萬元)
9、英國將提供100萬英鎊援助。(約合人民幣1360萬元)
10、西班牙政府將提供10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11、愛爾蘭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100萬歐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080萬元)
12、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13、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贈價值15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1050萬元)
14、比利時將提供65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15、巴基斯坦政府向災區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16、韓國政府將提供價值100萬美元援救資金以及救援物資。(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17、阿爾及利亞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18、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100萬澳大利亞元援助。(約合人民幣660萬元)
19、芬蘭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20、荷蘭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21、德國政府向德國紅十字會提供50萬歐元幫助中國救災。(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22、泰國政府已向中國政府捐款50萬美元。泰國公主詩琳通向災區捐款10萬人民幣。泰國紅十字會和普密蓬國王「猜帕塔那」發展基金會各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美元。(共計約合人民幣500萬元)
23、法國政府提供價值38萬歐元的物資。(約合人民幣410萬元)
24、寮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價值50萬美元的木材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25、美國政府提供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26、紐西蘭政府決定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50萬紐西蘭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70萬元)
27、瑞士政府將向中國提供40萬瑞士法郎的首筆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60萬元)
28、丹麥外交部宣布向中國紅十字會提供75萬丹麥克朗緊急援助。此外,丹麥紅十字會已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價值超過100萬丹麥克朗的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250萬元)
29、克羅埃西亞政府通過克羅埃西亞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2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30、希臘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歐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31、新加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32、越南政府將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現金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33、巴西政府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20萬美元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140萬元)
34、斯洛維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1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108萬元)
35、朝鮮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10萬美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36、柬埔寨首相洪森以柬埔寨王國政府名義捐款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萬元)
37、薩摩亞政府向中方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38、波蘭外交部已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災區提供1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70萬元)
39、立陶宛政府決定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20萬立特。(約合人民幣63萬元)
40、盧森堡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54萬元)
41、蒙古政府已決定向中國政府提供5萬美元緊急有效援助。(約合人民幣35萬元)
42、愛沙尼亞政府將向中國捐款50萬愛沙尼亞克朗。(約合人民幣34萬元)
43、捷克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70萬捷克克朗物資援助。(約合人民幣30萬元)
44、阿爾巴尼亞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4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8萬元)
45、莫三比克政府(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向中國政府捐款4萬元人民幣。
(10)法國捐了哪些物資擴展閱讀:
經國務院批准,由於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
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有利於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於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
有利於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有利於各級綜合減災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5·12汶川地震